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漫画类作文高分策略
漫画作文写作指导

漫画型作文写作指导一、走近漫画漫画作为独特得艺术门类,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
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与事,具有较强得社会性。
漫画就是笑得艺术。
然而,如果仅仅把漫画理解成笑得艺术,显然就是片面与肤浅得.其实,这种笑得艺术已涵盖了一切美得形态。
有人曾把漫画比喻成绘画、哲学与文学得集合,它既有绘画特征又具有哲学与文学理念,在笑声中学道理,在笑声中受到启迪。
二、高考漫画得特点观察漫画、解读漫画、提炼寓意得过程,就是一个提高观察能力与信息筛选、审题立意、分析推理、联想思维等能力得过程,同时也就是一个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对此作出正确评判得过程。
高考漫画都较有深度,能切入生活得底蕴,紧跟时代跳动得脉搏,显示了特有得穿透力与涵盖面。
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强烈得艺术感染力,有较大得宣传鼓动性,漫画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它能培养学生得审美情趣,提高明辨就是非得能力,促进道德升华,陶冶思想情操。
三、高考漫画式新材料作文写作五步法:1、观察画面。
仔细得读图,细心审阅.(1)瞧标题。
标题就是漫画得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得主题。
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瞧标题就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得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得寓意所在.(2)瞧画面。
漫画就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得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得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因此,分析漫画得画面就是解题得重要环节。
漫画画面上得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得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3)瞧画中字。
漫画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得语言文字。
因此,我们在解漫画题时,要仔细品味画中得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中所隐含得观点,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得金钥匙。
(4)瞧夸张处。
漫画为了说明某种观点,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引起观者共鸣.因此,解漫画题时要注意分析漫画得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就是漫画得弦外之音,就是漫画所要表达得寓意所在。
高考漫画题的解答技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联系教材寻找相关知识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规范作答注意答题技巧
组织答案简洁明了
提炼关键信息:从漫画中提取关键信息避免遗漏重要细节。 逻辑清晰:组织答案时注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方便阅卷老师理解。 简洁明了: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意思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规范表达:使用规范的语言和语法避免出现错别字或不当表达。
漫画题考查的知识点
漫画题考查学生 对漫画的理解和 观察能力
漫画题考查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漫画题考查学生 的逻辑思维能力
漫画题考查学生 的创新思维能力
漫画题的解题思路
观察漫画:仔细观察漫画中的元素和细节理解其含义和寓意。 审题: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和考查点。 联系实际:将漫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挖掘其内涵和意义。 组织答案:按照题目要求条理清晰地组织答案注意逻辑性和语言表达。
总结规律:在练习中不断总结漫 画题的出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形成 自己的解题思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练习和巩固:通过大量的练习巩 固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 性。
举一反三:通过对典型例题的深 入剖析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 高解题能力。
不断巩固和提高
定期复习:定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
NEW PRODUCT
高考漫画题解答技 巧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漫画题的特点
03
漫画题解题技巧
04
漫画题常见题型及解答方法
05
漫画题解题注意事项
06
练习和巩固
01添加章节标题
02漫画题的特点
漫画题的形式和特点
语文:高三漫画作文指导

2、说明性文字。
说明
1、确定顺序(空间) 说清要素之间的方位关系
(上下、左右、内外) 2、抓住重点:表现主旨的要说清。 3、揭示主旨:将漫画主题说出来。
练习
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说明性文字
漫画《羡慕》由三幅画面组成。 第一幅:画面上左右各放着一个盛满水的鱼缸, 两个鱼缸里分别盛着一群鱼和一条鱼。左边鱼缸中的 一群鱼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而右边鱼缸 中的那条鱼也呆呆地、羡慕地望着对面的鱼缸。 第二幅:仍然是这两个鱼缸,可里面的鱼却在羡慕 对方的条件、环境,各自跳出了自己的鱼缸而奔向对 方的鱼缸。 第三幅:右边的一条鱼和左边的一群鱼已经跃入对 方的鱼缸,环境如前,只是互换了一下位置。 这幅漫画讽刺了那些“这山望着那山高”,只知羡 慕,不能脚踏实地把握自己位置的人。
讽刺了 那种封闭性 的教育。这 种封闭性不 仅表现在家 庭里,而且 还表现在学 校与社会上, 甚至表现在 几代人之中。
批评了因 为过重的学业 负担而封闭了 学生的做法。 尽管儿童希望 看到外面的世 界,但因为超 量的课外作业 无法如愿。
教 子
两位家长文化水平不同,经济状况也 不同,他们都凭着自身主观感受,对子 女进行教育。这种错误的教子方法,就 在于没有长远的目光。教育孩子树立人 生目标,不单要考虑自己的小家,也要 考虑到国家的发展。像漫画中这样片面 而肤浅的教子,只会误导孩子的发展, 其后果令人担忧。
解读:
这幅漫画发人深思。画中的人全身 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着一张脸, 从他的神态上看,一幅很满足的样子。 标题“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点出了 这人的病态心理,因为惧怕摔跤,便甘 愿“永不走路”,这是十足的逃避主义。 联系现实人生,因惧怕失败和磨难,就 “因噎废食”,不再敢去进取和斗争, 这样的人事还少吗?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讲解

家人承受了无尽的悲痛,他用行动
阐释了使命与担当。陈陆一家三代
军人出身,父亲从小教育他始终把
保家卫国当己任,陈陆直至生命尽
头都在践行这一承诺。(材料句)
分享展示时间
要求二:请在观点句后按要
• 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人的熏 求补充出阐释句
陶。(观点句)面对洪水,抗洪队 长陈陆从未退却,最终不幸罹难,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他牺牲后,
学习目标
•1、掌握漫画作文特点,能够顺利完 成漫画作文审题立意 •2、能够明确分论点写作结构安排, 并熟练运用 •3、了解作文基本问题,树立规范的 写作习惯。
漫画定义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 单而夸张(对比)的手法来描绘 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比 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 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 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讽刺的是谁?
漫画中人物的哪个特点给你感触最深
漫画运用的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
你认为这是在反映一个什么社会现象?
• 1、确定漫画讽刺的对象(讽刺对象身上出立意)
• 2、关注标题,漫画文字,人物语言、动作、神态 外貌等(细节之处就可能挖掘立意所在)
• 3、寻找漫画夸张或对比之处(作文立意所在), 要从整体把握,不能只关注局部
1、分论点、材料句偏离中心 2、分论点构成过一单一
学以致用——分享展示时间
要求一:本文段分论点偏离中心,请 改写成符合中心立意的一个分论点
• 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人的熏 陶。(观点句)面对洪水,抗洪队 长陈陆从未退却,最终不幸罹难,
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人的 正面教育。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他牺牲后,
例文修改
• 44分作文片段:
高考漫画类语言运用题的解题策略

高考漫画类语言运用题的解题策略一、认识漫画,了解漫画题的特点及考查形式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语文高考卷中,漫画类的语言运用题、漫画类材料的立意作文,便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题型。
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注释三部分构成。
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有的虽没有标题但一定有鲜明的主题;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注释是对画面情景的文字提示或注解。
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阅读,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
一幅好的漫画,在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同时,也给人以思考和警示。
常见的漫画题题型有:(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 (2)写出漫画寓意; (3)给漫画拟写标题; (4)评价漫画的特点、好处(为漫画写一段赏析文字)。
二、漫画的艺术手法:夸张、变形、以小见大、以虚带实、荒诞中见真实、象征、比拟三、指导读图,了解漫画的五大特点。
1.夸张渲染,突出特质。
让我们来看漫画《好险》这是一个刚过铁路还站在轨道边的旅行者,他的西服已被切去了一角,裤子也被剐破,露出花内裤,旅行箱也被剐去了一半,显然是火车通过产生的后果。
这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旅行者早就命赴黄泉了,但漫画作者却没有让他去死,作者正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违犯交通规则的危险。
2.借物喻人,巧妙表意漫画中的物往往是寄予了喻意的,无人物的漫画却时时透视出人和人类社会的内容:人类的思想、人类社会复杂的内容。
这是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一位师傅把一块块泥放进模子里,印出了一个个一模一样的泥娃娃。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千人一面,抹杀个性。
该漫画通过比喻的手法告诉人们那种模式教学会阻碍大批有创造潜能的儿童的发展,并将导致综合国力的下降。
3.幽默诙谐,辛辣讽刺漫画最大的功效就在于针砭时弊,完成这一任务的手段,就是借助幽默诙谐,造成辛辣的讽刺的。
高考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写作策略】漫画作文是看图作文的一种。
该命题方式可以丰富考生的想象,利于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写作可分为“一审(题)、二定(调)、三写(句)、四连(篇)”四个步骤:☆“审题”包括“看图”和“读题”两个方面。
☆“定调”指确定写作基调,要求做到“四定”,即:定人称(确定文章人称,即人称定位)、定时态(确定文章基本时态,即时间定位)、定主题(确定文章写作中心)、定内容(确定文章写作素材)。
☆“写句”指在“四定”的基础上拟写好句子。
☆“连篇”指使用过渡性词汇连句成篇。
【经典再现】(2006江西卷)请用“中秋节的等待”为题,用英语写一篇短文,描述下图的内容,并就此发表你的评论。
【真题解读】★通过读图审题可以知道:该漫画所揭示的主题是“儿女应关爱父母和老人”。
文章可以按照现在时或将来时采用第一、三人称分两个段落来写:第一段描述漫画内容;第二段发表感想。
描述时应把握好漫画所展示的“时间”、“地点”、“老人期盼”、“午餐”等基本信息。
评论时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积极健康,符合时代精神,主要基调应该是“中秋节意味着家庭团聚,老年人期待团圆而不是物质享受,呼吁关爱老人心灵幸福”。
★词语搜索:waiting for/ sit at thetable; theMid-autumn Day;come back;dishes。
★句型搜索:It is + adj.+for sb to dosth ...; too +adj. / adv.for sb to dosth; In myopinion ...,we should;I hope ...;The reasonwhy ... isthat ...。
【佳作登场】Waiting on the Mid-Autumn DayIn the picture above we can see an old couple sitting at the table. Now it is already 1:15 pm; but the old couple are still waiting for their children to come back,leaving the carefully-prepared dishes untouched①. The mother stares at the door eagerly and the father is making telephone calls but can not get through.Are they too busy to come to their parents’ home to have meal on Mid-Autumn Day②?It ought to be a happy day for family members to get together. But like the oldcouple in the picture, today many old people are ignored by their children. They also need love and care. There is nothing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amily’s happiness for them③. So every adult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spend some time with their parents and comfort their lonely hearts.★精彩秀①这是一个转折性并列复合句,既交代了漫画所展示的“时间”、“地点”,又表达了基本信息。
高考漫画题解题技巧

高考漫画题解题技巧漫画题寓意深刻,形式活泼,且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解答好漫画题主要做到“三步走”① 析漫画,点本意首先,要观察漫画的寓意;其次,观察漫画的标题,这是沟通漫画与教材的桥梁;再次,观察漫画中的文字。
② 连教材,觅“结合”试题在书外,理论在教材。
在观察漫画的基础上,联系教材的有关内容,多角度进行分析,寻找漫画与教材的结合点,这是解题关键。
③ 组答案,亮观点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抓住漫画和教材的结合点,亮出观点,组织答案,这是解答漫画题最重要的一步。
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4、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6、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8、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9、文眼: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索”。
10、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常见字注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审清题干,用排除法是较好的方法。
2.【字形辨析题】答题技巧:“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
生僻字一般不会错。
平时多积累。
3.【词语运用题】凭语感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两种类型:答题技巧:对词义的理解,先拿你最会的词语去排除,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
高考语文漫画类作文高分策略

1. 选定“触发点”,联想发散即借助漫画类作文题中的关键信息或漫画的核心,以此为“触发点”,联想发散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可以选个“定点”在一个面上进行平行发散,也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立体式的发散,也可以用追忆、畅想的形式打开行文思路。
如: “你们再看看书”包含着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老师的殷殷叮咛,老师们铭记在心。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老师们深知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国家、民族的未来的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为实现梦想而读书,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乃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是老师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汶川大地震时,谭千秋、袁文婷、张米亚等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张丽莉,为救学生遭车轮碾轧导致高位截瘫;李芳,为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高尚人格。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陶行知先生对老师的要求,也是老师们光辉人格的写照。
老师啊,老师,爱您到天涯,敬您到永远。
(摘自 2019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优秀作文《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在这两个选段中,考生用漫画中的关键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作为联想的“触发点”。
第一段由“你们再看看书”联想到邓小平、梁启超、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名言,并以此来论证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
第二段由“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联想到为学生奉献健康乃至生命的众多老师的事例,并进一步指出这些是老师们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
文章正是在选定“触发点”的基础上联想发散到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使漫画的寓意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接起来,再加上全文构思严谨,内容丰富,论证充分,所以受到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2. 聚焦“寓意处”,由此及彼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写作主旨的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选定“触发点”,联想发散
即借助漫画类作文题中的关键信息或漫画的核心,以此为
“触发点”,联想发散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可以选个
“定点”在一个面上进行平行发散,也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立体式的发散,也可以用追忆、畅想的形式打开行文思路。
如: “你们再看看书”包含着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老师的殷殷叮咛,老师们铭记在心。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老师们深知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对国家、民族的未来
的重要性……“活到老,学到老”,为实现梦想而读书,亦“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此乃新时代青年的光荣使命……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是老师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实写照……汶川大地震时,
谭千秋、袁文婷、张米亚等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献出了宝贵
的生命;张丽莉,为救学生遭车轮碾轧导致高位截瘫;李芳,为
救学生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健康乃至生命,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高尚
人格。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既是陶行知先生对老师
的要求,也是老师们光辉人格的写照。
老师啊,老师,爱您到天
涯,敬您到永远。
(摘自 2019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Ⅲ优秀作文《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在这两个选段中,考生用漫画中的关键句“你们再看看书,
我再看看你们”作为联想的“触发点”。
第一段由“你们再看看书”联想到邓小平、梁启超、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名言,并
以此来论证老师对学生追求卓越的期待。
第二段由“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联想到为学生奉献健康乃至生命的众多老师
的事例,并进一步指出这些是老师们以学生为念的高尚人格的真
实写照。
文章正是在选定“触发点”的基础上联想发散到与之相
关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使漫画的寓意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对接
起来,再加上全文构思严谨,内容丰富,论证充分,所以受到了
阅卷老师的青睐。
2. 聚焦“寓意处”,由此及彼
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写作主旨的前提。
一般来说,漫画的寓意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写作时要注意找到漫画寓意与社会现实
的对接点,思考漫画所蕴含的现实意义,从而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
即揣摩漫画类作文题命题者命题的意图,聚焦漫画寓意的核心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及彼——由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与人生,抒写深刻的感受。
看到孩子脸上鲜红的唇印或掌印,我不禁想问: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诚然,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饱受现实之苦的父母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大有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之意。
北大一母亲望
子成龙,用各类兴趣班、培优班将孩子的课余时间挤占得满满当
当……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
然而,父母们,在你们心焦之时,是否想过,自己的判断标
准是否合理呢……教育需要的不是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或者父
母的奖罚,而是孔夫子于数千年前便提出的“因材施教”——了解、理解、引导;不是暴风骤雨,而是清风徐来——和煦地拂开
孩子的心门,调动其积极性,在快乐中汲取营养……
进与退,或许是矛盾的,但爱与责,并不与其一一对应。
责,但不打击;爱,而不盲目。
遂成成功的教育。
(摘自 2016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优秀作文《进与退,爱与责》)
这篇文章的作者能够聚焦漫画的“寓意处”——以分数论成败,然后由此及彼,结合古今教育现象提出文章的观点:“责,但不打击;爱,而不盲目。
遂成成功的教育。
”文章运用丰富而贴切的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与漫画的寓意对接,再加上作者条分缕析,将论述逐步引向深入,自然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3. 感悟“言外意”,拓展延伸
从漫画中挖掘出核心概念,还只能算是“原地踏步”。
为了使立意更深刻,还应抓住核心概念进一步感悟其“言外之意”,并拓展延伸到与漫画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即对接社会,站在时代的高度,及时提出并回答当代人普遍关心的现
实问题,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看法。
如:
或许,我就像那个摔了跤的小孩,此时正经历炉火的冶炼,
家庭、学校、社会的期盼、呵护让我手足失措。
虽然摔了一跤,
然而我能够再重新爬起,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的这种能力。
是的,呵护可以给我力量,但是我还要拍打自己的翅膀去飞翔!
让我像洪战辉那样……
让我像丁晓兵那样……
重重呵护未必是件好事。
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只有凌寒冒雪的梅花才开得最香。
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放不下心,丢不开手,总想把孩子握在手里,含在口里。
成长
是一件急不得的事,它不因呵护的增多而加快;成长是一件自然的事,它不因呵护而更牢固……
(摘自 2007 年高考全国卷Ⅰ优秀作文《让我自己飞翔》)本文作者在审题时悟出了“摔了一跤”这幅漫画的“言外之意”。
在写作时,由漫画的内涵及“言外意”拓展延伸到社会生
活。
文章从“孩子的角度”切入,明确给出答案:“呵护可以给我力量,但是我还要拍打自己的翅膀去飞翔。
”而后拓展延伸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运用社会生活中典型人物事例来论述年轻人
对待挫折和失败应有的态度,很好地展示了新时代青年良好的精
神风貌,极具正能量,获得高分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