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合集下载

相思湖新区规划1012final

相思湖新区规划1012final
区 域 背 景 研 究 经 济 产 业 研 究
自然气候 区位与城市布局 交通分析 人人文资源 现状用地资源

经济概况 优势产业 新区产业分析
城 市 结 构 研 究

城市发展过程 空间发展限制
城市发展选择
国外类似城市案例
相 思 湖 新 区 概 念 性 规 划 及 城 市 设 计
相 思 湖 新 区 总 体 规 划
战略定位与目标 总体规划构想 规划原则 多方案比较 推荐总规方案 道路交通系统 绿化开放空间 景观与空间结构 住宅用地分类 建设时序
启 动 区 城 市 设 计
定位研究 总体规划 城市设计构思

研究结论

东南亚战略布局 Strategic Location to the Southeast Asia

国民经济增长较快,综合实力明显加强。2002年GDP 总值为356亿元,人均为12021元;第三产业比例达 到57.08%,其中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8.65%。

Nanning’s economic growth was dramatic in 2002 with GDP reaching RMB 35.6 billion, 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11.5% compared with 2001. The average GDP per person was RMB 12,021 (increased by 10.28%). The third industry achieved RMB 20.32 billion (increased by 11.3%).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rovision of urban infrastructures will provide the basic requirements and physical land opportunities to facilitate the city’s economic growth.

浅谈城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以成都新都区新城中心概念规划为例

浅谈城市新中心区城市设计——以成都新都区新城中心概念规划为例
市线性开放空间布置配套消费型商业 与市 民文化 娱乐 、 闲 休
标志性基础上 , 还将提升核心区周边用地 的土地价值 和发展 潜力 , 给该片 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2 设 计原则 与 目标
21 “ . 活力新 区” —— 多元复合 的城 市功能
中央商务 区是城市 土地价值最高 的区域 , 结合本地 特点 在此规划较 高 的土地 开发 强 度 , 以广 场为 中心 向外 围递 并
● _ ●
等设施 。北边 因行政 中心的存在 , 使该 区域首先具有 了行政
考虑城市空间 、 景观视 距及城 市对 景等 因素 , 将与建设 大厦 以北 紧邻 电子路地块 内的建筑控制 为与之相 当的高 度 、 体量 和平 面形态 , 以此 形成 围合 市政 广场 空 间 的第一 环 , “ 即 内 环” 。而两地 块在靠 近电子路 与主干一路 的交叉 口处宜分别 空 出绿地 、 广场等 , 以形 成 能使市 政广场 空间得 以延伸 的开 敞型城市节点 。外 环 : 即沿弧 形环道 的地块 , 分别 设置 为高 度相对较 高, 以点式塔 楼为主 的建筑 群 , 并在环 道周边 设置 较宽 阔的市政绿化 带 , 以提高 区域环境 景观 品质 , 也为 城市 交通 的远期发展 留出余 地 , 外 环” 即“ 。而且 , 环上 的六幢 外 现代建筑 与具 有地 方 特色 的行 政 中心 建筑 群一 起 , 比烘 对 托, 和谐 相处 , 在丝毫不 削弱行 政 中心建筑 群 的构 图统 制地
2 2 “ 率新 区” . 效 —— 安全 高效的城 市交通
在现有城市道路 系统下 , 综合 区域 内人 、 车流量等 因素 , 规 划完 善开放的步行 系统 体系 , 障中心 区 的交 通便捷 与 保

天府新区彭山产业新城概念性规划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

天府新区彭山产业新城概念性规划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
绿地开放空间系统
绿地结构:
一条中央绿轴:
滨水公园、中央公园、生态水畔。
一横一竖生态廊道:
通济渠生态廊道 毛河生态廊道
高品质社区公园:
打造高品质产业及生活环境
至保胜乡
至青龙镇
社区 公园
湿地 公园
社区 公园
社区 公园
社区 公园
社区 公园
社区 公园
湿地公园
庙儿山山体公园
4.系统规划分析
庙儿山湿地生态公园
比例(%)
20.49 1.80 2.20 0.15 0.12 1.10 0.14 0.19 0.24 0.12 0.14 4.59 2.55 0.93 1.11 43.42 19.09 24.33 1.26 1.26 0.64 0.64 16.90 16.79 0.11 9.42 2.73 6.69 100.00
小学幼儿园
谢家综合 服务组团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南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用地性质
居住用地 混合用地
用地代码
用地面积 (hm²)
R
531
BR
26
比例(%)
16.29 0.79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A
行政办公用地
A1
文化设施用地
A2
其中
中小学用地
A33
医疗卫生用地
A51
文物古迹用地
1.规划条件梳理:
资源与特色
北部片区资源
遗址特色资源:龙门寺、李密故里石刻 山水资源:香山仙洞、白杨沟水库、龚石水库、冷家沟水库等 乡野自然风光:保胜乡及各村田园风光
南部片区资源
遗址特色资源:天皇寺 山水资源:毛河、通济渠、庙儿山等 乡野自然风光:谢家镇、义和乡等田园风光

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介

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介

南宁市五象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简介五象新区,是南宁城市规划中一个全新的城区,是邕江之南的一个辽阔区域,包括了——北起邕江,南至那马,西起良凤江东侧连片丘陵,东至邕宁老城区和八尺江,以良庆区的蟠龙小区、良庆镇、玉洞经济园区、沿海经济走廊开发区、龙岗新区、邕宁老城区和那马组团为主的175平方公里的土地。

五象新区规划让城市南部未开发的这片土地,一跃成为城市未来的建设区域,也将在未来被建设成为我们城市的形象代表。

规划中的五象新区核心区,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城市中心区,也是一个以文化体育、行政办公为主,集居住、物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更是一个融入自然的生态城市典范。

五象新区,这个175平方公里的区域,虽然还只是刚刚绘就的一幅蓝图,但已经引发了我们城市许多的激情和豪情:因为她的未开发,因为她的无限可能,更因为她的即将崛起和必然腾飞。

虽然认真说来,五象新区至今还只是一个就是思维时空、规划时空。

但那些与“五象新区”关联的词句,已经构筑了一种南宁生活的“新时空”,而从现在开始,这个新时空会一点一点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五象新区的建设序幕已经拉开。

2006年4月28日,五象大道的开工、兴建,标志着五象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而从现在开始,五象新区已经成为我们城市发展的重点建设区域。

建的是一个新区,也是一个新南宁。

这个新的造城传奇,让我们一起关注。

因为,五象的发展建设周期虽然还很长,但我们城市美好的远景已经指日可待;而其中的一切理念、设想,都将成为我们城市的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五象·时间2005年2005年4月,时任广西区党委副书记的刘奇葆同志,在视察南宁时提出,南宁市应该重视加大向南发展,江北主要是完善为主。

根据这一思路,南宁市委、市政府开始进行向南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经多方论证、马飙书记多次现场视察,市委、市政府最后确定五象新区为新一轮城市建设重点区域。

11月28日,中共南宁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2006至2010年),南宁“城市建设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启动五象岭新区和龙岗新区建设,推动江南片区发展。

四会市大沙新区产业新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总体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四会市大沙新区产业新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总体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四会市大沙新区产业新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总体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一、引言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四会市大沙新区产业新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发展项目,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城市布局、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该项目的总体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二、项目背景四会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北部,是珠三角通往粤西地区的交通要道。

大沙新区产业新城位于四会市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为推动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广东省政府决定在此设立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三、总体概念规划总体概念规划以“绿色、智慧、宜居”为核心理念,注重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可持续性。

规划目标是将大沙新区产业新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创新示范城市、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岭南魅力之城。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形成“一核两带三片区”的城市结构。

“一核”指大沙新区的核心区,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设施;“两带”指生态景观带和产业创新带,分别依托南北向的生态廊道和东西向的产业廊道,打造绿色生态和创新发展的城市脉络;“三片区”分别为北部的科教创新区、中部的产城融合区和南部的生态宜居区。

四、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为核心,注重人文关怀和公共空间的设计。

具体设计理念如下:1、尊重自然: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如水系、山体等,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空间。

2、延续文脉: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塑造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风貌。

3、宜居宜业:优化公共设施布局,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同时,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4、绿色交通: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倡公共交通出行,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骑行、步行等),降低交通压力。

5、智慧城市: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提高市民生活便利性。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杭城西郊,吴越故里,宁静的青山湖畔正孕育着一座崭新的科技城。

在长三角战略转型、浙江省探究创新开展形式的历史机遇下,青山湖科技城以其较好的产业根底,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的政策主导优势,有条件建立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新城。

一、概念性规划目的定位规划突出科技与品质两大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建立“科技新区〞,围绕青山湖打造“品质新城〞。

新的产业体系规划重点强化研发,突出创业孵化;强化效劳,突出成果转化;强化引领,突出制造联动。

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物联网〕和生命安康产业,建构研发、转化、制造三者联动的产业体系,形成“三区多谷〞的产业空间布局。

新的生活方式为吸引高端人才,会聚高端产业,规划〔1〕多元居住提供多元化的居住选择,满足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

〔2〕低碳生活建立快速公交、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互相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搭建步行与自行车两套慢行交通系统,表达低碳安康的出行理念。

〔3〕个性消费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元的效劳体系,提供个性化的消费场所,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

〔4〕和谐共生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态平安格局和魅力多彩的景观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规划构造规划形成“一心三城、四廊多园〞的区域空间构造。

一心:环湖筑心,突出青山湖滨湖现代效劳区集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和现代效劳等综合功能,滨湖高尚低密度居住区表达高品质居住。

环湖运动休闲区打造面向区域的生命科学谷和都市康体疗养胜地。

滨湖生态山林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构成科技城的生态屏障。

同时,通过环湖道路的建立、环湖景观的塑造,将青山湖打造成为科技城品质生活之心。

三城:倚水兴城,突出科技城规划通过空间与功能上的整合,打造高新产业城、宜居生活城和创新科技城,实现研发-产业-效劳的功能互动,科技城为产业城提供智力支持,产业城为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产业环境并反哺科技城的成长,生活城那么为科技城和产业城的开展提供效劳。

宁波市江北姚江新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宁波市江北姚江新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

宁波市江北姚江新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近年来,宁波市江北姚江新区成为了宁波市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作为宁波市的子区,姚江新区不仅是宁波市的经济增长点,也是宁波市的城市发展的方向之一、在这背后,宁波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方案,旨在提升姚江新区的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首先,宁波市政府对姚江新区进行了区域发展的概念规划。

根据规划,姚江新区将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活业态。

这不仅能够提升姚江新区的经济实力,也能够满足居民对于更好的生活品质的需求。

在规划中,姚江新区将引进国内外先进制造业企业和创新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

同时,姚江新区还将重点发展高端商务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宁波市政府还对姚江新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旨在提升新区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

首先,姚江新区将进行交通规划与设计,提升交通网络的便捷性和流畅性。

这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进驻姚江新区,推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姚江新区还将进行建筑规划和设计,注重建筑的风格与功能的统一性和美观性。

规划中强调要加强公共空间和绿地的建设,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此外,姚江新区还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优化城市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

除了以上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宁波市政府还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目标和指标。

首先,希望在规划期限内,姚江新区实现经济总量、居民收入和城市人口的稳定增长。

其次,要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提升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还要加强对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吸引力。

最后,希望姚江新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

总之,宁波市江北姚江新区的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旨在提升新区的经济实力、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

通过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生活业态,引进先进企业和创新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郑州郑东新区及经开区概念规划设计

郑州郑东新区及经开区概念规划设计
凤舞龙腾,引领中原
中原大地,黄河奔涌,孕育神州数千年 郑州之东,筑巢兴业,引领崛起新篇章
中部崛起,城市东进, 国家郑州经济开发区已迈入发展新纪元
目录
设计概要
第一部分:概述 ………………………20
1.区位 2.规划范围 3.现状及优劣势分析
第二部分:定位与总体目标 …………28
1.区域-城市发展维度的认识与审视 2.企业-产业发展维度的认识与审视 3.定位目标与策略
2.产业前提

经开区
价值链曲线
郑东新区
郑汴产业带 其他产业园
空港 大学城
CBD 国际物流区

核心资源支撑
空港 大学城
CBD 国际物流区
基于价值链竞争的产业发展支撑需求:
外部:担负完善区域产业价值网络核 心重任
三大自身需求:
(1)整体环境与服务品质提升 (2)引入2.5产业,引导“价值链” 延伸与互动整合 (3)建构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协作
附加价值 高
技术支持 专利保护 生活服务
中介服务 市场信息
低 要素支撑
价值链延伸
要素支撑
基于价值链竞争的产业发展支撑需求:
内部:提供企业获取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发 展平台
经开区与郑东新区:打造区域坐标 中心的双核引擎,构筑郑州发展的 新平台
概要
1.结构前提
确立工作前提
(1)结构开放,具有向东 持续生长性
确立工作前提
区域-城市分析审视
产城互动
产业发展审视
确立规划设计目标
建立秩序
•衔接与辐射区域的弹性结 构秩序; •综合功能、形象、交通等 要素系统的空间设计秩序。
提升价值
•从区域城市与产业发展高 度重新定义区位价值; •整合提升价值空间;保证 空间价值均好,保障市场开 发投资吸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假设开发法测算地价系数的基本思路
运用假设开发法计算各地块地价 对各地块地价进行个别因素修正
求取地价系数
调查宗地的基本情况 了解宗地规划的开发模式 预测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价值 估算开发成本、税费和开发利润 计算土地获取成本,即楼面地价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测算地价系数的基本思路
根据各地块的规划功能分布,分析其价格影响因素 确立各类地块价格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应用特尔菲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和权重 计算各指标的具体分值 根据所评分值和权重,确定各地块的综合分值,进
区位关系(2)
GIS分析
都江堰水利系统
现状水系
机会与限制
原有总体规划
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规调整总平面图
用地平衡
Óà µØ Ãû ³Æ
¾Ó × ¡ Óà µØ ¹« ¹² Óà µØ
Éç Çø ÖÐ ÐÄ ¹« ½¨Óà µØ Éç Çø »ì ºÏ Óà µØ ¹¤Òµ Óà µØ µÀ ·Óà µØ ÂÌ µØ ¹æ »® × Ü Óà µØ
灌木( 6种) 两侧绿化隔离带典型
植栽(8种)
设计理念 总平面及索引 道路剖面设计 交通设计 生态设计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 植栽设计 照明设计 街道及景观设计 两侧建筑形态控制原则
道路系统 道路转弯半径 路口交通控制 公共交通系统 步行/自行车系统 重要交叉路口 交通信号灯 典型公车站
经济、生活、环境三位一体
经济
ECONOMICS
1 2
3 4
生活
LIFE
5
环境
6
ENVIRONMEN T
1 生活水准提高 2 消费能力提高 3 资源的有效利用 4 资源的提供 5 环境的保护 6 生活休闲设施的提供
人、社区与自然

PEOPLE
1
2
社区
3
COMMUNITY
自然
NATURE
1 生活与经济 2 休闲与生态 3 都市环境与
0.6
18.6
1.1
6.8
1.3
7.1
1.3
6.1
1.3
7.9
5.2
6.9
1.3
7.1
1.3
6.1
1.3
18.7
1.1
16.9
1.1
30.3
1.1
15.4
23.4
64
0.6
27.5
0.6
5.7
518.5
0.6
½¨Öþ ¹æ Ä£ (½Æ · ½ Ã×)
176,400 -
202,800 196,200 202,200
“控规调整”包含的内容:
区位 机会与限制 GIS分析 现状水系 现状土地使用 业主意见
总体规划 用地平衡 规划结构 分期建设
绿化与公共 开放空间系统
生态系统 城市绿地范围
规划理念 现状分析 原规划分析 控规调整总体规划 控规调整道路系统 控规调整绿化生态系统 控规调整地块划分指标 土地价值研究报告
43% 7%
4% 8% 3% 14% 21% 100%
规划结构
交通动线
道路结构
公共交通系统
绿化系统
生态系统
城市绿地范围图
分期建设
地块划分
地块指标(例:北区)
µØ ¿é ± à ºÅ
N-1 N-2 N-3 N-4 N-5 N-6 N-7 N-8 N-9 N-10 N-11 N-12 N-13 N-14 N-15 N-16 N-17 N-18 N-19 N-20 N-21 N-22 N-23 N-24 N-25 N-26 N-27
199,800 127,200 237,600 200,880 89,760 93,720 80,520 91,080 93,720 80,520 201,960 182,520 327,240 384,000 165,000 3,333,120
ÈË ¿Ú ¹æ Ä£ (ËÈ )
2,911
3,346 3,237 3,336
Ð þÕ Óà µØ ÎÄ ¯» Óà µØ »á ¹Õ Óà µØ ÉÌ µÒ Óà µØ ° ì «¹ Óà µØ ÉÌ ÃÓ ¹« Ô¢ Óà µØ
Óà µØ Ãæ »ý
(ha)
761
116
15
1%
11
1%
15
1%
11
1%
42
2%
22
1%
76
144
54
253
376
1,780
± È Àý (%)
公共开放空间(四)
100米示范带方案建议
公共开放空间活动设施建议
植栽设计总体原则
典型路中大树树种 路中绿化隔离带典型灌木 两侧绿化隔离带典型植栽
植栽设计总体原则
建立温江新区生态绿网的中心轴线 以不同植栽反映大道沿线土地使用 反映温江新区多样地方性植栽特色 强调绿地生态环境设计,建立物种多样性 以低维护,抗污染,高适应性为植栽做为骨干材料 考量四季变化、开花季节、质感与色彩,建立足够
设计理念(五)
——建立都市之肺
设计理念(六)
——反映“生活、环境、经济”三位一体的原 则
光华大道近期实施总平面图
光华大道近期实施总平面图
总平面索引
总平面索引
道路剖面设计(一)
景观空间效果(一)
道路剖面设计(二)
景观空间效果(二)
道路剖面设计(三)
景观空间效果 (三)
道路剖面设计(四)
当地文化
新都市主义
大众运输系统 传统邻里关系 城市田园村落 街坊社区
新都市主义的特点
以人为本 大众运输系统替代汽车
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
密度较高的混合功能中心区
商业/零售/公园/办公/市政/服务/交通
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生物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 避免土壤侵蚀 水资源提供 水质净化 空气净化
容和要求赋予了不同的定位 由于定位的不同,导致土地收益的不同,从而形成土
地价值差异 土地价值差异是土地价值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 土地价值分析的成果可以检验规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土地价值分析是对规划的经济内涵的定量解释 土地价值分析可以从市场和经济的角度检验规划方案
的可行性 土地价值分析与规划呈因果、互补、互动的紧密关系
(¹« Çê )
(ƽ · ½ Ã×)
(ÈË )
537.1
0.7
3,326,440 29,407
518.5
0.6
3,333,120 49,419
538.6
0.7
3,546,240 50,992
ºÏ ¼Æ
1594.2
0.6 10,205,800 129,818
Ö·Çø
ÐÖ ÐÄ øÇ ±Çø ÏÄ Çø
Óà µØ ÐÔ ÖÊ
R G R R R G G R R R RC C C C G G C C C RC RC RC G G R R G
Óà µØ Ãæ »ý ÈÝ »ý ÂÊ («¹ Çê )
29.4
0.6
9.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3.8
0.6
32.7
0.6
33.7
0.6
5.9
5.9
33.3
0.6
21.2
0.6
39.6
景观空间效果(四)
道路剖面设计(五)
景观空间效果(五)
道路系统
步行/自行车行系统设计原则
公共交通系统设计原则
道路交叉口建议方案
交通信号灯建议方案
典型公车站建议方案
生态系统设计原则
生物多样性
公共开放空间
公共开放空间(一)
以亲水广场/阶梯叠水/临水户外餐饮平台/露天 阶梯坐椅/运河步道构成的开放空间
控规调整(完成) 光华大道城市设计(中期)
第三阶段:2002.7.20—8.21.
光华大道城市设计(完成) 中心区城市设计(中期)
第四阶段:2002.8.23—9.27
光华大道城市设计(修改) 中心区城市设计(完成)
最后阶段:2002.10.—至今
控规调整(修改)
第一部分 控规调整
而求取地价系数
地价系数体系
第二部分 光华大道城市设计
“光华大道城市设计”包含的内 容:
近期实施总平面 远期实施总平面
近期道路剖面4种 远期道路剖面5种
公共开放空间4种 100米示范段 中央公园 活动设施
推荐树种 典型路中大树树种
(5种) 路中绿化隔离带典型
四川省xx区人民政府 成都xx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xx新区 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最终成果)
本项目共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控规调整 第二部分:光华大道城市设计 第三部分:中心区城市设计
本项目共包括四个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2002.5.20--6.17
控规调整(中期)
第二阶段:2002.6.20--7.19.
Óà µØ Ãæ »ý
ÈÝ »ý ÂÊ ½¨Öþ ¹æ Ä£
ÈË ¿Ú ¹æ Ä£
(¹« Çê )
(ƽ · ½ Ã×)
(ÈË )
537.1
1.1
5,098,920 47,856
518.5
1.0
4,940,995 78,043
538.6
1.0
5,260,355 82,644
ºÏ ¼Æ
1594.2
1.0
3,297 2,099 3,920 3,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