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彩虹B. 镜子中的倒影C. 日食D. 月食2. 在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水能3. 下列哪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 铁生锈B. 灯泡发光C. 木头燃烧D. 酸碱中和4.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非生物环境B. 生产者C. 消费者D. 分解者5. 在下列天体中,哪个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A. 太阳B. 月亮C. 金星D. 北极星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

()7.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消耗氧气。

()8. 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

()9.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10.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第一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______。

12.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______三个过程。

13.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

14. 生物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15.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称为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6.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7.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8. 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

19. 简述血液循环的基本原理。

20. 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21. 计算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

22.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来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

23.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试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24. 解释如何通过食物链来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25. 描述如何通过观察星空来辨别方向。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26. 分析为什么在夏天白天比冬天长。

27. 分析植物为什么需要进行光合作用。

初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几大行星?A. 第三B. 第四C. 第五D. 第六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哺乳动物?A. 猫B. 狗C. 鸟D. 马答案:C3.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肺答案:C4.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G20成员国?A. 中国B. 印度C. 巴西D. 挪威5.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水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B6. 以下哪个选项是牛顿三大定律之一?A. 万有引力定律B. 相对论C. 能量守恒定律D. 牛顿第一定律答案:D7. 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A. 蓝鲸B. 大象C. 长颈鹿D. 犀牛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元素?A. 水B. 氢C. 空气D. 石墨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法国的首都?B. 巴黎C. 柏林D. 罗马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A. 铁B. 钙C. 钠D. 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太阳系中唯一拥有液态水的行星是________。

答案:地球12.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________。

答案:水13.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__吸收太阳能的过程。

答案:叶绿素14.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________力。

答案:引力15.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________。

答案:脾脏16. 法国的国花是________。

答案:百合花17. 人体最长的神经是________。

答案:坐骨神经18.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

答案:2419. 人体最大的肌肉是________。

答案:股四头肌20. 人体最大的细胞是________。

答案:卵细胞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确凿(záo)菜畦(qí)收敛(liàn)怪诞(yán)B.讪笑(shàn)骊歌(lí)伫立(chù)踱步(duó)C.哺育(bǔ)狂澜(lán)秕谷(bǐ)污秽(huì)D.嫉妒(jí)炽热(zhì)可汗(hán)亘古(gèn)2. 根据语境及拼音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

(5分)当韩麦尔先生穿(dài) 整齐地给我们上最后一课,我很(àohuǐ) , 因为我没有好好地学习法语,我在心里默默地祈祷,期待这一课晚点结束,我更想(chéngfá)自己,想让自己做得更好一点。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每到夜幕降临,好吃一条街便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大排档、夜啤酒、麻辣烫、串串香……好不热闹。

B.历史上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案件虽然扑朔迷离,但公安人员不急不躁,通过细心调查,终于真相大白。

D.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4.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

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以及。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些,对精神的追求多一些,就可以,,就可以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A.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心情多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种尘世的俗累B.看风景的心情沿途的风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些尘世的俗累C.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心情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D.看风景的心情沿途的风景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卷一、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我们先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运用能力吧!(31分)1、古诗文积累填空(12分)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我们与南朝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的有趣生活;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旅,耳畔是“,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我们与木兰一起征战沙场,感受千年古战场上“,壮士十年归”的激烈与悲壮;我们还与韦应物在郊野渡口,悠然空泊,体会“,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深远意境;我们还在幽静的竹林当中体会“深林人不知,”的恬淡与静谧。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嗥.鸣.(háo) 山巅.(diān) 浊.流(zhuó) 呻.吟(shēn)B、田垄.(lǒng) 召.唤(zhào) 磅.礴(páng) 怪诞.(dàn)C、辔.头(pèi) 炽.痛(chì) 哽.住(gěng) 哺.育(pǔ)D、啾.啾(jiū) 机杼.(zhù) 污秽.(huì) 督.学(dū)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菜畦渲闹臃肿人声鼎沸B.懊诲蝉蜕丑陋来势凶凶C.讪笑崎岖屏嶂九曲连环D.澎湃祈祷脑髓回环曲折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A、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

B、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最早是出现文字的一个国家。

C、能否提高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坚持锻炼身体。

D、人们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参考答案)(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4分)1.计算:(12)﹣1=()A.2B.-2C.12D.﹣122.地球是人与自然共同生存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还住着许多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微小生命,在冰岛海岸的黄铁矿粘液池中的古菌身上,科学家发现了基因片段,并提取出了最小的生命体,它的直径仅为0.00 000 002米,将数字0.00 000 0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x10﹣7B.2x10﹣8C.2x10﹣9D.20x10﹣83.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是()A. B. C. D.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6+a2=a8B.a6÷a2=a3C.a6·a2=a12D.(a6)2=a125.下列乘法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 )A.(x+a)(x-a)B.(a+b)(-a-b)C.(-x-b)(x-b)D.(b+m)(m-b )6.如果"□×2ab=4a2b”,那么"口"内应填的代数式是()A.2bB.2abC.aD.2a7.如图,某污水处理厂要从A处把处理过的水引入排水渠PQ,为了节约用料,铺设垂直于排水渠的管道AB.这种铺设方法蕴含的数学原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第7题图) (第10题图)8.如果a=(﹣2024)0,b=(﹣2022)﹣1,c=(-2)2024.则a ,b ,c 三数的大小关系是( ) A.c>a>b B.a>b>c C.a>c>b D.c>b>a9.若(3x+2)(3x+a )的化简结果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常数a 的值为( ) A.-2 B.-1 C.0 D.210.如图有两张正方形纸片A 和B ,图1将B 放置在A 内部,测得阴影部分面积为2,图2将正方形AB 开列放置后构造新正方形,测得阴影部分面积为20,若将3个正方形A 和2个正方形B 并列放置后构造新正方形如图3,(图2,图3中正方形AB 纸片均无重叠部分)则图3阴影部分面积( )A.22B.24C.42D.44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 11.计算:a(a+3)= .12.如图,用直尺和三角尺作出直线AB 、CD ,得到AB ∥CD 的理由是 .(第12题图) (第15题图)13.若x 2-kx+4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 . 14.42020×(﹣0.25)2021= .15.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且∠1比∠2大50°,则∠1= . 16.观察下列运算并填空: 1×2×3×4+1=25=52; 2×3×4×5+1=121=112; 3×4×5×6+1=361=192;根据以上结果,猜想并研究:(n+1)(n+2)(n+3)(n+4)+1= . 三.解答题(共16小题) 17.(12分)计算:(1)(﹣1)4+(3.14-π)0+(﹣13)﹣1 (2)(-1)3+(3+π)0-|﹣2|+(13)-2(3)(-1)2023-(3.14-π)0-(12)﹣2+|﹣3| (4)﹣12023×|﹣34|+(3.14-π)0-2﹣118.(12分)(1)(a+2b)(3a -b) (2)(12m ³-6m 2+2m)÷2m(3)x 2·x 6-(2x 2)4+x 9÷x (4)m 2·m 4+(m 3)2-m 8÷m 219.(12分)用乘法公式进行简便运算:(1)102x98 (2)10032(3)20242-20232 (4)20232-2023×2048+2024220.(6分)先化简,再求值:(2x+y)(2x -y)-(2x -y )2,其中x=﹣2,y=﹣1221.(4分)如图,已知∠2=∠3,求证:AB∥CD.证明:∵∠2=∠3(已知)又∠1=∠3()∴= ()∴AB∥CD()22.(6分)如图,CE平分∠ACD,若∠1=30°,∠2=60°,求证:AB∥CD.23.(10分)观察以下等式:(x+1)(x2-x+1)=x3+1(x+3)(x2-3x+9)=x3+27(x+6)(x2-6x+36)=x3+216...(1)按以上等式的规律,填空:(a+b)(a2-ab+b2)= ;(2)利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说明(1)中的等式成立.(3)利用(1)中的公式化简:(x+y)(x2-xy+y2)-(x+2y)(x2-2xy+4y2)24.(12分)实践与探究,如图1,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证方形,把图1中的阴影部分折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所示)。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B. 瞠目结舌(chēng)C. 迸溅(bèng)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这个问题涉及到多个领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C. 他虽然年轻,但是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很强。

D. 这篇文章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严谨,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1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2. “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其作者是______。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文章内容略)...1.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荷塘的哪些特点?(5分)2. 作者通过荷塘月色的描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5分)3. 文章中的“月色”有哪些象征意义?(5分)四、作文(共40分)题目:《我眼中的春天》要求:1. 不少于600字。

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吴承恩C. 施耐庵D. 曹雪芹3. 下列哪个词是名词?A. 跑步B. 书包C. 美丽D. 学习4. 下列哪个句子是感叹句?A. 你去哪儿?B. 这本书真好看!C. 他正在吃饭。

D. 明天会下雨。

5. 下列哪个成语是形容人勤奋的?A. 一丝不苟B. 一落千丈C. 一举两得D. 一知半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杜甫的名句。

()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李清照的诗句。

()4. 汉字是表音文字。

()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文天祥的《______》。

2.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人。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其中的“凌”字读音是______。

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矩”字部首是______。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其中的“啼”字读音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2. 请解释一下“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4. 请解释一下“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的意思。

5. 请简要介绍一下唐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诗歌创作。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汉字:kù zú、shuāng bīng、liáng shí、méi tàn、fēng shōu。

2. 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欢天喜地、画龙点睛、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掩耳盗铃。

七年级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shì()②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③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④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照耀得你向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愈。

B、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伐子。

C、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D、可以看出不曾有过的矜持。

3、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填在横线上。

(4分)长江很在便醒过来了。

它以鱼肚色________(A.扫B.抹C.涂)着缕缕玫瑰红的曙天,它以_____(A.宽阔B.辽阔C.宽广)的江面上的黎明,他以四月的风_______(A .吹动B.轻拂C.吹拂)着的麦浪似的水波,它以脸上_____( A.舒展B.展开C.绽开)的微笑,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 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更加清新了。

D 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C.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6、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国演义》中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

士兵们口渴难忍,叫苦不迭,对找到水源失去了信心。

曹操心生一计,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

”士兵听了,都流出了口水,不再喊渴,终于走出了那个鬼地方。

7、填入语段的空缺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shì()②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③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④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照耀得你向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愈。

B、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伐子。

C、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D、可以看出不曾有过的矜持。

3、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填在横线上。

(4分)长江很在便醒过来了。

它以鱼肚色________(A.扫B.抹C.涂)着缕缕玫瑰红的曙天,它以_____(A.宽阔B.辽阔C.宽广)的江面上的黎明,他以四月的风_______(A .吹动B.轻拂C.吹拂)着的麦浪似的水波,它以脸上_____( A.舒展B.展开C.绽开)的微笑,迎接过江的渡船上的火车和旅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B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 经过昨夜一场大雨,使空气更加清新了。

D 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C.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6、阅读下面一则小故事,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三国演义》中有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曹操带兵来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

士兵们口渴难忍,叫苦不迭,对找到水源失去了信心。

曹操心生一计,说:“前面有一片很大的梅林,梅子很多,又甜又酸。

”士兵听了,都流出了口水,不再喊渴,终于走出了那个鬼地方。

7、填入语段的空缺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也许是,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

……在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A、一朵小花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双清净的旧鞋B、一片砖瓦一个口信一朵小花一又洁净的旧鞋C、一片砖瓦一朵小花一个口信一双洁净的旧鞋D、一个口信一片砖瓦一双洁净的旧鞋一朵小花8、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

遇到这种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是()(2分)A你高声喊:“按顺序排队,请到后边去!”B你小声说:“真好意思!”C你说:“您如有急事,请站到我这,我到后边排队去。

”D你说:“别插队!自觉点!”9、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10分)①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②————————,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③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④你用纯洁的清流,---------------------------。

---------------------,推动新的时代。

⑤中华民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对黄河长江的歌咏之作数不胜数,调动你的大脑库存,写出两句描写长江和黄河的古诗词。

长江:,。

黄河:,。

二.阅读理解。

(42分)(一)(15分)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多么甜美。

我想,不止是这江面上众多的升帆的货船和鸣笛的汽轮,那来往穿梭的舢板和驳船,不止是停泊在江心的钻探船,不止是下关码头两旁长长的仓库、堆栈和高楼,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哦,长江。

从你流动和奔腾过来的、纵横广阔的土地上,山和一串串的明珠一般的湖泊,江岸上的码头,建筑物,无边无际的田野,风车,工厂和一座座的城市:不止是这些,使你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哦,长江。

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

我想,那是祖国人民的无比幸福生活,那是祖国人民对于未来的灿烂的理想,祖国人民奔赴未来的壮志,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光辉,照耀得你的心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

10.第一段中“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这组排比句描绘了哪些景物?用排比句式使你在朗读时产生什么感觉?体会到作者的什么心情?(4分)答:11.请模仿课文,用“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写个句子。

(3分)答:12.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同样的话写了三次。

这在诗的章法上叫做“复沓”,只要仔细阅读,就不难发现,所有这三次“重复”,都是安排在章节相称的位置上,形成一种对称感,旨在营造一种一唱三叹的效果。

朗读课文时要品出作者的用意。

作者用“黎明”、“青春”来比喻祖国母亲的心情,这两个比喻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4分)答:13、试把《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与《长江》作以比较。

(4分)(二)黄河颂(10分)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围扮演。

啊!黄河!你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4、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部分描绘的是什么?有没有不是“我”所“望”到的景?(2分)15、从“啊!黄河!”到“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部分的中心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2分)A、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热情赞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伟大的力量和深远的国际影响。

B、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英雄的业绩和伟大坚强、团结一致的精神。

C、歌颂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贡献,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黄河两岸的游击健儿抵抗日寇的侵略,为全国人民所赞颂。

D、充分肯定了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展望黄河辉煌灿烂的远景,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情感。

16.“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是什么意思?(2分)17、诗中“啊!黄河!”出现了三次,这是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18、诗人写《黄河颂》的目的是什么?(2分)(三)夏日风情(17分)我不大喜欢夏天,但能领略夏天的许多好处。

夏天会使人变得年轻。

一到夏天,你不得不卸下厚实的外衣,连同收起那古板肃穆的面孔。

让肌肤与太阳天天亲近,心胸受熏风夜夜爱抚。

大汗淋漓之际,去洗一个热水浴,再捧出一盆冰西瓜,仰脸躺在瓜棚小院内,此时最不拘小节,最自由自在。

夏天是打牌、聊天、讲故事的好辰光。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拱猪”,一起钻桌子,一起数天上有几颗星星;或眺望黝黑的苍穹,诉说鹊桥银河的爱慕思恋。

于是,儿时的童趣与青年时代的豪兴,一齐凑到眼前,在追溯和幻想中年轻十岁。

夏天令人感到人生的多彩。

翠绿的大自然在热浪中渐显幽深和成熟。

茉莉如雪,紫薇带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大街上走过一群少男少女,仿佛飘过一朵七彩的云霓。

大都市令人眩目的夏装琳琅满目,叫你说不出哪种颜色最美丽。

夏天从来就不甘寂寞,淡雅和浓艳,都可以成为夏的象征。

夏天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毅力。

因为闷热,便滋生出许多烦躁。

意志薄弱的人,爽快地把夏天让位给无聊、懒散、游荡和倦怠;意志坚强的人,却分外珍惜夏天,珍惜夏天的光阴,也就延长了你的生命。

在酷暑炎热中驾起充实的生命之舟,在磨炼中赢得时间老人的恩赐,让生命的每一刻不为之虚度。

夏天是最浪漫的季节。

夏日的山水毫无羞涩地敞开自己的胸怀,让游人从容地欣赏它的雄奇,它的妖娆。

夏天最有趣的节目是看海,去沙滩听潮声,嬉浪不夜天,或去唱卡拉OK,或去看通宵电影,在无风的夏夜默默期待东方第一缕曙光升起。

夏天有许多缠绵的话可说,不说也可品味夏日情调的温馨。

人生旅程中的夏天往往太短促。

才过三十,已届不惑,夏天很快成为甜蜜的回忆。

但那如火如茶的岁月不会轻易淡忘,即使夹杂着难言的惆怅,也将在你两鬓如霜时勾起不尽的牵挂,唤起你思绪的百般依恋,撞击你心灵的再次震荡。

在夏天,不要埋怨熏风无常蝉声鸣,也无须讨厌蚊子夜夜扰清梦。

每一个季节就是人生的一个台阶,纵然有挫折,有烦恼,有天崩地裂,有心灵创伤,有徘徊不定,有二度死亡,只须心有所钟不虚度,壮志未酬,遗恨成霜,也足以问心无愧,留得真情在人间。

歌唱夏天,也就是歌唱热爱生命的人。

只要你热爱生命,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也将如温情的春天、潇洒的秋天一样,一样壮丽,一样迷人。

19、夏天有哪些好处?(3分)20.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夏天的哪些色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21、夏天的浪漫表现在什么地方?(3分)22.作者是怎样把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联系在一起的?(3分)23.文中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24.文章的倒数第②段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三、作文(50分)25、一粒种子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忍不屈、生机勃勃的力量;以为老师投来的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

力量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时,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里的一声问候……请以“力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拟。

600左右。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一、积累与运用1、噬、lǚ、di. Liao2、D(“欢愈、伐子、了望”依次应为“欢悦、筏子、瞭望”)3、CABA4、A5、B(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6.略。

7、B8、C9、①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②我站在高山之巅③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④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⑤略。

阅读(一)10.作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罗列货船、汽轮、舢板、驳船、钻探船、仓库、堆栈、高楼等等体现当时中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读起来给人一种欣喜,颇有气势。

这些排比句刻意要表现出经过长江时那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表现出作者内在情感的兴奋。

11.略。

12.祖国母亲是古老的,更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

13.《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是词,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长江》是散文诗,比喻、拟人、叠词、短句、一唱三叹等多种修饰手法的运用,既使文章具有诗的凝炼简洁,又使文章具有散文的摇曳舒放,读来抑扬顿挫,挺拔铿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