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下载1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地球的形状》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      《地球的形状》      苏教版
• 2、按1米站1立273人.5计6 算,绕地球赤道一周能站————————人。
• 3。为什么在太空中看上去是个圆球体?
12016万
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千米左右, 仅差0.33%。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
返回
一、连线题
1.古代印度人认为
A.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
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2.古希腊学者认为
B.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3.东汉的张衡认为ຫໍສະໝຸດ C.地球是球形的。4.葡萄牙的麦哲伦验证了 D.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
于内。
5.古代中国人认为
E.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
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一、连线题
1.古代印度人认为
A.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
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




圆 地






地 球 的 大 小: 周长的计算、面积的计算、体积的计算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6千米
2、扁率:1/300 3、表面大圆周长:约40000千米
表面积:510000000平方千米 体积:1.08
课堂练习
• 1、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走————————天。
2.古希腊学者认为
B.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3.东汉的张衡认为
C.地球是球形的。
4.葡萄牙的麦哲伦验证了 D.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
于内。
5.古代中国人认为
E.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
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的形状-PPT课堂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地球的形状-PPT课堂课件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是 一个圆盾,由四头大象驮着, 而这四头大象又站在一只 大海龟的背上。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 为: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 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
“浑天说”是我国古代一种宇宙学说。认为天 地形状像鸟卵,天包地如同卵裹黄,其浑圆又 像弹丸,故称“浑天”。天一半在地上,一半 在地下,其南北两极固定于天的两端,天和日 月星辰皆循偏斜的方向旋转。
杨利伟 中国登月第一人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1地球的形 状(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1地球的形 状(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太空飞 行,围绕地球飞行76圈。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乘坐神舟七号载人飞 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 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加加林 人类第一位宇航员
1969年 美国 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阿波罗11号 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2.1地球的形 状(共1 7张)-P PT课堂 课件( 完整版 )
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 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他说:”为了人类 共同的事业,我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
应注意的问题
1、船在地球仪(伞面)上航行时视线要与地球仪(伞面) 的顶端保持水平。
2、船在桌面上航行时视线要与桌面保持水平 3、重点观察桅杆和船身的变化。 4、“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 5、观察者可以用手机拍摄观察视频上传科学群并汇报。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的形状ppt课件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的形状ppt课件

实验
模拟实验:观察帆船进、出港,比较船在球体上 和在平面上航行会出现什么不同现象。 1、用一艘模拟小船在桌面上模拟进港、出港航 行, 观察时视线平视。 2、把模拟小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进港、出港航行。 观察时视线平视。 3、比较船在桌面上与球面上的航行有什么不同。
.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因为坚信地球是球形,1519年9月,葡萄牙的 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 朝着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 班牙。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 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 形的!
.
古人的观点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 圆地方:天像一个 锅,是半圆的,地 像一个方形的棋盘, 是平的……
“天圆地方”
.
古人的观点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交替循环又使古人做 出了另一种猜测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 衡认为:宇宙像鸡蛋, 地球像蛋黄位于正中间, 外层是水包围着地,犹如 蛋壳包裹着蛋黄。
.
浑天说
古人的观点
第二单元第1课
地球的形状
XXXXXXXXX学校 XXX
.
地球
公开的第一张完整 的地球照片
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 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 洋的一部分。然而人类 在飞出地球之前,就已 经知道地球的形状了。 那么,人类是怎样逐步 正确认识地球的形状的 呢?
.
古人的观点
古代印度人认 为:大地被四头大 象驮着,站在一只 巨大的海龟身 上……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 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 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弧 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者 近似球体。
.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
后来,人们站 在海岸边看远处的 航船,发现总是先 看见进港船只的桅 杆,再逐渐看见船 身;出港的船只, 则总是船身先消失, 然后桅杆才逐渐隐 没在海平面下。据 此,人们猜测……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共21张PPT)
毕达哥拉斯 (公元前572年—公元前497年)
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
张衡 (公元78年)
这说明 了什么呢?
(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
麦哲伦
1519年9月--1521年3月
你首先拥抱了我!
活动: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 航员—加加林(1961年)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你们就 不能……?
活动一: 该用哪些数据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你有什么办法计算真实地球大小?
球体的表面积公式: 4×3.14×半径2Βιβλιοθήκη 爷爷,大地是 什么样子的呀?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古印度人的观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盆。
这些观点蕴含着对脚下大地形状的何种认识?
活动二:
行船观察
月亮是球形的,太 阳是球形的,球形如此 完美,我们脚下大地一 定是个球体。
极半径:6356
赤道半径:6378千米 赤道周长:40000千米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张衡 毕达哥拉斯 天圆地方
加加林 麦哲伦 亚里士多德
实际验证
精确测量
猜想、假设
理性思考
为什么地球仪被做成一个正圆球? 关于地球形状及其认识过程,你还有哪些疑惑?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形状》PPT

苏教版科学六上《地球的形状》PPT

浑天说
我国东汉时期天 文学家张衡认为: 宇宙像鸡蛋, 地球 像蛋黄位于正中间, 外层是水包围着地, 犹如蛋壳包裹着蛋 黄。
月面上的地影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公元前322) 推断大地其实是个球体或近 似球体。
讨论:既然古希腊学者亚 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 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 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 不相信呢?
终 于
看 到 了
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球
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 特朗登上月球的情景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 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航天器, 绕地球飞行108分钟
2003年, 10月15 日,中 国“航 天英雄” 杨利伟 乘“神 舟”五 号飞船 成功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
地球赤道周长
40091千米
地球赤道半径
后来进港的船只给人们启 示.
后来,人们
站在海岸边看 远处的航船, 发现总是先看 见进港船只的 桅杆,再逐渐 看见船身;出 港的船只,则 总是船身先消 失,然后桅杆 才逐渐隐没在 海平面下。据 此,人们猜 测……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 造卫星,虽然直径只有58厘米, 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成就。
这是什么?
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地球有 多大呢?你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地球的形状
讨论:古代人怎样认识地 球的呢?
盖天说
于是古代中 国人认为天圆地 方:天像一个锅, 是半圆的,地像 一个方形的棋盘, 是平的……
古印度人的地球观
古代印度人 认为:大地被四 头大象驮着,站 在一只巨大的海 龟身上……
6378千米
地球表面积
510067866千米

最新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形状课件 苏教版课件ppt

最新六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形状课件 苏教版课件ppt

秦艽的功效
•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秦艽是治风湿关节痛、 结核病潮热、黄疸等症的主药之一,秦艽处 方名有秦艽 西秦艽 左秦艽 炒秦艽,秦艽有 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的功效,秦艽主 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 潮热,小儿疳积发热;久痛虚羸,溲多、
• 便滑者忌服秦艽。 • 1、秦艽治风湿痹证。本品辛散苦泄,质偏
• 2、秦艽治一切疮口不合。用秦艽研末敷上。 • 3、秦艽治背,炙甘草 五分,生姜三片,桑枝三钱(酒炒)。水 煎服。(《医学心悟》秦艽天麻汤)
• 4、秦艽治胎动不安。用秦艽、灸甘草、炒 鹿角胶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又 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又方:秦艽、
• 2、秦艽治湿热黄疸。本品苦以降泄,能清 肝胆湿热而退黄。《海上集验方》即单用 为末服;亦可与茵陈蒿、栀子、大黄等配
• 伍,如山茵陈丸(《圣济总录》)。 • 3、秦艽治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本品能退
虚热,除骨蒸,亦为治虚热要药。治骨蒸 日晡潮热,常与青蒿、地骨皮、知母等同 用,如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若 与人参、鳖甲、柴胡等配伍,可治肺痿骨
• 蒸劳嗽,如秦艽扶羸汤(《杨氏家藏 方》);治小儿疳积发热,多与薄荷、炙 甘草相伍,如秦艽散(《小儿药证直 诀》)。
• 4、秦艽治中风不遂。本品既能袪风邪,舒 筋络,又善“活血荣筋”,可用于中风半 身不
• 遂,口眼喎斜,四肢拘急,舌强不语等, 单用大量水煎服即能奏效。若与升麻、葛 根、防风、芍药等配伍,可治中风口眼喎 斜,言语不利,恶风恶寒者,如秦艽升麻 汤(《卫生宝鉴》);与当归、熟地、白 芍、川芎等同用,可治血虚中风者,如秦
• 阿胶(炒)、艾叶,等分为末,每服三钱, 以水一大碗、糯米五十粒煎服。
• 5、秦艽治风中经络而痛:羌活一钱五分, 当归二钱,川芎一钱,熟地三钱,秦艽、 白芍(酒炒)、独活各一钱五分。(《不 知医必要》秦艽汤)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 苏教版 (共15页)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 苏教版 (共15页)PPT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分 析认为:月球被地球遮住部分的是 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是近 似球体。
月食示意图
古 人 对 地 球 形 状 的

据此,人们猜测……

模 拟
用地球仪代表我们的地球,小纸船代 表进出港的航船
实 实验过程:

• 1、让小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进出港航行,ຫໍສະໝຸດ 察你有什么发现?了

样人
的类
过认
程识
( 漫
?地 球
长的
,形
曲 折 , 反 复
状 和 大 小
求经
证历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我们生活的地球
地球的形状

古代印度人
人 对 地 球
认为,大地 被四头大象 驮着,站在

一只巨大的

海龟上,海龟

站在大蛇身

上,大蛇咬 住尾巴形成

了天空。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个锅,是 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 平的。
古 人 对 地 球 形 状 的
猜 测
中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浑天如鸡 卵,地如卵黄,居于内。天表有水,水包 地,犹如卵壳裹黄。
• 2、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你又有什么发现?
• 3、比较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你
得出什么结论?
注意: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 船者要控制船速,不要太快。

最新版本 地球的形状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最新版本 地球的形状ppt课件六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航 天 时 代
探究地球的形状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 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 乘“东方1号”飞船在太空中 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 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 地球。1969年美国人登上 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 地球的照片。
探究地球的形状
2003年10月15 ~16日, 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 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 地球飞行了14圈。他说: “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我 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 遥望地球。
世界: 51007万平方千米
中国国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积约占世界总面积的三十六分之一
地球的大小
算一算 如果你以每小
时4千米的速度, 每天行走8小时, 当你40绕00行0/(赤4道*8一)周/365=4(年) 后,绕你赤道的一年周龄后该的有年龄=现在的年龄+4
古 代
浑天说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 认为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 居于内。天表有水,水包地, 犹如卵壳裹黄。
月食的景象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公元前322) 根据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推断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航 海 时 代
探究地球的形状
后来,人们站在 海岸边看远处的 航船,发现总是 先看见进港船只 的桅杆,再逐渐 看见船身。
1.地球的形状
古时候,地球上的人们站在苍茫大地上举 目四望,希望可以看清大地的真正模样。目光 尽处却是那遥远的地平线或海平面 。
远 古 时 代
“天圆地方”盖天说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 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 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 的……
古印度人的地球观
古代印度人 认为:大地被四 头大象驮着,站 在一只巨大的海 龟身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
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盖 天 说
“盖天说”最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是我国古代最早的 宇宙结构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个圆锅盖在大地上,地 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 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2016年10月17日,景海鹏、陈冬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 完成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是一艘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后, 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
2012年6月18日,景海鹏、刘旺、刘洋(女)乘坐神舟九号载人 飞船进入太空,完成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2013年6月11日,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女)乘坐神舟十号 载人飞船在轨飞行十五天。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生活中的疑惑
为什么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驶近的帆船桅杆先出现,船身后出现?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模拟实验:用地球仪(伞面)桌面分别代表我 们的地球,小船代表进出港的航船
麦哲伦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虽然他中途 被杀,但这次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 不管是从西到东,还是从东到西,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 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2、船在桌面上航行时视线要与桌面保持水平 3、重点观察桅杆和船身的变化。 4、“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 5、观察者可以用手机拍摄观察视频上传科学群并汇报。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麦哲伦环球航行
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 西班牙出发,一直朝着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 了西班牙。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 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圆形的!
古代印度人 对地球的认识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是 一个圆盾,由四头大象驮着, 而这四头大象又站在一只 大海龟的背上。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 为: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 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加加林 人类第一位宇航员
1969年 美国 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
阿波罗11号 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2003年10月15—16日,我国宇航员 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中围 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他说:”为了人类 共同的事业,我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见证全貌:随 着科技的进步,人 类进入了太空,终 于从太空中看到地 球的全貌。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终 于
看 到 了
地 球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1961年 前苏联 “东方一号”飞船绕地球飞行 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
实验过程: 1、让小船在地球仪(伞面)上模拟进出港航行,
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你又有什么发现? 3、比较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你
得出什么结论?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应注意的问题
1、船在地球仪(伞面)上航行时视线要与地球仪(伞面) 的顶端保持水平。
杨利伟 中国登月第一人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太空飞 行,围绕地球飞行76圈。
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乘坐神舟七号载人飞 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 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苏教版科学课件《地球的形状》课件 下载1
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
“浑天说”是我国古代一种宇宙学说。认为天 地形状像鸟卵,天包地如同卵裹黄,其浑圆又 像弹丸,故称“浑天”。天一半在地上,一半 在地下,其南北两极固定于天的两端,天和日 月星辰皆循偏斜的方向旋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