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古代名言名句

合集下载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有哪些1. 有关古人修身养性的名句四句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三国时期——《诫子书》释义: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内心平静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2、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鲁国——《大学》释义: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3、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侧徐:清朝——(广东禁烟期间所写的对联)释义:千仞峭壁之所以能巍然屹立,是因为它没有世俗的欲望;借喻人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刚)的境界。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林侧徐:清朝——(广东禁烟期间所写的对联)释义: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其容纳一切河流之水,用来比喻一个人要想气度、胸怀宽广,就要不仅宽容别人,还要不断的吸取不同的知识。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老子:春秋时期陈国——《老子》释义: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2.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白话文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出自春秋《诗经·小雅·小旻》白话文释义:君子修身讲究谨慎,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时时唯恐失坠。

修身的古文

修身的古文

修身的古文1、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遗训含义:做事注意自己在单独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也不违法违纪,心里就安稳,时刻注意尊重别人,自身就强大;遇事总是按仁义的方法去处理,别人就喜欢你,坚持勤奋地学习、工作,就是神灵也钦佩你。

做事不独断,时刻自省,则心安;外表持重,内心沉着,则身体强健;不断追求仁义,则身心愉悦;思想诚实,待人真诚,则神清气爽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含义:赞颂品行才学象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作为行为准则。

高山,喻高尚的德行。

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

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含义:想到自己的地位高,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想一想江海在百川之下(虚心接纳来自百川的流水),就是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

4、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左宗棠含义: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

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纵观上、中、下,横览高、平、宽,居上时想到下,立高时寻找宽。

所以无论在多么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都能够处变而不惊,遇险而不乱,既能创造一番事业,又能守住一番事业。

5、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禅宗无门禅师含义:这一首诗偈,是无门慧开禅师写的,对如何做人处世、安身立命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示。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春天的百花开了,秋天的月亮特别皎洁,夏天吹拂着徐徐凉风,冬天飘着皑皑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们生老病死的过程。

古训:古代修身养性名句100条,古人智慧,值得品读

古训:古代修身养性名句100条,古人智慧,值得品读

古训:古代修身养性名句100条,古人智慧,值得品读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11、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修身的古文名句

修身的古文名句

修身的古文名句一、谈为人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君子说话要慎重,做事要勤快。

很多人说话十分随便,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想说什么便说什么。

很多人说了半天,始终没有行动。

就算真的去做,也拖拖拉拉,别人急他偏不急。

孔子针对这样的毛病,提出“讷于言,敏于行”的良药,希望加以矫治。

记住孔子的教导:“少说多做,说得缓慢一些,行动敏捷一些,做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

”2、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君子会因为他的言语超过他的行为而觉得可耻。

这是孔子勉励弟子要言行相符。

言而有信是每个人应有的信用,建议大家有几分把握,说几分话。

最好养成先做后说的习惯,做到了再说,便不可能言过其行,令人厌恶。

3、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

——《论语·卫灵公》说话忠诚信实,行事笃厚谨慎,即使道蛮荒国家也是行得通的。

忠信笃敬是人与人间互信互赖的基础,养成忠实诚信的习惯,表现出笃厚谨敬的行为,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4、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君子有9种需要用心思虑的事情:看的时候要用心看得更加清楚明白;听的时候要用心听得完整而没有错误;脸色要表现得温和;容貌要显得谦恭;说话要保持忠实;行事要用心认真负责;疑惑时要用心提问;发怒时也要用心避免惹来后患;看见利益的时候,尤其要用心想一想合不合理,应不应该获得。

孔子比较重视人的内心,因此对“敬”的要求,相当严格。

敬要从自己做起,称为敬己,也就是自爱自律,便是从这九方面来修己。

二、谈处世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里仁》君子对待所有的人一概亲切而不结派营私;小人结派营私,而不能亲切对待所有的人。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为公为义的,即为君子,为私为利的,当然是小人。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心中所想的是道德,小人则是田产;君子心中所想的是法度的遵行,小人心中所想的是恩惠的获得。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

古代关于修身养德的名言警句1. 中国古代关于明理修身的名人名言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为官者(作者当时的身份)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战国荀子《荀子·修身》译文:通过品德修养达到自强,则名声可与古代圣贤尧、禹齐名。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译文: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表达的是一种洁身自爱的品质,不受身边环境的污染。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晁错论》宋代·苏轼译文: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译文: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2. 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诗文名句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白话文释义: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春秋《孟子·滕文公下》白话文释义: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3,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出自春秋《诗经·小雅·小旻》白话文释义:君子修身讲究谨慎,犹如脚踩在薄薄的冰面上,或站在悬崖边上一样,时时唯恐失坠。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自清·郑燮诗《竹石》白话文释义: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修身养性的古诗

修身养性的古诗

修身养性的古诗句格言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诸葛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平静如水,正直如绳。

-------严遵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

------孔子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

--------刘禹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2.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4.浮躁一分,到处便抬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5.任人须知人,友人须容人,人和事就;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6.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7.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8.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9.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其殃.10.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11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

格言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大学》)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大学》)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中庸》)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修身的诗句

修身的诗句

修身的诗句
1、千载父子堪悲伤,修身齐家肇明皇。

——出自宋·杨万里《浯溪摩崖怀古》
2、遇物贵含垢,修身戒明污。

——出自秦观《南池》
3、修身可用要人知,暗室孤灯敢自欺。

——出自方回《闻谤》
4、修身贵日新,如草陈叶换。

——出自晁补之《次韵答秦觏见赠》
5、修身世世诗书业,营利明明市井人。

——出自南宋·陆游《村居书事》
6、崇德诚堪慕,修身岂易倾。

——出自夏竦《奉和御制读晋书》
7、造道浅深看应物,修身勤惰验齐家。

——出自南宋·陆游《自儆》
8、修身以俟之,人定天亦定。

——出自萧泰来《赠星学张月台》
9、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0、修身无不至,令问日益振。

——出自王令《偶作》
11、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

——出自王禹偁《十月二十日作》
12、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

——出自郑樵《涤愫》
13、修身有本末,请自心术言。

——出自韩维《送北都留台王国博》
14、旦暮置规君勿怪,修身三省自先师。

——出自南宋·陆游《自警》
15、修身本欲善吾死,临事岂忘尊所闻。

——出自南宋·陆游《纪怀》
16、莫讶频来此,修身欲到僧。

——出自唐·杜牧《怀政禅师院》
1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出自两汉:诸葛亮《诫子书》。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导语:成功是一座堡垒,但在堡的底端你需要通过修身养性才能不断向上攀登。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古人关于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人修身养性的名言警句11、“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5、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7、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

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8、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12、不自重者,取辱。

不自长者,取祸。

不自满者,受益。

不自足者,博闻。

13、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14、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15、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理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16、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17、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温良者戒无断。

18、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

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19、大学者,非大楼之谓,大师之谓也。

20、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21、德不孤,必有邻。

2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23、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24、读书有四个字最要紧,曰阙疑好问;做人有四个字最要紧,曰务实耐久。

25、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26、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27、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28、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29、非礼忽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名言名句《诗经》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不愧于天,不畏于人。

3、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4、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7、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礼记》1、来而不往非礼也。

2、张而不驰,文物弗能也,驰而不张,文物弗为也。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足;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8、好学尽乎知,力行尽乎仁,知耻尽乎勇。

《论语》1、言必信,行必果。

2、是可忍,孰不可忍。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见贤思齐也,见不贤而内省也。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1、三军有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26、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孟子》1、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1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事妻子。

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13、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而笑百步,则何如?1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荀子》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3、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励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老子》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山水》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左传》4、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

《左传》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汤赋》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4、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5、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6、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战国策》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人。

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3、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5、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以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孙子兵法》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是,知有所不明。

《楚辞》5、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狱中山书自民》1、失之毫里,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史记·商君列传》4、仓禀实而知礼节,衣实足而知荣辱。

《史记·货值列传》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7、不飞则已,以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8、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史记》9、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史记》10、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3、非学无以广识,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4、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6、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陈情表》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纂要》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1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1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12、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朱舜水《伯养说》1、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争报仇》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杂说四》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调张籍》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5、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治家格言》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8、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9、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10、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1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

司马迁《训俭示康》1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1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1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1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17、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张傅《五人墓碑记》1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雪芹《红楼梦》19、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清钱鹤滩《明日歌》2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2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