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全册课目第l课你、我、他 7年级上册执教:何嘉僖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特征,对人物头像特征的表现方法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临摹练习,体会画家的表现方法、用笔技巧;培养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媒体准备:数码相机、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师自画像、多幅头像素描复印件。
一、导人新课教师: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相机记录珍贵的瞬问,留下美好的回忆。
今天老师也用相机给同学们拍照,大家可以在大屏幕上看老师拍的是准。
(拍照时注意学生表情的捕捉。
)利用数码相机拍学生头部特写,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二、分析同学、老师照片的头部特征教师:这个同学的笑容真灿烂,他的头发有点卷,脸圆侧的,眉毛很浓,眼睛笑成一条缝…… 教师:我还拍了一些同学熟悉的老师的照片,大家来看。
(此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同学或老师的头部特点。
)教师:同学们来到新的集体学习和牛活,彼此之间由陌生(课件播放)展示一些学生、老师的照片,把特征明显的五官局部放大比较。
变得熟悉,也许有的同学在班上已经有了好朋友,下面请同学说说你熟悉的同学的相貌特征,相信同学们都有敏锐的眼光,也相信同学们能尊重他人,正确评价。
(学生讨沦,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健康友好的态度分析,)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我们总结一下,刚才大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人物头部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对,刚才同学们丰要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分析人物头部特,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很多画家通过对人物头部的刻画传达人物的特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画家作品。
三、分析绘画作品中人物的头部特征教帅:这是宫六朝的一张素描作品——《小女孩》,同学们束分析人物的特征,(学生谈感受)教师:小女孩鼓着腮帮子,大大的眼睛注视前方,眉毛微锁,小小的嘴巴撅起,翘翘的,画家通过对五官的刻画把小女孩倔强的个性表现出来。
教师:这是画家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大家分组讨论画中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画家想表达什么情感。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你、我、他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的:1、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人物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3、让学生能大胆表现自己或同学的头像特征。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学具准备:肖像画复印件和绘画工具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对方的特征。
2、说说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
4、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二、新课教学1、作品分析:宫六朝的一副素描作品——《小女孩》出示作品:学生观察、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小女孩》。
2、作品分析: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出示作品: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3、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让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4、教师发一些头像素描作品(复印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把老农的质朴、善良、勤劳的品性生动地表现出来。
5、临摹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副画家的肖像画作品来临摹,仔细地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
(教师行间指导:表扬较为好的,纠正差的。
)三、本课小结1、本课教学内容概述。
2、本课学习情况小结。
3、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作业也完成得不错,但有的同学在临摹作品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作业有什么问题?二、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重点关注五官在不同角度观察时的特点。
2、和学生一起分析人的眼睛、鼻子、嘴巴在正面、3/4面、侧面观察时的特点,使学生感受结构关系,培养体积观念。
3、展示凡·高、毕加索、莫迪格利阿尼等画家的头像作品。
(在表现人物形象特征时,可以恰当地夸张局部特征,更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特点。
)三、练习1、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副肖像画,注意人物特征的把握,大胆的表现。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全册

第1课画画你我他一、教材简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单元。
通过欣赏、感受、体验“漫画自画像”的方式,尝试学习人物头部特征的表现方法。
本课旨在有意让学生通过观察,捕捉身边人物的典型特征,强调通过人物头部特征的刻画来捕捉人物形象、性格和精神状态,发展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漫画自画像”和“画画好伙伴”两个部分。
“漫画自画像”是学习用漫画的形式表现自我,“画画好伙伴”是在活动一“脸形”、“头发”的画法之上,重点体验“五官”的画法和用笔技巧。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学习活动一:漫画自画像1课时学习活动二:画画好伙伴1课时第 1 课时第 2 课时第2课卡通故事一、教材简析本课教材依据课标“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基本理念,选择学生喜爱、熟悉的卡通艺术展开教学。
现代生活中,卡通以其鲜明的主题,典型的形象,幽默风趣的造型,简洁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表达生活,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本课主要学习用卡通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自己的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具有通过用形象语言反映生活,抒发和传达作者情感观念的作用。
本课设置了两个学习活动,重点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的特点、表现手法和特殊语言。
并通过卡通形象的创作,编绘小故事的尝试练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课时安排约2课时学习活动一:“卡通形象造型特点”和“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1课时学习活动二:编绘卡通小故事1课时第 1 课时第 2 课时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一、教材简析本课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象征意义和色彩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学习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
按照课标“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有关要求,本课设置了欣赏感受和创作表现两个学习活动,旨在发展学生个性表现能力,传递思想感情。
教材以“向日葵”照片为导入,一方面使学生从向日葵的生长特性感悟生命的意义,让情感得到升华,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教版教案标题: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艺术元素;2. 学习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艺术元素进行创作;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美学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美术基本概念的介绍:线条、色彩、形状等;2. 线条的表现形式和运用;3. 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4. 形状的构成和表现;5. 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教学准备:1. 教材:《湘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2. 教具: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步骤:第一课:美术基本概念的介绍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概念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2. 教师讲解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概念的定义和特点;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概念的应用场景和表现形式。
第二课:线条的表现形式和运用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粗细线等,并解释其表现形式;2. 学生进行线条的观察和模仿练习;3. 学生使用线条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如画一朵花等。
第三课: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1. 教师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相、明度、饱和度等;2. 学生进行色彩的观察和分类练习;3. 学生运用水彩颜料进行简单的色彩创作练习。
第四课:形状的构成和表现1. 教师展示不同形状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2. 学生进行形状的观察和模仿练习;3. 学生使用不同形状进行创作练习,如拼贴画等。
第五课: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和步骤1. 教师介绍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如主题、构图、表现手法等;2. 学生进行创作艺术作品的构思和设计;3. 学生使用所学的线条、色彩、形状等进行创作。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观察学生的线条、色彩、形状等创作练习,评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2.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案

湘美版七年级美术教案【篇一: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术教案大全】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教案【美术教案】——《你、我、他》(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三)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四)教具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学具准备:绘画工具等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二、描述特征说说“他”的特征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
(如脸型、五官、性格等)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5、探索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讨论、猜想。
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
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课件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课件教案1.湘教版七班级上册美术课件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同学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现和讲解,使同学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难点、重点: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日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究竟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共同来初略争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三)新授:美术的概念:展现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
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1、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2、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制造艺术形象。
(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现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
另外,展现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加同学的实际感受,使同学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
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
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仰慕鄙视之情,从刻画微小的画面中,我们好像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3、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
天安门人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分类:A、日用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等)B、陈设工艺(象牙雕塑、装饰绘画)C、工艺美术:指有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D、建筑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结构方式、内外空间组织、装饰、颜色等各方面的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
湘教版初中美术 七年级上册术 教案大全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教案【美术教案】——《你、我、他》课型:造型·表现(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
4、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三)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四)教具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学具准备:绘画工具等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教师事先把学生准备的自己的照片收集放在一个小箱子里)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他”是谁?学生每人从箱子里拿一张照片,猜猜照片中的人物是谁?同学们,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没有猜出照片中的人物是谁,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刚进初中,有些同学不熟悉)那我们这节课就来互相认识一下。
(板书:你、我、他)二、描述特征说说“他”的特征看自己手中照片的人物,说说“他”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
(如脸型、五官、性格等)三、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1、《蒙娜·丽萨》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达·芬奇、《蒙娜·丽萨》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2、《凡·高自画像》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3、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4、现代版的《蒙娜·丽萨》5、探索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讨论、猜想。
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美术教案教材学段:七年级上册任教班级:C156、C157、C158教师姓名:段吉成所属学校:茶陵县潞水学校20XX年下期目录第一课你我他 1第二课我的故事 2第三课向日葵 3第四课梅竹精神 5第五课花圃7第六课和平鸽9第七课灯与光11第八课门12第一课你我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式,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欣赏作品以及指导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形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课时】共2课时【课前准备】各种特征的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对方的特征。
2、说说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
4、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二、新课教学1、作品分析:宫六朝的一副素描作品——《小女孩》出示作品:学生观察、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小女孩》。
2、作品分析: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出示作品: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3、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让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4、教师发一些头像素描作品(复印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把老农的质朴、善良、勤劳的品性生动地表现出来。
5、临摹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副画家的肖像画作品来临摹,仔细地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
(教师行间指导:表扬较为好的,纠正差的。
)三、本课小结1、本课教学内容概述。
2、本课学习情况小结。
3、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作业也完成得不错,但有的同学在临摹作品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作业有什么问题?二、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重点关注五官在不同角度观察时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教案教材学段:七年级上册任教班级:C156、C157、C158教师姓名:段吉成所属学校:茶陵县潞水学校2011年下期目录第一课你我他 1第二课我的故事 2第三课向日葵 3第四课梅竹精神 5第五课花圃7第六课和平鸽9第七课灯与光11第八课门12第一课你我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式,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欣赏作品以及指导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人物的脸形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课时】共2课时【课前准备】各种特征的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同桌之间相互说说对方的特征。
2、说说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
4、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二、新课教学1、作品分析:宫六朝的一副素描作品——《小女孩》出示作品:学生观察、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小女孩》。
2、作品分析:罗中立的一张油画作品——《父亲》出示作品: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3、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让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4、教师发一些头像素描作品(复印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把老农的质朴、善良、勤劳的品性生动地表现出来。
5、临摹练习:让学生选择一副画家的肖像画作品来临摹,仔细地体会画家的用笔技巧。
(教师行间指导:表扬较为好的,纠正差的。
)三、本课小结1、本课教学内容概述。
2、本课学习情况小结。
3、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讨论,作业也完成得不错,但有的同学在临摹作品时没有仔细观察,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作业有什么问题?二、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五官的比例关系,重点关注五官在不同角度观察时的特点。
2、和学生一起分析人的眼睛、鼻子、嘴巴在正面、3/4面、侧面观察时的特点,使学生感受结构关系,培养体积观念。
3、展示凡·高、毕加索、莫迪格利阿尼等画家的头像作品。
(在表现人物形象特征时,可以恰当地夸张局部特征,更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特点。
)三、练习1、为自己或同学画一副肖像画,注意人物特征的把握,大胆的表现。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习作展示:选出特征把握较好的作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
四、小结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用画笔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人物的特征不仅可以通过脸型、五官、发式、神态表现,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服装、道具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可见,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第二课我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卡通画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卡通画的主要特点,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加深对文化、历史和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在欣赏与创作中对所学知识的渗透理解。
2、过程与方法:欣赏、思考、讨论、练习、自我评价与老师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增添学生的幽默与智慧,激发学生寻找生活的神奇与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教学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学科间互相联系,实行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课时】共2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学生自备卡通画书、课本。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1、提问:你们最喜欢的卡通画、卡通片或卡通人物是什么?2、教师:《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我们很多人喜欢看的卡通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段。
(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鸭》VCD)3、提问:《米老鼠和唐老鸭》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教师:我们喜欢是因为米老鼠和唐老鸭的造型夸张、可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卡通画的造型方法,请同学们欣赏课本第6页的范画。
三、新课教学1、板书课题;我的故事。
2、引导学生欣赏课本第6页的范画。
3、结合作品欣赏,向学生讲解卡通画的主要特点: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表现语言简洁、生动幽默。
4、课堂活动一讨论:以课本中图片为例,说说卡通画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紧张、静止等情景的。
(启发学生在这些范画中找出表现声音、运动、速度、音乐的画面。
)5、课堂活动二讨论:观察课本中的卡通画图片并扮演喜、怒、哀、乐的表情,说一说卡通画是怎样表现丰富的面部表情的。
(教师出示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面部表情图片以供参考分析。
)6、课堂活动三趣味填图练习:请学生分别表演举重、射弹弓的动作及表情,再将课本第8页第二行的范画填入适当的面部表情。
(注意要点:动作与表情要协调。
)四、学生作业选一副自己喜爱的卡通画进行临摹。
(教师行间指导)五、本课小结本节课讲述了卡通画的特点和卡通画在形象、表情、装扮和情节诸方面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使同学们进一步的认识了卡通画,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欣赏并收集一些有趣的卡通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1、卡通画的特点及卡通画在形象、表情、装扮和情节诸方面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2、展示部分学生收集的卡通图片。
三、新课教学1、课堂活动一:看图和故事,尝试进行表演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只熊笨笨和老鼠聪聪同住在一个树洞里。
老鼠聪聪经常偷熊笨笨的食物吃,而熊笨笨却怎么也抓不住老鼠聪聪。
在烦恼中,熊笨笨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
熊笨笨买了一瓶呕吐药喷在奶酪上,自己假装睡在太阳下“哼、哼、哼”的打鼾。
老鼠聪聪见状,以为熊真的睡着了,于是偷吃了奶酪。
结果老鼠聪聪马上就大喊肚子疼,把所有食物都吐了出来。
熊笨笨见状高兴的直拍手,最后带着满意的笑容靠在树上睡着了。
老鼠聪聪被整得狼狈不堪,咬牙切齿的说:“我要报复你”。
老鼠聪聪也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报复计划,它趁熊笨笨睡熟后把超辣辣椒粉撒在熊的柠檬汁里。
熊笨笨醒来后感到口渴了,于是随手拿起柠檬汁一饮而尽。
突然,熊笨笨的脸“刷”的一下,双耳喷气,辣得口中吐火,一副难受的样子。
老鼠聪聪笑得前俯后仰。
有了这个教训后,熊笨笨和老鼠聪聪只好握手言和,块块乐乐的一起生活。
分角色表演:角色1:老鼠聪聪角色2:熊笨笨角色3:旁白2、课堂活动二:分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评选一个最佳小组。
3、赏析课本第8页的卡通画《进球》。
(看卡通画讲故事,让学生说说漫画《进球》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表现场景和心理感受的)4、课堂活动三:两三个学生为一组,分别讲述“我的故事”。
(注意情节性和故事性)四、学生作业任选一副课本第7页的卡通画,3人为一组共同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五、小结学习情况、课堂纪律小结。
第三课向日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学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之间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课时】共2课时【课前准备】录音机和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展示冷暖色调布置的房间图片,同时播放冬天刮风、下雨的声音。
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1)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天气里,外面刮着风,下着雨。
你外出归来,先后走进这两间房,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让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互动。
提问:(2)两间房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会不同?学生回答,老师暂不总结。
老师:这个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重点学习的课题。
二、新课教学板书课题:向日葵1、展示两组色彩卡片,与学生共同分析。
a 红橙黄b 蓝绿紫提问:这些颜色会让我们联想起什么?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2、展示课本11页风景图片。
提问:同一风景,画面色调不同,给人感觉相同吗?师生共同小结:“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
”色彩的这一特性常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用它来营造气氛和传达情感。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了解色彩富有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情性。
六个基本色相(红、橙、黄、蓝、绿、紫)的心理效应是色彩感情性表现的重要基础。
举例:欣赏课本12页作品《猴子吹号》。
提问:这副画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小结:在我国传统观念中,红色往往与吉祥、好运、喜庆相连。
这副画以红、黄色为主配以红、黄色的对比色蓝、绿色,画面色彩饱和强烈,营造出了一种“普天同庆”的喜庆气氛。
3、展示课本11页色彩搭配的图片。
提问:同一种颜色在不同色彩的衬托下,给人感觉相同吗?通过回答,提出色彩搭配知识。
如:服装的色彩搭配、家居的色彩搭配等。
让色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使学生认识到掌握色彩知识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展示课本11页不同形状、笔触的色块图片。
提问:同一种颜色,呈现出不同的形状、笔触时给人感觉相同吗?通过回答,让学生了解色彩能够表达情感,而且当它依附的线条、形状不同时,能够加强或减弱色彩给人的感受。
5、欣赏:凡·高—《向日葵》提问:凡·高的画,用笔、用色都很有特点。
为什么呢?讲解:色彩作为绘画表现的手段对人的视觉情感产生刺激作用。
这是由于人在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色彩心理反应。
《向日葵》用响亮的黄色和奔放有力的笔触,把向日葵绚丽的色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
从画中,我们会感受到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6、课堂活动(1)播放两首不同风格乐曲的片段。
引导学生体会这两首乐曲的主题、意境和节奏。
提问:如用色彩、笔触在纸上来表现这两首乐曲的意境、情绪、节奏,你会如何表现?(2)布置下节课的活动内容: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表现,并让学生做好准备。
最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下课。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讲的部分内容。
二、播放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文学作品片段。
引导学生表述对四季变化的情绪感受。
三、用色彩和笔触表现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提示:无需具体形象,用单纯的色彩组合,大胆尝试色彩的混合使用。
四、学生练习,老师巡回辅导,给学生提供参考。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提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1)既抓住四季色彩的共性,同时也要有个性的发挥。
如秋天,有的关注的是晴朗的天空、金色的大地、丰收的果实,画面呈现明朗欢快的色调。
有的则关注秋风、秋雨、落叶,画面呈现出悲凉的色调。
(2)注意画面笔触的变化,笔触与色彩的结合。
五、学生自评作业并进行课堂总结。
作业完成,请两三位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分析:说明四季给自己怎样的感受,为什么采用这些颜色、笔触来表现。
并将自我评价形成的肯定意见。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