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作文讲评

合集下载

初一叙事作文讲评

初一叙事作文讲评

作文讲评分析题目:总体情况:1. 优秀作文——叙事具体完整清晰,语言生动有感染力,首尾呼应切题。

(构思、表达、选材、立意、有真情实感)50分以上2. 良好作文——叙事具体完整,要素清楚,首尾呼应切题,书写整洁美观,但在表达和构思方面有不足。

46分以上3. 合格作文——基本能交代清楚要素,事件集中,有必要的详写,有头有尾,但是缺乏精彩的描写和文采。

44分以上4. 不合格作文——虽然字数和书写合格,但是叙事笼统、缺少精心的构思,行文简单粗糙。

40分以上5. 差作文——书写差,文不切题,流水账。

一、开头【欣赏】1. 失败是让人痛心的药,失败也如同刀一般令人惊恐万分。

我曾经失败过多次,那一次最使我难忘。

(《难忘的那次失败》蔡禄)2. 难忘小学校园里的一花一草,难忘老师同学的一张张笑脸,难忘那些和同学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难忘的那次成功》难忘那辛勤耕耘的老师,更难忘那次跳大绳比赛。

李昕瞳)3. 在我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在我每次感到无助的时候,在我每次遇到挫折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那次使我终身难忘的经历。

(《那次难忘的经历》连红梅)4. 童年的许多往事,犹如梦中的繁星,闪闪发光,但在我的心里最亮的还是那颗??(《难忘的那次成功》李月)5. 正如高尔基所说:“时间给勤劳者留下串串的果实,而给懒汉只留下一头白发和空空的双手。

”我以前也是十分懒得,因此也吃尽了苦头。

现在我终于尝到了克服懒惰后的甜头。

(孙智斌《我克服了懒惰》)6. 时间总是带给我们许多,它拿走了天真,带来了成熟;它拿走了幼稚,带来了成长。

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让我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宋宛萦《我终于懂得了你的良苦用心》)7. “啪”,一个巴掌打在了我的脸上,眼泪瞬间落下,脸上火辣辣的,这是我第一次被打巴掌。

(战研《我终于懂得了你的良苦用心》)8. 记得小学时,有一件事让我至今还在后悔之中??(肖永元《其实,我真的很后悔》)9. 那次失败,我至今还记得。

(胡皓《难忘的那次失败》)10. 如果时间能够让你回到我身边,我多么想对你说:其实,我真的很后悔。

12校联考作文讲评

12校联考作文讲评

铜墙铁壁,,抱怨一句“我好辛苦”,那么他又 怎能感恩一束阳光带来的希望?他又怎能成为种 族平等的彩虹之国的缔造者。(三小例子) 假如面对不幸不停地抱怨,那么将是怎样的 哀痛者?正因为他们心怀感恩,正因为境,成功才会向他们招手,幸福才会走向他 们。(集体分析,探究原因法) 如果屈原不曾抱怨“举世混浊”“众人皆醉” 或许他能唤醒沉醉的众人,或许他会造就一个伟 大的时代。落红亦是有情物,历史没有如果,在 世人看来,屈原哀痛的走了,尽管他留下了爱国 主义精神让人们缅怀。(反例)
在努力奋斗中前行,最终收获成功。 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从全新视角出 发,用感恩与阳光的心态达到成功的高度。
第二种思路:以一个大词为中心, 从两个小层次议论。
12校联考作文讲评
最佳立意: 1、少些抱怨,多些感恩。 2、笑对苦与累 3、心态的意义 偏颇的立意 1、苦中的欢乐(仅仅停留在辛苦层面) 2、体谅别人,成就自己。 3、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想问题。 4、成功 5、谈抱怨或感恩一方面 6、感恩逆境、顺境、对手
哀痛者抱怨,幸福者感恩 人生在世,顺境几何?抱怨一句“我好辛 苦”,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光阴似水,岁月蹉 跎,感恩一声“辛苦你了”,这又是何等的幸 福者。(开头入题简洁,扣材料)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抱怨会让 我们哀痛,感恩则会使我们幸福。停止抱怨, 心怀感恩,因为生命之上亦有风景。(释题) 假如苏轼面对人心险恶的官场抱怨一句 “我好辛苦”,那么他又怎能感恩自然的美好? 他又怎能泛舟赤壁,洒脱自由?假如邓小平面 对三起三落,抱怨一句“我好辛苦”,那么他 又怎能感恩他人的支持?他又怎能成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革命先行者?假如曼德拉面对
莫抱怨“人生如逆旅”,请高呼“天生我 材必有用”的自信;莫抱怨“人生无再少”, 请感恩“门前流水尚能西”的风景,因为生命 之上亦有风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时代 怎么变化,抱怨的永远是哀痛者,幸福的永远 是懂得感恩的人。(结尾不对付,注意语言美)

刘军12月月考作文讲评

刘军12月月考作文讲评
选材要紧扣导语中的提示语!
警钟二:入题要快!
(入题太慢,直到结尾才点 题,且点题点得生硬。)
警钟三: 要多次点题
(全文没有反复点明关键词语,
细看可能是“暗扣”题目,粗看 可能定为离题。)
风险大
表现特殊性了吗?
学生作文片断(二)
原来,我并不是奋斗路上步 履维艰的独行者,父母一直在背 后支持我,爱我。生活中的插曲, 每一天都给空虚的心带来慰藉。
是特殊性,临时性的吗?
学生作文片断(三) A.我再也忍受不了这喋喋的唠叨, 一头跑出门去,双手死死堵住耳朵。 远远躲开这插曲。 B.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对那位爷爷 说“您的微笑是一首曲子,动人心 弦,给我力量。”
月考作文问题盘点
12月月考作文主要问题盘点
1.没有研读作文导语内容,导致作文选材不合题意。
2.对关键词语理解不准确到位,导致主题立意错误。
3.文章结构安排不合理,前重后轻,龙头蛇尾。
4.开头段落要么冗长沉闷,要么“云遮雾罩”不知所 云。(“犹抱琵琶半遮面”) 5.缺乏关键词意识,全文没有出现关键词或极少出现 关键词。
常常使人内心受益留下格外清晰美 好的印象?
结构布局方法
A.开头扣话题
古人云:“起句如爆竹。”文章的 开头宜一“点”就“响”,不宜 “千呼万唤始出来”。开头迅速入 题,直接交代所谈论的话题或记叙 的人和事。
பைடு நூலகம்
结构布局方法
B.结尾再扣话题 “结句如撞钟。”撞钟者,余音袅袅。
文章结尾处再扣话题,令读者印象
学生作文片段(六)
A.周六嘉瑜大老远从新校区那边过来 找我,我便和她说了这件事。 B.生活,如清水般乏味,如枯木般枯燥, 因为有了不经意的插曲,因为有了不经意 的欢笑,落泪,苦涩、喜悦。心酸。甜蜜, 生活而有了生气。你我的生活才能如诗像 画。

12月月考作文讲评

12月月考作文讲评

• 谈谈以上网友评论有什么问题?符合我们 本次作文要求吗?为什么?
• 1.没有明确任务,角度不清; • 2.没有按照书信格式
本次考试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
• 1.没有明确任务,角度不清; • 2.没有按照书信格式来写; • 3.对事件叙述过于详细,重复事件本 身,缺乏自己深度的思考,分析评论 不够,缺少拓展(联系生活实际的事 例不够,这件事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 我们在法制上应该怎么做?)

的哥还包被指敲诈,并不是简单的误伤,从深层次 来说是对的哥的不信任,或许与出租车行业收费信任有关, 总抱有本能的成见,把还包要车费当成借机要价。这一点 不管是失主,还是她的两个委托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否 则,第一次还包就不会因50元车费而不欢而散;也不至于 拿回包后还在微博上发泄不满,最终被自媒体拿来迎合社 会道德审判的需求,当成坏典型来消费。 • “还包被指敲诈”放大“好人难做”的困境。许多人 总习惯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道德的、利益的,从而期望 好人的纯粹,诸多个案,恨不得的哥不要钱来还包。且不 说好人不可能完美无缺,即便是方式、方法和价值的判定, 于现实中都有不少的争议,还有待达成共识,比如类似的 拾物该不该有偿的命题。 • 毫无疑问,这就需要在争议中,予以包容,求同存异。 动辄挟舆论讨伐之势不是对一个人的伤害,“好人难做” 的气场只会把大家逼到不做好人的角落。
• • • • 角度有三个 1.给付世贵写一封信 2.给乘客写一封信 3.给持某种态度的网友写一封信
• 你的态度(只有2种态度,不建议有中间的态度): • 支持或反对
“送失物要车费”算哪门子敲诈
• 阅读以下网友评论 • 动辄挟舆论讨伐之势不是对一个人的伤害,“好人难 做”的气场只会把大家逼到不做好人的角落。 • 一起“送失物要车费”被称敲诈的事件,在网上引发热 议,当事人之一是四川绵竹的哥付世贵。8月27日,他拉 了一个乘客,对方将一个包遗落在车上。他为还包,先后 跑了3趟车,因此收了对方65元车费。很快,该事件在网 络发酵,绵竹当地一微信公众号就发了一篇以《网爆:绵 竹一出租车司机涉嫌敲诈乘客!行为太恶劣!》为题的报 道,让付世贵遭到很多人“黑心司机”的唾骂。 • 不管基于情还是法,的哥都有理由要求失主支付还包 的费用,即便是道德层面的考量,也没有做好人还要倒贴 的道理,何况《物权法》第112条也规定:权利人领取遗 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 出的必要费用。

十二月月考作文讲评(12.20)

十二月月考作文讲评(12.20)

• 等待祖国母亲、人民大众呼唤的声音
• 勇敢面对质疑的声音
• 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六、精彩拟题
摩托声声 情意浓浓 那一声呼唤 且听雨吟
爱的呼唤
雨打芭蕉 夏夜的哇鸣 寒山寺的钟声 故乡的爆竹声
久违的鸟鸣
那醉人的呢喃
声声难忘
声声醉
久违的旋律 父亲的笛声 爱的乐章 心跳的声音 国歌
听取哇声一片 蒲扇轻摇风声浅 秋日的私语
望庐山会议,看到的只是一片灰暗。敢于为民请愿的彭
德怀元帅被错误地批判了,自此,他在中国政坛消失了。
• 我每每惊叹于彭德怀元帅对人民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在一个人人保持缄默,害怕引火烧身的年代里,他 勇敢地站了出来,表达出时代的最强音“谷撒地, 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 过,请为人民鼓与呼!” ?
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音希声,大爱无形……
五、文章立意
• 倾听自然(花开)的声音;
• 学会倾听他人和自己的声音; • 善于倾听不同(下层)的声音;
• 善于捕捉品味各种声音:
钟表的嘀嗒声、
花鸟鱼虫自然万物的声音、
四季奏响不同乐曲
• 善于分辨别人的声音(兼听,偏听)
• 一个声音能够改变人的一生
(鼓舞、激励……) • 穿透历史的声音(忧国忧民之声)
还是“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意蕴丰厚,能与读
者眷恋往昔的情感形成强烈的共鸣。
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 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 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 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 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 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 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 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 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他为我吹了十多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 它和我的心竟能产生如此强烈地共鸣! •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而父亲的笛声则是我的心 魂。

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12月联考作文讲评(附:立意参考及范文点评)

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12月联考作文讲评(附:立意参考及范文点评)

湖北山东部分重点中学12月联考作文讲评(附:立意参考及范文点评)【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⑴1917年1月,蔡元培主持北大校务后,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体育,被排在“德育、知育、美育”的前面。

他曾对学生提出殷切期望,要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这是他认为现代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⑵2020年10月16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宣布中考体育逐年增加分值,直至与语数外同分值,引发广泛关注。

云南省率先公布征求意见稿,体育考试将按照满分100分计入中考成绩。

⑶中考体育分值提高的消息一出,多地培训机构便精心包装,推出了“完美”的体育训练计划,宣称“保证”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

“要不要再报个补习班”也成了一些家长的担忧。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读】这是多则事实材料作文。

第一则用蔡元培的话强调体育对现代学生很重要;第二则国家也重视体育,并在中考中制定政策来落实;第三则针对中考制定的政策,社会上采取的一些错误行动。

三则材料的共性特征是要重视体育对塑造完全人格的作用,重视体育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临时突击。

按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属于互补叠加型,考生可以就此材料二、三作为主要立意方向写成批判性的时评作文,将第一则作论据使用。

也可以按一般材料作文来写,不过论据要突出现实特征,对第三则材料的现象作出批判。

当然,最好是综合论述三则材料,谈体育对塑造完全人格的作用,重视体育要循序渐进。

作文起评分45;只谈其中一则材料,说理透彻,内容丰富,起评分42;内容杂乱,中心不明,立意偏颇,不能超过40。

严重跑题的,不能超过36。

【佳作展示】好经别念歪,别让体育考试成为应试教育!刘星语随着今年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宣布中考体育逐年增加分值,甚至与语数外同分值,各地也加强了体育这门功课的重视。

第二单元作文讲评

第二单元作文讲评

第二单元作文讲评第一篇:第二单元作文讲评习作讲评:大自然的启示讲评要求:1、赏析优秀作文,对写得不够好的进行点评,指导。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把句子写通顺,内容写具体,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讲评重点:如何抓住自己的发现具体写。

讲评难点:如何有序地习作。

讲评过程:一、总结这次作文情况。

优点:能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下来;不足:部分同学没有按观察顺序有序表达,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

二、优秀作文赏析。

1、列举两篇优秀作品进行讲评。

2、介绍作文。

3、说说这些作文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

三、分析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1、列举存在问题较大的习作进行分析。

2、让全班给他们提建议。

3、作者谈收获。

四、鼓励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二篇:第一单元作文讲评习作讲评:我们的校园讲评要求:1、赏析优秀作文,对写得不够好的进行点评,指导。

2、鼓励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以及它们的变化等,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有序地表达,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讲评重点: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写。

讲评难点:学生喜欢写作,努力修改自己的作文,使之符合要求。

讲评过程:一、总结这次作文情况。

优点:言之有物,顺序井然;书写工整;不足:错别字多,语句不够生动;详略不当;感受肤浅……二、优秀作文赏析。

1、列举两篇优秀作品进行讲评。

2、介绍作文。

3、说说这些作文好在什么地方,还有哪些不足。

三、分析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1、列举存在问题较大的习作进行分析。

2、让全班给他们提建议。

3、作者谈收获。

四、鼓励学生再修改自己的作文。

第三篇:五年级第七单元作文讲评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讲评习作七(习作讲评: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总体评价学生作文,让学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优点与不足。

2、学会运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对他人的作文进行正确的点评训练学生的作文讲评能力教学重点:学习作文点评的方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讲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围绕要求进行作文点评。

教学手段:对比分析法等。

1最新12.25作文讲评

1最新12.25作文讲评
1. 《两分钟显最暖人情》(张文婷) 2. 《规则之下,关怀之上》(何悦宁)
3. 《情暖意深,薪火相传》(尚子智)
4. 《与暖心之举理解与支持》(盛佳) 5. 《多等两分钟》(宋玟瑄)
五、文章升格
要求: 1.观点更明确、集中; 2.理清文章脉络,使文章更有条理; 3.列出新提纲。 参考三类卷:能形成基本正确的观点,或者在论证或 在论据选择和分析上,或在逻辑联系上有某一方面的 特色。 参考二类卷:能够就某一角度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 能对论点进行分解和剖析,能在论证中进行比较,并 能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意义的结论。
3. 理解支持、共建和谐 1人 徐浩轩《这一天,不一样》 4.学做守护者、等候者;学会关爱他人 0人
三、写法指导(主要是议论文)
新材料作文的通常写法: 1.引——提——议——联——结 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起——承——转——合
4.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
四、例文评析:
议论文51篇
1.写温暖、爱,等待中的关怀,守时尽责更要暖心 (规则与人情) 30人,其中写规则与人情的19篇
2.感恩他人、传递爱心 4人 3. 理解支持、共建和谐 12人 4.学做守护者、等候者;学会关爱他人 5人
记叙文4篇
1.写温暖、爱,等待中的关怀,守时尽责更要暖心 (规则与人情) 3人 陈思羽《豆香情浓,暖人心脾》 李江珠《绕路之行, 暖上心头》 李翔宇《暖心的等待》 2.感恩他人、传递爱心 0人
12月考作文讲评
学习目标:
1.通过评析优秀习作,巩固复习材料类作文写法;
2.通过修改文章,理清文脉,使文章“顺理而成 章”,从而使文章有章法、更深刻。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7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题(对比分析法) (1)究其(老人做法)原因: ①老人的提议展示了为他人考虑的一种人文情怀,也体 现了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更蕴含了消费时代 的道德价值观。 ②老人宽慰的话语揭示了他的善良与宽容。
④这个细节体现了老人的尽职行为,也蕴含了一种生态 环保的担荷意识。 ③老人拒绝把房屋租给游客体现了老人的原则风范。 (2)究其(游客做法)原因: ②诚实 有责任意识 ③ ④有责任意识但不够细致 从细节处为他人着想,为 环境着想。
立意(比较提炼)
精准立意: 1.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为社会着想。 2.责任意识从点滴开始是一种道德境界。 3.细节体现责任。
优秀命题
谁来填补责任感缺失的空洞 小细节体现大关爱 坚守责任,善心长存 事事做周到 细节之处见本心 小标签成就大责任 关爱他人,勿忘细节
审视作文:
1、立意准 2、观点明 3、开头亮 4、结构精 5、材料丰 6、结局呼 7、文面净 8、语言美
小小的体贴与设身处地,当扩大到一个国家, 一个社会,一个世界,这无私的情怀便书写成一曲 悲天悯人之歌,一颗有容乃大的博爱之心。 曾为穆旦深沉的呼喊而动容,“佝偻的人民, 痛苦的人们,在肮脏里生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 手和你们拥抱!”也曾为鲁迅心系远方的牵挂而感 动,“遥远的地方,遥远的人民,都与我有关!” 当史怀哲于赤道边上坚韧前行,当一代“诗史”杜 甫振臂高呼,“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份对天 下苍生的博爱,这份对底层人民深层的同情,是因 其居彼位,因而感其苦;因其感其苦,进而想所想。 当我们足够宏大,在天下苍生的福祉面前,官 员的两袖清风与心系民生,自然比玻璃水晶更显光。
居彼位,想彼想(60分) 玻璃碎片的尖锐钝痛,刺伤的不会仅仅是流血的指尖, 更是冷漠与自私的寒心;鲜明警目的危险提示却是足以 闪耀整个波罗海滨的温媚阳光,细微之思暖了一片海洋。 为不知情的人立一块牌子,这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的无私是这位游客,也是我们应该秉承的高贵与善良。 居彼位,想彼想——是细小处的优雅,是平凡中的博 爱。 试想我们生活中倘若没有了“小心地滑”的温馨提 示,倘若再也不见公交车上让位的身影,倘若图书馆内 旁若无人任自喧哗,那我们身边又会多几多无辜跌倒的 祸事,几许老人颤微、孕妇晕倒的不幸,几许得静难、 多吵架的不堪?全因我们总能居彼位、于别人的角度, 想彼想,因此,上面所有的琐碎不幸都可避免。我们的 周围自然一路花开。
课前检测
不知何许人 省兄河南 过宋将军 貌甚寝 扣其乡及姓字 言讫 祸且及汝 与偕行 既同寝 工技击 引之长丈许 强留之 屏息观之
课前小练: 园丁说:玫瑰开花是为了答谢他的辛勤。 惠风说:玫瑰开花是为了酬酢它的和畅。 植物学家说:玫瑰开花是为了繁衍后代。 诗人说:玫瑰为了开花而开花。 你认为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1. 活出自我 3. 感恩 5. 责任
2.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4. 礼尚往来 6.活出自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 —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 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 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 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 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 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 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 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 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 抄袭。
做好细小的事,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眼光和细腻 的心灵。一家公司招聘时,将一张废纸丢在地上, 来来往往的人只是从它上面踩过去或看一眼,并没 有什么动作。但有一位大学生,走过去捡起废纸, 扔进垃圾箱,结果这位大学生被录取了。这家公司 的老板看中的就是这位大学生细腻的心灵,对周围 的一切事物都善于观察,做好身边的细小的事。一 个人只有将小事做好,才有希望成大气候。 做好细小的事,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 的小事做起,并且有一颗持之以恒的心。一滴水的 力量虽然弱小,但长年累月竟可以穿透石头。“合 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些 都是细小的事物,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可见,细小 的力量不可忽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人生要想成功, 需要经过三种境界,其中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成大事者 要经过不懈努力,就算衣带宽人憔悴也无所谓, 这就是一种持之以恒。蚂蚁虽小,却可以毁了整 个大堤,这也是它们的坚持。所以,细节不是随 便说说的。重视细节,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也 许,成败就在于此。 没有瑕疵的鲜花才是最美的,没有任何杂质 的饭菜才是最可口的,没有因细节而失误的人生 才是完美的,所以细节决定成败。不要让细节成 为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多注意细节,你会离成功 越来越近。
细节决定成败 一朵美艳无比的鲜花,可能会因为一点瑕疵 而失去光泽;一锅美味可口的饭菜,可能会因为 一点杂质而失去美味;人生更是如此,可能因一 些小的细节而失大。 做好细小的事,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 重视细枝末节。伟大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只因善于 观察身边的事物,才会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从 而为物理学创下三大定律的重要科学成就。达尔 文也是如此,善于观察每一种生物细微的动作和 习惯,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从而创造了伟大的 “进化论”。细节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一个人的成败,是否在于细节呢?答案不言 自明。
→ 题目 → 开头 → 分论点 → 内容 → 首尾呼应
→ 字体 → 文从字顺
作文评分细则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45分】 一等(55-41) 二等(40-31) 三等(30-21) 四等(20-0) 1.字数不足800字的,每少50个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不足600字,不高 于40分;字数不足400字,结构严重残缺,已判为四等卷的,字数可 不另扣分。 2.由于多数议论类文章偏于简单举例且用例较多,因此,凡有如下情景即 可视为有亮点,可以在52分向上判:选取比较新颖、生动、有个性的材 料作论据,而不是尽人皆知的“通常事例”;所用事例材料能够有论证 层次,并不平面展开,不机械重复,每一例都能显示一个小论点或层 层递进的。 3.注意文体意识。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2/3; 否则,视为文体 不明,给分适当下浮。 4、有些精彩的引申文字,文脉清楚,感情真挚,字迹美观,一般43以上 ;未脱离题意,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但叙述语言简洁明了,字迹清 楚,结构尚可,有几句精彩语言,一般37----42分;未脱离题意,使用 材料中的事例超过60%,泛泛而谈,字迹稍乱,一般30---36分;脱离题 意,各方面写得再好也不会超过30分。
身居高位,焦裕禄却甘心居百姓之位,兢兢业业治盐 治碱,想百姓所想;万人之上,昔有康熙微服出访,居黎 民之所,品百姓之苦,终成千古一帝,蔚为“康乾盛世”。 是谁曾说:当官不为民做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如回家种红薯;“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为地方官,唯 有居百姓之位,急群众所急,想百姓所想,方成一众人爱 戴的好官。 居彼位,想彼想。往小,是与人为善,多为他人着想; 往大,是心系人民与社会,立身博爱之境。 今有,“中国梦”之说全国热议。何为中国之梦?其 实百年前梁任公先生早已提出一国之梦:美哉我中国少年, 与天不老;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设身处地,居彼 位,想彼想,无大小之分,无荣辱之境,终成博爱之大, 终成乾坤朗朗之风,也终成与国无疆之浩然! 梦之中国,博爱乃大!
记叙类材料作文审题
谁—事---结果---原因---立意(因果分析法) 人物要素: 老人 游客 主要事件:(主要表现)(主要表现)对比 老人 1.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2.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3.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4.玻璃碎片,危险! 游客 1.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签下租房合同。 2.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 3.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4.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