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内部结构1.物质的三态物质存在着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不同的存在形态,这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称为相变。
(1)固态:固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基本固定,分子的振动受限并且密度大。
(2)液态:液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但保持相对固定的形状,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是固定的,并具有流动性,密度相对较小。
(3)气态:气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不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是固定的,能够自由移动,并且分子间的距离较远,密度最小。
2.物质的分子构造(1)分子:物质的微观粒子,由原子组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2)原子:构成分子的微小粒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
(3)核子:构成原子核的微小颗粒,包括质子和中子。
3.元素与化合物(1)元素: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不能再分解为其他物质。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4.原子、分子和离子(1)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小粒子。
(2)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共价键相互联结所形成的微小粒子。
(3)离子:在化合物中,由于原子发生了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有电荷的粒子。
二、光学1.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反射镜:根据反射定律,镜面使光线产生反射的装置称作反射镜,根据形状可分为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
2.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折射率n=(正入射角的正弦值)/(折射角的正弦值)。
(2)折射现象:光线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的速度和方向会发生改变。
3.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折射后,会分开成不同颜色。
(2)原因:不同波长的光在进入介质中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折射,因而会出现色散现象。
4.光的成像(1)物体成像:物体通过光学仪器,使物体的影像出现在另一位置的现象称为成像。
(2)透镜成像:透镜是通过判断透镜的折射规律使物体产生实像或虚像的过程。
九上物理必背知识点

九上物理必背知识点一、内能1. 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质量增加,内能增加;状态改变,内能改变。
2.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热传递: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二、比热容1. 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 c 表示。
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水的比热容较大,为 4.2×10³ J/(kg·℃)。
2. 热量的计算:吸热公式:Q 吸 = cm(t t₀)放热公式:Q 放 = cm(t₀ t)三、热机1. 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的种类包括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等。
2. 内燃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叫内燃机。
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机大致相同,但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空气,在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喷出雾状柴油。
3. 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η = W 有用 / Q 总× 100%四、电流和电路1. 电荷: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 电路: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完整版)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11.1怎样才叫“做功”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1.机械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简称做了功2.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3.公式:功=力×距离W=F·S(1)字母:W(2)单位:牛·米(N·m)(3)专门单位:焦耳简称:焦(4)符号:J(5)换算:1J=1N·m4.物理意义:用1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1m5.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远,做功越多。
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反比6.三种不做功(1)有力无距(2)有距无力(3)力距垂直7.机械功原理:省力必然费距离;省距离必然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11.2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1.认识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功率=功时间(1)字母:P(2)单位:焦/秒J/s(3)专门单位:瓦特简称:瓦(4)符号:W(5)换算:1W=1J/s 1KW=1000W2.比较做功快慢P=Wt(1)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多少,做功越多,功率越大(2)在完成相同功时,时间越短,功率越大(3)做功多少盒时间都不同情况下,比较P=Wt3.推导公式:4.(1){W=F·S 和 v= S =>P=F·v=> Gh => mgh =>mgv(只有重力做功)t t t(1)(2)W=Pt t=Wt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1.有用功:需要的、有价值的功2.额外功:无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对整个机械做的功W 总=W 有+W 额4.由于额外功的存在,W 额>0,因此,W 总>W 有5.机械效率:把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字母:η6.公式:η=W有×100%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W总7.物理意义: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高低8.机械效率η不会≥1,只有η<19.机械效率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这个机械的性能越好。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一、内能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2.分子热运动:(1)内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引力;(2)分子间的斥力。
4、内能与热量(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 =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1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知识点一、运动与力学1. 运动的描述与表示方法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通常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来描述和表示运动状态。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加速度则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2. 直线运动的基本物理量对于直线运动,我们可以用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这三个基本物理量来描述。
位移的单位是米(m),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平方秒(m/s²)。
3. 力的概念与分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单位是牛顿(N)。
根据力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包括重力、电磁力等。
4.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描述力学运动的基本规律。
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物体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则阐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关系。
二、力和压强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压强 = 力 ÷面积。
其单位是帕斯卡(Pa)。
2. 浮力与浮力原理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根据浮力原理,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重力时,物体将浮在液体或气体中。
三、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则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高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2.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描述了施加力对物体进行功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定律表明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四、电与磁1. 静电学基础静电学研究的是带电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带电物体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2. 电路中的电阻与电流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的变化量,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其大小与导体物质的性质有关。
初中九年级上物理笔记知识点

初中九年级上物理笔记知识点1. 运动与力学- 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 力的基本概念:力的作用点、方向、大小、计算等- 牛顿三定律:惯性定律、动量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平抛运动:水平抛体、竖直抛体的运动规律2. 热与能量- 温度与热量:热平衡、热传递、热量单位等概念- 物体的热传递:传导、传导率、对流、辐射等方式- 能量与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势能、动能等- 热能与功率:功、功率的计算、效率等概念3. 光与光学-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光的路径等规律-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折射角、光速变化等规律- 光与镜子: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4. 电与电学- 静电学:电荷、带电物体间相互作用、库仑定律等-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电路元件、电阻、电压等- 雷电现象与人身安全:雷电的形成、避雷等安全措施- 电能与功率:电能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和效率5. 声与声学- 声传播:声音的产生、传播介质、声速等概念- 声的特性:频率、波长、幅度、音量等特性- 声音的调制:调幅、调频和调相的原理与应用- 声音与健康:噪音污染、耳聋等对人体的影响6. 物理实验与测量- 实验设计与步骤:假设、实验装置、数据记录等- 测量与误差:准确度、精度、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等- 实验数据分析:图表绘制、数据关系、规律总结等- 实验安全与环保:实验室规范、废弃物处理等注意事项以上是初中九年级上物理课的知识点笔记,包括运动与力学、热与能量、光与光学、电与电学、声与声学以及物理实验与测量等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整理一、物理量和基本单位1.物理量:物理量是反应物理现象并用于物理计量的量;2.基本物理量:有八个基本的物理量,即时间、质量、长度、电荷、温度、弹性、速度和能量;3.基本单位:时间单位:秒;质量单位:千克;长度单位:米;电量单位:库伦;温度单位:摄氏度;弹性单位:牛顿;速度单位:米/秒;能量单位:焦耳。
二、物理实验1.熔点实验:熔点实验是测量物质的熔点的实验;2.折射率实验:折射率实验是测量不同物质的折射率的实验;3.电耗实验:电耗实验是测量物体的电导率的实验。
三、物理定律1.动量定律:动量定律指定义,物体经受外力作用后,其线性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外力大小;2.弹性定律:弹性定律指定义,弹性物体受弹力作用时,它的位移比弹力大小成正比;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定义,物质在力学和热学变化中,它的总能量是不变的;4.电磁定律:电磁定律指定义,电场和磁场之间有着相互联系,这种关系被称为电磁定律。
四、斜坡物理1.斜坡:斜坡是一个斜面,给予物体重力加速度的作用;2.斜坡物理实验:斜坡实验可用来探究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物体的运动规律;3.物体坡面:物体在滑动时,坡面的角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坡面的角度取决于重力加速度和摩擦力的大小。
五、热学1.比热容: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内某物质对温度变化时所吸积的可用内能;2.蒸发:蒸发是指物质以气体的形式从固体或液体表面散发出去的过程;3.过热:过热是指当温度超过物质的融化点时的状态;4.热量传递:热量传递是指物体在热源和热容之间传递热量的过程;5.恒定温度:恒定温度是指物体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并随热量传递而不断平衡温度。
九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概览(最新最全)

九年级物理上册主要知识点概览(最新最全)1. 物理基础知识- 物理量与单位:力、功、能、压强等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
- 物理量的测量:直接与间接测量、准确度与精确度等测量相关概念。
- 物理规律与物理模型:物理规律、物理模型及其关系。
2. 运动- 矢量与标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与标量的区别与性质。
-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等基本运动形式。
- 抛体运动:平抛运动、斜抛运动等抛体运动的特点与规律。
- 圆周运动:半径、周长、弧长等圆周运动相关概念。
3. 力与运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合成与分解。
-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力学的基本规律。
- 惯性与质量:惯性与质量的概念与关系。
- 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力等与摩擦力相关的概念与公式。
4. 能量与能量转换- 功与能量:功的定义与计算、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等相关概念。
- 功率与效率:功率的定义与计算、效率的计算与应用等相关概念。
- 机械能与动能: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等相关概念与公式。
- 弹性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计算、弹簧的特性与应用等相关知识。
5. 压强与浮力- 压强:压强的定义与计算、压强的应用与实例等相关概念。
- 浮力与浮力原理:浮力的产生与大小、浮力原理的应用等相关概念与实验。
- 原子与分子:原子结构、分子运动等与原子分子相关的基本知识。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概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请根据具体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学习和理解,并配合教师的指导进行实践与应用。
享受探索物理世界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