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高压氧舱检测与预防性维护(附表格)

高压氧舱检测与预防性维护1.高压氧舱简介:高压氧舱是一种可以承受高压的密闭设备,它利用空气或氧气作为介质对舱内进行加压,根据病人病情设定所需压力,当达到需要的压力后持续稳压,病人通过面罩或直接呼吸舱内高浓度氧气,从而达到对疾病治疗的目的。
高压氧舱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心脑血管疾病、煤气中毒、脑外伤、骨折术后、植皮术后、皮肤坏死、糖尿病、突发性耳聋等。
与普通吸氧相比,高压氧能使体内氧浓度提高常压下呼吸空气的17-20倍,能够直接利用溶解氧量解决缺氧问题,高压氧还具有抗菌等五大直接作用。
2.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专业维护的要求2.1责任部门:高压氧科2.2保养周期:每日和定期2.3日常维护保养项目2.3.1清理舱内物品,检查舱内装置性能是否有损坏,紧固吸氧蓝白接头活结;2.3.2清理舱内外卫生,实施消毒处理,紫外线照射消毒时,注意保护舱体观察窗和照明窗玻璃;2.3. 3定期对油水分离器进行排污,排污间隔最长时间不得超过3天;2.3. 4定期对储气罐进行排污,排污间隔最长1个月;2.3.5夏天使用空调制冷时,每天对舱体排污一次,舱压在0. 02MPa排污比较适宜;2.3.6每天查看舱体观察窗和照明窗是否有银纹和重度划痕;2.3.7测氧仪经常用定标空气进行标定,定标周期每月一次。
3.定期保养维修项目3.1责任部门:器械科3.2保养周期:12个月3.3定期保养内容3.3. 1压力表每六个月到计量局校验一次;3.3. 2安全阀每一年到计量局校验一次;3.3. 3空气过滤材料每一年更换一次;3.3.4测氧仪传感器更换周期为1. 5-2年一次;3.3. 5空气系统气密性测试一年一次;3.3.6接地电阻每年测试一次,阻值要求须小于4欧姆;3. 3.7空压机工作400小时须保养一次(约1. 5年);3.3. 8舱体观察窗玻璃和照明窗玻璃出现银纹、加压超过5000次或满10年须更换;4.专业维护计划及管理措施(1)预防性维护计划(见表2)。
图表结合式危重症监护记录单应用论文

图表结合式危重症监护记录单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27-01【摘要】目的探讨图表结合式危重症监护记录单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改进的图表结合式危重症监护记录单应用于临床,对icu护士进行相关培训,并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前使用的危重护理记录单比较。
结果图表结合式危重症监护记录单应用于临床1年多以来,记录内容重复、记录无重点、记录不及时、漏记等问题与改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的监护记录单书写质量优于改进前。
结论图表结合式危重症监护记录单采用趋势图表与表格结合形式,实行时点的实时记录方法,使护理记录书写简化、及时、真实、客观,提高了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关键词】危重症监护趋势图护理记录危重症患者监测治疗的项目和护理措施繁多,做好监测与护理记录是icu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点突出的护理文件,不仅可以作为护理质量的评价内容,同时也是患者接受服务的证明。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护理记录可以复印,作为法律依据,而icu是医院的高风险区,因此,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的完整性、科学性、真实性非常重要。
我院于2009年初根据广东省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要求,设计了图表结合式的危重症监护记录单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icu单元共7个,床位100张,护士250人,其中综合性icu 3个,床位41张。
icu床位使用率在90%以上。
1.2 方法1.2.1 危重症监护记录单的组成及要求1.2.1.1 设计特点采用a3纸张双面记录,横向排版,对折后与a4纸大小,与其他存档病历保持一致。
1.2.1.2 记录内容正反面均有楣栏,包括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页码。
正面为趋势图与表格相结合,包括:生命体征(如体温、hr、bp、cvp)趋势图;神志、瞳孔、gcs评分;机械通气参数(包括模式及相应的参数);常用监测数值(如血糖、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特殊用药情况;入量(包括血制品、静脉输液、口服/鼻饲量);出量(包括大小便量及各引流液量);各种管道的留置时间、部位及长度;icu住院天数及记录用的简化符号;签名栏。
高压氧室

4-24-4 医用氧舱由经培训并具备相应资格的医师负责, 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4-24-4-1 由经培训并具备相应资格的医师负责,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取得 相应资格证书(自评结果:B )
C1、有对医用氧舱各类执业人员资质的要求 (高压氧舱人员执业证书复印件)
C2、诊疗活动执行医护人员三级负责制
C3、氧舱布局合理,大、中型舱实行单通道设计,设立治疗等待区、 氧舱室、抢救区、医、护办公室等。 (建筑文档资料) C4、医院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无自行改变原设计的情况发生 (建筑文档资料)
4-24-1-1 医用氧舱的准入、设置与布局符合规范
C5、医院没有自行改变舱体结构、供(排)氧系统和供( 排)气系统。 (建筑文档资料) C6、没有自行改变原设计的医用氧舱加压介质和增加舱内 吸氧面罩等 (建筑文档资料) B1、建筑与医用氧舱的文档资料保存完整 1.单人纯氧舱资料明细表; 2.医用氧舱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和项目表; 3.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 A1、职能部门有保障医用氧舱规范设置的管理措施 (职能部门监管情况反馈表) 基建、设备等
门 诊 部
徐 州 市 中 心 医 院
2015.4
A1、对问题与缺陷改进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持续改进有 成效
(高压氧舱评审标准落实情况检查反馈及改进情况汇报)
4-24-6-2 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计划并实施
(自评结果:C)
C1、制定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其中包括质 量改进和患者安全知识的培训 (高压氧培训本) B1、培训率≥90% (高压氧培训本) B2、对质量安全制度、诊疗规范、安全操作常规等进行定期再培 训、再考核、 (高压氧培训本) A1、员工能知晓、掌握并自觉执行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人 员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技术操作常规 (高压氧培训本)
(完整版)山东高压氧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

附录5. 山东省高压氧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评分表)
为加强我省高压氧医疗质量及其安全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根据GB/T12130-2005《医用高压氧舱》,卫生部、劳动部1996年颁发《医用高压氧舱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卫生部1999年颁发的《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和劳动部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发布的《医用氧舱临床使用安全技术要求》,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2004版《医用高压氧舱管理与规范》,2014年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估办法。
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与应用规范 2018年版

4
第一部分 工作人员职责
高压氧科(室)主任职责
一、在院长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安全及行政管理工 作,并做好医德医风教育。
二、制订科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三、带领医护人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分析研究疑难病例,组织抢救危重病人,不断提高医 疗质量,参加院内外疑难危重病例会诊,制订治疗方案。 四、组织全科人员开展高压氧治疗的新业务、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科学研究,及时总结经验, 指导并撰写学术论文。 五、组织、领导本科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提高本科室人员的技术水平。 六、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任务,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七、经常督促本科室各项制度的落实,检查各项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抓好安全教育,严防 差错事故。 八、组织、督促氧舱技术人员按国标《氧舱》及《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对高压 氧舱进行安全检查、定期维护保养和维修,以保证高压氧治疗安全。
修订《规范》过程中,在广泛征询了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全体委员意见 的基础上,经过常委会讨论,对《规范》内容和条文进行了审修,高压氧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是 依据最新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指南,并结合中国国情及医疗现状进行了修订。在此,谨向 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的同仁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随着医疗技术及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文件出台和新问题的出现,《规范》还需要继 续完善修订。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依靠全体从事高压氧医学的同仁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 《规范》,保障高压氧医疗质量,使高压氧医学事业健康发展。
5
六、协助科主任组织和指导进修、实习人员学习,并担任护理带教工作。 七、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八、经常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定期召开座谈会,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和护理质量。
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与应用规范

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与应用规范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与应用规范前言随着高压氧医学的迅速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氧舱设备标准、管理规范、技术规程等文件,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于年月在全体委员会议上讨论决定对《医用高压氧舱管理与应用规范》(简称《规范》)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是在年版《规范》的基础上,依照国家现行的各种法规、标准,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结合近年来国内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对原有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补充,旨在使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安全管理于一体,体现医疗安全与设备安全并重的理念,冀希望新修订的《规范》成为从业人员在高压氧医学工作中遵循的准则。
修订《规范》过程中,在广泛征询了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全体委员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常委会讨论,对《规范》内容和条文进行了审修,高压氧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是依据最新发表的循证医学证据和国际指南,并结合中国国情及医疗现状进行了修订。
在此,谨向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的同仁们致以诚挚的谢意!随着医疗技术及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文件出台和新问题的出现,《规范》还需要继续完善修订。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依靠全体从事高压氧医学的同仁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规范》,保障高压氧医疗质量,使高压氧医学事业健康发展。
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二〇一八年八月目录第一部分工作人员职责高压氧科(室)主任(负责人)职责高压氧科(室)医师职责高压氧科(室)护士长职责高压氧科(室)护士职责高压氧科(室)主任技师、高级工程师职责高压氧科(室)工程技术人员职责婴儿氧舱工作人员职责操舱人员职责陪舱人员职责高压氧从业人员卫生保障第二部分科室建制与管理制度高压氧科(室)工作人员配备高压氧科(室)安全管理制度空气加压氧舱治疗患者进舱须知氧气加压舱治疗患者进舱须知婴儿氧舱治疗患儿家属须知氧舱消毒隔离制度高压氧科(室)资料保管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供氧间管理制度液氧储槽管理制度储气罐与配套压力容器管理制度配电屏和配电箱管理制度氧舱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一、日常保养制度二、维修工作制度氧舱设备中修和大修具体内容氧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第三部分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空气加压氧舱操作规程婴儿氧舱操作规程递物筒操作规程高压氧舱内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空气加压氧舱紧急情况处理应急预案氧气加压舱紧急情况处理应急预案婴儿氧舱紧急情况处理应急预案第四部分临床应用适应证禁忌证高压氧治疗方案一、成人常规高压氧治疗方案二、特殊情况下高压氧治疗方案.特殊人群高压氧治疗方案.急救高压氧治疗方案.高海拔地区的高压氧治疗方案.减压病治疗方案高压氧治疗中并发症的处理一、惊厥型氧中毒二、气压伤三、减压病第五部分氧舱相关国家法律法规题录第一部分工作人员职责高压氧科(室)主任职责一、在院长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安全及行政管理工作,并做好医德医风教育。
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与应用规范

医用高压氧舱安全管理与应用规范前言随着高压氧医学的迅速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氧舱设备标准、管理规范、技术规程等文件,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于2013年10月在全体委员会议上讨论决定对《医用高压氧舱管理与应用规范》(简称《规范》)进行修订。
此次修订是在2004年版《规范》的基础上,依照国家现行的各种法规、标准,参照国内外有关规范,结合近年来国内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对原有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补充,旨在使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安全管理于一体,体现医疗安全与设备安全并重的理念,冀希望新修订的《规范》成为从业人员在高压氧医学工作中遵循的准则。
修订《规范》过程中,在广泛征询了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全体委员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常委会讨论,对《规范》内容和条文进行了审修,增加了安全管理和资料保管制度、高压氧治疗中并发症的处理、舱内护理技术、氧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基本要求,修改了氧舱消毒隔离制度等。
在此,谨向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的同仁们致以诚挚的谢意!随着医疗技术及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文件出台和新问题的出现,《规范》还需要继续完善修订。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依靠全体从事高压氧医学的同仁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规范》,保障高压氧医学质量,使高压氧医学事业健康发展。
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二〇一五年七月目录第一部分工作人员职责高压氧科(室)主任(负责人)职责高压氧科(室)医师职责高压氧科(室)护士长职责高压氧科(室)护士职责高压氧科(室)主任技师、高级工程师职责高压氧科(室)工程技术人员职责婴儿氧舱工作人员职责操舱人员职责陪舱人员职责高压氧从业人员卫生保障第二部分科室建制与管理制度高压氧科(室)工作人员配备高压氧科(室)安全管理制度空气加压氧舱治疗患者进舱须知氧气加压舱治疗患者进舱须知婴儿氧舱治疗患儿家属须知氧舱消毒隔离制度高压氧科(室)资料保管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供氧间管理制度液氧储槽管理制度储气罐与配套压力容器管理制度配电屏和配电箱管理制度氧舱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一、日常保养制度二、维修工作制度氧舱设备中修和大修具体内容氧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基本要求第三部分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空气加压氧舱操作规程氧气加压舱操作规程婴儿氧舱操作规程递物筒操作规程高压氧舱内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空气加压氧舱紧急情况处理应急预案氧气加压舱紧急情况处理应急预案婴儿氧舱紧急情况处理应急预案第四部分临床应用适应证一、急症适应证二、非急症适应证禁忌证一、绝对禁忌证二、相对禁忌证常用高压氧治疗方案一、成人常规高压氧治疗方案二、婴幼儿高压氧治疗方案三、减压病治疗方案四、高压氧治疗中并发症的处理(一)惊厥型氧中毒(二)气压伤(三)减压病第五部分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用空气加压氧舱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用氧气加压舱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用氧舱用电化学式测氧仪四、高压氧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五、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氧舱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六、关于停止医用高压氧舱从业人员集中培训工作的函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第一部分工作人员职责高压氧科(室)主任职责一、在院长和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安全及行政管理工作,并做好医德医风教育。
高压氧舱的自查和监测表

(注:表格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 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参考医学
高压氧舱的自查和监测表
号舱年 月 日
检杳项目
检查结果
系统设备及周围环境是否清洁
氧舱连接管道以及舱室的对接焊
缝有无常,有无漏气
电气系统是否正常
各系统加减压性能及气密性实验
机房空调是否正常工作
舱门,递物筒,观察窗等胶圈是
否老化
压力表,安全阀是否正常,是否
在有效期内
整改意见及措施
整改结果
责任工程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5-08-10T15:33:25.4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作者:杨美娟花佳佳(通讯作者)
[导读] 患者在高于1个大气压的密闭环境中吸入100﹪浓度氧气治疗疾病的过程称为高压氧治疗。
杨美娟花佳佳(通讯作者)
(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高压氧治疗中心江苏南通 226011)
【摘要】目的:探讨自制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方法:依据高压氧治疗原理及高压氧治疗过程的加压、稳压、减压三个阶段特点设计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治疗进程按照记录单实施,并如实记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2月我科高压氧治疗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未使用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为对照组,使用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零,低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自制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同时可降低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值得在高压氧临床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自制;表格式操舱记录单;设计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175-02
患者在高于1个大气压的密闭环境中吸入100﹪浓度氧气治疗疾病的过程称为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手段,是一种无侵害性、无毒、加强人体抵抗疾病能力和消除病痛的治疗方法[1]。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科及急救领域,对全身性和局部性缺血缺氧性疾病有独特的疗效[2],对减压病、气栓症、急性CO中毒、气性坏疽等有显著疗效,对突发性耳聋、耳鸣、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亦有效。
由于氧舱内是一个高压和富氧的密闭环境,氧舱又是一套集气、机、电器工程和生理、医学等多学科的复杂系统[4],而高压氧治疗过程必须经过加压、稳压、减压三个阶段[3]。
因此,为了确保患者治疗安全,除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操舱人员规范操舱,严格安全教育、检查外,需严格控制加、减压速率和时间,吸氧-时程。
我科将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应用于记录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2月我科高压氧治疗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2.33±7.63)岁,脑供血不足患者1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例,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10例,脑外伤患者1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3.79±7.42)岁,脑供血不足患者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3例,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8例,脑外伤患者1例。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高压氧治疗方案。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2.1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设计方法与应用
1.2.1.1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组成:
采用A4纸张,横向排版,表格式印刷。
项目包括:日期,治疗方案,姓名,性别,年龄,加压阶段,稳压阶段,减压阶段,总治疗时长,总治疗人数,操舱者签名,陪舱等。
具体见表1。
1.2.1.2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应用:
此表格应用于高压氧治疗,做到有高压氧开舱治疗,就有记录。
填写要求:如实填写,字迹清晰,工整,易辨认,有项必填,时间精确到分钟。
1.3 评价指标
对照组未使用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观察组使用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
(1)患者及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问卷调查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2)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生医疗(护理)不良事件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两样本率比较。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比较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组别满意(项次)不满意(项次)满意率 X2值 P值
对照组 290 30 90.63% X2=4.25 P<0.05
观察组 316 4 98.7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比较
对照组发生医疗(护理)不良事件1例,观察组未有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3.讨论
高压氧治疗的主要机理为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分压,提高血氧弥散能力,增加机体储氧量,它在临床上独特的治疗效果已为医学界公认,并受到广大病员及其亲属们的欢迎,正在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治疗方案,控制加、减压速率及
严格控制吸氧-时程,防止发生减压病、气压伤、氧中毒等操作并发症。
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格式统一,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呈现了高压氧治疗过程和步骤,显示治疗时间节点,使氧舱操舱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标准化。
实际应用显示:不仅提高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有效防止操作并发症发生,而且有效减少了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能有效减少医疗护理纠纷,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装订成册,便于保存和存档,为高压氧医学研究提供最原始的临床一线资料。
因此,表格式高压氧舱操舱记录单设计与应用符合高压氧医学发展及临床实践的需求,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霄杨.高压氧治疗的原理和适应症. 临床合理用药,2014,7(1):85.
[2] 高建飞,张英春.高压氧治疗在亚健康治疗中的作用.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46.
[3] 苏建奎,王二鹏.高压氧舱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案例分析.医疗装备,2014,6:80-81.
[4] 汤旭帆.高压氧简介.科技资讯,2011,5: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