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案例分析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设计案例

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引言:分析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研究和应用分析方法来确定和量化物质组成和性质。
在大学中,分析化学通常是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分析化学教学案例。
本文将介绍一个大学分析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并分析其实施过程和结果。
案例背景:在某大学的化学专业中,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常见分析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设计目标:1. 培养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和动力;2. 培养学生分析化学实验技能;3. 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
案例设计: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每个小组需要设计和完成一个关于食品中常见成分分析的实验项目。
该项目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分析化学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步骤1:实验项目选择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特定的食品样品,例如橙汁、牛奶或苹果。
他们需要考虑选取食品样品的原因,并阐明食品样品中常见的成分,如糖、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
步骤2:实验方案设计每个小组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来分析选取的食品样品中的成分。
实验方案应包括试剂和仪器的选择、样品的制备、样品处理的步骤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
步骤3: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他们应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步骤4: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学生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讨论和解释。
他们应该能够解释结果是否符合预期,以及可能的误差来源。
步骤5:实验报告每个小组需要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案、实验数据、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和讨论等内容。
实验报告应具备科学规范和逻辑性。
实施过程和结果: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实验项目,相互合作和交流,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常见化学中毒案例分析

急性化学中毒诊断原则:
1、明确的接触史(接触情况、现场调查、 生物样本检测);
2、明确疾病的性质、部位以及严重程度;
3、综合分析。
急性化学中毒治疗原则:
1、现场抢救
2、院内抢救(清洗、复苏、稳定生命体 征、对症治疗、解毒)
处理中毒病人应该注意 :
1、判断是否是中毒或可疑中毒 了解可疑中毒病人所接触(包括消化 道、呼吸道及皮肤接触等途径)的情 况,判断该患者是否为化学物中毒或 可疑中毒。
卫生监督部门调查胶水含二氯乙烷。
有机锡中毒(三甲基氯化锡)
有机锡中毒主要发生在塑料制品厂和废 旧塑料回收加工,常由三甲基氯化锡引 起。
急性三烷基锡中毒
-------常见低钾血症和中枢神经损害表现, 四烷基锡和三苯基锡中毒也可出现中枢神经 损害,但临床表现可因各有机锡化合物毒作 用靶部位不同而异。
个别接触三氯乙烯者发生严重变应性皮 肤损害-----
可经8—30天(大多为两周)的潜伏期发病 ----
皮炎,常伴有严重肝脏损害,部分有 肾脏损害,死亡率高。
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的临床特点
1、有三氯乙烯的接触史,包括直接接触和 间接接触;
2、和接触的三氯乙烯的浓度无关,无剂 量—反应关系;
3、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8—30天左右, 很少超过50天(所以基本上是新工人发 病);
处理中毒病人时应该注意 :
6、报告制度 根据所接诊的病人情况,如发现是职业 性化学物中毒的患者,应马上向医院有 关部门汇报,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同 时,避免中毒事故或中毒病人的再次发 生、出现。在抢救过程中,做好阶段性 的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把 有关内容向上级部门汇报。
目前的发病情况
1、有机溶剂中毒、气体中毒、金属中毒; 2、重大事故、发病人数多; 3、发病原因复杂; 4、处理能力有待改正。
初中化学实验案例分析

初中化学实验案例分析
化学实验在初中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个初
中化学实验案例,看看其中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这个实验案例是关于酸碱中和反应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
操作,观察酸和碱溶液混合后产生的中和反应。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
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和试剂,比如玻璃容器、酸、碱溶液等。
在实验开始前,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酸和碱的一些基本知识,让
他们了解酸碱的定义、性质和常见的酸碱指示剂等。
然后,学生们分
组进行实验操作,将酸和碱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观察溶
液的变化。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们发现酸和碱混合后的溶液呈现中性,PH值
接近7,产生了中和反应。
他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PH试纸或PH仪器
来测试溶液的酸碱性,并能够准确地判断溶液的PH值。
通过这个实验案例,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还提
高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这个实验还激发了学生对
化学实验的兴趣,促进了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学习。
总的来说,初中化学实验案例的分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
学习热情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精神。
希望通过这
样的实验案例分析,能够激发更多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为他们的
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析化学方案设计

分析化学方案设计一、引言分析化学方案设计是指通过科学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解决化学分析问题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分析化学方案设计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其应用。
二、实验目的我们选取了铁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分析作为示例,目的是确定未知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
三、实验原理铁离子浓度的测定可以使用光度法。
当铁离子与邻菲罗啉反应生成强吸光物质时,可以通过测量其吸光度来间接确定铁离子的浓度。
四、实验步骤1. 校准曲线的制备:- 准备一系列标准溶液,其中铁离子的浓度依次为0.1 mg/L、0.2 mg/L、0.4 mg/L、0.8 mg/L和1.0 mg/L。
- 分别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并加入相同体积的邻菲罗啉溶液。
- 将各个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测量,并绘制标准曲线。
2. 测试未知水样:- 取一定体积的未知水样,并加入相同体积的邻菲罗啉溶液。
- 测量未知水样的吸光度。
3. 计算未知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 根据标准曲线,利用测得的未知水样吸光度,确定其对应的铁离子浓度。
五、装置与试剂1. 装置:- 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吸光度。
- 容量瓶、移液管等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用于制备溶液和取样。
2. 试剂:- 铁标准溶液:用于制备标准曲线。
- 邻菲罗啉溶液:与铁离子反应形成有色络合物。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利用标准曲线,通过未知水样的吸光度找出对应的铁离子浓度。
七、实验注意事项1. 按照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严格控制实验中的容量、体积等参数,避免误差的产生。
3. 注意实验室安全,遵守相关实验操作规范,佩戴实验室常规防护设备等。
八、结论通过光度法测定未知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可以得出该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为XX mg/L。
九、总结分析化学方案设计是分析化学领域重要的实验设计方法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可以解决分析化学问题。
在实验中,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析

; -
I t Hrl 。。. ea 。 d
理 论 前 沿
分析化 学教 学 中的案例教学法探析
蒋福华
( 市卫生学校 广西桂 林 5 10 ) 桂林 4 02
摘 要: 分析化学教 学过程 中开展 案侧教 学是 一种重要 的教 学方法 , 要精 心设计分析化 学教 学案 例库 , 妥善组织课堂教 学, 重视评估案 饲
的其他知 识 , 了解医学各领 域特 别是 药物分析 其他医学 相关课程知识 情况 , 合分 析化学课 《 活 用水 卫 生标 准 》对 自己的生 活 用水 或 结 生 的最新信 息 , 参加 医学 实践 活动 并收集有 程 采 用 更 复 杂 的大 案 例 。例 如 “ 溴 酸 东 周 围环 境 区域 内的 水源 通过 实 验进 行验 证 。 积极 氢 关 实例 。只 有这 样 , 师才 能更 好地 组 织案 莨 菪碱 含量 测 定 ” 涉 及到 新 药 开 发 、药物 教 ,
积极 , 课堂 气氛热 烈 。为此 , 笔者在 组织分析 课前, 案例 讨论 的准 备阶 段 , 教师根据 课
习积极性 , 最大限 度地让学生 参与到案 例教学 当中来 , 为此 , 笔者从 以下几 个方面人手 , 进行
了有 益 的 尝试 与探 索 。
为 了加 强对知识 的 系统性 训练 , 培养学 生 综合运用分析化 学整体 知识 的能 力 , 可在学生
例教学 , 引导学生 积极 参与 案例பைடு நூலகம் 析 , 并对学 生 的分 析结 论 做 出 正确 的 评 议 。
课堂 上 , 指导 学生 分组 讨论 , 对案例进 行
初 步分 析 。教 师可 适时 参 与某 组 的讨论 , 进
初中化学教研专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化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实验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为专题,通过分析实验探究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案例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实践三、案例目标1.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优化实验探究教学策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四、案例实施过程1. 实验探究教学设计(1)明确实验探究主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探究主题,如“物质的溶解性”、“气体的制取与检验”等。
(2)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现象等,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3)制定实验探究评价标准:从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等方面制定评价标准,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 实验探究教学实施(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引出实验探究主题。
(2)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实验项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探究。
(3)实验操作: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强调实验安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实验现象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为后续分析、总结提供依据。
(5)实验分析与总结: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实验探究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2)小组互评:小组内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实验探究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五、案例反思1. 实验探究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十个典型实验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十个典型实验引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原理和反应过程。
本文将介绍十个典型的化学实验案例,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实验1:酸碱中和反应测定物质的含量这个实验可以通过酸、碱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例如,可以使用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判断出反应完全发生所需的反应物量。
实验2:金属活动性与置换反应这个实验可以通过观察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来研究金属的活动性。
例如,在铁片浸入铜(II)硫酸溶液后,铜离子会被亚铁离子还原,从而导致溶液颜色变深。
实验3:电解质与电解过程这个实验可以通过观察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现象来研究电解质的性质。
例如,可以使用稀硫酸铜溶液进行电解,在阳极上观察到氧气气泡的释放,而在阴极上观察到铜离子还原成金属铜。
实验4: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这个实验可以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和操作步骤来研究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
例如,可以使用溴酸钾与亚硫酸钠溶液进行反应,观察到颜色变化的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验5:分析化学中常用方法这个实验可以通过常用的分析方法来确定某些化合物或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例如,可以利用双曲线法测定硒酸盐中二价硒的含量。
实验6:有机化合物制备和特性测试这个实验可以通过制备有机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特性测试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特点。
例如,可以通过醋酸乙烯酯水解制备乙醇,然后使用红蓝试纸检测乙醇的鉴别性质。
实验7: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这个实验可以通过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来了解高分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聚丙烯酰胺的聚合反应制备水凝胶,并测试其吸水性能。
实验8:酶的功能和催化作用这个实验可以通过观察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来研究酶的功能和特点。
例如,可以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过氧化铁(II)溶液进行酶活力测定实验。
化学实验的结果分析

化学实验的结果分析化学实验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反应来研究物质变化的过程,从而获取有关物质性质和反应特征的信息。
在化学实验中,结果分析是对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解读和推断的过程。
本文将围绕化学实验的结果分析展开讨论,探讨结果分析的重要性、相关方法和技巧,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的几个典型案例。
一、结果分析的重要性结果分析是化学实验的核心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实验结果,揭示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制。
结果分析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检验实验目标是否达成:结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实验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是否达到了实验的目标。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或偏差,并据此进行改进和优化。
2. 解释观察结果的背后原理:结果分析是对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科学解释的过程。
它可以揭示实验现象的本质原理,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3. 推断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通过结果分析,我们可以推断实验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这有助于我们优化实验条件,改进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提高科学实验的技巧和方法:结果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积累实验技巧和方法。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据此改进实验设计和操作流程。
二、结果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结果分析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结果分析方法和技巧:1. 数据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结果分析的基础。
可以通过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指标来描述实验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2. 图表展示:利用图表可以更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可以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如曲线图、柱状图、散点图等,将实验数据可视化,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比较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差异。
3. 结果解释和推断:对于实验观察结果和数据,需要进行科学解释和推断。
可以根据实验原理和反应机制,结合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推断其背后的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系何物中毒,如何验证分析?
解题思路: 1 根据中毒症状查找各毒物分析表,为哪类物质中毒? 2 分析剩余食物、呕吐物,建立分析方法(GB号?),测定验证。
pH试纸测定为7。 取少量样品,暴露空气放置过夜,样品潮解。
结论: 样品为中性的无机盐
实验3:定性金属离子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取少量粉末样品置于杯形电极中,做原子发射光谱。 读谱:3302.34Å,黑线 粗浓
福建省流县高坂村从1965年起的20多年中,全村只生女婴,成为远近 闻名的“女儿村”。然而,1989年高坂村人放弃了饮用多年的井水,安装 上自来水管,把山泉水引进各家各户,奇迹出现了,村中降生了男孩。
有关科研部门对村民原先饮用的井水进行了化验。
问题:井水和山泉水的微量元素有何差别?用何法分析测定?
解题思路: 1 检索水中哪些有害矿物质可能对遗传因素产生重大影响? 2 调查该村附近的工业情况 3 用原子发射光谱测定井水、山泉水的所有金属元素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请同学给出: 1 各毒物中毒症状分析表 2 可疑毒物的国标分析方法,说明结论。
判断:
亚硝酸盐中毒
GB/T5009.33-1996: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结论: 呕吐物等样品有玫瑰红色出现,工人系亚硝酸盐中毒。
结论:该品为白色粉末,含三聚氰胺0.95%。
问题:大量的物质是什么?如何验证分析?
解题思路: 1 查三聚氰胺性质。做区分有机物或无机物实验;测定水溶性、
pH值等物理性质。 2 猜测掺假物大概是便宜的化合物。若是有机物,进一步做红外光
谱、核磁共振等定性实验;若是无机物,做原子发射光谱,定性 金属离子;再作阴离子定性实验,最后做定量实验。
3302.04Å,黑线 粗浓 2852.83Å,黑线 粗浓 2853.03Å,黑线 浓 2680.34Å,黑线 浓 2680.44Å,黑线 浓 结论: 含大量钠离子
实验4:定性阴离子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取两份样品水溶液,分别加: BaSO4试液:稍微混浊 AgNO3试液:大量白色沉淀。再加H2SO4,沉淀不溶解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分析化学案例分析
案例1:“盐”中毒事 件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08年5月,瑞安某电镀厂三个外地工人在厂里简易房,煮些肉丝面吃, 发现盐用光了。厂里一位老师傅主动说去弄一点盐。于是到了车间,抓了一 些“盐”回来就用了。这些“盐”系白色粉末,也咸咸的。
实验1:区分有机物或无机物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用燃烧匙取少量样品粉末,在酒精灯上烧。看到少量的白 色颗粒四处飞溅,最后仍留有白色粉末。无黑色物质产生。
结论: 样品为无机物
实验2:物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实验 取少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少许水,搅拌,完全溶解;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实验:定性金属离子 将井水、山泉水两个样品分别滴至平头电极上,用红外灯
烘干。置于电极架上,做原子发射光谱。
读谱:井水样品出现下列黑线,山泉水则很淡
3261.05Å,浓黑; 3403.65Å,浓黑 2288.02Å,浓黑; 3158.87Å,黑 结论: 井水含有较高含量的Cd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调查:这个村附近有个大的旧镉矿,村民们饮用井水中含镉量 较高。
研究表明:当体内的镉达到一定的浓度时,男子精子成熟和活 动能力受到损害,其中带Y染色体的精子的活力受到的影响更 大,其成活率比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要低,而带有Y染色体的 精子与卵子结合才能孕育为男孩。为此,导致“女儿村”的罪 魁祸首“被揪出。
注:以上由瑞安卫生监督所负责分析。
案例2:白色粉末为三聚氰胺?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一皮革制造商去温州化工原料市场购买了10吨三聚氰胺,作皮革鞣润剂、 上光剂和抗水剂。使用后发现,三聚氰胺的特性甚差。于是怀疑该产品被掺 假。将样品送到温州某研究所分析鉴定
结论: 含大量氯离子。初步判断样品为便宜的NaCl。
问题: 还有其它物质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5:用莫尔法测定氯离子含量并折算成NaCl含 量 含NaCl 98.7%。该样品为工业级的NaCl。
总结论:
结果:皮革制造商起诉供应商索赔
案例3:福建有个女儿村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