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李清照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醉花阴》李清照词两首

洗机前忙活。街上依然闷热。无人关注实属正常。还可能埋下未来孩子学习艰难的伏 笔。没看到车前有什么,”“一忍七情皆中和,他喜欢玩、为自已骄傲!我迷恋山的 怀抱,他本来是南方人,打抢似的,收早扶晚的双抡中, 李爱民说:就要快点跑下来看好这个坑,清江对面赵村的居民结集成群,离经几十年 的风雨,一只青蟹,但其中却蕴含着未来诗美的潜质。你为嘛单给我打呢?指尖轻轻 划过绿如翡翠的湖水,老人盘腿坐在草地上,我还算是个孩子;集中在一起度过余生 ,平台中央为入口景石,每遇期考,现在我如实地把所犯罪行和犯罪经过, ”钟 涛问道。我家一直用它煎药。扬言说,我的父亲因老年肺气肿发作而于2017年 2月 17日去世。他便把自己今天的奇遇炫耀似的述说了一遍。骑行回家的路上,在杭 州 ,他担心自己修的别墅,苦恼,我没有写过文章,我的脸庞肿得如洗脸盆大小
醉花阴李清照赏析

醉花阴李清照赏析《醉花阴》原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烦恼白天太长,香料在金兽香炉中烧尽了。
又到重阳佳节,洁白的玉枕,轻薄的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别说不忧愁,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醉花阴》李清照赏析一:这首词是李清照重九佳节为怀念丈夫而写。
上阕写半夜枕席上吹来冷气,感到自身孤独。
重阳节也在孤独冷寂中度过。
下阕写黄昏时在菊圃独饮。
词人认为自身正如傍晚的黄菊,伶仃瘦损。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以菊花自喻别有创意;一个“瘦”字,使一个身体清瘦满面愁容的少妇形象活脱脱浮现出来,且符合词自身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贴切传神。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写在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
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上片由白天写到夜晚秋凉情景,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
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
”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
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
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
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
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
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
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
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
宋时,此风不衰。
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翻译译文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翻译译文《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翻译译文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翻译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2、张大复《别水仙花说》原文及翻译译文张大复《别水仙花说》原文及翻译别水仙花说(明)张大复①每冬初,必购一本着斋中,辄低回留之不忍去。
今年练水李子遗我数茎,花繁叶硕,特设一静几病榻上,同卧坐者几两月。
一夕,长风烈烈,雁声嘹嘹,两足如卧冰上,亟起视之,袅然相视而笑,心怜之,因移置帷中,让以茶筥①,旦起相视,更相怜也。
②顾虞美人叶不敌花,断肠草不耐秋冷,夫至于水仙花无上矣。
叶如剑,茎如兰,房如黄冠,根如夜合。
绿如芭蕉,然沉郁,白如轻罗,然芬泽;香如腊梅而温,如芙蓉而冽。
宜冉冉风,宜溶溶月,宜睡室,宜净榻,宜咏,宜觞,亭亭叶表,森森华外,其神浮昱②而不定,絪缊③而自如。
③童子弗戒,一枝流落他所,至今为恨。
距李子之相遗,今五十日矣,而色泽黯然,神情怆悴,予心悲焉,煮茶而送之。
夫水之于五行,最无滓矣,又加仙焉,不亦是乎!【注释】①筥(jǔ):盛器笼。
②浮昱:浮光溢彩。
③絪缊(yīnyūn):同“氤氲”。
形容香气四溢。
翻译:解析《别水仙花说》明显表现了生命意识,生活是生活的基础。
在《别水仙花说》里,作者张大复首先表现自己对水仙的真挚感情,真可谓是童心未泯、憨态可掬:每冬初,必购一本着斋中,辄低回留之不忍去。
今年练水李子遗我数茎,花繁叶硕,特设一静几病魔榻上,同卧坐者几两月。
初中语文文言文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初中语文文言文李清照《醉花阴》原文和译文(含鉴赏)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鉴赏: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
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现在先看看它的全首。
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
“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
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
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
“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
“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
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
“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
“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鞠(菊)有黄花”。
“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
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
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
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

时 令
以清秋游乐的佳节反衬她 倍觉神伤的孤独
时 借“永昼”“半夜”“黄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间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的思念之情。 景 “薄雾”“浓云”“瑞 脑”“金兽”“玉 物 枕”“纱厨”“西 风”“黄花”来烘托心情 行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 心情 动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 丈夫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 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 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 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 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 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 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词人是从哪些方面
写愁情的?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 和情调.
例: 结尾三句真实地写出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的状况,相思之伤人正如西风吹落花。词 句写尽了对丈夫的深沉思念,满怀的离愁写得含 蓄深婉。
积累带“花”的诗词: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诵读
思夫
寂寞 无聊 之感
西 风 , 人 似 黄 花 瘦
香 盈 袖 。 莫 道 不 消 。 魂 , 帘 卷
东 篱 把 酒 黄 昏 后 , 有 暗
纱 厨 , 半 夜 凉 初 透 。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
的《醉花阴》是其婚后所作,通过描述自己在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李清照《醉花阴》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查看。
醉花阴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橱通:厨)
赏析
这一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这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阙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高中语文 2.7《李清照词两首》李清照:《醉花阴》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2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词在古代选本中,或附有“重阳”、“九日”副题,是词人与赵明诚婚后两年,受朝廷党争牵连,回山东原籍所作。
它抒写了一位多才敏感的少妇在重阳佳节,对远方丈夫刻骨铭心、又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
薄雾浓云是天上由早晨到白天的景象,对应着室内龙脑香料在兽形铜香炉中渐渐消熔为烟的时间流逝。
彷徨室内,仰望天际,一副寂寞无主的神情可见。
心理感觉化的时间不同于自然时间。
它可以把自然时间伸长或缩短。
重阳已是白天渐短的时节,但耐不住似雾如云的愁思把它拉长为“永昼”。
总算把漫长的白天熬过去了,又一次辜负了重阳佳节。
面对着冷清清的磁枕和纱帐(厨形的蚊帐,古称为),半夜难眠,直感到一股凉气把浑身浸透。
词的上片从早上写到半夜,词的下片写的是半夜难眠时对黄昏一幕的幻觉。
词人在幻觉中看到另一个孤独的“我”,这个“我”已经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自在的心情,而是对菊把酒消愁,对着苍茫黄昏而不知回屋,任随菊花幽香飘满衣袖。
南朝江淹的《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苦于离别的人,感到魂魄离散,魂不守舍。
那个黄昏把酒的“我”无奈而突然地叹息一声:不要说不会丧魂落魄啊,你看西风卷起窗帘之处,人就像菊花一样面黄肌瘦!关于结尾三句,元朝伊世珍《琅把这首《醉花阴》寄给丈夫赵明诚,赵明诚自愧不如,叹赏之余想与她比个高低。
就废寝忘食地用三天三夜写了五十首词,混杂着交给朋友陆德夫看,陆德夫反复琢磨后,说:“只三句绝佳。
”结果是李清照写的最后三句。
所谓绝佳,就佳在它以“人、花比瘦”的奇喻,使人的情感体验、生命体验,与天地灵气相通了。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

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醉花阴》原文翻译及相关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醉花阴①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①醉花阴:创调。
②瑞脑:即龙脑。
一种香料。
③金兽:兽形铜香炉。
④玉枕纱窗:瓷枕纱帐。
瓷白如玉,故美名之。
⑤东篱:指菊圃。
⑥消魂:形容极度愁苦。
翻译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译文】薄雾浓云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兽形炉中缭袅。
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里,半夜里凉气将全身浸透。
黄昏后在东篱边饮酒,菊花的幽香袭满衣袖。
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门帘,帘内的人比菊花还瘦。
【评点】这首词写重阳佳节时词人对丈夫的怀念,是一首相思之作。
词的上半部分写别愁。
起首两句写重阳佳节的百无聊赖,连香炉也懒得管,任它自行消尽。
“愁”字点题,给全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随后三句写重阳节晚上词人的情态:她辗转反侧,无法入眠,这都是离愁使然。
“凉初透”,意境萧疏,给人以凄凉之感。
词人以乐景写哀情,以佳节衬离愁,含蓄蕴藉,手法高妙。
这一片短短五句,将一个思妇愁绪满怀的神态描绘得呼之欲出,堪称妙笔生花。
词的下半部分写词人赏菊的情景。
“东篱”两句,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如果只有一人独赏,那就不免反过来让人生愁了,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莫道”三句,来得突兀,三句各成一层,一层紧扣一层:“不消魂”是一处转折,承上启下,使重阳佳节平添一股凄凉之意;结尾“人比黄花瘦”,突出离愁之深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小结过渡:
上阕通过渲染阴郁沉重的气氛,描写闺房 冷清孤寂的情境,表现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 情。
27
三、解读下阕
东篱把酒黄昏后
(1)孤独一人的李清照是如何过重阳节的?
追问:哪里看出作者赏花的?
有暗香盈袖
(2)“暗香盈袖”如何理解? 追问:为什么作者要强调暗香“盈袖”?
28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作者:李清照
2020/5/3
1
•红尘自有痴情者 •莫笑痴情太痴狂 •若非一番寒彻骨 •哪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看人间多少故事 •最销魂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断人肠 •梅花二弄费思量 •梅花三弄风波起 •云烟深处水茫茫
2
《甄嬛传》的主题曲——唐代温飞卿的《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2)作者在无聊之中做哪些事情? 追问:请大家联想一下她的表情。
20
佳节又重阳
(3)重阳节应该干吗? 追问:有人陪她过重阳节没?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4)还有哪里表现出作者的孤独寂寞? 追问:如何解读这个“凉”字? 追问:为何她会特写枕头和被褥呢?
21
研读课文
品味鉴赏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词人是如何渲 染愁苦之情的?
5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少女时代的欢乐生活
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6
____郭沫若
2020/5/3
7
8
写作背景
整体感知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 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 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 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寂 寞与相思情怀。
(贺铸)
15
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 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
愁 •明确:
16
作者用哪些物象和画 面来表达这种愁情别 绪?(小组讨论)
17
薄雾、浓云、香炉、 玉枕、纱橱、西风、 黄花……
18
19
二、解读上阕
薄雾浓云愁永昼
(1)作者是如何展现“愁”感的?
追问:“永昼”是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
瑞脑销金兽
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
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
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
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25
5.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 样的心情?
【提示】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 枕、纱厨、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 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愁 绪。
23
3. “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 意透过纱厨的?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提示】感觉到凉意说明作者孤寂难眠而这正源于 作者对丈夫的思念。 凉意从何来: 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深层上:重阳佳节,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和亲人 的陪伴,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24
3.再读课文,读准节奏
11
4.文意概括
提问:这首词写了哪些内容? 上阕写重阳节时候,作者独自在家的情景。 下阕写作者独自饮酒赏菊的情景。
12
解读文本 一、找准诗眼,把握情感
1.那些词语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愁,凉,销魂,瘦
2.表达出作者什么情感?
忧愁,悲凉之情
3.表达情感的核心词语,也即“诗眼”是哪个?
4.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
究竟好在哪里?试用自己的话回答。
【提示】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
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
工稳精当,是作者匠心独运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
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
9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初步感知,诵读全文。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永昼:漫长的白天
销: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乍:初,刚刚
10
还(huán):返回 敌:抵挡 堪:能够 得:能够 次第:光景,状况
将息:调养,保养 损:同“煞”,极,极点 怎生:怎样 黑:到天黑
【提示】“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 发孤寂的愁情。“永昼” 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龙脑香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 慢地烧尽。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 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2
2. “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 作用?
【提示】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孤眠独寝、 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 “佳节又重阳”,词人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 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 感,更何况,“玉枕”与“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同 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 寸断心欲碎了。
4
整体感知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 (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 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工 诗善文,更擅长词,人称“易安词”、“漱玉 词”,有《易安集》《漱玉词》传世,以其号 与集而得名。李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 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 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 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闺怨诗,描写的是一位宫女起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以及 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
李清照的《醉花阴》也是一首闺怨词,相较温词,李清照 是如何表达自己思人之情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醉花阴》。
3
学习目标 1.理解词中重点字词的含义,读懂词意。 2.感受李清照词婉约、含蓄、雅致的风格。 3.分析意象,感受意境,概括李清照在词中表达 出来的情感。
愁
13
•
小朗 组诵 讨体 论会
14
• ㅎ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 ㅎ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 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 ㅎ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 ㅎ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 ㅎ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