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理解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及答案1.下列加点的字在该句中音、形、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舍(shě安置住宿)相如广成传舍(shè馆舍)②臣愿奉(fén来着)璧往使③秦王竟(jìn劳瓯希┚④可予不(fǒu同“否”)⑤吾羞,不忍为(wéi在,介词)之下⑥瑕疵(xiácī)⑦佯(yán兰僮埃┪⑧汤镬(huò大锅)⑨琴瑟(sè)⑩刎颈(wěnjìn溃A.①②④⑦⑧B.③⑤⑧⑨⑩C.④⑥⑦⑧⑨D.②③⑤⑥⑩答案:C2.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A.大王亦幸赦臣君幸于赵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秦贪负其强宁许以负秦曲决负约不偿城肉袒负荆C.赵立奉璧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大石侧立千尺D.私握臣手从道旁私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答案:D3.下列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宁许以负秦曲②大王必欲急臣③舍相如广成传舍④乃使其从者衣褐⑤故令人持璧间至赵矣⑥卒廷见相如⑦毕礼而归之⑧于是相如前进缶⑨且庸人尚羞之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A.①②⑦/③⑤⑩/④⑥⑧/⑨○11B.①②⑦○11/③④/⑤⑥⑧⑩/⑨C.①②⑨○11/④⑧⑩/③⑤⑥/⑦D.①/②⑦⑨○11/③④⑥/⑤⑧⑩答案:B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
B.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国产化商业核电站“泰山第二核电厂”的2号机组核反应堆首次临界试验获得成功,将于年内并网发电。
C.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D.《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答案语文“阅读理解”是语文考试的丢分大项,虽然一般每小题都能得到分数,但很难把分数拿全,这一直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十分头疼和困惑的问题,为什么“阅读理解”这么难?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好了有关《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答案,欢迎前来学习。
《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题目: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拜:授与官职B.吾羞,不忍为之下羞:羞耻C.蔺相如固止之曰固:坚决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终于,最终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者C.而君君畏匿之,恐惧殊甚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以相如功大徒以吾两人在也B.相如闻,不肯与会不欲与廉颇争列C.且相如素贱且庸人尚羞之D.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16.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渑池之会”后,廉颇对于蔺相如在自己之上心有不甘,宣称要羞辱相如,这表现了他为人鲁莽、妄自尊大、胸襟狭窄、斤斤计较于名位之争的缺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1-5题。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趑,杀二万人。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赵王畏秦,欲毋行。
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赵王遂行。
相如从。
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日:“王行,度道里会遏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
三十曰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王许之。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日:“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
相如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之群臣曰:。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成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下B.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度:估计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顾:回头D.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兵:兵器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会于西河外渑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B.遂与秦王会渑池欲呼张良与俱去C.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C.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D.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渑池会前,廉颇力劝赵王赴会,又约定庇变对策,表现了他的忠心和深谋远虑。
B.渑池会上,蔺相如与秦君臣针锋相对,才步不让,表现了他的忠勇和足智多谋。
《廉颇蔺相如列传》_

❖ (7)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锧)
❖ (8)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详通佯, 假装)
❖ (9)设九宾于廷(宾通傧,傧相,赞礼官)
二、古今异义
1、窃计欲亡走燕
(古义:跑;今义:行走)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古义:尊重;今义:严格)
3、相如奉璧奏秦王 (古义:呈献;今义:演奏或取得)
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礼毕而归之 使动,使……回去
2、句式
乃设九宾于廷 介宾结构后置句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被动句,介后
3、翻译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 是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的。
第4段
①乃设九宾礼于廷: 介宾后置
重点词句
② 引赵使者蔺相如 : 宴请
❖ 【答案】 D(“有勇无谋”不对)
❖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他是伟大 的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 B.《史记》体例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 五种,其中“世家”用以记述帝王将相的事迹, 如《陈涉世家》。
❖ C.“二十四史”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 二十四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后汉书》《三 国志》《资治通鉴》都属于“二十四史”。
判断句,“……者,……也”
② ……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倒装句/状语后置,“动词+于+对象”
③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被动句,标志语“见”
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倒装句/定语后置,标志语“中心语+(之)+定语+者”
文言句式 ①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廷。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谴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惟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动词B.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特:只,不过C.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严肃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相如因持璧却立不如因而厚遇之C.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D.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蔺相如“机智果断”的一组是()(2分)①璧有瑕,请指示王②怒发上冲冠③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④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⑤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⑥臣请就汤镬A.①②③⑤B.③④⑤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阅读理解和写作思路指导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阅读理解和写作思路指导引言:《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部著名的史书,记录了两位春秋时期著名的将领,廉颇和蔺相如的传奇故事。
这本书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风貌,而且展示了古代文化中的一些重要思想和价值观。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这本书对于其个人成长和认知发展非常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本经典著作,掌握其中的核心思想,并提供写作思路指导,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一、教材简介《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全文篇幅较短,只有两千多字,但却非常经典。
这篇文章主要记述了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将军,廉颇和蔺相如的传奇故事,本文品读该文,能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者无敌”、“以德报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重要思想和价值观。
二、阅读理解指导在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它所处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被各个诸侯国分裂的时期,国家频繁战争,社会动荡,导致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下,廉颇和蔺相如的事迹成为了人们赞叹的标志,他们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和顽强意志让后人感到无限敬佩。
①认识廉颇廉颇是国家的元勋,曾经是一个草根将领,经过多年的作战及朝堂表现,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了将军之后,其久经沙场的经验,也使他成为了军事界的诸侯,封为卫国大夫,在战场上他单位下跟从他作战的人数高达三十万。
但是单纯的强大军事实力并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廉颇用他的人格魅力来向敌方军队征讨战斗,遏制了血腥战争,人称“仁者无敌”,在民间得到了极高的赞誉。
②认识蔺相如蔺相如又是一个有着非凡人格的人,他曾经是秦国的商代,由于巧妙地辩论经济问题而又得到了其领先的地位。
后来,齐国对秦做出了史上最大的关门打狗政策,危及秦国的经济发展,蔺相如便在有机会的时候,展开了辩陈,运用自己过人的辩论能力和情商,打败了敌对势力,使秦国成功对外开放。
③反思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需要认真思考传记中所蕴含的重要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题附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使人遗.赵王书遗:送。
B.恐惧殊.甚殊:特殊,特别。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谁,哪一个。
D.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笨,拙劣。
解析B项,殊:很,极。
程度副词。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①引.赵使者蔺相如②相如引.车避匿C.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②且.相如素贱人,吾羞D.①而君幸.于赵王②大王亦幸.赦臣解析C项“且”,连词,况且。
A项“因”,①介词,趁机;②介词,通过,经由。
B 项“引”,①动词,延请;②动词,掉转。
D项“幸”,①宠幸;②副词,幸而。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B.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C.召有司案图D.拜送书于庭解析A项,“质”同“锧”;C项,“案”同“按”;D项,“庭”同“廷”。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C.明年..,复攻赵D.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解析D项“恐惧”,古今义都是“害怕”。
A项“指示”,古义,用手指给某人看;今义,是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或:指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B项“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成员。
C项“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
答案 D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②舍.相如广成传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④左右欲刃.相如⑤相如廷.叱之⑥秦王恐其破.璧⑦庸人尚羞.之⑧宁许以负.秦曲A.①⑤/②④/③/⑥⑧/⑦B.①②④/⑤/③⑦/⑥⑧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解析①⑤名词作状语/②④名词作动词/③形容词作动词/⑥⑧使动用法/⑦意动用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9—11题。
(9分)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史记》9、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3分)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口舌:能言善辩B.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孰:熟悉D.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鄙贱:见识浅薄11、结合这段文字,说说蔺相如和廉颇分别有什么优秀品质。
(3分)答案:(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9—11题。
(9分)9、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3分。
评分说明:对1处1分。
)10、C(3分)(评分说明:孰:哪一个、谁。
)11、蔺相如: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
廉颇:他知错能改。
(评分说明:一个人的品质1.5分,共3分。
)【课外文言文训练参考答案】负荆请罪【题解】负荆请罪,成语,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理解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阅读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更好的学习这篇课文。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相如素贱人素:向来B.顾吾念之顾:回头看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D.相如引车避匿引:调转解析:选B。
顾:只是,不过。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且庸人尚羞之中羞字相同的一项是()A.相如每朝时B.大王必欲急臣C.而相如廷叱之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解析:选D。
D项,与例句同,均为意动用法。
A项,名词用作动词;B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C项,名词用作状语。
3.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对蔺相如的这一举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是文臣,自感不如老将军廉颇的功劳大,因而不好意思与廉颇争列。
B.这一举动表明蔺相如的忍辱、退让,他宽宏大量,以国家大事为重。
C.蔺相如害怕见廉颇,担心受到他的羞辱。
D.蔺相如自知自己是一个门客,地位低下,因而没勇气跟廉颇见面。
解析:选B。
蔺相如并不是怕见廉颇,他宽宏大量,先国家之急,为了赵国的利益,他不愿与廉颇发生冲突。
所以B项分析正确。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现在如果两只虎相斗,势必不能两个都活下来。
(2)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
二、语言运用5.新疆的最新旅游口号是:中国新疆掀起你的盖头来!请简析这条口号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引用《掀起你的盖头来》的歌名,新疆形象随名而出;新娘之喻,虽含而不露,却能让人心领神会;掀起二字充满激情与豪情,使人对神秘而美丽的新疆充满向往。
口号似信手拈来,却是匠心独运,其感召力更不必说了。
6.某学校在2011年5月12日的地震演习中,为领导设专用通道视察,而学生通道却很拥挤,逃生的学生挤得差点发生踩踏事件。
对此你有何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谈自己看法的时候要指出这种做法的错误,指出导致这种错误做法的根源,指出这种错误做法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可以从学校应付领导检查和对学生习惯养成等角度展开思路。
答案:严肃的地震演习变成了应付检查的演戏,这是对学生生命的漠视,地震逃生演习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是对最短时间、最短距离逃离生命危险区的智慧检验。
先有逃生演习熟练,后才有紧急逃生的成功可能。
地震演练容不得弄虚作假、敷衍了事。
对地震灾难而言,每个通道都是生命的通道,分分秒秒都生死攸关。
尽管参观专用通道只是供老师、领导演练时用的,并未规定地震时不准学生用,但此时开设专用通道就是对学生的误导。
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祛除(qù)猥亵(wěi)龌龊(wò)笑靥(yè)B.列观(ɡuàn)赝品(yàn)装帧(zhēnɡ)坍塌(tān)C.岿然(kuī)渑池(miǎn)恪守(kè)潜力(qián)D.汤镬(huò)虔诚(qián)挟制(xiá)谈吐(tǔ)解析:选C。
A项,祛读qū,B项,帧读zhēn,D项,挟读xié。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徒:仅仅B.臣等不肖,请辞去请:请求C.独畏廉将军哉独:难道D.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最终解析:选B。
请:请允许我们。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毕礼而归之A.我见相如,必辱之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解析:选A。
辱与例句中的归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
B项,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C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
D项,名词作动词,穿。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拜送书于庭B.臣愿奉璧往使C.从径道亡D.可予不解析:选C。
A项中庭通廷;B项中奉通捧;D项中不通否。
5.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A.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B.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C.徒见欺D.大王来何操解析:选A。
A项,与例句均为判断句;B项,疑问句;C项,被动句;D项,宾语前置句。
二、课内选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赵王鼓瑟。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缻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缻。
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请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B.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C.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D.因跪请秦王解析:选B。
含有读允许我之意。
其余为请求。
7.翻译文段中的重点句子。
(1)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私下里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2)在五步之内,我要把自己颈项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3)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给秦王献礼!8.秦人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是如何反驳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咸阳是秦的都城,其价值在赵十五城之上。
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
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
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
复请李牧。
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
匈奴数岁无所得。
终以为怯。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
大纵畜牧,人民满野。
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
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击数牛飨士飨:用酒食慰劳B.赵王让李牧让:责备C.失亡多,边不得田畜田:在野外D.匈奴小入,详北不胜北:失败解析:选C。
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然匈奴以李牧为怯徒以吾两人在也B.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C.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断其喉,尽其肉,乃去D.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解析:选C。
乃:副词,才。
A.动词,认为/连词,因为。
B.假设连词,即使/转折连词,虽然。
D.代词,这/代词,自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李牧大败匈奴的直接原因的一组是()①常居代、雁门,备匈奴②然匈奴以李牧为怯③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④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⑤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A.①④⑥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⑥解析: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