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1节电子发现

合集下载

教法分析18.1 电子的发现

教法分析18.1 电子的发现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1节电子的发现P52阴极射线小标题中主要说的是气体放电,可以略去。

但要让学生明白以下思路(不要求学生复述):连在电源负极上的某些金属在强电场(高电压)、高温、紫外线的作用会发出一种射线,这种射线叫做阴极射线↓关于阴极射线的两种观点:电磁波~粒子流?↓J. J. 汤姆孙测量阴极射线的比荷(复习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阴极射线由带电粒子组成但粒子或者质量非常小,或者电荷量非常大↓汤姆孙又直接测量了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与质子相当(负电)质量比质子小得多↓发现电子P53思考与讨论q,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其质量之比——比荷m量。

根据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受力的情况,可以得出组成阴极射线的微粒的比荷。

建议你依照下面的提示自己算一算。

1. 当金属板D、F之间未加电场时,射线不偏转,射在屏上P1点。

施加电场E之后,射线发生偏转并射到屏上P2处。

由此可以推断阴极射线带有什么性质的电荷?21块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再施加一个大小合适、方向垂直于纸面的磁场。

这个磁场B应该向纸外还是向纸内?写出此时每个阴极射线微粒受到的洛仑兹力和电场力。

两个力之间应该有什么关系?据此算出阴极射线的速度v的表达式。

由于金属板D、F间的距离是已知的,两板间的电压是可测量的,所以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也是已知量。

磁感应强度B可以由电流的大小算出,同样按已知量处理。

3. 如果去掉D、F间的电场E,只保留磁场B,磁场方向与射线运动方向垂直。

阴极射线在有磁场的区域将会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圆弧。

此时,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洛仑兹力。

q的表达式了。

这里要用到步骤2按照以上步骤就可以写出比荷m中求出的阴极射线速度v的表达式。

目的:复习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

P56第4题与此题相似。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1节 《电能 电功》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1节 《电能  电功》
3 265.4 -3 246.8
18.6
新式电能表
IC卡电能 表
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
电子式预付费电能表主要优点
●IC卡预付费用电,先买电,后用电;
●长期工作不须调校;
●一户一卡,具有良好的防伪性;
●剩余电量不足报警;
●超负荷报警;
●能记录用户所发生的最大负载;
●可显示用户的当前负荷;
●采用数码管显示,插卡即显示电量。
解析:1度=1kW·h=1000W·h,则 160W·h=0.16kW·h=0.16度 =0.16×3.6×106J=5.76×105J
知识点 2 电能的计量
电能表(电度表)是 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 间内消耗多少电能的 仪表。
计数器: 红框里的数字 是小数点后面 的数字。
计量单位:kW·h 即:度
转盘: 显示电路中是 否在消耗电能。
例2 阻值为4Ω的小灯泡同一个阻值为2Ω的定值电阻串联在6V
的电源上,则通电1min后,电流通过小灯泡所做的功为( A )
A.240J
B.360J
C.480J
D.720J
解:由题意可知,灯泡L与定值电阻R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
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I U 6V 1A R R 4 2
生产铅笔90支
2. 小明家六月份上半月的电能表示数如 图所示,小明家半个月消耗电能 ___1_0_0___kW·h,如果1度电的价格是0.5
07815
6月1日上午
元,半个月应付电费__5_0___元。
08815
解:由图可知,半个月消耗的电能:
6月15日中午
881.5kW·h-781.5kW·h=100kW·h=100度

第1节 电能 电功

第1节  电能 电功
解析: 电池参数有:电压和安时容量(A· h) 安时容量=放电电流(A)×放电时间(h) 750 mA· h= 750 mA×1 h It W = UIt = 3.6 V×0.75 A×3 600 s = 9 720 J
3.有关电功计算的导出公式
U2 t W= R W = I2Rt
W = UIt I= U R
5.小明家电能表月初的示数如图所示。如果他家 —个月用了120度电,则月末电能表的示数应 为 kW·h,他家本月应交电

/(kW·h)]。
元[当地电费价格为0.5元
【解析】本题是一道实际应用型试题,考查学生
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电能表 是测量电功的仪表,计数器上的单位是kW·h,根据 电能表月初的示数和消耗的电能,月末的示数应 为W2=W+W1=120kW·h+82.6kW·h=202.6kW·h,他家应 付电费为120kW·h×0.5元/(kW·h)=60元。 答案:202.6 60
解析: 90 mA=0.09 A W=UIt =220 V×0.09 A×5 h=0.099 kW· h 这只节能灯工作5 h消耗的电能是0.099 kW· h, 即0.099 度。
练一练
2.手机、数码相机等常用充电电池作为电源, 某手机电池的电压为3.6 V,安时容量为750 mA· h。 它充满电后所储存的电能是_______J 9 720 。
之差 。 2.读数方法:电能表计数器上前后两次示数_____
三、电功
电 能转化为 其他形式 1.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将___
_________的能的过程。
电流 、 电压 、_____ 2.影响因素:电流做功的多少跟_____ 通电时间有关。 _________ W=UIt 。 3.计算公式:______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

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课标要求:结合实例理解电功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的来源及应用,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

2.知道电能的单位,认识电能表,会认读电能表,会通过电能表计算家庭电费。

3.能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电能转化是通过电流做功实现的。

4. 理解电功的概念、单位及其公式,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5.通过对“1度电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节能意识。

重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和应用,电能表读数。

难点:结合实例理解电功,计算电功。

教学方法:利用导学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分段小循环学练。

课堂活动:一、利用两张生活图片引入新课。

(投影出示)二、电能请阅读87页至88页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1.电能来自哪里?(1)发电厂中的发电机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2)干电池、蓄电池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3)卫星太阳能电池板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2.电能去哪儿啦?(1)电灯把电能转化为_____能,为我们照明。

(2)电风扇把电能转化为_____能,使我们凉快。

(3)电热器把电能转化为_____能,烧水、取暖。

3.电能的国际单位:______,符号______生活中的电能单位:______,符号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________________4.引导学生电能小结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

即:使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5.教师精讲电能的国际单位:焦耳(J)生活中的电能单位:度,千瓦时(kW·h)1 度=1 kW·h = 3.6×106 J三、电能的计量(一)请学生阅读88、89两页完成下列问题:1、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用________来计量2、 220V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0(20)A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00r/kwh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0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二月份共用电________kw·h每度电按0.5 元计算,二月份的电费为___________(二)提问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补充:有一种电子式单向电能表已开始使用,其中没有转动的铝盘,靠内部的电子电路计算电能,读数由液晶板显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案:第十八章 第1节 电子的发现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学案:第十八章 第1节 电子的发现 -含答案

第1节电子的发现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2.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电子。

3.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电子电荷量。

4.密立根实验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带电体的电荷只能是e的整数倍。

一、阴极射线1.实验装置:如图18-1-1所示真空玻璃管中K是金属板制成的阴极,A是金属环制成的阳极;把它们分别连在感应圈的负极和正极上。

图18-1-12.实验现象:玻璃壁上出现淡淡的荧光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影。

3.阴极射线: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阴极射线。

二、电子的发现1.汤姆孙的探究(1)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和磁场,根据偏转情况,证明它是B(A.带正电B.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它的比荷。

(2)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都相同。

证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

(3)进一步研究新现象,不论是由于正离子的轰击,紫外光的照射,金属受热还是放射性物质的自发辐射,都能发射同样的带电粒子——电子。

由此可见,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2.密立根“油滴实验”(1)精确测定电子电荷。

(2)电荷是量子化的。

3.电子的有关常量1.自主思考——判一判(1)玻璃壁上出现的淡淡荧光就是阴极射线。

(×)(2)玻璃壁上出现的影是玻璃受到阴极射线的撞击而产生的。

(×)(3)阴极射线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4)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5)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是电子。

(√)(6)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电荷量可以取任意数值。

(×)2.合作探究——议一议气体放电管中的气体为什么会导电?提示:气体分子内部有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数量相等,对外呈电中性,当分子处于电场中时,正电荷和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相反,电场很强时正、负电荷被“撕”开,于是出现了等量的正、负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定向运动,气体就导电了。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物理世界电能表佩戴手表,掌握时间,秒针常被忽视,但特殊情况又非用秒针不可.例如:在测量“学生1分钟跳绳的次数”时,需用手表的秒针来计时.电能表测电能也是如此.人们只关注电能表表格上的数字,而忽略了电能表转动的转盘,它就是电能表上的“秒针”.如图所示,要弄清转盘的作用,首先要理解电能表“1 500 r/(kW·h)”的意义.它表示家庭每用电1 kW·h(即1度电),转盘转动1 500转,转盘转动表明家庭正在用电,转盘不转表明家庭此时没有用电。

每家每户都有电能表,你观察过你家的电能表吗?你家的电能表上都有哪些数据?都代表什么意思?赶快去看看吧。

假如是你家某个月用电300度,算一算你家的电能表转盘转过多少圈。

知识导航重点:理解电能表“××××r/(kW·h)”的意义,理解电能与电功之间的关系。

1.电源是将能转化为能;用电器是将能转化为能.2.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是,符号是,也称 .1 kW·h = 度= J.3.电能表是测量的仪器,读数时要注意,最右边一位是小数,电能表的单位是________.一个电能表上标有“600 r/(kW·h)”的字样,表示:每消耗1 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动转.4.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即电功。

电流做功的多少跟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关系,电流做功的多少可用计算式表示为__________ 典例精析【例】小明家的电能表上标着3 000 r/(kW·h),一次他为测量他家电视机每天消耗的电能,他断开家里其他所有电器,只打开电视机,测得15 min内电能表转盘转过了90 r.他统计到他家电视机每天平均工作6 h,因此得出电视机一天消耗电能为kW·h,若电价是0.50元/(kW·h),则一个月(按30天计算)仅电视机就需要支付电费元.分析与解答由题意可知,用电器每消耗1 kW·h电能,电能表转3 000 r,那么15 min 转过了90 r,消耗的电能为90r/3 000r/ kW·h=0.03 kW·h,则1 h消耗的电能为0.12 kW·h,一天6 h消耗电能为0.12 kW·h×6=0.72 kW·h,每月需支付的电费为0.72 kW·h×30×0.5元/(kW·h)=10.8元.第5题图小锦囊 在利用电能表测量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时,要看清该电能表每消耗1 kW ·h 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动的转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 电功》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 电功》教学设计
问题七、“600revs/kW•h”是什么意思?
3.电能表的读数
教师:电能表不是测量工具,不能像电流表和电压表那样即时读数。由于它要计量一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所以我们应该记录前后两次读数,然后应该怎样做才会知道这段时间用了多少电呢?
4.各种电能表
教师:实际上,除了我们刚才讲过的这个机械式电能表外,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电能表,请大家阅读教材89页前半部分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2.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等科学方法。
3. 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树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对待物理学习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4. 社会责任:通过了解电能和电功的应用及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等社会实践活动。
回答: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回答:水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回答: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阅读教材并回答:度的学名是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
回答:J。
回答:
1KW•h=3.6×106J。
阅读教材。
回答:用来计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消耗的电能。
回答:用电器消耗电能时,圆盘转动,带动上面的计数器计量电能。
回答:以“千瓦时”为计量单位。
二、教材特点分析
1. 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教材在介绍电能和电功的基本概念时,力求准确、简洁,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核心概念。同时,教材还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2.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在介绍电能和电功的计算方法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理解。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电能和电功的转化过程,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019年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1节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电子的发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2019年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第1节第2节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电子的发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得出结论:电荷量是量子化的,电荷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 e 的 整数倍.
答案:电荷量是量子化的,电荷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 e 的整数 倍
对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理解 1.装置:放射源、金箔、荧光屏等,如图所示.
2.现象 (1)绝大多数的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少数 α 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 (3)极少数 α 粒子偏转角度超过 90° ,有的几乎达到 180° . 3.注意事项 (1)整个实验过程在真空中进行. (2)α 粒子是氦原子核,体积很小,金箔需要做得很薄,α 粒子才 能穿过. 4.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不能解释 α 粒子大角度散射的实验结果.
做一做
关于原子结构,汤姆孙提出“葡萄干蛋糕模型”、 )
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如图甲和乙所示,都采用了类比推 理的方法.下列事实中,主要采用类比推理的是(
A.人们为便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建立质点模型 B.伽利略从教堂吊灯的摆动中发现摆的等时性规律 C.库仑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提出库仑定律 D.托马斯· 杨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证实光是一种波
电子比荷的测定 1910 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简练而 又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更重要的是密立根实验发现电 荷是量子化的, 即任何电荷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 e 的整数倍, 并求得了元电荷即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e.
密立根实验的原理 (1)如图所示, 两块平行放置的水平金属板 A、 B 与电源相连接, 使 A 板带正电,B 板带负电,从喷雾器喷嘴喷出的小油滴经上 面金属板中间的小孔,落到两板之间的匀强电场中.
(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
(2)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是电子.( √ ) (3)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电子电荷量可以取任意数值. ( × ) (4)α 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是符合事实的. ( × ) (5)α 粒子散射实验中大多数 α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或反弹. ( × ) (6)α 粒子大角度的偏转是电子造成的.(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几何知识求出其半径r。
(3)由以上两式确定粒子的比荷表达式:
q m

E B2r
,最后
经定量计算汤姆孙认定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为电子。
2.关于电荷的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的电量是由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得的
B.物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C.物体所带电荷量最小值为1.6×10-19 C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解析:阴极射线实质上就是高速电子流,所以在电场中偏向正 极板一侧,A正确。由于电子带负电,所以其受力情况与正电荷 不同,B错。不同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都是电子,所以它们的 比荷是相同的,C错。在汤姆孙实验证实阴极射线就是带负电的 电子时并未得出电子的电荷量,最早测量电子电荷量的是美国 科学家密立根,D正确。 答案:AD
带电粒子比荷的测定
[例2] 如图18-1-6所示为汤姆孙用来测定电子比荷的 装置。当极板P和P′间不加偏转电压时,电子束打在荧光屏 的中心O点处,形成一个亮点;加上偏转电压U后,亮点偏 离到O′点,O′点到O点的竖直距离为d,水平距离可忽略 不计;此时在P与P′之间的区域里再加上一个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调节磁感应强度,当其大小为B时,亮 点重新回到O点。已知极板水平方向长度为L1,极板间距为 b,极板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2。
(3)当射线在D、E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有:qE=Bqv。
当射线在D、E间的磁场中发生偏转时,有
Bqv=mrv2,同时又有:L=rsin θ,如图。
可得:mq =EBsi2nLθ。 答案:(1)负电 (2)垂直纸面向里
Esin θ (3) B2L
[随堂基础巩固] 1.发射阴极射线的阴极射线管中的高电压的作用是( )
偏,则
()
图18-1-5
A.导线中的电流由A流向B
B.导线中的电流由B流向A
C.若要使电子束的轨迹往上偏,可以通过改变AB中的电流
方向来实现
D.电子束的轨迹与AB中电流方向无关
[思路点拨] 根据阴极射线的性质和左手定则进行判断 。
[解析] 阴极射线是高速电子流,由左手定则判断可知 ,磁场垂直纸面向里,由安培定则可知,导线AB中的电流 由B流向A,且改变AB中的电流方向时可以使电子束的轨迹 往上偏。故选项B、C正确。

十第
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章节
理解 教材 新知
把握 热点 考向
应用 创新 演练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2.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电子。 3.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 了
电子电荷量。
阴极射线
[自学教材] 1.演示实验 如图18-1-1所示,真空玻璃管中K是金属板制成的 阴极 ,接感应线圈的负极,A是金属环制成的阳极 ,接 感应线圈的正极,接电源后,线圈会产生 近万伏 的高电压 加在两极间。可观察到玻璃壁上 淡淡的荧光 及管中物体 在玻璃壁上的影子 。
A.使管内气体电离 B.使管内产生阴极射线 C.使管内障碍物的电势升高 D.使电子加速 解析:在阴极射线管中,阴极射线是由阴极处于炽热状态 而发射的电子流,通过高电压加速而获得能量,与玻璃碰 撞而产生荧光,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2.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实验研究发现( ) A.阴极射线在电场中偏向正极板一侧 B.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受力情况跟正电荷受力情况相同 C.不同材料所产生的阴极射线的比荷不同 D.汤姆孙并未得出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
解析:密立根的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量为1.6×10-19
C,并提出了电荷量子化的观点,因而A对,B错,C对;
任何物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故D对。因此选B。
答案:B
对阴极射线的认识
[例1] 如图18-1-5所示,一只阴极射
线管左侧不断有电子射出,若在管的正下方
放一通电直导线AB时,发现射线的轨迹往下
[答案] BC
例1中,通过施加匀强电场来实现射线往下偏,所加匀强电 场的方向向哪?通过磁场或电场使射线偏转后,其电子的 速度大小如何变化? 解析:要使射线往下偏,所加匀强电场的方向应向上。 通过磁场使射线偏转时,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电子的速度大小不变;通过电场使射线偏转时,电场力 对电子做正功,电子的速度增大。 答案:见解析
2.阴极射线 荧光的实质是由于玻璃受到_阴__极___发出的某种射线 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_阴_极__射__线______。
1.阴极射线从阴极射线管中的阴极发
出,在其间的高电压下加速飞向阳
极,如图18-1-2所示若要使射线
图18-1-2
向上偏转,所加磁场的方向应为
()
A.平行于纸面向左
在测阴极射线比荷的实验中,汤姆孙采用了如图18-1-7所 示的阴极射线管,从C出来的阴极射线经过A、B间的电场加 速后,水平射入长度为L的D、E平行板间,接着在荧光屏F中 心出现荧光斑。若在D、E间加上方向向下,场强为E的匀强 电场,阴极射线将向上偏转;如果再利用通电线圈在D、E电 场区加上一垂直纸面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图18-1- 7中未画)荧光斑恰好回到荧光屏中心,接着再去掉电场。阴 极射线向下偏转,偏转角为θ,试解决下列问题:
B.平行于纸面向上
C.垂直于纸面向外
D.垂直于纸面向里
解析:由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子流,阴极射线方向 向右,说明电子的运动方向向右,相当于存在向左的 电流,利用左手定则,使电子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平行 于纸面向上,可知磁场方向应为垂直于纸面向外,故 C正确。 答案:C
电子的发现 [自学教材]
汤姆孙的探究方法及结论 (1)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或磁场,根据偏转 现 象,证明它是 带负电 的粒子流并求出了其比荷。 (2)换用不同材料 的阴极做实验,所得比荷 的数 值都相同,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 倍。证明这种粒子 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同成分。
(3)结论:
[重点诠释]
带电粒子比荷的测定方法 (1)让粒子通过正交的电磁场(如图18 -1-3),让其做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 衡,即F洛=F电(Bqv=qE)得到粒子的运动 速度v=EB。
图18-1-3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撤去
电场(如图18-1-4),保留磁场让粒子
单纯地在磁场中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 向心力即Bqv=mrv2,根据轨迹偏转情况, 图18-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