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作业答案
福建师范《构成设计》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构成设计》作业考核试题问答题:1.平面构成的重要性,以及和图案的区别。
答:问题一:平面构成的重要性:平面构成是构成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在二维的平面里按形式原理的美学法则,利用点、线、面等抽象的形式化构成要素,进行的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的形态组合形式和二维平面上的完成形象,以表现某种审美境界和视觉感受。
平面构成是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手段与基础。
作为一种理性的设计形式,平面构成在强调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移等的同时,还特别关注图形给人的视觉引导作用。
通过探求二维空间世界的视觉文法、形象的建立、骨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的突破等,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率动变化的构成形式、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的成就,扩大了传统抽象图案和几何图案的表现领域,大大丰富了平面图形设计的内容和变现手段。
在现代设计中,平面构成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设计人员的艺术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在能力范畴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二:平面构成与图案的区别:一是从定义上来说,“图案”中“图”是指图画或图样,“案”则是指依据或方案。
也就是说“图案”是指制造物体的设计或方案,是通过符号把计划表示出来或把想象中的意图表示成可见的内容,其是带有审美形的造型计划。
而“平面构成”是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的基础,侧重的是体验和寻求设计元素在二维空间中的更多的表现形式,是将既有的形态(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依照美的形式法则和一定的秩序进行分解、组合,因此,两者的本质存在区别。
二是“图案”相对来说所牵涉的面更广,其包含了立体图案、平面图案和色彩图案。
“平面构成”仅是“构成”的一个分支(另外有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其就相当于“图案”中的平面图案。
三是表现形式,“图案”侧重于以自然型为基础表现的造型,是要结合实际生活对物进行一定程度的概括、夸张乃至变形的艺术处理,象猫形的座钟,鱼形的花瓶。
而“平面构成”则是注重以几何形为基础表现的造型,强调的是点线面的相互结合和搭配,通过点线面来传达自身的情感,象大点给人以简洁、单纯感,斜线给人以飞跃、下滑感,角形面给人以鲜明醒目的刺激感总的来说,“图案”重视直觉思维,偏于感性,一般以研究具象的造型为主。
国家开放大学 第一次构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第1题单选题 (2分) 努力保持职业的稳定性,避免失业属于()A 精神性需要B 物质性需要C 社交需要D 尊重需要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2题单选题 (2分) ()是指学习者依据元认知,使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控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率的一系列计策或谋略。
A 学习策略B 学习内容C 学习方法D 学习调控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3题单选题 (2分)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三部分。
A 复述策略B 提问策略C 计划策略D 资源管理策略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4题单选题 (2分) “时间是制造生命的原料”一语出自()。
A 林肯B 富兰克林C 马克思D 罗素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5题单选题 (2分) 心理现象分为()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6题单选题 (2分) 下面关于健康的回答哪个是正确的()A 健康就是身体没有疾病B 健康就是生理上没病,心理上亦正常C 健康除了身体没病,心理正常之外,还要社会适应良好D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7题单选题 (2分) ()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 )。
A 自我认识B 自我评价C 自我体验D 自我控制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8题单选题 (2分) 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智商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9题单选题 (2分)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A 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B 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 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 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10题单选题 (2分) 下列描述的恋爱误区,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防止“爱情至上论”,摆正事业在爱情中的位置B 防止把爱情“渺小化”C 防止把爱情“庸俗化”,摆正金钱在爱情中的位置D 防止把爱情“理想化”,用理智驾驭感情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11题单选题 (2分) 自我管理的流程是自我认知——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反省。
《构成》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构成复习题(课程代码 263003)一、选择题1.蒙德里安认为:( C )是存在于一切事物里的普遍的“固定关系”。
A.音乐感 B.运动 C.结构关系 D.变化3.以下哪一种情感类型不属于紫色的色调情感类型( B )。
A.神秘 B.骄傲 C.孤独 D.矛盾2.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包括( A )。
A.点、线、面 B.点、面、体积 C.图形、色彩、文字 D.自然形3.与其他互补色相比,红色和绿色这对互补色( B )。
A.对比强烈 B.明度接近 C.更加美观 D.饱和度高4.构成艺术概念被( C )带入德国,融入包豪斯的基础教育之中A.康定斯基 B.蒙德里安 C.莫霍利—纳吉 D.塞尚5. 弱明度,明度反差最小的色彩构成样式是( D )。
A.中中调 B.高短调 C.低长调 D.低短调6.根据色光混合原理,红色光和翠绿光相加后是( A )。
A.黄色光 B.灰色光 C.墨绿色光 D.紫红色光7.按照色光混合原理,红光、蓝光、绿光相加是( B )。
A.黄光 B.白光 C.紫光 D.红光8. 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 A )。
A.纯度 B.色彩 C.亮度 D.灰度9.构成概念源于( A )新艺术运动的构成主义艺术。
A.俄国 B.荷兰 C.法国 D.德国10.以下哪一种情感类型不属于黄色的色调情感类型( B )。
A.智慧 B.严肃 C.财富 D.阳光二、名词解释:1.自由线不规则的线条,几乎不能用数学的坐标数据去描述其变幻位置。
自由线具备了丰富的表现力和视觉艺术魅力,是表现韵律构成的最佳种类。
2.几何线通过数字几何公式对其进行描绘的线,包含了:直线、曲线、抛物线、圆弧线、折线等,它们都可以通过数字坐标的数据确定,可以按照数学的比例参数寻找点的轨迹。
3.色相环将红、橙、黄、绿、蓝、紫六种色彩按渐变规律首尾排列成环状色带或色环的,称为色相环。
4.互补色色相环上间隔180度左右的色相对比,是最强的色相对比。
比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蓝与橙、绿与红紫等色相。
福师《构成设计》离线作业一 答案

福师《构成设计》离线作业一1.简述构成设计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设计?构成分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1.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文法。
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
2.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
立体构成是用一定的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好的形体的构成方法。
它是以点、线、面、对称、肌理由来,研究空间立体形态的学科,也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
其任务是,揭开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3.色彩构成,即色彩的相互作用,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效果出发,用科学分析的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色彩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与平面构成及立体构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色彩不能脱离形体、空间、位置、面积、肌理等而独立存在。
2.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平面构成的要素包括概念要素(点、线、面)、视觉要素(基本形)和关系要素(组合形式)。
概念要素是指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仅在意念中感受到的概念。
如:我们会感到尖形角上有点,物体边缘上有轮廓线,线围成的空间就叫面。
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
视觉元素是指把概念要素见之于画面,即用点、线、面基本元素构成设计形态的基本单位形象,或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位置、色彩、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的体现。
关系要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骼以及空间、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体现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骼,它是可见的,其他因素则有赖于感觉去体现。
3.造型设计包括哪些基本要素?造型即对形态的处理,形,外在的具象的客观物质存在,感官首先接触到;态,内在的蕴含的主观精神存在,传达设计理念。
国家开放大学《构成》形成性考核册1-5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构成》形成性考核册1-5参考答案作业(1)题目:渐变构成练习。
内容:以平构原理作一渐变构成设计。
时间:4小时。
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二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查学生对艺术源于生活的理解和对渐变一节的原理把握及动手能力。
考核标准:1.有强烈的秩序感(25分);2.是否体现了渐变中的运动精神(25分);3.制作精美(25分);4.是否与后面的发射练习有明显的区别(25分)。
教师评语:优点:缺点:建议:得分:(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作业(2)题目:对比构成练习内容:以平构对比构成原理作一对比构成设计时间:4小时。
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二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了解学生掌握关于对比内容的情况。
考核标准:1.注重对比设计中的调和因素(50分);2.对比部分中的比例安排是否得当(50分);教师评语:优点:缺点:建议:得分:(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作业(3)题目:色相推移构成练习内容:用全色相环、半色相环或者1/4色相环上的色彩作一强烈秩序感的色相推移练习。
时间:4小时。
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三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查学习利用色相变化进行有序设计的能力。
考核标准:1.构图完整(25分);2.画图精美(25分);3.色彩选择正确(25分);4.空间表现是否合理(25分)。
教师评语:优点:缺点:建议:得分:(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作业(4)题目:色彩心理构成练习内容:选一抽象词汇如:“崇高、清新”进行主题表现时间:4小时。
尺寸:20cm乘20cm。
建议完成作业的时间:在文字教材《构成艺术》第三部分学习中或之后。
考核目的:考察学生对抽象设计主题的把握能力。
考核标准:1.主题突出(50分)2.用色合理(50分)教师评语:优点:缺点:建议:得分:(作业的图片贴于此处)作业(5)题目:学习记录学习记录包括:学生网络课程学习情况和面授到到课情况、(参与讨论、发言情况)、教师自主布置作业完成情况、按时提交作业情况等。
(0579)《平面构成》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579]《平面构成》第一次作业[论述题]名词解释1、包豪斯2、偶然形3、肌理4、视觉恒常性论述题1、构图和分割能决定整个画面的精神吗?试论述之。
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包豪斯: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设计学院,成立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市,创始人是建筑家格罗比乌斯。
包豪斯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地,也是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发源地,由此影响下的产生的国际主义风格几十年来影响了全世界。
2、偶然形:而偶发形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每次产生的结果都不一样,如泼溅、吹洒颜料等方式产生的形态。
3、肌理:肌理指的是形象的表面特征以及材料的表面纹理,或者人为地再现这种材料的纹理(以绘画或摄影等方式)。
无论是平滑或粗糙、疏松或紧密,材料的肌理呈现出来的是材料的组织结构特征。
4、视觉恒常性:人们在看东西的过程中会把一些元素往接近于熟悉的事物方面联系,自动弥补它们的差异和残部分,这就是视觉的恒常性。
论述题构图和分割不仅对画面元素的安排起作用,还决定了整个画面的精神,它们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观者对画面的感受,是否结构紧凑、主题突出?是否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画面是充满张力,还是稀疏平淡?传统的设计构图稳定,现代设计和艺术构图变化丰富,在设计中,设计者需要把自己的观念和内容传达给观者,就不得不仔细经营画面,引导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达到视觉传达的效果第二次[论述题]1、自由点、线、面构成练习自由发挥点、线、面的特性,做成形式各异的构成练习。
先单独做点的构成、线的构成和面的构成,再做点、线、面的混合练习。
要求每个单独的作品都有一个表现的重点,或力求表达一种情绪或感受。
2、向大师学习充分浏览现代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如毕加索、米罗、康定斯基等人,模仿他们的表现风格,做点、线、面的综合构成。
如:蒙德里安《一棵花的苹果树》展现了从具象象到抽象变化的过程毕加索和波拉克向我们揭示了对事物的不同的观察和认识的角度,再思考如何将之融入到我们的构思和表现中参考答案:第三次[论述题]素材拼贴点、线、面构成在报纸、杂志和类似的现在材料中截取文字、色块、图形等作为基本的点、线、面素材,形成点、线、面单独的构成和综合构成各3组。
构成作业答案

《构成》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1、平面构成立体构成2、形式美3、互相协调调和性4、点线面5、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6、纹理7、螺旋式发射8、有规律地节奏感9、渐变密集 10、纯净程度单纯程度 11、逐渐增加减少 12、1666年 13、256 14、视后像15、整个外貌外形轮廓 16、有机无机17、概括提炼18、基础点缀装饰划分空间19、单体 20、摩擦力三、判断题1. ×2.√3.√4.√5.×6.√7.√8.×9.× 10.√11. × 12.√ 13.√ 14.√ 15. √四、名词解释:1、点: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形。
2、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元素,是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3、面:面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
4、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5、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6、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7、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8、骨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
9、具象形态: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并可以明确指认出的存在物。
10、抽象形态: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指无法明确指认出的形态或形象,在生活经验中找不到具体的存在物。
11、色彩的变异:即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视觉效果。
12、空间:是物质存在一种客观形式,我们一般讲的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的三次元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置,这种空间形态也叫视觉空间。
13、基本形:是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
14、交错空间:两个平面相互交叉,平面的二维性质就会因为它们的交叉转为三维空间,前后关系由此产生。
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作业答案

000001
够减商上1
00.11010
000010
左移
+ 11.00001
+ [-Y]补
11.11011
000010
不够减,商上0
11.10110
000100
左移
+ 00.11111
+ [Y]补
00.10101
000101
够减商上1
01.01010
001010
左移
• 被除数(余数) 01.01010
5.8 已知Pentium微处理器各段寄存器的内容如下:DS=0800H,CS=1800H ,SS=4000H,ES=3000H。又disp字段的内容为2000H。请计算: (1)执行MOV指令,且已知为直接寻址,请计算有效地址。 (2)IP(指令指针)的内容为1440,请计算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假设顺 序执行)。 (3)今将某寄存器内容直接送入堆栈,请计算出接收数据的存储器地址 。 解: (1)有效地址=DS*10H+DISP=8000H+2000H=A000H (2)下一条指令的地址=CS*10H+1440+“1”=19441H (3)栈顶=SS*10H+SP-2=40000H+0000H-2=3FFFEH
这样,每个芯片占用的地址空间如下:
ROM芯片:0000H…1FFFH
译码器输出:CS0#
RAM(1 #):2000H…3FFFFH
译码器输出:CS1#
RAM(2#):4000H…5FFFH
译码器输出:CS2#
空闲:6000H…FFFFH
译码器输出:CS3#…CS7#
4)连线图
OE#
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1、平面构成立体构成2 、形式美3 、互相协调调和性4 、点线面5、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6 、纹理7 、螺旋式发射8 、有规律地节奏感9、渐变密集10 、纯净程度单纯程度11 、逐渐增加减少12 、1666 年13 、256 14、视后像15 、整个外貌外形轮廓16 、有机无机17、概括提炼18、基础点缀装饰划分空间19 、单体20 、摩擦力三、判断题I.x 2. V 3. V 4. V 5. x 6. V 7. V 8. x 9. x 10. VII.x 12. V 13. V 14. V 15. V四、名词解释:1、点:点是相对较小而集中的形。
2、线:线是具有位置、方向和长度的一种几何元素,是点运动后形成的轨迹。
3、面:面是点的密集,或线的移动轨迹。
4、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体现了在统一中呈现出的生动变化的效果。
5、重复:我们把相同或相近的形态元素进行连续有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排列。
6、对称:是指作品的各部分依实际或假想的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应关系,具有稳定与统一的美感。
7、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轴线或支点两侧会形成不等形而等量的重力上的稳定。
8、骨格:骨格是构成图形的骨架与格式。
9、具象形态:在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概念,并可以明确指认出的存在物。
10、抽象形态: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特指无法明确指认出的形态或形象,在生活经验中找不到具体的存在物。
11、色彩的变异:即在基本形排列的大小、形状、位置、方向都一样的基础上,在色彩上进行变化来形成色彩突变的视觉效果。
12、空间:是物质存在一种客观形式,我们一般讲的空间是一种具有高、宽、深的三次元立体空间,对于物体而言,就是它在空间中实际占据的位置,这种空间形态也叫视觉空间13、基本形:是指构成图形的元素单位14、交错空间:两个平面相互交叉,平面的二维性质就会因为它们的交叉转为三维空间,前后关系由此产生。
15、“完形压强”:视觉对简洁、完美的形象的追求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形压强” 。
16、印象派:视觉艺术派利用光色在视觉中进行复合,构成新的图象,称之为印象派。
17、独立平衡:当一个要素不需要其他要素的支持,而能维持平衡,这就是独立平衡。
18、中断:所谓中断是指带子的弯曲出现死褶或形成表面之间的交叉。
五、简答题1、简述基本形的组合主要体现的几种方式。
答:在平面构成中,由于基本形的组合,产生了形与形之间的组合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方式:①分离:形与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②相接:一个形的边缘与另一个形的边缘接触③重合:一个形重叠在另一个形之上,产生上下、前后关系④覆盖:两形重叠,后面的形被前面的形所遮挡⑤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相交⑥合并:两形交叠,彼此联合形成一个新的形⑦剪切:两形相交,剪去了其中一个图形的影像成分2、简述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的关系:答:立体构成是由二维平面形态向三维立体空间进行的构成转换,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它们都属于一种艺术训练形式,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具备造型的观念意识,把握抽象语言的情感要领,培养现代风尚的审美情趣,这均是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立体构成主要是研究三维度空间实体的构成,力学、数学、工艺、美学等方面的知识都在其中得以体现,它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而平面构成所研究的则是二维视角的设计,即平面的,非立体的设计元素。
3、肌理可以分为那两大类答:肌理分为自然肌理和创造肌理两大类。
1)自然的肌理:自然肌理就是自然形成的现实纹理,如木、石等没有加工所形成的肌理。
2)创造的肌理:创造肌理是由人工造就的现实纹理,即原有材料的表面经过加工改造,与原来触觉不一样的一种肌理形式。
通过雕刻、压揉、烤烙等工艺,再进行排列组合而形成。
4、形象特异的特点是什么答:形象特异是指具有形象的变异。
这种方法主要是自然形象进行整理和概括,夸张其典型性格,提高装饰效果。
另外还可以画面的视觉将形象的部分进行切割,重新拼贴。
特异还可以像哈哈镜一样,采用压缩、拉长、扭曲形象或局部夸张等手段来设计画面,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5、平面构成的特点答: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界动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它有两方面的特点:第一:它以知觉为基础。
第二:它是一种高度调理性活动,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
6、简要回答立体构成的范围答:从目前的教育来讲,立体构成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立体构成与想象能力;(2)立体构成中形与形的过渡;(3)立体构成中形与形的协调统一;(4)立体构成中的有机形的创造;(5)立体构成中数理形的创造与应用;(6)立体构成中形的语义;(7)立体构成中形的抽象提取;(8)立体构成中的材料与结构;7、简述线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答:线在立体构成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线能够决定形的方向,而且能将轻浅的物象浓重地表现出来。
此外,线可以形成形体的骨架,成为结构体本身。
另一方面,线可成为形体的轮廓而将形体从外界分离出来。
线具有速度感,也可以表现动态。
8、简要回答在一个正方体内进行基本切割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哪8 种代表形式答:在一个正方体内进行基本切割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8 种代表形式:( 1)、从正方形一边向邻边作切割;( 2 ) 、从正方形一边向中心作切割;(3)、在正方形之中心部位切割,而且切割只限于正方形内部;(4)、从正方形一边开始并转回原点的封闭形切割;(5)、以正方形中央为中心画一封闭形,并将其切割成孔;( 6 ) 、在正方形中心部位交叉切割;( 7)、从边向中心切割,在中心处连接切割成丁字形;8)、只在正方形内部切割成丁字形;9、简述两种不同的平衡形式答:两种不同的平衡形式分别是对称平衡和非对称平衡。
所谓对称平衡,是指造型空间的中心点两边或四周的形态具有相同相等的公约量而形成的安定现象。
包含有左右对称和辐射对称两种基本形式。
而所谓非对称平衡,是指一个形式中的两个相对部分不同,但因量的感觉相似而形成的平衡现象。
10、请简要回答造型问题的处理程序通常可以分为哪几个重要的阶段答:造型问题的处理程序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问题确立阶段;(2)问题求解阶段;(3)构想发展阶段;(4)造型实现阶段;11、什么是骨格骨格有哪几种类型所谓骨格,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基本形组合起来的编排方式。
它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骨格的作用有两种,一是固定基本形的位置;二是分割画面的空间。
骨格分规律性骨格、非规律性骨格、有作用性骨格和无作用性骨格。
12、平面构成的形式要素有哪些平面构成的形式有: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对比构成、特异构成、密集构成、变异构成、肌理构成等形式。
13、群化构成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基本形群化的原则和要求:(1)简练、醒目,故基本形的数量不宜太多、太复杂;(2)基本形的群化构成要紧凑、严密,互相之间可以交错、重叠或透叠,避免松散;3)构4)基本形本身成的群化图形要完整美观,应注意外形的整体效果,注意平衡和稳定;要简练、概括,形象粗壮有力效果较好,避免琐碎的细小变化。
14、近似构成有哪些类型近似构成的分类:(1)形状近似构成即单元骨骼不发生变化,而以一个基本形为原始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大小、色彩、方向、角度、肌理或相加、相减的图形近似变化,形成形状近似的效果。
(2)骨格近似构成即单元骨格发生变化后,基本形随骨格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而构成的新形式。
15 渐变构成的概念是什么渐变构成的概念:也称渐移,它是以相近的基本形或骨格,渐次地、循序渐进地逐步变化,使构成的变化符合逻辑,进而呈现出一种有阶段性的、调和的秩序。
16、发射构成的特点是什么发射构成的特点:发射是规律性骨格中非常严谨的、渐变的一种特殊形式,发射是由有秩序性的方向变动形成的。
在近发射中心部分空间形较挤,远发射中心部分则宽绰,形成较强烈的视觉吸引力,易表达较强的节奏感和动感。
17、简述图与地关系答:形象我称之为“图” ,其周围的空间我们称为“地” 。
一般来说,“图”与“地”是共存的。
具有前进性,在视觉上具有凝聚力的,容易为“图” 。
而起陪衬作用,具有后退感,依赖图而存在的则成为“地” 。
“图”与“地”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两者常常可以进行互换。
图”与“地”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因而我们在设计时一定要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图”与“地”的变化关系,以获取完美有趣的视觉效果。
18、简述特异构成的概念。
特异构成即突变,是指在有规律变化的构成形式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打破单调的构成形式,从而突出焦点、兴奋点,引起视觉上的注意,活跃画面气氛,造成动感及趣味中心。
五、论述题1、什么是群化构成举例说明。
答: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不像一般重复那样四面连续发展,而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因此,它可作为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设计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商品的商标、团体的徽标、活动指示牌以及公共场所所使用的标志多是以符号形式来表达的。
它们有的采用具象图形来与表现,也有许多的标志则是运用抽象的图形来表现,例如日本“三菱”公司的商标,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等等。
平面设计中基本形的群化构成,正显示出它设计精炼、有力、具有符号性的特点。
因此,掌握群化构成的方法和设计规律是非常实用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1、群化构成的基本要领有如下几点:a、群化构成要求简练、醒目、设计基本形时数量不宜太多,太复杂。
基本形的群化构成要紧凑、严密,相互之间可以交错、重叠和透叠,避免松弛。
b、群化图形的构成要完整、美观,应注重外形的整体效果。
c、注重构图中的平衡和稳定d、基本形要简练、概括、避免纤细和琐碎2、群化构成有哪些方法试举例说明群化构成在实际中的应用。
群化的方法:(1)基本形对称式放置基本形对称放置可以是相交对称、分离对称、边缘相接对称、局部重合对称等,依据不同的基本形,采用不同的对称放置关系。
(2)基本形旋转放射式放置可将基本形旋转按放射式放置,这时基本形间可以是相交分离、边缘相接、局部重合等位置关系,依据不同的基本形采用不同的放置关系。
(3)基本形平行对称排列在方向和位置上,可采取反射、移动或回旋的形式,构成一种对称的图形,有的也可以重叠、透叠或交错,形式灵活多变。
(4)按不同方向自由放置这种构成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可采取对称、回旋或移动,也可以采取不对称的自由排列,但必须注意其平衡关系,使图形效果稳定,造型完美。
群化构成在具体设计中主要用来构成简洁的符号、标识等形象。
3、简述发射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答:(一)在发射骨骼内纳入基本形。
基本形纳入发射骨骼内,采用有作用与无作用骨骼均可,但基本形元素排列必须清晰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