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说课材料
外墙详图说课稿

外墙详图说课稿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识读外墙详图》。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对本课时进行分析:首先说一下教材,本课时选自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施工图识读》,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时是在学完平、立、剖面图的基础上所学的第一种详图,内容相对简单,而之后的楼梯详图、门窗详图等则相对复杂,学好本课时,将为下面学好其它详图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
同时,外墙详图是建筑工程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能够详细表明外墙构造情况外,还是砌墙、室内外装修、预算估算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课时的内容比较重要。
中专的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有了更敏捷的思维和更强的接受能力;同时,中专阶段也有着更高的学习自主权和更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但是,中专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13级工程造价中专秋季班经过两年的学习,对建筑专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基本形成了个人的知识建构。
鉴于以上分析,结合教材内容,为了达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外墙详图的形成,熟悉外墙详图的作用,掌握外墙详图的内容、识读方法及要点能力目标:在提高学生动脑能力的同时,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给将来的工作打基础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改要求,结合现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外墙详图的内容和方法教学难点是:外墙详图的绘制为了理清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下面谈一谈教法以及学法。
伟大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意即教育要回归本源,因此在设计教法与学法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本课时的知识点,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筑识图详图介绍墙身节点详图PPT课件

墙身剖视详图,实际上是墙身的局部放大图, 详尽地表明墙身从防潮层到屋顶的各主要节点 的构造和做法。
墙身剖面详图与平面图、剖面图配合读图,是 砌墙、室内外装修、门窗洞口预留的重要依据。
1
2.墙身节点详图
墙身剖面详图的内容及阅读方法 看图名,踢脚、地
•
窗台节点剖面详图主要表达窗台的构造以及外墙面的
做法。
• (3)窗顶节点剖面详图
•
窗顶节点剖面详图主要表达窗顶过梁处的构造,内、
外墙面的做法,以及楼面层的构造情况。
• (4)勒脚和明沟节点剖面详图
•
勒脚和明沟节点剖面详图主要表达外墙脚处的勒脚和
明沟的做法,以及室内底层地面的构造情况。
28
• (5)屋面雨水口节点剖面详图
1、外墙身详图—概念 外墙身剖面图的局部放大图, 表达所有与外墙相关的构造的 详细做法,是施工的重要依据
20
§10-7 建筑详图
1、外墙身详图—表达内容
室外散水(或明沟)、台阶(或坡 道)、墙身防潮、勒脚、室内地面、 窗台、顶棚、楼面、楼板与墙的连接、 门窗顶(过梁或圈梁)、檐口、屋面、 内外墙装修、踢脚、墙裙等
21
§10-7 建筑详图
1、外墙身详图—表达方式:
若多层房屋各层的构造相同,可只画 底层、顶层和一个中间层(标准层) 的节点构造来表示
画图时,各节点可以相连,在床洞口 处断开,也可以分成几个节点详图
22
23
2020/1/9
24
墙身详图作业
1. 阅读习题集P102-106墙身详图,掌 握其表达内容、所用线型。
16
整体地面
水磨石地面
17
块材地面
建筑识图详图介绍1墙身节点详图

墙身节点详图的技术展望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墙身节点详图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利用机器学习 算法进行图纸识别、智能绘图等。
BIM技术的普及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墙身节点详图将更加集成化、协同化, 实现多专业、多参与方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
云技术的应用
云技术将为墙身节点详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共享和应用 平台。
墙身节点详图的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 发展,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工程质量,为建筑 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材料准备
根据墙身节点详图的要求,准备相应 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石、钢筋 等。同时,还需准备施工所需的工具 和设备,如模板、脚手架等。
施工过程中的指导
施工安装
墙身节点详图为施工安装提供了详细 的指导。施工人员需按照图纸上的标 记和指示,准确地进行墙体的砌筑、 浇筑和钢筋的铺设、连接。
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墙身节点详图可作为 质量控制的依据。施工人员需确保每 一步施工都符合图纸的要求,以确保 最终的建筑质量。
04
解决方法
根据节点详图的标注规则和标准,补 充和完善标注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 节点的构造和连接方式。
06
解决方法
通过增加细节表达或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 剖面图、立体图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节点的构 造和连接方式。
解读实例分析
实例一:某住宅楼墙身节点详 图解读
对某住宅楼的墙身节点详图进 行解读,分析节点的构造和连 接方式,了解住宅楼的结构特
施工后的验收与维护
验收
施工完成后,需对照墙身节点详图进行验收,检查墙体的构造、材料使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 工质量。
墙身节点详图

勒脚是外墙墙身接近室外地面部分 (1)作用:保护墙身和增强建筑物立面美观。 (2)构造做法:
抹灰、贴面、块石砌筑等
一、复习墙身节点的构造
1、墙脚位置 1)勒脚 2)散水与明沟
2)散水和明沟
1)作用:将勒脚附近的雨水或地表水及时排走,避免渗 入地下危害基础。
2) 明沟 明沟材料一般用素砼现浇,外抹水泥砂浆。或砖砌筑, 水泥砂浆抹面
4)地坪层
(1)组成:面层、垫层、基层 (2)垫层:混凝土垫层 (厚度和强度) (3)基层:素土夯实 (4)面层:整体类地面、块材类地面、涂料类 地面、卷材类地面
一、复习墙身节点的构造
1、墙脚位置 2、窗台
2 窗台
1)作用: 为避免顺窗面淌下的雨水聚集窗洞下部或沿窗下框与窗洞之间 的缝隙向室内渗流,也为了避免污染墙面。 2)构造:窗台有悬挑窗台和不悬挑窗台两种。墙体挑出、窗台 板悬挑
一、复习墙身节点的构造
1、墙脚位置 2、窗台 3、窗洞口上部 1)过梁
3、窗洞口上部
1)门窗过梁 过梁的形式有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三种。
一、复习墙身节点的构造
1、墙脚位置 2、窗台 3、窗洞口上部 1)过梁 2)楼板层
2)楼板层
(1)组成 (2)结构层 (3)面层 整体类地面、块材料地面、卷材类地面、涂料类地面
室内地面 室内地面
室外地面
室内地面
3)墙身防潮层
(1)作用:为了隔绝室外雨水和地下潮气沿毛细孔上升侵蚀 墙体,增强墙体的耐久性。
(2)防潮层的位置
(3)构造做法: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油毡 防潮层及其他构造做法。
一、复习墙身节点的构造
1、墙脚位置 1)勒脚 2)散水与明沟 3)防潮层 4)地坪层
墙身大样图设计解读

1.比例为1:10 2.详图范围:下部画到窗台以下,上部画到窗下框 以上。上、下要用折断线折断。 3.首先画出定位轴线与节点详图1的定位轴线在同 一条垂直线上,与节点详图1共用一个编号圆, 不需要画出。 4.墙面抹灰部分:画出墙身、内外抹灰厚度。 5.窗台和窗台板部分:画窗台的细部构造,表示出 窗台的材料和做法;标注窗台的厚度、宽度、坡 向以及坡度大小;标注窗台的标高。一般情况下, 窗户都设有窗台板,应该将其画出,要求表明其 与窗台和窗框的连接构造关系,标注出窗台板的 材料、做法及尺寸。
1.比例为1:10 2.详图范围:下部画到下层窗上框以下;上部画到 上层的踢脚板以上。上、下要用折断线折断。 3.首先画出定位轴线与节点详图1、节点详图2的定 位轴线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与节点详图1、2共用 一个编号圆,不需要画出。 4.墙面抹灰部分:画出墙身、内外抹灰厚度。 5.窗上框部分:画出窗上框截面,与窗台和窗台板 的连接构造应表示清楚。
(b)
表示A号轴线以前 附加的第二根轴线
(d)
(2) 详图的轴线编号
用于两根轴线时
用于三根或三 根以上轴线时
用于三根以上连 续编号的轴线时
2. 标高
所注部位 的引出线 a)总平面图上的室 外标高符号 b)平面图上的楼地 面标高符号 c)立面图、剖面图各 部位的标高符号
约3mm
a)左边标注时
b)右边标注时
5.常用建筑材料图例(摘自GB/T 50001--2001 )
设计步骤
1.先画轴线。 2.沿轴线画出墙线,画出窗框及其轮廓线, 再在墙内外画抹灰层次。 3.按标高画墙体室内外地面、水平防潮层以 及窗台顶面水平线。 4.在此基础上画出室外地坪、散水与室内地 层以及水平防潮层的具体构造层次。 5.进行有关的尺寸或文字标注。 6.标注图名、比例。
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

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实训指导书一、工作准备1.准备A3图纸一张,用铅笔按建筑制图标准的规定,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图。
2.墙体承重方案主要包括:①横墙承重体系;②纵墙承重体系;③混合体系;④局部框架体系3.结构及抗震要求:(1)强度要求;(2)刚度要求4.功能方面的要求:(1)外墙保温与隔热;(2)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3)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4)隔声要求;(5)其它方面的要求:a、防火要求:b、防水防潮要求:c、建筑工业化要求二、工作方法和步骤第一步:理解本次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具体要完成哪些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并合理安排自学时间,按时完成设计。
第二步:确定门窗大小。
门的大小(在平面图上主要是洞口宽度) ,可根据《房屋建筑学》教材的有关内容确定教室门、办公室门和出入口门的宽度。
窗洞的大小可按采光系数计算确定。
教室、办公室的采光面积窗地比控制在1/4~1/6。
确定采光面积后,要根据教室外墙的长度均匀布置窗的数量(一般9米左右开间的教室布置3个窗洞为宜〉。
窗洞的高和宽,可根据采光、建筑立面和墙垛承载能力来确定,一般洞口尺寸要反复几次才能确定下来,可参考当地标准图,任务书及门窗资料。
第三步:确定各墙段尺寸。
原则上墙段要符合砖的模数,即{n×115+ (n-1)×10}的倍数,式中n为墙段内半砖(砖宽)的数量。
115是半砖的尺寸,10是标准灰缝的宽度。
符合砖模倍数的墙段尺寸为: 365,490,615,740,865,990,1115,1240,1365,1490 mm 等,但这些尺寸都不符合基本模数100 mm的倍数,所以允许在确定墙段时对上述标准墙段尺寸作些调整。
1000 mm以下的墙段允许调整的幅度为±10mm,例如740 mm的墙段可在730~750 mm内调整;1000~1500 mm的墙段允许调整的幅度为±20 mm,例如1365 mm的墙段可在1345~1385 mm内调整;大于1500 mm的墙段允许调整的幅度更大,无须再考虑砖模。
建筑构造作业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

建筑构造作业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在建筑领域,外墙是建筑物最外侧的部分,承担着保护建筑物免受外部环境侵害的重要作用。
在外墙的构造中,外墙身节点的设计和绘制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外墙身节点大样的绘制。
一、概述外墙身节点是指外墙身构造中连接不同构件(如墙体、檐口、窗框等)的部分。
它承担着分散荷载、传递力量和保证结构稳定的重要职责。
因此,节点的设计和绘制必须符合建筑结构和安全规范。
二、节点类型外墙身节点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对接节点、悬挑节点、槽口节点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节点,其绘制方法也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设计方案。
三、节点绘制步骤1. 确定节点类型:根据具体需求和设计要求,确定所需绘制的节点类型。
2. 绘制节点示意图:根据设计方案,借助绘图软件或纸质绘图工具,绘制节点的示意图。
示意图应包含节点的构造和尺寸等相关信息。
3. 绘制节点大样:根据节点示意图,结合具体材料和施工工艺,绘制节点的大样图。
大样图应包含各构件的尺寸、材料、安装顺序等详细信息。
4. 标注图纸信息:在节点大样图上标注相关信息,如构件编号、尺寸标注、材料规格、焊缝类型等。
确保图纸的清晰易读,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5. 审查和修改:完成绘制后,对节点大样进行审查。
必要时,进行修改和优化,确保节点的结构和施工可行性。
四、节点绘制注意事项1. 合理选用材料:根据节点的功能和负荷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节点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2. 施工工艺考虑:在绘制节点大样时,考虑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合理安排构件的连接顺序和施工步骤,确保节点的施工顺利进行。
3. 合理尺寸设计:节点的尺寸设计应符合结构力学的要求,并兼顾实际施工操作。
尺寸过小可能导致施工困难,尺寸过大则可能影响节点的整体稳定性。
4. 安全性考虑:在节点的设计和绘制中,必须考虑到其安全性。
加强节点的抗震、抗风等性能,确保建筑物在不同外部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

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引言:外墙是建筑物的外部结构的一部分,它起到保护建筑物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美化建筑外观的效果。
在外墙的施工过程中,外墙身节点的设计和制作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如何绘制外墙身节点的大样,以确保外墙的稳固性和装饰性。
一、概述外墙身节点大样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要求,通过绘制详细的图纸,展示外墙身节点的具体构造和尺寸。
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操作,并保证外墙身节点的准确度和质量。
二、准备工作在开始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
设计图纸是我们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的基础,技术要求则是我们绘制大样的依据。
其次,我们还需要准备绘图工具,如尺子、直尺、铅笔、橡皮擦等。
这些工具将帮助我们精确地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
三、绘制过程1. 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确定外墙身节点的主要构造和尺寸。
在绘制大样之前,我们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理解,了解外墙身节点的结构和相关要求。
2. 使用尺子和直尺,在纸上绘制一个适当比例的基准线。
基准线是大样的基础,它将帮助我们确定外墙身节点的位置和尺寸。
3. 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要求,绘制外墙身节点的各个部分。
使用尺子和直尺测量和绘制墙身节点的尺寸,并确保与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相符。
在绘制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绘制的准确度和精度,以确保大样的质量。
4. 根据需要,添加必要的标记和文字说明。
标记和文字说明可以帮助施工人员理解和执行大样。
5. 仔细检查大样的准确度和完整性。
在完成绘制大样之后,我们需要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大样的准确度和完整性。
检查大样时,我们应注意尺寸的一致性和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四、总结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是外墙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绘制详细的大样,可以有效指导施工人员进行外墙身节点的制作和安装,保证外墙的稳固性和装饰性。
在绘制大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准备好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并使用适当的绘图工具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制外墙身节点大样
作业2:墙体构造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墙体的细部构造,了解其相应作用。
2. 熟悉墙体与楼板的连接关系。
3. 熟悉墙体和楼地面的饰面构造层次与材料做法。
4. 熟悉墙身构造的设计要点和步骤。
5. 熟悉墙身大样图的识读,增强图纸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1. 勒脚、踢脚、防潮层、散水、窗台、过梁、圈梁等构造要点。
2. 墙与楼板的连接构造。
3. 墙体和楼地面饰面材料的选用与常用做法。
4. 墙体大样图的主要内容和标注。
二、工程设计条件
某三层混合结构住宅楼。
层高为2800mm,室内外高差450mm,窗台距室内地面900mm高。
承重砖墙,其厚度不小于240mm。
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圈梁,楼板厚100mm。
采用木门窗。
内外墙均做抹灰饰面。
楼地面做法、散水(明沟)自定。
设计中所需的其它条件自定。
三、设计内容和深度
用一张竖向Α3图纸,以铅笔绘制。
按建筑制图标准,绘制外墙身节点详图,如图1-1所示。
要求按顺序将节点详图自下而上布置在同一垂直轴线(即墙身定位轴线)上,标注定位轴线及编号圆圈,标注墙体厚度(在轴线两边分别标注)。
详图编号:画完该节点详图后,在详图的右下角画详图编号圆圈,然后在编号圆圈的右侧注写详图比例。
图1-1 外墙身节点
内容及要求
1.节点详图1——墙脚和地坪层构造(比例1∶10)
画出墙身、勒脚、散水或明沟、防潮层、室内外地坪和内外墙面抹灰,剖切到的部分用材料图例表示。
(1)用引出线注明勒脚做法,标明勒脚高度。
(2)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散水或明沟各层做法,标注散水或明沟的宽度、排水方向和坡度值。
(3)表示出防潮层的位置,注明做法。
(4)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地坪层的各层做法。
(5)标注室内外地面标高。
2、节点详图2——窗台构造(比例1∶10)
(1)画出墙身、内外墙面抹灰、内外窗台和窗框等。
(2)用引出线注明内外窗台的饰面做法,标注细部尺寸,标注外窗台
的排水方向和坡度值。
(3)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内外墙面装修做法。
(4)标注窗台标高(结构面标高)。
3、节点详图3——圈梁和楼板层构造(比例1∶10)
(1)画出墙身、内外墙面抹灰、圈梁、窗框、楼板层等。
(2)表示出圈梁的断面形式,标注有关尺寸。
(3)用多层构造引出线注明楼板层做法。
(4)标注踢脚板的做法和尺寸。
(5)标注圈梁底面(结构面)标高和楼面标高,注写图名和比例。
各种节点的构造做法很多,可以任选一种做法绘制。
图中必须标明材料做法、尺寸。
图中线条、材料符号等,均按建筑制图标准表示。
字体工整,线型粗细分明。
四、设计方法和步骤
注意整个图面布图合理而不局促。
注意线条的合理运用。
在三个节点详图中,被剖到的墙体以及圈(过)梁结构外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被剖到的散水、地层中的混凝土垫层、
窗框、楼板等用中实线绘制;其余线条用细实线绘制。
注意以上三种线型的对比要分明。
设计步骤大体如下(以墙脚节点详图1为例):
1.先画轴线。
2.沿轴线画出墙线,画出窗框及其轮廓线,再在墙内外画装修层次。
3.按标高画墙体室内外地面、散水、勒脚、水平防潮层以及踢脚等构造。
4.在此基础上画出室外地坪、散水与室内地层的具体构造层次。
5.进行有关的尺寸或文字标注。
6.标注图名、比例。
五、设计要点和常见问题提示
1. 勒脚构造设计要点:
勒脚为室内外地面的高差部分,其高度一般不低于室内地坪高度,有时做到底层窗台底。
常采用密实度大的材料处理勒脚,常见饰面做法为水泥砂浆或其它强度高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抹灰处理;石块砌筑;贴面砖或天然石材。
2. 散水的构造设计要点:
(1)散水宽度600~1000mm,坡度3%~5%,外边缘比室外地坪高出20~30mm。
(2)面层材料有混凝土、砖、石等。
一般灰土垫层宽度不小于
800mm,厚度不小于150mm,混凝土宽度不小于600mm,厚度不小于50mm。
(3)由于建筑物的沉降,勒脚与散水施工时间的差异,在勒脚与散水交接处应设分隔缝,缝宽20~30㎜,用沥青类弹性材料嵌缝,上嵌沥青胶盖缝,以防渗水。
3. 防潮层构造设计要点:
(1)水平防潮层高度设置在室内地面不透水垫层之间,一般为-0.060m 处。
可采用20~25mm厚防水砂浆或60mm厚细石混凝土内配3φ6或3φ8钢筋。
(2)当设置钢筋混凝土地梁时,可将地梁设置在相应高度,用地梁兼做防潮层。
4. 踢脚构造设计要点:
(1)踢脚高度一般为120~150mm。
为了突出墙面效果或防潮,可将其延伸至900~1800mm,形成墙裙。
(2)常见的饰面材料有水泥砂浆、水磨石、大理石、陶板、木踢脚等。
5. 窗台构造设计要点:
(1)外窗台要做好节点防水构造,同时内窗台应比外窗台高出
20mm。
(2)突出墙面的窗台面应做坡度不小于3%向外的排水坡,下部要做滴水,与墙面交角处做成直径100mm的圆角。
6. 过梁构造设计要点:
(1)一般采用预制或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梁。
(2)宽度与墙厚一致,或做成L形断面,高度与砖墙皮数相适应,有60mm、120mm、180mm等。
四、参考资料
1.《建筑设计规范》
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