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PPT

合集下载

第一讲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第一讲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36
重商主义
在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土地已经不是 社会财富的根本代表,重商主义认为,金钱是 唯一的社会财富象征,除了开采金、银矿之外 ,只有国际贸易是一国增加财富的重要来源, 因为国内贸易只是现有财富在不同国人之间的 分配,一个国家为了发展生产,发展贸易,就 应该实行国家干预经济,鼓励贸易顺差的发生 。因此,重商主义认为,财富产生于流通领域 。
第一讲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26
*
在一般均衡框架下,随着相对价格的变化, 消费者的真实收入也随之变化。
Y
X
27
*
Y 需求曲线
X
第一讲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28
*
Y
X
第一讲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29
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
均衡条件:
1、生产达到均衡 MRT=Px/Py—边际转换率(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
格 2、消费达到均衡 MRS = Px/Py——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 3、市场出清 Xc = Xp,Yc = Yp——两种商品的生产等于消费
第一讲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重商主义
“就象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 ,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恩格斯
第一讲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重商主义
1)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或重金主义。 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Stanford (2)晚期的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 代表人物Thomas.Mum 托马斯.孟 (1571-1641)
Y
X
来自生产效率线,每一点上都实现 了生产过程的最优化。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给定的技术水
平和要素总量条件下的产品供给能力。 反映X和Y的最大可能供给量的组合。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 斯密的思想对国际贸易,乃至 整个经济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 影响。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9
亚当.斯密简介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3-17
中国 美国
棉布(万米)
100 80
小麦(吨)
50 100
表2.2 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
棉布(人均产量)小麦(人均产量) 中国 1=100万米/100人 √ 0.5 =50吨/100人 美国 0.8 =80万米/100人 1 = 100吨/100人√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Adam Smith及《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斯密3岁父亲去世(一说 出世前父亲去世),与母相 依为命,终身未娶。
传记: “他的舅舅幸运地 为世界挽救了一个天才,正 是这样一个天才创造了经济 学;否则这个社会将多了一 名算命先生,少了一个经济 学家”。
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 误的。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 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 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 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解释产生贸易部分原因,首次论证分工 和交换可“双赢”而不是“零和游戏”。

劳动生产率知识培训PPT(共40页)

劳动生产率知识培训PPT(共40页)
第二,当奶酪的相对价格, PC/PW=aLC/aLW, 本国工人无所 谓生产奶酪 和葡萄酒上。 供给曲线出现了一个水平阶 段。
26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第三, 如果 PC/PW>a*LC/a*LW, 本国和外国都专业化生产 奶酪。 将不会有葡萄酒的生产, 这样 奶酪 的相对供给 将会趋向无穷大。
第四, 如果PC/PW=a*LC/a*LW, 外国工人无所谓生产奶酪 和葡萄酒。 供给曲线又一次出现了一个水平阶段
RD'
Q' L/aLC L*/a*LW
奶酪的相对产量, QC + Q*C QW + Q*W
25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首先,总供给曲线显示如果世界价格低于aLC/aLW 则没有 人会供应奶酪. -假定 aLC/aLW<a*LC/a*LW,, 本国将会只生产奶酪. -但只要 PC/PW<aLC/aLW ,或者PC/aLC<PW/aLW,本国将会 只生产葡萄酒. -类似地,只要 PC/PW<a*LC/a*LW 外国将会只生产 葡萄酒.
22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外国葡萄 图 2-2: 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酒产量, Q*W(加仑)
L*/a*LW F*
+1
P*
L*/a*LC
外国奶酪产量, Q*C (磅)
23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贸易后确定相对价格
贸易后什么确定相对价格 (例如:PC / PW)?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确 定奶酪的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
务的新方法。(那是一种新的技术)
28
单一要素世界的贸易
另一种方法是研究贸易如何影响两国的消费可 能性。
消费可能性边界表现在任意给定其他商品的数 量下,某种商品的消费的最大数量。

第一讲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第一讲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第一讲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解释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的概念,并讨论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首先,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所能创造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它可以通过计算一定时间内所创造的产值除以劳动力的总工作时间来进行衡量。

劳动生产率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企业的生产效率,高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单位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更高,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企业在生产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方面相对于其他国家或企业的更佳能力。

它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来确定。

如果一个国家或企业在生产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时其劳动生产率较高,那么它就具有比较优势。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家或企业应该专注于生产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或服务,然后通过贸易来获取其他产品或服务。

这样做可以提高整个经济体的效率和产出。

比较优势的实现可以通过国际分工来实现。

不同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资源和技术条件,通过专门从事自己擅长的产业,可以提高整体产出。

例如,一个国家可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石油,而另一个国家可能拥有发达的制造业。

如果这两个国家相互贸易,前者出口石油,后者出口制造品,两国都可以通过比较优势实现相互受益。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得到提高。

生产者可以通过投资于新技术和培训员工来提高生产力,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然而,并非所有国家或企业都能够实现高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一些国家或企业可能由于资源短缺、技术不足或其他原因而无法达到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无法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优势。

这些国家或企业可能会遭受不利的竞争压力,造成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困境。

总之,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是国际经济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新[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教学讲义ppt

最新[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教学讲义ppt
[考研专业课]克鲁格曼国际经济 学人大版第八版课件-劳动生产
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预习
❖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又称绝对成本说(绝对利益说)。该理 论将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 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 成其国际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 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
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也不必停产所有的产 品,而只应该停止生产在本国国内处于最 大劣势的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交换 的各个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 的消费,世界也因为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理论模型
表3-4 国际分工前各国劳动投入和产出
理论模型
表3-5 国际分工之后各国的劳动投入和产出
表3-6 国际贸易后各国的消费量
单一要素的李嘉图模型
以上的简单案例解释了李嘉图模型的内涵。 通过构建一个较复杂的单一要素的李嘉图模 型来解释该理论,并使用一下简单的假设:
单一要素的李嘉图模型
1.劳动是生产惟一重要的生产要素。 2.各国呈现出的劳动生产率各不相同,这 通常是由于各国科技水平的不同造成的,但是 每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是一成不变的。 3.每个国家的劳动供给是一成不变的。 4.假定只生产两种产品:葡萄酒和奶酪。 5.国际竞争使得工人可以获得一个竞争性 的工资,这个工资是由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的价 格决定的,此外工人们还可以进入工资最高的 工业领域。 6.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国内和国外。
进行国际分工之后,整个世界布的产出量 仍是200,没有变化,但是小麦的产量增加到 280,比分工前增加了80个单位。这说明,国 际分工使两国的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假 定美国用100单位布与英国140单位小麦进行交 换,交换的结果如表3-6所示。与没有国际分 工和国际贸易相比,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之后,英国和美国的消费量各增加了20单位小 麦。这说明贸易双方开展国际贸易后,两国都 从中得到了利益。

第2章_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一)

第2章_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一)

奶酪的相对价格, PC/PW 奶酪的相对价格,
a*LC/a*LW
RS
aLC/aLW
RD' Q' L/aLC L*/a*LW
RD
奶酪的相对产量, 奶酪的相对产量, QC + Q*C QW + Q*W
图2-3
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
• 相对供给曲线RS推导(aLC 相对供给曲线RS推导( RS推导
/aLW < a*LC /a*LW):
L*/a*LC
外国奶酪产量, 外国奶酪产量, Q* C (磅)
• aLC /aLW < a*LC /a*LW表明,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明,
比本国的陡。 比本国的陡。
• 国际贸易发生后相对价格的确定
--一旦进行国际贸易, --一旦进行国际贸易,产品价格就不再单纯 一旦进行国际贸易 由国内的因素决定。 由国内的因素决定。产品将流动直到两国商 品的相对价格相等。 品的相对价格相等。 --世界市场的一般均衡条件:相对供给= --世界市场的一般均衡条件:相对供给=相 世界市场的一般均衡条件 对需求。这也是确定相对价格的方法。 对需求。这也是确定相对价格的方法。 相对供给:如奶酪的相对供给, 相对供给:如奶酪的相对供给,等于在给 定的相对价格下, 定的相对价格下,两国奶酪的总供应量除以 葡萄酒的总供应量, 葡萄酒的总供应量,(QC + Q*C )/(QW + Q*W)。 相对需求:也是一个类似的概念。 相对需求:也是一个类似的概念。
表2-1 假定的生产变化
万支玫瑰 美国 南美 合计 -1 000 +1 000 0 万台计算机 +10 -3 +7
– 在南美玫瑰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 在南美玫瑰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 – 在美国电脑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 在美国电脑具有相对低的机会成本。 --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如果每个国家都生产并出口 机会成本相对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机会成本相对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贸 易会对双方国家都有利。 易会对双方国家都有利。

第2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一)

第2章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一)
如果没有国际贸易各国的奶酪对葡萄酒的相对价格由它们的相对单位产品劳动投入来确定所以本国奶酪的相对价格等于alclw外国奶酪的相对价格等于alw表明外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比本国的陡
第2章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本章结构
• 简介 • 比较优势的概念 • 单一要素经济 • 单一要素世界中的贸易 • 对比较优势的误解 • 多种产品模型中的比较优势 • 运输费用和非贸易品 • 结论
国生产奶酪和葡萄酒一样,曲线RS在 a*LC /a*LW水平 段。
(5)当PC / PW > a*LC /a*LW ,本国和外国都只生产奶
酪,葡萄酒产量为零,曲线RS为无穷大。
• 相对需求曲线RD推导:
由于替代效应,随着奶酪的相对价格PC / PW
上升,对奶酪的需求下降,对葡萄酒的需求上升, 由此奶酪的相对需求下降。
• 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相交决定相对价格。 • 在完全专业化情况下,国际贸易使得一种贸易产
品对另一种贸易产品的相对价格停留在贸易前两 国的相对价格之间。
• 如果一个国家只专门生产一种产品,那它生产的
一定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 贸易所得
– 如果国家根据其比较优势来进行专业化生产,那么都 会从这种专业化生产和贸易中获益:
• 机会成本
--衡量的是生产某种产品所耗费的同样资源如 果用来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产出数量。
--如美国生产1000万支玫瑰的资源可以生产10 万台电脑,则1000万支玫瑰的机会成本就是10万台 电脑。同理,10万台电脑的机会成本就是1000万支 玫瑰。
• 比较优势
--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低于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 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产品上具有比 较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
2020/10/11
国际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古典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特定要素与收入分配 资源与贸易:要素禀赋理论(H-O模型) 标准贸易模型:国际贸易的传统分析框架 新国际贸易理论
Krugman垄断竞争模型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异质企业国际贸易理论)
2020/10/11
21
pX
Y
pY
X
Y
Y的供给曲线
2020/10/11
pX pY
X
X的供给曲线
22
无差异曲线
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
Y
UA=UB
A(10,40)
B(25,15)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 •不相交 •凸向原点 •负斜率
就是边际转换率= MRTxy 。
来自生产效率线,每一点上都实现
了生产过程的最优化。
dY
用Y表示的X的机会成本
dX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dy/dx=MCx/MCy
16
边际转换率与商品相对价格相等证明
➢ 由于沿着转换曲线移动,生产要素的价格在X、Y两个部门 必定相等,商品X新增成本一定等于生产商品Y减少成本,
2020/10/11
K
边际技术K0
E
dK dL
F L
F K
XFX(KX,LX)
L
给定要素价格下的等成本线
L0
L
投入组合K:0 L0
等产量线
12
K
产品X的生产决策:给定要素
价格w和r,在既定产量水平
上,选取投入组合,实现成
w0
dK
F L
本的最小化。
K0
E r0
dL
即dCx= dCy.
➢ 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定义为: MCx=dCx/dX, MCy=dCy/dY 推出: MCx/MCy=-dY/dX
➢ 完全竞争条件下,商品价格等于它的边际成本。 MCx=Px, MCy=Py
结论:MRT=-dy/dx=Px/Py
Y
MRT=dy/dx=Px/Py
E
生产可能性曲线切
F K
MRTS x= PL x / PK x=w/r
XF X(K X,LX)X0
L0
L
投入组合K:0
2020/10/11
L0
13
2020/10/11
LY KX
X0 X1
OY
Y0 F
Y1
E
D
KY
OX
LX
条件:给定两种要素的总量;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行为良
好的生产函数表示给定的技术(规模收益不变);消费偏好
技术 要素禀赋 生产规模
需求因素
收入 偏好 文化、传统等
市场结构、政府行为及其它因素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2020/10/11
供给分析 基本假设:两种产品(X、Y) 两种要素(K、L) 市场结构 生产技术与规模收益特征 要素自由流动 充分就业 不存在外部性
X FX (K X ,LX )
1、等产量曲线是位似的; MTRS相等 2、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凸向原点的。
X FX (K .L) 2 X FX (2K ,2L) Y FY (K .L ) 2 Y FY (2 K ,2 L )
MTRS相等
2020/10/11
等产量线
dY
Y
dX
d ( dY ) 0 dX dX
X
生产可能性边界
O
X
无差异曲线斜率—边际替代率(MRS)
➢ 无差异曲线上切线的斜率,表示一种商品 消费减少导致的边际效用下降被另一种商 品消费增加带来的边际效用所抵补而总效 用不变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比率。
MRS=dy/dx ➢ 在保持效用相同和商品可以相互替代假设
,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并且凸向原点,表 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给定;完全竞争的市场。
14
生产效率线(生产契约线):两部门等产量线的切点组 合,这是生产部门的帕累托最优状态,资源在两部 门的配置达到了最优。
(d dK )L X( F F K L)Xw r(d d)K L Y( F F K L)Y
生产契约线处于对角线下方,表明在X和Y两种产品 中,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线的斜率即边际转
换率是两种产品边
际成本之比,也是
P
商品的相对价格线
O
X

2020/10/11
效率条件:
MTRXS(M MPPKL)X
(ddKL)X
w r
MTRYS(M MPPKL)Y (ddKL)Y
给定相对价格水平下的生产均衡条件:
dY MCX pX dX MCY pY
19
➢生产技术的特征
规模收益不变(一次齐次生产函数) α=β=1
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
2020/10/11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什么 国际贸易的形式及变动 国际贸易的影响
社会福利 收入分配 要素价格 宏观经济影响: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7
2020/10/11
国际贸易纯理论
国际贸易 价格差异 基础 模式 影响
供给方因素(成本)
20
相对价格水平下的生产均衡条件推导:
一次齐次生产函数的特点 1、劳动的平均生产率(X/L)取决于单位劳动拥有的
资本量; 资本的平均生产率(X/K)取决于单位资本上附着 的劳动量; 2、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取决于投入的相对比率, 而不是投入的绝对量。 3、欧拉定理。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 原则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
Y FY (K Y ,LY )
K KX KY
L LX LY
主要工具:等产量线、等成本线、埃齐沃斯盒装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10
2020/10/11
需求分析
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
相对价格
均衡分析 预算约束
单一市场的局部均衡分析 多个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
消费均衡/需求曲线
11
等成本线和等产量线
L X LY
K X KY
2020/10/11
15
2020/10/11
生产可能性曲线
dY
Y
dX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给定的技术水
平和要素总量条件下的产品供给能力。
反映X和Y的最大可能供给量的组合。
在资源充分利用的条件下,要多生产一
个单位的X,必须放弃一定量的Y,这样
X
才能从中转移出必要的资源。转化关系
Melitz模型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贸易政策
2
教材 • 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
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 甘道尔夫,《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上海财经大
学出版社。 • 甘道尔夫,《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成绩 • 平时30% • 期末考试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