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基础知识点第一部分 内能及其利用1、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而且分子之间有间隙。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物体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3、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4、比热容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

5、吸放热计算公式:)(0t t cm Q -=吸, )(0t t cm Q -=放 合并为:合并公式: t cm Q ∆=6、燃烧燃料放热计算qm Q =或 qV Q =(燃料为气体时) (q 为热值)7、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做功冲程是对外做功的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二部分 电流、电路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摩擦时失去电子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

2、带电体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3、常见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4、超导体是电阻为零的导体,所以不发热,主要应用在不需要发热的导线或电动机线圈等。

半导体电阻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主要制作电子元件,如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5、电路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各用电器不能独立工作相互影响。

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两条以上路径,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支路用电器,各用电器能独立工作。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背诵精华 (推荐)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背诵精华 (推荐)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名师剖析必考知识点,值得下载打印背诵)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以下是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
1. 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变化
- 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

- 物质的内部结构:原子是最基本的微粒,由核和电子组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力和力的作用
- 力的概念和计量:力的定义、量纲和单位,力的方向和大小的表示方法。

- 力的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形状、产生位移和速度的变化。

- 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由物体之间的接触产生,非接触力不需要物体之间的接触。

3. 力的合成和分解
- 力的合成:几个力共同作用于物体上的结果可以用合力来表示。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被分解成垂直于其他力的两个分力。

4. 物体平衡的条件和原理
- 平衡的条件: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矩为零。

- 物体平衡原理:力的合成法和力的分解法可以用来解决物体平衡的问题。

5. 机械能及其转化
-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关系而具有的能量。

-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保持不变。

以上是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内能分子热运动1. 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B.玻璃接触面的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太小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3. 焊接金属的方法,一是依照荷叶上的水珠自动结合进行焊接,用高温熔化金属,从而使分子间的距离足够近,金属冷却后就焊接到一起了;二是爆破焊接技术,它是将金属表面清洁后靠在一起,然后靠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将两金属压接在一起.这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分子间距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时分子存在________力实现焊接的.4. 指出下列三个现象中共同反映的物理知识:(1)“八月桂花遍地开”时,很远就能闻到香味;(2)在热水中放一些糖,过一会儿水就变甜了;(3)在公共场所,一人吸烟,周围的人都会受到毒害.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5.. 当香喷喷的豆浆打好后,戴眼镜的小王打开豆浆机,他只闻到香味却看不清楚豆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趣味链接】6.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把花粉小颗粒放入水中,通过显微镜观察放有花粉的水滴,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魔似的不停地运动,每个花粉小颗粒运动的方向和快慢都在变化,不会停下来.这些花粉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到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撞击而不能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这就是著名的布朗运动.【拓宽延伸】布朗运动实质反映了什么?热和能分子热运动1.D解析:铁粉是肉眼可见的,是物体;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铁丝很难被拉断,只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斥力,故B选项错误.铁块很难被压缩,只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不能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故C选项错误.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是酒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B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使两个铅块的距离接近分子间引力发生作用的距离,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由于玻璃之间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故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两块玻璃无法结合成一块.故选B.3. 大引解析: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焊接金属就是利用高温或者压力使金属的分子互相渗透来实现焊接的.4. 不同物质间发生了扩散现象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扩散现象是指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扩散现象是气体分子的内迁移现象,从微观上分析是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时,分子之间发生相互碰撞的结果.5.答:只闻到香味,是因为豆浆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看不清豆浆是因为豆浆机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片上.6..思维点睛:布朗运动的实质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结果.解析:(1)布朗运动的主体并不是分子或原子,而是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花粉小颗粒受到撞击而振动.(2)通过布朗运动,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内能1. 在学习了内能的知识后,几位同学对于内能的知识提出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晓华: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B.晓峰: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内能大C.晓玲: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D.晓平: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大2. 温度、热量和内能三个物理量遇到了一起,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3. 如图所示是模拟点火爆炸装置,当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时,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的盒盖将_________,同时听到“砰”的一声响.在此过程中,燃气的_________能减少,转化为_________的_________能.4. 通过课本中的实验探究,同学们知道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具体地说: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那么“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吗”?严小明同学对这个猜想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使水沸腾,他看到了水蒸气将木塞冲开,并冒“白气“,这充分说明了水蒸气_________,水蒸气内能_________,温度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实验说明:_________,从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5. 位于芜湖市的“神山铸剑”遗址极富传奇色彩,相传春秋时干将在此设炉造剑,三年成剑,锋利无比.干将造剑主要是利用了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_(选填“弹性”、“硬度”或“延展性”),可锻打成剑.当年的“淬剑池”如今仍位于山颠,淬剑是指将炽热的金属剑迅速与冷水接触,以增加其硬度.淬剑过程中,金属剑的内能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这主要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了金属剑的内能.6. 某物理实践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本领,他们把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后放在太阳光下照射,每隔3min测一次瓶中水的温度,收集的数据如下:日照时间/min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在这一过程中,水的内能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内能变化的方式是_________.对上述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趣味链接】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和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在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拓宽延伸】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加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内能1.A解析:因为任何物体任何温度都有内能,故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故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而与整个物体的速度无关,故B说法错误;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C说法错误;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D说法错误.故选A.2.C解析: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不正确.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特点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但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比内能大的物体高,因此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B不正确.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能量传给内能多的物体,能量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C正确。

期末复习资料10 生活用电试卷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期末复习资料10   生活用电试卷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考前复习期末复习资料10 生活用电试卷1.【家庭电路】关于生活用电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串联的B.使用电冰箱时必须使用两孔插座C.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D.能够使试电笔氖管发光的被测导线是零线2.【家庭电路】小明晚上做功课,把台灯插头插在书桌边的插座上,闭合台灯开关,发现台灯不亮。

为了找出故障原因,小明把台灯插头插人其他插座,发现台灯能正常发光,用测电笔插入书桌边的插座孔进行检查,发现其中一个孔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

故障可能是()A.进户线火线上的熔丝烧断B.进户线零线断了C.书桌边的插座与零线断开D.书桌边的插座与火线断开3.【家庭电路】下列关于生活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B.当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C.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以免触电D.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4.【家庭电路】关于照明用电电路的安装,下列错误的是()A.所有的电灯及其他用电器和插座均并联B.保险盒应装在总开关的前面C.各灯头的控制开关应和灯串联,并联在火线上D.火线接在灯口内中央金属片上,零线接灯口内螺旋套5.【家庭电路】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电灯开关已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A.灯泡和两孔插座是串联的B.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不发光C.开关和三孔插座的连接都是错误的D.试电笔插人两孔插座的左孔,氖管发光6.【家庭电路】如图2所示有关家庭电路的连接完全正确的是()图27.【家庭电路】关于家庭电路和用电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铜丝代替家庭电路中的熔丝B.电冰箱外壳应接地C.控制电灯的开关应接在零线上D.熔丝熔断一定是电路短路造成的8.【试电笔】下列有关测电笔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氖管发光时测电笔接触的是零线B.使用时手可以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部位C.测电笔不能用来辨别电池的正负极D.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9.【电路故障】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正常发光的三盏灯突然全部熄灭,经检查保险丝完好,用试电笔插进插座的两孔,氖管均发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图3A.插座发生短路了B.进户的火线断了C.进户的零线断了D.某盏电灯的灯丝断了10.【电路故障】如图4所示家庭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工师傅按下面的顺序进行检测:①闭合S1,灯L1亮;②断开S1,闭合S2,灯L2不亮;③再用测电笔测a、b、c、d四个接线点,发现只有在c点氖管不发光。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那么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 当分子间间隔增大,大于r 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② 当分子间间隔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间隔大于10 r 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非常微弱,可以忽略了。

〔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势能越大〕第二节内能1、内能:▲物体温度改变,内能一定改变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不能为零〕。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物质的种类、物质状态、体积等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一样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①做功:〔能量的转化〕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互相转化的过程。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内能》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掌握内能、热量的概念,影响内能的因素,改变内能的途径;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单位、意义及其应用;4、会利用公式计算热量。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热运动:(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的过程中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要点诠释:1、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都很小,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

通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2、气体、液体、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不同的物态之间的物体也能发生扩散。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对外表现不同。

要点二、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叫分子动能。

由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符号J 。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体积、状态。

4、改变内能的方法:(1)热传递: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低温物体内能增加,高温物体内能减少。

实质上热传递是内能在不同的物质内部转移的过程。

(2)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要点诠释: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2、热量: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公式期末复习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概念公式期末复习题

宇宙和微观世界分子动理论1.科学家探究微观世界采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再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

2. 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m,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间有。

3.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组成的。

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模型。

后来人们发现原子核是由和组成的。

质子和中了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4.宇宙是一个有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系中的普通一员,而太阳又是系中恒星中的一个。

5.天文学中,天体间相距遥远,为此采取一些特殊长度做距离单位。

例如,取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 (AU),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称一 (l·y)。

6.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亿年的一次宇宙大爆炸。

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星系在远离我们。

7.分子动理论的初步内容为:(1)物质是由组成的。

(2) 。

(3) 。

8. 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

还说明。

比热内能热量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有关:物体的越高,分子越快,内能就。

3.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和,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4.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5.物体吸收,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物体放出,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

6.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有。

7.比热容(c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的单位是:。

8.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状态一定,比热容就。

9.水的比热容是:C=J/(kg·0C),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10.热量的计算:Q吸= =cm△t(Q吸是吸收,单位是;c 是物体,单位是:;m是;t0是;t 是 .Q放=,其中to-t=Δt指物质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