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活性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五大护理和七项注意

注意事项 1.用药过程中要严密监护。在静脉使 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应严格监测症状, 持续心电监测。 2.应用独立输液通道。血管活性药物 应使用独立输液通路。禁止从血管活性药 物通道推注其他药物,以免引起血流动力
学的突然改变。 3.选择适当的血管通路。微泵给药浓
度相对较高,特别是应用缩血管药物及刺 激性药物时,易发生静脉炎,临床应选择 粗大深静脉输入,选择血管较直,容易固 定,便于观察又不影响活动的部位。为确 保用药安全,推荐从中心静脉置管给药, 不宜选用外周静脉给药。
4.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在用药期间, 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血流 动力学变化并实时记录。根据血压、心率 和尿量的变化情况,调整用药速度,及 时进行处理,改变用量或者是停药。必要 时,配备抢救药品备用。
血管扩张剂可解除小动脉痉挛,关闭 动-静脉短路,改善微循环,但可使血管容 量扩大、血容量相对不足而致血压下降, 故只能在血容量已基本补足而患者发绀、 四肢厥冷、毛细血管充盈不良等循环障碍 未见好转时,才考虑使用。常用的血管扩 张剂有酚妥拉明、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强心剂用于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药 物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 输出量。常用药物有洋地黄、多巴酚丁胺 和西地兰等。
2.推荐应用微量泵。血管活性药物在 体内需要稳定血药浓度,一般静脉点滴法 难以保证用药量的准确、恒定和量化,不 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而微量泵能将药 物精确、定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 在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使用中,通过微量 泵能够有效实施合理量化应用。
3.药物的稀释。虽然血管活性药物 种类多样,用药剂量也不尽相同,但通常 微泵用药的剂量多在0.01~1μg/kg/min之 间,一般均用50ml注射器稀释至50ml。
血管活性药物输注安全管理

血管活性药物输注安全管理摘要】目的加强对血管活性药的管理,保证血管活性药用药安全。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8例血管活性药输注护理不良事件,制定出护理防范对策。
结果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对血管活性药的管理,大大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论加强血管活性药的管理,可有效保证血管活性药用药安全。
【关键词】血管活性药输注用药安全管理血管活性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求做到精确、安全、有效。
因而血管活性药物需经微量泵给药,但如应用不当,患者体内的血管活性药物骤然增多或减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还可导致心律增快、血压升高、内脏缺血、心律失常、药物外渗,或者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为了减少这些不良事件,通过回顾分析2012年18例血管活性药输注过程中造成的不良事件,制定出护理防范对策,以预防为主,大大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应用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 血管活性药输注护理不良事件回顾微泵调控不当3例,2例是由于调节速率后未及时启动开关,或使用双道微泵时错送三通管所致,另1例是由于速率控制开关被他人意外触及致误停。
微量泵放在凳子上被绊翻1例。
护士未充分履行告知、巡视、记录义务,擅自取下微泵药物去卫生间2例。
未及时配置更换药物或更换注射器缓慢造成明显血压波动4例。
双上肢静脉炎2 例。
静脉导管堵塞4例。
在血管活性药静脉通路中推注其他药物1例。
配置药物放置过久,继续使用1例。
2 原因分析2.1管理方面无微量泵用药的操作流程及规范,平时培训考核不到位,检查力度不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2.2护士自身方面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不一,健康教育方法欠缺,记录不完善,未认真执行巡视制度,工作流程不合理,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等。
2.3患者方面知识缺乏,文化层次不同,经济因素等。
3 安全管理措施3.1 加强血管活性药的药理知识学习,编写血管活性药使用指引手册。
通过加强学习使护士熟练掌握各种常用血管活性药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配制方法,掌握不同药物的监测重点,确保准确、安全、有效的用药。
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4月第6卷第11期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本质上是通过调节患者自身的血管舒缩形态,按照改善微循环血流灌注药物的原理使血管功能充分得到改善。
扩张和收缩血管是目前临床所用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基本状态。
从医学角度出发,血管活性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血管,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输注期间可能因为微小的剂量差异造成血管收缩失衡或者扩张过度,继而引发心率、血压等异常变化,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安全。
因此,临床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及专业性要求较高,加之患者年龄、治疗依从性等因素的影响,提高血管活性药物外周静脉输注的安全性便显得十分必要。
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是保证血管活性药物经外周静脉安全输注的关键,同时也是其药效价值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条件[1]。
本文就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对策,为提高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安全性提供参考。
1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1.1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滴速不准确目前,临床常用的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主要包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1052基金项目: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No.190306091703941)。
作者简介:程洪涯(1980-),女,汉族,广东化州人,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神经内科护理。
*通讯作者:滕中华,E -mail :tengzhh@.Nursing safet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peripheralintravenous infusion of vasoactive drugsCHENG Hongya 1,TENG Zhonghua 2*,LI Danjie 1,ZHU Yanyu 3,LIN Meigu 1(1.No.1Neurology Department,People's Hospital of Huazhou,Huazhou 525100;U Department,Southern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3.No.2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People's Hospital of Huazhou,Huazhou 525100,China)ABSTRACT:Vasoactive drug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which was commonly used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blood pressure and critically ill.Because of its own particularity,small dose difference during infusion may cause vasoconstriction imbalance or excessive expansion,resulting in abnormal changes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Therefore,the clinic in the 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vasoactive drugs,staff normative,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medical staff are higher,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vasoactive drug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maximum play of treatment effect.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vasoactive drugs requiresmore attention,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However,in the current clinical work,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affect the safety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vasoactive drugs,these problems will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 the treatment effect,but also accelerate the deterioration of some elderly patients or poor physical quality patients.Therefore,doing a good job in the analysis of the nursing safety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vasoactive drugs,and takeing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pati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nursing.KEYWORDS:peripheral intravenous;infusion;vasoactive drugs;nursing safety problems;countermeasures外周静脉输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程洪涯1,滕中华2*,黎丹洁1,朱艳玉3,林美谷1(1.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广东化州,525100;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CCU 科,广东广州,510515;3.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广东化州,525100)摘要:血管活性药物一直以来在临床广泛应用,是血压异常及危重患者的常用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护理-

计算公式
体重60kg的患者泵入多巴胺 8ml=8ug/kg/min 对吗? 体重(kg)*3稀释成50ml 180mg÷50ml=3.6mg/ml 3.6mg/ml×8ml/h=28.8mg/h 28.8(mg)÷60(min) ÷60(kg) 28.8÷(60×60)=0.008mg/kg/min 即8ug/kg/min
2
应严密观察病情, 最好在血流动力学 监测下用药。
3
血压的显著升高是 以增加心脏作功, 增加心肌耗氧量为 代价, 将患者收 缩压以维持在 90~100mmHg, 如症状改善不满意, 则应采取其他措施, 切忌盲目加大剂量
27
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
血管收缩药物作用 与剂量有关,开始 时尽可能使用小剂 量,避免用量过大, 也要避免长期持续 用药,防止血管强 烈收缩,加剧微 循环障碍,发生严 重并发症。
血管 活性 药物
改善血压
改善心脏排出量
改善微循环
11
血管活性药用药原则
一类 使血管收缩
一类 使血管舒张
既要避免仅仅为了追求所谓正常血压水平而滥用血管收 缩药;又要防止不顾生命器官必须的灌注压, 片面强调
使用血管扩张药, 造成器官灌注不足。
12
常用血管活性药物
➢ 硝酸甘油 ➢ 硝普钠 ➢ 多巴胺 ➢ 肾上腺素 ➢ 去甲肾上腺素
严密监测
整个用药过程全面的 观察
准确 量化
严密 监测
29
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微
量
注 射
μg/kg·min
泵
量化
30
护士遵医嘱规范用药
使用途径 时间、频次 浓度、 速度 还能更好点吗?
31
计算公式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的护理管理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的护理管理摘要】血管活性药物是指能改变血管平滑肌张力,调控血压并影响心脏前后负荷的一类药物。
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用药期间就要做好相应的护理管理。
文章结合实际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的护理管理加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血管活性药物;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 R16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5)11-160-01 血管活性药物是心血管内科病人经常应用的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由于血管活性药物的特殊性,即微小剂量的改变,都会对病人的心率、血压等发生改变。
故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期间护士对药物的入量、患者的反应实行严密的综合管理。
1配制及使用时的管理护士配制血管活性药物必须根据医嘱配制,配制用量要精确、现配现用。
除氨力农不能用葡萄糖稀释外,大多数血管活性药物均采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硝普钠不能用碱性溶液溶解,因为碱性溶液易使部分血管活性药物溶解。
溶解后的硝普钠应避光,每瓶药液连续用药不能超过6—8小时或变色应弃之。
为预防中毒,硝普钠连续用药不能超过72小时。
静滴硝酸甘油不需要避光[1]。
配制后的多巴酚丁胺使用时限为24小时[2]。
2护士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由于血管活性药物的特殊性及患者对药物敏感性的不同,一方面用药时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注意事项:药物对血压、心率影响较大,护士要对血压、心率进行监测,需要取得患者的配合。
另一方面明确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输液速度控制的重要性和速度过快的危险性,杜绝私自调快输液速度;尽可能卧床如需起床、翻身、移动肢体动作应缓慢,防止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药液外渗。
体位的改变对输液速度也有影响;如果感觉穿刺部位、疼痛、红肿等及时告知护士;尽可能床上大、小便,如果病情许可,入厕时需有人扶持,以免意外发生。
3输液时的管理3.1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穿刺成功后一定要缓慢松开调节器,以每分钟5—10滴为宜,固定好后应根据医嘱或血压来调节。
血管活性药物注意事项

血管活性药物注意事项
1. 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处方和建议,并且严格按照剂量和用药时间服用。
2. 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止使用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3. 若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心悸、皮疹等),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就医求助。
4. 长期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监测药物合理性和疗效。
5. 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的患者,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之前应告知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6. 患有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
7. 避免饮用大量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因为这些饮料可能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8. 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是管理血管活性药物的重要方面,包括减低盐分摄入量、限制饮酒、戒烟、适量运动等。
这些措施对于降低血压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9. 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影响。
使用其他药物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10.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持适度的体重,避免过度的压力和情绪波动,有助于血管活性药物的有效治疗效果。
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

75
中国 乡村 医药 杂 志
and diabetes mellitus[J].Am J Med,2007,120(3 Suppl 1):
¥3-Sl1.
2445.
[10]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协作组 .中国冠心病二级
1 微 量泵注血 管活性药 物的风 险 因素 分析 1.1 药物 因素 胺碘酮(可 达龙)、多 巴胺等 药物配制 时单 位剂量浓度较高 ,具有较强的刺激性 ,药物渗出极易导致患 者血管强 烈收缩 ,由此导致局部组织肿胀 、疼痛 、发绀 甚至 坏死“1。本组有 2例是 由于可达龙注射 液配伍 5%葡 萄糖注 射液 时药物浓 度控 制不 当 ,达到 4~5mg/ml,以致 出现局 部组织坏死 。而硝酸 类药 物如硝酸甘油 ,正性肌力药物如米 力农 ,如使用不当 ,也可 能无法有效起 到扩 张冠状 动脉、减 轻心腔前 负荷 、改善心肌供血 的作用 ,反而易导致低血压 。 1.2 年龄 因素 本组护理 风险事件均 发生于 60岁以上老 年心血管病患者。随着年龄增 长,老年人的血 管耐酸程度 也 会增 加 ,并出现血 管和舒 缩功 能压 力反射 敏感性 减退 等问 题 ,末梢血 管对 外界刺 激反应 性也有 改变 。因此 ,老年 心 血管病 患者在 应用血 管活性药 物时 ,往往容 易发生 药物 外 渗 、药物不 良反应 ,如体位 性低 血压 。本组 发生体 位性低 血 压 3例 。 1.3 血管 因素 静脉炎、局部组织 坏死是微量泵注射血管 活性药 物容易 发生 的护 理风 险事件 ,主要 发生于外周 静 脉 留置针者 ,其 中下肢静脉最多。其原 因在于下肢静脉血液 回 流相对 较慢 ,微量泵 输液时 药液易 较长时 间滞 留于 下肢静 脉 ,导致局部血管遭受严重刺激 ,发生静 脉炎 或局部组织坏 死 【21。本 组 发 生 静 脉 炎 2例 。 1.4 护理 因素 护 士是药 物治疗 和用 药护理 的主 要执行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原因与护理对策_李俊华

2012:120-122.
[2] 程 敏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术后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 [J]. 护士 进修杂志 , 2013,16(1):48.
[3] 李 毓仁 , 黄庆宁 , 李建美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 对照研究 [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 2013,11(6):400-403.
履行告知义务,让患者了解血管活性药物输注的注意事 项,杜 绝 私 自 调 速,尽 可 能 卧 床 休 息,床 上 大 小 便,减 少 肢 体
活动等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和外渗。
参考文献
[1] 王 新荣 , 孙伟 , 王平基 . 心脏手术后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体会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2008,16(12):79-80.
通过快推键减少启动延迟,设置较低的报警压力界限,及 时处理报警,微量注射泵不单独连接中心静脉导管,而是通过 三通与载体液共同输注载体液的速度设置为 50-60mL/h. 4.4.2 掌握微量注射泵的功能和性能,尽量选择输注精度高
22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05
岁 6 例,42-59 岁 14 例,60 岁及以上 116 例。常用血管活性 药 物 有 多 巴 胺、多 巴 酚 丁 胺、去 甲 肾 上 腺 素、胺 碘 酮、硝 酸 甘 油、硝普钠等。其中采用外周静脉微量注射泵泵入者 43 例, 采用中心静脉微量注射泵泵入者 93 例,用药时间 2-15 天。 1.2 方法
4 护理对策
4.1 加强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 护 士 应 掌 握 常 见 血 管 活 性 药 物 常 用 剂 量、浓 度、配 制 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静推呋塞米 , 造成患者血压下 降。( 5 ) 护士告知不到 位。 有些患者在使用血管活性药 同时 , 将 针管从微量 泵取下去卫
生间 , 造成给药 中断 。( 6 ) 更换输 液延长 管时忘 记将输 液三 通拧回原来状态 , 造成 给药 中断。 ( 7 ) 操 作输液泵 不 当。调
物的用法。是否达到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只有经过考核
3 讨 论
用[ J ] . 现代 医药卫生 , 2 0 0 8 , 2 4 ( 1 8 ) : 2 8 4 0 — 2 8 4 1 .
[ 2 ] 李继平主编. 护理管理学 [ M] . 北京 :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2 O O 6 : 1 6 4 . [ 3 ] 梁 玲, 李衷美 , 刘 英, 等. 护士掌握 急救技 能及 急救物品相
压观察病情变化 , 包括调整剂 量后 , 同样需 5 — 1 0 r a i n 监测血
压及症状的改善 , 以后根据监测结果适当延长测量时间 , 直至 达 到理想的治疗标准。
输 液速 度控 制不 良 入体内。同时 因血管活性药物起效非常快( 5~1 0 m i n ) , 需做 2 在应用药物 过程 中, 过快 、 过慢 、 液体外渗 、 针头阻塞 、 给药方法不当造成给药 到严密监 测心 率 、 心律 、 血 压 等 变 化 。笔 者 通 过 2 0 0 6年 1
2 . 1 原因分析
( 1 ) 护士调节滴速不准确、 患者体位变动或
私 自调节滴速导致给药剂量 的不准确 。( 2 ) 针 头阻塞。见 于
穿刺侧肢体 受压或用力导致静脉 回血 , 发现不及时 ; 头皮针输
液管路打折 , 微量泵内药物通 过输 液三通逆流输液管 内, 微量
1 . 1 原 因分析 1 . 2 对策
护士 ) 。急救药品知识知 晓率 9 4 . 7 4 % 。与 2 0 1 0年 同期相 比
护士对急救仪器的操作技能明显提高, 杜绝了急救中急救仪 救意识, 提高了业务操作水平, 为危重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时
间, 提高了满意率 。使护理 人员 的业务行 为符合工作要求 和
满足患者的需要 】 。
2 0 1 1 年1 — 6月我 院各科 急救 药械管 理情 况 : 急救药 械 中未再出现急救仪器使用 时出现一 般故 障不 会排除 的现象。 考核急救技能 3 8 人, 9 0 分 以上 3 8 人, 合格率 1 0 0 %。与 2 0 1 0 年同期相 比明显提高 , 提 问急 救药 品知 识 4 0 人次 , 完全 掌握 2 9 人次 , 基本掌握 7 人 次, 未掌握 3 人次 ( 主要是工作 1 年内
参考文献
完好率 1 0 0 %。随机考核护士拿取急救药械及时准确 , 考核 器不能正确使用的现象,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培养了护士急
[ 1 ]杨
琳, 何
燕, 李春燕 . 持续质量改进在急救药械管理 中的应
急救药品知识 知晓率有 了大幅度 的提高。极大的提高了抢救
患者的成功率 , 减少 了医疗护理风险 , 保证 了患者安全。医师 对护士 的满意度也明显的提高。
血管活性药物是心血管患者经 常应用 的药物 , 如多 巴胺 、
达标后方可独立上 岗。如应用硝普钠 5—1 0 r n i n后要监测 血
硝酸甘油 、 异丙 肾上腺素 、 硝普 钠等。由于血管活性药物的特
殊性 , 即小剂量的改变都会使患者的心率 、 血 压等发生 明显变
化。因此 。 血管活性药 物要 求做 到精确 、 微量、 均匀持续 地输
・
1 0 6・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2期 ( 下半月版
血管活性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丁美幸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9 6 7 6 ・ 2 0 1 3 ・ 0 2 ・ 0 6 2
洪碧云
足。具体做法 : ( 1 ) 首先让护士养成 良好的工 作习惯 , 在应 用
药物之前要学会阅读药物说 明书来指 导临床工作 。( 2 ) 高年 资护士在带教时 , 做到 重点突 出 , 理论 联系实 际 , 将 自己的I I 缶 床经验传授给学生 。尤其突出急危重症 患者的抢救护理及病 情观察 , 培养 年 轻 护士 的应 急 应 变 能 力及 综 合 分 析 能 力。 ( 3 ) 护士长在考核新上 岗人员 时 , 突 出专科 特色 , 尤其特殊药
作者单位 : 4 5 4 0 0 1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 民医院心 内科 丁美幸 : 女, 本科 , 主管护师 , 护士长
整剂量后或药物 泵完更 换注射 器后没 有及 时按 S T A T 键, 造 成 给药 中断 。 ( 8 ) 血管 痉挛 。 临 床遇见对 于 四肢末 梢循环不
馈; 每月护士例会进行工作小结 、 讨论 , 肯 定改进后优点 , 找出
月一 2 0 1 1 年1 月本病 区应用血 管活 性药 过程 中 出现 的不 安
中断 , 均可导致 患者血压 、 心率的变化。
全 因素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进行归纳 , 现报道 如下 。
1 在应 用血 管活性药后 ( 5—1 0 m l n ) 监测血 压不及 时. 造成
血压 波动幅度大
下一步需要改进的问题 , 如标准存在问题则及时修订标 准。
2 结 果
纠正偏差三个关键步骤对 急救药械 管理后 , 有固定的急救管
理护士 , 制定 了具体的急救 药械管理 方案 , 使急救 药械定人 、 定位 、 定量 、 定期 检查 维修 , 定 期消 毒及用 后随 时补充 更换 。
临床经验欠缺 , 缺乏药物的专业知识 。
加强 在职 教育 , 补充低 年资护 士专业 知识 的不
泵继续工作不会 出现阻塞报警 , 如发现不及 时, 同样出现针头 阻塞 。( 3 ) 液体外渗针 头滑 出血管外 , 可造成给药中断。( 4 )
给药方法不当可造成给药 中断。在使用多 巴胺 时 , 医师 开具 医嘱静推呋塞米 针 , 护士即在多巴胺的通路上关闭输液三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