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及效果分析

玉米螟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及效果分析
玉米螟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及效果分析

玉米螟生物综合防治技术及效果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利用田外白僵菌封垛、田内释放赤眼蜂综合防治玉米螟技术。防治结果调查表明,实施田外白僵菌粉封垛技术,使玉米螟垛内僵虫率平均达到70%左右;实施田内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技术,使玉米螟卵块平均寄生率达到67%左右,生物综合防治效果明显。防治成本较低,通过“虫口夺粮”,每667m2玉米可增收100元以上。同时,可有效避免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玉米螟;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3.4 文献标识码:a

1 玉米螟形态特征及其危害

玉米螟,别名钻心虫、玉米髓虫、粟野螟、挖心虫、钻茎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为黄褐色,体长10~13mm,翅展20~30mm;老熟幼虫,体长25mm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在我国,玉米螟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四川、广西、广东等地,发生代数随纬度变化而有显著的差异:n45°以北1代,n40°~ 45°2代,n30°~ 40°3代,海拔越高,发生代数越少。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我国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也叫玉米钻心虫,是玉米上重大害虫之一。全国均有发生。玉米螟主要以幼虫危害玉米,玉米茎被蛀,养分和水分运输受阻,易被风吹折。雌穗在结实前受害,往往不结实;结实后受害,籽粒被蛀食且有虫粪,影响产量和品质。严重时产量损失30%以上。 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采收后及时清除玉米秆叶,将秸秆粉碎还田,杀死秆内越冬幼虫,减少虫源数量。 2、生物防治。

以虫治虫。利用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即在越冬代幼虫孵化率达到20%~30%后的第11天放第1次蜂,以后4~5天放1次,连续放3次。放蜂量为每亩15000~30000头。 3、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成虫。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诱杀成虫,减少虫源。可选频振式杀虫灯、智能太阳能杀虫灯。每60亩安放1~2盏,两灯间距100米以上,悬挂高出作物1米左右,定期清理虫袋,加强灯具的维护和管理,提高灯具的杀虫效果。 (2)性信息素的利用。使用人工合成的玉米螟性信息素诱芯,一般相距50米设一诱源,每个诱源放诱芯1枚。将其放在直径约20厘米的盛有洗衣粉液的水盆上,水盆高出株冠。注意及时捞出雄虫,并添加水和洗衣粉。 4、药剂防治。 当春玉米心叶末期花叶株率达10%时进行普防。超过20%防2次,夏玉米心叶末期防1次,穗期当虫穗率达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时应立即防治。

图:喷药无人机向玉米喷洒农药 (1)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施用颗粒剂。颗粒剂可使用成品,如0.1%氯氟氰菊酯颗粒剂,每株施用0.16克;或3%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后,每株施用2克;或1.5%辛硫磷颗粒剂,每株施用1克;或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300克/亩与细土4公斤拌匀后撒施到心叶内。如果没有现成的颗粒剂,也可使用化学农药和过筛的 煤渣参照配制白僵菌颗粒剂的方法配制。 (2)穗期药剂灌注及蘸花丝。灌注雌雄穗,每亩可用6%氯虫苯甲 酰胺·阿维菌素20-4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或5%氟虫脲乳油20毫升,或200克/升氟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毫升,以上药剂均兑水50公斤灌注。药剂蘸花丝时可将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 20毫升兑水50公斤混匀,灌入废弃的矿泉水瓶内,瓶口盖上带吸管的瓶盖。在玉米散粉基本结束时蘸花丝,熏杀在穗部为害的幼虫。

二化螟基本知识介绍

二化螟基本知识介绍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二化螟除危害水稻外,还能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以及芦苇、稗、李氏禾等杂草。 一、危害症状 危害分孽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为害灌浆、乳熟期水稻,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一般年份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 枯心苗白穗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5毫米,翅展20-31毫米。雌蛾前翅近长方形,灰黄至淡褐色,外缘有七个小黑点;雄蛾体稍小,翅色较深,中央有三个紫黑色斑,斜行排列,后翅白色。 卵:扁椭圆形,排列成长方形鱼鳞状卵块,上盖透明胶质。 幼虫:老熟时体长20~30毫米,头淡褐色,体灰白色,背面有五条紫褐色纵线,最外侧纵线从气门通过,腹足趾钩双序全环或缺环,由内向外渐短渐稀。 蛹:长约10-13毫米,淡棕色,前期背面尚可见五条褐色纵线,中间三条较明显,后期逐渐模糊,足伸至翅芽末端。

成虫蛹 幼虫卵 三、地理分布 全国稻区均有二化螟,根据地形、耕作制度等因素,全国稻区可分为以下5个发生区: 1、长江流域发生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湘东北、江西、安徽、江苏、浙北、上海等,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二化螟以3代为主,部分地区时有4代发生。 2、南岭发生区:包括广西、广东、湘南、福建、浙东南等地区。 3、云贵高原发生区:以云南、贵州为代表,由于山区立体气候以及相应的农业结构,螟虫种类多样。 4、海南热带发生区:以海南岛为代表,系热带型气候,发生代次多。 5、三北温带发生区:包括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大稻作区。 国内各稻区均有分布,较三化螟和大螟分布广,但主要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发生较重,在中国分布北达黑龙江克山县,南至海南岛。 四、生活史和习性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要点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要点 摘要:文章论述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赤眼蜂;玉米螟;防治技术 1 赤眼蜂形态特征及生活史 1.1 形态特征 赤眼蜂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纹翅卵蜂科、赤眼蜂属的一种寄生性天敌。它是专门寄生在许多害虫卵的小型寄生蜂。赤眼蜂的成虫体长约0.3-1.0毫米,体呈黄色或黄褐色,复眼和单眼均呈红色,故称为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 1.2 生活史 赤眼蜂为完全变态昆虫。它的各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予蛹-蛹-成蜂五个发育阶段,完成这五个阶段叫做一个世代。一般完成一个世代历期约12天左右,其中卵期1.5天、幼虫期2.5天、予蛹期3.5天、蛹期3.5天,发育到成蜂后经20小时左右破卵飞出寄主卵。 2 赤眼蜂防治害虫的作用机理 赤眼蜂是一种寄生在昆虫卵内的寄生蜂,它防治害虫的作用机理是:赤眼蜂雌蜂的成蜂将卵产在害虫卵内,蜂卵在害虫的卵内很快孵化为幼虫,并立即取食害虫卵内的营养,使害虫在卵期死亡不能孵化出幼虫。但赤眼蜂却以害虫的卵液作为养料,在害虫卵内生长、发育到成蜂后破壳羽化而出,经交尾后,又继续去寻找新的害虫卵作为寄主寄生、繁殖。如此循环不断,将害虫消灭在卵阶段。

3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应用技术 赤眼蜂是卵寄生蜂,只有在害虫卵期时释放才能收到防治效果。因此准确、详细掌握靶标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产卵习性及落卵数量及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3.1 玉米螟的预测预报 3.1.1 化蛹进度调查吉林省地区从6月1日开始,西部地区从5月20日开始,每5天调查一次越冬代玉米螟化蛹情况,直到化蛹率达20%为止。在玉米秸秆垛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每点取40棵玉米秆进行剥秆调查,共计调查200棵,记载幼虫数量,计算化蛹率。 3.1.2 成虫发生期调查黑光灯诱捕玉米螟雌、雄蛾。 3.1.3 田间百株卵量调查调查玉米田间百株卵块数。 3.2 放蜂时间 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时,后推11天为第一次放蜂时期(约7月5—10日),间隔5天,即第一次放蜂后推第6天为第二次放蜂期;黑光灯同时诱到玉米螟雌、雄蛾2天后即可放蜂;当玉米田间百株卵块达到1~2块时,即可放蜂。 3.3 放蜂数量和点数 每亩(667㎡)共释放赤眼蜂1.5万头,为一个释放点。分两次释放,第一次释放数量为0.7万头,第二次释放数量为0.8万头。 3.4 赤眼蜂田间释放方法

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玉米螟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摘要:阐述了玉米螟的发生、危害及防治,结合当地实际,分析总结出了玉米螟的发生危害特点、原因及预测预报方法,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措施。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危害;防治技术 临夏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其中玉米作为一种高产高效作物,在全县粮食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2010年,玉米种植面积达0.97万hm2,占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9.40 %,玉米总产量达70 207 t,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53.80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也日益加重,因此,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玉米螟危害,对提高我县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1 玉米螟的发生危害 1.1 玉米螟发生特点 玉米螟在临夏县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幼虫在6月下旬发生,初孵幼虫取食叶片造成花叶,在玉米打苞时钻入雄穗中取食,而后4-5龄幼虫钻蛀穗轴或雌穗及附近茎秆内蛀食并造成折断,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因此玉米大喇叭口期是防治玉米螟危害的最佳时期。 1.2 玉米螟危害特点 玉米螟在我县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危害,初孵幼虫在心叶内取食嫩叶,使玉米心叶出现花叶,当被害叶展开后,在叶片上形成不规则的半透明状或排孔。玉米抽穗后大部分幼虫钻蛀茎秆、天花、雌穗等处,破坏植物组织,阻碍养分的输送,造成减产。 1.3 玉米螟的习性 玉米螟的成虫大多在夜间活动,有强烈的趋光性,成虫产卵多在叶背中脉两侧,有时也产在茎秆、雌穗苞皮等处。产卵对植株高度有选择性,喜欢在长势旺盛、叶色浓绿、植株高大的玉米上产卵,50 cm以下的植株多不去产卵,因此高大茂密的玉米田块产卵多,受害严重。 1.4 玉米螟发生条件 影响玉米螟发生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越冬幼虫的多少,越冬虫量大,冬春气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一、农业措施: 1、推广抗螟品种:在适合种植区域推广抗螟品种. 2、处理越冬寄主。一是推广秸杆还田,在有条件地方采用机械灭茬还田,既能降低虫源基数,又能培肥地力;二是烧 掉剩余秸杆。 二、生物防治: 1、白僵菌封垛。就是对上年的玉米秸杆垛进行药剂处理,消灭在秸杆内越冬的玉米螟,降低虫源基数,达到防治的目 的。在玉米螟化蛹前(我市一般在6月上、中旬)用白僵菌粉对去年的玉米秸杆垛进行喷粉处理,用药量为每立方米秸杆用 1:40白僵菌粉(一份白僵菌原粉兑40份滑石粉)0.5公斤,对垛内和垛外进行均匀喷粉封闭; 2、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玉米螟化蛹初期,对玉米螟的羽化进度进行调查,准确预测玉米螟成虫田间产卵高 峰期(我市一般在7月中、下旬),每亩地选1个放蜂点,放蜂15000头,分两次释放,间隔7—10天,第一次放蜂7000头, 第二次放蜂8000头。 2、田间投撒颗粒剂防治。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我市一般在7月初)将白僵菌颗粒剂或杀螟丹颗粒剂投撒在玉米心叶中, 每株3—4粒,用药量每亩约0.5公斤。

三、物理防治:利用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高压汞灯和水池捕杀玉米螟成虫。方法是于玉米螟羽化初期(我市一般 在6月中旬),在村屯附近设置高压汞灯,灯间距150米,每盏灯下设置直径为1米的水池,水深10厘米并放少许洗衣粉,灯 距水面约1米,于晚8时至次日拂晓前开灯进行诱杀,连续开灯40—50天。 四、化学防治 在越冬代玉米螟羽化盛期前(6月20日左右),取两节高梁杆,将一节去皮后浸泡在50%敌敌畏的原液中,把浸泡好的高梁 杆插入垛内40厘米处,每立方米插2-3根。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玉米螟的防治时间、方法、所用药剂。 1.2本标准适用于玉米螟综合防治。 2 综合防治 2.1防治策略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2.1.1 农业防治 收获时将秸秆拉回,堆放整齐,封垛。翌年5月20日前处理完毕。 因地制宜选择抗虫、耐虫的叶片直立型玉米品种,如黄莫417、掖单12等。

玉米虫害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6期 摘要:唐山市丰润区是粮食主产区,每年粮食作物面积大,玉米占主要地位,由于病虫害每年损失10%左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起关键作用。本文对本地区玉米的虫害玉米螟提出针对性防治对策。 关键词:玉米;虫害;玉米螟;药剂 唐山市丰润区是农业大区,农业作物面积达165万亩,其中玉米面积68万亩,占总面积的42%,玉米总产量达到34万t,每年因病虫草害损失大约占玉米总产量的10%左右,唐山地区6月进入雨季,相对温度大,有利于普遍发生二代粘虫,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都有发生。尤其今年多阴雨,气温适宜,6月底,多点调查发现,春玉米有虫株率达15%,夏玉米平均有虫株率达10%。此期为玉米心叶期即大喇叭口期,是粘虫普遍发生及防治关键期。进入8月份,发生三代粘虫多点调查平均密度为2~5头/m2,平重地块达8~15头/m2,幼虫以2~3龄期为主。这是穗期防治关键期。今年玉米虫害发生严重,预计有些地块减产20%。现将玉米虫害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介绍给广大农民,希望为玉米的丰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什么是玉米螟 玉米螟,又名玉米粘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达200种以上,主要危害玉米、高梁、谷子、甜菜、番茄等重要作物。 2 玉米螟的危害 玉米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玉米螟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当一块田玉米被吃光,幼虫成群迁到另一块田为害。一般地势低、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重 3 玉米螟的危害症状 玉米螟是钻蛀性害虫,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钻入茎部,取食髓部,影响养分输送,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严重的无籽粒。为害的茎秆易被大风吹折,造成严重减产。玉米心叶被幼虫为害后,展开的玉米叶片上出现一排排小孔,幼虫还可钻入雄穗取食,往往造成雄穗根部折断,幼虫常取食雌穗的花丝和嫩苞叶,并能蛀入重轴或取食细嫩籽粒。 4 形态特征 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mm,翅展24~35mm,体背黄褐色,腹部末端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 卵:卵粒长约1mm产,扁平椭圆形,数粒到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 蛹:长15~18mm,黄褐色,呈长纺缍形,蛹尾端有刺毛。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5mm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主要是幼虫期为害玉米。 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5 发生规律 唐山地区,发生原因是进入6月,降水过程较多,土壤及空气湿度大,一年可发生三代,以二三代危害夏玉米为主,以末代老熟幼虫在作物的茎秆,重轴或根茬内越冬,也有的在杂草中越冬,玉米秸秆中越冬虫量最大。 翌年越冬幼虫陆续化蛹、羽化。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羽化后第二天交配,第三天开始产卵。卵多生产在玉米的叶背面中脉两侧,少数产在茎秆上。产卵期7~10天。幼虫有5个龄期,3龄以前潜藏,4龄以后钻蛀危害。幼虫具有趋触、趋糖、趋湿、避光等特性。老熟后在危害部位附近化蛹。在我们唐山地区,第一代卵产于春播玉米心叶期。幼虫孵化后最后集中于玉米喇叭口处,取食未展开的嫩叶。雄穗打苞后幼虫转移到苞内取食,雄穗散开后幼虫多进入5龄,沿茎秆向下转移而蛀茎。 第二、三代螟卵一般发生在玉米花丝盛期,幼虫孵化后大量侵入玉米花丝丛取食,部分在叶腋处取食花粉和花药,发育到4~5代龄后,有的取食雌穗籽粒,有的钻入穗轴,更多的向下转移,蛀入雌穗柄或下部茎秆。 6 防治方法 6.1 农业防治 于越冬幼虫羽化以前,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杆,消灭越冬虫源;早春处理越冬寄生。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秸秆、玉米芯、根茬内越冬,春季4月下旬前处理完,这样可起到压低越冬虫口基数的作用。留作饲料的秸秆要铡细、铡碎。用作沤肥垫圈的秸秆要铡短、压碎、沤烂;选育抗虫品种。如农大108等。 6.2 生物防治 玉米螟蛾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杀卵;是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颗粒剂施入心叶喇叭口中杀幼虫。 6.3 药剂防治 6.3.1 抽雄前即大喇叭口期,颗粒剂防治。春、夏玉米抽雄前药剂防治,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也是保产的重要环节。① 是1%1605颗粒剂,每株1.5~2g,撒入心叶喇叭口;②是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每株2g撒入心叶;③是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按1:6拌煤渣,每株2g,撒入心叶;④是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每株1g撒入心叶。 6.3.2 玉米穗期药剂保护。①是药液灌注雄穗:常用药剂有18%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90% 玉米虫害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郑 玲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牧局,河北唐山 064000) ·153·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规范

水稻二化螟防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8321.2-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832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T8321.4-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8321.5-200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8321.7-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GB/T8321.8-200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 GB/T8321.9-200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 GB/T 15792-2009 水稻二化螟测报调查规范 3 实施细则 3.1农业防治 3.1.1 稻田耕沤灭螟 在早春二化螟化蛹初期(赣南地区3月20日前,赣中地区3月25日前,赣北地区4月1日前),采用烤田或搁田的办法,使二化螟老熟幼虫趋向稻株基部化蛹,进入化蛹高峰期时突然灌深水10cm以上,浸沤5-7d后翻耕,杀死大部分老熟幼虫和蛹。 3.1.2 清除有虫株

水稻生长中后期,发现田间有枯鞘、枯心、枯孕穗等被害株时,应及时拔除,带到田外集中烧毁或深埋,可减少虫量,防止幼虫转株为害。 3.1.3 灭茬杀螟技术 在水稻收割时,留茬高度在15-20cm之间,随后用旋耕机翻耕灭茬;或者齐泥割稻,并将收获的稻草集中于露天的开阔地面上且堆成垛,每堆一层喷一遍敌敌畏,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稻草垛覆盖严实闷沤。早稻收割后应及时翻耕灭茬,阻断螟虫安全过渡到晚稻。 3.1.4 香根草诱集 在水稻田四周埂上种植香根草,诱集二化螟成虫产卵,减少在稻株上的螟卵量。香根草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栽植为宜,田埂宽度80cm以上,株距80cm,浅栽,以土覆盖香根草根部即可。整个生长季给香根草施基肥1次,追肥2-3次,每次施肥量为10g/丛,当香根草高度在150cm以上时,进行剪割。 3.2 物理防治 灯光诱杀技术:根据二化螟成虫的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各地可以村、组为单位,每30-50亩稻田安装一盏杀虫灯,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米,采用井字形或之字形排列,灯距为150-200米,在4月上旬-10月中旬,每晚天黑开灯,凌晨1点关灯,诱杀成虫,减轻为害。 3.3 生物防治 3.3.1 性诱剂诱杀技术 在二化螟每代成虫始盛期,每亩放置1个二化螟诱捕器,内置诱芯1个,每代换一次诱芯,诱捕器之间距离25米左右,放置高度以高出稻株顶端10-15厘米为宜。随着水稻植株的生长,应及时调整诱捕器的放置高度。采取横竖成行,外密内疏的模式放置。 3.3.2合理利用和保护天敌 选择对天敌较安全的药剂品种,减少药剂对天敌的伤害,充分利用青蛙、蜘蛛、绒茧蜂、隐翅虫等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控害作用控制害虫危害。田垄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作物,蓄养天敌。 3.3.3 稻螟赤眼蜂防治技术 稻螟赤眼蜂释放最佳时期为害虫发蛾初期。一般以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稻苞虫和黏虫等稻田鳞翅目害虫总蛾量每667平方米达到100只-150只时放蜂。具体方法为:每667平方米释放稻螟赤眼蜂1万只,分10个点,每点约1000粒,间距8-9米。在1.5米-1.8米的竹竿上系一塑料杯,杯口朝下,将赤眼蜂卵卡用胶水贴于杯子内侧或用细线系于杯内,防止雨水侵袭,杯口离水稻植株50厘米为宜,防止其他天敌如蜘蛛吞食。如放蜂后4-7d内,每667平方米田间蛾量超过300只需补放1次;当每667平方米田间赤眼蜂寄生卵达到15000粒以上时,害虫发蛾期可不放赤眼蜂。

【玉米螟防治技术】玉米螟施药方法

【玉米螟防治技术】玉米螟施药方法 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15%。一、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为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二、形态特征 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13―15毫米,体黄色(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 卵:玉米螟卵块由20―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幼虫: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蛹:玉米螟蛹15―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三、发生条件 玉米螟发生的轻重和为害程度与越冬基数、气候、天敌及寄主植物的种类、品种、生育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越冬基数:一般幼虫越冬基数大的年份,田间卵量和被害率就高。如果百秆越冬活虫量在50头以下发生轻;在50―100头发生中等;在100头以上幼虫死亡率在10%以下发生较重。 气候条件:温度和湿度影响玉米螟最大,适于玉米螟各虫态发生的温度范围在15―30℃之间、旬平均相对湿度在60%以上。在玉米生长期间温度可以达到要求,这时各地玉米螟发生数量常与当地湿度和降水有密切关系。

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1. 玉米螟的为害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高发性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幼虫为害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水果玉米最容易发生玉米螟危害,原因是水果玉米甜度高。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在玉米大喇叭期取食心叶,造成作物"茬叶",抽穗后钻蛀穗柄和茎秆,使被害植株营养和水分运输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雄发育不良,影响结实。 玉米螟虫的大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即与6月下旬~8月下旬雨水多少有关。如果雨量少,气温高,玉米螟发生受限制,有的农民采取措施,防效不明显,因为本来就没有大发生。反过来,如果这段时间雨水较多,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玉米螟发生和为害,这样条件下,采取措施防治玉米螟,可以较大程度降低玉米螟为害,防效达70%~80%。 2.玉米螟的发生特点 2.1生活史 地理位置不同,地势和气温不同,发生代数也不同。大部分地区一年发生3代,第1代幼虫在6月中旬盛发,为害春玉米的心叶;第2代幼虫在7月中旬盛发,为害夏玉米心叶、春玉米穗;第3代在8月中旬~9月上旬,为害夏玉米穗。最后玉米螟均以末代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次年生长季节开始化蛹、羽化。 2.2习性 成虫大多在夜间活动,有强烈性诱性和趋光性。成虫产卵对植株高度有选择性,高大茂密的玉米田块玉米螟产卵多,受害严重;幼虫具有趋糖、趋湿、趋触性。幼虫经过几次蜕皮,老熟后在被害部位化蛹。 3.发生原因 3.1气候条件 湿度对玉米螟的影响最大。相对湿度越大,产卵量越大,当空气湿度为80%时产卵量达到高峰。干旱环境不利于卵的孵化及幼虫成活,温差大于12℃时,对玉米螟的发生也极为不利。 3.2越冬基数越冬基数的大小与越冬寄主秸秆和穗轴的残存量以及茎秆含有的越冬虫量有很大关系。越冬基数越大,春季幼虫成活率越高,第1代发生为害越严重。 3.3天敌玉米螟可被许多天敌捕食和寄生。如赤眼蜂对玉米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赤眼蜂数量大、寄生率高时,第3代玉米螟发生就不会严重;若赤眼蜂发生偏晚,则往往不能控制第3代玉米螟的大发生。 3.4玉米品种的抗螟性不同玉米品种有不同的抗螟性,这与品种中含有的抗螟素多少有关。同一品系生育后期抗螟能力降低。一般说来,硬粒型品种较马齿型品种抗螟性强。 4.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 玉米螟幼虫是在玉米和高粱的秸秆和茬子中越冬,采取烧柴、封垛等方法处理越冬寄主,是减少虫源的基本措施。一般用白僵封垛,用80亿孢子/g以上的菌粉加10倍细土,用量是100g/m2,用喷雾或手撒均可。 4.2生物防治 现在推行的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既对人、畜、作物安全,对环境无污染,又不伤害天敌,是防治玉米螟的主要措施。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利用赤眼蜂产卵于寄主害虫卵内完成发育而消灭害虫卵的一项技术。6月中旬在放蜂区定点调查玉米螟的蛹、羽化程度,当玉米螟化率达20%时,向后推10天为第一放蜂时间,5天后进行第二次放蜂,让这两批蜂寄生于卵盛期前与产卵盛期的玉米螟卵。每亩放蜂1.5万头,第一次放蜂7000头,第二次放8000头。放蜂时,每亩选一个放蜂点,根据每亩放蜂量,将蜂卡撕成小块,每点1块。放蜂时每一小块卡用牙签别在玉米中部叶片打弯处的背面,防止雨淋。放蜂时,地边、地头、上风头可适

玉米螟的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 中文名称:玉米螟 英文名称:European corn borer 中文别名:玉米钻心虫 拉丁学名:Ostrinia nubilalis 分布区域:亚洲玉米螟分布于亚亚洲温带和热带、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克罗尼西亚;欧洲玉米螟分布于欧洲、北美洲、西北非及小亚细亚。 在我国除青藏高原未见报道外,均有分布。以亚洲玉米螟为主。 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体长10~14毫米,前翅内横线呈波状纹,外横线锯齿状暗褐色,前缘有两个深褐色斑。后翅略浅,也有两条波状纹。卵椭圆形,黄白色。一般20~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背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背线,腹部l一8节背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蛹纺锤形,红褐色,长15~18毫米,腹部末端有5—8根刺钩。

为害作物:玉米、高粱、谷子、棉、麻、豆类 为害症状:玉米螟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 分类属性:鳞翅目,螟蛾科 发病特点:玉米螟发生世代,随纬度变化而异。东北及西北地区一年l~2代,黄淮及华北平原2~4代,江汉平原4~5代,广东、广西及台湾5~7代,西南地区2~4代。玉米螟均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被害部位及根茬内越冬。各地越冬代成虫出现的时间,广西在4月上至5月上旬;湖南5月中下至6月下旬;山东5月上至6月中旬;北京5月下至6月中旬;辽宁6月中至7月中旬;黑龙江、吉林6月中下至7月中旬。在北方越冬幼虫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至6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盛发,在春玉米或高梁上产卵。一代幼虫6月中下旬盛发为害,此时春玉米正处于心叶期,为害很重。在棉花、玉米混种区,若春玉米面积小,棉花受害也会较重,造成断头和倒叶。二代幼虫7月中下旬为害夏玉米.(心叶期)和春玉米(穗期)。三代幼虫8月中下旬进入盛发,为害夏玉米穗及茎部。在春玉米种植区,玉米收获后,二代成虫则转移到棉田产卵,为害棉花青铃。幼虫老熟后于9月中下

生物防治

1.生物防治概念 a)防治对象: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寄生性种子植物、螨类、鸟类、兽类等 b)如何防治:传统上化学防治是主要手段,但污染环境,利用生物因子防治病、虫、 草、害。 2.生物防治学概念 a)研究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机理和方法的科学 3.教学大纲(Course Outline) 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4学时) 第二章生物防治的基本原理The principle of Biocontrol (2学时) 第三章土传病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Soil borne diseases(10学时) 第四章叶部病害与产后病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Foliar and Post harvest Diseases (4学时)第五章植物害虫的天敌Natural enemy of plant pest insects(4学时) 第六章昆虫病原生物Entomopathogenic organisms (6 学时) 第七章杂草和鼠害生物防治Biocontrol of weed and rat(4 学时) 4.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植物有害生物与防治 1.Plant Pest and Control 5.有害生物(Plant Pest)是指那些危害人类目标植物及其相关产品,并造成经济损失的 生物。 6.病、虫、草、鼠害是重点。 a)发生主要种类:1600余种病虫害(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s pests ) i.528 蔬菜病害(vegetable diseases) 第一节60%真菌病害(Fungal diseases) 第二节20%病毒病害(virus disease) 第三节8%细菌病害(bacterial diseases) 第四节12线虫病害(nematode ) ii.196 蔬菜虫害(vegetable insect pests) 7.鼠害 8.农作物病虫害危害:作物产量损失(Crop loss):一般为7% ( in general), 严重发生导致25%损失( in heavily infected fields)或绝收 产量降低 9.水稻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为主,发生面积10.5亿亩次;病害以为纹枯 病、稻瘟病、稻曲病、病毒病为主,发生面积4.7亿亩。 10.农作物病虫害危害 11.作物产品质量下降(Products quality declined) 病菌在农产品内产生有毒物质(pathogen can secret some substances toxic to human and livestock),例如镰孢菌、曲霉菌(Fusarium spp,Aspergillus spp )产生 毒素(toxins) 12.为什么作物病虫害发生加重? a)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b)品种变化(variety change) c)病菌变化(pathogen variation) d)耕作制度变化(Tillage system change)

玉米常见三种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常见三种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玉米是中国种植比较普遍的作物,也是种植过程中病害发生较为频繁的一种作物,文章列举了三种玉米较为常见的病害,从症状、发病规律方面进行入手分析,并相应的提出来综合的防治办法。 关键词:灰斑病;玉米;弯孢菌叶斑病 1 玉米灰斑病 1.1 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株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这些病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病斑后期在叶片两面(尤其在背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1.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浸染源,该病较适宜在温暖湿润和雾较多的地区发生。而连年大面积各植感病品种,是该病大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华北及辽宁省,该病于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8月中旬到9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 1.3 防治方法 ①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降玉米秸秆等病残体,减少田间初侵染来

源。②推广种植抗病品种,目前我国多处应用的骨干自交系以及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种等都比较感病,而新育成的抗病亲本配出的组合也较抗病。③合理浇水施肥,促使健状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④在玉米开花授粉后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退蓖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7—10后再施1次药。 2 玉米螟 2.1 形态 成虫体长12—15毫米、翅展20—34毫米。雄蛾前翅黄褐色,有2条褐色波状横线,两线间有2个暗斑,近外缘有褐色横带,前足跗节末端暗色,中足股节不特别扩大,无毛束或沟。雌蛾前翅淡黄褐色,暗斑较横线色深,后翅线纹模糊或消失,第8腹节背板腹缘强骨化,并有深褐色复杂皱纹。卵粒扁椭圆形,乳白色、呈鱼鳞状排列成卵块。幼虫5龄,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背面谈褐色,灰黄色或淡红色,腹面乳白色,背线明显,两侧有较模糊的暗褐色亚背线。 2.2 发生规律 从北到南一年可发生l—7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秸秆、穗轴里越冬,4龄以下幼虫不能越冬。春季化蛹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和较强性诱反应,卵产在叶背面,以中脉附近较多,每头雌蛾可产卵10—20块,共300—600粒。幼虫可扩散为害,有趋糖、趋触(要求整

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总结

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总结 繁昌县植保站 2010年4月至9月,在安徽省植保总站安排下,我站作为全省二化螟性诱剂示范点之一,组织开展了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上防治二化螟的试验示范工作,通过努力我们较好地完成了该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果表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水盆诱捕器及二化螟性诱剂对二化螟雄虫有很好的诱杀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目的意义 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迁飞性害虫之一,在水稻分蘖期危害时,造成枯鞘、枯心,在破口抽穗期危害时,造成“白穗”或“虫伤株”。繁昌县地处沿江南岸,为水稻二化螟常发区,一般每年发生3代,近10年来,多为中等以上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较大危害。多年来二化螟的防治基本上都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虽然也采用了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等绿色环保的方法防治,但因成本效高,应用范围有限。随着“绿色植保”理念的不断强化,“无公害治理”的要求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2010年4月至9月,在安徽省植保总站安排下,我站作为全省二螟性诱剂示范点之一,组织开展了二化螟性诱剂在水稻上防治二化螟的试验示范工作。试验示范采用的是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性诱剂诱芯水盆诱捕器,经过在早稻和中、单晚稻区的试验示范,对二化螟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为这一绿色环好的生物防治技术推广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二化螟性诱剂诱芯及水盆诱捕器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诱芯形状为毛细管状,按使用说明安装。

2、试验设计 设处理区和对照区。处理区按每亩放置1个诱捕器(配置诱芯),诱捕器需高于作物20-30cm,30天左右换一次诱芯。对照区距离处理区200米以上。 我们分别在繁昌县平铺镇平铺村、峨山镇沈弄村和孙村镇感定村设置了三个示范点,示范点不使用农药防治二化螟。其中,平铺镇平铺村为双季稻区,于4月25日越冬代二化螟发蛾前开始放置水盆诱捕器,到9月20日结束,共计放置了诱捕器500个,示范面积达500亩。其它两个村于5月10日开始放置水盆诱捕器,到8月底结束,共计放置了500个,其中,峨山镇沈弄村放置了300亩,示范面积300亩,孙村感定村放了200个,示范面积200亩。三个示范区分别设常规化防对照区(农民常规管理)5亩和空白对照区30m2。 3、调查方法 诱蛾量调查:在示范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设置五个调查点(分别用Ⅰ、Ⅱ、Ⅲ、Ⅳ、Ⅴ来表示),每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诱捕器各5个,定点调查,每隔5天调查1次诱蛾量,同时清理诱捕器,记录每个点5个诱捕器诱得的蛾量,计算出单盆平均蛾量,记入调查表中。 控害效果调查。示范区和对照区每代二化螟田间危害稳定后,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共取5点,每点查20丛,5个点共查100丛。记录调查总丛数、总株数、枯鞘株(枯心株)数、白穗数,计算出枯鞘株(枯心株)株率或白穗率,记入调查表中。 三、结果与分析 1、对二化螟雄蛾的诱杀效果 调查结果表明: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水盆诱捕器及二化螟性诱剂对二化螟雄虫有很好的诱杀效果,各示范点诱蛾量呈现出明显

玉米螟防治方法

玉米螟防治方法 摘要:1、农业防治①处理秸秆,消灭越冬虫源。收获后将有虫的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铡碎沤肥。用作工业原料的秸秆、穗轴当年用不完的,要封垛存放,隔年使用。②设置诱集田。利用雌蛾喜好高大植株产卵的特点,春播时在正常播期前1个月种植小面积早播玉米作诱集带,诱集成虫产 1、农业防治 ①处理秸秆,消灭越冬虫源。收获后将有虫的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铡碎沤肥。用作工业原料的秸秆、穗轴当年用不完的,要封垛存放,隔年使用。 ②设置诱集田。利用雌蛾喜好高大植株产卵的特点,春播时在正常播期前1个月种植小面积早播玉米作诱集带,诱集成虫产卵,使用高效农药一举歼灭。 ③结合田间管理清除虫源。如利用间苗、定苗及果菜类的整枝打杈清除有虫卵或幼虫的植株,集中销毁。 ④选用非玉米螟寄主进行间作。在一些地方习惯使用玉米与辣椒间作,以减轻病毒病的发生,但有时躲过了病毒病,却加重了玉米螟对辣椒的为害,应注意避免。 2、生物防治 2.1以菌治虫 即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白僵菌进行处理,方法有两种:

①于心叶中期(玉米螟卵处于孵化初期至孵化盛期)施用白僵菌或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消灭幼虫。颗粒剂可以自行制作,白僵菌颗粒剂是将每克50-500亿的白僵菌孢子粉500g与过筛煤渣5kg拌匀,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是将苏云金杆菌乳剂15mL同砂粒3.5kg拌匀制成,每株用2g施入玉米心叶内。此外每亩用白僵菌粉250g与陶土750g混合喷粉,也可达到较好的防效。 ②早春使用白僵菌封垛,即在越冬幼虫化蛹前用白僵菌对寄主秸秆根茬进行喷粉封垛,用量为每平方米100g。 2.2以虫治虫 即利用自然或释放的赤眼蜂消灭玉米螟。为了提高田间自然赤眼蜂的寄生率,可采用增加间作物的方法。例如在玉米田内间作绿豆,可增加赤眼蜂的数量。此外,利用人工释放赤眼蜂方法防治玉米螟,即在越冬代幼虫孵化率达到20%-30%后的第11天放第1次蜂,以后每4-5d(天)放1次,连续放3次。放蜂量为每亩15000-30000头。 3、化学防治 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是在玉米心叶末期施用含有化学农药的颗粒剂。颗粒剂可使用市售的制成品,如0.1%氯氟氰菊酯颗粒剂,每株施用0.16g;3%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后,每株施用2g; 1.5%辛硫磷颗粒剂,每株施用1g;5%杀虫双颗粒剂,每亩用200g 与细土4kg拌匀后撒施。如果没有现成的颗粒剂时也可以使用化学农药和过筛的煤渣参照配制白僵菌颗粒剂的方法配制。自行配制的颗粒剂应经过药效及安全性试验后,再大量使用。

生物防治害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防治害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论 一、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 500万亩生物防治害虫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或负责人) 法人代表: (三)项目协作单位及法人(或负责人) 法人代表:** (四)项目建设地点 (五)建设年限 2009年9月—2010年12月 (六)项目总体目标 建设**农林500万亩生物防治害虫基地,利用生物技术防治农作物害虫、林业害虫及发展柞蚕生产,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实现每年防治害虫面积达500万亩。 (七)项目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农林500万亩生物防治害虫基地占地面积45亩,建设综合楼、赤眼蜂生产车间、白僵菌生产车间、柞蚕脓病病毒生产车间、微粒子原虫生产车间、周氏啮小峰生产车间等。 1.赤眼蜂生产车间,年产赤眼蜂8000亿头,可供玉米螟防治及水稻二化螟防治面积150万亩,林业害虫防治面积50万亩和蔬菜害虫防治。

2.白僵菌生产车间,年产白僵菌菌液300吨,可供林业害虫和玉米螟防治面积100万亩。 3.柞蚕脓病病毒生产,年产柞蚕脓病病毒干粉100吨,可供松毛虫防治面积50万亩。 4.微粒子孢子生产车间,年产微粒子孢子干粉100吨,可供蝗虫防治面积50万亩。 5.周氏啮小蜂生产车间,年产啮小蜂1000千粒,可防治农林害虫100万亩。 其中: (一)综合楼1700平方米,包括保种室600平方米,暖卵室300平方米,化验室200平方米,办公室500平方米,锅炉房50平方米,配电室50平方米。 (二)生产车间建设: 1.赤眼蜂生产车间1200平方米; 2.白僵菌生产车间600平方米; 3.柞蚕脓病病毒生产车间500平方米; 4.微粒子饱子生产车间500平方米; 5.周氏啮小蜂生产车间500平方米。 (三)仪器设备购置: 项目购置生产用仪器设备114台套,(详见附件1)。 (四)附属设施建设: 1.电机井1眼;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原理及技术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生活用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粮食及其制品品质及安全性日益重视。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工业加工的重要原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的头号害虫,它的发生危害会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是限制玉米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赤眼蜂是一类微小的卵寄生蜂,属膜翅目翅卵蜂科赤眼蜂属昆虫。赤眼蜂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对害虫控制作用显著等特点,已成为世界上重要天敌昆虫,并被广泛用于多种农铃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取得了显著效果[1]。现就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原理及技术作一探讨。 1玉米螟的发生及危害情况 玉米螟谷称钻心虫,箭杆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分 布广,持续性大,危害大,危害的植物有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20多种,是一个世界性的害虫,凡有玉米栽培的国家和地区,均有玉米螟发生。幼虫是玉米螟一生中危害作物的唯一虫态,以幼虫蛀茎取食破坏组织,造成籽粒不饱满、青枯、早熟、折寮、掉棒、风蜇、倒伏,甚至颗粒不收,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据多年研究和试验证明,在玉米螟一般发生年份,螟虫平均为50~70头/百株,玉米减产5%~ 7%;中等发生年份,螟虫平均为70~90头/百株,玉米减产10%左右;大发生年份,螟虫平均为100~150头/百株,玉米 减产13%~15%。螟虫平均在180头/百株以上为特大发生年,玉米减产20%以上。我国玉米年种植面积为2500万hm 2左右,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20%。玉米螟在各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造 成产量损失在10%以上,给玉米生产带来严重的影响,仅辽宁省每年因玉米螟的危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 6.5亿元。2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原理 赤眼蜂体型很小,成蜂体长仅为0.2~1.0mm ,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赤眼蜂外形十分美丽,翅膀闪着蓝紫色的银光,体色黄或黄褐,头黑褐色,上面有1对复眼和3只排列成三角形的单眼,因其复眼和单眼都是红色的,所以叫做赤眼蜂,又称红眼蜂[2]。由于赤眼蜂非常小,因此在感官上很多农民不知道它的作用,很多放过赤眼蜂的地区,一些农民都 说看不到它起了什么作用,不像施农药那样,虫子死了,效果立竿见影。赤眼蜂是把玉米螟消灭在卵初期,赤眼蜂被释放到田间以后,在田间自然羽化出蜂,雌雄交配后雌蜂开始在田间飞翔,主动寻找寄主,即主动寻找新鲜的玉米螟卵,然后用产卵管,刺破玉米螟的卵壳,将自己的卵产到玉米螟卵内,并吸取玉米螟卵内营养物质,供其子代生长发育,被寄生的玉米螟卵,不能正常发育为玉米螟幼虫,而是发育出赤眼蜂。赤眼蜂就是这样阻止了害虫的发育。赤眼蜂卵在玉米螟卵内,经过卵、幼虫、育蛹及成虫等5个阶段,最后咬破玉米螟卵壳飞出,雌雄交配后,雌蜂又去寻找新的玉米螟卵,赤眼蜂就是这样在田间循环往复,不断繁殖后代的过程中,将大量玉米螟卵消灭在卵初期,从而达到控制玉米螟的目的[3]。 3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田间释放赤眼蜂,必须协同当地的植保部门,搞好玉米 螟的预测、预报工作,在确切掌握害虫卵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及放蜂计划。在放蜂时期上,赤眼蜂对寄生卵的新鲜程度有严格的选择性,所以放蜂时期很关键,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第1次放蜂在田间玉米螟卵初期[4],以辽宁省中部地区为例,当玉米螟幼虫的活蛹率达15%左右,再往后延10d 即为第1次放蜂适期,我国北方地区防治1代玉米螟是在6月下旬至7月初,此时正是玉米喇叭口期,玉米螟卵量约占全年总卵量的20%,螟卵孵化后螟虫均集中在玉米鲜叶内,成活率高,又主要危害雄穗,临近蛀茎危害,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危害极大,导致折雄影响授粉,破坏玉米功能叶和折秆,因此控制住这阶段的螟卵至关重要。第2次放蜂再往后推5~7d ,是在玉米螟卵发生的盛期以前。此时,玉米已经抽雄,玉米螟卵量约占全年总卵量的45%,这些螟卵孵化后,螟虫大部分集中在雌穗顶部危害,这次放蜂主要是控制玉米螟对雌穗的危害,在放蜂数量上,根据赤眼蜂田间的扩散能力和田间分布规律,以及赤眼蜂对害虫卵的搜索能力,一般释放量为22.5万头/hm 2。在放蜂方法上,赤眼蜂的田间释放方法以释放即将羽化出蜂的蜂卡为主。放30~45点/hm 2,将赤眼蜂卡均匀布置在玉米田间,选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将蜂卡固定在叶片的背面,做到防晒挡雨。 4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成本及效益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农民投入约30元/hm 2,可挽回 粮食损失525kg/hm 2左右,以每年繁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下转第203页)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原理及技术 鲍晓来 (辽宁省绥中县农广校,辽宁绥中125200) 摘要介绍了玉米螟的发生及危害情况,总结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原理及技术,分析了其成本及效益,以期为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提供参考。 关键词赤眼蜂;玉米螟;防治原理;技术;成本中图分类号S476.3;S435.1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3-0199-01 收稿日期 2010-12-28 植物护理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