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无线通讯

合集下载

无线通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无线通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无线通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要求建设和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标签:无线通讯;井下;应用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根据国家安全監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件的通知。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在灾变期能够及时通知人员和实现与避险人员通话的要求,建设完善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在主副井绞车房、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水泵房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和采掘工作面以及采区、水平最高点,都需设本安防爆电话。

井下避难硐室(救生舱)、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和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都需有直通矿调度室电话,在特殊环境如:工作人员密集区域、现场环境嘈杂场所,都需设有扩音广播话站,发生险情时,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

一、系统总述基于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六大系统”的建设,在井上井下完善环网一体化的技术装备下,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新发矿的主干光缆环网,实现对全矿统一的有线和无线调度指挥。

此方案采用MTD-958dx软交换多媒体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为核心,此系统是当前煤矿最前沿的调度解决方案,本系统基于NGN(下一代网络),在煤矿工业以太环网的基础上建设,解决了”六大系统”中矿井通信联络系统的所有功能要求并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通话质量以及丰富的调度指挥管理功能。

同时解决了传统的调度设备只能处理音频信号,功能和业务都比较单一;因MTD-958dx软交换多媒体调度指挥系统开创性的植入各种多媒体模块,不仅可以向下兼容传统调度机基本功能,而且调度信息更丰富(如有电话呼叫调度时触摸屏上会有文字提示和语音提示),还可以处理视频、数据报表、传真、短信、电子邮件、语音信箱等现代化的多媒体业务。

无线通信技术在煤矿的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在煤矿的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在煤矿的发展煤矿井下通信系统是矿井安全防护及生产调度必不可少的设施,是矿井信息化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无线通信系统技术应用于煤矿企业,提高井下无线通信水平,加快井下通信发展步伐,为煤矿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搭建起有效的信息平台,成为煤矿无线通信发展的重要任务。

由于井下环境差,巷道分布多,干扰信号源多,对无线的发展障碍比较大,早期我国井下通信主要为有线方式。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煤矿井下无线通信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煤矿无线通信主要有以下方式:1 超低频透地通信超低频透地通信系统是以大地为电磁波传播媒介、无线电波穿透大地的无线电通信方式。

主要产品是澳大利亚开发的ped 井下无线通信与急救系统,90年代进入我国煤炭领域。

该系统主要应用于井下急救,即在紧急情况发生、其它通信方式完全中断时,通过ped 系统发射系统,使其超低频信号穿透岩层到达井下任何位置,迅速有效地与井下人员通信。

该系统可靠性高,但缺点是信道容量小,不能用于语音等需要较大信道容量的通信,只能用于传呼、简单遥控等,而且电磁干扰大,特别是50 hz工频干扰对特低频透地通信干扰严重。

另外,透地通信系统需要在地面架设长达数千米的天线,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2 中频感应通信中频感应通信系统借助专用感应线,利用无线电波感应场引导电磁波传输,频率选择在中低频。

主要产品是南非的rb2000,90年代末进入我国煤炭领域。

该系统投资费用低,小范围内信道稳定,设备携带方便,采用中低频感应操作,可在井下恶劣环境中锁定最佳的通信波段,输出高强度信号;系统采用导频抑噪技术,在噪音较高的电磁环境中使用且通话效果十分清晰。

但缺点是靠近感应体通信效果好,稍远离感应体信道不稳定,感应通信受受巷道内导体影响较大,信道性能不稳定,通信距离一般不大于2m,信道容量小,电磁干扰强。

3 漏泄通信漏泄通信系统利用漏泄电缆的漏泄原理实现矿井无线电通信,系统采用超高频进行无线通信。

基于WiFi技术的煤矿井下通讯系统的设计

基于WiFi技术的煤矿井下通讯系统的设计

基于WiFi技术的煤矿井下通讯系统的设计石发强【期刊名称】《矿业安全与环保》【年(卷),期】2013(000)004【摘要】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WiFi技术的煤矿井下无线通讯系统。

该系统井下部分包括人员定位、无线通讯、视频采集、语音通话、环境参数监测、分站等设备,地面部分包括主机、交换机、服务器、网关等,以无线WiFi通讯AP为节点,可实现井下定位、VOIP语音、无线移动数字视频、传感器监测等功能的一体化。

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A coal m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WiFi technology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afe production in the mine. The underground facilities of the system include the personnel positioning system,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deo collection,voice call,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monitoring and substation, its ground facilities include the host, switches, servers,gateways, etc. The system took the wireless WiFi AP asthe nodes and can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nderground positioning,VOIP voice,wireless mobile digital video,sensors monitoring and so on.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stem has the features of simple structure,stable operation,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and high reliability.【总页数】3页(P50-52)【作者】石发强【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重庆4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6;TN926【相关文献】1.基于wifi的煤矿井下通讯方案的设计 [J], 王晋生2.基于WiFi技术的即时通讯系统设计 [J], 杨万里; 祝真滨; 孟丹; 王博3.基于WiFi技术的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J], 魏翠英4.基于WiFi技术的煤矿井下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 [J], 董晓亮5.基于WiFi技术的煤矿井下应急救援无线通信系统设计分析 [J], 王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

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

浅谈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由于近几年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为更好地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能更好地实现管理人员、一线职工及调度人员之间的实时联系,当井下某地点发生事故灾害时能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到井下其它各作业地点人员,便于煤矿应急救援,在日常井下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增强了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生产信息及时反馈。

关键词:煤矿安全井下无线通信 wifi实际应用1 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以有线网络为骨干,以无线网络为延伸,在井下设立若干基站,通过无线局域网覆盖井下巷道,利用矿用本安手机等终端接入设备来实现群呼组呼等功能,从而实现井上对井下语音调度以及井下对井上的信息反馈。

井下应急救援,即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与井下的现场工作人员进行通讯,可以使井下所有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紧急警报,采取应急措施或迅速撤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保障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

将有关发生了何种紧急情况及发生在何处、采取何种应急措施等一系列指令覆盖至井下所有相关人员。

在日常作业中,借助该系统指令可进行人员调度、指挥生产、通报生产情况等,从而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提高井下作业效率。

2 采用的规程、规范和标准《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3 系统介绍3.1 采用何种系统该系统是根据当前煤矿井下通信系统功能要求的不断增加而开发的一套kt158井下矿用无线通讯系统。

该系统本着先进性、稳定性、实用性、经济型、兼容性、灵活性的设计理念,在井下进行合理安装布置,丰富了本矿井下通讯联络方式。

3.2 系统具备功能①实现井上井下通讯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调度通讯行政通讯一体化。

②有调度机(软件)可以实现组呼、群呼、调度强插、强拆、会议功能、录音功能、监听功能。

③通话记录查询功能。

④具有呼叫转移功能。

煤矿开采的井下通讯技术应用

煤矿开采的井下通讯技术应用

AI技术在井下通讯的应用
AI技术可以用于语音 识别和图像识别,提 高井下通讯的效率和 准确性。
AI技术可以用于优化 井下作业流程,提高 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
AI技术可以用于预测 和预警,及时发现潜 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 。
云计算技术在井下通讯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可以为井下通讯提供 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支
实时监控与反馈
矿工可以通过井下通讯系统实时反馈生产进度和现场情况,便于调度中心及时 调整生产计划。
设备控制通讯
远程控制
井下通讯系统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设备状态监测
通过井下通讯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 设备故障。
应急救援通讯
紧急撤离通知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调度中心可以通过井下通讯系统发布紧急撤离通知,确保矿 工安全撤离。
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
在井下通讯中,语音是一种重要的信 息传递方式。
常见的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包括基于 规则的语音识别、基于统计的语音识 别、语音合成等。
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能够将语音转换 为数字信号,方便传输和处理;同时 ,也能够将数字信号还原为语音,实 现信息的传递。
数据加密与解密技术
01
在井下通讯中,数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救援指挥
井下通讯系统为应急救援提供通讯支持,确保救援人员与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畅 通,提高救援效率。
03
井下通讯技术的关键技术
信号传输技术
信号传输技术是井下通讯技术的 核心,负责将语音、数据等信息
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井下环境复杂,存在各种干扰因 素,因此需要采用高效的信号传 输算法和调制解调技术,以保证
信号的稳定传输。
常见的信号传输技术包括无线传 输、有线传输和光纤传输等。

wifi网络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wifi网络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wifi网络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摘要: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能有效地保证煤矿井下的正常通信、大大提高煤矿井下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对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WiFi;通讯技术;煤矿井下作业;应用优势中图分类号:TD65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WiFi通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WiFi通讯技术也为我国煤矿业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众所周知,煤矿井下工作环境复杂且恶劣,WiFi通讯技术可以改善井下通信条件,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因此,我们应当对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予以高度的重视。

2 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应用的优势1)成本低。

煤矿井下作业应用WiFi通讯技术时,只需要安装若干个无线网络节点便可覆盖较大面积的煤矿周边区域的信号,相对于传统的局域网布局而言,省略了众多的布线环节。

一方面节约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2)传输速率快。

煤矿井下作业应用WiFi通讯技术,在信号稳定的情况下,WiFi的最高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ps,即使是在有磁场干扰或信号较弱的环境下,我们通过调整WiFi的射频,也能保证WiFi通讯技术的传输速率在10Mbps以上。

这是WiFi通讯技术在煤矿井下作业应用的一个明显的优势,该优势有效地提高了煤矿井下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3)无线信号的覆盖面积大。

一般而言,传统的蓝牙连接技术能覆盖半径15m左右的范围,而WiFi通讯技术的覆盖面积是蓝牙技术的10倍以上,一些增强型的WiFi,其信号甚至能覆盖400m半径范围。

这大大满足了煤矿井下作业对无线信号覆盖面积的需求,为井下作业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4)系统接入便利。

WiFi通讯系统采用开放的、标准的协议,提供通用的无线传输平台,其他系统可方便接入。

井下无线通信的特点及运用

井下无线通信的特点及运用

井下无线通信的特点及运用0前言目前能源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这就要求国家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力度逐步加大。

同时如何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井下发生事故时,就能凸显出这种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

但是,由于井下特殊条件所限,无线电波的传播遇到很大困难,如设备制造成本高、抗干扰能力差、携带不方便、使用范围局限性大,这些对于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具有一定的影响,值得探索研究。

施工中安全是一切的基础,质量是工程的重要保障。

对参加施工人员,要进行敬岗爱业的教育宣传,强化施工中的安全责任意识,上岗前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为确保施工质量,从选材上、安装上严把质量关。

无线市话PHS系统为技术核心的通信系统, 经过合理设计改造,作为井下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来说,由于具备一些国家公众移动电信网络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与设备的条件,可以根据煤矿安全技术标准的条件进行修改、设计,这样可以使技术移植从地而到地下,使得井下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成为可能,文中主要针对其中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1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及技术优势作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现在煤矿企业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基于专门服务于井下工作地点、特殊行业的专用无线通信, 这种传统的通信系统早己经不能满足煤矿企业生产需要。

再加上一些煤矿企业生产特点,比如,用户群落少,爆矿专用通信的需求量也十分有限,所以关注程度不是太高,新设备与新技术的发展往往落后于公众的通信水平。

通过一定的煤矿安全技术改造,能够使得无线市话PHS系统(亦称小灵通系统)应用于井下的特殊情况,通过一些核心技术的改造,可以大大提高井下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发展。

这样就能加快井下通讯发展的步伐,提高了服务的水平与档次。

作为目前电信公网中成熟先进的技术,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内核更容易掌握,其中的逻辑接口、系统标准、乃至主要结构与无线市话PHS系统相同,设备的兼容性不存在问题,与传统井下无线通信设备相比,具有明显技术优势[1,2]:(2)现代公众无线通信的高技术平台为井下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搭建技术平台,同时使井下通信装备能力水平得以提高,力争赶上地而的通信技术发展情况;(2)有线和无线的紧密结合,可以视为系统的无缝衔接,让用户在使用有线的基础上,利用无线调度的特点,保证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一致性,实现矿区信息通信技术与大众通信技术的结合,这样能够做到统一调度和指挥;(3)使用当前相关的无线通信设备,保证井下通信系统整体的可靠性,性价比也较为合适, 而且井下的个人终端能与大众通讯终端差不多,在方便性方面得以提升,大大提高了井下无线通信的技术发展;(4)通信网络的设计统一,要求井下无线通信与地而的无线通信相一致,对于个人终端来说,在地而和井下自由漫游己经不是问题,接入公众通讯网也成为可能;(5)支持高密度话务,这就使得各种场所的覆盖基本达到要求;(6)大小功率基站混合组网(40mW、10mW);(7)小功率基站(10mW)远端供电。

煤矿井下无线通讯

煤矿井下无线通讯

煤矿井下无线通讯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矿井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煤矿井下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因此,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不同于一般地面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本安型电气设备。

煤矿井下具有瓦斯等可燃性气体和煤尘。

因此,无线通信设备要求是安全性能好的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

(2)传输衰耗大。

煤矿井下空间狭小、巷道倾斜、有拐弯和分支、巷道表面粗糙,且有风站、机车等阻挡体,传输衰耗大。

(3)发射功率小。

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的发射功率一般为10mW-40mW左右。

(4)抗干扰能力强。

井下空间窄小、机电设备相对集中、功率大,电磁干扰严重,故设备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5)防护性能好。

应有防尘、防水、防潮、防腐、耐机械冲击等性能。

(6)抗故障能力强。

煤矿井下环境恶劣,设备故障率高,人为破坏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矿井无线通信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抗故障能力,当系统中某些设备发生故障时,其余非故障设备仍能继续工作。

(7)信道容量大。

煤矿井下是一个移动的工作环境,现有有线调度电话受到局限。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可靠性、通信质量的提高、功能的完善、成本的降低,它将在生产调度特别是抢险救灾中起到主要作用,故需具有较大的信道容量。

(8)移动速度慢。

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中手持机的移动速度较慢,这主要是矿井人员及运输工具特性确定的。

2矿井无线通讯系统的建设原则根据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工业局、煤矿安全监察局统一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我们形成了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的建设原则如下:(1)坚持以《煤矿安全规程》为依据来确定井下无线通讯系统技术方案的原则;(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应用成熟的井下通讯产品的原则;(3)坚持新老兼顾,避免重复建设,力求少投入、高效益的原则;(4)坚持网络、数据资源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原则。

3系统应用定位及建设思路(1)井下无线通讯系统是当前有线调度通讯系统的有机补充,是安全生产调度通信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无线通信系统的特点煤矿井下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因此,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不同于一般地面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本安型电气设备。

煤矿井下具有瓦斯等可燃性气体和煤尘。

因此,无线通信设备要求是安全性能好的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

(2)传输衰耗大。

煤矿井下空间狭小、巷道倾斜、有拐弯和分支、巷道表面粗糙,且有风站、机车等阻挡体,传输衰耗大。

(3)发射功率小。

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的发射功率一般为10mW-40mW左右。

(4)抗干扰能力强。

井下空间窄小、机电设备相对集中、功率大,电磁干扰严重,故设备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5)防护性能好。

应有防尘、防水、防潮、防腐、耐机械冲击等性能。

(6)抗故障能力强。

煤矿井下环境恶劣,设备故障率高,人为破坏事件时有发生。

因此,矿井无线通信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抗故障能力,当系统中某些设备发生故障时,其余非故障设备仍能继续工作。

(7)信道容量大。

煤矿井下是一个移动的工作环境,现有有线调度电话受到局限。

随着无线通信系统可靠性、通信质量的提高、功能的完善、成本的降低,它将在生产调度特别是抢险救灾中起到主要作用,故需具有较大的信道容量。

(8)移动速度慢。

矿井无线通信系统中手持机的移动速度较慢,这主要是矿井人员及运输工具特性确定的。

2矿井无线通讯系统的建设原则
根据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工业局、煤矿安全监察局统一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我们形成了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的建设原则如下:
(1)坚持以《煤矿安全规程》为依据来确定井下无线通讯系统技术方案的原则;
(2)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应用成熟的井下通讯产品的原则;
(3)坚持新老兼顾,避免重复建设,力求少投入、高效益的原则;
(4)坚持网络、数据资源共享,避免出现“信息孤岛”的原则。

3系统应用定位及建设思路
(1)井下无线通讯系统是当前有线调度通讯系统的有机补充,是安全生产调度通信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井下工作人员的管理。

因此,新建无线通讯系统要与原有有线调度通讯系统、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机、无缝结合,已经形成的系统要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逐步完成各个系统的集成。

(2)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作为调度通讯系统的有机补充,要充分考虑投资承受能力,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分析井下场点的重要程度,对信号覆盖点进行提前规划,并结合系统技术参数,提出信号覆盖率要求。

(3)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作为调度通信系统的一部分,要重点分析其专用调度功能的提供能力,保证与有线调度通讯系统的统一调度。

已经形成无线通讯系统的单位,要统一到这个要求上来。

(4)井下无线通讯系统的应用必须与GIS技术有机结合,并深入开发与地质测量、通风防尘等专业信息系统、安全监测系统、井下自控系统的接口,为提高井下工作效率及应急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4现有系统
煤矿井下的特殊性,制约了矿井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

在地面上广为应用的GSM、CDMA以及卫星电话等无线通讯方式,受其自身工作原理、发射功率、建设成本等方面影响,至少到目前来看,基本不适合煤矿井下应用。

截止到二十一世纪初,国内煤矿井下采用的主要有用于井筒、工作面、胶带输送、电机车等局部的无线通信系统,可用于全矿井的无线通信均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视,作为井下安全生产指挥调度以及抢险救灾的主要手段的井下无线通讯技术开始蓬勃发展,目前能够应用到全矿井的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有感应通信系统、“德洛涅”通信系统、漏泄通信系统、透地通信系统、“小灵通”通信系统。

(1)感应通信
感应通信技术在国外早已应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由感应线传输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频率一般在几十千赫以上。

当基地台发送的电信号在感应线上传输时,在感应线周围以感应线为中心形成了交变的同心圆磁场,只要移动台置于这个磁场的有效距离内,便会感应到相应的感应电压,经过放大、检波便可获得基地台发来的音频信号,反之,当移动台发出信号,在感应线内同样会产生相应的电流信号,由感应线传送到基地台。

感应通信传输衰减和耦合衰减较大,因此通信距离一般不大于2km。

为实现全矿井无线通信,需串入中继器,这将降低系统的可靠性。

国内曾先后在数个矿井进行了试用,但由于电源不理想及干扰严重等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普及推广。

(2)德洛涅通信系统
这项井下通信模式转换技术是在比利时研发的,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单线模式,另一种为同轴模式,这两种模式同时运用相互转换。

在同轴电缆线上加入模式转换器,控制电磁波的辐射方向,使其能量覆盖巷道空间,实现无线电通信。

这个系统技术要求高,维护、使用较为复杂,且一次性装备费用大、电缆投资高,故国外煤矿中应用也不多。

(3)漏泄无线通信系统
漏泄无线通信,在英、美等国已广泛应用,技术成熟。

我国也已开发研制推出了系列无线电漏泄通信系统,系统中漏泄同轴电缆具有传输线和天线两方面特性,实际上是一种连续型天线,电磁波的传播就是以电缆内导体作“去线”,外导体作“回线”。

电磁波的能量集中在内外导体之间。

由于同轴电缆外导体采用疏编结构,金属编织线间隔大,只覆盖全部表面的60%~70%。

当基地电台电磁波沿电缆导线传输时,在电缆内传输的电磁波从疏编孔漏泄(辐射)到周围空间,在其外部产生漏泄场,各个移动台或便携台从中获取变频能量从而实现与基地台通话,同样移动台或车载台发出的电磁波,在电缆外部产生漏泄场,也会耦合到电缆内,与基地台通信。

在使用中,移动台无须考虑天线与漏泄电缆传输的耦合方式和相对位置。

现有漏泄通信系统为频分多路复用模拟通信,复用路数少(4对),仅能作为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的补充,不能用作全矿井无线通信系统。

(4)透地通信系统
透地通信是以大地为电磁波传播媒介,无线电波穿透大地的无线电通信方式。

目前实用的透地通信系统是澳大利亚开发的PED(Personal Emergency Device)个人寻呼系统,该系统可以由地面调度中心导呼或群呼井下的工作人员,可用于生产调度和抢险救灾。

该系统由位于地面的信息输入设备、大功率发射机、天线和工作人员携带的传呼机组成。

调度人员通过信息输入装置将有关信息输入系统,系统将输入的信息转换成数字基带信号送发射机,发射机将数字基带信号调制成特低频数字信号经天线发射、穿透大地进入井下巷道,井下传呼机接收到特低频信号后,将其转换为工作人员能够识别的文字显示、声光等信号。

该系统的天线根据所覆盖区域的大小、形状、接收机离地表深度、大地介质状况等设置,长度达数十公里。

发射机功率也较大,达数千瓦。

由于系统的信息输入装置、发射机和发射天线都置于地面,当井下发生灾变时,不会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系统可靠性高,但存在信道容量小、单向通信、电磁干扰大、应用范围受限制、施工难度大等问题。

因此,透地通信系统只适用于调度和救灾辅助通信系统。

(5)“小灵通”通信系统
“小灵通”又叫无线市话,英文缩写是PHS(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它采用先进的微蜂窝技术,通过微蜂窝基站实现无线覆盖,将用户终端(即“小灵通”手机)以无线的方式接入本地电话网,使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电话不再固定在某个位置,可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实现自由移
动通话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基站控制范围内漫游,是固定电话的有效补充与延伸。

它具有以下特点:语音清晰。

由于系统采用32KADPCM编码方式,通话质量接近于普通固定电话。

发射功率低。

“小灵通”手机发射功率仅为10mW,长时间使用,没有不适感,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是真正的绿色手机。

待机时间长。

“小灵通”手机使用的电池为锂电池,待机时间可达500—800小时,连续通话时间可达8小时,在一般情况下可连续使用4—5天不用充电,也不需要第二块电池。

井下“小灵通”通信系统是将地面小灵通系统在经过改造并经煤安认证后应用到井下。

由于其本质仍是小灵通,因此,不同厂家的产品在系统功能、手机性能、单个基站覆盖范围等方面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厂家在改造时采用的技术不同,故存在如下主要差别:一是每个不同系统的主控设备所允许接入的基站数量不同,二是井下基站功率不同,三是系统扩展功能不同。

上述5种无线通信方式,“德洛涅”系统由于技术较复杂,投资高,我国目前尚未引进。

其余4种方式在我国煤矿都有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