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201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完整word版)201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6分)(2015•天津)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D.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考点:物理学史.分析:本题是原子物理学史问题,根据相关科学家的物理学成就进行解答.解答:解:A、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生衰变而产生的,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故A正确.B、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结构,但不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B错误.C、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原子的核式结构,而不是电荷的量子化,故C错误.D、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发现了电荷量的量子化,不明说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核的知识和物理学史,象、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α粒子散射实验、密立根油滴实验都是考查的重点,要重点掌握.2.(6分)(2015•天津)中国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有深刻认识,唐人张志和在《玄真子•涛之灵》中写道:“雨色映日而为虹”.从物理学角度看,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是彩虹成因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b是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则两光()A.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b光B.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侧移量大C.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D.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a光考点:光的折射定律;光电效应.专题:光电效应专题.分析:由图看出第一次折射时,b光折射角较大,其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波长较长.由公式v=得到,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结合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分析;折射率较小,则临界角大,不容易发生全反射.解答:解:画出光路图,分析可知,第一次折射时,b光的折射角较大,而入射角相等,根据折射率公式n=得知,b光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波长较长.再由=λf,可知,折射率越小,则波长越长.A、由公式v=得知,b光的折射率较小,在同种玻璃中传播,a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b光,故A错误;B、光的折射率较小,以相同角度斜射到同一玻璃板透过平行表面后,b光的折射角较大,所以b光侧移量小.故B错误;C、b光的折射率较小,频率较小,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b光能引起光电效应,a光也一定能,故C正确;D、b光的折射率较小,则临界角大,不容易发生全反射,所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水中射入空气,在空气中只能看到一种光时,一定是b光.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结合光的折射考查折射率、折射率与光的频率、速度的关系以及光电效应的条件等知识点的内容,关键之处是画出光路图,分析第一次折射时折射角的关系,要注意运用反射的对称性作图.3.(6分)(2015•天津)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 a=2m和x b=6m,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B.质点a经4s振动的路程为4m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考点: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专题: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分析:A、由图可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利用波的速度公式可求出波传播的速度大小,结合b点在该时刻的位置及振动方向,利用平移法可知波的传播方向,从而可知选项A的正误B、方向经过4s的时间与周期之间的关系,利用在一个周期内,质点经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即可得知选项B的正误.C,结合b质点此时刻的位置和振动方向,从而可得知a质点所处的位置和振动方向,继而可知选项C的正误.D、通过t=2s时b的位置,可判断出a点的位置,从而可知a点的运动情况,继而得知选项D的正误.解答:解:A、ab两点间的距离为x=x b﹣x a=6﹣2=4m,振动从a传播到b的时间为半个周期,为t==4s,所以波速为:v===1m/s,但是b点该时刻的振动方向是沿y轴正方向,由微平移法可知波向﹣x轴方向传播,选项A错误.B、质点a振动4s,是经过了半个周期,质点运动过的路程为振幅的2倍,即为1m,选项B错误C、此时刻b的振动方向是向y轴正方向,ab间相隔半个波长,振动步调完全相反,所以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选项C错误.D、在t=2s时,质点b在正的最大位移处,ab两质点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反,所以质点a在负的最大位移处,此时a的速度为零,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察了简谐波的传播和质点的振动,解答该题要熟练的掌握波传播方向的判断,常用的方法有“微平移法”、“带动法”、“上下坡法”、“振向波向同侧法”和“头头尾尾相对法”,还有就是要熟练的掌握步调一致的点的判断和步调始终相反的点的判断.会通过时间计算振动质点通过的路程.4.(6分)(2015•天津)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B.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C.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D.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首先分析出该题要考察的知识点,就是对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有影响的因素的分析,列出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进行分析即可得知正确选项.解答:解:为了使宇航员在航天器上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即为使宇航员随旋转舱转动的向心加速度为定值,且有a=g,宇航员随旋转舱转动的加速度为:a=ω2R,由此式可知,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此加速度与宇航员的质量没有关系,所以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该题的考察方法非常新颖,解题的关键是从相关描述中提起有用的东西,对于该题,就是得知在向心加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影响向心加速度大小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该题还要熟练的掌握有关匀速圆周运动的各个物理量的关系式,并会应用其进行正确的计算和分析.5.(6分)(2015•天津)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m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L,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B.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mgLC.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D.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考点: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分析圆环沿杆下滑的过程的受力和做功情况,只有重力弹簧的拉力做功,所以圆环机械能不守恒,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进行分析.解答:解:A、圆环沿杆滑下过程中,弹簧的拉力对圆环做功,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故A 错误,B、图中弹簧水平时恰好处于原长状态,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L,可得物体下降的高度为h=L,根据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量为△E p=mgh=mgL,故B正确.C、圆环所受合力为零,速度最大,此后圆环继续向下运动,则弹簧的弹力增大,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不为零,故C错误.D、根据圆环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知圆环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则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对物理过程进行受力、运动、做功分析,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要注意圆环的机械能不守恒,圆环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才守恒.二、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16年天津市中考真题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6年天津市中考真题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6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2016•天津)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分析】从声音的三个特征分析.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材料和结构不变时,音色不变.【解答】解:轻敲鼓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敲鼓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响度.故选B.【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2.(3分)(2016•天津)将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分析】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在材料一定时,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解答】解:一根导线拉长后,导体的材料不变,拉长后长度变长,横断面积变小,电阻变大.故选A.【点评】掌握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电阻大小的变化.3.(3分)(2016•天津)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2)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解答】解:(1)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故A错误,B正确;(2)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从5min是开始熔化,到15min时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15min﹣5min=10min.第1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4.(3分)(2016•天津)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先断开电源开关C.用湿毛巾擦洗正在发光的台灯灯泡,保持其清洁D.长期使用的家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后及时更换【分析】①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②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③湿物体是导体,接触带电体容易发生触电;④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老化后要及时更换,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解答】解: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是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否则可能引起触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水是电的导体,用湿毛巾擦洗正在发光的台灯灯泡时,可能会因湿毛巾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家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避免因线路老化造成短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C.【点评】(1)本题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常见现象和行为,在考查安全用电的原则中,实现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作用.(2)家庭中有时自己私接电器,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尤其在农村更为严重,希望同学们及时杜绝,安全文明用电.5.(3分)(2016•天津)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A.B.C.D.【分析】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就要看图示的情景能否满足①闭合电路;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解答】解:A、由图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导体斜着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正确.B、由题意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C、由题意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并且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正确.D、由题意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且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平行,即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现象,以及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6.(3分)(2016•天津)对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0.8m B.课桌质量约为50kgC.桌面面积约为4m2 D.书箱容积约为0.8m3【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与0.8m接近;故A正确;B、课桌质量约为5kg;与50kg相差较大;故B错误;C、桌面面积约为1m2;与4m2相差较大;故C错误;D、书箱容积约为0.2m3;与0.8m3相差较大;故D错误;故选A.【点评】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并且能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用于对生活现象和生活常识的简单解释,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7.(3分)(2016•天津)下列几组生活现象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现象知识橡皮筋受拉力发生了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穿旱冰鞋推墙时会后退B.现象知识用力捏车闸可使自行车停下减小摩擦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现象知识拍打窗帘能清除表面浮灰利用惯性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D.现象知识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直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分析】①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A、橡皮筋在拉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此选项错误;B、用力捏闸自行车能尽快停下,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利用增大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此选项错误;C、拍打窗帘能清除上面的灰尘;助跑能使运动员跳的更远.都是利用了物体的惯性.此选项正确;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直;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力的作用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惯性、改变摩擦的方法和重力的方向,包含的知识点较多,考查的是我们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8.(3分)(2016•天津)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A.B.C.D.【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反射光线,然后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根据法线和镜面之间的关系确定平面镜的位置.【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使用平面镜是为了让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作图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正好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所以第二步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由于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第三步作出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故选B.【点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解决有关光的反射内容的基础,由关计算及作图都要用到光的反射定律,要熟练掌握.9.(3分)(2016•天津)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量最小为(g取10N/kg)()A.15N B.6N C.3N D.1.5N【分析】已知阻力、阻力臂和动力臂,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求出作用在杠杆B点的最小力.【解答】解: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则OA=3L,OB=4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OB=F2×OA,则F1===1.5N.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0.(3分)(2016•天津)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F、重力G 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F>G+f B.F<G﹣f C.F=G+f D.F=G﹣f【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是平衡力.对直升机进行受力分析,进一步判断所受各力的关系.【解答】解: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由题意知,直升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其中升力F竖直向上.重力G和阻力f都竖直向下,则三者的关系是F=G+f.故选C.【点评】会对直升机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知道物体在平衡状态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是解答的关键.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11.(3分)(2016•天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18cm处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且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得出物体的位置,根据物体位置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出结果.【解答】解:蜡烛距离凸透镜3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8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体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32cm>2f;2f>18cm>f,解得:9cm<f<16cm,故选B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首先要熟记规律的内容,特别是成像特点、物距、像距、焦距之间的关系.12.(3分)(2016•天津)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组和桶组成的装置将水泥从地面匀速运至楼上,如图所示,若水泥重为G0,桶重为G1,动滑轮重为G2,不计绳重和摩擦,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则工人师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A.F=B.F=C.F=+G1 D.F=【分析】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计算拉力的方法一是F=(G0+G1+G2),二是由η==.据此求解判断各个选项的正误.【解答】解:(1)由图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0+G1+G2),故A正确、B错;(2)由图知,n=3,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3h,由η====得:F=,故C错、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拉力的计算,注意:不计绳重和摩擦,对水泥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桶和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13.(3分)(2016•天津)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c为三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能发光但较暗,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表a为电流表,且示数为1.5AB.电表b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C.电表c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D.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0.75W【分析】知道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能正常发光,小于额定电压时灯泡能发光但较暗;所以先根据灯泡的工作情况判断出灯泡的连接方式,再结合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确定电表的性质,最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逐个解答.【解答】解:根据P=UI可知:灯泡L1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1额===1A,灯泡L2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2额===0.5A;由P=得:灯泡L2的电阻R2===12Ω;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I1=1A,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能发光但较暗,则通过灯泡L2的电流小于I2=0.5A,由此可知:通过L1、L2的电流不相等,所以L1、L2并联;则a一定是电流表;b是相当于导线的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故B错误;c是相当于开路的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量电源电压;由于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c电压表示数为U=U1额=3V;故C正确;则I2===0.25A,则干路电流I=I1+I2=1A+0.25A=1.25A,故A错误;灯泡L2的实际功率P2=UI2=3V×0.25A=0.75W,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灯泡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关系、电表的正确使用,关键是考查学生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电表正确使用的理解与掌握.三、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满分2414.(4分)(2016•天津)请将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1)木块的长度是 2.70cm.(2)物块的质量是103g.【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天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4.00cm对齐,右侧与6.7cm对齐,估读为6.7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6.70cm ﹣4.00cm=2.70cm.(2)盘中砝码总质量是50g+50g=10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g(左边缘对应的刻度),物体质量记作:100g+3g=103g.故答案为:(1)2.70;(2)103.【点评】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之前都要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刻度尺要观察零刻线是否磨损,天平要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刻度尺的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他测量工具,正好是整刻线,就不必估读了.希望同学们掌握每种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读数规则.15.(4分)(2016•天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m.【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因为小芳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则镜中的像与镜面相距也是1m,所以小芳的像距小芳2m.故答案为:3×108;2.【点评】明确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再进行相关推算,并注意题目中所指的距离是哪一个.16.(4分)(2016•天津)家庭中的电灯、电视和电冰箱等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小明家中一周前、后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他家这周消耗了22kW•h的电能.【分析】家庭电路中,各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电能表的读数:单位是kW•h,最后一位是小数.一周消耗的电能=周末电表的读数减上周的电表的读数.【解答】解:电灯、电视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并联,既能保证用电器正常工作,又互不影响.上周12:00电能表的读数是1266.5kW•h,所以这周消耗的电能:W=1288.5kW•h﹣1266.5kW•h=22kW•h.故答案为:并;22.【点评】掌握电能表各参数的含义,能读数、计算耗电量,掌握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连接方法等.17.(4分)(2016•天津)如图1,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不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连通器的原理;如图2,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分析】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解答】解:水壶在工作时,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利用了大气压.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点评】此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连通器原理,属于基础原理的应用,难度不大.18.(4分)(2016•天津)在水平地面上,工人师傅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为300N 的箱子匀速前进,5s内移动了6m,在这个过程中,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为100N,推力做功的功率为120W.【分析】已知箱子做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推力等于摩擦力;已知推力和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根据公式W=FS可求做的功,还知做功的时间,根据公式P=求做功的功率.【解答】解:工人师傅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箱子匀速前进,箱子受平衡力作用,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f=F=100N.推力做的功为W=Fs=100N×6m=600J,推力做功的功率:P===120W.故答案为:100;120.【点评】本题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关键知道物体做功的条件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还要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推力等于摩擦力.19.(4分)(2016•天津)如图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变阻器滑片P从a滑到b端的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R1的阻值为10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1.【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1)根据图象读出电阻R1两端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R1的阻值;(2)当滑片P位于b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图象读出最大电流和电压表的示数,据此可知电源的电压;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根据图象读出电阻R1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电压,根据P=UI即可求出电功率之比.【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1)根据图象可知:电阻R1两端电压U1=1V时电流I1=0.1A,由I=可得,定值电阻R1===10Ω;(2)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位于b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0.3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即电源的电压为3V,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根据图象读出电阻R1两端电压U1′=2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R2两端电压U2′=U﹣U1′=3V﹣2V=1V;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P1:P2=IU1:IU2=U1:U2=2V:1V=2:1.故答案为:10;2:1.【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图象读出电流和电压的对应值.四、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7分)20.(7分)(2016•天津)有一额定功率为2000W的电热水器,内装20kg的水,通过后持续正常加热25min,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50℃.已知c水=4.2×103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2)电热水器的热效率.【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2)根据W=Pt求出消耗的电能,利用η=×100%求出电热水器的热效率.【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20kg×(50℃﹣20℃)=2.52×106J;(2)消耗的电能:W=Pt=2000W×25×60s=3×106J,此过程电热淋浴器的热效率:η=×100%=×100%=84%.答:(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2.52×106J;(2)电热水器的热效率为84%.【点评】本题是一道电学与热学的综合计算题,考查了热量的计算、电功的计算、电热水器热效率的计算,要注意区分哪些是有用能量(被水吸收的)、哪些是总能量(消耗的电能).21.(5分)(2016•天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制作一个简易的台灯,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7V,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90Ω.因身边只有电压为36V的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能正常发光,应将一个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上,请你帮他们求出该电阻的阻值.【分析】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电阻,额定电压下灯泡正常发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所串联的电阻阻值.【解答】解: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 L===0.3A,当在电源电压为36V的电路中正常发光,电路中的电流I=I L=0.3A,由I=得: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120Ω,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知:R=R总﹣R L=120Ω﹣90Ω=30Ω.答:该电阻的阻值为30Ω.【点评】本题考查了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22.(7分)(2016•天津)在研究并联电路的电路规律时,某次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按照图2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1的电路连接.(2)实验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如图3所示,通过L1的电流为0.3A;若不计实验误差,请在图4中标出电流表A3的指针位置.【分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2)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示数;利用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电流表示数,在图上画出指针位置即可.【解答】解:(1)根据电路图可知,两灯并联,A1测量L1的电流,A2测量L2的电流,A3测量干路电流,S控制整个电路,连接如图1所示;(2)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1A,此时示数为0.3A,故通过L1的电流为0.3A;A2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1A,此时示数为0.5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A3示数为0.3A+0.5A=0.8A,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故答案为:(1)如图1所示;(2)0.3;如图2所示.【点评】此题为一电学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电流特点以及电流表读数的理解和掌握.23.(6分)(2016•天津)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老师提供了如下器材:斜槽、刻度尺、三个钢球(质量分别为0.2kg、0.2kg、和0.3kg)、木块和长木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由静止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木块后,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平面上,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该同学利用上述器材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在下表中记录了实验获得的数据.次数钢球质量m/kg 钢球下落高度h/cm 木块移动距离s/cm1 0.1 10 82 0.1 25 193 0.3 20 264 0.2 10 155 0.3 10 226 0.3 15 30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为了便于验证猜想一,请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表格,并将上表中的相关数据全部筛选整理后填入你所设计的表中.(2)分析重新设计的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分析】(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实验时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不同金属球,质量不同,从相同高度滚下,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根据实验的需要,设计表格;(2)由表格中的数据,运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解答】解:(1)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要控制物体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一定,即控制钢球在斜面上的高度相同,改变物体的质量;设计表格如下:次数钢球下落高度h/cm 钢球质量m/kg 木块移动距离s/cm1 10 0.1 82 10 0.2 153 10 0.3 22(2)由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故答案为:(1)见上表;(2)当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此题属于常见的中考题.24.(6分)(2016•天津)小红想测量一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架天平,但没有砝码,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器材:两个质量相近的烧杯、量筒、细线、滴管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利用上述器材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精确地测量金属块的密度.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金属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质量相同,物体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可根据相同质量的金。

2016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2016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答案】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知:
R=R 总 ﹣ RL=120Ω﹣ 90Ω=30Ω. 22 .【 解 答 】 解 :( 1) 根 据 电 路 图 可 知 , 两 灯 并 联 , A 1 测 量 L 1 的 电 流 , A 2 测 量 L 2 的 电 流 , A3 测 量 干 路 电 流 , S 控 制 整 个 电 路 , 连 接 如 图 1 所 示 ; ( 2) 电 流 表 A1 的 量 程 为 0~ 0.6A, 分 度 值 为 0.1A, 此 时 示 数 为 0.3A, 故 通 过 L1 的 电 流 为 0.3A;
空 心 管 的 重 力 G= mg = ρ 0gh 0 ( S 0 ﹣ ),
即 ρgS 0 h 1 = ρ0 gh 0 ( S 0 ﹣ ), 解 得 液 体 的 深 度 h 1 =

( 2)若 管 的 密 度 大 于 液 体 的 密 度 ,设 液 体 深 度 为 h2,若 使 空 心 管 对 容 器 底 的 压 力 最 小 ,即 浮 力 最 大 , 此 时 空 心 管 应 恰 好 完 全 浸 没 , 即 液 体 的 深 度 等 于 管 的 高 度 , h2=h0, 所 以 液 体 的
质 量 m2 =ρ ( S ﹣ ) h 0 = ρ h 0( 2S ﹣ S 0);
若 管 的 密 度 小 于 液 体 的 密 度 , 设 液 体 深 度 为 h3, 若 使 空 心 管 对 容 器 底 的 压 力 最 小 , 此 时 空 心管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其重力,
浮 力 F 浮 =ρg S0h3,
A2 量 程 为 0~ 0.6A, 分 度 值 为 此 时 示 数 为 0.5A, 根 据 并 联 电 路
0.1A, 电流
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

2016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6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启用前2016年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7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0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顼: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I -下列给出的物理量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基本量的是A •力B-速度C•质量D•加速度2-在某段公路上,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标识牌,甲、乙所标示的物理量分别是A-位移、平均速度B-路程、平均速度C-位移、瞬时速度D-路程、瞬时速度3 - 一颗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800 m/s,经过0. 02s穿过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300 m/s。

设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子弹穿过木板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为A • 2. 5x10* m/s2B • -2.5x10' ro/s2C - 5.5x10’ m/s2D • -5. 5x10* m/s24-人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A•人的质量变大 B •人受到的重力变小C・人处于失重状态 D •人处于超重状态5 •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力传感器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得到两个力传成器间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3、。

如图所示。

则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始终为零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抵消6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0〜2 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 2〜4 s物体挣止C•第1 s末与第5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 •第1 s末与第5 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7•某同学将标枪以速度的斜向上投出,险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夕°则险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A •角cos夕B •险sin夕C •的D -无法确定8•把一直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入匀强磁场中,导线长为L,通以大小为/的电流,导线受到的安培力为F,该磁场的磁威应强度月为A-L B•旦C•幺D•旦IL L F I9-下列说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伽利略创立了狭义相对论C•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D-经典力学既适用于宏观世界,又适用于微观世界10•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合作测定反应时间。

天津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天津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为 的 小 圆 柱 体 ,使 其 成 为 空 心 管 ,如 图 1 所 示 .先 用 硬 塑 料 片 将 空 心 管 底 端 管 口 密 封( 硬
塑 料 片 的 体 积 和 质 量 均 不 计 ), 再 将 其 底 端 向 下 竖 直 放 在 底 面 积 为 S 的 柱 形 平 底 容 器 底 部 , 如图 2 所示.然 后沿容器内壁 缓慢注入密度 为ρ的液体, 在注入液体的 过程中空心管 始终保 持竖直状态. (1)当注入 一定量的液体 时,空心管对 容器底的压力 刚好为零,且 空心管尚有部 分露在液 面外,求此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 (2)去掉塑 料片后,空心 管仍竖直立在 容器底部,管 外液体可以进 入管内,继续 向容器中 注入该液体.若使空心管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注入液体的总质量最小是多少?

A. 光 屏 上 所 成 的 是 倒 立 、 放 大 的 实 像
B.光屏上 所成的是倒立 、缩小的实像
C. 该 透 镜 的 焦 距 f 一 定 满 足 9cm< f< 16cm
D. 该 透 镜 的 焦 距 f 一 定 满 足 18cm< f< 32cm
12. 某 建 筑 工 地 上 ,工 人 师 傅 用 滑 轮 组 和 桶 组 成 的 装 置 将 水 泥 从 地 面 匀 速 运 至 楼 上 , 如 图 所
示 , 若 水 泥 重 为 G0, 桶 重 为 G1, 动 滑 轮 重 为 G2, 不 计 绳 重 和 摩 擦 , 此 过 程 中 该 装 置 的 机 械
效率为 η,则工人 师傅作用在绳 子自由端的拉 力 F 为(

2
A. F=
B. F=
C. F= +G1D. F=
13 . 如 图 所 示 电 路 中 的 a、 b、 c 为 三 只 电 表 ( 电 压 表 或 电 流 表 ), 闭 合 开 关 S, 标 有 “3V 3W ” 的 灯 泡 L1 正 常 发 光 , 标 有 “6V 3W”的 灯 泡 L2 虽 能 发 光 但 较 暗 , 若 不 考 虑 温 度 对 灯 丝 电 阻 的 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天津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解析

天津2016年初中毕业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解析

2016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将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先断开电源开关C.用湿毛巾擦洗正在发光的台灯灯泡,保持其清洁D.长期使用的家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后及时更换5.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A.B.C.D.6.对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0.8m B.课桌质量约为50kgC.桌面面积约为4m2D.书箱容积约为0.8m37.下列几组生活现象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现象知识橡皮筋受拉力发生了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穿旱冰鞋推墙时会后退B.现象知识用力捏车闸可使自行车停下减小摩擦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现象知识拍打窗帘能清除表面浮灰利用惯性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D.现象知识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直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8.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A.B.C.D.9.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量最小为(g 取10N/kg)()A.15N B.6N C.3N D.1.5N10.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F>G+f B.F<G﹣f C.F=G+f D.F=G﹣f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1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12.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组和桶组成的装置将水泥从地面匀速运至楼上,如图所示,若水泥重为G0,桶重为G1,动滑轮重为G2,不计绳重和摩擦,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则工人师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A.F=B.F=C.F=+G1D.F=13.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c为三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能发光但较暗,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表a为电流表,且示数为 1.5AB.电表b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C.电表c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D.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0.75W三、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满分2414.请将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1)木块的长度是cm.(2)物块的质量是g.1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m/s;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16.家庭中的电灯、电视和电冰箱等用电器都是联在电路中的,小明家中一周前、后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他家这周消耗了kW?h的电能.17.如图1,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不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的原理;如图2,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的作用.18.在水平地面上,工人师傅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为300N的箱子匀速前进,5s内移动了6m,在这个过程中,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为N,推力做功的功率为W.19.如图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变阻器滑片P从a滑到b端的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R1的阻值为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四、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7分)20.有一额定功率为2000W的电热水器,内装20kg的水,通过后持续正常加热25min,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50℃.已知c水=4.2×103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2)电热水器的热效率.2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制作一个简易的台灯,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7V,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90Ω.因身边只有电压为36V的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能正常发光,应将一个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后接在电源上,请你帮他们求出该电阻的阻值.22.在研究并联电路的电路规律时,某次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按照图2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1的电路连接.(2)实验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如图3所示,通过L1的电流为A;若不计实验误差,请在图4中标出电流表A3的指针位置.23.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老师提供了如下器材:斜槽、刻度尺、三个钢球(质量分别为0.2kg、0.2kg、和0.3kg)、木块和长木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由静止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木块后,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平面上,木块倍撞得越远,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该同学利用上述器材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在下表中记录了实验获得的数据.次数钢球质量m/kg 钢球下落高度h/cm 木块移动距离s/cm1 0.1 10 82 0.1 25 193 0.3 20 264 0.2 10 155 0.3 10 226 0.3 15 30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为了便于验证猜想一,请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表格,并将上表中的相关数据全部筛选整理后填入你所设计的表中.(2)分析重新设计的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24.小红想测量一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架天平,但没有砝码,除此之外还有如下器材:两个质量相近的烧杯、量筒、细线、滴管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利用上述器材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精确地测量金属块的密度.要求:(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2)写出金属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25.现有一质地均匀密度为ρ0的实心圆柱体,底面积为S0、高为h0,将其中间挖去底面积为的小圆柱体,使其成为空心管,如图1所示.先用硬塑料片将空心管底端管口密封(硬塑料片的体积和质量均不计),再将其底端向下竖直放在底面积为S的柱形平底容器底部,如图2所示.然后沿容器内壁缓慢注入密度为ρ的液体,在注入液体的过程中空心管始终保持竖直状态.(1)当注入一定量的液体时,空心管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且空心管尚有部分露在液面外,求此时容器中液体的深度.(2)去掉塑料片后,空心管仍竖直立在容器底部,管外液体可以进入管内,继续向容器中注入该液体.若使空心管对容器底的压力最小,注入液体的总质量最小是多少?2016年天津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从声音的三个特征分析.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材料和结构不变时,音色不变.【解答】解:轻敲鼓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敲鼓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响度.故选B.2.将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在材料一定时,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解答】解:一根导线拉长后,导体的材料不变,拉长后长度变长,横断面积变小,电阻变大.故选A.3.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2)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解答】解:(1)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故A错误,B正确;(2)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从5min是开始熔化,到15min时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15min﹣5min=10min.第1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CD错误;故选B.4.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先断开电源开关C.用湿毛巾擦洗正在发光的台灯灯泡,保持其清洁D.长期使用的家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后及时更换【考点】安全用电原则.【分析】①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②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③湿物体是导体,接触带电体容易发生触电;④保险装置、插座、导线、家用电器等老化后要及时更换,防止发生触电事故.【解答】解: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是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更换灯泡、搬动电器之前必须断开开关,否则可能引起触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水是电的导体,用湿毛巾擦洗正在发光的台灯灯泡时,可能会因湿毛巾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家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避免因线路老化造成短路.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C.5.图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A.B.C.D.【考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分析】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就要看图示的情景能否满足①闭合电路;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解答】解:A、由图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导体斜着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正确.B、由题意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正确.C、由题意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并且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正确.D、由题意知导体是闭合电路中的导体,且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感线平行,即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故选D.6.对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课桌高度约为0.8m B.课桌质量约为50kgC.桌面面积约为4m2D.书箱容积约为0.8m3【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中学生课桌高度小于1m;与0.8m接近;故A正确;B、课桌质量约为5kg;与50kg相差较大;故B错误;C、桌面面积约为1m2;与4m2相差较大;故C错误;D、书箱容积约为0.2m3;与0.8m3相差较大;故D错误;故选A.7.下列几组生活现象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现象知识橡皮筋受拉力发生了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穿旱冰鞋推墙时会后退B.现象知识用力捏车闸可使自行车停下减小摩擦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现象知识拍打窗帘能清除表面浮灰利用惯性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D.现象知识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直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重力的方向;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①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A、橡皮筋在拉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此选项错误;B、用力捏闸自行车能尽快停下,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利用增大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此选项错误;C、拍打窗帘能清除上面的灰尘;助跑能使运动员跳的更远.都是利用了物体的惯性.此选项正确;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直;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此选项错误.故选C.8.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A.B.C.D.【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先过入射点作出反射光线,然后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根据法线和镜面之间的关系确定平面镜的位置.【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使用平面镜是为了让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作图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正好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所以第二步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由于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第三步作出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故选B.9.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量最小为(g 取10N/kg)()A.15N B.6N C.3N D.1.5N【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分析】已知阻力、阻力臂和动力臂,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即可求出作用在杠杆B点的最小力.【解答】解: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则OA=3L,OB=4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OB=F2×OA,则F1===1.5N.故选D.10.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下面关于这三个力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F>G+f B.F<G﹣f C.F=G+f D.F=G﹣f【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是平衡力.对直升机进行受力分析,进一步判断所受各力的关系.【解答】解:直升机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由题意知,直升机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升力F、重力G和阻力f,其中升力F竖直向上.重力G和阻力f都竖直向下,则三者的关系是F=G+f.故选C.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1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18cm处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且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得出物体的位置,根据物体位置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出结果.【解答】解:蜡烛距离凸透镜32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18cm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体的位置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32cm>2f;2f>18cm>f,解得:9cm<f<16cm,只有B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C.12.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组和桶组成的装置将水泥从地面匀速运至楼上,如图所示,若水泥重为G0,桶重为G1,动滑轮重为G2,不计绳重和摩擦,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则工人师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A.F=B.F=C.F=+G1D.F=【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计算拉力的方法一是F=(G0+G1+G2),二是由η==.据此求解判断各个选项的正误.【解答】解:(1)由图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0+G1+G2),故A正确、B错;(2)由图知,n=3,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3h,由η====得:F=,故C错、D正确.故选AD.13.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c为三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能发光但较暗,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表a为电流表,且示数为 1.5AB.电表b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C.电表c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D.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0.75W【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实际功率.【分析】知道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能正常发光,小于额定电压时灯泡能发光但较暗;所以先根据灯泡的工作情况判断出灯泡的连接方式,再结合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确定电表的性质,最后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逐个解答.【解答】解:根据P=UI可知:灯泡L1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1额===1A,灯泡L2正常发光的电流为I2额===0.5A;由P=得:灯泡L2的电阻R2===12Ω;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I1=1A,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能发光但较暗,则通过灯泡L2的电流小于I2=0.5A,由此可知:通过L1、L2的电流不相等,所以L1、L2并联;则a一定是电流表;b是相当于导线的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故B错误;c是相当于开路的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量电源电压;由于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c电压表示数为U=U1额=3V;故C正确;则I2===0.25A,则干路电流I=I1+I2=0.5A+0.25A=0.75A,故A错误;灯泡L2的实际功率P2=UI2=3V×0.25A=0.75W,故D正确.故选CD.三、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满分2414.请将如图所示的测量结果填写在相应的空格处.(1)木块的长度是 2.70cm.(2)物块的质量是103g.【考点】长度的测量;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天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解答】解:由图知:(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 4.00cm对齐,右侧与 6.7cm对齐,估读为 6.70cm,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6.70cm﹣4.00cm=2.70cm.(2)盘中砝码总质量是50g+50g=100g,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3g(左边缘对应的刻度),物体质量记作:100g+3g=103g.故答案为:(1)2.70;(2)103.1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m.【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解答】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因为小芳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则镜中的像与镜面相距也是1m,所以小芳的像距小芳2m.故答案为:3×108;2.16.家庭中的电灯、电视和电冰箱等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小明家中一周前、后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他家这周消耗了22kW?h的电能.【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分析】家庭电路中,各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电能表的读数:单位是kW?h,最后一位是小数.一周消耗的电能=周末电表的读数减上周的电表的读数.【解答】解:电灯、电视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并联,既能保证用电器正常工作,又互不影响.上周12:00电能表的读数是266.5kW?h,所以这周消耗的电能:W=288.5kW?h﹣266.5kW?h=22kW?h.故答案为:并;22.17.如图1,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不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连通器的原理;如图2,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考点】连通器原理;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解答】解:船闸在工作地,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用力一吸气,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腔内,利用了大气压.故答案为:连通器;大气压.18.在水平地面上,工人师傅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为300N的箱子匀速前进,5s内移动了6m,在这个过程中,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为100N,推力做功的功率为120W.【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率的计算.【分析】已知箱子做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推力等于摩擦力;已知推力和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根据公式W=FS可求做的功,还知做功的时间,根据公式P=求做功的功率.【解答】解:工人师傅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箱子匀速前进,箱子受平衡力作用,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f=F=100N.推力做的功为W=Fs=100N×6m=600J,推力做功的功率:P===120W.故答案为:100;120.19.如图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变阻器滑片P从a滑到b端的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R1的阻值为10Ω;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1.【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1)根据图象读出电阻R1两端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定值电阻R1的阻值;(2)当滑片P位于b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图象读出最大电流和电压表的示数,据此可知电源的电压;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根据图象读出电阻R1两端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电压,根据P=UI即可求出电功率之比.【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1)根据图象可知:电阻R1两端电压U1=1V时电流I1=0.1A,由I=可得,定值电阻R1===10Ω;(2)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位于b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0.3A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即电源的电压为3V,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根据图象读出电阻R1两端电压U1′=2V,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R2两端电压U2′=U﹣U1′=3V﹣2V=1V;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P1:P2=IU1:IU2=U1:U2=2V:1V=2:1.故答案为:10;2:1.四、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7分)20.有一额定功率为2000W的电热水器,内装20kg的水,通过后持续正常加热25min,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50℃.已知c水=4.2×103J(kg?℃),求:(1)水吸收的热量;(2)电热水器的热效率.【考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2)根据W=Pt求出消耗的电能,利用η=×100%求出电热水器的热效率.【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

物理_201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_复习

物理_201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_复习

2016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 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m范围内,则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A 米波的频率比厘米波频率高B 和机械波一样需靠介质传播C 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 D 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2. 如图所示是a、b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B 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大 C 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的饱和电流大 D 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发生,产生a光的能级能量差大3. 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之后发射“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

假设“天宫二号”与“神州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接 B 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接 C 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 D 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4.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P点的点电荷,以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 p表示点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A θ增大,E增大B θ增大,E p不变C θ减小,E p增大D θ减小,E不变5.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时,R 1消耗的功率变大B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 示数变大C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A 1示数变大D 若闭合开关S ,则电流表A 1示数变大,A 2示数变大二、不定向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16年高考天津卷物理部分(附解析)

2016年高考天津卷物理部分(附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物理部分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我国成功研发的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堪称隐身飞机的克星,它标志着我国雷达研究又创新的里程碑。

米波雷达发射无线电波的波长在1~10m范围内,对该无线电波的判断正确的是()A、米波的频率比厘米频率高B、和机械波一样须靠介质传播C、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D、不可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答案】C【解析】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光可以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f=可知,波长越长,频率越低,故米波的频率比厘米频率低,故A错误;无线电波不需要介质传播,故B错误;无线电波同光波一样会发生反射现象,故C正确;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所以无线电波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故D错误。

【考点】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机械波。

【点评】本题要注意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但是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2、如图是a、b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大C、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的饱和电流大D、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发生,产生a光的能级能量差大【答案】D【解析】根据图象比较干涉条纹间距大小,再根据判断波长,从而判断频率大小,频率大的折射率大,根据n=判断传播速度,根据判断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大小,光电效应时饱和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a光的频率大,则能量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启用前2016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7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给出的物理量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基本量的是A.力B.速度C.质量D.加速度2.在某段公路上,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块标识牌,甲、乙所标示的物理量分别是A.位移、平均速度B.路程、平均速度C.位移、瞬时速度D.路程、瞬时速度3.一颗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 m/s,经过0.02 s穿过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300 m/s。

设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子弹穿过木板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为A.2.5×104 m/s2B.-2.5×104 m/s2C.5.5×104 m/s2D.-5.5×104 m/s24.人站在加速上升的电梯中A.人的质量变大B.人受到的重力变小C.人处于失重状态D.人处于超重状态5.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力传感器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得到两个力传感器间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b如图所示。

则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始终为零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抵消6.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0~2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2~4 s内物体静止C.第1 s末与第5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 s末与第5 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7.某同学将标枪以速度v0斜向上投出,v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则v0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A.v0cosθB.v0sinθC.v0D.无法确定8.把一直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放入匀强磁场中,导线长为L,通以大小为I的电流,导线受到的安培力为F,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A .FILB.FILC.ILFD.FLI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伽利略创立了狭义相对论C.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D.经典力学既适用于宏观世界,又适用于微观世界10.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合作测定反应时间。

甲捏住尺顶端,乙在尺下部做捏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甲放开手时,乙立即捏住尺。

如果测出直尺下落的高度为20 cm,g =10 m/s2,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是A.0.1 s B.0.2 s C.0.3 s D.0.4 s蓟县86 km甲F/Nt/sab乙1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

这样做可以A.减小人的惯性B.增大人的惯性C.保证人和车具有相同的惯性D.减小因惯性对人造成的伤害12.在下列四个图中,标出了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带正电的粒子在磁场中速度v的方向和其所受洛伦兹力f的方向。

正确表示这三个方向关系的图是13.重为80 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当依次用20 N、30 N、50 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20 N,30 N,40 N B.0 N,0 N,40 NC.20 N,30 N,50 N D.40 N,40 N,40 N14.2015年9月30日7点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卫星。

则A.该北斗导航卫星的线速度比地球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大B.该北斗导航卫星的线速度比地球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小C.该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周期比地球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小D.该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近地卫星的运行周期相同15.如图是某电场的电场线,在该电场中有A、B两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小B.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C.若只受电场力作用,同一点电荷在A点的加速度比在B点大D.A、B两点没有电场线通过,电荷放在这两点不受电场力作用16.质量为0.1 kg的小球竖直下落2 m,g =10 m/s2,则A.重力做功2 J B.小球克服重力做功2 JC.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2 J D.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了0.2 J17.如图所示为一种齿轮传动装置,甲、乙两轮的半径之比为1∶2,则在传动过程中A.甲、乙两轮的角速度之比为2∶1B.甲、乙两轮的周期之比为2∶1C.甲、乙两轮边缘的线速度之比为2∶1D.甲、乙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118.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铅球从距地面h高处以速度v0斜向上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铅球落地时的动能为A.mgh B .2021mvC.mghmv-221D.mghmv+22119.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垫高长木板一端来平衡摩擦力。

平衡摩擦力时A.不挂砝码盘,使小车静止B.挂砝码盘,使小车静止C.不挂砝码盘,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挂砝码盘,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20.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图甲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OB、OC的结点。

图乙是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皮筋可以用细绳替代B.甲图中细绳OB和OC的夹角必须是90°C.乙图中F1的作用效果可以用F2和F共同作用的效果替代D.两弹簧测力计拉力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作用效果替代vh打点计时器纸带砝码和砝码盘小车木板定滑轮A +qfvBB+q fvBBvf+qDBvf+qCBA甲乙甲乙铁夹夹子 重锤纸带打点计时器 接电源 机密★启用前2017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 理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题,共40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2分,共8分)21.小球从5 m 高处以10 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g =10m/s 2,则小球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m 。

22.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

若每个点电荷的带电量都增大到原来的2倍,要保持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不变,则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将变为原来的 倍。

2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木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推力F 的作用下,沿地面水平运动的位移为L ,则推力F 对木块做的功为 。

24.将质量为2×104 kg 的货物以0.05 m/s 的速度匀速提升,则拉力的功率为 W (g =10m/s 2)。

三、实验题(本题共6分)25.(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弹簧劲度系数。

弹簧A 端固定,当B 端用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悬挂一个钩码时,绳上指针P 对应竖直固定刻度尺的刻度如图乙中虚线ab 所示,增加一个钩码,P 对应刻度如虚线cd 所示。

已知钩码质量均为50 g ,刻度尺最小刻度为mm ,重力加速度g =9.8 m/s 2,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

(2)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让重锤拉着一条纸带自由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

若要完成该实验,除图中的实验器材外,必需的器材还有 。

(填字母序号)A .天平B .刻度尺C .秒表②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下图所示,O 为第一个点,A 、B 、C 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

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B 点的速度v B = m/s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26分。

解答应写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26.(8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 =0.6 kg 的小球静止在竖直墙和倾斜的挡板之间,挡板和竖直墙之间的夹角θ =37°,接触面均光滑(g =10 m/s 2,sin37° =0.6,cos37° =0.8)。

求:(1)竖直墙对小球的弹力F 1的大小;(2)挡板对小球的弹力F 2的大小。

27.(8分)水平地面上一质量m =3 kg 的木块,在F =20 N 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静止开始经过时间t =4 s 运动了位移x =20 m 。

求:(1)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 的大小;(2)木块受到的阻力f 的大小。

FθvA OB C15.55cm19.20cm23.23cmθ28.(10分)如图所示,有一个类似过山车的简易轨道装置,它由弹射装置、水平轨道和竖直平面内的两个圆形轨道组成,小球被弹射后获得一个速度,依次经过水平轨道AB、第一圆轨道、水平轨道BC后,进入第二圆轨道完成一系列运动。

B、C分别是两个圆形轨道的最低点,第一个圆轨道的半径R1 =2.0 m。

一个质量m =1.0 kg的小球(视为质点)被弹射后获得v0 =12.0 m/s的速度,从水平轨道左侧A点沿轨道向右运动,A、B间距L1 =6.0 m,B、C间距L2 =12.0 m,小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圆形轨道光滑,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 =10 m/s2。

求:(1)小球第一次通过B点时,第一圆轨道对小球支持力F的大小;(2)如果要使小球不脱离第二圆轨道,且两圆形轨道不相互重叠,第二个圆轨道半径R2应满足的条件。

第一圆轨道2016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说明:1.各题均按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

2.若考生的非选择题答案与参考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Ⅰ卷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21.10 22.2 23.FL cos θ 24.4110⨯ (各2分,共8分) 25.(1)70 (2)①B ②1.92 (各2分,共6分) 26.(8分) 1tan mgF θ=① 2sin mg F θ=② 代入数据得 18N F =③ 210N F =④评分标准:①②③④式各2分。

27.(8分) (1)由运动学公式 212x at =① 代入数据得 22.5m/s a =②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 ma -=③由②③式,并代入数据得 12.5N f =④评分标准:①②③④式各2分。

28.(10分)(1)设小球在第一个圆轨道的B 点的速度为v 1,μmg =ma① v 12-v 02=-2aL 1②小球在B 点受到重力mg 和圆轨道对它的支持力F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11v F mg mR -=③ 由①②③得 F =70 N④(2)要保证小球不脱离第二圆轨道,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I .第二圆轨道半径较小时,小球恰能通过第二个圆轨道,设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 2,应满足 222v mg m R =⑤根据动能定理-μmg (L 1+ L 2)-2mgR 2=2212mv -2012mv ⑥由⑤⑥得 R 2=1.44 mII .第二圆轨道半径较大时,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R ',根据动能定理-μmg (L 1+ L 2)-mg 2R '=0-2012mv ⑦解得 2R '=3.6 m为了保证圆轨道不重叠,2R ''最大值应满足(R 1+2R '')2 = L 22+(2R ''-R 1)2⑧解得 2R ''=18 m综合I 、II ,要使小球不脱离轨道,则第二个圆轨道的半径须满足的条件0<R 2≤1.44 m⑨ 3.6 m ≤R 2≤18 m⑩评分标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式各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