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接地电流分析、检测方法与注意事项
输电线路中接地电阻的测量及其注意事项

输电线路中接地电阻的测量及其注意事项摘要:在输电线路中,接地电阻测量工作的好坏将会严重影响到输电线路的运行效率及供电质量,接地电阻测量不完善和不合理将会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直接的影响。
所以,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要对测量的问题加以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针对输电线路接地电阻测量及注意事项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接地;电阻;测量接地电阻是输电网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保护装置,保证其能够高效安全运行十分重要,在很多架空输电线路中,接地电阻直接关系到线路防雷水平和雷击事故发生后跳闸频率的高低,定期对接地电阻的各项性能进行校对,查看其是否达到合理运行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输电线路中接地装置通常为小型接地装置,其伸展的范围一般在10~150m之间,因此准确测量好接地电阻的范围,对不合格的接地装置进行有效地改造,是降低输电线路安全事故发生、提高供电质量的重要手段。
1、接地电阻组成部分分析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接地电阻进行如下的定义,当一方的接地电极流入接地电流之后,接地电极的电位就会显著高于电流流入之前,也就在两个电极之间存在着一个电压降E,那么该接地电极的电阻就是R=E/I。
接地装置通常是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也就是接地电极,连接各个导体的导线和接地线中的三个部分。
其中电极和导体成为接地体,两者之间无明显区别。
在整个接地装置中,接地电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一是接地体和其他设备之间的连接电阻也就是接地线的电阻;二是接地体自身存在的电阻;三是接地体和大地土壤接触之后存在的电阻;四是天空中雷电电流进入接地装置流入土壤中分散时的电阻。
这四部分电阻中,前两个部分在输电线路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处于主要地位,通常都会忽略不计,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主要是由后两个部分决定。
当接地体中流入电流后,会向着土壤各个方向扩散,因此,距离接地体的电流密度越大,电压降趋势也就会越大,当电流距离接地体最远位置时,由于这些部位的电流密度最小,所以可以将这部分的电压降忽略不计。
接地电流检测技术

接地电流检测技术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目录第X章接地电流检测技术(冀北公司)在电力系统中,接地是用来保护人身及电力、电子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常我们将接地分为工作接地、系统接地、防雷接地、保护接地,用他们来保护不同的对象。
对于大型高压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力电缆、避雷器等设备因其内部结构设计或运行要求,也是通过接地来实现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这几种接地形式从目的上来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均是通过接地导体将过电压产生的过电流通过接地装置导入大地,从而实现保护的目的,而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的电流会因设备运行状态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所以对于接地电流的测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设备运行状况。
接地电流测试方法简单,但是却因设备种类不同,测试数据反映的意义大不相同,因篇幅所限,本章只针对变压器铁心及电缆护层的接地电流测试进行介绍。
第一节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检测技术一、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检测概述变压器铁心是变压器内部传递、变换电磁能量的主要部件,正常运行的变压器铁心必须接地,并且只能一点接地,对变压器的事故统计分析表明,铁心事故在变压器总事故中已占到了第三位,其中大部分是铁心多点接地引起,经检查证实的240台变压器故障中46台是由于铁心多点接地问题造成的。
当铁心两点或多点接地时,在铁心内部会感应出环流,该电流可达数十甚至上百安培,会引起铁心局部过热,严重时会造成铁心局部烧损,还可能使接地片熔断,导致铁心电位悬浮,产生放电性故障,严重威胁到变压器的可靠运行。
目前,对于运行中变压器铁心多点接地故障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对铁心接地电流的定期检测进行的,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的检测对于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例如,某型号为SFPS-120000/220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结果表明H2和总烃高,且气体增长速率与变压器运行负荷的关系不密切,测试铁心接地电流已达16A。
电力电缆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

电力电缆的故障分析及检测方法作者:寇正来源:《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10期摘要:目前,电力电缆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其在运行中所产生的故障也占有很高的比重。
通常电力电缆发生故障而得不到及时的抢修,便会引起大范围的停电,严重甚至是火灾等。
因此,加强对电力电缆的故障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整个电网安全运行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电缆;故障分析;检测方法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提升,对电力系统要求越来越高。
良好稳定的供电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建设。
其中,电力电缆设备故障分析与探测技术的质量与时效性对电力供给系统尤为重要。
文章分析了电力电缆的故障,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故障产生原因1.1自然破坏造成电缆线路故障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自然灾害,对于配电线路而言,其一般处于空旷的地区,并远离建筑群,使得其很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一旦发生雷击,就会使得整个电缆线路处于瘫痪状况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外力破坏和输电网做比较,电缆线路排布更加复杂,一般需要通过各式各样的地区,如公路、房屋及河道等,故在外力的作用下,就很容易发生线路的故障,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外力破坏因素:(1)在很多城市当中,线路都经过公路,当有汽车驾驶员出现驾驶失误,就很可能和电线杆发生碰撞,导致电线杆倒塌破坏。
(2)在进行城市和乡村基础建设时,往往需要对地面进行开挖施工,而很多电缆电线都是埋在地下的,故不少开挖施工都会碰到地下的10kV电线,从而对其产生破坏。
(3)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很多原来的空地都开始修建建筑物,而在以往,電缆线路都是根据当时的城市建设而设置的,这些新的建筑就很可能对其造成影响和破坏。
1.3配电设施故障对于电缆线路而言,其配电设施都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如果某一设施发生故障,那么也会导致整个线路故障。
如当绝缘子破坏时,也会使得出现接地故障和闪络现象。
当避雷器和柱上开关等设施发生故障时,也会对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此外变压器出现故障或用电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都会导致弧光短路现象的发生。
电力电缆试验方法及检测技术分析 朱金凯

电力电缆试验方法及检测技术分析朱金凯摘要:近年来,在电力系统中电缆在电力系统中的输、配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了主流趋势,为了有效对电缆尤其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绝缘特性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对绝缘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发现,就要从出厂前、安装过程中以及运行后期开展试验,并对其进行检测,基于此,文章结合积累的一些工作经验,对试验方法及检测技术作了详细的研究,希望可以为电缆线路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支撑。
关键词: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1出厂前试验1.1例行试验1.1.1导体直流电阻该项试验可以检查导体截面是否符合规定尺寸,若截面偏小或采用不纯的导体材料,导体直流电阻会增大;反之,若截面偏大,而电缆外径一定,则绝缘厚度变薄,这2种情况均不符合要求。
20℃下导体直流电阻值应符合相关地导体电阻标准规定。
1.1.2交流电压试验该试验在整盘电缆上进行,110kV及以下电缆的试验时间为15min,电缆主绝缘在规定试验电压下应不击穿,220kV电缆应将试验电压逐渐升至318kV,保持30min,绝缘不应被击穿。
1.2抽样试验1.2.1结构尺寸检查对电缆结构尺寸进行检查,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固定的标准值δ,任一点最薄弱处应不低于0.9δ~0.1mm。
护套平均厚度应不低于0.85δ~0.1mm(护套内表面为圆柱形)或0.85δ~0.2mm(护套表面为不规则圆柱形)。
1.2.2 4h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是在短段电缆试样上进行。
对于110kV及以上电缆,在抽样试验中不进行4h高压试验,但应测量电缆的电容值,电容值应不超过标称值的8%。
1.2.3热延伸试验热延伸试验目的是检查交联聚乙烯绝缘的交联度,若绝缘未很好硫化,交联度很低,则在规定条件下的伸长率将非常大,冷却后的永久伸长也很大。
如电缆交联度不够,则电缆的耐热性能和机械性能都很差,因此这是一项考核电缆绝缘性能的重要指标。
2安装过程中及其运行后期的试验分析2.1交接2.1.1测量主绝缘及其外护套的绝缘电阻电缆的主绝缘电阻测量包含以下几方面,每一个电缆导体对地或者对于金属的屏蔽层之间以及与各导体之间绝缘电阻。
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分析

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分析摘要:为切实提升高压电缆运行质量及安全,保证电网运行安全,满足用户的基本电力能源使用需求。
本文将对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进行分析与研讨,本文首先对电缆铠装接地技术规范进行阐述,其次对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进行分析,最后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本文论点进行再次分析,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引言:220KV高压电缆具有输电容量大、传输距离长、不受地形限制等特点,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220KV高压电缆的安全运行关系着电网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高压电缆进行定期检查。
因此,对220KV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电流检测进行显得尤为重要。
1、电缆铠装接地技术规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的绝缘被损坏时,可能出现漏电现象,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漏电,将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进行连接,被称为保护接地。
接地技术标准: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以及局部接地装置,都需要与主接地极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接地网。
主接地极需要使用抗腐蚀的钢板构建,面积不得少于0.75平方米,厚度不得低于5mm。
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需要与所有的辅助接地母线相连。
需要使用断面不低于50mm2的裸铜线、断面不低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是断面不低于100mm2的镀锌扁钢。
以110KV电缆保护层接地技术规范为例:环境温度-45℃-55℃,海拔不得高于4500mm。
电源频率:58-62Hz,外部环境中不能存在含化学腐蚀性气体、蒸汽以及具有爆炸性质的尘埃。
工频电压不得高于保护器正常运行电压,针对间隙产品,安装点的工频电压的升高范围也不能高于保护器的额定电压。
现阶段常用的高压电缆外护层接地方式共有3种,可用于220KV、110KV、35KV、10KV、6KV、0.4KV等不同高压等级电缆之中,特点分述如下:(1)单端接地。
高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技术方案

高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技术方案一、技术背景及意义高压电缆在输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和隐患,其中一种较为普遍的故障就是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是指电缆中的导体与地面之间发生电气连通的故障,这种故障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就可能会给设备带来损害,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目前,为了预防和及时发现高压电缆接地故障,传统的方法是利用接地线圈进行周期性的检测,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检测的范围狭窄,检测效率低,且只能检测直流接地故障。
为了弥补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技术——高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技术。
高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技术是利用传感器监测电缆的接地电流,并将监测结果通过数据传输技术传送到监测系统进行实时处理和显示,可以检测交流、直流接地故障,并可以对接地故障进行精准定位,提高故障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故障带来的损失。
二、技术方案高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技术方案的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监测系统和数据处理分析软件。
1. 传感器传感器是高压电缆接地电流在线监测技术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测量电缆接地电流并将测量结果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电缆传输给数据采集装置。
传感器的选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一般有两种类型的传感器可供选择:磁环型传感器和霍尔型传感器。
(1)磁环型传感器磁环型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使用磁性环监测电流的变化,具有测量范围大、线性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并且适用于测量高压电缆的接地电流。
(2)霍尔型传感器霍尔型传感器是一种基于霍尔效应测量电流的传感器,其优点是电路简单、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别适用于直流电缆的接地电流测量。
2. 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是将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电信号采集、放大和处理后,通过数据传输技术传送到监测系统。
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模拟部分和数字部分两大部分。
模拟部分主要是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放大处理,并滤掉干扰信号。
数字部分则将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再进行压缩、存储和传输处理。
电力电缆带电检测方法探析

电力电缆带电检测方法探析发表时间:2018-06-21T10:26:49.2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作者:施超陈志伟肖勇[导读] 摘要:随着城市和配网飞速发展,架空线路已满足不了现代人对城市环境和美观程度的要求。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山东泰安 271000)摘要:随着城市和配网飞速发展,架空线路已满足不了现代人对城市环境和美观程度的要求。
电力电缆以其安全、可靠的优点,在城市配电网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电力电缆带电检测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电力电缆故障检修效率。
关键词:电力电缆;带电检测一.电力电缆故障检测方法电力电缆带电检测方法包括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和接地电流检测、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终端红外测温、接地电阻检测等。
二.通过故障案例分析和认识电力电缆带电检测方法1电缆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线错误正确的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线方式,是单芯电缆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之一。
电缆金属护套接线方式实质上是两种接线方式的合理结合:一种是“交叉互联换位后两端直接接地”、另一种是“一端直接接地、一端保护接地”。
由于施工期间的交叉互联接线错误、同轴电缆制作或标记方式错误,运行期间的护层保护器失效、非直接接地箱内进水、外护层破损并接地等原因,都会造成正确设计的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失效,使得金属护套接地电流过大或感应电压过高。
发生单芯电缆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段接线错误时,用到的电力电缆带电检测方法是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和接地电流检测、带电电缆设别。
表1 电缆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线方式失效原因为了避免单芯电缆在出现表1的情形下“带病”运行,需要从施工过程把控、竣工验收把关、运行后带电检测三个环节开展相关工作。
这里重点介绍在运行后带电检测的过程。
一是对于迁改、验收后的单芯电缆,按照《Q/GDW 1512—2014 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规程》中规定,在线路投运后及时进行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和接地电流测试,目前这项工作在班组已经常态化开展;二是对于以往检测未覆盖的电缆线路,利用省招局放等项目同期开展接地电流测试、扩大检测覆盖率,并从班组层面有序安排重要电缆线路的周期性检测,对于检测结果处于临界值的电缆段应缩短检测周期多次复测,及时发现电缆金属护套接线方式失效导致的缺陷;三是结合电缆终端红外测温工作,重点关注尾管部位发现的电流致热型缺陷,排查是否由于终端所在电缆段金属护套接线方式失效导致。
高压电力电缆接地线电流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

高压电力电缆接地线电流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本文介绍了一起典型的 110 kV 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流超标的缺陷。
通过对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的原理分析和现场实际连接方式的对比分析,确认电流超标原因。
同时,提供了类似电流超标的预防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高压电力电缆;接地线;电流超标;原因;处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用电量增长迅猛,城市输电线路越来越多地采用高压电缆。
但相较架空输电线路,电力电缆因其隐蔽性高,结构也较为复杂,一旦出现故障,往往很难在数小时内处理好。
因此如何将电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成为电缆管理部门最为关心的问题。
下面介绍了一起 110 kV 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流过大的问题,通过对接地系统的分析,确定了缺陷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
1 设备概况110 kV 甲乙线为一条纯电缆线路,线路走向为甲变向乙变,全长 2 100 m。
敷设方式为排管和电缆沟混合敷设,电缆型号为 YJLW03-64/110 kV-1×630 mm2 ,甲、乙变电站内均为电缆户外终端,电缆全线共计 4 组中间接头。
该电缆线路建设工程完成投运于 2007-12-21,后经一次线路迁改工程,投运于 2011-03-18。
电缆第一次工程 ( 建设工程 ) 时,共安装 2 组中间接头,电缆全长 2 010 m,如图 1 所示。
图1 110 kV 甲乙线第一次工程 ( 建设工程 ) 系统电缆第二次工程 ( 迁改 ) 工程时,将 1 号接头至 2 号接头及 2 号接头至乙变段的电缆进行部分更改,增加两组接头。
原 2 组接头保留,修改接头顺序编号,如图 2 所示。
图 2 110 kV甲乙线第二次工程 ( 迁改工程 ) 系统2电流超标情况某日班组人员对 110 kV 甲乙线的金属护层接地电流进行检测工作。
当日测量了甲、乙两变电站内尾管接地电流,并与当时的负荷电流进行计算、比较。
根据 Q/GDW 11223—2014《高压电缆状态检测技术规范》,正常运行电缆接地电流绝对值小于 50 A、接地电流与负荷比值小于 20 %、单相接地电流最大值 / 最小值小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