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合集下载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知识归纳: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

3.地球自转与公转:(1)自转与公转比较:(2)公转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5)五带的划分及其天文、气候特征:地球仪新课标导航: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1)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北半球0°—90°N,南半球0°—90°S (2)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与其相对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的。

东半球20°W-0°-160°E,(<20°W和<160°E,简记为:小于—东)西半球160°E-180°-20°W(>20°W和>160°E,简记为:大于—西)凡是小于20度的经线都位于东半球,凡是大于160度的经线都位于西半球,20度至160度之间的经线,东经位于东半球,西经位于西半球,20°W,160°E经线既不在东半球也不在西半球,而在分界线上。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1.已知某点经纬度,能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如:北纬20°,西经40°是指下图中的哪个点2.根据某点在经纬网图中的位置,能写出该点的经纬度。

如:下图中的B点的经纬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图。

了解我们的地球

了解我们的地球
3. 平流层:对流层之上是平流层,它从12公里高处开始,向上延伸至约50公里高处。 平流层内空气运动较为平稳,天气现象相对较少。平流层内富含臭氧(O3),这是 其最重要的特征。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表面免受 辐射伤害。平流层的温度和湿度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平流层的成分主要由氮气 (78.08%)、氧气(20.94%)和其他少量气体组成。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0,072,000平方千米,这包括了陆地和海洋。陆地面积约为148,940,000 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约29.2%。
地球大气层组成
1.地球大气层组成及结构
探索我们的地球:地球大气层组成
地球大气层,又称大气圈,位于地表上方约100公里的空间,包围着整个地球。大气层由不同成分组 成,它们的密度和特性随着高度而变化,从而影响地球的气候和环境。
4. 臭氧层: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的顶部,从50公里高处开始,向上延伸至约200公里 高处。臭氧层中臭氧的含量约为1%。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南极臭氧层空洞、平 流层中部和高层。南极臭氧层空洞是地球上最大的臭氧层空洞,主要成分是氧气 (约占90%)和臭氧(约占10%)。其他成分还包括氮气和其他微量气体,如二氧 化碳和甲烷。
03
地球的环境问题
地球资源过度消耗
1.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地球资源的供应是有限的,包括水、土壤、森林、 矿产等,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资源的消耗 速度远远超过了其再生能力,导致地球资源的持续衰退。
2. 能源消耗与环境影响:能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基础,然而传统 能源的过度消耗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全球变暖和 酸雨等。同时,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仍然不足,导致地球资源消耗的 紧迫性进一步加剧。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椭圆形,赤道半径:6378.137km;极半径:6356.752km。

2.为什么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这是地球长期自转造成的,赤道附近的离心力最大,两极最小,离心力越大,把物质推离旋转中心的趋势也就越强。

这样,由于长时间的作用,两极就相对“压缩”,赤道相对“膨胀”,形成了半径差。

3.地球的物理性质是:地球的密度、压力、重力、地热、磁性、电性、反射性和弹性等。

地球表面的重力是指地面处所受的地心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

地心引力与物质质量成正比,与距地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磁偏角是指地磁子午线雨地理子午线间的夹角。

4.内部构造:地壳,地幔,地核。

5.岩石圈:上地幔内地震波传播速度是不均匀的,从莫霍面到50km深处,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快,这一地段是由结晶质固体岩石组成的,与地壳连接在一起构成地球的岩石圈。

6.软流层:自70~250km深处地震波传播速度较慢,为低速带,这一带的物质可能呈熔融状,称为软流层。

7.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面形态发生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

8.地质作用分类:1.内动力地质作用:1)地壳运动:2)岩浆作用:3)变质作用:4)地震作用:2.外动力地质作用:1)风化作用:2)剥蚀作用:3)搬运作用:4)沉积作用:5)硬结成岩作用:9.矿物是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自然界中只有少数矿物是以自然元素形式出现的,而绝大多数矿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硬度是指矿物抵抗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

摩氏硬度计解理:矿物受敲击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这种特性称为解理。

三组解理(石灰岩变质城方解石)10.岩浆岩的构造:1.块状构造2.流纹状构造 3.气孔状构造 4.杏仁状构造:11.1沉积岩的构造包括层理构造、层面构造、结核、生物成因构造。

(结合三定律答)11.2沉积岩的形成:(对照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1.风华破坏阶段:地表或接近于地表的各种先成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及生物长期的作用下,使原来坚硬完整的岩石,逐步破碎成大小不同的碎屑,甚至改变了原来掩饰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形成一种新的风化产物。

地球基本知识归纳

地球基本知识归纳

地球基本知识归纳
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 地球的自转: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叫做自转,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4.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5. 地球的表面: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主要分布在大陆和岛屿上。

6. 地球的气候:地球上有不同的气候带,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

7. 地球的矿物:地球上有很多种矿物,包括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等。

8. 地球的地壳:地球的外层是地壳,地壳下面是地幔和地核。

9. 地球的地震:地震是由于地壳内部应力变化引起的自然现象。

10. 地球的火山:火山是地壳内部岩浆和气体喷发出来的自然现象。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度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度
时区的划分有助于统一全球时间,方 便国际交流和合作。
日界线的定义
日界线是地球上一条虚拟的线,用于区分东十二区和西十二 区,也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日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经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时, 该点即为新的一天的开始。
时区和日界线的影响
01
时区和日界线的设置使得全球时间统一,方便了国际交流和合 作。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度
目录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经纬度 • 地球的极点和地球的自转 • 地球的时区和日界线 • 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0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近似形状
01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 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
02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37公 里,地球半径约为6356.752公里 。
日夜交替
由于地球自转,我们经历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时差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出 现时差。
地球表面的运动
地球自转引起地球表面的 运动,包括风和洋流的形 成。
04 地球的时区和日界线
时区的定义
时区是以地球自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 计量系统,将地球表面按照经度划分 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的时间都统 一采用标准时间。
地图上的每个点都有对应的经纬度,通过 经纬度可以将地理坐标转化为平面坐标, 制作精确的地图。
时区划分
气象预报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不同经度的地方会 有不同的时间。根据经度可以将地球划分 为不同的时区,便于统一时间管理。
气象预报中经常使用经纬度来描述天气系 统的位置和移动路径,对于气象预测和灾 害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周长约为40,074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2)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除此之外,月食、海边看行船和“站的看,看得远”都可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但是最准确也是最科学的是地球卫星照片。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km (地心到北极的距离(极半径)为6357km ,赤道半径为6378km ),亿km 2。

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3) 地球仪上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是没有的。

(4)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等。

(3)、(4)也是地球与地球仪的区别。

(5)认识地球仪上的一些点和线,由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纬线、经线 三、 纬线、纬度a 、赤道、纬线的定义;赤道与纬线的关系。

b 、纬线的特点:形状:圆圈;指示方向:东西方向;长度变化: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在南、北两极分别缩短成点;纬线条数:无数条。

c 、纬度:①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定义为0°,作为纬度的起始线。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 ”和“S ”表示。

那么,北极为90°N (读法:北纬90°);南极为90°S (读法:南纬90°)。

②纬度变化规律: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北极增大到90°N 。

南纬纬度由赤道向北逐渐增大,到南极增大到90°S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点总结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点总结说起地球,咱们都熟得不能再熟了,毕竟咱天天踩着它转圈圈嘛。

但你知道吗?地球这家伙,不光是个大家伙,形状还特别有意思,就像个蓝色的大水球,还带点圆滚滚的。

咱们来聊聊它的形状和大小,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得通俗易懂点。

首先,说说地球的形状。

小时候,老师可能告诉我们地球是个正圆,但其实啊,它更像是个被轻轻按扁的橘子,或者咱们吃的柿饼子,扁扁的,两边鼓。

科学点说,这叫“椭球体”。

想象一下,从太空看下去,地球不是完美无缺的圆,而是有点扁扁的,那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把赤道附近给拉宽了点。

这事儿挺奇妙的,对吧?再来说说地球的大小。

嘿,这家伙可真不小,比咱们村里最大的广场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具体多大呢?我跟你说啊,地球的直径差不多有1万3千公里,咱们绕它走一圈,那就是4万公里,相当于你从北京出发,一直走一直走,走到深圳,再走到北京,这样来回走个十几趟才够数。

听起来就让人腿软,对吧?但这还只是地球的周长,它的表面积更吓人,有5亿多平方公里,咱们国家的面积跟它比,就像是蚂蚁身上的一个小点。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想,地球这么大,咱们人类是怎么知道的呢?这可得感谢那些聪明的科学家和探险家们。

他们用了各种方法,比如测量影子的长度变化、观察星星的位置变化,还有现在的卫星技术,才慢慢揭开了地球的神秘面纱。

这些知识和技术,就像是咱们手里的望远镜,让咱们能看得更远、更清楚。

所以你看,地球这家伙,不光是个大家伙,还是个充满奥秘和惊喜的宝贝。

它的形状和大小,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神奇礼物。

咱们要珍惜它、爱护它,就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

毕竟,地球是咱们共同的家园,是咱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让咱们一起努力,保护好这个蓝色的大水球吧!。

地球面貌知识点

地球面貌知识点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

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

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⑴、A 点的经纬度:30°W 40°NB 点的经纬度:10°W 10°N⑵、从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 B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 B点位于北半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麦哲伦环球航行.mp4
麦哲伦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 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 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 10 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西班 牙
麦哲伦环球航行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11
地球的照片
阿波罗17 号拍摄的 地球照片, 这是人们 第一次看 地球的真 实面貌。
12
13
先量一量地球的“腰围”—赤道吧!
1、根据毛主席的诗词,在赤道附近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 算出赤道的长度。(1千米=2里)
4万千米
2、根据赤道的长度算一算地球的赤道半径大约是多少千米? 周长L=2πr,r= 6369.43千米
14
极 半 径
地心
赤道周长4万千米
6378-6357=21(千米)
2018年8月5日星期日
18
你了解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了吗? 你会用哪些实例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海岸观船 月食 卫星照片 登高望远
你知道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19
“天圆地方” 直觉:_________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麦哲伦环球航行 _____________ 地球卫星照片 确认: ___________ 平均半径____
认 识 地 球 形 状
地 球 的 大 小
赤道周长____
球表面积___
地球是个球体
20
地球,美丽的星球,人类共有的家园。 请爱护我们的地球,爱护人类共同的家
21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15
6357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16
1 、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 地面积(960万km2)的多少 倍? 53倍
2 、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 800 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 环绕地球赤道一圈大约需要 多少小时? 50小时
17
太阳直径(139万公里)是地球直径的109 倍 太阳体积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1பைடு நூலகம்
了解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能够结合实例提出证据说明 地球是个球体
学会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2
3
天总是在地的上方,天上地下
4
天是包着地的圆球,“天外地内”
“浑天如鸡子。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张衡
5
亚里士多德
月 食
6
毕 达 哥 拉 斯
7
8
1、观察小船在平板上的运动
2、观察小船在球体上的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