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听课记录

合集下载

小学听课记录二十篇-小学听课笔记20篇

小学听课记录二十篇-小学听课笔记20篇

听课记录(一)授课教师:xx年级(班)一(1)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人民币的认识》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儿童歌曲《一分钱》,让学生说说歌曲的资料。

师:明白什么是人民币吗?你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引入新课,板书:人民币(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出示例1主题图片⑴看一看,说一说,你都认识那些币值的人民币?⑵认一认,辨一辨,说一说这些人民币的特征⑶师小结;全面认识人民币。

⑴认一认,辨一辨模拟人民。

⑵指名汇报:介绍所认识的人民币(三)兑换游戏:师出示物品及标价:橡皮:一角尺子:一元问:买这两样文具能够怎样付钱呢?2.同桌讨论、交流3.汇报:4.师小结,板书:1角=10分1元=10角(四)实践活动(五)巩固拓展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1、从歌曲《一分钱》导入,缩短了学生与学习资料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透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学生用心参与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表达潜力、注意力和观察力。

3、透过模拟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学会使用人民币。

4、教学有特色。

(二)授课教师:xxx年级(班)一(2)班课时:1科目:数学课题:《认识整时》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

师:这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你们猜猜他是谁?对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孙悟空,孙悟空小时候淘气顽皮,上学总是迟到,每一天早上,别人都去上学了,他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于是师傅送给他一份礼物,大家猜一猜,师傅买了什么东西给悟空?生:闹钟。

师:孩子们真聪明,孙悟空高兴极了,但是他不会看时间,他想请同学们和他一齐认识钟表,你们愿意吗?师:这天这节课我们就一齐来认识整时。

板书:《认识整时》二、探究新课1、认识钟面2、认识整时。

①、出示第64页主题图。

②、课件出示8时、3时、6时,学生认读。

③、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④、小结整时的读法。

三、课堂活动1、拨钟练习①师拨钟,小组抢答。

②学生挑战拨钟。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0篇)最新资料欢迎阅读XXX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一)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1、出示课件,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

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

抽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因此我将着力点放在了研究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

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潜力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

学生先自己练读喜欢的句子。

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3、研究第三段4、研究第四段(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五、说板书设计五彩缤纷丰收11、秋天的雨香甜好闻(钥匙)传递信息欢乐1最新材料欢送欣赏听课评析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快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二)听课记录一、激情,情境导入师:这天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艾滋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XXX,他才十岁。

XXX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请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快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若何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XXX和友情?是XXX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切感悟。

小学听课记录二十篇-小学听课笔记20篇

小学听课记录二十篇-小学听课笔记20篇

小学听课记录二十篇-小学听课笔记20篇听课记录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播放了儿童歌曲《一分钱》,并询问学生对歌曲的了解。

接着,老师引入了新课,板书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1.认识人民币:老师出示了例1主题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币值的人民币,并辨认真币的特征。

通过这一环节,老师希望学生全面认识人民币。

2.兑换游戏:老师出示了橡皮和尺子,并标出了它们的价格。

通过同桌讨论和交流,学生们探讨了怎样用人民币购买这些物品。

最后,老师进行了小结,板书了“1角=10分,1元=10角”。

三、实践活动学生们在模拟生活情景中进一步认识和学会使用人民币。

四、巩固拓展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在实践中学会了使用它。

同时,本节课也通过歌曲、小组合作研究、模拟生活情景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表达潜力、注意力和观察力。

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老师通过讲述XXX的故事,引入了新课《认识整时》。

二、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老师出示了第64页主题图,让学生认读8时、3时、6时等时刻。

2.认识整时:老师教授了整时的两种写法和读法,并进行了小结。

三、课堂活动1.拨钟练:老师拨钟,小组抢答或学生挑战拨钟。

2.填时刻表:学生们独立填写“XXX的一天”的时刻表。

四、全课小结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研究,认识了钟表和整时,学会了整时的写法和读法。

同时,老师也呼吁学生们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好好研究,成为有用的人。

研究,巩固新知1.在课本上完成练。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设计角的分类游戏。

3.学生自己设计角的分类图,并展示给全班。

三、课堂反思1.利用动画人物导入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研究中来。

2.在教学中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醒学生珍惜时间,爱惜时间。

3.教师结合学生的研究特点,设计游戏环节,让学生更加愉快地研究。

4.在教学中,应注意课堂环节的衔接,熟练掌握课件的使用,避免出现必要的失误。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通用7篇)_1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通用7篇)_1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通用7篇)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一、激情,情境导入师:这天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艾滋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

①读准字音。

②读懂词语。

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

板书:快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快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

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è)不幸染上了艾滋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全都躲)(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艾滋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听课评析艾滋病是透过血液等传播,跟艾滋病患者一齐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

其实,有许多像德诺这样染上艾滋病的人,需要大家的关心,支持,老师期望同学们都能像艾迪一样给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关心和爱护,让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完美。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2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教师联机出示地图,让学生自己找出西沙群岛。

(出示课件地图页)为同学们讲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以假想参观的方式进入西沙。

很快便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交流汇报。

此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以读为主线,首先让学生点击课文朗读,自由欣赏,初步感知课文。

(教师适时抛出西沙群岛“什么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件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

让学生到西沙小站尽情地畅游)第三环节:网络搜索,知识拓展。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小学语文听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一):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1、出示,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

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

抽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因此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

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潜力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

学生先自己练读喜欢的句子。

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3、学习第三段4、学习第四段(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五、说板书设计五彩缤纷丰收11、秋天的雨香甜好闻(钥匙)传递信息欢乐听课评析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快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的主题。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二):听课记录一、激情,情境导入师:这天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艾滋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快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快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精选10篇)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一)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1、出示课件,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

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

抽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因此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

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潜力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

学生先自己练读喜欢的句子。

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3、学习第三段4、学习第四段(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五、说板书设计五彩缤纷丰收11、秋天的雨香甜好闻(钥匙)传递信息欢乐听课评析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快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二)听课记录一、激情,情境导入师:这天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艾滋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快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快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小学听课记录(7篇)

小学听课记录(7篇)

小学听课记录(7篇)小学听课记录篇一教师讲故事: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提问:皇帝为什么连声叫好?板书:1、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导入新课)2、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3、自选方式朗读课文“个别,小组”,儿子和有钱媳妇,畜。

生不如,传疯了4、启发式提问(弄清事情起因和结果,激起学生好奇心)5、学生提问题,自然过渡到“过程”6、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板书:画多许多小骆驼许多骆驼头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7、用“虽然……可是……”句式评三个徒弟的画8、猜猜“大徒弟、二徒弟会对小徒弟说什么话?”(主角扮演)评:主角扮演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

梁教师抓住这一点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很好!9、让两位学生站起来读ppt上的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提问:你明白这幅画妙在何处?10、教师读故事:“深山藏古寺”,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中情景提问:皇帝会喜欢哪一幅画?给四幅画分别起名评析:杨教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

她是个善于调控课堂的教师。

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

貴州斗牛现场失控,太惨了。

教师用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导出新课。

该故事与课文中画骆驼的故事类比,立意都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导出课文题目。

该课最大的亮点是多媒体的使用。

教师课前收集了很多材料,做了精心的准备。

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观看课文录像,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感观认识,初步了解课文资料。

这样做限制了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是否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观看效果会更好呢?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有良好的教师语言艺术。

“我觉得你说得异常好,只是声音再大一点。

”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整堂课的总体设计是故事连故事,进行师生互动,进取,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

但我认为连续四个相似的故事,没有必要,反而缩短了课文的学习时光,显得喧宾夺主。

小学教师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教师听课记录精选10篇

小学教师听课记录精选小学语文听课记录教学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二、复习旧知:1、这些词语还认识吗?(钓鱼、从未见过、允许、遵守规定、铭刻)2、回忆课文写了什么?你能这些词语说出来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钓鱼”、“放鱼”)三、进入新课:第一板块:1、由学生的回答开始,教师:钓鱼和放鱼的孩子的现在的情况吗?2、引导读课文一到四小节:A、(出示课件:汤姆——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

他设计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日前……)他在接受采访时他对父亲让他放掉……表示感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设计师……B、引导读读课文一到四小节。

学生读课文。

(要求自由读)3、读书交流:一到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踊跃)1) 课文写……2) 我感受到这里景色很美;3)你知道涟漪是什么意思(教师不经意的随便问),我们把“涟漪”可以读得再美一些,齐读“涟漪”这一句;4)我读懂了他们高兴:两个感叹号。

5) 我读懂了他们钓到的鱼很大:弧形(读出“大”来),还有谁知道这条鱼很大?(大家伙)而且是大鲈鱼。

6) 引导读:“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三人)7) 此时,传来了爸爸的声音。

我们来读读课文中爸爸的语言。

(学生读书)A. 出示课件:父子的对话:爸爸:“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

B. 引导学生朗读这些话语:A、分角色;B、抓重点词语;C. 汤姆为什么要很不情愿地嚷起来?D. 汤姆不肯放鱼的原因是什么?(听课疑问:孩子们,别人回答问题时,你静静坐着脑子里在想什么?)E.介绍“规定”,问:“知道了吗?”F.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朗读,强调语气(斩钉截铁):“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先分别指读,接着邀请男子汉齐读;G.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用“不管……都……”说说生活中的事情。

(学生表达,教师评价)四、小结板书:自觉遵守规定。

第二板块:五、相信爸爸的这句话对大家的启发一定很深,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