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新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word教案-生物知识点总结
《专题3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菊花的组织培养》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菊花的组织培养”,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特别是对菊花组织培养的实践操作进行详细学习。
二、学习目标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了解菊花组织培养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3. 学会制备菊花外植体及初步的继代培养操作。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制备外植体和继代培养的技能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评价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分析以及科学表述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菊花的美丽图片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菊花的繁殖方法和组织培养的优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及方法,重点讲解菊花组织培养的流程,包括外植体的制备、消毒、接种、继代培养等步骤。
3.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制备菊花外植体的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菊花组织培养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方法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特别是菊花组织培养的重要性和优势。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进行一次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课时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总结技能掌握情况,分析自己在知识理解上的不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word学案二

新人教版生物选修1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word学案二学习目标1.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差不多原理。
2.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差不多技术。
3.进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概念和过程2.阻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难点:1.阻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自主探究一.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概念和差不多过程1.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概念(1)细胞分化: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都会显现稳固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就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基因__________的结果。
(2)细胞的全能性:__________的植物细胞仍旧具有发育成为__________的潜能。
细胞全能性是组织培养的差不多原理。
(3)愈伤组织: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通过__________过程形成的组织,就叫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__________的呈无定形状态的__________。
(4)脱分化:由__________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__________的过程,称为脱分化,又叫去分化。
(5)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连续进行培养,又能够重新分化成__________,那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6)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片段。
2.植物组织培养的差不多过程人为使用植物激素操纵移植——→试管苗———→完整的植物体二.阻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内部因素: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专门大。
同种植物材料,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也会阻碍实验结果。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样选择__________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外部因素:(1)营养条件常用的是__________ 培养基,其要紧成分包括: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3.1《菊花的组织培养》学习要点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知识结构学习目标1.通过对教材的阅读,能够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进行菊花或其它植物组织培养。
2.通过本节学习,能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学会运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概念和过程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难点:1.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学习要点总结学习目标一:掌握与本节课知识点密切相关的概念: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愈伤组织、脱分化(去分化)、再分化;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1)基本概念细胞全能性:指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细胞分化: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会出现稳定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愈伤组织: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脱分化(去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2)过程植物组织→形成愈伤组织→长出丛芽→生根→移栽成活学习目标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材料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同一种植物材料,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也有影响。
幼龄、保存时间短的植物材料容易培养成功。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芽。
(2)营养因素的影响需要配置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MS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如N、P、K、Ca、Mg、S;微量元素,如B、Mn、Cu、Zn、Fe、Mo、I、Co;有机物,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蔗糖等。
高中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1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课题目标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进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课题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三、课题背景分析课题背景介绍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说明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参见下文的参考资料)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基础知识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知识要点:1.细胞分化的概念;2.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教学建议: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师最好在课前准备已脱分化的愈伤组织和再分化的丛芽等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以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知识要点: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培养基配制、外植体的选取、消毒、接种、培养、移栽和栽培等。
教学建议: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很多。
关于培养基,可以利用旁栏思考题,让学生通过与微生物培养基配方的对比来认识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的特点。
关于植物激素的使用,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旁栏有关植物激素的介绍,还可以回顾高中必修教材《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内容。
五、实验安排及注意事项(一)课时安排的问题本课题耗时较长,需要提前做好计划。
有关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培养基高压灭菌、组培苗的培养和继代以及栽培管理等工作,可在课下进行。
如果课时紧张,外植体的消毒和接种也可以在课下进行。
课上学生只需做一些关键步骤的操作,如愈伤组织的继代、分化转瓶、丛芽继代、生根转瓶等。
建议第一课时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学习操作方法并使用各种母液配制培养基。
第二课时学习外植体接种或继代转瓶。
此后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做观察记录。
第三课时做生根组培苗的移栽。
大田栽培或盆栽管理工作可以在课外组织同学来做。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讲义专题3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学习目标:1.知道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组织培养流程及影响组织培养的因素。
(重点) 2.识记MS培养基的营养要素及功能。
(重点) 3.尝试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
(难点)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细胞分化:在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基本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完整植株①愈伤组织:由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经脱分化形成的一团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②脱分化:又叫去分化,是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③再分化:愈伤组织继续培养,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植物材料①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②同一种植物材料,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营养物质①大量元素,如N、P、K、Ca、Mg、S。
②微量元素,如B 、Mn 、Cu 、Zn 、Fe 、Mo 、I 、Co 。
③有机物,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蔗糖等。
(3)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二者的浓度、使用的顺序及用量的比例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4)环境条件:如pH 、_温度、光照等,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将pH 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 ℃,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 h 。
3.菊花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 制备MS 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1)制备MS 固体培养基:配制各种母液―→配制培养基―→灭菌。
(2)外植体消毒:取菊花嫩枝―→流水冲洗―→加洗衣粉刷洗―→流水冲洗20 min ――→吸干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6~7 s ―→无菌水清洗――→吸干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1~2 min ―→无菌水清洗(至少3次)。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三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目标】1、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根本过程2、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 ,培养学生活学活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教学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一、根底知识〔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根本过程1.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 ,相同细胞的后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如:受精卵增殖→生长→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
〔3〕特点:①持久性: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在______期到达最大限度。
②稳定性:细胞分化是稳定的 ,一般是____________的。
③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 ,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4〕结果: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5〕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2.细胞全能性〔1〕定义:生物体的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的特性。
〔2〕原理: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 ,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3〕实例:已分化的植物细胞 ,仍具有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 ,从整个细胞来说 ,全能性受到限制。
但它的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能性的比拟: 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3.植物组织培养〔1〕必要条件:①细胞离体;②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
〔2〕原理:细胞的全能性〔3〕相关概念:①外植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选修一教学设计7:3.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课题一菊花的组织培养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2.学科:生物3.课时:5课时(讲2课时;操作及分析3课时)4.课前准备:教师:学导式教学教学、多媒体、相关教学资料学生:复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特别是培养基配制方法、无菌操作技术;复习必修一细胞的分化、必修三植物激素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课题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三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熟悉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2、简述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或花药培养的各种因素,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3、通过联系农业生产实际,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培养基制备、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以及栽培等基本操作技术。
2、归纳MS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并设计表格比较微生物培养基与MS培养基的配方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史,课下查阅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资料,关注学生科学态度的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感受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课题重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课题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三、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1)该课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三的重点内容、必选内容,课标要求尝试培养基制备、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以及栽培等基本操作技术。
需要专题二中的培养基配制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
(2)该课题与必修模块的联系:必修1模块中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让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外界条件、组织培养的过程以及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必修3 模块中植物激素调节;必修2模块中单倍体育种(3)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操作复杂而精细,操作难度较大的实践活动,其操作流程包括:配制母液、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外植体选择和消毒、接种、形成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和生根、组培苗移栽等操作环节,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准备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得点学习组培的基本原理和进行外植体接种操作为主。
人教版选修一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教学重难点
★课题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课题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探讨学习了如何从土壤中分离出尿素分解菌和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及 其计数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研究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思考3〗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思考4〗选取生长旺盛嫩枝进行组培的原因是嫩枝生理状态好,容易诱导脱分 化和再分化。
1.7营养: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其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N P、S、K、Ca
Mg微量元素是Fe、Mn B、Zn、Cu Mo Cl、Ni、I、Co,有机物有甘氨酸、 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来源:]
A.细胞失去全能性B.不同的细胞,基因是不同的
C.不同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
5.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
A.生物体细胞具有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B.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C.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
D.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 率。
1.4愈伤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其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 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思考2〗填表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
组织粪型
细胞来源」
細胞形态「
细胞结构]
細胞排列*
细胞去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菊花组织培养
要点1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当植物细胞脱离了原来所在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而处于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即细胞全能性)。
要点2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1)基本过程
(2)基本概念
细胞分化: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会出现稳定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愈伤组织: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脱分化(去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3)植物体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
脱离原来所在植物体(离体)、营养供给、激素控制、无菌条件、适宜的温度、PH和光照等。
要点3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1)材料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也容易进行组织培养。
同一种植物材料,材料的年龄、保存时间的长短也有影响。
幼龄、保存时间短的植物材料容易培养成功。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芽。
(2)营养因素的影响
需要配置适宜的培养基,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 MS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大量元素,如N、P、K、Ca、Mg、S;微量元素,如B、Mn、Cu、Zn、Fe、Mo、I、Co;有机物,如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以及蔗糖等。
(3)激素的影响
在配置好的MS培养基中,常常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植物激素的浓度、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用量的比例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
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将pH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18~22℃,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h。
要点4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保持遗传性状的一致;可以实现花卉的连续生产,不受开花季节的限制。
要点5 实验操作
(1)制备MS固体培养基
①配置各种母液
将各种成分按比例配制成浓缩液,使用时,根据浓缩液比例计算用量,加水稀释。
②配置培养基
③灭菌
(2)外植体消毒
①过程
流水冲洗→软刷刷洗→流水冲洗20min→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摇动2~3次,持续6~7s→无菌水清洗→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1~2min→无菌水中至少清洗3次。
②注意事项
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既要考虑药剂的消毒效果,又要考虑植物的耐受能力。
(3)接种
接种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将工作台擦拭一遍。
将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整齐地排列在酒精灯左侧。
将消过毒的菊花茎段在无菌培养皿中切成小段(长约0.5~1cm)。
左手持锥形瓶,右手拉开捆扎锥形瓶的绳子,并将封口膜攥于右手手心,以避免封口膜接触瓶口的一面被污染。
左手持瓶,使瓶口旋转通过火焰;右手用镊子夹取菊花茎段,插入培养基中。
插入时应注意方向,不要倒插。
接种后,将封口膜重新扎好。
(4)培养
在无菌箱中培养,温度控制在18~22℃,每日用日光灯光照12h。
(5)移栽
先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试管苗在培养间培养几日。
然后用清洗根部的培养基,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土壤中。
(6)栽培
要点6 疑难解答
(1)你能说出MS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吗?同专题2中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相比,MS培养基的配方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提供植物细胞生活所必需的无机盐;蔗糖提供碳源,同时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甘氨酸、维生素等物质主要是为了满足离体植物细胞在正常代谢途径受到一定影响后所产生的特殊营养需求。
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
与微生物的培养不同,MS培养基则需提供大量无机营养,无机盐混合物包括植物生长必须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2)你打算做几组重复?你打算设置对照实验吗?
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做不同的材料或配方,最后分别汇报成果。
但每种材料或配方至少要做一组以上的重复。
设置对照实验可以取用一个经过灭菌的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与接种操作后的锥形瓶一同培养,用以说明培养基制作合格,没有被杂菌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