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化工原理客观题集(上册)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客观题集(上册)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客观题集(上册)

绪论

一. 单位换算

[0-1-1-t] 1帕斯卡=_________牛/米

2

, ________米水柱, =__________毫米汞柱,

=____________公斤力/厘米2(取三位有效数字)。

[0-1-2-t] 1公斤力·秒/ 米2 =_________泊,=_________厘泊,=__________牛·秒/米2。 [0-1-3-t] 10%甲醇溶液比重为0.982,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比容_________米3/千克。 [0-1-4-t] 某液体粘度为49厘泊=_________公斤·秒/米2=__________帕斯卡/秒。 [0-1-5-t] 2580千卡/ 时=_____________千瓦。 [0-1-6-t] 已知运动粘度为γ

μρ

υC

Z

==

m 2

/s 。若式中的Z ,μ单位为 公斤·秒/米2,厘泊。ρ为流体密度公斤·/ 秒2/ 米4,γ为流体重度公斤/ 米3,则式是C=________________,其换算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7-t] 将密度为1克(质)/ 厘米3的值进行换算, 应是__________千克/ 米3,_____________公斤(力)秒2/ 米4。

[0-1-8-t] 质量为10千克的物质在重力加速度等于1.6米/ 秒2处,其工程单位制重量是________,SI 制的重量是__________。

[0-1-9-t] 某地区大气压为720mmHg ,有一化工过程要求控制绝对压强不大于160mmHg ,此过程真空度应在____________mmHg 和_________Pa 。

[0-1-10-t] 已知导热系数C s cm cal ????=-/10388.23

λ,此值在SI 制中为_______W/m ·k 。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 流体物性

[1-1-1-t] 流体粘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在工程中单位为________,在SI 制中单位为_________。

[1-1-2-t] 不同单位的压强值为:①1.5kgf/cm 2

(表压);②450mmHg(真空度);③500000Pa(绝压);④1.6mH2O ,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1-3-t] 密度为900千克/米3的某流体,在d 内=0.3米的钢管中作层流流动,流量为64公斤/秒,则此流体粘度为______厘泊。

[1-1-4-t] 通过化工原理的学习,对测定某流体的粘度,可根据泊谡叶方程_________,选定已知管段,用_______仪器测△P ,_______仪器测流速,便可算出粘度μ。

[1-1-5-t] 表示长度的因次是______,质量的因次是______,时间因次是______,密度因次是_________,压力因次是_________,功的因次是_________,功率因次是_________,力的因次是_________。

二. 流体静力学

[1-2-1-t] 在简单管路中作连续稳定流动的理想流体,在管子直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强________。

[1-2-2-t] 如图装置的液柱压差计a R 表示________,b R 表示______________,c R 表示_________,它们均居于同一测量原理,即______________。

[1-2-3-t] 在下图中画出A 、B 两侧管内的液位高度,并说明产生此液位高度的原因,A 管是_______,B 管是____________,所以A 管液位_____B 管液位。

[1-2-4-t] 如图示,油水分离器,油层高m h 5.01=,密度3

1/800m kg =ρ,水层高m h 4.02=,密度3

2/1000m kg =ρ,为维持油、水界面稳定, 采用U 型管溢流装置,则U 型管的高度H=_______米,(不计U 型管内流动阻力),根据___________原理。

[1-2-5-t]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时,其压降与流速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即P ?与流速的_________成正比,在稳定湍流流动时,压降与流速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即P ?与流速的________成正比。

[1-2-6-t] 分析U 型管压差计受力平衡的重要依据是__________。

[1-2-7-x] 微差计(双液体U 型压差计)用___________种密度差________的指示液,则压力表

的灵敏度才越高。

A. 两种

B. 三种

C. 大

D. 小

[1-2-8-x] 不可压缩流体在0d 的水平管中作稳定流动,平均流速为0u ,现流量不变,而改用管径2/01d d =,则管内的平均流速为原来的______倍。若流动处于层流状态,通过相同管长的压强降为原来的________倍。若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通过相同管长的压降又为原来的_______倍。 A. 4倍 B. 8倍 C. 16倍 D.32倍。

[1-2-9-x] a 、b 、c 、d 四容器内盛有同样高度的同种液体,d 的底面积是a 、或b 、或c 的底面积的2倍,则作用于四个容器底面积的静压力为______。 A 、c b a d p p p p >=>; B 、d b c a p p p p <<<; C 、c b d a p p p p ==>; D 、d c b a p p p p ===。

三. 物料衡算

[1-3-1-t] 连续性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定量流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推导出来的,它适用于__________流体,若流体是不可压缩的,则连续性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只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

[1-3-2-t] 流体在管道内作稳定流动时,其流速、压强等均不随__________而变,而仅随__________变,若这些物理量随__________而变,则称__________。

[1-3-3-t] 不可压缩流体在管路中作连续稳定流动时,其任意两截面处的流速与管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流速应随管径的__________而增大,又若管路系很长的等径垂直管,则管路上相距较远的两截面流速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t] 某液体在图示大小管中作稳定流动,两管直径122d d =,则两管中指定的截面1-1、2-2的体积流量比为__________,而速度比为__________,是根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得出的。

四. 流体流动类型

[1-4-1-t] 牛顿粘性定律适用于_______型流体,因而符合粘性定律可认为是_______型流体与_______型流体的主要区别。

[1-4-2-t] 流体粘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液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现有物料空气和水,分别在同种规格的管内稳定流动,若它们的质量流量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其雷诺数将分别变化为:空气_______,水_______。

[1-4-3-t] 流体在圆形直管中的流动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两种,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若在非圆形管中,流体流动类型的判断,可用______________概念,两种流型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流______________这个可分布可用________仪器测出,其流动平均速度为最大流速的_______倍。[1-4-4-t] 在相同规格的管道内,分别流着密度相差不大的粘油和清水,若它们的Re相同,则粘油流速应比清水流速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5-t] 在实验室用玻璃管输送常温水,管内径1.5cm,流量8公斤/分,粘度1厘泊,则管内流体属______________流动类型,若流量改变,显层流,则层流临界速度为_______。

[1-4-6-t] 流体流动类型不仅对流体输送有很大影响,而且对_______和_______过程也有很大影响,如果对后两者产生良好效果,Re数值应在______________范围,这样,靠近管壁处的_______才有利于减少过程中的_______。

[1-4-7-t] 流体在管道内或沿某壁面流动时,均有______________两个流动区域,通常将流速降为未受边壁影响流速的______________倍以下区域为边界层,即边界影响所涉及的区域。或者说:

边界边缘与主流交界处的流速u介=______u主,边界层越薄,说明流体流动阻力越______。

[1-4-8-x]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层流与湍流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A.湍流Re大于层流Re

B.速度高发生湍流,流速低发生层流

C.粘度大的流体系层流,粘度小的流体系湍流

D.流线规整平滑无径向摆动层流,而流线紊乱,有径向运动是湍流

[1-4-9-x] 如图示,流体由A流向B,将沿着L的变化,其变化规律的正确表达式是______(式中K为比例系数,d为管道直径)。

A.Re=K/d2B.Re=K/d C.Re=Kd2 D. Re=Kd

五.柏努利方程及应用

[1-5-1-t] 伯努利方程推导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应用时需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2-t] 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3-t] 在明沟的液流中插入一根弯成90o的玻璃管,管口正对液流方向,液体在玻璃管内上升高度如图示,则A点速度为______m/s(P0=1大气压)。

[1-5-4-t] 如图,当h=3m时,管内流速为1m/s,现需加大流量,使管内水流速为2m/s,则h=______m才能满足(管内水流均处于完全湍流状态,并忽略管道阻力)。

[1-5-5-t] 如图示流动系统,在不计算动阻力情况下,其动量转化关系为:从截面1-1到2-2时______转为______,从截面2-2到3-3时______转为______,从截面3-3到4-4时,______转为______。

[1-5-6-x] 如上图管路系统,在______条件下,水由敞口高位槽向具有P 2压力的密闭槽内流动(两槽液面高差恒定)。 A .△Z ·g >P 2/ρ B .Pa/ρ>p 2/ρ

C .△Z ·g >=∑h f

D .△Z ·g+p a /ρ

>p 2/ρ

[1-5-7-x]

如图所示为恒液位槽,比较阀门E 关闭和开

启时,ab 两处压力的大小为_____

A .E 关时,p b >p a 关,E 开时,p b >p a 开,则p a 关=ρa 开

B .E 关时,p b >p a 关,E 开时,p b

C .E 关时,p b

ρa 开

D .

E 关时,p b >p a 关,E 开时,p b >p a 开,则p a 关>ρa 开

[1-5-8-x] 如图示系统,同一水平面上, A 、B 两处水的压力关系为______。

A .P A

B B .P A =P B

C .P A >P B

D .P A >=P B

[1-5-9-x] 图示输水管路,在流动过程中,1-1面维持不变,若流体为理想流体,则p 1、p 2、p 3

关系是______,若流体为实际流体, 则p 1、p 2、p 3的关系为______(P 。 是大气压)

A .p 1=p 2=p 3

B .p 1>p 2=p 3

C .p 1>p 2>p 3

D .p 1=p 2>p 3

[1-5-10-x] 如图输液系统, 不计阻力损失时打开阀门E 使A 、B 、C 三储液池的液面 变化为______

A .A 不变,

B 、

C 均上升 B .A 下降,B 下降,C 上升 C .A 不变,B 上升,C 下降

D .A 不变,B 下降,C 上升

管路与地面a角(如图)。1-1,2-2截面上的静压力

相等,则管中液体______。

A.由1-1截面流向2-2截面,且成湍流状态

B.由2-2截面流向1-1截面,任意流量皆可

C.由2-2截面流向1-1截面,流量为某特定值

D.由1-1截面流向2-2截面,且成滞流状态

六.流体流动阻力

[1-6-1-t] 流体流动过程中,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阻力系数与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在阻力平方区,阻力系数与_________有关。

[1-6-2-t] 流体流动的局部阻力是由于____________等原因造成的,在计算时可采用______,______计算方法。

[1-6-3-t] 在层流情况下,阻力系数与Re的关系为______,若系湍流情况,则λ与______有关,在阻力平方区,λ与______有关,若已知常温水ux2m/s的流速流过闸阀的压降为920公斤/米2,则该闸阀的阻力系数ξ=______,在计算缩小或扩大接头的局阻时,其流速应用______管中的流速。[1-6-4-t] 不可压缩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稳定滞流流动,现维持流量不变,而需将管长和管径均增加了一倍,则直管的摩擦损失比原来增加了______倍。

[1-6-5-t] 当量直径可定义为______即____________现有一边长为a的正方形管道,其流通截面的当量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__。

[1-6-6-t] 求湍流状态下的摩擦系数时,一般由______找出有关影响因素,然后采用______方法,此法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式,其中描述流型的是___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两个力之比,可见______增加,则______________湍动,使Re______;而______增加,则______湍动,使Re______。欧拉准数又是____________两个力之比,这些准数在计算过程中,可用______单位制,所得数值______。

[1-6-7-t] 为测定阀门的阻力,用图示装置,若U型管上读数为10mm,则阀门产生阻力为______mmH2O,若将此水平管改为斜管,则阀门产生的阻力为_______________且阀的局部阻力

系数ξ与压差计读数R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

[1-6-8-t] 如图示,按无摩擦阻力和有摩擦阻力两种情况画出液柱的相对高度,由此可见,减少流体阻力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9-t] 流体在直管内作层流流动时,其沿程阻力∑h f ∝ d a u b L c 则指数a=______;b=______;c=______;若是作稳定湍流,则∑h ′f ∝ d a u b L c

则指数a=______,b=______,c=______。 [1-6-10-x]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忽略λ变化的影响,则阻力损失与管径的______成反比。

A.二次方

B.三次方 C .四次方 D.五次方

[1-6-11-x] 如图所示装置,用U 形管压差计测定管道阻力,管径相等,L AB =L A`B`,则U 形上读数是_________,两段阻力损失是_________。

A. R=R ’

B. R

C. R>R ’

D

∑∑=``B A AB

h h

E

∑∑>``B A AB

h h

F

∑∑<``B A AB h h

七.复杂管路

[1-7-1-t] 分支管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并联管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现有如图所示的分支管路,则W1= _______T/h,W2= __________T/h。

八.流量测定

[1-8-1-t] 化工单元操作中,测量流量的常用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管道中的________速度;_____________测量管道中的_______________速度;_____________测量管道中的__________速度;_________测量管道中的________。

[1-8-2-t] 化工原理实验中,常用高位溢流水槽,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测定流量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流量计的压降比

_____________流量计的压降大得多,其孔流系数,孔板_____________,文丘里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可达_____________。

[1-8-3-t] 用孔板流量计测水的流量,指示液用汞,在最大流量下,U形管读数为10mm,现为减少误差,将指示液换为空气,在同一最大流量下,U形管读数为_____________mm,比原来读数放大_____________倍。

[1-8-4-t] 用孔板流量计测流量时,随着测定流量的变化,流体通过孔流计的截面是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压差是_____________的,因此,孔板流量计属_____________流量计。用转子流量计测流量时,随着测定流量的变化,流体通过转子前后的流通截面是_____________的,而产生的压差是这是两种流量仪器的主要区别所在。它们的共同点都是_____________的应用。现用转子流量计测定密度为 1.1kg/m3的空气时,最大流量为300m3/h。若用此流量计测定密度0.6kg/m3的空气时,其最大流量约为_____________m3/h。

[1-8-5-x] 孔板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而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

A 变截面,变压差

B 恒截面,恒压差

C 恒截面,变压差

D 恒流速,恒压差

[1-8-6-x] 一转子流量计,当流过水的流量为1m3/h,测得转子承受的压力降为20mmHg柱,现流量加到10m3/h,转子承受的压力降为_____________。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一.概述

(2-1-1-t)输送流体而体统能量的机械,称为_____________。

(2-1-2-t)流体输送机械按工作原理分为:(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

(2-1-3-t)输送液体的机械,称为______;输送气体的机械称为______、______、______。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重要部件

(2-2-1-t)离心泵中______部件是将原动机的能量传递给液体,而______部件是将动能转变为压力能。

(2-2-2-t)离心泵的叶轮通常由______片的______叶片组成。

(2-2-3-t)离心泵叶轮按与无盖板可分为:

(1)______式,主要适用于输送__________________液体;

(2)______式,主要适用于输送__________________液体;

(3)______式,主要适用于输送__________________液体;

(2-2-4-t)离心泵按叶轮数量的多少可分为:

(1)______离心泵,用于输送压头要求______的液体;

(2)______离心泵,用于输送压头要求______的液体。

(2-2-5-t)双吸式离心泵的主要特点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6-t)离心泵的轴封装置主要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t)离心泵的壳体做成蜗壳形是为了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x)离心泵输送液体时,离心泵向液体提供能量的形式是______。

A.只能以压力能的形式

B.只能以动能的形式

C.同时以压力能和动能的形式

D.主要是动能形式,也有极少量的压力能

(2-2-9-x)离心泵内有较多的空气时,就不能输送液体,这是由于______。

A.气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

B.气体的粘度比液体的粘度小

C.气体比液体容易起旋涡

D.气体破坏了液体的连续性

(2-2-10-x)有的离心泵在叶轮与泵壳之间装上一个固定的带叶片的导轮,导轮上的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上的叶片弯曲方向______。

A.相同B.相反

C.相同,但其弯曲角度相互错一定角度

D.相反,且其弯曲角度正好与液体从叶轮流出的方向相适应

三.离心泵的理论能量

(2-3-1-t)离心泵基本方程式的推导作了两点假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t)离心泵理论性能曲线是表示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2-3-3-t)离心泵的叶轮,其前弯叶片产生的理论压头中,动能部分占的比例比后弯叶片产生的理论压头中动能部分占的比例______。

(2-3-4-t)当叶轮直径、转速、流量均相同时,离心泵的叶轮为前弯叶片的理论压头比后弯叶片的理论压头______。

(2-3-5-x)离心泵的叶片是______。

A.向前弯B.向后弯

C.后弯,但直径小的叶轮D.前弯,且直径大的叶轮

四.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2-4-1-t)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包括: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

(2-4-2-t)泵的扬程是指单位______的流体通过泵后所获得______能,其单位为______。已知每kg质量流体通过泵后获得的能量为1KJ,则泵的扬程等于____________。

(2-4-3-t)离心泵的效率包括:(1)______;(2)______;(3)______。其总效率值等于三

者的______。

(2-4-4-t ) 离心泵铭牌上的流量和扬程是指离心泵效率______时的流量和扬程。

(2-4-5-t ) 离心泵产品样本上的性能参数是用______作流体介质,在______温度下测定的。 (2-4-6-t ) 测定离心泵的扬程时,一般忽略了(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从而求得离心泵的扬程为____________。

(2-4-7-t ) 离心泵的实际压头在相同的流量下,要比理论压头______。这主要是因为有

____________存在。

(2-4-8-t ) 离心泵的性能取消一般有:(1)______线;(2)______线;(3)______线。

(2-4-9-t ) 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的实验装置中,一般应在管道上泵的进口处安装______表,泵

的出口处安装______表和调节______用阀,还应安装测量______的仪表;此外还应测得流体的______,当地的______及______(或______与______值)。 (2-4-10-x ) 下列曲线中不是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为______。 A .H~Q 线 B .η~Q 线 C .N~Q 线 D .L~Q 线

(2-4-11-x ) 有人认为泵的扬程就是泵的升扬高度;另有人认为泵的轴功率就是电动机的功率;

你认为______。

A .前一种说法对

B .后一种说法对

C .两种说法都不对

D .两种说法都对 (2-4-12-x ) 离心泵的H~Q 曲线是在______情况下测得的。 A .效率一定 B .功率一定

C .转速一定

D .管路中d 和(e l l +)一定

(2-4-13-t ) 被输送液体的密度发生改变后,离心泵的性能参数仍保持不变的有:(1)______,

(2)______,(3)______。

(2-4-14-t ) 用离心泵将敞口贮水池里的水输送至高于hm 的高位槽中,若改用输送密度为

12503

/m kg ,而其它物性和水基本相同的溶液,则流量______,扬程______,功率______。 (2-4-15-t ) 离心泵输送液体的粘度越高,则压头______,流量______,效率______,轴功率______。

(2-4-16-t ) 当离心泵的叶轮直径车削5%后,在管路系统不变的情况下,流量将变为原来

______,扬程将变为原来______。 (2-4-17-t ) 已知离心泵的转速为n 1,其性能曲线为()11Q f H =,若离心泵的转速变为n 2时,其性能曲线变为H2=____________。

(2-4-18-x ) 当流体的密度ρ发生变化时,对同一离心泵,其性能曲线______。 A .H~Q 线发生变化,N~Q 线不发生变化 B .H~Q 线与N~Q 线都不发生变化

C .H~Q 线不发生变化,N~Q 线要发生变化

D .H~Q 线和N~Q 线均发生变化

(2-4-19-x )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说明,扬程一般为______; A .

0>dQ

dH

B .

0

dH

C .与流量无关

D .与流量成直线

(2-4-20-x ) 当粘度μ较大地增大时,对于同一流量Q ,在离心泵的性能曲线上,扬程H 和效

率的变化是______。

A .H 上升,η下降

B .H 上升,η上升

C .H 下降,η下降

D .H 下降,η上升

(2-4-21-x ) 在一定管路系统中操作的离心泵,当被输送液体的密度发生改变(其他性质均视为

不变),则______。 A .只有当012=-P P 时,扬程不发生变化

B .只有当012=-z Z 时,扬程不发生变化

C .只有当

02

1=∑-f h

时,扬程不发生变化

D .任何情况下扬程均不发生变化

(2-4-22-x ) 如图所示,在真空表和压力表之间列柏努得方程∑-+?+?+?=2

12

2f h g

u g p Z H ρ式中

∑-2

1f h

为______。

A .泵的水力损失

B .泵的容积损失和水力损失之和

C .泵内各种损失与真空表至压力表之间的管路阻力损失之和

D .真空表和压力表之间除泵以外的所有管路阻力损失

(2-4-23-x ) 已知离心泵的转速为n1时,特性曲线为Q1~H1,则转速为n2时,其特性曲线Q2~H2与n1的对应点关系为______。

A .12Q Q =,2

12

12???

? ??=n

n H H B .?

??

?

??=1

2

12n

n Q Q ,2

1212???

? ??=n n H H C .?

??

?

??=12

12n n Q Q ,???

? ??=12

12n n H H D .???

?

??=2

112n n Q Q ,12H H = (2-4-24-x ) 离心泵的轴功率一般为______。

A .在Q=0时最大

B .在最高功率点最小

C .在Q=0时最小

D .随扬程增大而增大

五.离心泵的吸上真空高度和安装

(2-5-1-t ) 离心泵铭牌上的允许吸上真空高是以大气压力=______m 水柱;被输送的液体为______,其温度为______℃,并略去该温度下此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后所确定的数值。 (2-5-2-x ) 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______。 A .g

p g

p H g

g ρρ1

-

=

B .g

p g g p H g

g ρρμρ1

21-

-= C .g

p g g P H g g ρρμρ-

-=2

1

1 D .g

p g p g

p H g

g ρρρ11--

=

以上各式中:

p 1——泵入口处的压力,N/m 2;

p t ——被输送液体在操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N/m 2; p a ——当地大气压,N/m 2;

u 1——离心泵入口处的液体流速,m/s ; ρ——液体的密度,kg/m 3; g ——重力加速度,m/s 2;

[2—5—3-x] 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与以下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

A. 泵的吸入管长度

B. 被输送液体的流量

C. 液体的温度

D. 当地大气压

[2—5—4-t]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Z 1应_________允许安装高度H g ,否则离心泵操作时会发生_______现象。

[2—5—5-x] 对离心泵允许安装高度无影响的是下列情况中________。

A. 离心泵安装处的当地大气压

B. 被输送液体的温度发生改变

C. 改变泵吸入管道的(l+l e )

D. 改变泵排出管道的(l+l e )

[2—5—6-x] 操作条件下离心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为H ’s ,最大允许安装高度为H g 允,离心泵的入口速度为u 1,吸入管路单位重量流体的阻力损失为10-∑f h ,则_________。

A. 102

12-∑--=f s

g h g

u

H H ‘允

B. g

u

H H s

g 22

1+=‘允

C. ‘

允s g H H =10-∑-f h

D. 102

12-∑-+=f s

g h g

u

H H ‘允

[2—5—7-x] 用安装高度一定的离心泵来输送温度较高的液体时,可能发生汽蚀现象,使泵体震动或发出噪声,这是由于温度较高的液体___________。

A. 粘度降低,使液体在泵内流动阻力减小,流动性加大

B. 密度减小,液体受到的离心力减小

C. 液体饱和蒸汽压高,液体在泵内发生沸腾汽化

D. 其它原因造成汽蚀现象发生

[2—5—8-x] 离心泵启动不久,发现泵体振动,有一定噪声,应将__________。

A. 停泵,向泵内灌液

B. 计算一下出口管路阻力是否太大

C. 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泄漏

D. 停泵,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2—5—9-x] 在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装置中,下面安装位置错误的是__________。

A. 进口管路上安装孔板流量计

B. 泵的出口处安装压力表

C. 泵的进口处安装真空表

D. 出口管路上安装调节阀

[2—5—10-x] 某地冬天水温为0℃左右,夏天水温为30℃左右,在该地确定安装离心水泵的高度时,___________。

A. 应按冬天水温换算H S 后,再计算安装高度

B. 应按离心泵铭牌上的H S 值计算安装高度

C. 应按全年平均气温换算H S 后,再计算安装高度

D. 应按夏天水温换算H S 后,再计算安装高度

六.离心泵的工作点和调节

[2—6—1-t] 管路特性曲线的一般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2—6—2-x] 管路特性方程式若写为L=A+BQ 2,则式中_________。

A. BQ 2表示单位重量流体增加的动能

B. BQ 2表示管路系统的阻力损失

C. A 只表示单位重量流体需增加的位能

D. A 包括单位重量流体需增加的位能与压力能之和

[2—6—3-t] 管路性能曲线表示当泵输送液体通过一定的_______时,需要_______与________间的关系曲线。

[2—6—4-t] 在循环管路系统中,离心泵提供的能量用于___________。 [2—6—5-t] 在循环管路中,任何一点的压头对管路阻力___________影响。

[2—6—6-t] 用离心泵向两分支管路同时输送流体,两分支管路中的流体从离心泵得到的能量__________。

[2—6—7-x] 已知流体经过离心泵后,使压力增加了△p N/m 2,则单位重量流体增加的压力能为__________。

A.

ρ

p

?

B. g p ρ/?

C. g p 2/?

D. p ?

[2—6—8-x] 已知1-1截面至2-2截面的流动系统,单位质量流体在管路中的阻力损失为

21-∑f h ,单位重量流体在此管路中的阻力损失为’21-∑f h ,则二者间的关系为_______。

A. 212

1--∑>∑f f h h

B. g

h h f f 2

121--∑=

∑’

C. 2121--∑=∑f f h h ’

D. 2121--∑=∑f f h g h ’

[2—6—9-x] 离心泵的工作点是_________。

A. H ~Q 线与L ~Q 线的交点

B. H ~Q 线与η~Q 线的交点

C. H ~Q 线与N ~Q 线的交点

D. η~Q 线与L ~Q 线的交点

(2-6-10-t) 离心泵的调节就是改变泵的__________ ,使泵所输送的流体流量与提供的压头同产生所需的流量和能量_____________。

(2-6-11-t )离心泵调节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泵出口管路上的__________调节,以改变_________特性。

(2-6-12-t )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的操作时,当关小泵出口阀门,流量将____________,扬程将________,消耗的功率将__________,泵出口处的压力表读数将___________。

(2-6-13-t )用关小离心泵出口阀门流量所增大的轴功率是由于(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2-6-14-x )将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流量调节阀关小时,则__________。

A.泵出口处的压力表读数增大

B.泵出口处的真空表读数增大

C.泵工作点的扬程降低

D.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不变 (2-6-16-x )根据生产任务所要求的流量为Q ,按已知管路系统计算出所需扬程为e H ,而由于流量Q 在泵的特性曲线H ~Q 线上查得扬程为H 其值H >e H ,在μ~Q 线上查得效率为η,如用泵调节流量,则泵的轴功率N 为_____________。 A

kw g QH e ηρ1000 B kw QH e η

ρ

102

C

kw g QH ηρ1000 D kw QH η

ρ

102

(2-6-16-x ) 离心泵出口阀门开启度的改变____________。

A 不会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B 不会改变管路特性曲线

C 不会改变管路所需压头

D 不会改变泵的工作点

(2-6-17-x ) 用改变离心泵叶轮直径的方法调节流量的优点是:(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2-6-18-t )某离心泵在管路中操作,当阀门全开时,管路中输送流量为Q h m 3

,所需压头为

Lm 液柱,而泵的性能曲线上与Q h m

3

相对应的扬程为H 的液柱,效率为η。若关小阀门减小流

量,则损失的功率为__________,占泵的轴功率的____________%。 (2-6-19-x ) 用两台相同规格的离心泵并联时,只有 。

A 在管路中操作的并联泵,当扬程与单台泵操作的扬程相同时,流量增大一倍

B 凡管路中操作的并联泵,流量均比单台泵大一倍

C 当扬程相等时,并联泵的特性曲线上的流量比单台大一倍

D 在新的工作点处的流量比原单台泵工作点的流量大一倍 (2-6-20-x) 将两台相同规格的离心泵串联时,_____________。 A 只要在管路中串联两台泵,操作时扬程均较单台泵大一倍

B 在管路中串联两台泵,在操作时,只要当流量与单台泵操作时相同,扬程增大一倍

C 串联泵的工作点处扬程比单台泵工作点处的扬程增大一倍

D 只有当流量相同时,串联泵特性曲线上的扬程比单台泵特性曲线上的扬程增大一倍(2-6-21-t)离心泵启动前应作到:(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2-x) 北方某厂用离心泵将储水池中的水输送至生产车间使用,一月份因某设备需要进行停产检修,不需供水,停泵运转后,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打开出水阀门

B.保持泵内和吸如管路中的水,待检修完后,便于立即启动

C.排除泵内和洗如管路中的水,检修完后再冲水

D.将出口阀门关小一点,但不能关完

(2-6-23-x)离心水泵正常操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输水量逐渐减少,这时候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停泵,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B.停泵,向泵内灌水

C.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D.检查出口管路或泵壳是否有泄漏

七.离心泵的类型和选用

(2-7-1-x)以下不是离心水泵的类型为_________。

A. B型泵

B. D型泵

C. sh型泵

D. Y型泵

(2-7-3-t) 2B19型号的离心泵,其中B代表______________,2代表_____________,19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2-7-3-t)离心泵选用的类型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型号应根据:(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其他类型泵

(2-8-1-t)往复泵主要适用于输送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流体。

(2-8-2-t)单级往复泵的理论流量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8-3-t)往复泵的活塞往复次数增加时,被输送流体的流量__________________,压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4-t)往复泵的流量调节方法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5-t)旋涡泵适用于输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6-t)旋涡泵启动前____________灌液,流量调节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漩涡泵的流量减小时压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7-t)齿轮泵适用于输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t)往复泵和齿轮泵的扬程于流量___关,扬程均___________满足系统输送液体所需要能量。

(2-8-9-t)往复泵和齿轮泵均_________自吸能力,启动前_______________向泵内充液。

(2-8-10-t)输送喊有细小固体颗粒的液体时,应选用___________。

A.离心泵

B.旋涡泵

C.齿轮泵 D.往复泵

〔2-8-11-x〕往复泵不存在以下缺点是____。

A. 转速不高,输送流量不在

B. 输送流量不均匀

C. 没有自吸能力

D. 不适宜于输送有悬浮固体颗粒的液体

〔2-8-12-x〕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 往复泵的流量随扬程的降低而增大

B. 旋涡泵启动时需要灌液

C . 齿轮泵的流量调节不能用改变泵的出口阀门开度来调节

D. 往复泵适用于输送高粘度的液体

〔2-8-13-x〕下列各类泵中,没有自吸能力的泵是____。

A. Y型油泵

B. 隔膜泵

C. 螺杆泵

D. 计量泵(或称比例泵)

九. 气体输送机械

〔2-9-1-t〕离心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相似。

〔2-9-2-t〕离心式通风机的叶轮与离心泵的叶轮相比较,离心式通风机的叶轮叶片数____,叶片长度____,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______。

〔2-9-3-t〕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参数有:(1)______, (2)______, (3)______,(4)______。性能曲线有:(1)______,(2)______,(3)______,(4)______。

〔2-9-4-t〕以下不是离心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为_____。

A. 风量

B. 静风压

C. 动风压

D. 汽蚀余量

〔2-9-5-t〕离心式通风机的全风压是_____。

A. 静风压

B. 动风压

C. 动风压与静风压之和

D. 离心通风机进出口之间的压差

〔2-9-6-t〕离心式通风机的铭牌上的全风压数值是_____。

A. 只要是输送空气,均为最高效率时的全风压

B. 只有输送20℃、101.32kpa的空气时,最高效率点的全风压

C. 只要是输送气体,均为最高效率时的全风压

D. 不论输送任何条件下的气体的全风压

〔2-9-7-t〕用离心式通风机将空气输入换热器中加热,把通风机安装于换热机器前与换热器之后,两种不同安装方式,其_____。

A. 需要被输送空气的流量不变

B. 需要被输送空气的全风压不变

C. 需要被输送空气的流量和全风压都变

D. 需要被输送空气的全风压要变,但流量不变

〔2-9-8-t〕离心式通风机的风量可用_________调节。

四川大学化工考研 复试面试化工原理面试题库答案

1.用化工原理解释“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现象。 水中能溶有少量空气,容器壁的表面小空穴中也吸附着空气,这些小气泡起气化核的作用。水对空气的溶解度及器壁对空气的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当水被加热时,气泡首先在受热面的器壁上生成。气泡生成之后,由于水继续被加热,在受热面附近形成过热水层,它将不断地向小气泡内蒸发水蒸汽,使泡内的压强(空气压与蒸汽压之和)不断增大,结果使气泡的体积不断膨胀,气泡所受的浮力也随之增大,当气泡所受的浮力大于气泡与壁间的附着力时,气泡便离开器壁开始上浮。 在沸腾前,窗口里各水层的温度不同,受热面附近水层的温度较高,水面附近的温度较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仅泡内空气压强P。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泡内有一部分水蒸汽凝结成饱和蒸汽,压强亦在减小,而外界压强基本不变,此时,泡外压强大于内压强,于是上浮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将缩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产生"嗡,嗡" 的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 对水继续加热,由于对流和气泡不断地将热能带至中、上层 ,使整个溶器的水温趋于一致,此时,气泡脱离器壁上浮,其内部的饱和水蒸汽将不会凝结,饱和蒸汽压趋于一个稳定值。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液体对气泡的静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变小而减小,因此气泡壁所受的外压强与其内压强相比也在逐渐减小,气泡液--气分界面上的力学平衡遭破坏,气泡迅速膨胀加速上浮,直至水面释出蒸汽和空气,水开始沸腾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开了",由于此时气泡上升至水面破裂,对水的振荡减

弱,几乎听不到"嗡嗡声",这就是"开水不响"的原因。 2.试举例说明分子动量扩散、热量扩散和质量扩散现象,并阐述三个过程的物理本质 和共性特征。 动量传递——在垂直于实际流体流动方向上,动量由高速度区向低速度区的转移。 如:流体输送,过滤,沉降。 热量传递——热量由高温度区向低温度区的转移。如:干燥,换热,蒸发。 质量传递——物系中一个或几个组分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转移。如:吸收,精馏,萃取,吸附、膜分离。传质和传热:结晶、干燥。 由此可见,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物系内部存在着速度、温度和浓度梯度的缘故。可以用类似的数学模型来描述,都可用传递方程遵维象方程:物理量的传递速率=推动力/阻力。牛顿粘性定律、傅里叶定律、费克扩散定律都是描述分子运动引起传递的现象定律,通量与梯度成正比。 3.简要阐述通过圆管内流体流动实验测定摩擦系数的方法。 4.试分析流量增大时,泵入口真空表与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会如何变化? 根据离心泵的特征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泵出口阀开大或泵转速减小,管路的流量都会增加,扬程降低。在液面和泵入口截面列伯努利方程,Pa/ρ+u^2/2 + gZ1 = P1/ρ+u2^2/2 + gZ2+hf, 流速u2增加,阻力hf增加,则进口压力P1降低,P1=Pa-P 真空,所以真空表增加。P1/ρ+u2^2/2 + gZ2+he= P2/ρ+u2^2/2 + gZ3+hf, P1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1、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 数值。 A.与光滑管一样 B.只取决于Re C.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D.与粗糙度无关 2、某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A.停泵,向泵内灌液 B.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D.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3、液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 其流动方向是。 A.从位能大的截面流向位能小的截面; B.从静压能大的截面流向静压能小的截面; C.从动能大的截面流向动能小的截面; D.从总能量大的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4、冷热两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相差较大时,提高总传热系数K值的措施是。 A.提高小的值; B.提高大的值; C.两个都同等程度提高; D.提高大的值,同时降低小的值。 5、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最合理。 A.提高蒸汽速度; B.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C.提高空气流速; D.将蒸汽流速和空气流速都提高。 6、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有关。 A.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室高度; B.沉降面积; C.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 D.沉降面积、沉降室高度和颗粒沉降速度。 7、离心泵的扬程是指泵给予()液体的有效能量。 A. 1kg B. 1N C. 1m 8、雷诺数的物理意义表示。 A.粘滞力与重力之比; B.重力与惯性力之比; C.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D.压力与粘滞力之比。 9、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的一层隔热材料的表面应该是。 A.表面光滑,色泽较浅 B.表面粗糙,色泽较深

C.表面粗糙,色泽较浅 10、蒸汽冷凝传热时不凝气体的存在,对冷凝给热系数α的影响是。 A.使α增加 B.使α降低 C.无影响 1、C 2、C 3、D 4、A 5、C 6、B 7、B 8、C 9、A 10、B 1、离心泵效率最高的点称为: A 工作点 B 操作点 C 设计点 D 计算点 2、某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A 停泵,向泵内灌液 B 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 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D 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3、离心泵停车时要: A 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 先断电后关出口阀 C 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 D 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4、冷热两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相差较大时,提高总传热系数K值的措施 是。 A 提高小的值; B 提高大的值; C 两个都同等程度提高; D 提高大的值,同时降低小的值。 5、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最合理。 A 提高蒸汽速度; B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C 提高空气流速; D 将蒸汽流速和空气流速都提高。 6、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有关。 A 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室高度; B 沉降面积; C 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 D 沉降面积、沉降室高度和颗粒沉降速度。 7、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临界直径这一术语是指: A 旋风分离器效率最高时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 B 旋风分离器允许的最小直径 C 旋风分离器能够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 D 能保持滞流流型时的最大颗粒直径 8、判断下面的说法中哪一种是错误的: A 在一定的温度下,辐射能力越大的物体,其黑度越大 B 在同一温度下,物体的吸收率A与黑度ε在数值上相等,因此A和ε的物理 意义相同 C 黑度越大的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越强 D 黑度反映了实际物体接近黑体的程度 9、真空蒸发时,冷凝器操作压强的最低极限取决于: A 冷凝水的温度 B 真空泵的能力 C 当地大气压力 D 蒸发器的蒸发水量 10、下述几条措施,哪一条不能提高加热蒸汽的济程度? A 采用多效蒸发流程 B 引出额外蒸汽 C 使用热泵蒸发器 D 增大传热面积 1、C 2、C 3、A 4、A 5、C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客观题集(上册)

绪论 一. 单位换算 [0-1-1-t] 1帕斯卡=_________牛/米 2 , ________米水柱, =__________毫米汞柱, =____________公斤力/厘米2(取三位有效数字)。 [0-1-2-t] 1公斤力·秒/ 米2 =_________泊,=_________厘泊,=__________牛·秒/米2。 [0-1-3-t] 10%甲醇溶液比重为0.982,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3,比容_________米3/千克。 [0-1-4-t] 某液体粘度为49厘泊=_________公斤·秒/米2=__________帕斯卡/秒。 [0-1-5-t] 2580千卡/ 时=_____________千瓦。 [0-1-6-t] 已知运动粘度为γ μρ υC Z == m 2 /s 。若式中的Z ,μ单位为 公斤·秒/米2,厘泊。ρ为流体密度公斤·/ 秒2/ 米4,γ为流体重度公斤/ 米3,则式是C=________________,其换算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7-t] 将密度为1克(质)/ 厘米3的值进行换算, 应是__________千克/ 米3,_____________公斤(力)秒2/ 米4。 [0-1-8-t] 质量为10千克的物质在重力加速度等于1.6米/ 秒2处,其工程单位制重量是________,SI 制的重量是__________。 [0-1-9-t] 某地区大气压为720mmHg ,有一化工过程要求控制绝对压强不大于160mmHg ,此过程真空度应在____________mmHg 和_________Pa 。 [0-1-10-t] 已知导热系数C s cm cal ????=-/10388.23 λ,此值在SI 制中为_______W/m ·k 。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 流体物性 [1-1-1-t] 流体粘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在工程中单位为________,在SI 制中单位为_________。 [1-1-2-t] 不同单位的压强值为:①1.5kgf/cm 2 (表压);②450mmHg(真空度);③500000Pa(绝压);④1.6mH2O ,则它们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1-3-t] 密度为900千克/米3的某流体,在d 内=0.3米的钢管中作层流流动,流量为64公斤/秒,则此流体粘度为______厘泊。 [1-1-4-t] 通过化工原理的学习,对测定某流体的粘度,可根据泊谡叶方程_________,选定已知管段,用_______仪器测△P ,_______仪器测流速,便可算出粘度μ。 [1-1-5-t] 表示长度的因次是______,质量的因次是______,时间因次是______,密度因次是_________,压力因次是_________,功的因次是_________,功率因次是_________,力的因次是_________。 二. 流体静力学

化工原理习题

化工原理练习题一(流体流动与流体输送机械) 一、填空 1.用管子从高位槽放水,当管径增大一倍,则水的流量为原流量倍,假定液面高度、管长、局部阻力及摩擦系数均不变,且管路出口处的流体动能项可忽略。 2.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80mmHg,其绝压=kgf/cm2=Pa。该地区大气压强为720mmHg。 3.常温下水密度为1000kg/m3,粘度为1cP,在d内=100mm管内以3m/s的速度速度流动,其流动类型为。 4.12kgf·m=J。 5.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29kg/m3,在0.25MPa下(绝压)80 ℃时的密度为。6.20℃的水通过10m长,d内=l 00mm的钢管,流量V0=10m3/h,阻力系数λ=0.02,阻力降ΔP=。 7.常用测量流量的流量计有、、。 8.无论滞流湍流,在管道任意截面流体质点的速度沿管径而变,管壁处速度为,到管中心速度为。滞流时,圆管截面的平均速度为最大速度的倍. 9.在流动系统中,若截面上流体流速、压强、密度等仅随改变,不随而变,称为稳定流动,若以上各量既随而变又随而变,称为不稳定流动。 10.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分、、三层。11.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滞流流动时,平均流速增大一倍,其能量损失为原来损失的倍。12.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其当量直径是,长方形长2a,宽为a,当量直径是。13.管内流体层流的主要特点是;湍流的主要特点是。14.孔板流量计的流量系数α的大小,主要与和有关。当超过某一值后,α为常数。 l 5.直管阻力的表示式hf=。管中流出ζ出=,流入管内ζ入=。16.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17.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假如流体的流量不变,而圆形直管的直径减少二分之一,则因直管阻力引起的压降损失为原来的多少倍?A)两种情况都为层流,B)两种情况都在阻力平方区。 18、离心泵起动时要、。 19、原来输送水的离心泵,现改用于输送某种水溶液,水溶液的重度为水的1.2倍,其它的物理性质可视为与水相同,管路状况不变,泵前后两开口容器液面垂直距离不变,问(1)流量有无改变,(2)压头有无改变,(3)泵的功率有无改变。 20、离心泵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气蚀(1) ,(2) ,(3) (4) 。 4、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曲线与曲线的交点。 21、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会发生现象。 22、在低阻管路系统中,适宜使用离心泵的联,主要用于增加;在高阻管路系统中,适宜使用离心泵的联,主要用于增加。 23、往复泵为泵,其流量调节应采用。 二.某离心泵将某种石油馏分自1.5Km外的原油加工厂,经一根φ160×5mm的钢管输送到第一贮缸中,送液量为每分钟2000L。问该泵所需的功率为若干(泵的效率为0.6,管的局部阻力略去不计)。ρ=705kg/m3,μ=500×10-1Pa·s 。答案:112KW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四川大学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篇一:xxxx学院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贵州理工学院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工职教班级:化职131 篇二: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张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精馏分离实训报告 姓名:张x 学号:xxxxxxxxx 专业:应用化工 班级:xxx 指导教师:张xx 20XX年12月 日24 目录 1.精馏实验 1.1精馏的原理

1.1.1精馏的分类 1.1.2精馏的计算方法 1.1. 2.1概述 1.1.3理论塔板数的计算方法 1.1.3.1图算法 1.1.3.2捷算法 1.1.3.3严格计算法 1.2实验目的 1.3实验原理 1.4实验材料 1.5实验过程 1.6实验结果 2.总结 1.精馏实验 精馏是一种利用回流使液体混合物得到高纯度分离的蒸馏方法,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液体混合物分离操作,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轻工、食品、冶金等部门。 1.1精馏的原理双组分混合液的分离是最简单的精馏操作。典型的精馏设备是连续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等。精馏塔供汽液两相接触进行相际传质,位于塔顶的冷凝器使蒸气得到部分冷凝,部分凝液作为回流液返回塔底,其余馏出液是塔顶产品。位于塔底的再沸器使液体部分

汽化,蒸气沿塔上升,余下的液体作为塔底产品。进料加在塔的中部,进料中的液体和上塔段来的液体一起沿塔下降,进料中的蒸气和下塔段来的蒸气一起沿塔上升。在整个精馏塔中,汽液两相逆流接触,进行相际传质。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汽相中的难挥发组分转入液相。对不形成恒沸物的物系,只要设计和操作得当,馏出液将是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塔底产物将是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进料口以上的塔段,把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进一步提浓,称为精馏段;进料口以下的塔段,从下降液体中提取易挥发组分,称为提馏段。两段操作的结合,使液体混合物中的两个组分较完全地分离,生产出所需纯度的两种产品。当使n组分混合液较完全地分离而取得n个高纯度单组分产品时,须有n-1个塔。 精馏之所以能使液体混合物得到较完全的分离,关键在于回流的应用。回流包括塔顶高浓度易挥发组分液体和塔底高浓度难挥发组分蒸气两者返回塔中。汽液回流形成了逆流接触的汽液两相,从而在塔的两端分别得到相当纯净的单组分产品。塔顶回流入塔的液体量与塔顶产品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它是精馏操作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它的变化影响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1.1.1精馏的分类精馏操作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根据操作方式,可分为连续精馏和间歇精馏;根据混合物的组分数,可分为二元精馏和多元精馏;根据是否在混合物中加入

化工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1)

《化工原理》复习材料 0绪论 0.1单元操作所说的“三传”是指__动量传递___、___热量传递__和___质量传递__。 0.2任何一种单位制都是由__基本单位__和__导出单位__构成的。 0.3重力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是__长度__、__时间__和__力__。 0.4绝对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是__长度__、__时间__和__质量__。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填空题 1.1.流体静力学方程式仅适用于__连通着__的,__同一种连续__的,不可__压缩__静止流体。 1.2圆形直管内,流体体积流量一定,设计时若将d 增加一倍,则层流时h f 是原值的___16___倍;高度湍流时h f 是原值的___32___倍(忽略d ε变化的影响)。 1.3流量V q 增加一倍,孔板流量计的孔口速度为原来的____2__倍,转子流量计的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1__倍,孔板流量计的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4__倍,转子流量计的环隙通道面积为原来的____2__倍。 1.4流体在圆形管道中做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提高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2___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而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0.25__倍。 1.5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液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必须是__静止的___、_连通着的__、__同一种连续的液体__。流体流动时,要测取管截面上的流速分布,应选用___皮托管______流量计测量。 1.6如果流体为理想流体且无外加功的情况下,单位质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 __常数=++ρp u gz 22_;单位重量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_常数=++g p g u z ρ22_;单位体积流体的机械能衡算式为___常数=++p u gz 22 ρρ_。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号: 实验日期:2016、6、12 实验成绩: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与Re 的关系曲线。 2. 观察水在管道内的流动类型。 3. 测定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 1、求 与Re 的关系曲线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其在管内流动时存在摩擦阻力,必然会引起 流体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分为直管阻力损失与局部阻力损失。流体在水平直管内作稳态流 动(如图1所示)时的阻力损失可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因u 1=u 2,z 1=z 2,故流体在等直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 ρP h f ?= 流体流经直管时的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可由范宁公式求得,其表达式为 22 u d l h f ??=λ 由上面两式得: 22u l d P ???= ρλ 而 μρdu = Re 由此可见,摩擦系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管壁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由因此分析法整理可形象地表示为 )(Re,d f ελ= 式中:f h -----------直管阻力损失,J/kg; λ------------摩擦阻力系数; d l .----------直管长度与管内径,m; P ?---------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Pa; ρ-----------流体的密度,kg/m3; 1 1 2 2 图1 流体在1、2截面间稳定流动 f h gz u p P +++=++22221211 2gz 2u ρρ

化工原理选择题

1下列哪些因素可能是造成筛板塔严重漏液的原因(ADE) A气量过小B气量过大 C 板上液层厚度过小 D 液量过大E严重漏液 2 造成板式塔液泛,可能是因为(CDF) A 板上也留分布不均匀 B 板上气液分布不均匀C气量过大 D 液量过大E严重漏液F板间距过小 3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C) A板间距过小,雾沫夹带线下移B板间距过大,雾沫夹带线上移C降液管面积上升,液相上线右移D降液管面积下降,液相上线左移 4以下湿空气中,_______参数是相互独立的。(B) A:H P W B:t t w C:H, t d D:l, t w 5某一定状态下的湿空气,以一定速度流过水盘液面,则平衡时水温等于_______。(A) A 湿球温度t w B干球温度t C露点温度t d D 绝热饱和温度t as 6某液体在一等径直管中稳态流动,若体积流量不变,管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时,假定管的相对粗糙度不变,则_______。(C)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_______。(D) A 4倍 B 8倍 C 16倍 D 32倍 7流体在管作完全湍流流动,其他不变,当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倍时,阻力损失是原来的___C___倍;若为层流流动,其他不变,当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倍时,阻力损失是原来的___B___倍。 A 1倍 B 2倍 C 4倍 D 8倍 8 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hf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_______。(C) A动能 B 位能C静压能D总机械能 9层流与湍流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B) A 湍流流速大于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积大的为湍流,截面积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小于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10 离心泵停车时要(A)。 A 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 先断电后关出口阀 C 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 D 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11 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B)。 A 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 B 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 C 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 D 车削离心泵的叶轮 12 流体通过离心泵所获得的能量主要表现为(B)。 A 动能增加 B 静压能增加C位能增加D流量增大 13离心泵工作时,通过改变出口阀的开度调节流量,其实质是(B) A 改变泵的工作特性曲线B改变管路的特性曲线 C 改变泵的扬程D调节泵的功率 14 离心沉降速度是_______。(B) A 颗粒运动的绝对速度B径向速度C切向速度D气流速度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课件上册1

第一章 流体与流体中的传递现象

特征 流体 (Fluid) 与流体流动 (Flow) 的基本概念 在航空、航天、航海,石油、化工、能源、环境、材料、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尤其是化工、石油、制药、生物、食品、轻工、材料等许多生产领域以及环境保护和市政工程等,涉及的对象多为流体。 “流程工业” 在流动之中对流体进行化学或物理加工 加工流体的机器与设备 过程装备

物质的三种常规聚集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外在宏观性质由物质内部微观结构和分子间力所决定物质的三种形态 分子的随机热运动和相互碰撞给分子以动能使之趋于飞散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约束以势能的作用使之趋于团聚 两种力的竞争结果决定了物质的外在宏观性质。而这两种力的大小与分子间距有很大关系。

约为1×10-8 cm (分子尺度的量级),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出现一个极值称为“势阱”,即分子的结合能,其值远远大于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力占主导地位,分子呈固定排列分子热运动仅呈现为平衡位置附近的振荡。有一定形状且不易变形。 分子间距 液体:分子热运动动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竞争势均力敌。分子间距比固体稍大1/3左右。不可压缩、易流动。 气体:分子间距约为3.3×10-7cm (为分子尺度的10倍)。分子平均动能远远大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分子近似作自由的无规则运动。有易流动、可压缩的宏观性质。 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 流体 固体

连续介质假定(Continuum hypotheses) V m V V ??=?→?lim 0ρ?V 0:流体质点或微团。尺度远小于液体所在空间的特征尺度,而又远大于分子平均自由程 连续介质假定:流体微团连续布满整个流体空间,从而流体的物理性质和运动参数成为空间连续函数 流体是由离散的分子构成的,对其物理性质和运动参数的表征是基于大量分子统计平均的宏观物理量 平均质量 注:该假定对绝大多数流体都适用。但是当流动体系的特征尺度与分子平均自由程相当时,例如高真空稀薄气体的流动,连续介质假定受到限制。

(完整版)化工原理选择题.doc

1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是造成筛板塔严重漏液的原因( ADE ) A 气量过小 B 气量过大 C 板上液层厚度过小 D 液量过大 E 严重漏液 2 造成板式塔液泛,可能是因为( CDF ) A 板上也留分布不均匀 B 板上气液分布不均匀 C 气量过大 D 液量过大 E 严重漏液 F 板间距过小 3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C ) A 板 间 距 过 小 , 雾 沫 夹 带 线 下 移 B 板 间距 过 大 , 雾 沫夹 带 线 上 移 C 降液管面积上升,液相上线右移 D 降液管面积下降,液相上线左移 4 以下湿空气中, _______参数是相互独立的。 (B ) A:H P B:t t w C:H, t d D:l, t w W 5 某一定状态下的湿空气,以一定速度流过水盘液面,则平衡时水温等于 _______。( A ) A 湿球温度 t w B 干球温度 t C 露点温度 t d D 绝热饱和温度 t as 6 某液体在一等径直管中稳态流动,若体积流量不变,管内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时,假定管 内的相对粗糙度不变,则 _______。 ( C) A 4 倍 B 8 倍 C 16 倍 D 32 倍 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流动阻力变为原来的 _______。 ( D) A 4 倍 B 8 倍 C 16 倍 D 32 倍 7 流体在管内作完全湍流流动,其他不变,当速度提高到原来的 2 倍时,阻力损失是原来的 ___C___倍;若为层流流动,其他不变,当速度提高到原来的 2 倍时,阻力损失是原来的 ___B ___倍。 A 1 倍 B 2 倍 C 4 倍 D 8 倍 8 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 hf 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 _______。( C ) A 动能 B 位能 C 静压能 D 总机械能 9 层流与湍流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_。(AB ) A 湍流流速大于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积大的为湍流,截面积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小于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10 离心泵停车时要( A )。 A 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 先断电后关出口阀 C 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 D 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 11 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B )。 A 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 B 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 C 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 D 车削离心泵的叶轮 12 流体通过离心泵所获得的能量主要表现为( B )。 A 动能增加 B 静压能增加 C 位能增加 D 流量增大 13 离心泵工作时,通过改变出口阀的开度调节流量,其实质是( B ) A 改变泵的工作特性曲线 B 改变管路的特性曲线 C 改变泵的扬程 D 调节泵的功率 14 离心沉降速度是 _______。( B ) A 颗粒运动的绝对速度 B 径向速度 C 切向速度 D 气流速度

2016四川大学化工原理真题解析

1、填空选择 (2) 【陈1】1-2 【答案】τ=μdu/dy;牛顿性;等速直线 (3) 【陈2】2-2 【答案】;转速 【解析】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一般由3条曲线组成。特性曲线随泵的转速而变,故特性曲线图上一定要标出测定时的转速。 (4) 【陈5】3 【答案】B 有【解析】理论上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与其沉降面积bl及颗粒的沉降速度u t 关。即温度改变不影响降尘室的处理能力,两种条件小,生产能力相同,故选择B。 (5) 【陈6】6-3 【答案】C 【解析】在换热器的传热计算中,K值的来源有:①K值的计算;②实验查定; ③经验数据。 (6) 【陈8】5 【答案】D (7) 【陈9】 【答案】增加,降低,降低,增加 (8) 【陈11】5

【答案】萃取剂的选择性和选择性系数、萃取剂与稀释剂的互溶度、萃取剂回收的难易与经济性 【解析】萃取剂的选择是萃取操作分离效果和经济性的关键。萃取剂的性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衡量:①萃取剂的选择性和选择性系数;②萃取剂与稀释剂的互溶度;③萃取剂回收的难易与经济性;④萃取剂的其他物性。 (9) 【陈10】2-2 【答案】填料的种类、物系的性质、气液两相负荷 【解析】泛点是填料塔的操作极限,泛点气速对于填料塔的设计和操作十分重要。即吸收塔的最大吸收率由泛点的影响决定。影响泛点的因素很多,包括填料的种类、物系的性质及气液两相负荷等。 (10) 【陈10】1 【答案】通量、分离效率、适应能力 【解析】塔设备性能评价的指标有通量、分离效率、适应能力。一般来说、通量、效率和压力降是相互影响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对于工业大规模生产来说,应在保持高通量前提下,争取效率不过于降低。 分析讨论题 2 【陈1】 解:(1) d 1=d 2=d A 1=A 2=A u 1=u 2=u λ1=λ2=λ 并联管路时: 22 121222f f u u H h h g g =+=+ ∑∑

化工原理(下册)——填空题,选择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吸收部分复习题(1) 1、用气相浓度△y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A = k y (y-y i) N A = K y (y-y e) 2、吸收速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因此,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相对运动速率,可以_______________来增大吸收速率。 双膜的扩散速率减少气膜、液膜厚度 3、由于吸收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_________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收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_________。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则操作线向_________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收过程推动力(y-y e)_________。 大于上方增大远离增大 4、用清水吸收空气与A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m=2,入塔气体浓度Y1 = 0.06,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2 = 0.006,则最小液气比为_________。 1.80 5、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_________,操作线将_________平衡线。 减少靠近 6、某气体用水吸收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_________表示。 相平衡液气比 7、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 OG将_________,N OG 将_________ (增加,减少,不变)。 不变增加 8、吸收剂用量增加,则操作线斜率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增大增大 9、计算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须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知识关联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关系物料衡算传质速率。 10、填料的种类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西环鲍尔环矩鞍环阶梯环波纹填料丝网填料 11、填料选择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面积大、空隙大、机械强度高、价廉、耐磨并耐温。 12、在选择吸收剂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所选用的吸收剂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 良好的选择性,即对吸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惰性组分不溶解。 13、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内下流的液体量(体积)。(也可理解为空塔液速) 14、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884化工原理考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884化工原理考研全套资料真题答案辅导笔记模拟卷2015年弘毅考研川大分部研究生团队已达50多人,涵盖经济、法学、文 学、新传、外国语、艺术、历史、旅游、数学、化学、生物、电子、材料、机械、电气、计算机、环境、水土、水利、化工、发酵、行管、教经、社保、商院、体育、马克思、护理、口腔、公卫、预防、药学等30多个院系专业,是目前专业课考研最权威的专业团队,以“弘毅川大考研论坛”为基石,各个专业的学长学姐给您答疑解惑。为您全程护航。 2015年四川大学考研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自己是否足够努力,更多在于自己能否拿到真正有价值的川大专业课备考复习资料和获得内部考研信息,这将极大地决定着自己一年的辛苦努力是否能划上圆满的句号。 鉴于此,弘毅考研根据自己多年考研专业课成功辅导经验,联合川大高分研究生团队,同时和高分研究生团队一起将最有价值的考研复习资料通过科学的排版,荣誉推出了2015版《弘毅胜卷系列——完备复习指南、历年真题解析、高分辅导讲义、最后三套模拟卷》专业精品复习资料,该辅导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考研学子考研专业课信息不对称、考研专业课复习难度大等问题,三年来倍受好评,每年考取我校的大部分同学来自我们川大考研论坛的全程辅导,“弘毅胜卷”也成为每一个报考川大工学类专业的考生人手一册、不可或缺的考研专业课复习备考资料。 《弘毅胜卷》的特点: 1.“最全”:本资料把参考书可能考到的知识点都全部列出,并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对历年真题进行透彻的解析; 2.“最简”:为不增加考生负担,对考点的讲解,尽量做到精简,除去了教材繁琐臃肿的语言,直击要害; 3.“最具实用性”:各高校考题的重复率非常高。针对此规律,本资料将专业涉及到的真题举例附在每个考点后面,方便大家查阅。 4.“最具时效性”:本资料会根据最新的招生简章和目录、最新的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对资料进行及时调整、更新,让弘毅胜卷臻于完善! 提醒:为保证产品质量,我们在反盗版技术上投入了很大人力物力,首先在阅读体验上远远超越盗版资料(加了水印和红白页,复印基本看不清楚),同时弘毅考研每年均根据当年最新考试要求进行改版升级并提供超值的售后服务,并将后续重要资料分期发送,盗版将丢失这些重要资料,请考生务必谨慎辨别,不要为了省一点小钱购买其他机构或个人销售的盗版材料而耽误备考,甚至影响前途的大事情。同时也请大家支持正版,你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是我们一直大力度的投入开发的动力。 如果亲在考研路上需要小伙伴,欢迎加入川大化学工程学院考研群:【106502089】

化工原理考试选择题1

气体吸收 1 气相压力一定,温度提高1倍,组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 C ;若温度不变,压力增 加1倍,则扩散系数 B A 增大1; C. 约原来的2/32倍;B 减少1倍;D. 不变; 2 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 A ;又当用清水作吸收剂时,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入塔气体浓度,则吸收率将 C 。 A. 增大: C. 不变;B 降低; D. 不确定; 3对常压下操作的低浓度吸收系统,系统总压在较小范围增加时,享利系数E 将_C___,相平衡常数m 将__B__,溶解度系数H 将_A__. A. 增加; C. 不变;B 降低; D. 不确定 4 双组分气体(A 、B )进行稳定分子扩散,A J 及A N 分别表示在传质方向上某 截面处溶质A 的分子扩散速率与传质速率,当系统的漂流因数大于1时,A J _C___ B J ;A N _A___B N A:大于; B: 小于; C:等于; D .不确定 5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量,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OG H 将 __A__;气相总传质单元数OG N 将___B__; 出塔气相组成2Y 将A_____; 出塔液相组成1X 将___A_;溶质回收率将___B_;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6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入塔液体组成2X ,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OG H 将___C___;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OG N 将____C__;气相出塔组成2Y 将___B__; 液相出塔组成1X 将__B___.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 7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他入塔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体浓度1Y ,则: 出塔气体浓度2Y 将___A__; 出塔液体浓度1X _A___;A 增大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8 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当气液进塔组成不变,而改变操作条件使脱吸因数s 增大,则气体出塔浓度2Y 将_A_;液体出塔浓度1X 将__D_.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9 低浓度难溶气体的逆流吸收过程,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仅入塔气量有所下降,则:液相总传质单元数OL N 将__C___;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OL H 将_C_____;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OG N 将__A_____;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OG H 将___B___;操作线斜将__B___. A. 增加;B. 减小;C. 基本不变;D. 不确定;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1、 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 数值 ________ 。 A. 与光滑管一样 B. 只取决于Re C.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D.与粗糙度无关 2、 某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_____ 。 A. 停泵,向泵内灌液 B. 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检查进口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 D. 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3、 液体在两截面间的管道内流动时,其流动方向是 ________ 。 A. 从位能大的截面流向位能小的截面; B. 从静压能大的截面流向静压能小的截面; C. 从动能大的截面流向动能小的截面; D. 从总能量大的截面流向总能量小的截面; 相差较大时,提高总传热系数 K 值的措施 B. 提高大的值; D.提高大的值,同时降低小的值。 5、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 _____ 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最合理。 A. 提高蒸汽速度; B.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C. 提高空气流速; D.将蒸汽流速和空气流速 都提高。 6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有关。 \ A. 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室高度; B.沉降面 积; C. 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 D. 沉降面积、沉降室高度和颗粒沉降速度。 7、 离心泵的扬程是指泵给予( )液体的有效能量。 A. 1kg B. 1N C. 1m 8、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表示 __________ 。 A. 粘滞力与重力之比; B.重力与惯性力之比; C.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 D.压力与粘滞力之比。 4、冷热两流体的对流给热系数 是 _____ 。 A.提高小的值; C.两个都同等程度提高;

9、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的一层隔热材料的表面应该 是_________ 。 A. 表面光滑,色泽较浅 B.表面粗糙,色泽较深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模拟试题(doc 10页)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模拟试题(doc 10页)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模拟考题 上册 一、客观题 01.牛顿黏性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服从此定律的流体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实际流体与理想流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实际流体柏努利方程与理想流体柏努利方程的主要区别在于 。

C.决定于汽膜和液膜厚度; D.主要决定于液膜厚度,但汽膜厚度也有影响。 08.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最合理。 A. 提高蒸汽速度; B. 采用过热蒸汽以提高蒸汽温度; C. 提高空气流速; D. 将蒸汽流速和空气流速都提高。 09.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有关。 A.颗粒沉降速度和沉降室高度; B.沉降面 积; C.沉降面积和颗粒沉降速度; D.沉降面 积、沉降室高度和颗粒沉降速度。 10.恒速过滤时,过滤速率,过滤压差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恒压过滤时,过滤压差,过滤速率随滤饼厚度的增加而。 11.对流干燥过程按干燥速率一般分为: (1)_______段,该段中空气温度_______,物料温度______,除去的是________水份; (2)_______段,该段中空气温度_______,物料温

度______,除去的是________水份; 12.用对流干燥除去湿物料中的水份时,当干燥介质 一定,湿物料中_________水份可以除去, _____________水份不可以除去。 二、计算题 1.用水泵向高位水箱供水(如附图所示),管路流量 为150m 3/h ,泵轴中心线距水池液面和水箱液面的 垂直距离分别为2.0m 和45m 。泵吸入管与排出管 分别为内径205mm 和内径 180mm 的钢管。吸入管管长 50m (包括吸入管路局部阻力的 当量长度),排出管管长200m (包括排出管路局部阻力的当 量长度),吸入管和排出管的管 壁粗糙度均为0.3mm ,水的密度1000 kg/m 3,粘度 1.0×10-3 Pa ﹒s ,泵的效率为65%,圆管内湍流摩 擦系数用下式计算: 23.0Re 681.0??? ??+=d ελ 试求: 112m 45m A 3322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气体吸收实验

气体吸收实验 1.实验目的 (1)观测气、液在填料塔内的操作状态,掌握吸收操作方法。 (2)测定在不同喷淋量下,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在填料塔内用水吸收CO2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 X a。 (4)对不同填料的填料塔进行性能测试比较。 2.实验原理 (1)气体吸收是运用混合气体中各种组分在同一溶液中的溶解度的差异,通过气液充分接触,溶解度较大的气体组分进入液相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操作。 气体混合物以一定气速通过填料塔内的填料层时,与吸收剂液相想接触,进行物资传递。气,夜两项在吸收塔内除物质传递外,其流动相互影响,还具有自己的流体力学特征。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征是吸收设备的重要参数,他包括了压降和液泛的重要规律。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征是以气体通过填料层所产生的压降来表示。该压降在填料因子、填料层高度、液体喷淋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随气体速度变化而变化,与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如图。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其压降与空塔时,其压降与空气塔气速的函数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上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 1.8-2.0.当有液体喷淋时,气体低速流过填料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几乎与L=0的关系线平行,随着气速的增加出现载点B 与B’,填料层内持液量增加,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关联线向上弯曲,斜率变大,当填料层持液越积越多时,气体的压降几乎是垂直上升,气体以泡状通过液体,出现液泛现象,P-U线出现载点C,称此点为泛点。 (2)反应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是传质系数。影响传质系数的因素很多,对不同系统和不同吸收设备,传质系数各不相同,所以不可能有一个通用的计算式计算传质系数。 本实验采用水来吸收空气中的CO2,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用水吸收CO2的操作中是液膜控制吸收的过程,所以在低浓度吸收时填料的计算式

《化工原理》教材编写概要

https://www.360docs.net/doc/0e6112194.html,/ 《化工原理》教材编写大纲 总体要求 1、要反映工科教育的特点,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强化工程观念,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 和科学思想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要以整体培养规格为目标,优化内容体系,贯彻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可持 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逻辑性,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并在可用图示说明的前提下直接用图说 明教学内容,以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4、要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适当留有供自学和拓宽专业的知识内容。 5、每学时按4000~5000字编写。 内容安排 1、编委会统一前言 2、作者前言 3、目录---列至三级标题(即章、节、一、二、三等)。 4、每章前要列出“学习目的及要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在“章”的末尾需附有“单元小结”及“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是1995年以后出版的书籍和刊物),以便自学。 5、正文中例题及章末思考题和习题应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并占有一定的比例,例题以[例题x-x]的格式按章——例题流水号形式给出。 6、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可适当插入与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相关的知识点,以丰富教材内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7、根据需要书末附“附录”;附录内容应与正文内容相关,引用列出的数据、标准等要准确无误。 8、物理量、计量单位、图、表、公式编排要求 ①物理量名称、符号和计量单位执行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予以统一,其中组合计量单位中除的关系用斜线表,不用负指数形式(如mol/L)。有关计量单位的使用详见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著译者须知》9~10页。 ②公式中物理量的说明格式采用《须知》28页中介绍的第二种形式。如果说明中又套有公式时,其格式采用《须知》中28-29页中的第一种形式。 ③图、表、公式编号均以章——流水号编排(中间用半字线“-”连接)。物理量与计量单位之间用斜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