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杭城西郊,吴越故里,宁静的青山湖畔正孕育着一座崭新的科技城。

在长三角战略转型、浙江省探究创新开展形式的历史机遇下,青山湖科技城以其较好的产业根底,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的政策主导优势,有条件建立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新城。

一、概念性规划目的定位规划突出科技与品质两大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建立“科技新区〞,围绕青山湖打造“品质新城〞。

新的产业体系规划重点强化研发,突出创业孵化;强化效劳,突出成果转化;强化引领,突出制造联动。

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物联网〕和生命安康产业,建构研发、转化、制造三者联动的产业体系,形成“三区多谷〞的产业空间布局。

新的生活方式为吸引高端人才,会聚高端产业,规划〔1〕多元居住提供多元化的居住选择,满足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

〔2〕低碳生活建立快速公交、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互相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搭建步行与自行车两套慢行交通系统,表达低碳安康的出行理念。

〔3〕个性消费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元的效劳体系,提供个性化的消费场所,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

〔4〕和谐共生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态平安格局和魅力多彩的景观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规划构造规划形成“一心三城、四廊多园〞的区域空间构造。

一心:环湖筑心,突出青山湖滨湖现代效劳区集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和现代效劳等综合功能,滨湖高尚低密度居住区表达高品质居住。

环湖运动休闲区打造面向区域的生命科学谷和都市康体疗养胜地。

滨湖生态山林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构成科技城的生态屏障。

同时,通过环湖道路的建立、环湖景观的塑造,将青山湖打造成为科技城品质生活之心。

三城:倚水兴城,突出科技城规划通过空间与功能上的整合,打造高新产业城、宜居生活城和创新科技城,实现研发-产业-效劳的功能互动,科技城为产业城提供智力支持,产业城为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产业环境并反哺科技城的成长,生活城那么为科技城和产业城的开展提供效劳。

创新驱动——青山湖科技城的目标、特色与路径

创新驱动——青山湖科技城的目标、特色与路径
主 平 台 。 近 年
划 、 高标准建 设、 高 效 率 服 务 的要 求 , 院所 招 引 、 基 础 配 套 和 产 业 发展 均 取 得 了快 速 发 展 。2 0 1 2年 青
山 湖 科 技 城 成 功 创 建 省 级 自主 创 新 示 范 区 和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园 区 , 并 荣获 “ 浙 商最 佳 总部 基 地 ( 园区 ) ”
动 发 展 战略 加 快建 设创 新 型 省份 的重 人 决定 , 并 明
作 为我 省 实 施创 新 驱 动 发展 战略 的 大 平 台 , 青
【 J 】 湖 科 技 城 的 发展 定 位 是 建 设 成 “ 国 际 先 进 、 国 内

确 提 出加 快 青 L l _ J 湖 科 技城 创 新平 台建 设 , 积 极 创 建 国 家 自主 创 ; N ̄ - 范区 和 国家高 新区 。 青 山湖 科技 城将 抢 抓 历 史机 遇 , 努 力 探 索 科 技
来 我 省 不 断 加 强 科 技 创 新 能 力建 设 , 在 全 省
范 围 内 已 经 建
和“ 首 届 浙 江 省最 具 发 展 潜 力 十 大 新 城 ” 称 号 。 一
座 融 研 发 、 孵 化 、 产 业 化 以及 商 务旅 游 、 生 活 休 闲 于

立 了 5 7个 公 共 科 技基 础 条件 、 行 业 和 区 域 科 技 创 新 平 台 。但 由于 历 史 的原 因 , 我 省 大 院 名所 、 高 层 次人 才 相 对不 足 , 与 其 “ 经 济大 省 ” 的 地 位 并 不 相 称 , 难 于支 撑 经 济转 型 升 级 。省 干 ‘ 三 届 j 次 全 会
体 的 科 技 新 城 已 初 具 雏 形 。 独 具 内 涵 和 特 色 的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青山湖科技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11]59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青山湖科技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11]59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青山湖科技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正文:----------------------------------------------------------------------------------------------------------------------------------------------------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青山湖科技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杭政函〔2011〕5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建设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青山湖科技城)是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建设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是集聚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

为进一步推进青山湖科技城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鼓励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入驻青山湖科技城(一)设立引进大院名校研发机构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重点用于鼓励国内外著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大企业和在杭省级以上科研院所(以下简称大院名校)到青山湖科技城创建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

对入驻的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符合资助条件的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总投资额(不含土地成本)的15%给予资助,按项目实施计划分年度予以拨付,单项资助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临安市财政应给予相应的配套资助。

引进大院名校研发机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科技局另行制定下发。

(二)符合青山湖科技城土地受让条件的入驻单位,可按照科研用地性质通过挂牌受让土地,杭州市将积极帮助临安市争取省留用地指标,并在市本级用地指标中给予支持。

(三)鼓励在杭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整体搬迁至青山湖科技城发展。

腾退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分配按相关政策执行。

(四)鼓励入驻单位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并给予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节选)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节选)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规划(节选)佚名【期刊名称】《杭州科技》【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11页(P9-19)【正文语种】中文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在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框架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的发动机作用,推进政府、市场协同发力,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

建设国际水准的创新共同体。

整合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建设一批开放式创新平台,吸引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导数据流、技术流、物质流、人才流在科创大走廊的集聚,打造国际水平的创新联盟、外国人创业园。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碰撞,构筑跨地区、跨国界的技术评估、引进与转化平台,成为国际性的自然和人文共融、创新与产业互动的“创客家园”“创新天堂”。

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策源地。

省市校企共同努力,合力共建网络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之江实验室)。

整合区域内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等科研资源,推动产业创新、技术创新逐步向知识创新延伸,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拓展。

发挥浙江大学、阿里巴巴等名校名企的创新源作用,瞄准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在网络信息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科技、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源头创新支撑,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策源地。

成为浙江创新发展的主引擎。

致力于有效提高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与产业化效率,促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全流程”参与和“双向互动”,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聚焦七大产业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推进产业智慧化与智慧产业化深度融合,形成以信息经济为引领、高端服务业为主导、智能制造业为支撑的科创大走廊产业新体系,成为引领浙江创新发展的主引擎。

到2020年,初步形成全球领先的信息经济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

依托“一带、三城、多镇”的走廊空间,围绕产业链强化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技术与资本联姻、见物与见人并重,实现科技创新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跨越发展,打造形成一廊三链的科创大走廊创新创业生态圈。

高校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融合——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

高校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融合——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

高校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融合——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摘要:与场地的融合是高校建筑设计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从结合总体规划、区位选择、建筑造型、场地设计等方面分析了设计中场地融合的实现。

关键词:高校建筑、场地融合、图书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多数城市的主城区开发已日渐饱和,尤以一、二线城市为甚。

城市演变的形式多以主城区内的局部迭代和城市边界的扩张为主。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校园的扩建很难在原址周边取得相对完整的用地。

因此,在卫星城、城乡结合部乃至更偏远的地区建设新校区成为越来越多高校扩建项目的选择。

远离主城区的建设用地往往包含林地、山地、河湖、滩涂等,具有地形复杂、地貌丰富、自然景观优越等特征。

故在整体校园规划和具体的建筑设计中,与场地的融合都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

由于其体量和功能特殊性,图书馆通常作为校园中的主体建筑。

以下就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其设计过程中与场地融合的实现。

一、项目概况与规划原则学院新校区选址于临安市浙江省青山湖科技城核心区内,面积约500亩。

地势西南低,东北高,以山坡地为主。

用地中心有一名为“瓦窑湖”的山塘水面,面积约1.8万㎡,周边三面环山,被茶园、竹林环抱,环境优美。

项目建设规模为17万㎡。

在总体规划设计中,主要遵循了“地尽其用”和“人本自然”两大原则(见图1)。

图1 校园总体规划投标方案(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地尽其用因用地受限,更应有效利用平缓地块,合理利用山坡地块,尽量避免对山林的破坏。

(1)含山纳水: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山体和水体,作为校园的主要景观。

其中山体保留以湖东、西、北三面的区域为主,形成环抱围合之势。

保留瓦窑湖全部,并与南向水塘连通,利用湖面高差形成两道叠水瀑布。

(2)因地制宜:根据用地原始的高程和坡度条件,划分出适宜建设区域与不利建设区域的分界,并以此为依据布置建筑体量,从而使大部分建筑体量分布于平缓地块,将整理地形的工程量最小化。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山湖科技城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山湖科技城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山湖科技城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25•【字号】浙政办发[2011]92号•【施行日期】2011.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青山湖科技城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11〕92号)为进一步推进青山湖科技城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总体要求、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1.总体要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特色鲜明、品质一流、作用突出”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的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基地与新兴产业基地联动发展,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和协同;坚持研发基地与总部基地并举,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把青山湖科技城建设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人才集聚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基地。

2.产业定位。

青山湖科技城作为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体现科研创新和产业化特色,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服务业,并与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未来科技城)实现互补、互动发展。

3.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青山湖科技城基本完成核心区和新兴产业区的建设,集聚一批国内外一流的大企业研发中心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引进一批企业集团总部和高新技术企业。

初步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一流、生态环境优美的高科技产业新城。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科技资源集聚和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每万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数、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品牌建设等指标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临安区:全力推进“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建设

临安区:全力推进“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建设

全力推进“吴越名城·幸福临安”建设临安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锚定“产业强区、富民安区、实干兴区”三区战略导向,持续擦亮“科创、生态、文化”三张金名片,高质量打造天目叠翠的生态屏障、城西科创的高能组团、吴越风骨的文化高地,努力成为品质新辅城、发展新亮点,奋力推进各项工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为全市大局作出更大临安贡献。

文|潘岳 黄昱晨临安区坚定产业强区“首位战略”土地,是产业发展的根基。

对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临安区来说,空间要素紧缺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如何在“小灶台”上“摊大饼”?近年来,临安区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以“五片区”“六大园”为重点,推进全域工业用地低效整治,向“存量用地”要“空间增量”,向“低效工业”要“发展质量”,在“方寸”之间做起了腾挪大文章。

位于科技大道南侧的硬科技产业园区块,一边是老厂房拆除腾退,另一边是崭新的工业楼宇拔地而起。

与硬科技产业园一路之隔的工创园,是临安区首个“工业上楼”的产业园。

园区内具有代表性“工业上楼”项目——临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已完成主体结顶,建成后将引入上下游企业,为硬科技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能。

在“一腾一换”之间,让低效用地焕发活力,并有力支撑起了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2023年1-11月,全区完成工业平台空间拓展3478亩,累计出让工业用地1398亩;盘活楼宇23.1万平方米;完成高耗低效整治销号425家,盘活用地1797亩,涉及腾出用能30781吨标煤,整治成效位于全市前列。

2024年,临安区将持续发力抓好空间腾拓、产业转型、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各项工作;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充分发挥青山湖科技城科研院所作用,推动浙江省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围绕全市“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聚焦人形机器人、智能物流、集成电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等细分赛道,持之以恒打好“512X”“318”组合拳,力争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百亿项目取得突破。

杭州市青山湖科技城的综合能源规划应用研究

杭州市青山湖科技城的综合能源规划应用研究

684电力与能源第41卷第6期2020年12月D()I:10. 11973/dlyny202006004杭州市青山湖科技城的综合能源规划应用研究章晓航\张舯2(1.浙江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305;2.杭州源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305)摘要:在调查分析临安经济开发区中部地区青山湖科技城区域现有能源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冈域总规详细分析了区域供冷供热需求•选定各能源站供能范围、最优技术路线、站房选点•分析能源站所需资源条件,计算能源规划对区域范围的综合效益。

综合能源规划提升了区块内的整体用能品质和效率,产生显著的节能、环保、节地的综合效益;大力推动了区域能源系统的应用,为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新型低碳产业园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区域能源;能源规划;节能环保;规划效益作者简介:章晓航(1978—)男,硕士,高级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T K0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 —1256(2020)06 — 0684 — 05Practical Research of Comprehensive Energy Planning of Hangzhou Qingshanhu Sci-Tech CityZ H A N G Xiaohang1,Z H A N G Chong2(1. Zhejiang H angzhou Q ingshanhu Sci-tech City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 roup Co. »L t d.,Hangzhou 311305,Zhejiang P rovince,China;2. H angzhou Yuan Brand Technology Co. »L t d.,Hangzhou 311305,Zhejiang P ro v in c e»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energy stru c tu re of Q ingshanhu Sci-tech City located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Lin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regional cooling and heating d e m a n d s,selected the energy station pow er range and the optimal technical r o u t e»located the site of s ta tio n s»analyzed the resource conditions required by the energy stations? calculated the comprehensive re­gional benefits of energy planning. T h e comprehensive energy planning improves the overall energy us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block, and produces rem arkabl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in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land saving. It vigorously prom otes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energy syste m and provides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ow-carbon industrial park".Key words:regional energy;energy planning;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lanning benefitsi杭州市青山湖科技城规划介绍i.i规划范围综合能源规划区域为浙江省临安经济开发区青山湖科技城中部区块,位于杭州临安区区域东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杭城西郊,吴越故里,宁静的青山湖畔正孕育着一座崭新的科技城。

在长三角战略转型、浙江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的历史机遇下,青山湖科技城以其较好的产业基础,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的政策主导优势,有条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新城。

一、概念性规划
目标定位
规划突出科技与品质两大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建设“科技新区”,围绕青山湖打造“品质新城”。

新的产业体系
规划重点强化研发,突出创业孵化;强化服务,突出成果转化;强化引领,突出制造联动。

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物联网)和生命健康产业,建构研发、转化、制造三者联动的产业体系,形成“三区多谷”的产业空间布局。

新的生活方式
为吸引高端人才,汇聚高端产业,规划
(1)多元居住
提供多元化的居住选择,满足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

(2)低碳生活
建立快速公交、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相互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搭建步行与自行车两套慢行交通系统,体现低碳健康的出行理念。

(3)个性消费
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元的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的消费场所,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

(4)和谐共生
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态安全格局和魅力多彩的景观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城、四廊多园”的区域空间结构。

一心:环湖筑心,突出青山湖
滨湖现代服务区集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等综合功能,滨湖高尚低密度居住区体现高品质居住。

环湖运动休闲区打造面向区域的生命科学谷和都市康体疗养胜地。

滨湖生态山林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构成科技城的生态屏障。

同时,通过环湖道路的建设、环湖景观的塑造,将青山湖打造成为科技城品质生活之心。

三城:倚水兴城,突出科技城
规划通过空间与功能上的整合,打造高新产业城、宜居生活城和创新科技城,实现研发-产业-服务的功能互动,科技城为产业城提供智力支持,产业城为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产业环境并反哺科技城的成长,生活城则为科技城和产业城的发展提供服务。

四廊:串谷塑廊,突出创意谷
规划依托山谷地区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打造高端研发链和科技创意岛,使其成为青山湖科技城未来拓展的战略性区域。

多园:青山衬城,突出生态安全
规划通过划定生态边界,控制生态廊道,打造大山为屏、团山为园的生态格局。

至此,形成湖光山色、宜居生态、科技承载和文化魅力的科技城空间形态。

二城市设计
规划建立创新科技城“一轴、三心、五区”的功能结构。

一轴:十里科技长廊
是科技城的空间和功能脊梁,由研发区、研发中心、创意工坊、SOHO区、转化中心、滨河绿带和城市中心组成功能序列,凸显科技内涵,体现创新实力。

三心:突出研发孵化、成果转化、城市服务等三大功能的互动发展,其中:
(1)研发中心
结合16家科研院所的入驻,建设以研发孵化和综合服务为主的研发中心,为科技城的首期发展及科研服务提供支撑。

(2)转化中心
转化中心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发布、产权交易与中介服务、金融服务与公共会展、酒店与公寓等功能,承担科研成果向市场化转化的桥梁纽带作用。

(3)城市中心
城市中心依托轨道站点,建设功能复合多元的服务综合体,布局商务办公、酒店、公寓、大型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

五区:是科技城的主体功能区,其中,
(1)人才培训区
依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推动人才服务、教育培训等机构的集聚发展。

(2)科技研发区
以科技长廊为骨架拓展街区型研发,以水为脉组织四条园区型研发带,围绕水库形成五个研发服务核。

(3)转化服务区
体现功能混合多元的建设理念,承担科技研发和城市服务区块之间的衔接作用,形成产品中试、商务居住、创意工坊等功能集聚,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综合性服务支持。

(4)城市服务区
依托轻轨5号线和城市中心,打造多元混合和配套完善的综合服务功能。

(5)生活居住区
规划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的居住选择,配置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等高标准的公共服务设施。

建筑形态
青山湖科技城的建筑空间体现依山就势,大疏大密的布局原则。

建筑风格力求融入吴越文化,凸显地域特色,并注重科技与现代风格的结合。

展望未来,青山湖科技城将以其“科技新区”的独特优势,以其“品质新城”的发展动力,“特色鲜明、品质一流、作用突出”,大踏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