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二十一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
猪旋毛虫病的检疫检验与防控分析

现代生猪养殖业不断向前推进,养殖密度增加背景之下,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呈现逐渐升高的态势,表现出复杂的临床症状,给疾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难题。
落实生猪检疫检验工作,尤其是落实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能够帮助基层兽医人员及时发现患病猪,及时处置患病情况,将各类疾病发生流行率降低到最少程度。
猪旋毛虫病是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法定检疫的对象,该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生猪在未屠宰之前往往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特征,只有在屠宰之后才会表现出明显的肌肉组织病变。
所以为了保证生猪产品的安全性,一定要落实猪旋毛虫病的检疫检验制度,并构建完善的防控措施,降低该种疾病对生猪养殖业和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本文主要对猪旋毛虫病流行特点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明确了猪旋毛虫病的检疫检验措施,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方案,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旋毛虫病是生猪养殖领域比较常见的一类体内寄生虫病,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却有一定的隐蔽性,不仅可以感染猪,还可以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对人畜构成的威胁较大。
猪旋毛虫病主要是由旋毛虫寄生在生猪的横纹肌而引发的一种寄生虫疾病,除了危害猪之外还可以危害狗、猫、鼠、兔、狼等多种牲畜类的动物,同时也会威胁到人类的身体健康,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对人畜造成的危害极大。
当前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不断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密度增加背景下旋毛虫病的危害呈现逐渐加重的态势,如若没有做出针对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该种疾病的流行特征,经常会造成带病的生猪进入到屠宰环节。
生猪屠宰检疫期间如果不能够严格落实同步屠宰检疫制度,没有及时发现带病的猪肉制品就会造成患病猪肉制品在市场中流,通危及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对此就需要提高对该种疾病危害性的认知,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
一、流行病学1、寄生虫特征猪旋毛虫又被称为长旋毛虫,该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终末宿主的小肠道中,虫体头细尾端较粗。
试析猪旋毛虫病的检疫检验技术与防治

本 进行 脱 钙 处理 ,然 后把 它 放 置2 . 5 h 左 右 ,再 对 其进 行 检 验 。通 常情 况 下 在进 行 处理 后 ,通 过 观察 可 以发 现残 缺 的 旋毛 虫体 。有 些 制作 出来 的 肉样样 本 的玻 片 在进 行 镜检 时 ,包 囊 不够 清 晰 ,在
验技 术和 防 治措 施进 行分 析是 十分 必要 的 。 3 . 1 常规 的 肉眼检 疫
关键 词 :猪旋 毛 虫 ;检疫 检验 ; 防治措 施
猪 旋 毛 虫 病 在 宰前 进 行 检疫 检 验 难 度 较 大 ,所 以在 宰 后 对
猪 肉胴 体 的检 疫 检验 则 显得 尤 为重 要 。在 检 验过 程 中 ,通 过观 察 近几 年 ,我 国加 强 了在 畜牧 业 的发 展 步伐 ,为 了使 农村 的经 如果 发 现 肠黏 膜 出现 了水肿 ,并且 厚 度有 所增 加 ,存 在 血 斑等 症 济 快 速发 展 ,对畜 牧 业 的发 展加 大 力度 。在农 村 各 种各 样 养殖 场 状 ,则 可 以将 其 视作 可 疑病 例 ,需 要 对其 进行 进 一 步 的检查 ,确 的创 办如 雨 后 的春 笋 ,特 别 是 生猪 的养 殖 在数 量 上 有 了大 幅度 的 定其 是 否感 染 猪 旋毛 虫病 。具 体做 法 如下 ,在 猪 肉胴 体 左 右膈 肌 提 高 。在 增 加 了农 村 经济 收 入 的 同时 ,也 对猪 的养 殖技 术也 提 出 脚处 各采 取 约3 0 g 的膈肌 肉样 ,然 后将 其 放在 光线 良好 的环 境下 , 了更 高 的要 求 。猪 旋 毛虫 是 一种 发 生在 猪 群 中 的寄 生虫 病 ,其 会 进行 拉 紧 、拉 平 或通 过左 右 搬 动 肉样 ,观 察是 否存 在 淡 黄 色或 灰
旋毛虫病的检验和处理

1 2 个 肉粒 ( 2 块肉样共剪取 2 4 个 肉粒 ) 。依次均匀 地 附贴于载片上且排成 2 行, 每行 6 块。然后 , 再取 清洁载玻 片盖放在肉片的载片上 ,并捏住两端轻轻 加压 , 把 肉粒压成很薄的薄片 , 以能通过 肉片标本看
清下面报纸上的小字为标准 。另一块膈肌按上法制 作, 2 片压片标本为一组进行镜检。
检 疫 检 验
旋 毛 虫 病 的 检 验 和 处 理
许素梅 ’ 白启安 2 白兰仙 3
( 1 .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云南石屏 6 6 2 2 0 0 , 2 .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异龙镇农业综合服务 中心 云南石屏 6 6 2 2 0 0 , 3 .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坝心农业综合服务 中心 云南石屏 6 6 2 2 0 0 )
镜检。把压片标本放在 8 0 倍左右 的显微镜下 , 从压的一端第一块 肉片外开始 , 顺肌纤维依次检查。
镜检时应注意光线的强弱及检查速度 , 切勿漏检。
结果判定。在旋毛虫检验时, 往往会发现肉孢子 虫和发育不完全的囊 虫 , 虫体典型者 , 容易辨认 , 如
发生钙化 , 死亡或溶解现象时 , 则容易混淆 。若镜检 时发现旋毛虫包囊发生机化 , 可通过透明处理 , 在肉 粒上滴加数滴 5 0 %甘油水溶液 , 数分钟后 , 肉片变得 透明 , 再覆盖上玻片压紧观察。若观察到包囊 内有不
内, 血液 中出现大量幼虫 , 2 1 天左右幼虫可长到 1 毫
等, 统一进行处理。宰后检验在 2 4 个 肉片标本 内, 发 现包囊或钙化的旋毛虫不超过 5 个者 ,肉体经高温 处理后可供食用 , 超过 5 个 以上者 , 肉体、 心、 食道 和
喉头等作 肌肉间脂
猪旋毛虫病的检疫方法及处理

加 。同时 , 应保证母猪适 当的运动 、 日光浴 , 促使母
猪 生理功 能正 常运转 , 以治疗本病时 , . 应抓住用
21 00年 第 5期
静 嗣毽鍪圈豳 ・
・ 静
养 猪
端 旋 毛 虫 高 的 捡 疚 法 & 处 理
赵 照 兴
( 江省杭 州 市余杭 区畜 牧兽 医局 。杭 州 浙 3 1 0) 1 10
DO 1 03 6 / . : .9 9J I 1 SSN.6 1 6 2 .0 0.50 4 1 7 - 0 72 1 0 .7
猪旋毛虫病属国家二类动物疫病 , 由于旋 毛 是 虫的幼虫或成虫寄生所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 畜共 患寄生 虫病 ,人和其它 10多种 动物均可感染此 0 病, 因此猪旋毛虫病是猪肉 E常食 品卫生检验检疫 t
在 肉 样 上 顺 肌 纤 维 方 向剪 取 2 4块 米 粒 大 小 的 肉
猪旋 毛虫 病 是一 种 自然 疫 源性 疾 病 , 成 虫 细 其 小, 肉眼几乎很难看清楚 , 雌雄异体 , 寄生于宿主肠 内 , 肠 旋 毛虫 ; 虫 寄生 于 宿主 横纹 肌 细胞 内 , 称 幼 称
粒, 制成肌 肉压片 , 在低倍显微镜 (0— 0 ) 2 5 倍 下镜 检, 观察有无包囊和尚未形成包囊的幼虫。 4 宰 后病 理变 化 患旋 毛虫病的寄生部位肌肉发生变性 , 肌纤维 肿胀甚至坏死 , 横纹消失 , 肌间结缔组织增生。
巢 、 宫、 子 阴道 和 外 阴 中发 挥 的作用 。蛇床 子 、 母 益
其各种生殖器官及腺体重新分泌促性腺激素 , 提高 血液 中荷尔蒙的水平。治疗时中西药同时使用 , 并
结合适 当的运动、 光浴。 日
32 治疗 方法 .
浅谈猪旋毛虫病与肉品卫生检验

2 0 1 3 年 ( 第 3 4 卷 ) 第 4 期
公正的监管 , 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 , 保证动 物源性食品安全 , 是 保 障公 共 卫 生 安 全 的一 项 基 础 性 工
作 。 动物 卫 生 监督 机 构 相 对集 中行 使 兽 医工 作 的行 政 执 法权 , 既是 体 制 改革 的需 要 , 也 是 保 证 动物 卫 生 和动 物 产 品 安全 水 平 的需 要 , 更 是 当前 防控 重 大 动物 疫 病 的需 要 。 如将 涉及 动 物产 品 安全 的执 法工 作交 由多部 门实 施 , 将 不 利 于工 作 的“ 责权 ” 统一 , 难 以对动 物产 品 生产 全过 程 实施
医行 政 管理 、 监督 执法 、 技术 支撑 三 条线 , 其 中, 行 政 管理 、 技术 支撑 层 面 已无 多大 争议 , 但 在 监督 执法 方 面还需 要 进
一
执法权进行整合 , 这也是符合《 意见》 本着“ 精简 、 统一 、 效
能” , 健 全 机构 、 明确 职 能 、 理顺关系 、 完 善 法 规 的原 则 , 以
革思路相吻合 , 将有力推动我国兽医行政执法体 系建设与 国际惯 例 接轨 。
6 做 好 动物 产 品安 全控 制 工作
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是兽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 具体 实 施 的对 动物 及动 物 产 品生产 到 消 费全过 程 独立 、
浅 谈 猪 旋 毛 虫 病 与 肉 品 卫 生 检 验
的委托。如果将《 兽药管理条例》 等相关法规中涉及保障 动物产品安全 , 专业性 、 技术性较强的执法工作委托给动
物 卫 生 监 督机 构 , 那么 , 全 国动 物 卫 生监 督 机 构 及其 派 出
旋毛虫镜检法

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是由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所引起的。
该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鸟类可实验感染。
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感染生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旋毛虫病的肉品检验是生猪屠宰检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项检验可以检出感染旋毛虫的猪只。
对于杜绝病猪肉流入肉品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肌肉旋毛虫压片镜检法、消化法的操作方法。
2.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
3.掌握旋毛虫病肉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器材(一)旋毛虫压片镜检法 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载玻片,剪刀,镊子,天平,显微镜。
3.试剂:50%甘油水溶液,10%稀盐酸。
旋毛虫压片镜检法1.采样。
自胴体左右两侧横膈膜的膈肌脚(见图21-1),各采膈肌1块(与胴体编成相同号码),每块肉样不少于20g,记为一份肉样,送至检验台检查。
如果被检样品为部分胴体,则可从肋间肌、腰肌、咬肌等处采样。
2.肉眼检查。
撕去被检样品肌膜,将肌肉拉平,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查表面有无可疑的旋毛虫病灶(见图21-2)。
未钙化的包囊呈露滴状,半透明,细针尖大小,较肌肉的色泽淡;随着包囊形成时间的增加,色泽逐步变深而为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
若见可疑病灶时,做好记录且告知总检将可疑肉尸隔离,待压片镜检后做出处理决定。
3.制片。
取清洁载玻片1块放于检验台上,并尽量靠近检验者。
用镊子夹住肉样顺着肌纤维方向将可疑部分剪下。
如果无可疑病灶的,则顺着肌纤维方向在肉块的不同部位剪取12个麦粒大小的肉粒(2块肉样共剪取24个小肉粒)。
将剪下的肉粒依次均匀地附贴于载玻片上且排成两行,每行6粒。
然后,再取一清洁载玻片盖放在肉片的载玻片上,并用力适度捏住两端轻轻加压,把肉粒压成很薄的薄片,以能通过肉片标本看清下面报纸上的小字为标准。
猪旋毛虫病屠宰检疫及处理方法

猪旋毛虫病屠宰检疫及处理方法作者:刘开林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2期摘要:猪旋毛虫病是一种由旋毛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的肌肉纤维中,常见的感染动物主要包括猪、犬、羊、牛、鼠,当然还包括人。
猪肉中携带的旋毛虫是人感染的主要来源。
猪旋毛幼虫寄生在猪的小肠和横纹肌中,引起人畜共患病,感染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所以,肉品卫生检验中对猪肉中猪旋毛虫的检查是重中之重,其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状况。
现阶段,随着贸易速度的加快,食品监督局对这方面的管理存在疏漏,这方面的疾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猪旋毛虫病屠宰场检疫方法及处理方法的探究就变得非常有意义。
基于此,本文介绍猪旋毛虫病屠宰场检疫方法及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猪旋毛虫病;屠宰检疫;处理方法1导言猪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机体寄生有旋毛虫而导致,幼虫通常在横纹肌内寄生,成虫在肠管内寄生。
猪、野猪、鼠类、猫、犬、狼、狐狸以及人类等都能够感染该病。
如果人们食入生的或者没有彻底煮熟的寄生有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就会发病而死亡,因此在猪肉检疫时要加强旋毛虫检测。
2猪旋毛虫病的鉴别诊断方法旋毛虫在幼期时,很难根据临床资料判断,旋毛虫所产的幼虫也不能够根据宿主的粪便排出,即使有少量的毛囊和旋毛虫幼体也很难察觉到,所以这种疾病的判断不能够用粪便排除法。
因此,在屠宰前期判断毛猪是否含有旋毛虫非常困难,卫生防疫站主要是通过对毛猪肌肉组织进行观察来鉴别诊断的。
2.1显微镜组织观察法毛猪肌肉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将屠宰后的猪舌肌进行压片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包囊外的两层结构,在肌肉的横纹肌中猪旋毛幼虫呈折刀状蜷缩于包囊中,包含幼虫的包囊的宽度大约为0.3mm,长度约为0.4mm,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形状为白色针型。
如果进行压片观察后包囊显示不清晰,可以通过美兰染色,经过染色后的包囊幼虫本身不著色,包囊外部呈现蓝色,这样进行幼体观察十分简便。
屠宰场对鲜猪肉旋毛虫病的镜检与处理方法

养猪一点通EASY SKILL屠宰场对鲜猪肉旋毛虫病的镜检与处理方法蒋维政(广西全州县石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全州 541504)旋毛虫病是旋毛虫的成虫和幼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疾病,多种动物例如肉食兽、草食兽、杂食兽以及家禽等都能感染。
因此,对屠宰场鲜猪肉进行正确规范的旋毛虫病检验工作越来越显重要,本文对鲜猪肉旋毛虫病的显微镜检验方法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1 旋毛虫病的感染过程旋毛虫的成虫见于人类、猪、大鼠、熊和许多其他食肉动物的小肠内。
食入含有活虫的不熟的肉类以后,肌肉中的旋毛虫包囊被消化,幼虫于十二指肠或空肠释出,在感染后30~40 h就能发育性成熟进行交配,感染后4~7 d雌虫开始排出幼虫。
有些幼虫入侵肠黏膜的乳糜管、淋巴管、静脉等移行到达全身横纹肌,猪以膈肌和舌肌为主,马以舌肌和咬肌为主。
2 旋毛虫及其毒素的降解1)虫体寄生的肌纤维及其周围的肌纤维发生变性。
2)因旋毛虫寄生发生死亡的动物和人的身体内发生许多病理变化,实质器官与脂肪发生变性、出血,出现大叶性肺炎、心包炎等。
3)将严重感染旋毛虫的肌肉经高温处理杀死虫体后喂狗或猫,狗或猫仍然发病或死亡,体内器官变性,病变严重,原因是虽然高温能杀死虫体,但不能降解其毒素。
3 新鲜猪肉旋毛虫镜检法3.1 采样每头猪的左右膈肌脚各取一块肉样,每块肉样的重量在30~50 g之间,且与胴体标记同一号码,依次排列在采样盘中,固定肌样位置,确保肌样号码不会弄错。
3.2 肉眼检查膈肌样品在进行显微镜检查之前,由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撕去肌膜作肉眼观察,检查有无可疑白色小点,可以提高检出率。
若发现肌肉表面有旋毛虫或住肉孢子虫白色椭圆形细小白点后,应有目的地剪取肌样进行检查。
3.3 压片肉眼检查后,在肉样上顺着肌纤维方向用弯曲的外科剪刀剪取24颗米粒大小的肉粒(左右膈肌脚各12粒),在一块5 mm厚的载玻片上排成2排,再覆盖1块盖玻片,加压制成压片,压片厚度应能透过玻璃看清报纸上的小字,每个玻片只允许检查1头猪的肌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一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是由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所引起的。
该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鸟类可实验感染。
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感染生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
旋毛虫病的肉品检验是生猪屠宰检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项检验可以检出感染旋毛虫的猪只。
对于杜绝病猪肉流入肉品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掌握肌肉旋毛虫压片镜检法、消化法的操作方法。
2.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
3.掌握旋毛虫病肉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器材(一)旋毛虫压片镜检法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载玻片,剪刀,镊子,天平,显微镜。
3.试剂:50%甘油水溶液,10%稀盐酸。
(二)旋毛虫集样消化法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组织捣碎机,采样盘,磁力加热搅拌器,圆盘转动式计数镜检台,集虫器,载玻片,表面皿,烧杯,剪刀,镊子,天平,温度计,显微镜。
3.试剂:0.04%胃蛋白酶溶液,盐酸。
(三)旋毛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滤纸片,玻璃瓶,剪刀,酶标测定仪,反应板,加样器。
3.试剂:(1)阳性血清,阴性血清;(2)旋毛虫抗原;(3)酶标抗体(又称酶结合物、酶标记免疫球蛋白);(4)包被液:Na2CO3 1.59g、NaN3 0.2g、NaHCO3 2.93g,用蒸馏水加至1000ml,调整pH为9.6。
放4℃冰箱中保存备用。
(5)洗涤液:NaCl 8.9g、Tween-20 0.5g、KH2PO4 0.2g、NaN3 0.2g、Na2HPO4·12H2O 2.9g、KCl 0.2g,用蒸馏水加至1000ml,调整pH为7.4。
(6)底物溶液(OPD-H2O2):称取邻苯二胺40mg,溶解于100ml pH5.0磷酸-柠檬酸缓冲液(0.1M 柠檬酸24.3m1,加0.2M NaH2PO4 25.7ml,加水50ml)中,然后加30%过氧化氢0.15ml,现配现用。
(7)终止液(2M H2SO4):浓硫酸22.2ml,蒸馏水177.8ml。
三、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一)旋毛虫压片镜检法1.采样。
自胴体左右两侧横膈膜的膈肌脚(见图21-1),各采膈肌1块(与胴体编成相同号码),每块肉样不少于20g ,记为一份肉样,送至检验台检查。
如果被检样品为部分胴体,则可从肋间肌、腰肌、咬肌等处采样。
2.肉眼检查。
撕去被检样品肌膜,将肌肉拉平,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查表面有无可疑的旋毛虫病灶(见图21-2)。
未钙化的包囊呈露滴状,半透明,细针尖大小,较肌肉的色泽淡;随着包囊形成时间的增加,色泽逐步变深而为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
若见可疑病灶时,做好记录且告知总检将可疑肉尸隔离,待压片镜检后做出处理决定。
3.制片。
取清洁载玻片1块放于检验台上,并尽量靠近检验者。
用镊子夹住肉样顺着肌纤维方向将可疑部分剪下。
如果无可疑病灶的,则顺着肌纤维方向在肉块的不同部位剪取12个麦粒大小的肉粒(2块肉样共剪取24个小肉粒)。
将剪下的肉粒依次均匀地附贴于载玻片上且排成两行,每行6粒。
然后,再取一清洁载玻片盖放在肉片的载玻片上,并用力适度捏住两端轻轻加压,把肉粒压成很薄的薄片,以能通过肉片标本看清下面报纸上的小字为标准。
另一块膈肌按上法制作,两片压片标本为一组进行镜检(见图21-3)。
4.镜检。
把压片标本放在低倍(4×10)显微镜下,从压片的一端第一块肉片处开始,顺肌纤维依次检查。
镜检时应注意光线的强弱及检查速度,切勿漏检。
5.结果判定。
(1)没有形成包囊的幼虫,在肌纤维之间呈直杆状或逐渐蜷曲状态,但有时因标本压得太紧,可使虫体挤入压出的肌浆中。
(2)包囊形成期的旋毛虫,在淡黄色背景上,可看到发光透明的圆形或椭圆形物。
包囊的内外两层主要由均质透明蛋白质和结缔组织组成,囊中央是蜷曲的虫体(见图21-4)。
成熟的包囊位于相邻肌图21-3 制成压片镜检 图21-4 旋毛虫幼虫包囊图21-1 取左右膈肌脚样品 图21-2 撕开肌膜肉眼观察细胞所形成的梭形肌腔内。
(3)发生机化现象的旋毛虫。
虫体未形成包囊以前,包围虫体的肉芽组织逐渐增厚、变大,形成纺锤形、椭圆形或圆形的肉芽肿。
被包围的虫体有的结构完整,有的破碎甚至完全消失。
虫体形成包囊后的机化,其病理过程与上述相似。
由于机化灶透明度较差,需用50%甘油水溶液作透明处理,即在肉粒上滴加数滴50%甘油水溶液,数分钟后,肉片变得透明,再覆盖上玻片压紧观察。
(4)钙化的旋毛虫。
在包囊内可见数量不等、浓淡不均的黑色钙化物,包囊周围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
由于钙化的不同发展过程,有时可能看到下列变化:①包囊内有不透明黑色钙盐颗粒沉着;②钙盐在包囊腔两端沉着,逐渐向包囊中间扩展;③钙盐沉积于整个包囊腔,并波及虫体,尚可见到模糊不清的虫体或虫体全部被钙盐沉着。
此外,在镜检中有时也能见到由虫体开始钙化逐渐扩展到包囊的钙化过程(多数是由于虫体死亡后而引起的钙化)。
发现钙化旋毛虫时,可以通过脱钙处理,滴加10%稀盐酸将钙盐溶解后,可见到虫体及其痕迹,与包囊毗邻的肌纤维变性,横纹消失。
(5)鉴别诊断。
在旋毛虫检验时,往往会发现住肉孢子虫和发育不完全的囊尾蚴,虫体典型者,容易辨认,如发生钙化,死亡或溶解现象时,则容易混淆,在检查时可参考表21-1进行鉴定。
表21-1 旋毛虫、住肉孢子虫、囊尾蚴肉眼检查及镜下区别(引自孙锡斌,旋毛虫病肉的检验和囊尾蚴生活力的测定,1992)(二)旋毛虫集样消化法1.实验原理。
先用机械方法将受检肉样捣碎,使其呈颗粒或絮状,再用消化酶在最适温度和最佳酸碱度条件下进行生物化学消化。
本实验采用快速集样消化法,即由磁棒转动带动杯中消化液旋转成旋窝,加速底物消化分解,同时比水重的有形物质随旋窝的力量向中心移动,但未消化的巨型肌组织残质则被集虫器外周粗筛阻留,而虫体或虫体包囊等细小物体随旋窝向中心移动进入集虫器;当转动停止,集虫器中的有形物质便随旋窝作用逐渐沉降于底部细筛孔漏掉,只保留虫体和包囊在筛面上供镜检。
2.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采样。
首先确定群检分组的头数,每组头数的大小可根据各地区旋毛虫病的发生情况而定,即在旋毛虫病的低发病地区采取5-10头猪为1组,而常年未检出旋毛虫的地区每组可增加到30-50头或100头。
既能因地提高检验工效,又不致使旋毛虫检验流于形式。
如果以10头猪为1组,其分组情况应按生产流水线上胴体编号1-10、11-20、21-30……顺序。
每头猪取横膈膜肌脚2g,每组10头样肉,共20g,依次放在序号相同的采样盘或塑料袋内送检。
(2)捣碎。
按采样盘顺序,每次取1组(20g),置捣碎机容器中,加入0.04%胃蛋白酶溶液100ml (按每10g样肉加50ml酶溶液的比例),徐徐启动捣碎机,转速由8000rpm逐渐到16000rpm。
捣碎约30s至肉样成颗粒或絮状,并混悬于混浊的消化液中。
(3)加热、消化、集虫。
取下容器将捣碎液倒入500ml烧杯中,加入2%的热盐酸溶液100ml(与酶溶液等量),使温度保待在45℃左右。
然后将集虫器从液面上小心压入杯中,加人磁棒,将烧杯放在加热磁力搅拌器上,启动转速节柄,消化液被搅成一旋窝。
在45℃左右搅拌3-5min后,回转调节柄,停止搅拌,待磁棒静止后取出磁棒。
取出集虫器,卸下集虫筛,用适量清水将筛面物充分洗入表面皿中。
(4)镜检。
将表面皿移于镜检台的圆孔上,旋转圆盘使表面皿中心底部接物镜头下,将表面皿前后、左右晃动数次,使有形成分集中于皿底中心,用40倍物镜检查有无旋毛虫虫体、包囊以及虫体碎片或空包囊。
(5)查病畜胴体。
镜检发现阳性时,按圆盘转数(0、1、2、3……顺序)乘以100(每组头数×圆盘孔数)加孔号乘以10(每组头数),即得出该组10头猪的胴体编号。
计算公式:圆盘转数×100+孔号×10。
例如:阳性组圆盘转数是20,孔号数为3,代入公式为20×100+3×10=2030,该组胴体编号即为2021、2022、2023……2030这10个号码。
将该10头猪的胴体全部推入修割轨道待查。
复查按每2头为一组消化镜检,检出阳性组,再逐头检测,确定病畜胴体。
复查时用压片镜检法更快、更方便。
(三)旋毛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1.实验原理。
ELISA是利用酶作为抗原或抗体的标记物,在固相载体上进行抗原或抗体的测定。
ELISA的原理是:让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联结成酶标抗原或抗体,仍保留其免疫活性和酶的催化活性。
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经清洗后在固相载体表面留下不同量的酶。
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在复合物上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抗原或抗体的量直接相关。
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间接推断受检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及其含量,达到定性或定量检测的目的。
2.实验方法、步骤和操作要领。
(1)采样。
用1.0×3.0cm滤纸片紧贴胴体残留血液处或血凝块(若无残血,可将滤纸片紧贴肌肉组织新鲜断面,轻轻挤压断面两侧),当滤纸片全部湿润后,将其放入小玻璃瓶(装有含吐温20的pH7.4 PBS液1ml)中,振摇后即为被检样品。
纯肌肉时,可取蚕豆大肌肉置于小玻璃瓶中,剪碎,加2-3倍PBS液,振摇、静置,上清即为被检样品。
(2)抗原包被。
将旋毛虫抗原用包被液稀释成一定浓度(抗原蛋白含量2mg/ml),加入反应板A、B、C、D列1-10号孔内,每孔加0.2m1;E列各孔分别为阴、阳性血清对照,每孔加0.2ml。
每列的第11孔为空白对照(每孔加稀释液0.2ml),加毕,将反应板加盖,置湿盒内,37℃孵育2h或4℃过夜,使其达到最大反应强度。
(3)洗涤。
将反应板倒空,伏置于滤纸上片刻,用洗涤液加满各孔,室温下静置后倒空,并用滤纸吸干。
再加满洗液,如此重复3次。
(4)加入被检样品。
将被检样品加入预定孔内,每份加两孔,每孔加0.2m1,包被液空白对照各孔加洗涤液0.2ml。
同时作阴、阳性标准血清对照,37℃孵育2h。
(5)洗涤3次,方法同上。
(6)加酶标抗体。
按照说明,用洗液稀释至最适浓度,每孔加0.2ml,37℃孵育2h(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及抗原、酶结合物浓度,可缩短孵育时间)。
(7)洗涤3次,方法同上。
(8)加底物。
将新鲜配制的底物溶液加入各孔,每孔0.2ml,37℃湿盒避光作用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