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中医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

中医科护理年终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在中医科从事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临床工作
1. 护理病人555例,其中外来病人450例,住院病人105例。
2. 主要参与处理发热、咽喉炎、肠胃不适等常见症状病人的诊疗。
3.辅助进行针灸、推拿、中成药等中医治疗,配合医嘱正确使用。
二、教学工作
1. 对中医学生进行临床护理基础课程和技能培训15次。
2. 参与中医学校临床基地建设工作,做好学生临床实习指导工作。
三、科研工作
1.参与“中草药对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课题工作。
2.撰写《中医草药发热降温药物应用研究》论文1篇。
四、医护团建工作
1.参与组织科室年会和医护联欢活动。
2.组织开展护士技能竞赛和培训交流会等活动。
总体来看,本年度中医科护理工作顺利完成,学术水平和技能得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获得了保障。
新的一年,还需继续努力提升工作能力。
以上就是本人2018年年终工作总结报告。
2014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2014年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以“二甲”为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在总结上一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2014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我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按照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及国家中管局下发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患者及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根据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发展规划,在2014年将4个科室定为优质护理病房,分别为骨伤科、内科、外科和妇产科,4各科室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从住院病人向所有病人拓展,全院、全过程、全方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的要求,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强化职业护理工作,突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进一步夯实基础护理,做实专科护理,切实改善病人的体验,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科学、优质、满意的整体护理服务,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工作领导小组(一)医院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组长:吕宝剑副组长:覃淑惠许俊峰成员:杜高平魏思雨刘朝霞李亚群王敏敏许建汤袅袅吴险峰罗智钢杜厚明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护理部,由杜高平负责日常工作(二)各科室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各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按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制定各科室措施,抓好自查、落实、改进、总结工作,完成医院各阶段工作安排及工作要求,及时上报有关资料。
2014年度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2014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情况总结2014年12月黔东南州中医医院护理部一、基本情况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更好的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实施“全员培训、全面推行、动态管理”的原则,据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科室共9个,2014年以来共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数20个,病例数892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365例、中风(脑梗死急性期)9例、中风(脑梗死恢复期)31例、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127例、尪痹(类风湿关节炎)4例、面瘫病(面神经炎)63例、胸痹心痛病25例、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40例、混合痔51例、胆胀(胆囊炎)55例、肺胀(COPD稳定期)20例、喘病(COPD急性发作期)25例、吐酸病(胃食管返流)1例、胃脘痛(慢性胃炎)21例、呕吐(急性胃炎)10例、肺癌16例、白疕3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22例、紫癜风(过敏性紫癜)3例、乳腺癌1例。
各科室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护理效果评价、中医护理技术效果分析及护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汇报。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1、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2、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各科室患者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三)各科室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治疗时间不定,患者有时不能及时得到治疗2、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单一3、护患沟通欠缺4、患者对护士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有待提升整改措施:1、各科室应根据科室情况同一时间为患者治疗,以免患者不在病房耽误治疗时间,造成患者不满。
2、各科室加强护患沟通,通过加强护士培训,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3、各科室根据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多沟通,结合其他中医护理技术联合治疗。
4、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对宣教理解能力不同;个别科室护理人员忙于护理操作,未能充分进行健康指导;在今后护理操作中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于最佳治疗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范文)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正确体位(仰卧位时影响咳嗽的力量),根据病情按时给予拍背(肺阴虚、气阴两虚的患者干咳少痰或无痰不宜拍背),指导有效咳痰方法,进行深呼吸训练,可宣畅肺气,复肺肃降功能,调节水液代谢,有效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同时,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选穴:肺、气管—加强肺主治节功效,改善咳嗽、咯痰症状;神门、皮质-9- 下—镇静安神、调节气机、助心行血,改善气喘、憋闷症状。
以上护理方法配合医疗措施可以减轻患者咳嗽咳痰症状,使用本方案护理的23 例患者,咳嗽咳痰的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17例,占74%。
2.减轻胸闷气促通过半坐卧位、腹式呼吸训练,可以减轻心脏负荷;合理运动,应用移情调志等中医情志护理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消除焦虑、忧伤情绪,达到调节气血阴阳的作用;根据五音入五脏的中医理论,指导患者倾听商调音乐,以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缓解胸闷气促;遵医嘱耳穴贴压,选穴:肺、气管—加强肺主治节功效,改善咳嗽、咯痰症状;神门、皮质下—镇静安神、调节气机、助心行血,改善气喘、憋闷症状。
10闷气促患者,护理效果好或较好共10例,占100%。
3.减轻胃肠道毒副反应化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恶心呕吐、纳呆是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
耳穴贴压可以健脾和胃,调节中焦气机,选穴:脾脏—健脾益气,和中止呕;胃—主通降,以降为和;交感—调节植物神经;神门—镇静安神;穴位按摩通过局部刺激可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选穴:内关—和胃降逆,疏肝开郁;足三里—调理脾胃,扶正祛邪;给予辨证饮食指导,能够调理脾胃功能,增加食欲;应用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帮助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可以调和气血,促进脏腑功能恢复。
医院中医科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医院中医科工作总结(精选多篇)在我院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xx年里,我科在院领导正确的领导下,围绕我院xx年的工作主题开展各项工作,在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创建平安医院、医疗护理技术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以医院制定的“核心制度”为指引,锐意创新,奋发图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人才,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xx年度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
为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现将xx年的工作汇报如下:一、思想政治方面:我科全体医护人员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在狠抓业务学习的同时,坚持不懈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党的民族政策,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职工都深知新疆的稳定是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本和保证。
全体医护人员表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对民族分裂的战线上,努力加强科室内的民族团结,进一步提高了科室的思想政治意识,增强科室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医德医风方面:我科一直注重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医务人员道德修养,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
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医师,反复学习了医院的各种文件及规章制度。
提升科室服务质量,树立起优质的服务特色和行为规范。
组织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以及自治区的医务人员“十不准”,紧密围绕“服务”的基本理念,鼓励服务创新,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病人的生活和经济方面的困难,坚决杜绝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工作人员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科及医院在广大患者心中的形象,我们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正面教育,普及医德医风和岗位职业道德的修养,经常学习模范人物与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发扬先进和模范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
科内定期召开会议,强调安全和质量,每月进行自查自评,对安全以及质量检查不合格表现者给予两彻底:(1)彻底整改、(2)彻底查办。
2014年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试行版2014.2

4.药品要用原包装存放(4分)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4分)
1.一处不符合要求减1分
2.无菌物品过期减2分
3.打错针、发错药一次减1-4分
办公室、值班室管理:(5分)
1、办公室、值班室有管理制度,人走灯灭,及时上锁(1分)
2.语言文明、称呼得体,禁用服务忌语(1分)
3.做到三勤:勤观察、勤动手、勤动口;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五心:接待病人要热心、护理病人有爱心、观察病情要细心、为病人解答问题要耐心、对待工作有责任心(1分)
4.爱伤观念强,注意保护患者隐私(1分)
一处不符合标准减0.1-0.5分
病室环境
10.安全护理:(床档、床刹、摇把使用)无跌倒、坠床、烫伤等护理并发症(1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0.1-0.5分
专
科
护
理
20分
1.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医护沟通有效。(4分)
2.严格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正确评估患者潜在风险,掌握观察重点,病情变化时,能及时采取护理措施。(4分)
3.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安全措施有效,根据患者自理能力提供适宜的专科护理。(3分)
2.抢救仪器设备及药品严格交接,班班清点。抢救仪器定期保养、及时维护并按要求进行记录(5分)
3.抢救仪器设备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整理、定位放置,处于完好备用状态(7分)
4.护理人员掌握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8分)
5.抢救车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定人管理,定期检查,定期消毒,药品按批次使用,无近效期(三个月内)药品,药品使用遵循“先进先出”原则。(15分)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

中医优势病种总结我院骨科自2009年起,针对骨科中医优势病种制订了常规治疗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指导这些病种的中医治疗。
本科医生在临床医疗中尽量使用中医药参与治疗,要求全程按方案实施。
并于2010年对原有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
近一年的实施中,也累积了一些教训,对方案进行了总结和评估,以进一步提高认识和努力继承发掘发扬中医药。
全科的医生基本掌握了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案,中医疗参与率明显提高,也提高了广大患者对中医药的认识,使部分年轻患者也乐于接受中医药治疗。
实施方案一年多来,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中医药治疗参与率提高的同时,降低了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了本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部分我科的中医优势病种,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使用中医药治疗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和经济优势。
同时也发现一些中药对部分常见病的疗效存在明显不足,需要不断总结和优化诊疗方案,及时进行完善和舍弃。
针对不同的病种和不同疗效,制订进一步优化方案,分述如下:颈椎病是我科传统的中医治疗的优势病,将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为风寒痹阻证、气滞血瘀证、肝肾不足证,并相应制定方药规定为协定处方,分型进一步规范后,使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进一步提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我科传统中医优势病种,取得较好效果。
运用科室协定中药熏洗方,对伴急性滑膜炎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中药熏洗配合原有的金黄散外敷治疗,较好地解决了关节肿胀疼痛的症状,避免了对关节的反复穿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科病人较多的病种,对于需手术内固定的患者,进行反复研究,将小关节间隙下外缘作为进针点,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
总之,通过对中医优势病种的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不仅提高了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广大患者对中医药的认识和接受度。
自2011年开始,XXX对于缺血性中风这一优势病种制定了中医临床路径方案,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精选总结-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7
第二季度消渴辩证分型统计
第二季度
10, 12%1, 1% 9, 11%
11, 14%
1, 1% 4, 5%
45, 56%
肝胃郁热证 胃肠实热证 脾虚胃热证 上热下寒证 阴虚火旺证 气阴两虚证 阴阳两虚证
24
? 本次总结中,艾灸的应用病例数较少 ? 分析如下: ? 1、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内容掌握不全; ? 2、护士担心应用艾灸会烫伤患者;
25
?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
意:161人(83%);②一般: 33人(17%); 不满意: 0人。 ? 分析其原因: 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 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健康教育更 加专业、统一。 2.加强了护患沟通,赢得了患者 信任。
8
第三季度消渴辩证分型统计
第三季度 1, 1% 10, 10%
53, 50%
33, 31% 7,10,7,%10%%
肝胃郁热证 胃肠实热证 脾虚胃热证 上热下寒证 阴虚火旺证 气阴两虚证 阴阳两虚证
9
9月份消渴目证分型统计
9月份
2, 40%
2, 40%
1, 20%
气阴两虚证 肝肾阴虚证 阴阳两虚证
22
第三季度满意度评价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压敷 摩肠 贴贴 按灌 穴位 位药 耳穴 穴中
灸 艾
擦 涂
洗 泡
药药
中中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23
? 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贴敷、中药涂擦 、中药泡洗护理满意度都较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情况总结
2014年12月黔东南州中医医院护理部
一、基本情况
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更好的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实施“全员培训、全面推行、动态管理”的原则,据我院实际情况,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科室共9个,2014年以来共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数20个,病例数892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365例、中风(脑梗死急性期)9例、中风(脑梗死恢复期)31例、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127例、尪痹(类风湿关节炎)4例、面瘫病(面神经炎)63例、胸痹心痛病25例、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40例、混合痔51例、胆胀(胆囊炎)55例、肺胀(COPD稳定期)20例、喘病(COPD急性发作期)25例、吐酸病(胃食管返流)1例、胃脘痛(慢性胃炎)21例、呕吐(急性胃炎)10例、肺癌16例、白疕3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22例、紫癜风(过敏性紫癜)3例、乳腺癌1例。
各科室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的基本情况、护理效果评价、中医护理技术效果分析及护理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汇报。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情况
1、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情况
2、各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各科室患者对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三)各科室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1、治疗时间不定,患者有时不能及时得到治疗
2、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单一
3、护患沟通欠缺
4、患者对护士健康指导的满意度有待提升
整改措施:1、各科室应根据科室情况同一时间为患者治疗,以免患
者不在病房耽误治疗时间,造成患者不满。
2、各科室加强护患沟通,通过加强护士培训,提高与患
者的沟通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3、各科室根据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多沟通,结合其他
中医护理技术联合治疗。
4、由于患者文化程度不同,对宣教理解能力不同;个别科室护理人员忙于护理操作,未能充分进行健康指导;在今后护理操作中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处于最佳治疗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
1、评价方法
对各科室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天数及次数),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
3、护理效果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症状改善及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为主要评价指标。
通过开展辩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健康指导,绝大多数患者认为中医护理技术配合护理对疾病的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通过对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应用情况的总结,我院目前存在的问题
有开展的中医护理方案病种数太少,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单一,护患沟通欠缺等;开展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是一次交流活动,也是一次尝试,在今后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创新中医护理技术,规范中医护理行为,进一步发挥中医护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