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病临床疗效分析
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程越长, 对 眼球 的损 伤性 越强 , 严重 患者甚 至有失 明的可 能 , 降低 了患 眼液 P< 0 . 0 5 ) 。 者 的 生活 质量 。临 床治 疗 干 眼 症 的 常 用方 法 有 腮 腺移 植 术 、 人 工泪 3 讨论 液、 堵 塞泪 小管 等 , 但 是整 体疗 效 不 佳 。通过 临 床对 干 眼症 的治 疗发 干 眼症 的治疗难 度较 大 , 因炎 性反 应 、 泪腺 分 泌 异常 导 致 泪液 分 现, 将 西 医局部 治与 中药 内服 、 熏 洗联 合 应 用于 干 眼症 的治疗 取 得 了 泌 较少 , 不能湿 润 眼球 。泪 液 中含 有免 疫 物质 , 对 炎 性 因子 有抵 抗 作 用 J 。干眼症 患者有 明显 的眼 部不 适 症状 , 病 程 长, 影 响 患 者正 常学 显 著成 效 。本文 就 中西 医结合 治疗对 干眼症 的临床 疗效进行 探 讨 , 现 习、 工作 。西医 主要采 用消 炎 药物 治疗 , 普 拉洛 芬 滴 眼液 为 非 自体类 消炎 药 , 对 还原酶 活性 有抑 制作 用 , 降 低前 泪 腺素 水平 , 稳定 细 胞膜 , 充 血症 状 。玻 璃 酸 钠滴 眼液 为 新型 保水 材 料 , 可 以保 1 . 1 一 般 资料 : 选取 本院 眼科 2 0 1 5 年 9月 一 2 0 1 6 年9 月 收治的 1 2 0 例 缓解 眼球疼 痛 、 干 眼症 患者 作为 观察 对象 , 其 中男 7 4例 , 女4 6 例, 年龄 l 8— 6 6岁 , 平 持 眼球 湿 润 。中 医将水 液 缺 乏 型 干眼 症称 为 “ 白涩 症 ” , 主 要 因肝 均年 龄 ( 4 3 . 2± 5 . 2 ) 岁, 病程 1 ~ 2 6个月 , 平均病 程 ( 1 5 . 2 ± 2 . 3 ) 个月。 肾 阴虚 、 风 热郁久 、 津液 亏损 或饮 食 肥厚 导 致灼 烧 津液 、 目窍失 养 , 引 采用 随 机分组 法 分为 研究组 和对 照组 , 各6 O 例。 起 眼部 不适 症状 。杞 菊地黄 汤 中菊 花 、 枸杞 具 有清 肝 明 目、 清 热 解毒 麦冬、 山药 、 天 冬具 有 明 目、 养 阴润肺 的 功效 ; 蒙花、 石斛 具有 1 . 2纳 入及 排除 标准 : 纳入 标准 : ① 所有 患者 均符合 WH O关 于干 跟症 的功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儿童干眼症患儿1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进行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6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36%(5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59,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儿童;干眼症;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7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193-02干眼症即角膜干燥症,是临床上常见眼科疾病。
机体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分泌的泪液使可保持膜湿润[1],而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与空气质量的下降容易导致该滋润机能受损,从而导致结膜干燥症,并逐渐呈低龄化。
干眼症主要以眼表组织病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眼干涩、有异物感、烧灼痛感、怕风畏光、视物模糊、眼红及视力疲劳等[2]。
若人体长期处于干眼症时会导致眼球不可逆病变,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失明。
本文对我院接受诊疗的儿童干眼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溧阳市妇幼保健院眼保健科收治的儿童干眼症患者126例,其中男65例,女61例;年龄 6~14岁,平均年龄(7.6±1.8) 岁,其中轻度干眼症者64例,中度42例,重度20例。
纳入标准:患儿临床诊断符合《眼科全书》中关于干眼症的诊断标准[3];年龄6~14岁;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眼部疾病者,干眼症发作已采用药物治疗者。
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药物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眼干、眼涩、眼红、视力模糊等。
干眼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外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现代人眼睛用度的增加,干眼症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治疗干眼症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意义重大,对于评估不同药物在治疗干眼症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常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通过观察患者的疗效情况来不断优化治疗方案。
因此,开展药物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药物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时,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
干眼症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包括眼睛干燥、灼热感、异物感、视力模糊、泪液分泌减少等。
诊断干眼症的关键在于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来判断。
一旦明确诊断,就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干眼症的药物主要有人工泪液、抗生素眼药水、角膜修复剂、抗炎药物等。
人工泪液是治疗干眼症的一线药物,通过人工补充泪液,缓解眼部干涩和不适感。
抗生素眼药水主要用于治疗干眼症合并感染的患者,起到抗菌和消炎的作用。
角膜修复剂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角膜表面,改善角膜结构和功能。
抗炎药物能够抑制眼部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针对不同类型的干眼症,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由泪液分泌减少引起的干眼症,可以选用人工泪液进行治疗;对于由眼睑疾病导致的干眼症,可以选择抗生素眼药水进行治疗;对于由角膜病变引起的干眼症,可以选用角膜修复剂进行治疗。
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药物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疗效观察是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来评估药物的疗效。
100 例干眼症临床分析

100例干眼症临床分析
干眼症是指一种因泪液分泌异常或泪液成分发生改变致使覆盖眼表面的泪膜不稳定而引起眼表上皮变干的常见疾病。现今社会由于视屏工作的增多以及不恰当的保健眼药水使用,空气环境污染,隐形眼镜的普及等,临床主诉眼部不适的患者越来越多且有年轻化现象,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干眼症”。因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且长久以来未引起临床的重视,常误诊为单胞病毒性角膜炎或结膜炎而延误治疗。因此,对干眼症的原因分析十分必要。
[1]刘祖国,主编.眼表疾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6-304.
[2]刘家琦,李凤鸣,主编.实用眼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10.
[3]吕帆,翟佳.干眼症的临床诊断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7):514-518.
[4]张汗承,周祖廉,赵成荣,等.干眼病记分分级和人工泪液疗效评价的研究[J].眼科研究,1994,12(1):25-28.
1.2一般资料本组100例(200只眼),其中男性50例(50%),女性50例(50%)。年龄16~63岁,平均39.5岁。职业分布:工人32例(32%),农民2例(2%),干部18例(18.%),职员20例(20%),教师18例(18%),汽车司机10例(10%)。
1.3方法对以上100例患者,分别进行发病因素询问,排除其他因素,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现将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门诊随访100例干眼症患者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患者常主诉眼干、涩、异物感,眼红,疲乏,灼热感。部分患者诉视力下降,畏光流泪,不能久视。查体可见睑结膜欠光滑,血管略显模糊,球结膜时有充血、无光泽,角膜上皮粗糙。采用传统三项检查方法:①泪液分泌试验检查:无表麻情况下于下睑外1/3穹隆结膜部置入滤纸条,观察5min后泪液浸湿程度,<15mm/5min者为阳性。②泪膜破裂时间测定(BUT测定)检查泪膜的稳定性,<10s为阳性。③角膜荧光素染色:着色点>8个为阳性。
干眼病临床疗效分析

干眼病临床疗效分析干眼病临床疗效分析引言:干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其特征为泪液缺乏或质量异常,引起眼部不适、干燥、疼痛以及视力模糊等症状。
干眼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本文将对干眼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具体说明,以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干眼病的治疗效果。
一、药物治疗1. 人工泪液:人工泪液是干眼病治疗的基础药物之一,能够缓解眼部干燥、疼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
不同类型的人工泪液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症,患者在使用人工泪液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和频率。
临床案例:张女士使用人工泪液后眼部不适症状明显缓解,视力也有所改善。
2. 眼用抗生素:干眼病患者常伴有眼部感染,使用眼用抗生素可以有效缓解感染症状。
临床案例:王先生因为干眼病多次复发,导致眼部感染,经医生指导使用眼用抗生素后感染得到控制,干眼症状明显减轻。
3. 抗炎药物:少部分干眼病患者存在眼表炎症,抗炎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改善眼部不适症状。
临床案例:李先生因为长期工作在电脑前,眼部出现红肿和疼痛症状,医生诊断为干眼病合并眼表炎症,给予抗炎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
二、物理治疗1. 热敷:热敷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提高局部温度,增加泪液的分泌,改善泪液的质量,从而减轻眼部疼痛、干燥等不适症状。
临床案例:陈女士每天晚上按时进行热敷治疗,一个月后眼部不适症状减轻,视力也有所改善。
2. 按摩:按摩可以改善眼睑功能,促进泪液分泌,减轻干眼症状。
临床案例:刘先生每天睡前进行眼部按摩,一个月后眼痛症状减轻,视力恢复正常。
三、手术治疗1. 导泪管插管术:对于慢性重度干眼病患者,可考虑进行导泪管插管术,该手术可改善干眼病患者泪液排泄功能,缓解疼痛、瘙痒等眼部症状。
临床案例:赵先生患有干眼病多年,症状严重,经医生推荐接受导泪管插管术后,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2. 自体血浆滴注:自体血浆滴注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将患者自体血浆中含有的生长因子等物质滴注于眼表,促进眼表再生,改善干眼病症状。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目的:评价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我院78例干眼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和0.1%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对比观察2组的自制问卷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染色评分和泪液分泌试验I(Schirmer Ⅰ)结果。
结果:治疗前2组的上述指标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自制问卷评分、BUT和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Schirmer 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普拉洛芬滴眼液有效缓解干眼症的症状并改善角膜上皮损伤情况,其用于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良好。
标签:干眼症;普拉洛芬;炎症;临床疗效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pranoprofen eye drops in the treatment of dry eye,and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pranoprofen eye drops.Methods: In our hospital,78 dry ey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 the patients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0.1% sodium hyaluronate eye drops alone, the patient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0.1% sodium hyaluronate and 0.1% pranoprofen eye drops combined,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ere both two weeks. It was observed comparative in 2 groups what include homemade questionnaire score, 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 fluorescein staining score and Schirmer test I (Schirmer Ⅰ) results.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when all of the indicators were tested between the 2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the homemade questionnaire score, BUT and fluorescein staining score were bet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the comparis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when Schirmer Ⅰwas tested between the 2 groups.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ranoprofen eye drops should be good in the treatment of dry eye,because it could relieve symptoms of dry eye and improve the corneal epithelial damage situation effectively.Keywords:dry eye; pranoprofen; inflammation; clinical efficacy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泪膜与眼表常见疾病,可引起患眼不适、视觉障碍与泪膜不稳定,可损害眼球表面,并伴有泪膜的渗透性增加与眼表炎症[1]。
干眼病临床疗效分析

干眼病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干眼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结合临床治疗选择2006年2月至10月103例干眼病患者进行眼科系统检查,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见文章表一。
结论:加强眼科保健知识宣传,对干眼病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变不良用眼习惯。
这对于减少干眼的发生,预防及减轻其所引起的眼表损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干眼病;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干眼病一是种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有眼干不涩、眼疲劳、畏光、眼红、异物感,以及视力下降、视物不能持久、不能耐有烟尘的环境等,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重者可导致眼表尤其是角膜组织病变,甚至形成角膜溃疡。
我们对2006年2月至10月103例门诊干眼病患者进行了眼科系统检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对象门诊干眼病患者103例,男性59例,占57.3%,女性44例,占42.7%。
年龄l9~7l岁,平均36.1岁。
其中教师48例,学生31例,其他职业24例。
患病时间1周~2年,平均2.5个月。
1.2方法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度用眼史、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眼部手术史等,了解局部及全身用药情况、工作学习环境等。
眼科检查项目有:①裂隙灯检查。
注意有否结膜充血,结膜结石、滤泡,有无倒睫,角膜光泽,前房情况等。
②角膜荧光素染色。
以2%荧光素钠点于下穹隆结膜上进行角膜染色,受检者眨眼后观察角膜上皮完整性。
③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 time,BUT)。
在被检眼结膜囊人一滴荧光素钠,嘱被检查者眨眼几次,观察从睁开眼到角膜表面出现第一个黑斑之间的时间即为BUT。
正常人BUT 10s。
④泪液流量(Schimer试验)。
以Schimer试验滤纸一端折叠5mm放置于双下睑中外1/3穹隆部,沿睑缘垂下,5min后取出,测量滤纸被泪液湿润的长度。
检查应在暗环境以避免光线的刺激。
正常人Schimer试验滤纸湿润长度不低于15mm。
2结果和分析2.1主观症状自觉眼干涩者98例,眼疲劳、酸胀不适81例,畏光10例,眼红17例,眼异物感41例,视物不能持久38例。
干眼病临床疗效分析

干眼病临床疗效分析干眼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该病主要由于眼睛泪液分泌不足或者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表干燥、疼痛和视力模糊等症状。
为了有效治疗干眼病,医生们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并探索了多种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干眼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分析。
一、人工泪液滴眼液人工泪液滴眼液是治疗干眼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滴入眼睛中的人工泪液,补充眼睛的泪液缺乏,从而缓解症状。
人工泪液滴眼液分为有保护型和补液型两种类型。
保护型人工泪液主要通过形成保护膜来保护眼表,缓解燥痛感,而补液型则主要用于缓解眼睛的负荷。
然而,人工泪液滴眼液对于干眼病的临床疗效并不稳定。
一方面,滴眼液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根治干眼病。
另一方面,由于滴眼液中化学物质的存在,滴眼液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眼睛对于泪液的依赖性增强,最终使干眼病症状加重。
因此,单纯依靠人工泪液滴眼液并不能完全治愈干眼病,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二、眼部保湿治疗眼部保湿治疗是一种外界提供的帮助,通过保湿眼部环境来缓解干眼病症状。
具体治疗方式包括使用保湿眼膏、湿热敷、戴护眼罩等等。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眼部环境的湿度,减少泪液的蒸发,从而缓解眼部干燥和疼痛。
眼部保湿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干眼病症状,但其疗效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眼部保湿治疗只是暂时缓解干眼病症状,并未对病因进行根本治疗。
因此,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改善生活习惯、注射眼部玻尿酸等,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三、疾病治疗干眼病的发生与人体免疫系统紊乱有关,因此适当的疾病治疗也是一种重要的干眼病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组织胺药物、人工泪液中含有免疫调节剂、局部或全身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疾病治疗是干眼病治疗中一种较为彻底的方法,能够通过调整免疫系统功能来改善干眼病症状。
然而,疾病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判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眼病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干眼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结合临床治疗选择2006年2月至10月103例干眼病患者进行眼科系统检查,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见文章表一。
结论:加强眼科保健知识宣传,对干眼病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变不良用眼习惯。
这对于减少干眼的发生,预防及减轻其所引起的眼表损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干眼病;临床症状;诊断方法
干眼病一是种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症状有眼干不涩、眼疲劳、畏光、眼红、异物感,以及视力下降、视物不能持久、不能耐有烟尘的环境等,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重者可导致眼表尤其是角膜组织病变,甚至形成角膜溃疡。
我们对2006年2月至10月103例门诊干眼病患者进行了眼科系统检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门诊干眼病患者103例,男性59例,占57.3%,女性44例,占42.7%。
年龄l9~7l岁,平均36.1岁。
其中教师48例,学生31例,其他职业24例。
患病时间1周~2年,平均2.5个月。
1.2方法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度用眼史、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眼部手术史等,了解局部及全身用药情况、工作学习环境等。
眼科检查项目有:①裂隙灯检查。
注意有否结膜充血,结膜结石、滤泡,有无倒睫,角膜光泽,前房情况等。
②角膜荧光素染色。
以2%荧光素钠点于下穹隆结膜上进行角膜染色,受检者眨眼后观察
角膜上皮完整性。
③泪膜破裂时间(tearbreak-up time,but)。
在被检眼结膜囊人一滴荧光素钠,嘱被检查者眨眼几次,观察从睁开眼到角膜表面出现第一个黑斑之间的时间即为but。
正常人but
10s。
④泪液流量(schimer试验)。
以schimer试验滤纸一端折叠
5mm放置于双下睑中外1/3穹隆部,沿睑缘垂下,5min后取出,测量滤纸被泪液湿润的长度。
检查应在暗环境以避免光线的刺激。
正常人schimer试验滤纸湿润长度不低于15mm。
2结果和分析
2.1主观症状自觉眼干涩者98例,眼疲劳、酸胀不适81例,畏光10例,眼红17例,眼异物感41例,视物不能持久38例。
2.2病史配戴角膜接触镜超过半年者24例,每天在电脑前工作超过6h者78例,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者63例,角膜屈光术后9例,因“结膜炎、沙眼”局部滴用眼药水超过6个月者2例。
2.3眼科检查眼科检查结果见表1。
2.4诊断因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诊断应注意详细地询问病史,测定泪液分泌速度和仔细检查眼部体征,包括分泌物的情况、泪膜厚度、完整性和but,泪河宽度,有条件可行泪液成分分析和结膜杯状细胞计数等。
应注意患者全身状况的询问,维生素缺乏、甲亢、严重消耗性疾病时均可伴发泪液原发性分泌减少。
对伴有口干燥症者应建议免疫科检查,排除sjogren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表l103例干眼病患者眼科检查结果
检查项目眼部体征例数(眼)比例(%)
裂隙灯检查结膜充血滤泡增生
结膜结石
倒睫
无异常
8~10s
5~8s
<5s
阳性
阴性
8~10mm
5~8mm
<5mm 38
36
21
13
98
36
94
76
29
177
12
117
77 18.45
17.48
10.19
6.31
47.57
17.48
45.63
36.89
14.08
85.92
5.82
56.80
37.38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素染色
泪液流量
2.5治疗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综合治疗,治疗全身及局部的原发病患,如补充维生素,处理结石、倒睫等,适当应用抗生素眼液,控制角结膜炎症。
消除诱因,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避免长时间配戴角膜接触镜。
保持
房间湿度。
眼局部滴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进行替代治疗。
应注意向患者说明干眼病是一种慢性病以取得患者对治疗的配合。
3讨论
干眼病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导致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
可大致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两种类型。
学校师生经常从事注意力集中的近距离工作,往往长期过度用眼,加上角膜接触镜的配戴和长时间处于空调等引起的干燥环境,泪液蒸发较多,这些都是干眼病常见的发病因素。
由于干眼引起的诸多不适和危害,已对师生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因此,在学校师生人员中应加强眼科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干眼病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变不良用眼习惯。
这对于减少干眼的发生,预防及减轻其所引起的眼表损害有着重要意义,是高校眼科保健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眼科门诊工作应该重视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何守志.临床眼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472.
[2] 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