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概况
湖北省农业简介

B.梅雨
我国江淮到日本东南部, 每年到春 末夏初时节, 常是降水量大, 降水次数 频繁, 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此时, 正 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 故称为`梅雨 ‘.又因梅雨期间天气闷热, 雨天多, 空气湿度大, 风力小, 光照少, 衣服物品 易受潮霉烂, 故人们又称`霉雨’。
C.梅雨对农业的影响
梅雨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农业生产 关系甚为密切.梅雨期间, 正是我国长 江中下游一带小麦、油菜、蚕豆收割, 水稻播种、插秧季节.梅雨来得过早 或过晚都会影响收成,梅雨期过长, 降 雨量过多, 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反之, 出现旱灾.因而, 适时适量的梅雨是农 业增产的重要条件。
➢经济作物获得较快发展 2019年,棉 花产量45.1万吨,比2019年增长39.8%; 油料产量274.7万吨,增长11.4%;水果 产量320万吨,增长43.5;茶叶产量9.7 万吨,增长43.6%;蔬菜产量3476万吨, 增长15.8%。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 2019年肉类总 产量392万吨,比2019年增长32.6%; 禽蛋产量143万吨,增长27.2%;牛奶 产量15万吨,增长51.8%,生猪出栏 3796万头。
稻两熟并存。 ➢分布 1.鄂中丘陵岗地 2.江汉平原 3.鄂东丘陵岗地
油菜
湖北是油菜生产大省,种植面积、
产量和“双低”化率(“双低油菜” 是指油菜籽中的油含芥酸低以及天然 毒性物质硫甙含量低的油菜。临床研 究结果表明,双低菜籽油的脂肪酸组 成是植物油中最合适的,因而被列为 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食品。)
湖北省农业简介
农学<二>班 孙志强
➢ 湖北省概况 ➢ 湖北省气候资源 ➢ 湖北省农业资源 ➢ 湖北省主要农作物 ➢ 我省在农业上取得的成绩 ➢ 南方农业景观 ➢ 水电站介绍 ➢ 江南水乡
湖北省经济发展分析

湖北省经济发展分析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经济大省之一。
近年来,湖北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日益增强。
本文将对湖北省的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一、湖北省经济总体情况截至2019年,湖北省的GDP总量达到了3.86万亿元,在全国居于较为靠前的位置。
湖北省作为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省份,其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平衡,以制造业、农业、服务业为主导。
湖北省拥有多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如武汉、襄阳、宜昌等,这些城市为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二、湖北省经济发展特点1. 制造业发展迅速:湖北省的制造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汽车制造、钢铁产业、电子信息等行业发展迅速,不仅为湖北省的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也为全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 农业结构优化:湖北省的农业以水稻、小麦、棉花等为主,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湖北省的农业产值不断提升,实现了从粗放型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3. 服务业蓬勃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北省的服务业迅速崛起,金融、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蓬勃发展,为湖北省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产业结构尚待优化:虽然湖北省的产业结构相对平衡,但仍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
2. 区域发展不平衡:湖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东部沿江城市经济较为发达,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滞后,需要实施差别化的发展战略。
3.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湖北省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加大环保力度,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四、未来发展建议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湖北省应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 优化产业结构:湖北省应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产业附加值。
3.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湖北省应注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湖北省各县(市区)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品种混杂退化;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与综合控制技术不配套,单产水平差 异大;土壤退化及污染;缺乏龙头企 业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深加工产品。
2、瘦肉型出口中猪。出口 13000 头,,07 年产值 占农业总产值的 2.1%。红安瘦肉中猪供港已有 20 年历史,目前年出口中猪达 10 万头规模,是农民 致富的支柱产业。
企业:罗田绿润食品公司、湖北华 丽食品公司。 高校、科研机构:武汉工业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
企业:湖北华丽食品公司、罗田食 为天公司 高校、科研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工业学院、省农科院、中国农 大等。 企业:罗田县牧工商公司、湖北长 宏农业科技公司、利泉冷冻食品加 工厂 高校、科研机构:湖北省农科院、 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2、甜柿。种植面积 12 万亩,07 年产值占农业总 产值的 2.16%。罗田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甜柿之 乡”,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甜柿原产地。
3、畜牧。养殖规模:生猪 24.45 万头、牛 1.34 万 头、家禽出笼 78.28 万只,07 年产值占农业总产 值的 23%。现建有万头猪场、千头奶牛场、千头 羊馆各 1 个。
企业:麻城市麻城黑山羊种羊场
3、麻城绿壳蛋鸡。麻城绿壳蛋鸡是大别山区自然 企业:麻城市麻城绿壳蛋鸡种鸡场
形成的以产绿壳蛋为特点的地方优良鸡种。
高校、科研机构:
1、双低油菜。种植面积 40 万亩,07 年产值占农 业总产值的 20%。
企业:武穴市福康油脂有限公司 高校、科研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
有机大米的开发;3、稻壳发电;4、
碎米、米糠等副产品深加工等综合利
用;5、农产品保鲜技术;6、优质稻 烘干技术 1、质量检测设备、营养分析设备配 套不齐全;2、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 3、存在品种筛选、种子繁育等技术 难题。
湖北省江陵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湖北省江陵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湖北省江陵县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对于县内农业生产的管理、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江陵县农作物种植面积、主要作物种类、产量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农作物种植面积据江陵县农业部门统计,江陵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5万亩,其中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蔬菜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水稻是江陵县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为8万亩,小麦、油菜、棉花、蔬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占有相当比重。
二、主要作物种类1.水稻江陵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生长。
水稻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以杂交水稻和早稻为主。
近年来,江陵县农业部门大力推广优质水稻品种,通过科技改良和管理提升,水稻产量逐年提高。
2.小麦小麦是江陵县的主要冬季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商品作物之一,栽培面积约为3万亩。
江陵县的小麦以丰收系列、优质高产系列为主,近年来由于气候影响,小麦产量略有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3.油菜油菜是江陵县的重要油料作物,也是冬春季的主要经济作物,栽培面积约占农作物总面积的1/4。
江陵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油菜生长,市场需求旺盛,产量稳步增长。
4.棉花、蔬菜等棉花、蔬菜等作物在江陵县也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不过相对于水稻、小麦、油菜来说较少。
棉花品质优良,蔬菜种类繁多,丰产且味美。
三、产量分析近年来,江陵县农业部门在农作物种植布局、耕作技术、品种改良、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科技推广和示范,生产规模和产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作物的产量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农业生产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问题与挑战1.气候变化江陵县地处长江流域,气候多变,季风影响明显。
近年来,气候异常频发,旱涝灾害频繁,影响了部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科技水平部分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和应用程度不高,科技含量低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依然存在,制约了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几省农业概况

几省农业概况近年来,中国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得到了高速发展,但是在农业领域,尤其是一些中西部地区,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省的农业概况,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河南省河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糖料种植、畜牧业生产和玉米种植省份,但是其农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土地和水资源的短缺。
河南省的地处黄河中游,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地下水丰富,但是也极为紧缺。
农民通常需要进行长距离的灌溉,而且由于过度使用,土地肥力逐渐丧失。
此外,河南省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民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也不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偏低。
因此,河南省需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节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并且教育农民接受新技术。
二、湖北省湖北省农业结构调整较快,其总产量逐渐提高。
然而,湖北省农业仍然存在一些困难。
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传统依赖于自然气候,无法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同时,由于湖北省地广人稀,管辖面积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难以达到理想水平,同时还存在土地流转不畅、土地利用率低、资源浪费较多等问题。
因此,湖北省需要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引进新技术和设备,逐渐实现区域内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三、四川省四川省是中国盛产农业用品的省份之一,包括茶叶、水果、蔬菜和家禽等。
但是,四川省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技术含量低,农民在农业领域经济效益偏低。
同时,由于一些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导致部分农产品需求量不足。
因此,四川省需要改进与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提高市场价格竞争力,增加农产品流通渠道,引入流通企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并提升农产品质量。
总的来说,几省在农业领域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包括土地和水资源的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科技落后、流通渠道不畅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投入到农业领域的科技和资金,引领并帮助农民采用新科技手段。
湖北省建始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

湖北省建始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与分析湖北省建始县是中国的一个农业大县,农作物种植面积广大,产量丰富,是湖北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
为了了解该县农作物的现状以及分析种植情况,进行普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对湖北省建始县农作物的现状进行普查与分析,希望对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状况有所帮助。
一、建始县农作物种植概况建始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属于湖北省荆门市辖区。
该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作物种植。
主要农作物种植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此外还有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
水稻是建始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丰富。
小麦和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相对较高,能够满足当地的粮食需求。
棉花种植也很普遍,棉花产量丰富,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还有一些瓜果蔬菜种植,比如西瓜、甜瓜、蔬菜等,为当地农民增加了不少收入。
二、建始县农作物现状普查为了全面了解建始县农作物种植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工作。
通过对该县各乡镇农作物种植情况的实地调查和数据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水稻种植面积大,产量丰富。
建始县水稻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通过普查发现,水稻的产量一直稳步增长,与以往相比有所提高。
2. 小麦和玉米产量稳定。
小麦和玉米是建始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一直保持较稳定的状态。
普查数据显示,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在近年来有所增加,但产量的增长幅度较小。
3. 棉花种植逐渐减少。
尽管建始县棉花产量丰富,但是普查数据显示,棉花种植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这可能与市场需求和农民种植意愿有关。
4. 瓜果蔬菜产量增长明显。
瓜果蔬菜种植面积虽然不大,但在近年来产量呈明显增长态势。
这些经济作物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需求,还为农民增加了不少收入。
以上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建始县农作物种植现状的客观真实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当地农业发展状况。
1. 水稻生产态势向好。
建始县地处湖北省,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种植。
湖北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主要经验
4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在农产品供应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 和社会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的条件下,积极推 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质产 品,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大力发展蔬 菜和林果业;并积极调整区域布局,将优势 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 产业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 产品转化力度,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
农业生产水平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 的美称,是中国淡水鱼生产第一省。主 要养殖品种有淡水鱼、龟、鳖、虾、蟹 等。水域面积2000万亩,事养殖水面 近900万亩。淡水产品产量达到200万 吨以上,人均占有淡水产品40公斤。
农业、农村经济改革的主要经验
湖北省同全国一样,在农业和农村 经济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通过这 些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农民 的收入。这些措施是:
谢谢大家
主要经验
3
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放松粮食生产
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在 发展市场农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高度重 视粮食安全问题,把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 本自给、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护粮 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点,实行耕地保 护制度、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 革,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宏观调控。
自然资源
湖北省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属亚 热带季风气候,农业自然资源十分丰 富。光、热、水资源充足,年平均气 温15-17℃,年平均日照时数12002200小时,全年无霜期230-307天, 年平均降雨量850-1700毫米。
种植结构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丰富,南北兼有。 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大麦、小麦、玉米、 薯类、豆类等;大田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 油菜、芝麻、花生、红麻、黄麻、苎麻、 烟叶等;特产作物主要有茶叶、桑树、柑 桔、梨、桃、苹果等。全省耕作制度以一 年两熟为主,三、四熟为辅,农作物复种 指 数 为 2 3 0 % 左 右 。
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摘要】湖北农业发展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但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主要分析了湖北农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紧张、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科技水平差距等问题。
土地资源紧张导致农业生产空间受限,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农田荒芜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等问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产出质量不稳定。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大土地保护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湖北农业才能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关键词】湖北农业发展、重要性、现状、挑战、土地资源、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未来展望、对策建议。
1. 引言1.1 湖北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湖北农业作为湖北省最基础的产业之一,对于保障当地居民的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农业不仅是湖北省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村居民的重要生计来源。
湖北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进程,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市场竞争的加剧,湖北农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和问题。
如土地资源紧张、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湖北农业产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当地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加强湖北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是当前湖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能够更好地了解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为湖北农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1.2 湖北农业现状概况湖北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湖北农业总面积约为2778万亩,农业总产值约为1800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西北(秦巴山脉) 大田作物
鄂东北(大别山山区) 大田作物
行 湖北省设有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 政 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01个县级单 概 位),1120个乡镇。 况 自 然 地 理 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处于地势第二级 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 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55.5%,丘陵和岗地占 24.5%,平原湖区占20%. 全省现有耕地面积502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8 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水稻种植面积2280 万亩,棉花种植面积650万亩,油菜种植面积 1280万亩,小麦种植面积1070万亩。 湖北省主要种植作物以水稻、棉花、油菜、小 麦为主,辅以蔬菜、柑橘、茶叶、板栗、烟草 等经济作物。
耕 地 面 积 种 植 结 构
鄂东南 (丘陵、 山区) 大田作 物
鄂西南(武陵山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巴山脉) 大田作物、经济作物
鄂中(江汉平原) 大田作物、经济作物
化 肥 用 量
化肥年需求量在522万吨左右,农业用肥主要有 尿素、钾肥、复合肥,磷酸二铵,主要使用季节 是3-7月份;工业用肥有尿素、氯化铵、磷酸一 铵、钾肥等。
两江水路区域覆盖了全省尿素用量的60%以上,约80-85万吨。
湖北省农业概况
农业生产、用肥季节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月
农用氮肥 农用复肥、 钾肥 工业氮肥、 磷肥、钾 肥
油菜冬腊追肥
水稻底肥和追肥
鄂西北小麦底肥
小麦冬腊追肥
棉花、水稻,经济作物需求 储备 储备
冬储
销售与补货 小麦杀虫杀菌剂
销售与补货
储备
农药
小麦除草剂
水稻用药
湖北作为传统农业省,用肥主要以水稻、棉花、油菜大田作物为主,辅以鄂西经济作物、 鄂西北旱田作物 近年,农民种植结构、养殖方式的变化,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提高,农民对高品质的复 合肥、农用钾肥需求缓慢恢复上升趋势,低浓度配比复合肥、小磷肥、小氮肥需求逐年萎 缩。 同时,土地流转的放开、引导,各地种植合作社、专业户雨后春笋般涌现,“认可高投 高产、精算投入产出比”,成为这一新型农业种植群体的鲜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