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

合集下载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1)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1.无毒无害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
废旧钢材.木材.有色金属;材料设备包装盒.桶.袋;废旧电气
材料.机械金属配件;废旧办公用品;废旧装饰材料;废旧装饰材料;废旧安装材料
2.无毒无害无利用的废料
废弃建筑垃圾;废弃碎砖.碎石.生活垃圾。

3.有毒有害类
废旧日光灯管.电池;废弃圆珠笔芯.计算器;废弃复写纸.胶片.色带;废弃墨盒.硒鼓;废弃橡胶.塑料制品;废弃有毒有害化学包
装物;废弃油污桶.化学添加剂袋。

(2)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存放
施工现场在施作业业前,分门别类的设置固体废弃物堆放场地
或容器,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对有可能因雨水淋湿造
成污染的,搭设防雨设施。

现场堆放的固体废弃物标识名称.有无毒害.可否回收等,按标
识分类堆放。

有毒有害类的废弃物不与无毒无害的废弃物混放。

固体废弃物按平面布置图规划位置堆放整齐,与现场文明施工
需求相适。

固体废弃物收集由工程部安排时予以明确,并由安全管理部安
排专人负责日常管理。

各分包单位的固体废弃物按需求分类运至堆放场所堆放。

(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知识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知识

固体废弃物的分类知识
1、本公司固体废弃物分三类:
1)有害固体废弃物
2)不可回收固体废弃物
3)可回收固体废弃物
2、定义及举例:
1)有害固体废弃物:具有毒性、危险性的废气物,其浓度或数量足以污染环境
时,称之为有害固体废弃物。

废干电池、废油类、废油墨、废硒鼓、废打印机墨盒、废油污染的物品(布条、手套等)、废日光灯管、废白板(记号)笔、废涂改液瓶、废复写纸、废圆珠笔芯、有毒化学品包装物等。

2)不可回收固体废弃物:不可回收或回收价值不大的非有害废弃物。

包括生产
车间产生的一般垃圾(例如: 废围裙、废口罩、废罐、废手套、废橡胶带、废胶纸等)和生活固体废弃物(例如:生产车间、员工宿舍以及办公生活区域内产生的一般生活垃圾。

如一次性水杯、饭渣、果皮、废报纸、废拖把、废扫把、废灯泡等)
3)可回收固体废弃物:具有回收再利用或可转作他用的废弃物。

废金属制品、
电线、电缆、塑料制品、废旧纸箱、废包装带、废旧泡沫、纤维编织袋、复印纸、铝箔余料、电解纸、铝壳、铜线等其他可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分类

固体废弃物分类

固体废弃物分类管理知识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

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等。

简介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1]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1]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弃物,简称固体废物或固废,俗称垃圾,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所谓废弃物,顾名思义,就是指特定条件下对某一活动而言无用、不要而丢弃的物品、物质;广义而言,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废弃物;狭义而言,多指固体废弃物或含多量固体的废弃物;但需要说明,“无用、不要”是相对的,并不表示丢弃的废弃物完全失去了使用价值,当技术、环境等条件改变或活动方式、方法、目的改变后,被丢弃的废弃物有可能成为生产的原材料、燃料或消费物品,这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基础。

人类活动、生物体新陈代谢和自然环境演变,只要消耗物质资源,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

就人类活动而言,社会化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都会产生废弃物,产品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也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的规划、设计、原材料采购、制造、包装、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一样也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土地使用的各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区、市政设施、文化娱乐区、户外空地等都会产生固体废弃物。

人类活动产生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原因有:(1): 人类认识能力限制,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如水土流失、森林枯死等;(2): 规划水平、设计水平、制造水平、管理水平等限制,导致资源浪费,如机加工边角边料、不合格产品等;(3): 物质变化规律限制,导致物品、物质功能的演变,如甘蔗渣、炉渣、尾矿等生产过程的副产品、报废产品、腐变食物等;(4): 追求自利无限化、虚荣心等心理限制,导致资源浪费,如过度包装等。

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处理重点

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处理重点

1、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3、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

4、为什么说固体废物既是源头又是终态物:固体废物污染与废水废气噪声污染不同,其呆滞性、扩散性小,它对环境污染主要通过水汽和土壤进行的。

气态污染物净化过程中被富集成粉尘或废渣,水污染在净化过程中被以污泥状态分离出来,既以固体废物的状态存在。

这些终态物中的有害成分在长期的自然因素作用下,又会转入大气。

水体和土壤,故又会成为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源头。

因此固体废物既是污染源头也是终态物。

5、固体废弃物的控制因素:减少固体废物的排放、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

6、固体废物的影响因素7、要想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可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①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限期淘汰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②采用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③采用精料。

④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

⑤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

⑥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

⑦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⑧进行综合利用。

⑨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8、固体废弃物的三化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①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和容量。

②资源化: 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

③无害化: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9、全过程管理原则:由于固体废物本身往往是污染的源头,故需对其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管理,在每一环节都将其作为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一、简介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领域中产生的不能再利用的固体物质,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等。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处理和利用固体废弃物,成为了当下的重要问题。

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填埋处理填埋处理是利用人工挖掘出的土地,将固体废弃物填埋到地下,通过压实、稳定和灭菌处理达到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法。

填埋可以有效的减少废弃物的体积,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填埋的废弃物会渗出一些废水、气体,严重影响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质量。

2.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利用高温热解技术将固体废弃物烧毁,将无害的固体废弃物转化为灰烬和有害气体。

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的减轻污染,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烟尘、氮烟尘等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需进行严格的排放控制。

3.贮存处理贮存处理是将固体废弃物进行暂时储存,等到条件成熟再进行处理的方法。

有些废弃物需要较长时间降解,或者需要进行分类再处理,于是会采用贮存方法进行暂时处理,等到废物达到一定规模或者形态条件时再进行其他处理方式。

三、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1.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是城市固体废弃物中最大的占比,如何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处理,成为了当前环保工作中的重要目标。

通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可将一些易分解的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对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对于一些硬质废弃物,还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废旧纸张可回收再造,废旧塑料可回收再加工成新的塑料制品,甚至是可回收的金属、玻璃等材料都可以进行再利用。

2.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拆迁等事件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对于建筑垃圾,可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如混凝土建筑垃圾可再利用为复合材料、道路板材等; 砖块和瓦片建筑垃圾可再加工为新的陶瓷制品; 木材建筑垃圾则可利用再生木材、生物质燃料等。

3.工业废料的处理利用工业废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企业废水、废气、废渣、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

固体废弃物名词解释

固体废弃物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3、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4、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一、名词解释1、破碎——破碎是指利用人力或机械等外力的作用,破坏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和分子间作用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破碎成小块的过程。

磨碎是指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

2、低温破碎——低温破碎是利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在低温时变脆的性能对其进行破碎的方法。

3、湿式破碎——湿式破碎是由从废纸中回收纸浆为目的发展起来的。

是利用特制的破碎机将投入机内的含纸垃圾和大量水流一起剧烈搅拌和破碎成为浆液的过程,从而可以回收垃圾中的纸纤维。

4、磁流体分选——磁流体分选是利用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在磁场或磁场和电场的联合作用下产生“加重”作用,按固废各种组分的磁性和密度的差异,或磁性、导电性和密度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分离。

什么是固体废弃物及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什么是固体废弃物及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什么是固体废弃物及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国外的定义则更加广泛,动物活动产生的废弃物也属于此类),通俗地说,就是“垃圾”。

主要包括固体颗粒、垃圾、炉渣、污泥、废弃的制品、破损器皿、残次品、动物尸体、变质食品、人畜粪便等。

有些国家把废酸、废碱、废油、废有机溶剂等高浓度的液体也归为固体废弃物。

分类
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的废物、半固态的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等。

在《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将其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和有害废物。

通常按照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分为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

一般有一下分类:
城市生活废弃物
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
固体废弃物
物,即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商业垃圾、建筑垃圾(又称渣土)。

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增圾量为1-2公斤,其多寡及成分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筑情况等有关。

如国内的垃圾主
也称为农业垃圾,主要来自粪便以及植物秸秆类。

固废分类及处理方法

固废分类及处理方法

固废分类及处理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废弃物越来越多,固体废弃物是其中一种会对其价值的负面影响,如不当处理,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开始实施固体废物分类和处理制度。

本文将探讨固体废物分类及处理方法。

一、固体废弃物分类方法1.按污染物种类分:可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2.按物理状态分:可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和半固态垃圾。

3.按来源分:可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医院垃圾和农业垃圾。

4.按化学成分分:可分为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混合垃圾。

5.按资源利用潜力分:可分为可回收利用垃圾、可再生利用垃圾和不可利用垃圾。

二、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1.堆肥处理:堆肥是通过微生物生长,将有机废弃物转换成肥料和土壤改良剂。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占用面积,也可以减少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甲烷气体排放,有益于环境保护。

2.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一种将废弃物通过高温焚烧转化为灰烬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可燃垃圾和有害垃圾,可以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但是焚烧产生的废气和灰烬中的有害元素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填埋处理:填埋处理是将垃圾填埋到地下的方法,塑料、玻璃和金属等无法分解的物质不可填埋。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活垃圾和部分工业垃圾。

4.压实处理:压实处理是将固体废弃物压缩成小块,降低体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铁、铝等可回收垃圾,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垃圾填埋场的占用面积。

5.再生利用处理:再生利用处理是将可回收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

这种方法适用于纸、玻璃、铁、铝等可回收垃圾,通过资源再利用,达到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的。

三、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挑战1.企业贡献度不足:企业不按照分类规定正确处理固体废弃物,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垃圾、危险垃圾等极有可能会导致地下水的污染。

2.废物处理费用高:对废物进行分类和处理需要花费大量费用,一些地区负担不起高昂的处理费用,这极有可能导致环境问题和公众健康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除以上条件外还有哪些要求? a,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 b,设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c,场界距离居民区800m,距地表水域150m以外 d,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 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 e,易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 以外。
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念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 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 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3.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 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4.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 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5.贮存——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 6. 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 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 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 的填埋场的活动。 7.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二: 亚洲浆纸股份有限公司年产603T漂白木浆,总生产天数330天,原料 用量桉木8098m3/天,生产天数297天,马尾松10393m3,生产天数30天; 总用水量80000m3;进污水处理厂总水量73000m3/d,污水中BOD浓度 430mg/L,COD1100mg/L,TSS350mg/L,评估该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 一、资源消耗指标
① 实行减少固废产生量 —— 减量化 ② 充分回收合理利用 —— 资源化 ③ 无害化处置固废 —— 无害化 ④ 全过程管理 —— 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实 行全过程管理 ⑤ 分类管理 —— 针对不同的固体废物制定不同的对策措施, 工业固废、生活垃圾采取一般性管理措施,对危险废物则规定采 取严格管理措施。 ⑥ 污染负责原则 —— 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进口者、使用 者对其产生的固废依法承担污染防治责任。
通过比选场址二优于场址一。
环境影响评价 2.根据填埋场入场要求,下列哪些可以填埋,哪些经预处理后填 埋,哪些不能填埋
危险废物 本身反应性的废物 易燃性废物 液体废物 可以填埋 预处理 √ √ √ 禁止
医疗废物
浸出液PH7.0~12.0之间的废物 浸出液PH小于7.0,大于12.0 √ √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998-1997)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所;不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及危 险物的处置场所。
二、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求
1.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应与当地的 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相一致。
2.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在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人畜居栖点 500米以外。 3.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得建在下列地区: a,国务院和其有关主管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5.填埋场地质要求 :a,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b,现场或其 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c,位于地下水饮用 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d,地下水位应 在不透水层3m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取得主管部门同意;e,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f,地质结 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环境影响评价
四、固废处置规定 1.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 得擅自倾倒、堆放;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 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 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 承担。 2.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
年总用水量 80000 330 44m3 / T 产品量 600000 主要原料 8098 297 10393 30 耗木材用量 : =4.5m3 / T 产品量 600000 耗水量:
2. 单位产品的能耗—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的电、石油、天 然和蒸气等能源量。 3. 单位产品的物耗—生产单位产品耗能的主要原料和辅料 的量 4.污染物产生指标—废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指标COD。 —废气和主要污染物指标二氧化硫
单位产品COD排放量= 全年COD排放量 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SO2排放量=
全年SO 2排放量 产品产量
环境影响评价
《清洁生产促进法》
三、清洁生产指标:
1.用水指标 新鲜水用量(耗水)
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
单位产品用水量= 年新水总用量 产品产量
年循环用水量 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 产品产量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式中: C 100% Q+C C为重复利用水量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Q为取用新水量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二、适用范围
该法适用于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危险固废(废液)置于容器中的 气态的物品和物质。
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不适 用该法。
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适用本法;但是,排入水体的废水的污染防 治适用有关法律,不适用本法。
环境影响评价
三、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原则
f,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上风向。
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十一: 在海边建设垃圾填埋场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答、1.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防渗工程,垃圾渗滤液输导、 收集和处理系系统。 2. 垃圾填埋场设计应包含气体输导、收集和排放处理系统。 3.填埋场设计时,应设有防护堤坝,场底建封闭层。
环境影响评价
《清洁生产促进法》
一、《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生产的定义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8次会议于2002年6月 通过,自2003年1月1日起使用。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情况,从源 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 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 和环境的危害。 二 、清洁生产的基本要点:清洁能源和原料、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 的产品
环境影响评价 五、准入条件
1.可以直接入场填埋: a,满足GB5085.3中的 标准限值 b,PH在7-12之间的废物
2.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
超过GB5085.3中的 标准限值 PH小于7,大于12的废物
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
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 3.禁止填埋的废物
医疗废物
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
距湖泊200m,但位于地下水水源保护区下游
地下水在不透水层2.8m以下 有粘土资源但较远 地质结构无断层 填埋场面积可填埋10年 不在矿产资源储备区
环境影响评价
1.根据以上条件进行危险填埋场场址必选 a,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 够大的可使用面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 期,在使用期能充分接纳所产生的危险废物。 场址一可以填埋8年,不满足填埋场的要求。场址二可以填 埋10年,满足填埋场的要求。 b,虽然场址一满足不透水层3m的要求,场址二不透水层 2.8m,但附近可以取到粘土,实现防渗层3m的要求。
化学需氧量
氨氮 大肠菌值
100
15 10-1~10-2
300
25 10-1~10-2
1000
-
环境影响评价
五、准入条件 严禁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混和;严禁爆炸性、易燃性、 浸出毒性、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废弃物进入 生活垃圾填埋场。
环境影响评价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运行及监督管理,不适用于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 二、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
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3.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 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必须报经原批准经营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4.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5. 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
环境影响评价
四、清洁生产措施。
(一)采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替代毒性大、 危害严重的原料; (二)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 替代资源利用率低、污染物产生量多的工艺和设备; (三)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等进行综合利 用或者循环使用;
(四)采用能够达到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
1.不应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 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2.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m以上 。
3.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
4.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案例十: 某地拟建设危险废物填埋场,经过场址必选,有两个场址可供 选择,具体条件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场址一 距机场3000m 距村庄800m,但位于上风向 地下水在不透水层3m以下 有粘土资源但较远 地址结构简单、稳定 填埋场面积可填埋8年 无风景名胜区 场址二 距军事基地40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