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公称换热面积

合集下载

板换换热器计算公式

板换换热器计算公式

板换换热器计算公式板换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食品、医药等行业。

它通过板式换热器内部的板片将两种流体进行换热,达到升温或降温的目的。

在工程实际中,需要对板换换热器进行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其换热效果和运行安全。

本文将介绍板换换热器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板换换热器的热传导计算。

板换换热器的热传导计算是指在给定的工况下,计算板换换热器内部的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

其计算公式如下:1.传热系数的计算。

板换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可以通过Nusselt数计算得到,Nusselt数的计算公式为:Nu = hL/k。

其中,Nu为Nusselt数,h为传热系数,L为板片间距,k为传热介质的导热系数。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板换换热器内部的传热系数。

2.传热面积的计算。

传热面积的计算是指在给定的工况下,计算板换换热器内部的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 = Q/(UΔT)。

其中,A为传热面积,Q为换热量,U为总传热系数,ΔT为温度差。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板换换热器内部的传热面积。

二、板换换热器的压降计算。

板换换热器的压降计算是指在给定的工况下,计算板换换热器内部的流体压降。

其计算公式如下:ΔP = f(ρv^2/2)。

其中,ΔP为压降,f为摩擦阻力系数,ρ为流体密度,v为流速。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板换换热器内部的流体压降。

三、板换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计算。

板换换热器的换热面积计算是指在给定的工况下,计算板换换热器内部的换热面积。

其计算公式如下:A = (mCpΔT)/(UΔTm)。

其中,A为换热面积,m为质量流量,Cp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差,U为总传热系数。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板换换热器内部的换热面积。

四、板换换热器的换热器表面积计算。

板换换热器的换热器表面积计算是指在给定的工况下,计算板换换热器内部的换热器表面积。

其计算公式如下:A = (mCpΔT)/(UΔTm)。

其中,A为换热器表面积,m为质量流量,Cp为比热容,ΔT为温度差,U为总传热系数。

板式换热器换热量的计算

板式换热器换热量的计算

板式换热器例题1、换热器换热量的计算w t Gc Q 1046750)2065(4187360020000=-⨯⨯=∆= 2、外网进入热水供应用户的水流量s kg t c Q G /10)7095(418710467500=-=∆= 3、加热水的流通断面积换热器内水的流速取0.1~0.5m/s 。

加热水的平均温度为(95+70)/2=82.5℃,该温度下水的密度为970.2kg/m 3。

200206.02.9705.010m w G f r r r =⨯==ρ 4、被加热水的流通断面积换热器内水的流速取0.1~0.5m/s 。

被加热水的平均温度为(65+20)/2=42.5℃,该温度下水的密度为991.2kg/m 3。

201868.02.9913.0360020000m w G f l l l =⨯⨯==ρ 5、选型初选BR12型板式换热器,单片换热面积为0.12m 2/片,单通道流通断面积为0.72×10-3。

6、实际流速加热水流道数为281072.00206.03=⨯==-d r r f f n 被加热水流道数为261072.001868.03=⨯==-d l l f f n 取流道数为28。

加热水实际流速s m f n G w r d r r /5.02.9701072.0281030=⨯⨯⨯==-ρ 被加热水实际流速s m f n Gw l d l l /28.02.9911072.02856.53=⨯⨯⨯==-ρ 7、传热系数查图知传热系数为3600w/m 2.K 。

8、传热温差()()()()℃396595207065952070)()()()(11221122=-----=-----=∆In t t In t t t p ττττ 9、传热面积246.73936001046750m t K Q F p =⨯=∆= 10、需要的片数6212.046.7===d F F N 11、实际片数考虑一个富裕量。

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与传热系数的关系

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与传热系数的关系

传热效率高:板片波纹的设计以高度的薄膜导热系数为目标,板片波纹所形成的特殊流道,使流体在极低的流速下即可发生强烈的扰动流(湍流),扰动流又有自净效应以防止污垢生成因而传热效率很高。

一般地说,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在3000~6000W/m2.oC范围内。

这就表明,板式换热器只需要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2~1/4 即可达到同样的换热效果。

随机应变:由于换热板容易拆卸,通过调节换热板的数目或者变更流程就可以得到最合适的传热效果和容量。

只要利用换热器中间架,换热板部件就可有多种独特的机能。

这样就为用户提供了随时可变更处理量和改变传热系数K值或者增加新机能的可能。

热损失小:因结构紧凑和体积小,换热器的外表面积也很小,因而热损失也很小,通常设备不再需要保温。

使用安全可靠:在板片之间的密封装置上设计了2道密封,同时又设有信号孔,一旦发生泄漏,可将其排出热换器外部,即防止了二种介质相混,又起到了安全报警的作用。

有利于低温热源的利用:由于两种介质几乎是全逆流流动,以及高的传热效果,板式换热器两种介质的最小温差可达到1oC。

用它来回收低温余热或利用低温热源都是最理想的设备。

冷却水量小:板式换热器由于其流道的几何形状所致,以及二种液体都又很高的热效率,故可使冷却水用量大为降低。

反过来又降低了管道,阀门和泵的安装费用。

占地少,易维护: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极为紧凑,在传热量相等的条件下,所占空间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2~1/3。

并且不象管壳式那样需要预留出很大得空间用来拉出管束检修。

而板式换热器只需要松开夹紧螺杆,即可在原空间范围内100%地接触倒换热板的表面,且拆装很方便。

阻力损失少:在相同传热系数的条件下,板式换热器通过合理的选择流速,阻力损失可控制在管壳式换热器的1/3范围内。

投资效率高:在相同传热量的前提下,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相比较,由于换热面积,占地面积,流体阻力,冷却水用量等项目数值的减少,使得设备投资、基建投资、动力消耗等费用大大降低,特别是当需要采用昂贵的材料时,由于效率高和板材薄,设备更显经济。

标准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

标准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

标准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
标准换热器根据其结构形式可分为三大类:空冷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
一、空冷式换热器
1、各部结构形式
气流部分:鼓风式空冷器(水平式、斜顶式);引风式空冷器
管束型式:丝堵式管箱的管束、可卸盖板式管箱的管束、可卸帽式管箱的管束、集合管式管箱的管束;
风机传动形式:V带传动;齿轮箱减速器传动;电动机直接传动;悬挂式V带传动,电动机轴向上;
悬挂式V带传动,电动机轴向下
百叶窗型式:手动调节百叶窗;自动调节百叶窗
2、各部形式与代号
管束型式与代号:
表1
3、管束型号表示方法:
4 、风机型号表示方法:
5、构架型号表示方法:
6、百叶窗型式表示方法:
7、空冷器型号的表示方法:
二、板式换热器:
1、常用的板片波纹形式代号:
表2
2、常用的框架形式代号:表3
3、板式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
三、管式换热器:
本表示方法适用于卧式和立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的名称构造一览表。

板式换热器选型及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选型及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与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拟复杂的过程,目前比拟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

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

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

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那么关联式为根底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总传热量(单位:kW).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工作压力如果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T1 = 热侧进口温度T2 = 热侧出口温度t1 = 冷侧进口温度t2= 冷侧出口温度热负荷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在进展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式中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一侧有相变化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式中r,r1,r2--------物流相变热,J/kg;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那么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展加和计算。

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计算

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计算

B100L 板片换热面积计算
本计算书按照标准:GB16409-1996 《板式换热器》规定内容进行计算与核定,适用于最大压力不超过2.5MPa 的板式换热器板片换热面积计算。

参考标准:
GB16409-1996 《板式换热器》
GB3280-92 《不锈钢冷轧钢板》
GB/T 14845-93 《板式换热器用钛板》
JB 472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除应符合相关标准和国家有关的法规以外,制造还应符合图样要求。

根据GB16409-1996但板片换热面积计算的定义,换热面积按公式(1)进行计算: 1a a φ=• …………………………………………(1) 式中:a ——单板片换热面积,㎡;
φ——展开系数,板片展开面积与投影面积之比,按(2)式计算:
't t φ=
…………………………………………(2) 式中: 't ——波纹节距展开长度,mm ;
t ——波纹节距(如图1所示),mm ;
1a ——在垫片内侧参与换热部分的板片投影面积,㎡。

根据上述公式和B100L 板片的板片图纸,测量以及计算得出't =13mm ,t =21mm ,φ≈0.5㎡,将所得数据代入公式(1)和公式(2),得出B100L 的单板片换热面积约为0.3㎡,
最后,由单片换热面积可知,
经过圆整后的整台板式换热器中换热面积为有效的板片数(板片总数减2)与单板计算
面积之积。

(N 2)p A a =- ……………………………………(3) 式中:A ——换热面积,㎡;
N p ——板片总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设计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要紧是针对给定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分析设计条件,以及换热器的传热运算、壁厚设计和强度校核等设计,差不多确定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

通过分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条件,确定设计步骤。

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筒体、封头、管板等部件的材料选择、壁厚运算和强度校核。

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前端管箱、后端管箱、传热管和管板等结构进行设计,对换热器进行开孔补强校核。

绘制符合设计要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图纸,给出相关的技术要求;在固定管板换热器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参考相关的标准进行设计,比如GB-150、GB151……,使设计能够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要是设计的结构满足生产的需要,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

通过设计过程达到熟悉了解换热器各部分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的目的。

关键词:换热器;固定管板;设计;强度名目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1)1.2固定管板换热器介绍 (2)1.3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3)1.4换热器的进展历史 (4)2产品冷却器结构设计的总体运算 (6)2.1 产品冷却器设计条件 (6)2.2前端管箱运算 (8)2.2.1前端管箱筒体运算 (8)2.2.2前端管箱封头运算 (10)2.3后端管箱运算 (11)2.3.1后端管箱筒体运算 (11)2.3.2后端管箱封头运算 (12)2.4壳程圆筒运算 (13)3各部分强度校核 (15)3.1开孔补强运算 (15)3.2壳程圆筒校核 (18)3.3管箱圆筒校核 (19)4换热管及法兰的设计 (20)4.1换热管设计 (20)4.2管板设计 (21)4.3管箱法兰设计 (22)4.4壳体法兰设计 (25)4.5各项系数运算 (27)5 产品冷却器制造过程简介 (34)5.1 总则 (34)5.2零部件的制造 (34)结论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44)1绪论1.1换热器的作用及分类在工业生产中,换热设备的要紧作用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过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过程上的需要。

换热器选型参数

换热器选型参数
(6)结构紧凑:此特点同板式换热器类似。
(7)承压能力和直径的限制:承受外压情况 下刚度较差,一般情况设计压力<1.6Mpa直 径受加工设备影响,一般D<2500㎜
(8)维修难度大:螺旋体一旦发生内漏无法 维修。
2、螺旋板型号的表示方法:(标准的规定) (1)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由字母和数字组 成,其方法如下:
可拆换热器 D-堵死型 G-贯通型
通道间距mm 公称直径mm
板宽m 公称换热面 积m2 公称压力MPa 材质代号:
C-碳钢S-不锈钢
L-螺旋板换热 器
型式代码: K-可拆B-不可拆
(2)型号表示的示例
a、不可拆换热器,材质为碳钢,设计压力 1.6MPa,公称换热面积50㎡
螺旋板板宽1.0m,公称直径1000mm,两个螺 旋通道间距分别为10mm和14mm,其型号为: BLC1.6-50-1.0/1000-10/14
3、板式换热器规格: <1>、BR系列(等截面):BR0.1、0.2、0.35、
0.5、0.8、1.0、1.6 <2>、BRB系列(不等截面):BRB0.3、0.5、0.8、
1.2. <3>、BRC系列(V系列)
BRC0.13、0.20、0.28、0.45、0.60、 1.0、1.1、1.3、1.7
4、板式换热器优点:
<1>、传热系数高:是管壳式换热器的
3~5倍.
<2>、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3>、对数平均温差大,可采用纯逆流形
式.温差修正系数最大.
<4>、末端温差小,可达1~2 ℃. <5>、维护、检修方便. 5、板式换热器缺点: <1> 、耐压能力较低,由结构原因决定. <2>、耐温能力受垫片材质限制. <3>、含固体纤维状物料易堵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