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电子小报 手抄报
10岁~12岁元宵节手抄报8张

10岁~12岁元宵节手抄报8张10岁~12岁元宵节手抄报元宵节公众号说说1. 月亮的脸最圆圆,祝福汤圆最甜甜,加上一把问候盐,牵挂盛宴最欢颜,一愿工作多赚钱,二愿生活好运连,三愿快乐最缠绵,衷心祝愿元宵快乐。
2. 正月十五月儿圆,月儿代表我的心!让明月捎去我对你的祝福:元宵节快乐!3. 希望你元宵节快乐:捂着肚子乐,蒙着被子乐,流着鼻涕乐,瞧着镜子乐,对天哈哈乐,喝水咕咕乐,想到我也乐,不乐也得乐,看你乐不乐,永远都快乐!4. 元宵佳节,送你一碗无忧汤圆,赶走所有琐碎与忧伤;送你一碗真情汤圆,让你体会温馨与欢畅;送你一碗快乐汤圆,让你生活无烦无恼。
祝你元宵节快乐!5. 咬一口香甜的汤圆,消融心底的惆怅,送来万千的欢悦。
猜一个快乐的灯谜,解开幸福的密码,迎来醉心的时光。
做一个精致的灯笼,粘贴温馨的图片,捧出光彩的明天。
元宵节到了,愿你节日快乐!6. 春暖日丽元宵到,十五灯节元宵闹。
八方来客人如潮,猜谜抽奖欢声笑。
短信频传祝福道,朋友身体安康好。
快乐开心一起跳,大家协力事业耀。
愿你良宵鸿运照!7. 元宵佳节,短信祝福你,愿你:抛开烦恼,忘记忧愁,丢弃忧伤,忘却烦躁,独留快乐,延续甜蜜,保存开心,拥抱幸福,携手满足。
祝你元宵快乐!8. 月儿圆圆,浓缩着深情思念;汤圆甜甜,蕴藏着幸福无限;人心连连,充满着缠绵爱恋。
元宵祝愿,心情灿烂,身体壮健,快乐每一天!9. 不到十五月不圆,不到春天花不艳。
虽然月不圆,花不艳,但对你的祝福却要提前,元宵就要到了,圆圆的祝福提前送给好运圆圆快乐圆圆幸福圆圆的你!10. 你是馅,我是面,包出生活如蜜甜。
你是锅,我是水,煮出幸福满人间。
你是碗,我是筷,品尝团圆的味道。
衷心祝愿你元宵节快乐!11. 送你元宵一碗,愿能‘宵’去你的烦恼,留有顺心相伴,‘宵’去你的忧愁,留有开心相依,‘宵’去你的哀伤,留有舒心相偎,元宵节到了,愿你快乐‘宵’遥永相随。
12. 庆元宵佳节,我祝你日圆,月圆,圆圆如意。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六篇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六篇1.元宵节手抄报内容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
以前,人们主要是看花灯与舞龙,现在燃放烟花,人们观看烟花也就成为庆祝节日的方式之一了。
晚上七点多一点,我就着急地叫爸爸妈妈带我上工人体育馆去,听说那八点整要放烟花的。
走在街上,看到路上有很多与我一样想看烟花的人,大家老老小小一家人,显得十分的高兴。
人真是多呀,挤得水泄不通。
八点钟到了,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
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等等。
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2.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每到元宵节,我们便会煮元宵,看花灯。
今年元宵节那天早上,我还没起来就知道今天一定是元宵节。
因为妈妈煮元宵的味儿早就飘到了我的鼻孔里。
在我还没有完全清醒的时候,就仿佛听到元宵在我耳边说,快起床吧。
我随着香味来到厨房。
妈妈早已做好了元宵,正等我们上桌儿呢。
我吃起了元宵,嗯,好香啊,新鲜的、嫩嫩的,滑滑的,还是我最爱吃的芝麻味儿的。
元宵的味道真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都把作业完成后,妈妈带我去了表姐家。
我们在表姐家玩了一把“大富翁”,还玩了两把“天使衣橱”就去看花灯了。
今年的花灯真的很好看,有各种各样的,各个乡镇都做了花灯,还有我们学校做的话灯呢,灯的颜色大多数都是红的,但最吸引我的是下马河乡做的那盏花灯。
我们还在花灯旁照了相。
看完花灯,三姑就带我们去吃串儿,可是那时我已经吃不下了,唉,真是还想多吃点儿。
那一天真美好,会成为我一段美好的回忆!3.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我家在美丽的十八重溪旁,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个特别热闹的日子。
在前几天,我的奶奶和邻居就开始忙碌了,打扫卫生,布置厅堂……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每一个人都起得很早,各家各户都在厅堂里摆上了供品,然后毕恭毕敬地等侯着。
元宵节习俗手抄报元宵节的习俗手抄报元宵节手抄报大全

元宵节习俗⼿抄报元宵节的习俗⼿抄报元宵节⼿抄报⼤全 下⾯是店铺提供的元宵节习俗⼿抄报,欢迎查看。
元宵节习俗⼿抄报(⼀) 元宵节习俗⼿抄报(⼆) 元宵节习俗⼿抄报(三) 元宵节习俗⼿抄报(四) 元宵节习俗⼿抄报(五) 元宵节习俗⼿抄报(六) 元宵节习俗⼿抄报(七) 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正⽉⼗五吃元宵,“元宵”作为⾷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种元宵节吃的新奇⾷品。
这种⾷品,最早叫“浮元⼦”后称“元宵” ,⽣意⼈还美其名⽈“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糖、玫瑰、芝⿇、⾖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糯⽶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是在糯⽶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良⾠。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流传到民间。
即每到正⽉⼗五,⽆论⼠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的世界最⼤都市,社会富庶。
在皇帝的亲⾃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做巨型的灯楼,⼴达20间,⾼150尺,⾦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更强。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宋代⼜在⼗六之后加了两⽇,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到⼗⼋整整⼗天。
1~6年级元宵节一等奖手抄报(8张)整理

1~6年级元宵节一等奖手抄报(8张)整理1~6年级元宵节一等奖手抄报(8张)我们对元宵节手抄报最大的要求就是第一要简洁,其次要好看的。
要满意这样的要求也只有2023元宵节手抄报简洁好看能做到了,下面是我整理的1~6年级元宵节一等奖手抄报8张,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1~6年级元宵节一等奖手抄报元宵节朋友圈祝愿语精选1. 喜迎元宵,送您一轮圆月!寄去祝福,明月生辉度佳节!愿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心!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2. 往下按是祝愿,再往下按是吉利,再再往下按是安康,再再再往下按是欢乐,再再再再往下按是好运,始终往下按是如意,按到头了是:元宵节欢乐!3. 我想抓个星星坐在月亮上,许下一个愿望对着你唱歌,看着那灯火鱼龙舞,猜不出迷底的你依旧傻兮兮,似乎和你在一起把红灯笼挂起!祝你元宵佳节欢乐!4. 情是馅心谊是面,密密匝匝挤成团;朋是汤圆友是水,要把味道来勾兑;祝愿是豆沙牵挂是芝麻,颗颗粒粒不分家;汤圆多圆生活就有多美满。
元宵欢乐!5. 元宵节,花灯现,漂亮景致在眼前;元宵节,吃元宵,粒粒汤圆圆又圆;甜美蜜,美滋滋,口齿留香回味久;短信送,祝愿传,吉利欢乐到你手。
祝元宵欢乐!6. 铃声滴答,朋友牵挂,花前月下,爱情童话,赏灯观月,浪漫前踏,短信传送,友情不差,元宵节,祝你快乐欢乐不必惊异!7. 正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吃汤圆。
节日寄去我问候,希望兄弟笑开颜。
平常上班很辛苦,今日忙里要偷闲。
特别日子多问候,月亮代表我挂念。
短信捎去我的心,吃着元宵更香甜!8. 天上的月儿圆,锅里的元宵圆,吃饭的桌儿圆,你我的情更圆,就像元宵一样黏黏乎乎,团团聚圆。
祝您元宵节欢乐!9. 一年一度的彩灯,一年一度的汤圆,一年一度的元宵,愿你被甜言蜜语覆盖,被祝愿挡道,被吉利甜美拥抱,快乐元宵,欢乐元宵,幸福元宵!10. 窗花妙,歌声飘,人头攒动红灯照;擀面皮包汤圆,珍宝元宵落玉盘;明月圆,举杯欢,合家围坐笑连连。
恭祝你元宵佳节欢乐!11. 正月十五到,佳节闹元宵,花灯挂一挂,烟花放一放,汤圆碗中盛。
小学三年级喜迎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

小学三年级喜迎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1.小学三年级喜迎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它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正月十五夜晚。
正月十五称上元,也叫元宵,故称元宵节。
它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完了元宵节也就代表过完了年。
元宵节这一天要吃年糕,包饺子、煮汤圆、猜灯谜、击太平鼓。
元宵节又名灯节,在我们南京有上元晚上张灯之说,张灯三夜,也就是从正月十五张灯,到正月十八落灯。
家家户户都扎一些各式各样的花灯,制灯技艺十分精巧,有珠灯、料丝灯、纱灯、走马灯;灯上还绘有古今人物肖像、故事,结构款式新颖多样。
我们南京的元宵节是最热闹的。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鞭炮声就不绝于耳,犹为热闹的是南京的夫子庙,入夜,万灯齐明,各式各样,加上秦淮河两岸的灯光点缀,和夫子庙的一些古牌楼射灯的灯光辉映,把整个夫子庙景区光照如昼,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繁华似锦的景象。
2.小学三年级喜迎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1、吃汤圆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汤圆,又名“汤团”、“元宵”。
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当时的汤圆称“浮圆子”,亦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宋元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
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元宵依馅论,分有馅和无馅两种,有馅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按制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机制和竹匾水滚等诸种;按粉制区别,则有糯米面、高梁米面等。
2、猜灯谜玩灯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
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中国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
3.小学三年级喜迎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打开二月的门你披一袭春风走来那满天绽放的烟花是你迷人的微笑吗你是烟花托起的月亮人潮为你而来那满街手拉手的花灯是你送给孩子们最甜美的梦呵孔明灯张开童年的翅膀星星打开梦幻家园牵手一万颗心愿是谁打开了月光宝盒幸福之光溢满了夜的眼睛有多少精彩为你而来有多少美丽倾巢而出今宵是谁多情百合花沿着你羞红的心事已悄然启程梦想撑一叶春天的小船正踏浪而行4.小学三年级喜迎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1、久旱逢甘露(打水浒传人物绰号)——及时雨2、奥运射击冠军(打《水浒传》人物绰号)——金枪手3、再三谦让(打《三国演义》人名)——陆逊4、古代文化(打《三国演义》人名)——史迹5、事事齐全说汉高(打《三国演义》人名)——刘备6、逐渐繁荣(打《三国演义》人名)——徐盛7、八骏日行三万里(打《三国演义》人名)——马良8、六王毕,四海一(打《红楼梦》人名)——秦邦业9、三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巧姐10、女十八兮叹分离(打《红楼梦》人名)——杏奴11、元前明后(打《水浒传》人名)——宋清12、渐渐安定(打《水浒传》人名)——徐宁13、赫赫小英雄(打《水浒传》人名)——童威14、不许你发达(打《水浒传》人名)——杜兴15、禁止调房(打《水浒传》人名)——杜迁16、济人急难(打《水浒传》人名)——施恩17、渐渐安定(打《水浒传》人名)——徐宁18、众芳竞艳(打《水浒传》人名)——花荣19、社会在发展(打《水浒传》人名)——史进20、僧穿彩衣(打《水浒传》人物绰号)——花和尚5.小学三年级喜迎元宵节的手抄报内容1、美好的祝愿传到你的手机,在元宵节到来之时,愿你元宵节全家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美美满满,快快乐乐,和和美美,幸幸福福直到永永远远!2、赏花灯,闹元宵,好运问候来得早,一声快乐最美好,快快乐乐人生高,吃汤圆,看月圆,吉祥如意来陪伴,一句幸福乐心田,和和美美好梦圆。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文字100字

元宵节手抄报内容文字元宵节,又称为灯节、小正月或上元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它是中国传统农历新年中第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始于东汉时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通常是西历二月份。
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点亮彩灯,赏月,吃元宵。
元宵的外皮是用糯米粉制成的,内馅多样,有芝麻、豆沙、果蓉等。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表示着团圆与幸福。
元宵节的来历据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汉族传说。
相传,汉朝时,一位聪明勇敢的少女叫做曹宝英,她的父亲是个年迈的医生。
一天,曹宝英的父亲突发重病,她四处寻找草药,但却找不到。
为了救父,曹宝英穿越千山万水,找到了草药才及时救治了父亲。
曹宝英为了感谢月宫女神嫦娥的帮助,每年正月十五,在庭院里点亮彩灯,向嫦娥磕头祭拜。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曹宝英的孝心和嫦娥的帮助,也开始在这一天点灯、赏月、吃元宵,便形成了现在的元宵节。
在元宵节期间,各地举办的庆祝活动十分丰富多彩。
一些城市的街头巷尾会举办灯会,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形状的彩灯,非常热闹。
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舞龙、舞狮等庆祝表演。
同时,还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如花灯舞、京剧、豫剧等,让人们在节日里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除了观赏和庆祝,元宵节还有一项悠久的民间传统活动,就是猜灯谜。
人们会将谜面写在纸上,贴在彩灯上或者门上,然后其他人可以来猜。
猜灯谜既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锻炼智力的方法。
在元宵节这一天,除了点亮彩灯、观赏表演和猜灯谜,人们还会互相拜年、送礼物,表达对亲友的祝福和问候。
尤其是年轻人,还会在元宵节这一天一起出去游玩,增加彼此的交流和互动。
总的来说,元宵节是一个充满各种欢乐和祝福的传统节日。
它不仅代表了团圆和幸福,还传递着寄托人们美好愿望和对未来的期许。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元宵节都被认为是一个重要而值得庆祝的节日。
关于元宵节手抄报内容

关于元宵节手抄报内容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局部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开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
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
中唐以后,已开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把戏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巧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开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那么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
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最简单的元宵节手抄报(精选20张)

最简单的元宵节手抄报最简单的元宵节手抄报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
在中国唐代就有各地驻京“邸吏”主持抄发、以地方官吏为主要对象的手抄报,史称“邸报”。
现存于英国大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焯邸报《进奏院状》,抄发于公元887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是很重要的节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最简单的元宵节手抄报(精选20张),希望大家喜欢!元宵节优美句子:1、元宵佳节欢乐渡,张灯结彩花拥簇。
一夜鱼龙酣畅舞,银花闪烁映火树。
邀约亲友齐欢聚,美景怡人悦心目。
此时此景情意浓,万事和乐沐幸福。
恭祝元旦佳节快乐。
2、正月十五元宵吃汤圆:你圆、我圆,人人结缘!日圆、月圆,事事皆圆!人源、福源,处处皆源!官源、财源,源源不断!心愿、情愿,愿愿称心!3、就是现在,用我最真切的思念。
让风捎去满心的祝愿,给我生命中不可多得的你!愿你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元宵节!4、赏月,观灯,我等你!花灯,月下,我想你!月圆,汤圆,缘梦圆!5、正月十五佳节到,月圆人圆元宵闹。
亲人团聚乐淘淘,吃完汤圆看热闹。
大街小巷放鞭炮,灯谜猜得汗直冒。
龙狮舞得真是妙,此起彼伏试比高。
心满意足生活好,美好明天将来到。
元宵快乐!6、正月十五月儿圆,欢乐喜庆到人间;正月十五元宵甜,万里河山尽开颜,正月十五幸福绵,好运好事喜连连,正月十五手相牵,幸福生活比蜜甜,短信一条到身边,愿您开心过年!7、参与,还亲手尝试。
首先是做馅,母亲将买来的红豆拣干净用水洗净,泡上个把时辰,倒进锅里用文火煮,直到豆皮浮起,豆子开花,然后将豆皮捞掉,将豆子盛进盆里用擀面杖8、一份诚挚的祝福,祝你在元宵佳节里,开心像鞭炮,噼噼叭叭好快乐;幸福像彩灯,照亮甜蜜的生活,甜蜜像汤圆,圆出一生一世的执着!9、元宵到我托汤圆亲亲你,我托花灯抱抱你,我让快乐围绕你,我要幸福陪伴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 宵 节
史
话 奉贤区实验小学 五(4)班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亦称“上元节”、“灯节”。
古
时道教把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
“夜”在古语中又称“宵”,是谓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上元节”。
因为这天旧时通宵达旦张灯
结彩,供人观赏为乐,故又称“灯节”。
我国年节风俗的最后定型在汉代,那时年节的一些活动,已和后来的习俗接近。
元宵节也是最早始于汉代。
元宵节的风俗颇多,吃元宵、看花灯、舞龙灯‘、耍社火、闹元宵等,因地域不同,风俗又有所不同。
正月十五闹元宵,当然要先说说吃元宵的风俗。
这一风俗,至今仍很盛行。
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月满圆、人团圆。
上元之夜,家家户户,都要吃糯米面裹着糖馅的元宵。
这一传统美食,其历史悠久,渊源流长。
早在宋代耐得翁所著的《都城纪盛》中,就有“米团子”、“豆沙团子”、“蒸团子”等吃食名目,可能是元宵类的最早记载。
经多年流传沿革,元宵至今已有诸多花色品种及不同吃法,各有千秋,美不胜收。
元宵节这天,南方要耍社火,北方要舞 龙灯、踩高跷、玩狮子、跑旱船、扭秧歌。
那激烈的锣鼓一响,催得人们心头发热,看 得人们眼花缭乱,到处人潮如涌,有说不完 道不尽的乐趣。
猜灯谜也有二条约定俗成的规则:第一,单纯的词汇解释
或知识问答,不能算是灯谜,就算是谜语,也只能被看作低级的作品,例如:人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若以“山水甲天下”猜中国地名“桂林”,这纯属一种文字解释,毫无谜味。
第二,谜面上的字,绝对不能在谜底出现,除非有标明露春格,否则、底、面不能相犯,例如以“普天同庆”猜店招“大家乐”很多人猜“全庆”。
因为谜底已犯着一个“庆”字,这个答案就肯定不能成立了。
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
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
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
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
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观花灯,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
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
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