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流实验六

合集下载

实验一 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一 P1口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一P1口输入、输出实验一.实验要求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2.P1口做输入口,接八个拨动开关,以实验机上74LS273做输出口,编写程序读取开关状态,将此状态,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出来。

二.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三. 实验电路及连线实验一时,P1.0-P1.7接L0-L7。

实验二时,P1.0-P1.7接K0-K7,PO0-PO7接L0-L7。

CS273接8300H。

四.实验说明1.P1口是准双向口。

它作为输出口时与一般的双向口使用方法相同。

由准双向口结构可知当P1口作为输入口时,必须先对它置高电平使内部MOS管截止。

因为内部上拉电阻阻值是20KΩ~40KΩ,故不会对外部输入产生影响。

若不先对它置高,且原来是低电平,则MOS管导通,读入的数据是不正确的。

2.延时子程序的延时计算问题对于程序DELAY:MOV R0,#00HDELAY1:MOV R1,#0B3HDJNZ R1,$DJNZ R0,DELAY1查指令表可知MOV,DJNZ 指令均需用两个机器周期,而一个机器周期时间长度为12/11.0592MHz,所以该段程序执行时间为:((0B3+1)×256+1)×2×12÷11059200=100.002mS五.实验框图程序框图:TP1A.ASM主程序框图TP1B.ASM主程序框图六.附加实验内容1、用P1口的P1.0-P1.3作输出口接4个发光二极管,P1.4-P1.7作输入口接4个拨动开关,将开关的状态读进来并在发光二极管上显示。

七.实验报告要求1、书写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连线、以及实验中的观察结果;2、画出流程图、编写实验程序,写出实验的心得体会。

实验六射频放大器的设计

实验六射频放大器的设计

实验六射频放⼤器的设计实验六射频放⼤器的设计、仿真和测试⼀、实验⽬的1、了解描述射频放⼤器的主要性能参数及类型2、掌握放⼤器偏置电路设计⽅法3、了解最⼩噪声、最⼤增益放⼤器的基本设计⽅法4、掌握放⼤器输⼊、输出⽹络的基本结构类型5、掌握⽤ADS 进⾏放⼤器仿真的⽅法与步骤⼆、实验原理常⽤的微波晶体管放⼤器有低噪声放⼤器、宽带放⼤器和功率放⼤器。

⽬的是提⾼信号的功率和幅度。

低噪声放⼤器的主要作⽤是放⼤天线从空中接收到的微弱信号,减⼩噪声⼲扰,以供系统解调出所需的信息数据。

功率放⼤器⼀般在系统的输出级,为天线提供辐射信号。

微波低噪声放⼤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噪声系数与噪声温度、功率增益、增益平坦度、⼯作频带、动态范围、输⼊输出端⼝驻波和反射损耗、稳定性、1dB 压缩点。

1、⼆端⼝⽹络的功率与功率增益及主要指标信号源的资⽤功率实际功率增益转换功率增益资⽤功率增益*max in sin a in P P P Γ=Γ==*out LL L max an =P P P ==ΓΓ22212222(1)1(1)L Lin L in S P G P S -Γ==-Γ-Γ222210222211/11s LT L a s Ls in LG P P S G G G S -Γ-Γ===-ΓΓ-Γ()22212211(1)/11s avsan a soutS GP P S -Γ==-Γ-Γ2.放⼤器的稳定性⽆条件稳定:不管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如何,放⼤器输⼊输出端反射系数的模都⼩于1,⽹络⽆条件稳定(绝对稳定)条件稳定:在某些范围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内,放⼤器输⼊输出反射系数的模⼩于1,⽹络条件稳定(潜在不稳定)由于放⼤器件内部S12产⽣的负反馈导致放⼤器⼯作不稳定!稳定性设计是设计放⼤器时⾸要考虑的问题。

匹配⽹络与频率有关;稳定性与频率相关;可能情况是设计的频率稳定⽽其他频率不稳定。

⽆条件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稳定性系数K输⼊、输出稳定性圆(条件稳定):|Гin|=1 或 |Гout|=1在Smith 圆图上的轨迹输出稳定性圆判别该输出稳定性区域?稳定圆不包含匹配点,|S11|<1时: |Гin|<1,稳定,匹配点在稳定区 |S11|>1时: |Гin|>1,不稳定,匹配点在不稳定区输⼊稳定性圆(条件稳定)3.最⼤增益放⼤器设计(共轭匹配)源和负载与晶体管之间达到共轭匹配时,可实现最⼤增益。

java实验指导书

java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java开发环境及语言基础实验目的(1)确保正确配置java开发环境。

(2)了解javac和java命令的使用。

(3)熟悉java中的运算符。

(4)掌握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的使用。

(5)掌握通过命令行参数接受数据。

(6)掌握用Scanner类接受数据。

实验内容(1)在控制台中输入java命令,查看输入结果。

(2)编写一个java程序,计算半径为3.0的圆周长和面积并输出结果。

(3)求a+aa+aaa+...+a...a(n个)的和,其中a为1~9之间的整数。

例如,当a=3、n=4时,求3+33+333+3333的和。

(4)给定一个正整数m,统计其位数,分别打印每一位数字,再按照逆序打印出各位数字。

(5)用Scanner类方法输入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

实验要求(1)JDK的安装及配置。

(2)在DOS及eclipse下编辑、编译运行第一个java程序:hello world。

(3)求圆周长和面积用方法实现,主函数调用。

(4)从命令行输入1~9之间的整数a,当所求的和大与106时,输出相应的a值及所求的和值。

(5)用Scanner类的方法输入正整数m,m的值不应该超过99999,否则给出错误信息。

应引入包:import java.util.Scanner,然后在需要的方法中实例化对象: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最后调用对象的next方法,如int n=nextInt(),接受整数。

实验二数组实验目的(1)掌握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熟悉数组的排序、查找的方法。

(3)巩固循环的使用。

实验内容(1)使用for循环,将二维数组的行与列互换,即完成矩阵的转置。

(2)编写数组的排序程序。

(3)编写杨辉三角。

实验要求(1)编写一个界面1 选择排序2 冒泡排序3插入排序4 快速排序5 退出当选择1、2、3、4、5的时候完成相应的功能。

(2)杨辉三角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实验三字符串实验目的(1)掌握正则表达式的使用。

C++实验指导书专业资料

C++实验指导书专业资料

C++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一C++程序的运营环境和运营(2学时)实验名称: C++程序的运营环境和运营实验目的:1.熟悉C与C++的编程区别;2.熟悉C++的函数重载。

实验规定:求两个数的平方和。

规定如下:1、有int, float和long型的数据各3个;2.重载SumSqure函数求两个相同类型变量的平方和。

1、实验环节:2、添加头文献#include <iostream>和名字空间using namespace std。

若要使用cin和cout标准输入输出流, 则必须添加上述两个内容。

3、构建重载SumSqure函数。

SumSqure函数的功能是对输入的两个同类型形参a, b求其平方和, 并将结果返回。

对于输入和返回的不同类型int, float, long, 其函数内部实现代码是同样的, 所以可运用函数的重载写出三个SumSqure函数。

4、main函数中的赋值。

定义int, float, long三种类型的数据, 分别调用SumSqure函数, 测试其结果。

5、调用SumSqure函数。

注意SumSqure函数重载的调用, 根据SumSqure函数的定义可知: 实参必须是同一种类型的变量才干调用不同的SumSqure, 针对不同类型求平方和。

实验二类与对象(一)(4学时)实验名称: 类与对象(一)实验目的:1.掌握类的设计;2.掌握对象的创建;3.实现一个简朴的成员函数设计。

实验规定:求3个长方体的体积, 编写一个基于对象的程序, 数据成员涉及lenth, width, height。

规定用成员函数实现以下功能:1.由键盘分别输入3个长方体的长、宽、高;2.计算长方体的体积;3.输出3个长方体的体积。

实验环节:建立三个文献, 分别存储长方体类的声明头文献, 长方体类的定义文献和main函数测试文献。

注意: 类的头文献和类的定义实现文献的命名要一致!头文献信息:头文献长方体类的声明中, 类成员变量有:lenth,width,height;类成员函数有:V olumeCalculation(), InputData()。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20031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JAVA Programming总学时/学分:48/3(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标:目标1. 识别Java语言特点、基本语法、语言机制。

目标2. 将面向对象方法知识运用在程序设计案例中,能使用JAVA常用类、枚举、lambda 表达式、容器、泛型进行实例编程验证。

目标3. 利用JavaSE中的异常处理、输入输出等技术来表达处理程序应用问题。

目标4. 将图形用户界面和数据库编程技术运用中综合应用程序设计中。

目标5. 搭建Java开发环境,能设计实现各种Java技术的应用程序,且能测试运行。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三、教学过程安排四、实验或上机内容五、课程目标达成方法六、考核标准本门课程考核包括6个部分,分别为考试、作业、实验、讨论和测验。

具体要求及评分方法如下:1、期末考试试卷知识点要求2、作业3、实验4、讨论设置讨论课一次,要求学生按照讨论题目分组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报告。

5、测验随堂测验,老师给出题目,学生回答。

具体有任课老师给出评分标准。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 黑马程序员. Java基础入门(第2版)[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2] 郑人杰、马素霞、殷人昆. 软件工程概论(第2版)[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3] Gay S.Horstmann. Java核心技术(第10版)[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4] Y.Daniel Liang(美). 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10版)[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5] 李刚. 疯狂Java讲义(第4版)[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6] 封亚飞. 揭秘Java虚拟机[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7] Bruce Eckel(美). Java编程思想(第4版)[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实验六:基本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六:基本输入输出实验

实验六:P3.0口输入、P1.0口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P3口、P1口的简单使用。

2、了解并掌握80C51单片机I/O口的基本输入、输出功能。

二、实验器材:1、计算机一台2、Keil Uvision4软件一套三、实验内容:1、P1作为输出口,接8个发光二极管,P3.0口输入一脉冲,控制P1口按16进制加一方式点亮发光二极管。

2、P0作为输出口,接8个发光二极管,P1口作为输入口,接8个开关,通过任意组合开关的输入状态,得到不同的输出状态。

四、实验原理:1、由80C51组成的单片机系统在通常情况下,P0口分时复用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总线,P2口提供高8位地址,P3口用作第二功能,只有P1口通常用作I/O口。

P1口是8位准双向口,它的每一位都可独立的定义为输入或输出,因此,既可以作为8位的并行I/O口,也可作为8位的输入输出端。

2、当某一口工作在输入方式时,对应位的锁存器必须先置1,才能正确地读到引脚上的信号,否则,执行读引脚指令时,若对应位的锁存器的值为0,读的结果永远为0。

五、程序框图:(b)实验2参考流程图(a)实验1参考流程图六、实验步骤:1、打开Keil程序,执行菜单命令“Project”“New Project”,创建一个项目(基本输入输出),并选择单片机型号为AT89C51 。

2、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创建文件,输入源程序,保存为“基本输入输出.ASM”。

在“Project”栏的文件项目管理窗口中右击文件组,选择“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 Group1’”将源程序“基本输入输出.ASM”添加到项目中。

3、执行菜单命令“Project”“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1’”,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Output”选项卡,选中“Creat HEX File”。

4、执行菜单命令“Project”。

“Build Target”,编译源程序,如果编译成功,则在“Output Window”窗口中显示没有错误,并创建了“基本输入输出.HEX”文件;如果有错误,双击该窗口中的错误信息,则在源程序窗口中指示错误语句。

电路实验六实验报告_受控源的研究

电路实验六实验报告_受控源的研究

电路实验六实验报告_受控源的研究电路实验六实验报告实验题⽬:受控源的研究实验内容:1.受控源的种类;2.⽤运算放⼤器组成受控源,运算放⼤器芯⽚型号是µA741,有四种结构,在⾯包板上搭接电压控制电压源和电压控制电流源;3.测试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特性;4.测试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特性。

实验环境:数字万⽤表、学⽣实验箱、导线。

实验原理:受控源是⼀种⾮独⽴电源,它对外也可提供电压或电流,但它与独⽴源不同,这种电源的电压或电流受电路其它部分的电流或电压的控制。

根据控制量的不同,受控源可分为四类种: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

当受控源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受控量)与控制⽀路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控制量)成正⽐变化时,受控源是线性的。

1.利⽤µA741芯⽚搭接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的电路图如下:Uo受控源转移电导为:1+R2/R1=2,输⼊输出电压关系为:U o=2U i。

2.利⽤µA741芯⽚搭接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的电路图如下:受控源转移电导为:1/R1=1/10000,R2的阻值变化不能引起输出电流i o的变化。

输⼊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关系为i o=Ui/10000。

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1.当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路的输⼊电压U i在0-0.5V之间变化时,测得输出电压数据如数据分析:输出电压U o随着输⼊电压U i的变化⽽变化,且其电压值保持在输⼊电压的2倍左右,符合转移电导的值。

输出端是否有负载不会对输出电压的⼤⼩造成影响,符合受控源的性质。

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电路搭接成功。

2.当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电路的输⼊电压U i在0-0.5V之间变化时,测得输出电流数据如下:当输⼊电压保持在0.4V,电阻器R的阻值不断变化时,测得输出电流数据如下:o i(1/10000)左右,符合转移电导的值。

输出端的负载R2的变化不能改变输出电流的⼤⼩,符合受控源的性质。

单桥整流实验报告

单桥整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单桥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2. 熟悉单桥整流电路的组成和特性。

3. 通过实验验证单桥整流电路的性能,分析其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单桥整流电路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的电路。

它由四个二极管组成,分为两组,每组两个二极管反向并联,形成一个全波整流器。

当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时,一组二极管导通,另一组二极管截止;当交流电压的负半周时,两组二极管角色互换。

通过这种方式,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交流电源:220V,50Hz2. 单桥整流电路板3. 数字多用表(DMM)4. 直流稳压电源5. 可调电阻6. 电压表7. 电流表8. 示波器四、实验步骤1. 按照电路图连接单桥整流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将交流电源接入电路,调节可调电阻,使电路输出电压在合适范围内。

3.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电流。

4.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整流效果。

5.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1. 实验数据| 输入电压(V) | 输出电压(V) | 输出电流(A) ||--------------|--------------|--------------|| 220 | 12.6 | 0.2 |2.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单桥整流电路的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12.6V,输出电流为0.2A。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单桥整流电路的整流效果较好,输出电压稳定。

六、实验结论1. 单桥整流电路能够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具有较好的整流效果。

2. 实验结果表明,单桥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稳定,但输出电流较小。

3. 单桥整流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二极管和滤波电容,提高电路的性能。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触电和火灾。

2. 在连接电路时,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避免短路。

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波形,分析电路的整流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 Java 输入输出流
1.实验目的
(1) 掌握输入输出流的总体结构;
(2) 掌握流的概念;
(3) 了解各种流(包括文件流、管道流、连接文件、过滤流、对象的序列化、随机访问)的使用。

2.实验内容
实验题1 编写一个Java Application程序,打印命令行输入的所有参数。

[基本要求] 编写完整程序。

程序代码为:
package输入输出流;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IO_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args != null && i < arg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第" + i + "个参数是" + args[i]);
}
// 创建文件对象
File f = new File("D:/java/A.txt");
if (!f.exists()) {
try {
f.createNewFil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try {
// 将文件读取到内存中
InputStreamReader isr = 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BufferedReader br = new BufferedReader(isr);
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
String s = br.readLine();
System.out.println("您输入的内容是:" + s);
// 将内存写入到文件里面
FileWriter fw = new FileWriter(f, true);
BufferedWriter bw = new BufferedWriter(fw);
bw.write(s);
//关闭流
br.close();
bw.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运行结果为:
实验题2 阅读下面程序,叙述其功能
package .nwsuaf.jp;
import java.io.File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public class FileViewer {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of the program.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Please enter the file path:");
try {
String fileName = "";
while(true) {
int readByte = System.in.read();
if(readByte == -1 || readByte == '\r')
break;
fileName += (char) readByte;
}
// Reads the file and prints it to the System.out stream.
char[] buffer = new char[20];
FileReader reader = new FileReader(fileName);
while(true) {
int length = reader.read(buffer);
if(length < 0) // Reads a long as there is more data.
break;
String text = new String(buffer, 0, length);
System.out.print(text);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基本要求] 写出本题程序的功能。

运行结果为:
功能:输入路径,可以显示该路径中文件的相关内容。

实验题 3 设计一个类FileRWTest,实现从input.txt文件中读入数据到字符数组cBuffer中,然后再写入到文件“output.txt”中。

[基本要求] 编写完整程序。

程序代码为:
package输入输出流;
import java.io.*;
public class FileRW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文件对象
File f1 = new File("D:/java/input.txt");
File f2 = new File("D:/java/output.txt");
// 创建两个文件文件
try {
if (!f1.exists()){
f1.createNewFile();
}
if (!f2.exists()){
f2.createNewFile();
}
// 读取到数组cBuffer[]中
FileReader fr = new FileReader(f1);
char cBuffer[] = new char[1024];
int n = 0; //实际读取到的字节数
// 循环读取
while ((n = fr.read(cBuffer)) != -1) {
String s=new String(cBuffer,0,n);
System.out.println(cBuffer);
// 写入到文件f2中
FileWriter fw = new FileWriter(f2);
fw.write(cBuffer);
// 关闭流
fr.close();
fw.close();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运行结果为:
实验题 5写一程序统计纯文本文件“Early-Precaution.txt”的大写字母、小写字母个数,并将所有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输出到result.tx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