大学生防火安全知识

合集下载

大学生火灾逃生知识

大学生火灾逃生知识

大学生火灾逃生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火灾的发生率越来越低,但是发生火灾的风险仍然存在。

考虑到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环境以及人群密度等特点,本文将介绍大学生火灾逃生知识,帮助大学生提高应急逃生能力。

1. 火灾的预防火灾的发生通常是由于三种条件同时存在,即氧气、可燃物和热源。

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注意防止火灾发生,以减少逃生危险。

以下是一些火灾预防的基本措施:(1)严禁在宿舍等人员密集的地方烟火,禁止点蜡烛,禁止使用明火烹饪食物;(2)学生宿舍禁止使用电热器等高功率电器,不要在电器附近堆放物品,以免发生短路引发火灾;(3)要定期检查灭火器、烟雾报警器和紧急灯,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着火时的应急逃生措施火灾一旦发生,在保证个人安全的前提下,要立即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逃生措施。

下面是具体步骤:(1)及时发现火灾征兆火灾发生时,由于烟雾等原因,常常会导致火灾征兆不易被发现,因此大学生应该切实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宿舍内外是否出现了异样情况,如烟雾、火光等征兆。

(2)立即报警发现火灾时,大学生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或叭响紧急楼道广播警报器,提醒周围的室友和人员。

(3)保持冷静遇到火灾,大学生首先应该保持冷静,决不能惊慌失措,这样会增加逃生风险。

(4)灭火或撤离如果火势较小,可以尝试用灭火器灭火,然后撤离现场。

如果火势比较大,应该立即从疏散通道或窗口等处逃离,避免与火源直接接触。

(5)采取逃生措施在逃生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持跑步状态,切勿慌乱;2)途中遇到烟雾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3)尽量选择有防火门的门逃生;4)不要乘坐电梯,应使用楼梯逃生;5)若遇防盗窗且无法打开,可以使用毯子、床单等吸附窗框上跳出口,或使用敲打防盗窗以便得到救援。

以上逃生原则应成为大学生们的常识。

3. 火灾逃生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火灾逃生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逃生时不要穿着拖鞋或高跟鞋,以免增加跑步风险;(2)在逃生路线上不要堆放杂物,不要挡住门口和楼梯;(3)在逃生途中不要盲目炫技或尝试跳楼,而应寻求安全出口;(4)逃生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平静,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和脸部,避免受伤和烟雾中毒。

大学生应知应会的防火知识

大学生应知应会的防火知识

安全常识:大学生应知应会的防火知识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灾害之一,发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火灾,大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学生应该学习掌握一些防火知识,以备不测。

1.引起火灾的火源有哪些火源一般分为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直接火源有:(1)明火、灯火,如火柴、打火机火焰,香烟点火,烧红的电热丝等;(2)电火花;(3)雷电火等。

间接火源有:(1)加热起火;(2)本身自燃起火等。

这些火源,同学们在学习生活、试验中都可能接触到,只有认识和掌握它的存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认真对待,一般能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2.如何预防火灾发生(1)注意用电安全,不违章用电,不乱拉电线、使用禁用电器。

若发现火灾隐患,每个同学都有责任向学校报告。

(2)不使用蜡烛等明火照明用具。

(3)不在教室、宿舍以及公共场所吸烟,不乱丢烟头、火种。

(4)不在宿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不在宿舍擅自使用煤炉、液化炉、酒精炉等灶具。

(6)不使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

(7)不在楼道堆放杂物,不焚烧垃圾。

(8)遇火灾险情,先关闭房内电源,并拨打校内报警电话(保卫处58556810学生处58556813学校办公室58556880),可视火情拨“119”报警。

3.怎样打火警电话全国统一规范使用的火警电话号码是“119”,拨打火警电话要注意以下事项:(1)要沉着镇定。

在任何电话上都可直接拨打。

(2)在听到对方报“消防队”时,要讲清火灾发生的地点和单位,并尽可能讲清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

(3)要注意对方的提问,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以便联系。

(4)打完电话后,可立即派人在门口和消防车必经之处等候,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

4.灭火的基本方法(1)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如:关闭电源,可燃气、液体管道阀门;拆除与燃烧物毗邻的易燃建筑物等。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大学生寝室消防安全知识

大学生寝室消防安全知识

大学生寝室消防安全知识一、宿舍常见的不安全隐患和因素有哪些?1、私接乱接电源有的为了自己方便,从室内插头处私接电源充电或其他用途。

2、违规使用电器少数学生图方便,违反宿舍防火安全管理规定,私自使用热得快、电炉、电饭锅等烧水做饭,有的使用劣质电器等,极易造成短路、超负荷,造成火灾。

3 、点蜡烛看书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临近考试,心里没底就点蜡烛挑灯夜战,蜡烛放在床架上,躺着或坐在床上看书相当危险,一旦打起瞌睡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4、吸烟或乱扔烟头有些学生喜欢吸烟,并随地乱扔烟头。

将烟头扔在走廊的杂物上,易引燃杂物发生火灾。

躺在床上吸烟,烟头一旦掉在床上,就会发生火灾事故。

5、教育不到位缺乏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教育,防火常识不够普及,疏散演练没有真正落实,学生没有系统了解和掌握防火常识和知识。

二、学生宿舍安全防火要做到哪些?1、不使用热得快、电炉、电炒锅、电茶壶、电热毯等大功率危险电器:及时制止或举报其他同学使用类似威胁大家安全的电器。

2、在寝室内不可使用蜡烛等明火、不焚烧信件杂物3、寝室内禁止吸烟。

4、留意宿舍楼内的消防器材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熟悉宿舍楼内的安全通道,以防万一。

三、在宿舍遇到火灾怎么办?1、沉着应对、冷静思考、见机行动古人云:行成于思,如果发现某宿舍着火,浓烟挺大但没有明火,就应判断为初期火灾及时扑救,切不可贻误战机酿成大火。

首先应切断电源。

然后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提着灭火器进入室内,对准着火底部喷射。

如火势不可控制,不要惊慌失措私自行动,要听从宿舍管理员的指挥,迅速疏散到安全地方,同时要镇静拨打119报。

2、正确选择疏散路线和逃生方法遇到火灾从楼梯向下层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水浇湿衣服,以较低身姿快速有序冲出烟雾区,到达安全疏散口。

如果疏散楼道被咽气污染严重不能通过时,起火楼层以上学生可向上层疏散,直至楼顶。

火势蔓延很快,未能及时疏散逃离,可撤离到未起火房间,并将房间门窗关严,用湿毛巾把门缝堵严,防止烟气侵入,同时可打开外窗,用有效方式向外示意,等待救援,切不可盲目跳楼。

大学生必备的消防安全知识

大学生必备的消防安全知识

大学生必备的消防安全知识一、校园什么缘故易发生火灾高校历来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防火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的防火重点单位,不论是哪一类型、性质的高校,都存在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高校除学生、教职职员外,还有大量的人员进入校园内从业、经商,因而形成了高校人员群体的层次差异。

有的人员防火意识、防火能力较强,有的则较低,不注重校园的防火工作,加之人多工作面广,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专门难深入开展,违规违章行为时有发生,给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庞大的困难。

据统计,高校的火灾中80%以上源于人为因素,而学生宿舍、工棚、各类暂住人员租住地等生活场所更是火灾的多发区,适应性违规违章行为成为引发火灾的要紧因素之一。

什么是适应性违规违章行为?举例说明,如有人想看一看油箱里是否有油,即划火柴照明,结果引燃油箱中的汽油从而发生火灾。

根源在于此人适应性想到火柴能够照明,而恰恰忽视了明火可导致易燃物着火。

还有一名焊工焊接金属空桶,却发生了着火爆炸事故,缘故在于他忽视了这只空桶曾经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正是桶内的残留物品引起了火灾。

其它像躺在床上抽烟、乱扔烟头、在火源邻近堆放可燃物品、不分场所燃放烟花爆竹、穿化纤衣物进入防静电场所等等,多带有适应性,且较为普遍。

这种适应性行为看似小事,却往往是酿成重大火灾事故的根源。

有的学校历史较长,现存较多砖木结构的老建筑,专门有校园文化和民族文化色彩,有的可称为古迹或是重点文物爱护对象,但这些建筑一样存有较大的火灾隐患。

风干的木结构极易被电气火源、生活火源点燃,且不易扑救。

另外,老建筑也易遭雷电等自然界外力侵害。

总之,高校实验室及实验多,各类易燃易爆物品多,用火用电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老化的破旧建筑物多,在建的建筑工程多,人员密度高、集中而又相对分散,且适应性违规违章行为时有发生,消防安全教育宣传不够深入和普及,安全治理时有疏漏,……等等这些均是火灾的成因。

二、高校火灾的特点1、具有火灾事故突发、起火缘故复杂的特点。

学校校园宿舍消防安全防火知识

学校校园宿舍消防安全防火知识

校园宿舍防火安全知识一戒私自乱拉电源线路,避免电线缠绕在金属床架上或穿行于可燃物中间,避免接线板被可燃物覆盖。

二戒违规使用电热器具。

三戒使用大功率电器。

四戒使用电器无人看管,必须人走断电。

五戒明火照明,灯泡照明不得用可燃物作灯罩,床头灯宜用冷光源灯管。

六戒室内乱扔、乱丢火种。

七戒室内燃烧杂物、点蚊香等。

八戒室内存入易燃易爆物品。

九戒室内抽烟乱扔烟头。

十戒使用假、冒、伪劣电器。

常见校园火灾事故类型(1)生活火灾。

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们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吸烟、烧荒、燃放烟花爆竹等,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灾称为生活火灾。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选择日益广泛,有燃气、烧煤、烧油、烧柴、用电等多种形式。

学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灾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在宿舍内违章乱设燃气、燃油、电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乱拉电源线路,电线穿梭于可燃物中间;违反规定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用纸张、可燃布料做灯罩;乱扔烟头,躺在床上吸烟;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玩火等。

(2)电气火灾。

目前大学生拥有大量的电器设备,大到电视机、电脑、录音机,小到台灯、充电器、电吹风,还有违章购置的电热炉等电热器具。

由于学生宿舍所设电源插座较少,少数学生违章乱拉电源线路,不合规范程序的安装操作致使电源短路、断路、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等引起电气火灾的隐患因素多。

个别大学生购置的电器设备如果是不合格产品,也是致灾因素。

尤其是电热器的大量使用,引发火灾的危险性最大。

(3)自然现象火灾。

自然现象火灾不常见,这类火灾基本有两种:一是雷电;一是物质的自燃。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大气层运动产生高压静电再放电,放电电压有时达到几万伏,释放能量巨大。

当作用于地球表面时,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

它产生的电弧可成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种多样的火灾。

预防雷电火灾就必须合理安排避雷设施。

2024年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

2024年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

2024年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
1. 火灾逃生知识:
- 如果发生火灾,请保持冷静,尽量避免惊慌。

- 迅速查明火灾发生的位置和情况,并及时报警。

- 尽量逃离火源,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避免使用电梯。

- 低姿态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雾。

- 避免打开热门门,用手感觉门板是否发热,如烫手则不要打开。

- 如无法逃生,请尽量找到安全地点,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堵住门缝,向外挥舞衣物引起他人注意。

2. 防火设施的正确使用:
- 学习并熟悉所在建筑物的灭火器和消防栓位置。

- 在灭火器使用前,确保自己的安全,尽量站在逆风的方向。

- 使用灭火器时,按照正确方法操作,如拉闸销、喷射方向等。

- 在使用灭火器时,尽量与火源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灭火器的有效喷射范围不足。

- 遇到大型火灾,应及时通知消防部门并尽量远离火源。

3.电器安全使用:
- 使用电器前,检查插头是否破损,电线是否老化。

- 不在床上、窗帘等易燃物附近使用电器。

- 严禁使用无证电器、私拉乱接电线等违规操作。

- 用电器时,保持家具等隔离物与电器的距离,避免过度接触。

4.加强自我安全意识:
- 定期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

- 学会急救措施,了解心肺复苏等基本操作。

- 学习火灾预防知识,避免使用易燃物品。

- 注意住宿环境的消防安全,如不乱堆放物品、勿将电线暴露于外等。

- 遵守学校和宿舍的消防安全规定。

这些是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对于更详细和具体的内容,建议你咨询当地消防部门或相关专业机构。

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范文(三篇)

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范文(三篇)

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范文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常识,在遇到突发火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消防安全常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消防基础知识1. 火灾是指因燃料着火并能自行蔓延的现象。

主要有明火和隐火两种形式。

2. 火灾的三要素:氧气、可燃物和火源。

只要有其中任何一个要素不足或者消失,火灾就会熄灭。

3. 火灾蔓延方式:对流传热、热辐射和热传导。

4. 火灾扑灭方式:隔离、排除、灭火。

二、预防火灾的基本知识1. 定期检查电线、电器设备,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2. 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尽量避免在宿舍使用明火。

3. 不在宿舍内乱扔、乱堆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4. 合理使用电器设备,避免电器过载引发火灾。

5. 积极参加消防培训,学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三、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1. 判断火灾大小和蔓延情况,确认是否需要使用灭火器。

2. 确定自己能否安全撤离,确保自身安全。

3. 选择正确的灭火器,根据不同的火灾类型来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4. 使用灭火器时,先将灭火器拿稳,然后按下灭火器上的按钮。

5. 使用时,注意使用适当的技巧,尽量将灭火剂喷向火焰底部,逐渐将火势压制住。

6. 火势较大时,应果断放弃灭火,尽快逃离现场并报警。

四、火灾逃生常识1. 发现火灾时,应立即向宿舍内的其他人员发出警报,确保他人的安全。

2. 了解楼房逃生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在逃生时保持冷静。

3. 尽量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害物质。

4. 趴着逃生时,小心身下陷落物堵住通道。

5. 遇到道路烟雾浓密时,需保持低姿势,尽量贴着墙壁摸索前进。

6. 遇到封闭房间时,用湿毛巾或衣物堵住门缝,寻找窗户逃生或等待救援。

五、应对各种火灾的应急措施1. 电器火灾:立即切断电源,离开火源,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2. 油火灾:切断气源,离开火源,使用干粉灭火器。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内容大学生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内容大学生

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内容大学生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时常忽视了身边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校园中的消防安全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更应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预防和应对突发火灾事件。

以下是一些关于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并做好相关准备。

1. 灭火器的种类与使用方法灭火器是常见的灭火工具,主要分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在使用灭火器时,首先要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拔掉安全销,握紧喷嘴,用力按压把手,将灭火剂喷向火源的根部。

在灭火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受伤。

2. 火灾逃生路线规划在学校中,了解楼房的消防设施和逃生通道至关重要。

每位同学都应该熟悉楼房的布局,掌握自己所在楼层的逃生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

在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有序撤离,避免踩踏和拥挤,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电器使用要注意安全大学生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电器设备,如手机、电脑、充电宝等。

要注意电器使用安全,不使用过期、损坏的电器设备,避免电线乱拉乱接,不使用假冒电器产品。

在充电时要避免过度充电和长时间带电,另外离开宿舍要及时断电,避免发生火灾。

4. 安全意识培养和应急处理能力学校通常会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大家要积极参与,学习正确的逃生、灭火方法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养安全意识,平时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要冷静应对,迅速撤离,并及时拨打报警电话请求救援。

总的来说,校园消防安全知识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时刻保持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火灾事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让我们共同关注校园消防安全,并为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防火安全知识大学生防火安全知识——校园火灾的特点和类型一、校园为什么易发生火灾高校历来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防火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的防火重点单位,不论是哪一类型、性质的高校,都存在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高校除学生、教职员工外,还有大量的人员进入校园内从业、经商,因而形成了高校人员群体的层次差异。

有的人员防火意识、防火能力较强,有的则较低,不注重校园的防火工作,加之人多工作面广,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很难深入开展,违规违章行为时有发生,给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据统计,高校的火灾中80%以上源于人为因素,而学生宿舍、工棚、各类暂住人员租住地等生活场所更是火灾的多发区,习惯性违规违章行为成为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习惯性违规违章行为?举例说明,如有人想看一看油箱里是否有油,即划火柴照明,结果引燃油箱中的汽油从而发生火灾。

根源在于此人习惯性想到火柴可以照明,而恰恰忽视了明火可导致易燃物着火。

还有一名焊工焊接金属空桶,却发生了着火爆炸事故,原因在于他忽视了这只空桶曾经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正是桶内的残留物品引起了火灾。

其它像躺在床上抽烟、乱扔烟头、在火源附近堆放可燃物品、不分场所燃放烟花爆竹、穿化纤衣物进入防静电场所等等,多带有习惯性,且较为普遍。

这种习惯性行为看似小事,却往往是酿成重大火灾事故的根源。

有的学校历史较长,现存较多砖木结构的老建筑,很有校园文化和民族文化色彩,有的可称为古迹或是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但这些建筑一般存有较大的火灾隐患。

风干的木结构极易被电气火源、生活火源点燃,且不易扑救。

另外,老建筑也易遭雷电等自然界外力侵害。

总之,高校实验室及实验多,各类易燃易爆物品多,用火用电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老化的破旧建筑物多,在建的建筑工程多,人员密度高、集中而又相对分散,且习惯性违规违章行为时有发生,消防安全教育宣传不够深入和普及,安全管理时有疏漏,……等等这些均是火灾的成因。

二、高校火灾的特点1、具有火灾事故突发、起火原因复杂的特点。

学校的内部单位点多面广,设备、物资存储较为分散,生产、生活火源多,用电量大,可燃物特别是易燃物种类繁多,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一……造成起火,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作用,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火灾。

从时间上看,火灾大都发生在节假日、工余时间和晚间;从发生的部位上看,多发生在实验室、仓库、图书馆、学生宿舍及其他人员往来频繁的公共场所等存在隐患的部位及生产、后勤部门及其出租场所,这些部位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具有突发性。

2、高层建筑增多,给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带来巨大困难。

高校因受扩招、大办各类成人高等教育等教育产业化的驱动,及高校之间教学、科研的竞争,各个学校的建设规模都在不同程度上迅速扩大,校园的发展较快,校内高层建筑增多,形成了火灾难防、难救、人员难于疏散的新特点,有的高层建筑还存在消防设备落后、消防投资不足等弊端,这些都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3、火灾容易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高校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多,动植物标本、中外文图书资料多,一旦发生火灾,损失惨重。

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往往是国家筹集资金购置的,发生火灾损失后,很难立即补充,既有较大的有形资产损失,直接影响教学、科研与实验的正常进行,更有无形资产损失。

珍贵的标本、图书资料是一个学校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标志,须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积累和保存,因火灾造成损失,则不可复得。

因而,这类火灾损失极为惨重,影响极大。

4、人员集中,疏散困难,火灾往往造成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极大。

高校人口密度大,集中居住的宿舍公寓多,宿舍公寓内违章生活用电、用火较多,吸烟现象普遍,因用电、用火不慎而发生火灾后,火势得不到控制能很快蔓延,火烧连营,在人员密度大、影响顺利疏散逃生的情况下,难免会造成人身伤亡。

高校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是各类信息的集散地,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传遍社会,特别是出现人身伤亡,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社会影响。

三、校园常见的火灾类型校园火灾从发生的原因上可分为以下类型:1. 生活火灾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们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照明用火、点蚊香、吸烟、烧荒、燃放烟花爆竹等,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灾称为生活火灾。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选择日益广泛,有燃气、燃煤、燃油、烧柴、用电等多种形式。

学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灾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在宿舍内违章乱设燃气、燃油、电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乱拉电源线路,电线穿梭于可燃物中间;违反规定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用纸张、可燃布料做灯罩;躺在床上吸烟、乱扔烟头;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玩火等。

案例一:1992年,某大学的一名大一男生,酒醉后躺在床上吸烟,但他很快就睡着了,烟头掉落在床上,引燃床上铺盖及宿舍内的其他可燃物,造成重大火灾事故,教训极为深刻。

案例二:1995年,河北某高校的一名大学生暑假住校,夜间用蜡烛照明看书,突然想起去别的宿舍看望同学,两个多小时后回来,宿舍内的所有物品已化为灰烬。

其原因是未熄灭的蜡烛先引燃书本,继而引燃其他可燃物发生火灾。

案例三:1998年,某大学一名学生的一台悬于床头的台灯长时间未关断,灯泡热能烤着纸做的灯罩,引起火灾,烧毁整个宿舍。

另外,学生在宿舍或实验室违章使用燃气灶具,因管理不善引起火灾事故的情况也有时发生。

2. 电气火灾目前大学生拥有大量的电器设备,大到电视机、电脑、录音机,小到台灯、充电器、电吹风,还有违规购置的电热毯、热得快、电炉等电热器具。

学生宿舍由于所设电源插座较少,大学生违章乱拉电源线路现象普遍,不合安全规范的安装操作致使电源短路、断路、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等引起电气火灾的隐患增多。

电器设备如果是不合格产品,也是致灾因素。

尤其是电热器的大量不规范使用,极易引发火灾。

案例一:1998年12月,河北某高校的一名大二学生,上课前没有关断电褥子的电源,由于电褥子的开关接触不良失火,烧毁整个宿舍。

案例二:2002年4月份,某高校的学生宿舍楼连续4次发生电气火灾,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

其中两起是违章使用电炉引起,另两起是使用“热得快”烧水引发。

四起火灾都是使用者中途遇事离开宿舍,忘记关断电器电源所致。

3. 自然现象火灾自然现象火灾不常见,这类火灾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雷电,一种是物质的自然。

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大气层运动产生高压静电再行放电,放电电压有时达到几万伏,释放能量巨大。

当作用于地球表面时,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

它产生的电弧可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种形式的火灾。

预防雷电火灾就必须合理安装避雷设施。

自燃是物质自行燃烧的现象。

如黄磷、锌粉、铝粉等燃点低的一类物质在自然环境下就可燃烧;钾、钠等碱金属遇水即剧烈燃烧;不干的柴草、煤泥、沾油的化纤、棉纱等大量堆积,经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积聚大量热量,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发生火灾。

对自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加强日常管理。

4. 人为纵火纵火都带有目的,一般多发生在夜深人静之时,有较大的危害性。

有旨在毁灭证据、逃避罪责或破坏经济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刑事犯罪分子纵火,还有旨在烧毁他人财产或危害他人生命的私仇纵火等。

这类纵火都是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

另外,还有精神病人纵火,是由于病人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控制而产生的,所以,精神病的监护人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职责。

大学生防火安全知识——校园火灾的预防消防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师生员工应掌握的一门不可或缺的基本知识。

因此,师生员工必须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及时排查消防隐患,杜绝违规行为,共同筑就全民消防工程。

一、学生宿舍防火大学生宿舍(公寓)是高校的防火重点部位之一,全面做好大学生宿舍(公寓)防火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般来说,生活用火是引发大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的重要因素。

案例:1997年5月,某高校的一名女研究生傍晚回到宿舍时,闻到一股强烈的液化气味,为看一看液化气灶何处漏气,以便采取措施,于是,她立即拉开了电灯。

电灯开关产生的电火花引起室内高浓度的液化气爆炸,引发大火,造成女研究生严重烧伤。

为了杜绝大学生宿舍(公寓)发生火灾事故,同学们要做到十戒:一戒私自乱拉电源线路,避免电线缠绕在金属床架上或穿行于可燃物中间,避免接线板被可燃物覆盖。

二戒违规使用电热器具。

三戒使用大功率电器。

四戒使用电器无人看管,必须人走断电。

五戒明火照明,灯泡照明不得用可燃物作灯罩,床头灯宜用冷光源灯管。

六戒床上吸烟、室内乱扔烟头、乱丢火种。

七戒室内燃烧杂物、燃放烟花爆竹。

八戒室内存入易燃易爆物品。

九戒室内做饭。

十戒使用假、冒、伪劣电器。

二、公共场所防火随着高校建设发展,教室、餐厅、歌厅、舞厅、放映厅、网吧、图书馆、健身房等处,人员往来频繁、密度大。

公共场所管理松散,部分师生防火意识不强,室内装修使用可燃物质、有毒材料多,用电量高,高热量照明设备多,空间大,吸烟者多,乱扔烟头、火种现象严重等诸多因素,都是严重的火灾隐患,这些地方时有重大火灾发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特别是群死群伤。

案例:1999年,某高校一年级一男生,晚饭后同朋友一起去校舞厅娱乐,休息时用一张点燃的报纸相互点烟,未熄灭的报纸随即被塞入沙发下,时间不长即引燃沙发,随即火势蔓延,烟雾弥漫,造成整个舞厅烧毁、多名大学生受伤的重大事故。

应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大学生上网很普遍,有关教训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案例:2002年4月,唐山市一营业性网吧起火,管理人员及在场的上网或娱乐人员大都不懂如何扑救初起火灾和疏散逃生,酿成17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因此,同学们在公共场所滞留时,应掌握如下防火知识和方法:1、清醒认识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时刻提防。

2、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摒弃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为。

3、进入公共场所,首先要了解所处场所的情况,熟悉防火通道。

4、善于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做出准确判断,能及时扑救的要及时扑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

5、要具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及时帮助遭受伤害的人员迅速撤离、脱险。

四、楼房防火楼房与平房相比,防火的侧重面不同。

楼房一旦着火,楼梯通道往往被烟火封住,电梯也往往因断电停运,楼内人员难于逃离,加上扑救困难,所以楼房着火很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和重大伤亡。

楼房防火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管好火源。

液化石油气灶要放在厨房或单独的房间里,不要和煤炉在同一个房间里使用。

房间要保持通气良好,无论使用液化石油气灶、煤气灶或炉火时,人都不可离开,发现漏气或意外事故,要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使用电器设备不要超负荷,不要随便更改或乱拉电线,不用时,要及时关上开关。

第三,教育小孩不要玩火。

火柴、打火机等引火物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第四,阳台不要堆放废纸、木料等可燃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