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 《地球的形状》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  《地球的形状》课件
6 地球的形状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使用过微信吗?
当你打开微信的时候,一个孤独的小人,面对巨大的 地球站在那里,这就是微信的启动画面,许多人对此非常 熟悉。
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船员所拍摄的 著名地球照片。当时太空船正运行至距离地球45000千米 (28000英里)之处。
新知讲解
1 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是圆形的猜想。
(2)古希腊人的地球观。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球体这一概
念,但是他的这种概念仅是因为他认为球是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的, 而不是根据任何客观事实得出的。
毕达哥拉斯在宇宙论方面,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 理论。他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他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
新知讲解
1 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是圆形的猜想。
后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
被地球的影子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体或
近似球体的第一个科学证据。
亚里土多德还总结出三个科学方法来证明地球品球体或近似
球体,越在北走,北极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极星越低,且可以
着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新的星星。
新知讲解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并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 是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 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古代中国人则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早在2000 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地方说”,又名“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意思是说,蓝天像一 个半圆形的盖子 ,大地像块四方的棋盘。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实验2: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影的影子。 实验材料:光屏(纸板)、手电筒、球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实验过程:(1)将正方体和球体分别放在手电筒和纸板之间。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 和月球
6.地球的形状
导入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 你知道地球的形状吗?
探索
猜测
球形
在海边, 人们 发现远方驶来的 船,先看到船的
,再看到 。
船模、地球仪、泡沫块分别代表什么?
实验要求: 1.观察者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速。 2.小组分工合作,分别体验观察者。 3.小组讨论:观察现象更符合哪种猜想。
探索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的光。
探索
月食
手电筒,正方体,乒乓球 ,泡沫板分别模拟什么?
探索
实地测试 麦哲伦环球航海旅行
探索
更多的证据
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哪些信息说明地 球是球形的?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真的是“正球体”吗?
课堂反思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 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交流
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并进行分享汇报。
探索 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射的影子
A
B
C
A同学负责拿住白纸充当屏的作用。
B同学负责拿住物体。
C同学拿手电筒照射物体。
1.观察这两种物体形成的影子 是什么样的。
2.把观察结果绘制到记录单中。
交流
讨论分析实验现象, 进行分享汇报。
小结
这两个模拟实验,初步验证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
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 是圆形的。
探索
伽利略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
为了验证地球是球体, 无数前辈积极地寻求 各种有力证据来支撑 自己的观点。
探索 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注意:
1.船的模型必须从球面的一端出发, 沿着球面慢慢移动。 2.一位同学在球的另一端观察,观 察时视线要与球的顶端平行。 3.在平面上观察时也是一样的要求。
探索
浑天说:
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挂 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 后来认为地球浮在空气中, 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也就 有了日月星辰的变幻。
张衡
探索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提出地 球是球体,但没有任 何依据,仅因为他认 为圆球是所有几何图 形中最完美的。
探索
远方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 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探索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 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 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 出发地。这样,人们才开始 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麦哲伦
探索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海路线
注: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
6.地球的形状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课后反思
1、今天的学习结束,你收获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3、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 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 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文档都花费了我大量 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 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 和月球
6.地球的形状
导入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 你知道地球的形状吗?
探索
猜测
球形
在海边, 人们 发现远方驶来的 船,先看到船的
,再看到 。
船模、地球仪、泡沫块分别代表什么?
实验要求: 1.观察者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速。 2.小组分工合作,分别体验观察者。 3.小组讨论:观察现象更符合哪种猜想。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也只是一个习惯,只 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 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探索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的光。
探索
月食
手电筒,正方体,乒乓球 ,泡沫板分别模拟什么?源自索实地测试 麦哲伦环球航海旅行
探索
更多的证据
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哪些信息说明地 球是球形的?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课件

课堂小结
我们重新经历了人们探索和了解地球形状的过程,从一开 始认为地球是方形的,到对特殊现象——先看到帆顶再看船 身和月食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模拟实验,再到了解麦哲 伦的航海旅行。
现代科技观测到的地球
现代科技观测到的地球
今天,人们通过从宇宙空间站和各种宇宙探测 器 发回来的照片就能清楚的看到地球的样子。
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 赤道稍鼓 不规则球形
太阳系里的地球
研讨
问题 1 :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 球 形的? 问题 2 :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如果地是方的,那不可能出 现上面这样的现象啊!
你理解了吗 ?
模拟实验 1了吗 ?
模拟实验 2
对比观察,有什么不同 ?
活动手册
把你模拟实验的观察 结果画下来,并推测 一下地球可能的形状 。
麦哲伦航海旅行的故事
1519 年,航海家麦哲伦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 行, 3 年后,他的船队又 回到了出发地,人们开始 接受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蓝色弹珠这张照片拍摄于 1972 年 12 月 7 日,当时宇航员在阿波罗 17 号飞船上( 登月计划的飞船命名序列),三名宇航员 中的某一位用一台 80 毫米镜头的哈苏照相 机,拍下了完整的地球照片。
这张照片非常难得,因为阿波罗 17 号飞船执行的是最后一次阿波罗登月计划, 从此以后,人类已经很久没有飞船抵达这个距离对地球进行拍照。我们看到的大量 地球的照片,都是合成照,而不是太空实拍。站在宇航员的角度,于 4 万 5 千公里之 外眺望母星,地球就像是一颗很小的蓝色弹珠。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 下
地球的形状
你怎么知道地球形状的? 古代人没有高科技,他们 怎么 了解地球的形状的呢?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课件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课件

地球的形状
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个球体,用手电筒照射它们,看投射到白纸 上的影子是怎样的。
结论 正方体的影子是正方形的,球体的影子是圆形的。
麦哲伦航海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 他的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 地。这样,人们才开始接收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形状 太阳和月亮都是球形
地球的形状
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 是一个球体,然而在古代,然而在古代,人们不是这样认为的。那 时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 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个球体的呢?
地球的形状
但有一些现象,却让一部分人推测地球可能是球形。
现象二 在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 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 形的。
地球形状
让我们来做2个实验,分别验证一下
我们把帆船的模型放到球面和平面上,移动帆船,观察看到 的帆船是怎样的。
船在球面上移动时,慢慢的我们先看到船顶,然后才 结论
是船身;在平面上移动时,我们可以看到完整的船。
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船模在球面上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在平面上帆 顶和船身一起出现。 正方体物体的投影是正方形的;球体的投影是圆形。
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是球形的?
四个阶段: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
在公元前5、6世纪,希腊哲学家毕达斯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念,而亚里士多 德则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圆形地影推论出地球是圆形的.这是人类第一次以科学 的眼光探讨地球的形状.16世纪荷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计算,提出 著名的日心学说,为人类了解地球铺平了道路.随后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科学 家不断探索,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造卫星的上天,为大 地测量找到新的手段,人们已经知道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极为普通的一颗行星。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 和月球
6.地球的形状
导入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 你知道地球的形状吗?
探索
猜测
球形
在海边, 人们 发现远方驶来的 船,先看到船的
,再看到 。
船模、地球仪、泡沫块分别代表什么?
实验要求: 1.观察者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速。 2.小组分工合作,分别体验观察者。 3.小组讨论:观察现象更符合哪种猜想。
探索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的光。
探索
月食
手电筒,正方体,乒乓球 ,泡沫板分别模拟什么?
探索
实地测试 麦哲伦环球航海旅行
同学们,今天的课你们有哪 些收获呢?
同学们,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课
感谢各位领导的参与,望批评
下 课
【致读者】
读者朋友,您好!非常荣幸,我的作品对您有所帮助。 为您提供优质作品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提高作品质量,今后能创作出更高质量的 作品,供您参考使用。希望您能点赞或留言告诉我该文档的不足之处,改进方向、方 法,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优化完善。您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愿您我携手共建, 共同提高。在此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万分感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课件PPT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课件PPT

泡沫板模拟月球表面
新知探索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
虽然有的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大多数人 还是不能接受这个观点。
直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 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新知探索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
新知探索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
更多的证据……
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 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的?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
新知探索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
船模、地球仪、泡沫块分别代表什么?
新知探索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
新知探索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
月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象二:
月食发生时,人们观察 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 影子总是圆形的。
新知探索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
手电筒,正方体,乒乓球 ,泡沫板分别模拟什么?
手电筒模拟太阳光照 正方体和球体模拟地球
6. 地球的形状
新知探索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 你知道地球的形状吗?
新知探索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新知探索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
后来,一部分人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
现象一: 人们发现用望远镜 观察从远处驶来的 船,总是先看到帆 顶,后看到船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理解
学习第三小节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他 看 见 玉 米 结 得 又 大 又 多 , 非 常 高 兴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地球的形状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又 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个球体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 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这和人 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但有一些现象,却让一部分人推 测地球可能是球形。在海边,人们 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 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 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模拟实验
船模在球面上先看到帆顶,再看到 船身;在平面上帆顶和船身一起出现。
模拟实验
正方体物体的投影是正方形的; 球体的投影是圆形。
虽然有的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 形的,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受这 个观点。直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 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 年后,他的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 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这样,人)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景象? 从自然现象方面介绍对子,向我们展示了白云、雾气弥漫,雪霜连天的洁白世界。
桃—李柳—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 1) 第 一 句 对 子 词 是 两 组 什 么 词 ? “ 桃 、 李 ” 都 是 水 果 , “ 柳 、 杨 ” 都 是 树 木 , 为 同 类 词 组 成 的 对 子 歌 。
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 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船模在球面上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 身;在平面上帆顶和船身一起出现。
正方体物体的投影是正方形的;球体 的投影是圆形。
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是球形的?
四个阶段: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
在公元前5、6世纪,希腊哲学家毕达斯就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念,而亚里 士多德则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圆形地影推论出地球是圆形的.这是人类第 一次以科学的眼光探讨地球的形状.16世纪荷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长期的 观察和计算,提出著名的日心学说,为人类了解地球铺平了道路.随后伽利略、 开普勒、牛顿等科学家不断探索,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迅猛 发展,人造卫星的上天,为大地测量找到新的手段,人们已经知道地球是浩瀚宇 宙中一颗极为普通的一颗行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