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菲的世界》有感(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精选76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1《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光听名字的话,会觉得像小时候阅读的童话故事书一样,不过,如果你开始阅读的话,你会发现,这本书,神秘莫测。
初读·伊甸园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很奇怪,为什么作者要用伊甸园来做标题?在之后,我看完了伊甸园这一章之后,我发现,伊甸园这个词,在整章里面,只出现了一两次……伊甸园这一章,是整一个故事的开头。
我觉得,主人公苏菲,是一个非常爱探索问题,很有主见的一个小姑娘,她收到了两封神秘的信,没有寄信人的名字,也没有贴邮票,而且,这两封信里面也只有一句话,分别是: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第二章·魔术师的礼帽魔术师的礼帽,这一章连接着上一章,苏菲在自己在探索这个问题,却找不到问题的答案,而第二章开始,就有一封神秘的来信,循循善诱的带领着苏菲去探索这个问题,这个神秘人,用魔术师的礼帽和兔子开始教导苏菲,打比方去告诉她这两个问题。
第三章·神话神话这一章,我算是比较感兴趣的,因为,我对神话故事是比较好奇的,因为,我们大多都是了解本国的神话故事,而课本里教的也大多都是本国的神话故事,所以,我对国外的.神话故事都不是很了解,所以,我还是比较想了解一下外国的神话故事。
而这个神话故事,也是由那个神秘人告诉苏菲的,因为,神秘人想用这些神话故事,继续帮助苏菲解开这两个问题。
第四章·自然派哲学家自然派哲学家,比起神话,我刚开始读这个名字的时候,没有什么概念,因为,在我的理解里,哲学家就是哲学家,为什么要加上自然派呢?而这个自然派哲学家,仍然还是那个神秘人告诉苏菲的,而在神秘人介绍的这几个自然派哲学家里面我比较赫拉克里特斯的说法,他认为:在事物的秩序中,好与坏、善与恶都是不可或缺的。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例(3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
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
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
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
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 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
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
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
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
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
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
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
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
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
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
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范例(2)《苏菲的世界》是一本由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所写的哲学小说。
苏菲的世界感受心得(通用10篇)

苏菲的世界感受心得(通用10篇)苏菲的世界感受心得篇1今日最后读完了苏菲的世界。
人有选取的自由,能够能动地作用于社会。
我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是唯物论者,但又相信社会与自然一体,会生长,是一元论者。
有时能体会到物神合一的境界的。
确实,人只是广袤的世界里的一粒灰,认识事物有不实之处,如康德所说,戴着有色眼镜,受到种种限制。
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运用理智去分析,每件事都有它的必然性。
对生活不仅仅是美感的体验,如祁克果所说,要进入到道德阶段,坚持按正确的去做。
但不想进入宗教阶段。
诚然,有时天人合一的感觉就像是宗教。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透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透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适宜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一封神秘的信。
她从这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同时达·芬奇的绘画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也包括其中。
这本《苏菲的世界》可谓是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记》,它引领我在一个新奇而古老的世界里漫游……其实在大千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漫游者,而哲学正是我们探路的一支火炬。
它不示意你走向某一特定的方向,而是让你用心灵的眼睛去寻觅;它不限定你思考某一固有的现象,而是让你用自己思想的脚步去探察……生活中,不能说人人都是哲学家。
但我觉得,至少人人都有点哲学头脑——一种好奇的探求愿望,一种不弃的思考精神……在生活中探索新闻,在学习中探索知识。
就像苏菲在神秘导师创造的神奇世界里探索世界谜团。
或许这种对于好奇的探索精神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正是这种天性促使人们一往无前,正是这种精神使人们不断发现和创造。
苏菲的世界读有感500字(优秀10篇)

苏菲的世界读有感500字(优秀10篇)苏菲的世界读有感500字篇1《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哲学方面的故事,所以读起来难免有些枯燥,但是,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样坚持读了下来,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打开邮箱,拿出那封神秘的信:“你是谁?”在苏菲问自己的同时,同样的问题在她心中响起:“我是谁?”或许,是这个世界的常识在作怪,可是仔细想想,又不像。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带着与苏菲相同的问题,我试着从她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
看世界从无到有,看生命的意义。
苏菲思索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笛卡尔,康德,马克思,达尔文……这是一群思想先行者: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那是许多满载智慧的年代。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本枯燥乏味,甚至有些不切实际的学问,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就明白了,哲学到底是什么。
哲学也可以证明许多:美与丑,善与恶,生与死……科学能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能给予我们智慧。
我还有许多想问,但却不知道怎样来表达,或许只有你和我一样读了本书之后,才能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苏菲的世界读有感500字篇2《苏菲的世界》主要讲述的是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哲学家艾伯特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和一些古今中外的哲学家。
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把原本比较难懂的哲学,通过艾伯特让苏菲思考的一系列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使得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我们自己也可以了解哲学发展史。
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
读了这本书后,丰富了自己在哲学方面的知识,随着书中艾伯特给苏菲所提供的哲学问题,我也跟着思考了,然后继续看下去,发现自己的观点和书中的还有些相同,让我有种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接触到了不同的思想,好像自己进入了一个思想相互交流碰撞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随意发挥着自己的想法,没有人会去笑自己,得到的是别人的倾听和尊敬,大家互相汲取着那些精髓,不断丰富自己的世界,但是却始终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那一份信仰。
《苏菲的世界》阅读感想五篇

《苏菲的世界》阅读感想五篇《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它不仅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苏菲的世界》阅读感想,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苏菲的世界》阅读感想一当打开《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时,我刚开始阅读时觉得很乏味,但是仔细地静读一章后,发现这不是一本空洞无聊的书。
14岁的苏菲有一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此,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一名神秘哲学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向苏菲传授哲学知识。
苏菲开始接触、思考哲学问题,她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了解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哲学,认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绘画、莎士比亚戏剧、古登堡印刷机,知道了近代的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马克思哲学思想。
世界就像谜团一样在她眼底展开……《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思想启蒙书。
读着读着,好像我的思想里碰撞出了不一样的世界,好似在看美国恐怖大片,给人惊魂的感觉。
甚至,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好像在那个世界里我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想法,抱着好奇心去探索、怀疑世界上的一切。
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好奇。
页页花木盛,期期小森林,闲来常做伴,意蕴可涤心。
《苏菲的世界》已经让我走进了哲学的天地,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苏菲的世界》阅读感想二一位花季少女,某天回到家,发现了一封写着两个哲学问题的神秘来信。
于是,在一位哲学老师用一封封信的引导下,开始思索与探索,从古希腊到现代,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佛洛伊德,所有哲学大师所思考各类问题与学说,最后塑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这本书使我明白了哲学的意义、人的生命和各种哲学学说:如果把地球比做一只用于变魔术的兔子的话,我们就是居住在兔子绒毛深处的细胞。
写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篇

写苏菲的世界读后感5篇写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1十四岁的少女苏菲如同我一般,每当我思考,就宛如进入了苏菲的世界,哲学的世界。
这是一本最易懂的哲学启蒙书,但我真正的进入它却费了不少的周折。
我开始用哲学的眼光审视世界,发现身边的哲学无处不在。
小鸟有没有思想,我想,我不是鸟,自是不知其是否所思。
优雅的旋律传入耳中,一种对哲学的思考,在电影的潜移默化中,悄悄展开。
影片用奇幻的手法穿插着一些传奇人物的历史故事及其思想,苏菲的一次次探索,从启蒙到进化,引领着我们进入了一个神奇,理性而又充满魅力的哲学世界。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又将是为何而存在?一个个问题,不仅仅只是引导着苏菲,还让我们发出了深深的震撼,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那样的难以回答,正如电影中所说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于饥饿的人来说,是食物;对于寒冷的人来说,是温暖;对于痛苦的人来说,是幸福。
存在的意义,怕是没有人能理解。
就犹如世间万物一样,世界为何存在?其意义又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恐怕是连提出这些答案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正确吧。
我们迷茫,并不是因为年轻,而是因为,我们不懂得这个世界。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对外面世界的探索,对内心世界的创造,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直到死亡。
人有多大成就,并不是他做了什么事,而在于他是否洞悉了世界的本质,创造的内心世界是否有价值。
我是谁?生命又是什么?世界为何存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不可能告诉我们,他们所做的,只能是引导我们去创造创造自我,创造生命的价值,创造世界存在的意义……写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篇2《苏菲的世界》是一本人类启蒙读物。
就像书中说的那样,它是上校写给女儿的生日礼物。
在我看来,这本书可能是西方青年,迈入智慧的敲门砖。
任何一个人,读了《苏菲的世界》,都会大有收益。
里面的世界非常精彩,就像鸟儿享受于飞翔、马儿享受于奔跑一样,在书里面,你可以享受到为人的乐趣。
人是思想的动物,人最伟大的力量是思想,能够驰骋于思想的人是快乐的,所以,我忠心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领会这样的快乐。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9篇

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9篇一篇好的文档,总能让人看了赏心悦目,无形之中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9篇》,希望您能喜欢!苏菲的世界的读后感(篇1)4月份随意在新华书店买了这本书,到10月份忘记为什么才开始看,我觉得,书也好,人也好都是要讲缘分的,也许这就是我的缘分。
上个无奈的假期,让我倍受打击。
开学后,连着几天晚上在寝室里走来走去不知道要做什么。
心里烦躁却没有人能够开解我,唯一能给我帮助的人,却只给我带来了两个不幸。
我真的想永远停留在20岁。
这个十一,我回家跟这个我最重要的人谈了谈我的未来,虽然有些条理不清,但是我把我的意思传达到了,也明白她对我有什么要求和期待,我觉得,沟通很重要。
相处也很重要。
即使是血浓于水,也需要朝夕相对。
虽然我模糊的能感觉到我对未来的需要,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我才有了更坚定的信念。
其实也谈不上是信念,只不过觉得心里终于有了支撑,还是会觉得无聊,但是不至于慌乱和不知所措。
我大概能够感觉到我要的是怎样的生活,在以后。
虽然我不知道未来能不能像我设想的那么平顺,但是至少我的心不会改变,我不会迷失自己。
“未来”这个词,也告别了过去不懂事的期待,而终于有了“希望”的含义。
整整两年的大学生活,我都浪费掉了,但是我对妈妈说,我觉得我浪费得好,浪费得对,浪费得很值得。
我知道很多人跟我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生活比我要优越得多,所以在网上看到他们看的书,看的电影,看的动画,去过的地方,对事情个认识,我觉得自己相当孤陋寡闻。
不过,生活— 1—的平顺让我对此除了钦佩没有其他感觉。
我没有想去看那些书,没有想去看那些电影,没有想去那些地方,也没有想把自己变得成熟和深刻。
好吧,我有想看那些动画,顺带发现,《攻壳机动队》真的不错,我指的是剧场版,好吧,其实我还没看完OVA。
我就是一个普通成长的孩子,我觉得没什么不好也没觉得有什么羡慕。
小学的时候,电视里放什么就看什么,中学开始沉迷各种小说漫画,天天去书屋报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五篇

【导语】读后感的表达⽅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般议论⽂,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是⼀本⽂学性很强的哲学书。
它的主要内容是:以苏菲不断受到⼀位神秘⼈寄来的信件为线索,从哲学的⾓度向⼈们解释了世界盒⼤⾃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们⼈类赖以⽣存的地球是⼀个怎样的世界。
让⼈们发觉到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运⽤哲学的观点揭开⾃然与⼈类社会的奥秘不只是科学家与哲学家的责任。
本来哲学是⽐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书却截然不同。
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了⽣动的语⾔来描绘了⼀个耐⼈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情。
为了向⼈们解开世界历史之谜,作者带领读者跟随⼀个可爱聪颖的⼩⼥孩从远古罗马畅游到现代,在每⼀个不同时期,那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他们讨论的题⽬以及这些哲学家们的经历和遭遇,都详细的收录书中,⽣动⾃然的将整部世界哲学史演义出来。
内容⼴泛却不紊乱,作者细⼼的将书中内容分成多章节,每节都有题⽬点出章节的中⼼内容,或深藏或巧露,每⼀节都阐述蕴含了它的真理,诠释了看似⾼深难懂的哲学问题。
这样的分节让读者读来轻松,也就⾃然容易接受书中的观点,理解作者的⽤意。
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
苏格拉底,他的⾼明之处在于⼈能够在谈话中揭露⼈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
然⽽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被处以死刑。
本可以恳求陪审团⼿下留情免于⼀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
他重视良⼼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战,为了真理⽽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全书由⼀个快满15岁的⼩⼥孩苏菲接⼆连三收到⼀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哲学⽼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西⽅哲学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一个真正拥有智慧的人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题记
——苏格拉底是谁?苏菲又带着好奇心拆开了艾伯特给他寄的信——自从苏菲收到一连串奇怪的信,她就迷上了哲学,这次是名为《苏格拉底》的信,我同苏菲一样,对苏格拉底产生了好奇以及崇高的敬意。
“没有人能够比苏格拉底更智慧了……”苏格拉底听到这句话后放声大笑,摇摇头,他说自己是无知的。
苏格拉底、柏拉图无知吗?至少他们自己持肯定的回答。
在世人贪婪的目光、狡猾的眼神中,他们的选择没有可以商量的余地,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才能明白真理是怎样产生而又怎样毁灭的。
很久以前,苏格拉底让他的学生们做一件事:让他的学生们穿越一片麦地,从中采摘一支自己觉得最大的麦穗。
可是,学生们从麦地的头走到麦地末,有些学生手中的麦穗太小了,有些学生手中压根没有麦穗。
哈!手中小麦穗的学生想——有麦穗的总比没麦穗的好!手中空空的学生想——与其采摘这么小的麦穗还不如不采!从中足以可见,人类的满足欲、贪婪欲有多么大!
有人想问哲学家:您觉得您智慧吗?值得深思的是他的回答要比一万个问题更具有意义:——我是无知的。
我们可以明白:一个自认为具有无限智慧的人还会孜孜不倦
地追求真理吗?一个自认为无知的人难道不会永不放弃?
在每时每刻,请不要忘记——一个真正拥有智慧的人是明白
自己无知的人。
真理就是这样诞生于“无知者”的脑海中的。
在人类洋洋自得的时候,人类的无知毫无保留得呈现在了世
界的眼中;在人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的时候,亦是如此。
没有一个真理的指引,个个自认为拥有智慧的的人都将变得
无知愚蠢,从此智慧与无知的界线变得模糊而不清了,人类也没
有什么智慧可言了。
一个个狂妄自大的智慧者们指挥着谦卑的
“无知者”,不错,社会就是这样腐败的。
就如同苏格拉底的死,他是为真理而死的。
苏格拉底毫无疑
问地觉得:他的生命就是为了追求真理,他甚至愿意付出生命,
让狡猾贪婪的人类真正明白他们是最为愚蠢无知的。
苏格拉底是
为追求真理而死的,他从一个社会底层出发,用他的无知来冲撞“智慧”的统治者们,最后却被腐败的社会判处了死罪,他在他
的友人面前喝下了毒药——人类又用自己的双手毁灭了一个真理。
“无知”的苏格拉底怎会向智慧的统治者们屈服!不然他就
不是苏格拉底了。
苏格拉底正确的见解导致了他正确的行动,他
自己就是拥有真理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自认为智慧的人的无知的行动造就了腐败的统治,自谦为无
知的人用智慧的举措铸造了永恒的真理!
真理是需要追求的,没有正确的见解就没有正确的举措,没
有正确的举措就没有伟大的真理,没有伟大的真理就没有真正智
慧的人。
而真正智慧的人内心会有一种声音:我是无知的,然而,我又要让真理公开于世人的面前,我要让世界充满智慧的共鸣。
如果我说真理是一曲动听的大合奏,那么无知与智慧就是其
中的主旋律,正如同每一个真正智慧者都追求真理一样,,那么
动听,却没有瑕疵。
学会追求真理,懂得舍弃“智慧”,最后,做一个真正的智者——苏菲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