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科学 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合集下载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七章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华师大版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七章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华师大版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五页。
【巩固练习】
1、请填上箭头上发生能转化的装置、器具
机械能 ——→ 电能
化学能 ——→ 热能
热能 ——→ 机械能
光能 ——→ 电能
2、指出下列各种现象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电动机带动抽水机工作
____能转化为____能.
点燃的蜡烛
____能转化为____能.
双手摩擦
____能转化为____能.
àn) 小敏说:“都不对,小球并没有获得或损失能量,只不守它本身的能量转化成了空气、地表、 它本身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致使它的动能越来越小,所以越跳越低。”
请你分析一下。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第十九页,共二十五页。
能量 守恒定律 (néngliàng)
•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 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 式,或者(huòzhě)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 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第七页,共二十五页。
思考:在铁锤敲击铁钉时,铁钉在进入(jìnrù) 木块的同时,它还会发热,这发热的能量 是哪里来的?
第八页,共二十五页。
自然界各种形式的 能量是否会发生(fāshēng)
相互转化?
第九页,共二十五页。
想想 做做 (xiǎnɡ xiǎnɡ)
• 小实验 1、来回迅速摩擦(mócā)双手
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
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
即所谓的“消耗能量”“利用(lìyòng)能量”“获得能量 的实质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以下各过程中能量形式是如何(rúhé)转化?
树木生长
木材(mùcái)燃烧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反思1、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反思众所周知,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由法国科学家笛卡儿、德国化学家迈尔和物理学家赫姆霍茨、英国物理学家焦耳以及格罗沃等人以不同方式各自独立加以论证提出的,这是所有物理现象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

当然也是自然科学中一切物质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它的地位和作用是其它定律所不可取代的。

恩格斯曾把这一定律称之为“伟大的运动基本定律”。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这节设问巧妙,内容广宽,发人深思,易将学生导入探究的平台,确实能起到本章的压轴戏重任。

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的教科书的设计编排,参照教学参考资料的意见,把这节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述能量能够发生转化和转移;第二部分是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第三部分提出能量转移和转化是有方向性的思考。

第一部分诸多章节逐步涉及、展开,学生有一定基础。

第二部分是全节的重点,甚至是全书的重中之重,学生虽有一定认识,但不到位。

第三部分较为抽象,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的分析将其形象化、生动化。

首先要阐明的是突出重点,将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这一关键落到实处。

由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适定律,没有一个固定的表达式,也无法进行理论论证或数学推导,所以以往教材都是直接给定的,简单是简单了,但违背了物理学以物说理的宗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如何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引出更为自然、顺畅呢?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文字表述: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所以,我们只要解决好能量不会消失、能量不会创生,自然也就能说明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了;而能量的转移与转化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然掌握。

如何说明能量不会凭空消灭。

可例举一些现象和运动,讨论它们的能量是不是消失了?例如,自行车停蹬以后,隔一会停下来了,自行车的动能消失了吗?保温瓶内的沸水,几天以后凉到跟室温一样,沸水的'内能消失了吗?……所有这些,表面上看能量消失了,但是实际完全是能量之间的转化和转移,这些能量都没有消失。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PPT课件(初中科学)35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PPT课件(初中科学)35张)

用电动机提升重物时,电动机消耗的 电能是否都转化为重物的机械能?
不是。 是否还转化为其他情势的能量?
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重物的机械能,一部分转 化为内能。
如果把转化后的各种情势的能量全部加 起来,是否跟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相等?
如果把转化后的各种情势的能量全部 加起来跟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相等。
演员的重 转化 手和竹竿
力势能
的内能
相反的过程不会自发地产生,即手和竹 竿不可能自发地降低温度,而使人的位 置升高。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 律的过程不一定都能产生。 内能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 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机械能可以自发地转化为内能, 而内能不能自发地转化为机械能。 人们是在能量转化或转移过程中利用能量的。利用能量是有 代价的,也是有条件的,所以要勤俭能源。
机械能 转化
电能
青蛙从地上跃起捕捉害虫。在这个过程中,青蛙消耗了什么 能?这些能量到哪里去了?青蛙获得了什么能?这些能量来 自哪里?
青蛙从地上跃起捕捉害虫。在这个过程 中,青蛙消耗了化学能,这些能量转化 为机械能;青蛙获得了机械能,这些能 量来自食物的化学能。
6. 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普遍性
(1)自然界中各种情势的能量不是孤立的,不同情势的 能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可以在不同的物体 间相互转移。 (2)能量的转化是普遍现象,自然界中物质运动情势的 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相互转化。“消耗能量”“ 利用能 量”或者“ 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 移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 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 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每年全球光合作用可以产生约1600 亿吨糖类。光合作用不 仅为生物体提供食物和能量,也是目前世界上主要动力的源泉。 人类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古代植物进行光合 作用攒积下来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转化过程。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九年级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哪些?做功 热传递
复习:
做功: 摩擦双手取暖过程中,是 机械 能转化 内能。 热传递: 用热水袋取暖过程中,能量从热水袋 转移到 手 。
由上述两个例子可知: 能量从一种形式 转化 为另一种形式,或者 从一个物体 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在这些过 程中,能的总量是 不变 的。(选填“变”
或“不变”)。
我们把这个叫做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 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 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这 些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不变的。
热传递(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 温度差 即:能量只会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 的物体转移。(内能多不一定温度高)
一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例如:我们学过的——内能。
电能 核能 太阳能 光能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化学能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 1、摩擦生热: 机械 能转化为 内 能。 2、电灯发光: 电 能转化为 光 能。 3、柴火燃烧: 化学 能转化为 内 能。 4、水电站的水轮机发电: 机械 能转化为电 能 5、壶中的水沸腾时将壶盖顶起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6、太阳能发电机发电:太阳 能转化为 电 能 7、电风扇转动: 电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8、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 机械 能转化为 内 能。 9、石块从空中落下: 重力势能 能转化为 动 能。 10、给蓄电池充电: 电 能转化为 化学 能 11、蓄电池放电: 化学 能转化为 电 能
说出下图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或转移
1、酒精燃烧: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火焰把水加热:
火焰内能转移到水中
3、塞子为什么会飞出?
万千瓦功率 2、一座65万千瓦功率的水电站,发 一天 电能 电一天所获得的电能,相当于完全 燃烧多少吨烟煤?(烟煤的燃烧值 为2.9×107 J/kg ) 解:Q = W = Pt = 6.5×108 W ×24×3600s = 5.616×1015 J 由Q = mq得 15 J 5.61 6 × 10 m =Q/q = 2.9×107 J/kg = 1.97×108 kg

九年级科学第三章_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科学第三章_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知识点整理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1.能量转化的普遍性(1)雪山上疾驰的汽车被快速滑落下来的积雪推翻并吞没,积雪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2)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的电能靠太阳能转化而来。

(3)火山地带的热泉水向外喷出的能量多由地热能转化而来。

(4)青蛙从地上跃起,捕捉害虫的能量是由生物质能转化的。

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

所谓“消耗能量”“应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过程。

能量转化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形式的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相互转化。

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各种能量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同种能量在不同的物体上可以发生转移。

(1)胶片感光成像——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激光切割金属——光能转化为内能;(3)特技跳伞——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水电站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5)植物生长需要阳光——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生物化学能)(6)森林火灾——化学能转化为内能;(7)后面的球将前面的球装走——后面球的动能转移到前面的球上;(8)热传递——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3.识别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法(1)从能的形式变化上辨别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如果某物体有能量增减,并且在增减过程中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

如果某物体的能量有增减,且在增减过程中能的形式没有发生变化,这个过程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2)识别物体的能量转化成了什么能量时,首先要确定物体原来具有什么能量,后来哪些能量有增减,再依据现象分析减少的能量到哪儿去了,增加的能量从哪儿来。

4.能量广泛地联系着各种自然现象(1)摩擦生热:摩擦属于机械运动,生热与热现象有关,这是机械运动和热现象之间的练习。

(2)电灯发光:电灯与点现象有关,发光与光、热现象有关,这是电现象与光、热现象之间的联系。

(3)电池供电:电池供电是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化学现象与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大全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大全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大全九上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学时】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一、能量的转化与转移1、多种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内能、化学能、电能、光能、太阳能、核能【能量是多种形式存在的,但要注意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能】(1)机械能:存在于运动的物体(动能)或具有一定高度的物体(重力势能)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性势能)中;(2)内能:物体内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又叫热能;(3)光能:能发光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太阳能属于光能;2、能量的转化与转移(1)能量的转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分析某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和所要研究的过程;②物体在起始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③物体在最终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2)能量的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4)要获得一种能量必须以消耗另一种能量为代价,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第2学时】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劳无功”(1)没有力,但有距离:“无劳无功”如: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也就没有什么力做功;(2)有力的作用,但没有距离的移动:也就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有劳无功”如:一个静止的汽车,一个人用了很大的力推他,但不动,因此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的移动,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劳动无功”如:手提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水桶虽然受到提力的作用,但是由于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且移动的是水平距离,不在同一方向上,故而提力对水桶没有做功;3、做功的表示说法:力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做功、力做功;二、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W=Fs (F的单位是牛N,s的单位是米m,功W的单位是焦J)【明确】①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或者是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②公式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公式中的s是物体在力F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在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要引起重视;③W=Fs中的F是使物体沿着F方向移动s距离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2、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1J=1N·m3、把一只鸡蛋举高2m所做的功大约是1J;4、【思维逆向】将举高物体时F所做的功可以视为:克服阻力(重力)G做的功,即W=Gh;5、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因此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6、能量转化越多,做功越大;能量转化越少,做功越小;三、功率1、比较做功的快慢(1)相同的功,比较做功的时间,所用的时间越少做功越快,所用的时间越多做功越慢;(2)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做功越少,做功越慢;(3)比较做功的多少与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大,做功越快;比值越小,做功越慢;2、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2)功率大小反映了做功的快慢,做功越快,功率越大;做功越慢,功率越小;能量转化的越快,功率越大;能量转化的越慢,功率越小;【小贴士】①功率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如功率大做功就多,这句话不对,还的看时间,由此可得,功率的大小决定于做功的时间和做功的多少两个因素决定的;②功率与机械效率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物理量,不要混淆;(3)功率的公式:P=W/t 【功W的单位J;功率P的单位是瓦W;时间t的单位是秒s】【思维拓展】①功率公式P=W/t是指平均功率,即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②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W=Fs、v=s/t、P=W/t可得P=Fv;例:汽车上坡时,需要一定的功率,减慢速度就是为了增大上坡的牵引力,这样有利于上坡;3、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W1W=1J/s 1KW=1000W 1MW=1000KW=106W4、常见的功率:韶山型电力机车4200千瓦汽车约为50—100千瓦喷气式飞机约11万千瓦人步行约70瓦,短时间快速运动可达1千瓦5、1000W=1000J/s的意义:物体在每秒内所做的功为1000J;物体在1秒内有1000J的能量发生转化;【第3学时】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再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1)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2个条件:要有2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且能绕固定点转动;如:瓶盖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是不能称为杠杆;(2)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

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请填上箭头上发生能转化的装置、器具 、请填上箭头上发生能转化的装置、 机械能 ——→ 电能 热能 ——→ 机械能 化学能 ——→ 热能 光能 ——→ 电能
2、指出下列各种现象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指出下列各种现象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____ 能 转 化 为 ____ 能 . 电 动 机 带 动 抽 水 机 工 作 ____ 能 转 化 为 ____ 能 . 点 燃 的 蜡 烛 ____ 能 转 化 为 ____ 能 . 双 手 摩 擦 ____ 能 转 化 为 ____ 能 白 炽 灯 的 灯 丝 变 热 和 发 光 能转化为____能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 ____能转化为 能转化为 能 ____ 能 转 化 为 ____ 能 流 星 穿 过 大 气 层 时 会 变 得 炽 热 能转化为____能 飞行的子弹射穿木板后子弹温度会升高 ____能转化为 能转化为 能 反复弯折一根铁丝, 能转化为____能 反复弯折一根铁丝,弯折部分温度会升高 ____能转化为 能转化为 能 能转化为____能; 擦燃火柴 ____能转化为 能转化为 能 能转化为____能; 水电站发电 ____能转化为 能转化为 能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 个物体,从空间的一处转移到另一 处。
自然界各种形式 的能量是否会发 生相互转化? 生相互转化?
将风叶酒精灯上方, 1、制作小风筝,将风叶酒精灯上方, 制作小风筝 将风叶酒精灯上方 会看到风叶转动起来; 会看到风叶转动起来; 2、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温度要升高; 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温度要升高; 3、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温度要降低。 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温度要降低。
生物体内包含着能量,马吃草、鹰吃鱼正是为了补充能量。 生物体内包含着能量,马吃草、鹰吃鱼正是为了补充能量。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笔记内容大全解析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笔记内容大全解析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学时】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一、能量的转化与转移1、多种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内能、化学能、电能、光能、太阳能、核能【能量是多种形式存在的,但要注意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能】(1)机械能:存在于运动的物体(动能)或具有一定高度的物体(重力势能)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性势能)中;(2)内能:物体内部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又叫热能;(3)光能:能发光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太阳能属于光能;2、能量的转化与转移(1)能量的转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分析某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和所要研究的过程;②物体在起始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③物体在最终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2)能量的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4)要获得一种能量必须以消耗另一种能量为代价,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就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第2学时】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劳无功”(1)没有力,但有距离:“无劳无功”如: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也就没有什么力做功;(2)有力的作用,但没有距离的移动:也就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力对物体不做功;“有劳无功”如:一个静止的汽车,一个人用了很大的力推他,但不动,因此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的移动,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劳动无功”如:手提着水桶在水平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水桶虽然受到提力的作用,但是由于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且移动的是水平距离,不在同一方向上,故而提力对水桶没有做功;3、做功的表示说法:力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做功、力做功;二、功的计算1、计算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W=Fs (F的单位是牛N,s的单位是米m,功W的单位是焦J)【明确】①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或者是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②公式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公式中的s是物体在力F作用下通过的距离;“在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要引起重视;③W=Fs中的F是使物体沿着F方向移动s距离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2、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1J=1N·m3、把一只鸡蛋举高2m所做的功大约是1J;4、【思维逆向】将举高物体时F所做的功可以视为:克服阻力(重力)G做的功,即W=Gh;5、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因此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6、能量转化越多,做功越大;能量转化越少,做功越小;三、功率1、比较做功的快慢(1)相同的功,比较做功的时间,所用的时间越少做功越快,所用的时间越多做功越慢;(2)相同的时间,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做功越少,做功越慢;(3)比较做功的多少与时间的比值,比值越大,做功越快;比值越小,做功越慢;2、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2)功率大小反映了做功的快慢,做功越快,功率越大;做功越慢,功率越小;能量转化的越快,功率越大;能量转化的越慢,功率越小;【小贴士】①功率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如功率大做功就多,这句话不对,还的看时间,由此可得,功率的大小决定于做功的时间和做功的多少两个因素决定的;②功率与机械效率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物理量,不要混淆;(3)功率的公式:P=W/t 【功W的单位J;功率P的单位是瓦W;时间t的单位是秒s】【思维拓展】①功率公式P=W/t是指平均功率,即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②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W=Fs、v=s/t、P=W/t可得P=Fv;例:汽车上坡时,需要一定的功率,减慢速度就是为了增大上坡的牵引力,这样有利于上坡;3、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W1W=1J/s 1KW=1000W 1MW=1000KW=106W4、常见的功率:韶山型电力机车4200千瓦汽车约为50—100千瓦喷气式飞机约11万千瓦人步行约70瓦,短时间快速运动可达1千瓦5、1000W=1000J/s的意义:物体在每秒内所做的功为1000J;物体在1秒内有1000J的能量发生转化;【第3学时】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再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1)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2个条件:要有2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且能绕固定点转动;如:瓶盖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是不能称为杠杆;(2)杠杆的形状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须是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能源与社会第一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古塘中学陈丽君【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科学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认识。

教材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能量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化与守恒.另外还指出了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定律,对生产、生活中几个实例的分析不能说明它的普遍意义,教材对几个最普遍,最简单的实例进行归纳。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2)初步形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自然现象的意识(3)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方向性二.技能目标:会用能量守恒定律来描述一些生产和生活实例中反映的能量转化的情况。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体验过程,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了解能源技术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对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的开发利用有一个综合的理解,并能探究能源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具【教学方法】讨论和合作学习【教学步骤】引入:移动电话必须经常充电,电子表用久了必须更换电池,小麦和水稻必须在阳光下才能生长结实,我们必须每天进食,才能正常工作……[问]:是什么东西在支持着这些不同事物的正常运动,正常生长与正常工作?[答]:……[问]:什么是能量呢?周围自然界中那哪些事物显示着能量的活动?能量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新课教学】【板书】第一节、能量的转换与守恒一.自然界中的能量[问]: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讨论自然界中有哪些能量形式?[答]:太阳,雷电,瀑布,潮汐,火山喷发,地热……教师总结:利用教材中的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利用图片来体验自然界中能量的现象,认识自然界中的太阳,雷电,瀑布,潮汐,火山喷发,地热等放出巨大能量的现象。

[问]:能量无处不在的,除了自然界中有那么多种的能量形式,还有哪里有能量的存在?[答]:生物界[问]:那么请你来说说生物界中的能量形式?[答]:燃料的能量,生物体中的能量,食物中的能量……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去体验诸如燃料的能量,生物体中的能量,食物中的能量等比较难懂的化学能的能量形式。

[阅读捕蝇草]:[问]:捕蝇草是怎样获得能量?[答]:光合作用,捕食昆虫……教师归纳:捕蝇草除了光合作用还可以靠捕食昆虫补充能量。

它们是利用张开的叶片卷合,捕捉停留在其上的昆虫,然后把捕食到的昆虫消化后,吸收贮藏在昆虫体内的能量和化学物质。

教师总结:没有能量,这个世界将一无所有,没有太阳,没有风雨,有河流海洋,也没有任何生命。

能量是一切物质运动的源泉,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地球上绝大部分能量来自太阳。

【板书】一.自然界中的能量能量无处不在的,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二、能量的转移思考:在铁锤敲击铁钉时,铁钉在进入木块的同时,它还会发热,这发热的能量是哪里来的?1、在教室中用现有条件做几个能的转化实验,体会能的转移。

如:①摩擦双手发热②用笔杆子摩擦衣服或头发靠近小纸片③……………………2、小组间活动:两个小组举日常生活生产中能转化事例,另两个小组同学回答能量转化情况。

结论:。

分析:手电筒发光实验中能量的变化;电风扇工作时能量的转化。

手电筒发光实验中,干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通过小灯泡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电能=机械能+热能。

究竟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多少机械能和多少热能呢?我们将在后面几节中解决这一问题。

总结:大量的事实表明,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

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与物体之间通过碰撞而转移的能量,说明能量形式没有改变,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进一步可以复习以前学习过的热传递现象中内能的转移,让学生对能量有一个比较全面充分的认识。

【板书】二、能量的转移(1)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能量的形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三、能量形式的转化分析下列事例中能量的转化①树木生长②木材燃烧③金属切割④水力发电[答]……:过渡: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是怎样发生转化的呢?【读图】根据能量转化的顺序,分别将下面两组图串联成一个能量转化的故事。

各图名称的顺序:太阳树木燃煤电厂剃须刀充电能量转化的顺序:太阳能化学能电能化学能各图名称的顺序:太阳小麦人进食自行车能量转化的顺序:太阳能化学能化学能机械能[问]:光合作用中能量形式的转化?[答]: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问]:人吃食物,食物中能量转化情况?[答]: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又转化为人活动的机械能。

让学生通过教材结合生活体验认识到各种现象中能量形式的转化。

读图7.1.19 太阳能的各种转化途径,让学生举例各种能量的转化途径。

[答]:……总结: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能量不仅会转移,更多的情况下则发生形式的转化。

自然界中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板书】三、能量的形式的转换四、能量守恒定律1、实验: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越跳越低。

在课堂上讨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为什么越跳越低”这一问题时,有三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

小强说:“这是因为小球每一次落回到地面时,地面都会把一部分能量给小球,只不过每一次给的能量在不断减少,所以就越跳越低。

”小雅说:“这是由于小球每次落下时都损失了一部分能量,所以越跳越低。

”小敏说:“都不对,小球并没有获得或损失能量,只不守它本身的能量转化成了空气、地表、它本身的其他形式的能量,致使它的动能越来越小,所以越跳越低。

”请你分析一下。

哪位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答]:……2、分析思考:一杯放在桌上的热水冷却,此过程有能的转化吗?热水的热能消失了吗?[答]:……结论:能量既不会,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这就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也称。

小组讨论:(1)电风扇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与电动机获得的机械能相等吗?如不相等,是否意味着能量不守恒?(2)我国有句谚语“要使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比喻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请大家分析此比喻是否有科学道理?(3)此定律是否需条件?教师总结:这个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中的基本定律之一,无论是机械运动,生命运动,无论是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要遵守这个定律。

任何违反这个定律的现象或机械都是不存在的。

【板书】四、能量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讨论】达·芬奇曾设计了一个“永动机”:一只圆轮,里面装有可以自由滚动的重钢球,如图所示,利用隔板的特殊形状,使轮子一边的钢球总是滚到另一边的距离轮心远些的地方,这样,在钢球的重力作用下,使轮子转动不息,。

你认为这个“永动机”,能旋转不息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能量不会创生。

“永动机”不可能成功的事实告诉我们:任何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遵循能量的转化定律的事件是否一定会发生?事例1:当一块炙热的铁块投入水中,将有热量从铁块传递给水,从而使铁块的温度降低,水的温度升高,最后达到相同的温度。

但是,相反的事件并不会自然地发生,铁块不可能自发地从同温度的水中吸收热量,使自己变的炙热,尽管这个过程并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事例2:当杂技演员沿竹竿下滑时,演员的重力势能有一部分转化为手和竹竿的内能,是手和竹竿的温度升高,但是,相反的现象也不会自发地发生,即手和竹竿可可能自发地降低温度,而使人的位置升高,竟着一过程也不违反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学生举例】自然界中有大量的现象表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你能举出哪些例子?【板书】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

【课时小结】1、本节课的收获?2、你还想知道:【巩固练习】1、请填上箭头上发生能转化的装置、器具——→——→——→——→2、指出下列各种现象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电动机带动抽水机工作____能转化为____能.点燃的蜡烛____能转化为____能.双手摩擦____能转化为____能.白炽灯的灯丝变热和发光____能转化为____能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____能转化为____能流星穿过大气层时会变得炽热____能转化为____能飞行的子弹射穿木板后子弹温度会升高____能转化为____能反复弯折一根铁丝,弯折部分温度会升高____能转化为____能擦燃火柴____能转化为____能;水电站发电____能转化为____能;【板书设计】第一节、能量的转换与守恒一.自然界中的能量能量无处不在的,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二、能量的转移(1)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能量的形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三、能量的形式的转换四、能量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

【布置作业】必做作业:作业本,课后练习选做作业:查找不同类型的永动机【教后反思】在前面学习了各种各样形式的能量后及其相互转化后,从更高的角度来学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对于这条定律的理解可以从对简单的事实例子的分析得到体会,同时遵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事件也不一定会发生,也就是说能量的转化有一定的方向性,这个知识点有点难理解,可以举一些方面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