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信贷银行连年巨额亏损案例
2000年以来国内金融机构发生的操作风险案例

案例分析案例1:中国首例银行破产案件在2000年在海南发生。
注册资金为16.77亿元人民币的金融机构会在几年内倒闭,1997年,海南发展银行收息率高达90%并且未发生一笔呆滞贷款,与境外银行也建立了良好的代理关系。
权利增大了,肩上的担子就大了,随之而来,风险也就大大增加。
城市信用社向来是以高息来吸引人们的存款,然而信用社却在支付利息时很是吃力,甚至要靠新的储户的存款来支付到期客户的利息。
长期下去,入不敷出、资不抵债、不能到期支付债务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企业的正常运作就会难以维持,最终走向灭亡。
有的信用社利息率高达25%。
但是海发行接管信用社之后,将利息率下调至7%。
那些抱着钱生钱的储户便不再相信这样的银行,致使海发行的信誉度大大受损。
银行盲目兼并利率过高的信用合作社,无法有效的挽救自身有问题的金融机构,造成信誉受损,不良资产过多;监管不力,发放贷款时没有严格地考察债务人的偿还能力,经营模式不规范,致使无法追回债务,资金亏损。
案例2:关于2000年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破产实例,这也是中国第一例非银行机构破产的案例,其中也暴露了很多管理上的弊病。
一家注册资本2亿元的中国第二大信托投资公司,起初也是活跃在海外的中国信托投资公司之一。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管理监管混乱的弊病暴露了出来,也是企业走向破产的标志。
一、企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业务和相关联的企业,然而却没有严格考察债务人偿还能力与交易对手的信誉程度。
进而将自身企业的风险大大提高,资金放得出去却收不回来,企业难以正常运转。
二、企业的流动性资产过少,然而短期存款等流动负债过多,经常性的短债长用必然会造成企业信用的下降,进而企业的资金缺口大幅度增大,资不抵债。
案例3:1997年北岩建筑协会在伦敦股票交易所发行股票,促成了英国北岩银行的创立2007 年8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9月14日,英格兰银行和金融服务监管局发布联合声明,认为北岩银行没有丧失偿债能力,资产足以偿还负债,从2007年9月12日到9月17日客户提取资金的总量达20亿英镑。
巴林银行倒闭案例分析报告

巴林银行倒闭案1995 年 2 月 26 日,英国银行业的巨头,在世界 1000 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 489 位的巴林银行,因进行巨额金融期货投机交易,造成 9.16 亿英镑的巨额亏损,被迫宣布破产。
后经英格兰银行的斡旋, 3 月 5 日,荷兰国际集团 (1NG) 以 1 英镑的象征价格,宣布完全收购巴林银行。
一、案情介绍巴林银行(Barings Bank),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于1762年由法兰西斯·巴林爵士所创立。
初期其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过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贷款,但巴林银行有别于普通的商业银行,它不开发普通客户存款业务,故其资金来源比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
在1803年,刚刚诞生的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南部的路易斯安纳州时,所需资金就出自巴林银行。
尽管当时巴林银行有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一家犹太人开办的罗斯柴尔德银行,但巴林银行还是各国政府、各大公司和许多客户的首选银行。
1886年,巴林银行发行“吉尼士”证券,购买者手持申请表如潮水一样涌进银行,后来不得不动用警力来维持,很多人排上几个小时后,买下少量股票,然后伺机抛出。
等到第二天抛出时,股票价格已涨了一倍。
巴林银行最初从事贸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 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
此后 100 多年来,该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的美称。
该行 1993 年的资产有 59 亿英镑,负债 56 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 4.5 亿英镑,海内外职员 4000 人,盈利 1.05 亿英镑; 1994 年税前利润高达 1.5 亿英镑。
该行当时管理 300 亿英镑的基金资产。
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声名显赫的银行,竟因年轻职员尼克·里森进行期货投机失败而陷入绝境。
中国农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操作风险及防范对策

本文首先从当前银行业面临严峻的风险管理压力及当前银行的主要违规现象出 发,明确了操作风险管理的概念并介绍了当前比较成熟的三个操作风险计量模型;然 后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业务经营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采用 SWOT 分析法分析得 出目前应该实施加强操作风险管理防范,加快业务发展的战略;最后,通过中国农业 银行操作风险案件的实证分析,以巴塞尔新协议提出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为依 据,提出如下建议:即从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文化入手;加大操作违规成本的处罚力度、 切实提高案件防范能力;建立和完善操作风险数据库;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努力实现 操作风险量化管理,以解决中国农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农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操作风险及防范对策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国际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银行同业间竞 争日趋激烈,银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业务品种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也使银行业面临的 操作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操作风险成为继信用风险之后威胁商业银行生存发展 的最主要的风险因素。
关键词: 中国农业银行 操作风险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文化
I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other factors,world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ed greatly and fluctuated dramatically.Banking operation risk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redit risk,the market risk and the operational risk in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Banks are faced to the serious operational risks.Nowadays,with the deepening of various reforms each state--- owned commercial bank in China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 in the control of credit risk and market risks, but the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 in China still remained a initial stage.Operational risk is one of the main risk resources, and the proportion to the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is far larger than that of international level. It makes the research of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of operational risk important in China.
操作风险典型案例

操作风险典型案例1、巴林银行的倒闭1995年2月26日,英国中央银行突然宣布;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破产清算。
这则消息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因为巴林银行是英国举世闻名的老牌商业银行。
说起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更加让人难以置信;它竟葬送在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的一名普通职员之手!1992年,里森加入巴林银行并被派往新加坡分行,负责新加坡分行的金融衍生品交易。
里森的主要工作是在日本的大阪及新加坡进行日经指数期货的套利活动。
然而过于自负的里森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则去做,他判断日经指数期货将要上涨,伪造文件、私设账户挪用大量的资金买进日经指数期货。
1995年2月23日,里森突然失踪,他失败的投机活动导致巴林银行的损失逾10亿美元之巨,已经远远超过了巴林银行5.41亿美元的全部净资产。
巴林银行破产的原因耐人寻味。
从表面上看,巴林银行是由于里森个人的投机失败直接引发的。
而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巴林银行控制内部风险尤其是操作风险的制度相当薄弱。
首先,巴林银行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允许里森既作为首席交易员,又负责其交易的清算工作。
在大多数银行,这两项业务是分立的。
因为让一个交易员清算自己的交易会使其很容易隐瞒交易风险或亏掉的金钱。
这是一种制度上的缺陷。
其次,巴林银行的内部审计极其松散,在损失达到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曾派人调查里森的账目,资产负债表也明显记录了这些亏损,但巴林银行高层对资产负债表反映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轻信了里森的谎言。
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英镑存款,也没有人去核实一下花旗银行的账目。
监管不力不仅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倒闭,也使其3名高级管理人员受到法律惩处。
2、日本大和银行。
井口俊英是日本大和银行纽约分行的一名职员,1976年进入该行,担当国债交易审核员。
1979年,因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被提升为纽约分行国债交易室主管,同时兼任国债交易稽查主任。
在华尔街有一间专用的办公室,这是银行给他的特殊待遇。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倒闭案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倒闭案一、背景资料BCCI高管参与了包括为毒品交易洗钱、向政治家行贿、做假账、逃税、资助恐怖主义和非法武器交易、操纵股价等一系列犯罪活动,触犯多个国家的银行法和证券法。
事件背景: 1991年,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突然宣布关闭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
其它69个国家的银行监管者紧随其后。
发狂的储户们涌向BCCI,徒劳地尝试取出存款,BCCI的官司如潮而至。
在香港,BCCI的小储户们很快就得到了全额偿付,因为BCCI的香港分行拥有充足的资产和很好的流动性。
在孟加拉和其他一些国家,由政府介入来补偿小储户。
然而,到了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官司仍未了结,一些国家的储户仍在等待赔偿。
事情的真相是,BCCI隐瞒了巨额亏损,并且早就开始用新储户的钱归还旧储户的存款。
1990年4月,英格兰银行允许BCCI将总部和银行记录迁至阿布扎比,这给后来的调查增加了困难。
有指控说,BCCI的高层管理者参与了一系列的犯罪活动,包括为毒品交易洗钱、向政治家行贿、做假账、逃税、资助恐怖主义和非法武器交易、操纵股价,以及触犯多个国家的银行法和证券法。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BCCI)于20世纪60年代由巴基斯坦的银行家AGHA HASAN ABEDI 创立。
注册地在卢森堡和开曼群岛,经营总部在伦敦,并在香港拥有大量业务。
BCCI的主要股东包括阿布扎比的王室家族和美洲银行(1973年时,美洲银行拥有BCCI近50%的股份,后于1980年售出)。
在BCCI20多年的发展中,其业务扩张到了全球70多个国家。
到1990年,它已经在全球拥有100万客户,报表显示的资产约200亿美元。
它的许多客户都是在国外工作或已经移民的亚洲人。
BCCI似乎比竞争对手们更了解客户向家乡的亲人们汇款和持有多种货币的需求,同时提供诱人的利率。
BCCI一度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更让100万无辜存款者无法容忍的一件事是:有的管理机构几年前就知道BCCI存在问题,而监管者们认为BCCI复杂的国际合作架构妨碍了他们对于其业务进行全面了解。
金融风险案例及分析

2019/9/17
金融投资
案例1-36 广发银行郑州银基支行180余万元现 金遭持枪歹徒抢劫
案例1-37 32亿元集资大骗局
案例1-38 “女企业家”10年非法集资诈骗6.8亿 元
案例1-39 非法集资13亿,血本无归7亿
案例1-40 广东省恩平市政府前领导人组织非 法集资案
2019/9/17
案例1-30 抵押物品违法,抵押合同无效
2019/9/17
金融投资
案例1-31 已办抵押并经公证,信用社优先受偿仍未 落实
案例1-32 国家机关担保的借款合同无效
案例1-33 主合同无效,贷款担保亦无效
案例1-34 海南省破全国最大骗汇案——骗汇8亿美元
案例1-35 原中国人民银行云浮市分行行长骗汇13亿 元被判10年
金融投资
案例1-54 高速成长的“郑百文”如何变 成ST
案例1-55 “长虹”事件
案例1-56 西安航标操控海鸥基金案
案例1-57 西藏圣地大股东虚假出资,损 害其他股东合法权益
案例1-58 蓝田股份造假材料,虚增资产, 欺骗投资者
案例1-59 广东飞龙诈骗成都联益案
2019/9/17
2019/9/17
金融投资
险公司利益案
案例1-48 异地诈骗保险业务人员
2019/9/17
金融投资
第三部分 证券业风险案例
案例1-49 深圳8.10风波震撼全国 案例1-50 “苏三山”事件 案例1-51 2019年5月“327”国债期货事
件
案例1-52 “琼民源”事件 案例1-53 “红光”事件
2019/9/17
金融投资
第二部分 保险业风险案例
案例1-41 为骗保险 烧死母亲 案例1-42 亿元保险单下的特大焚尸骗保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与实践

为第三大股东占董事四席位共 九席位、监事会两席位共三席位
为第三大股东委派两名董事
合计4460万股占比14.4%已支付 预付款3000多万元但转让交易受阻
德隆系事件引发对集团客户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密切关注
9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重大事件
美国富豪斯坦福涉嫌欺诈失踪引发拉美储户挤兑潮
1人民币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大幅下降2008 年9 月~12 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息一年期存贷款基 准利率累计分别下降了1.89 和2.16 个百分点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存款利率存贷款利差收窄基准 利率下调对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利率水平的影响在2009 年充分体现与此同时市场利率大幅下行 2009 年人民币七天SHIBOR 利率平均值为1.24%较上年下降1.68 个百分点一年期央票收益率平 均值为1.50%较上年下降2.17个百分点
4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重大事件
中国非银行高官涉案案例
2004年11月25日中行储蓄所全体员工公款炒汇案: 中国银行北京的一个储蓄 所里从所长到储蓄员的6名平均年龄不到33岁的女职工 在10个月内挪用了3 000万公款同客户炒汇 2005年1月15日 中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行长高山内外勾结 进行票据诈骗 涉 案金额达10亿人民币 2005年3月24日 银监会披露 农业银行包头市分行汇通支行、东河支行在办理 个人质押贷款和贴现业务中 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贷款 查明涉案资金累计98 笔、 金额11498.50 万元涉案人员43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与实践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目 录 Contents
案例1:中外商业银行重大风险事件举例 案例2:次贷危机中的汇丰银行与花旗银行 实 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金融风险案例分析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集目录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案例二:雷曼兄弟破产案例三:英国诺森罗克银行挤兑事件案例四:“中航油”事件案例五:中信泰富炒汇巨亏事件案例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案例七:越南金融危机案例八:深发展15亿元贷款无法收回案例九:AIG 危机案例十:中国金属旗下钢铁公司破产案例十一:俄罗斯金融危机案例十二:冰岛的“国家破产”案例一:法国兴业银行巨亏一、案情2008年1月18日,法国兴业银行收到了一封来自另一家大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此前约定的一笔交易,但法国兴业银行和这家银行根本没有交易往来。
因此,兴业银行进行了一次内部查清,结果发现,这是一笔虚假交易。
伪造邮件的是兴业银行交易员凯维埃尔。
更深入地调查显示,法国兴业银行因凯维埃尔的行为损失了49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
凯维埃尔从事的是什么业务,导致如此巨额损失?欧洲股指期货交易,一种衍生金融工具产品。
早在2005年6月,他利用自己高超的电脑技术,绕过兴业银行的五道安全限制,开始了违规的欧洲股指期货交易,“我在安联保险上建仓,赌股市会下跌。
不久伦敦地铁发生爆炸,股市真的大跌。
我就像中了头彩……盈利50万欧元。
”2007年,凯维埃尔再赌市场下跌,因此大量做空,他又赌赢了,到2007年12月31日,他的账面盈余达到了14亿欧元,而当年兴行银行的总盈利不过是55亿欧元。
从2008年开始,凯维埃尔认为欧洲股指上涨,于是开始买涨。
然后,欧洲乃至全球股市都在暴跌,凯维埃尔的巨额盈利转眼变成了巨大损失。
二、原因1.风险巨大,破坏性强。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牵涉的金额巨大,一旦出现亏损就将引起较大的震动。
巴林银行因衍生工具投机导致9.27亿英镑的亏损,最终导致拥有233年历史、总投资59亿英镑的老牌银行破产。
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中,损失达到71亿美元,成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案件,震惊了世界。
2.暴发突然,难以预料。
因违规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而受损、倒闭的投资机构,其资产似乎在一夜间就化为乌有,暴发的突然性往往出乎人们的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昂信贷银行连年巨额亏损案例
成立于1863年的里昂银行——一个老牌跨国金融集团,在1992-1995年四年间出现了连年巨额亏损,其中1994年亏损额高达123亿法郎。
作为一家国有银行,法国政府不得不三次拨款“补血”(1994年49亿法郎,次年再度资助230亿法郎;根据欧洲联盟批准的救助方案,法国政府准备投入450亿法郎协助里昂银行渡过难关)。
此事引起国际金融界的强烈震动,被称之为欧洲有史以来银行业最严重的“地震”。
里昂银行出现连年巨额亏损,有其特殊的体制背景。
一是,70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逐步放松了对银行业的管制,以推动本国金融市场向国际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法国议会也通过了《新银行法》,放宽了对资金跨区域、跨国界流动的限制,确立了综合性银行的体制,促使传统的商业银行向经营国际化、操作电脑化、交易电子化、融资方式证券化、银行业务表外化、金融工具多样化方向发展。
里昂银行购买米高电影公司产权直接经营,总共亏损10亿美元之多。
二是从1989年下半年起,法国陷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之中,经济萧条。
经济增长只有1.1%,失业率高达12%;法国预算赤字、政府债券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和50%;利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短期、长期利率分别为6.58%和7.66%。
三是在法国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常常利用信贷、转移支付、政府采购等手段刺激经济,并从优惠贷款、市场准入角度向不同的企业倾斜。
在金融方面,政府希望通过融资、新型金融工具等途径实行跨行业、跨国界扩张,形成跻身于全球前列的金融集团。
1984-1993年,里昂银行的境外资产从70亿法郎扩展到4000亿法郎(合650亿美元),以实现政府确定的赶上德意志银行的目标。
同时,作为国有银行的里昂银行责无旁贷,服从执政党、高级官员的指令,以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及为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发行债券的方式,提供资金支持。
其结果是境外高额兼并和境内低利信贷构成了里昂银行的1000亿法郎坏帐的主体。
四是法国国有化和私有化左右摇摆。
二战前,除了国民银行、农业信贷银行等少数几家外,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是私有的。
二战后,根据1945年12月的一项法令,银行全部改制为国有。
1973年1月,法国对银行实行国家控股,员工和其它机构参股的产权改革,1982年2月,法国颁布国有化法令,银行又改为国有。
1986年7月,法国以法令形式推行私有化,42家大银行陆续向公众、企业出售股权。
里昂银行原定于1991年3月实行私有化,后因经济危机而放慢,失去了及时改革产权、调整管理机构的良机。
据法国财政部的计划,将在2002年前实行里昂银行全部股票上市,并向公众机构出售。
此外,法国房地产市场萧条、国家保险公司的亏损,军火工业订单的减少,也对银行形成直接或间接地冲击,恶化了银行的经营环境。
法国巴黎荷兰金融公司董事长A·勒夫·郎说过:“里昂银行令人痛心的失误,将使我们付出10年的代价,必须引起警惕。
”的确,里昂银行的教训不但应引起法国银行业的重视,全球其它地区的同行也应引以为鉴,以防重滔前车之鉴。
第一,脱离实际、盲目追求所谓的欧洲第一。
政府确立的方针是:赶超美国,争做欧洲第一,在金融界,政府希望里昂银行充当领头羊,加快国际化步伐。
1985年境外收益占40%,1989年占26%,1992年转盈为亏了。
第二,按照欧洲银行的传统,放贷、控股、参股是控制工商企业的主要方式。
里昂银行直接经营米高梅电影公司是80年代以来欧美银行业跨行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企业购并和重组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又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示优势的潜力,对购买者来说,是经济和施加的考验,一般认为,扭亏转盈需要3-5年时间,里昂银行承担了购并后的亏损,却不能继续从盈利中分享收益,成为股市投资失误的一个范例。
第三,管理不善,用人不当,经营失误。
里昂银行内部管理混乱,特别是在用人方面出现了严重失误。
其合作伙伴、子公司负责人以及银行职员,有的曾因欺诈、假帐骗贷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立案调查;有的触犯刑事,被判处有齐徒刑;有的非法借贷,挪用资金、收受回扣等等。
都是造成里昂银行过度扩张、亏损累累的主要责任人。
里昂银行的巨额亏损表明,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要比一般工商企业复杂得多,稍
有不慎,就会出现重大失误。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企业,一旦陷入经营困境,不仅会危及自身,而且还会波及其它相关企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