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水井施工方案
雨水污水管道施工方案

雨水污水管道施工方案雨水、污水排水工方案施工顺序:土方开挖→砂垫层→管道安装→检查井进水井砌筑→污水管道闭水实验→管道二侧回石屑。
一、施工准备1、施工队伍进场后,必须先进行场地的整理,及时进行测量放样,准确放出管道布置的轴线和沟槽开挖的边线。
2、落实管道供应厂家,进行认真考查和认可,选定供应厂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求其具备足够的日生产能力,保证供应,满足施工进度要求。
3、雨污水管道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必须准备齐全,要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4、管道施工前进行认真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施工安排及方法总说明1、条件具备后,尽早开始形成工作面,须先进行一段试验段的施工,得出经验数据,以指导后续施工。
2、雨水管管道沟槽采用挖掘机放坡开挖,在沟槽里设置排水槽、集水井,用水泵抽水排除积水,以保持沟槽干燥。
3、对于污水管道的施工,由于埋深较深,先将表土(粘性土)挖除一层(1.5m左右),有效降低沟槽深度,然后进行井点降水,打设挡土板桩,然后开挖沟槽,采用2~3道顶撑支护,铺设管道。
4、先深后浅,形成流水功课,以包管施工的连续性和施工进度。
三、雨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管径为DN200、DN400。
(一)雨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丈量放线→沟槽挖土→管道基础施工→铺设管道→砌检查井→沟槽回填(二)丈量放线根据设计图,测设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设立中心桩。
管道中心线和井中心位置须经监理复核。
根据施工管道直径大小,按规定的沟槽宽定出边线,开挖前用白粉划线来控制,在沟槽外窨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窨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三)沟槽开挖和排水设施1、沟槽采用放坡开挖,明排水施工。
边坡1:1。
沟槽用反铲挖掘机开挖,人工修坡,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槽底以上20cm必须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污泥、大石块等要及时肃清,并保持沟槽枯燥,两侧不进行边坡支护,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道路工程雨污水井施工方案

道路工程雨污水井施工方案一、施工概述道路工程雨污水井施工是城市道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环境卫生和交通安全。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雨污水井的施工过程、施工工艺和施工注意事项。
二、施工前准备1.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图纸和设计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确各项施工任务和责任分工。
2.施工技术交底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3.施工材料准备采购和储备各种施工所需材料,包括水泥、砂石、钢筋、井盖等。
4.施工设备准备配备各种施工所需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搅拌机等。
5.勘察和标志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定施工位置和范围,并进行必要的标志标识,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施工工艺流程1.挖掘井孔按照设计要求,在道路旁边挖掘井孔,井孔的尺寸和深度需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注意保护周围的地基和道路不受损坏。
2.安装井壁采用预制井圈或者现场浇筑方式安装井壁,确保井壁的牢固和密实,同时注重井壁的防水和抗渗性能。
3.铺设排水管道在井孔的底部铺设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管道的连接牢固和畅通,避免管道漏水和堵塞。
4.浇筑井底在排水管道铺设完毕后,进行井底的浇筑,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浇筑,确保井底的密实和防渗性能。
5.安装井盖待井壁和井底完全干燥后,安装井盖,并进行井口的标识和围栏设置。
6.清理施工现场完成井的施工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施工垃圾和材料残余物,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四、施工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2. 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有序,避免因施工垃圾和材料残余物影响周围环境卫生。
3. 施工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执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4. 施工环保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扬尘和废水的排放,并做好相应的环保措施。
1#2#雨污水井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基坑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3)四.轻型井点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 (6)五.雨污水井工程施工方案 (8)六.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 (17)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 (17)八、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措施 (21)附图:1#雨污水井平面布置图1#雨污水井示意图2#雨污水井平面布置图2#雨污水井示意图1#、2#雨污水井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3)《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范》(DG/TJ08-2001-2006)(4)《建设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2-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50108-2008)(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281-2002)(9)××公司出具的设计图纸(10)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出具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二.工程概况××工程1#、2#雨污水井井底标高-7.24m,现场场地标高-2.55m。
1#雨污水井基础面积27.3平方米,高6.49m,2#雨污水井基础面积38.8平方米,高6.49m。
土方开挖面积1#雨污水井62.8平方米,土方开挖面积2#雨污水井51.7平方米,土方开挖放坡与地下室相邻面挖至地下室外墙,背墙面挖至原水泥土搅拌桩内侧28#b槽钢,利用槽钢做挡墙,在-4.85m处做围檩,设置顶撑,两侧土方1:0.5放坡。
两口井均设置一套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在原施工现场临时排水沟处,已确保土层中的侧面水倾入,并在基坑内各设置一口1.2m×1.2m×1.2m集水井。
1#、2#雨污水井垫层100厚C15,结构均采用C30P8混凝土,钢筋采用HRB335E、HRB400E。
雨污水施工方案1(1)

雨污水施工方案1(1)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雨污水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有效处理
城市雨污水,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施工目标
本次雨污水施工方案的目标是实现雨污水的有效分流、收集与处理,达到保护
环境、维护水质的效果。
三、施工内容
1.建立雨水管网系统,收集道路、屋顶等区域的雨水;
2.建立污水管网系统,收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
3.设立盲水井,用于道路表面附近的雨水收集;
4.设立污水处理设施,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四、施工步骤
1.勘察设计阶段:对施工区域进行勘察,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2.土方开挖: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雨污水管网的开挖工作;
3.管道敷设:铺设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并确保连接牢固;
4.设施安装:安装雨水收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
5.系统调试与验收: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施工方案实施效果达标。
五、施工效果评估
通过本次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城市雨污水问题,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市民生活条件,达到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六、总结
本文提出的雨污水施工方案1(1)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步骤,可以有效解
决城市雨污水问题,为城市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雨污水施工方案1(1)的文档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雨污水井施工方案

雨污水井施工方案1. 概述本文档提供了一份雨污水井施工方案,旨在帮助施工人员正确进行雨污水井的施工工作。
本方案涵盖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及施工后的清理和维护工作。
遵循本方案的指导,能够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雨污水井施工之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方案设计和图纸准备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雨污水井方案,并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
方案设计应包括井的尺寸、材料选型、施工要求等内容。
图纸应清晰、准确地标示井的位置、尺寸、深度等信息。
2.2 施工材料和设备准备根据方案设计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常用的施工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砖块等。
常用的施工设备包括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2.3 施工场地准备清理和平整施工场地,确保施工地面没有障碍物,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场地应远离建筑物、道路等敏感区域,以免影响周边环境。
2.4 安全防护施工过程中,必须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标识和警示,保证人员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3.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在开始施工之前,务必对施工流程和安全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
下面是施工过程的一些注意事项: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使用挖掘机挖掘出井的基坑,并根据井的尺寸和深度要求进行调整。
在挖掘过程中,需遵循土方工程的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施工安全。
3.2 钢筋的布置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将钢筋按照预定的布置方案固定在井壁和井底,以增强井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钢筋的固定应使用专用的连接件或焊接,确保牢固可靠。
3.3 混凝土浇筑在钢筋布置完毕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时应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均匀、牢固,以增强井体的整体强度和密封性。
同时,要注意混凝土的加水量和搅拌时间,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待混凝土凝固后,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安装井盖。
雨污混流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背景为改善城市排水环境,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降低水污染,本工程针对现有雨污混流问题进行整治。
通过对雨污分流系统的优化改造,实现雨污分流,确保雨水和污水分开收集和处理,有效减轻污水处理压力,改善城市水环境。
二、工程目标1. 完成现有雨污混流管道的改造,实现雨污分流;2. 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降低水污染;3. 优化城市排水系统,提高排水效率;4. 改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质。
三、工程范围本次工程范围包括:城市主次干道、住宅小区、公共设施等区域的雨污混流管道改造。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明确施工人员职责;(2)准备施工材料、设备,确保质量合格;(3)制定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和步骤;(4)办理相关施工手续,确保合法合规。
2. 施工工艺(1)拆除原有雨污混流管道,清理现场;(2)根据设计要求,重新敷设雨污水管道,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和检查井;(3)对现有雨水井、污水井进行改造,使其符合雨污分流要求;(4)对施工区域进行路面恢复,包括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5)对施工区域进行绿化和美化,提升城市景观。
3. 施工步骤(1)施工前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施工方案;(2)组织施工队伍进场,进行施工准备;(3)拆除原有雨污混流管道,清理现场;(4)敷设雨污水管道,包括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和检查井;(5)对雨水井、污水井进行改造;(6)进行路面恢复,包括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7)进行绿化和美化;(8)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4. 施工质量保证(1)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2)对施工材料、设备进行严格检验,确保质量合格;(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4)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五、施工安全措施1.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2.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4. 遵循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雨、污水井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施工准备 (2)2.1材料要求 (2)2.2施工机具与设备 (2)2.3作业条件 (2)三、施工工艺 (2)3.1施工排水: (2)3.2基础施工: (3)3.3工艺流程: (3)3.4操作办法 (4)3.5检查井周的回填土: (5)3.6井框(盖)安装施工: (5)3.7检查井施工的质量监控: (6)一、编制依据1.1《排水检查井图集》(图集号02S515)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3踏勘现场所获取的调查资料。
二、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水泥、砂、砖、掺合料及水等经检验合格,其数量应满足施工需要,质量要满足砂浆拌制的各项要求。
2.1.2砖、砂浆、盖板砼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1.3井圈、井盖、踏步的选用符合设计要求。
2.2施工机具与设备砂浆拌制设备、数量、能力应满足现场拌制需要。
2.3作业条件2.3.1排水管道检查井基础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清理干净整洁。
2.3.2测设井位轴线位置并标示井底高程(流水面高程)。
2.3.3所用材料已运至施工现场,数量满足施工需要。
2.3.4施工用砂浆配合比已完成并满足施工需要。
2.3.5井室内未接通的备用支线管口已封堵完成。
三、施工工艺3.1施工排水:3.1.1在检查井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不间断排水,严禁带水操作。
3.1.2沟槽开挖采用明沟排水施工时,应在开挖的沟槽范围以外布置排水井,排水井规格:φ600×H(H-有效深度>40cm),其间距不宜大于150m。
3.1.3检查井施工时,应在检查井基础10cm以外布置排水井。
3.2基础施工:3.2.1井的砼基础之强度和厚度的规定:井基础的砼强度和厚度等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最低砼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素砼井基础的最小厚度不得小于15cm。
3.2.2检查井基础施工:3.2.2.1不落底的检查井: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3.2.2.2有落底的检查井:应先施工井基础,然后砌井壁达管道基础底标高,再浇筑管道基础。
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雨、污水管网专项施工方案雨、污水管网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⑴《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
⑵《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
⑶《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
⑷杨柳河滨河道路建设工程(含徐家渡危桥改造)一标段施工图设计。
⑸杨柳河滨河道路建设工程(含徐家渡危桥改造)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⑹杨柳河滨河道路建设工程(含徐家渡危桥改造)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⑺相关施工经验。
2、使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杨柳河滨河路道路建设工程项目(含徐家渡危桥改造)第一施工标段(K3+495.799-K6+900)的雨、污水管网工程施工。
二.工程概况杨柳河滨河路是新津县进入天府新区核心区域的一条重要道路。
本项目设计路线全长11.191272公里(桩号K0+000~K11+191.272),起于白鹤滩湿地公园内规划的黄津路,终点接入在建的正公路。
项目分为四个标段,将位于新津配套区和二绕建控区的K3+495.799~K6+900段作为第一施工标段先期实施,路线全长3.404201公里,起于老新普路徐家渡社区西侧(上一标段终点),止于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北侧约100米(下一标段起点)。
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为:设计范围内的道路工程和市政配套设施。
道路工程含路基、路面、桥梁涵洞、交通工程、平面交叉和环保及景观工程等;市政配套设施设计含人行道、雨污水管道和路灯照明设计。
第一施工标段整个场地的现状为:雨水基本都是沿自然地形排放,顺道路坡向收集汇合后接入现状河流。
污水接入下游的污水干管,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道路全长3.4042公里,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单侧布置,雨水分段就近排入现状河流或涵洞中;污水管道单侧布置,污水排入下游规划污水干管。
设计雨水主管道管径(d600~d1000),设计污水主管道管径(d500~d800),均采用钢筋砼承插管,胶圈接口、砂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