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主权问题共22页文档

合集下载

南中国海诸岛屿的主权问题

南中国海诸岛屿的主权问题

南中国海诸岛屿的主权问题[作者:邓嗣禹转贴自:飞扬军事点击数:2991 更新时间:2006-2-10 文章录入:南海幽魂]/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104一九七四年一月间,中国与越南在西沙群岛发生了很激烈的海陆空军冲突。

这是二十世纪中国在远离大陆的地方,作了第一次为保护国权的海战。

本文主旨在将西沙群岛及其它中国南海岛屿的位置、主权与重要性,作一简短的初步研究。

一、区域位置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因为国人不喜欢向外发展,故普通的图籍多失载,或言之不详①。

大致说来,台湾与海南是中国两大岛,形同双目。

海南的东北,有东沙群岛,西文名Pratus Islands。

大概是此人曾经测验试航,故名之。

此岛在香港东南约160哩,汕头西南180哩。

旧名千里石塘或大东沙。

当香港与马尼拉航路之冲途,离马尼拉约870哩。

岛上设有灯塔及观象台、无线台,可以报告台风。

西沙群岛(Paracel Islands),在广东陵水县榆林港东南,旧称七洲洋。

据「琼州志」:「海中有山,连起七峯」,故名之②。

这是一群由珊瑚礁结成的低岛,大小岛屿与沙礁共有二十余座。

其重要者有甘泉岛、永乐群岛、宣德群岛、林肯岛等;远近不一,罗列海面约二百方哩。

位于赤道北十五度四十六分至十七度八分,经线东百一十度十一分至一一二度五四分。

距海南岛一五○哩,离越南海岸约二五○哩。

中沙群岛(Macclesfidld Bank)靠近西沙群岛的东南边,为广东省一部分。

位于北纬十五度二十五分至十六度十五分及东经一一三度四十分至一一四度五十七分,共有二十浅滩,是全部潜伏在海面下的珊瑚礁,暗礁距离水面约七十余尺,分布范围约七十五哩。

南沙群岛(Spratly I.),是南中国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群岛。

位于北纬十二度至四度,与东经一○九度至一一八度之间,包括岛、礁、滩、暗沙约一百座。

数量之多,为中国南海中各群岛之冠;海面亦较其它三群岛为广。

论南海主权问题

论南海主权问题

论南海主权问题近年来,南海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中国与周边各国的领土主权纷争也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

近日来一直被大家热议的黄岩岛问题就属于南海问题的一部分,而本文也将从黄岩岛事件入手,分析南海问题,与当前的国际形势。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黄岩岛事件。

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进行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

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

而后,菲方就黄岩岛主权问题提出异议,妄图将黄岩岛的主权从中国手上夺走。

这次事件表面上是菲律宾挑起的,但菲方的背后却有美国作为他的幕后力量。

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美国害怕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美国也借想南海争端牵制中国。

从对峙发生后的美菲联合军演和美国对菲的军事资助就可以看出这次黄岩岛事件绝不是偶然发生的。

我们可以再往前想想,不管是美国对台军售,或是频繁的举行与中国周边国家的联合军演,还有华盛顿航母战斗群长期驻扎在亚太地区,这其实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这次菲正好充当了傀儡,挑起了这次的黄岩岛事件。

我们常听到的南海问题其实就是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群岛及周边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

其实这些本都是毫无争议的属于中国,但由于我国海空军力量的有限,涉及国家众多,以及其他大国的干涉等多方面原因,南海问题才一直被搁臵。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越南非法占据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宾非法占据了南沙东北部海域,马来西亚非法占据南沙西南部海域。

在南沙群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中国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而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却多达45个。

南海的争夺为什么会这么激烈?为什么又有那么多国家冒着战争的危险都想在南海分得一杯羹呢?主要原因是石油气资源,在南海岛屿及岛屿附近蕴藏着许多未开发的石油气田。

从国际法角度看我国南海问题-精选文档

从国际法角度看我国南海问题-精选文档

从国际法角度看我国南海问题一、中国对南海诸岛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 并且从发现南海诸岛时起一直延续至今, 有效地并且是稳定的,从国际法先占原则与时际法原则都能够证明, 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是无可争辩的。

1.发现与先占原则先占是指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

先占作为国际法上取得领土的方式之一为国际上所公认。

在1928 年美国和荷兰关于帕尔马斯岛争端案中,仲裁官胡伯认为先占须具备两个要件: 一是占领的对象必须是“无主地” ; 二是在其上建立了“有效占领”。

胡伯还补充, 对于遥远而又没有居民或只有很少土著居民的小岛来说,持续不可能是不间断的。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无主地”南海诸岛的国家。

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占领和管辖, 已经满足了先占的两个要件, 实质上取得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并且,在东格陵兰案中, 国际常设法院通过透过复杂的历史事实, 说明在一块冰天雪地、人迹稀少的地方建立主权的特殊情况。

并强调“没有国家反对”和“没有其他国家提出主权要求”的事实, 这事实有力地说明占领是平稳的。

在我国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没有国家对此再提出主权主张。

2.时际法原则时际法原则, 就是“用以确定因法律的变更而引起的新旧法律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问题, 即适用什么时候的法律问题”。

帕尔马斯岛争端案中, 胡伯仲裁法官在国际法中首次将时际法概念引入。

应用时际法原则的关键是确定“关键日期” , 笔者认为, 确定“关键日期”不一定是争端解决的日期, 这容易产生数个“关键日期”的危险。

假如一国对另一国的固有领土主权提出争议,并且不断提出这种争议, 那么依照“关键日期”就是争端日期的理论,每一次的争议就是一个“关键日期”。

另外, 笔者认为, 在确认了“关键日期”之后, 不能依据国际法的变化再加以判断。

依照“关键日期”取得了权利后, 不应当再据此提出异议, 否则将导致权利不确定性。

中国南海问题讲稿(修改)

中国南海问题讲稿(修改)

中国南海问题专题讲座讲义引言:2012年中菲黄岩岛对峙面对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借势美国全球军事战略重心向西太平洋的转移,努力打造旨在封锁中国大陆海上的所谓“第一岛链”,近来南海周边诸国动作频频,不断挑起南海领土争议,其实质是依靠背后美国势力,趁中国还未崛起之时,利用争议地区抢占与瓜分领土及其附属的石油、天然气等战略经济资源。

在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南沙群岛中,以越南侵占最多(29)、菲律宾动作最频繁,而中国大陆实际控制岛礁只有8个。

2012年4月8日,菲律宾海军在黄岩岛海域发现8艘中国渔船。

菲海军持枪登上中国渔船,对中国渔民进行检查。

菲律宾海军登船搜查。

被检查的中国渔船被菲方指控为非法捕鱼。

4月10日,中国国家海洋局派“中国海监75号”和“中国海监84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双方均声称坚持对争议地区黄岩岛拥有主权,都不肯首先撤离争议海域。

自此,双方对峙拉开序幕。

2012中菲船舰南海黄岩岛对峙,又称中菲南海对峙或中菲黄岩岛对峙。

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得寸进尺,悍然与中国对抗,有着深刻的背景。

首先,美国为实现其在亚洲的战略利益,遏制中国的发展壮大,极力制造“中国威胁论”,并在南沙群岛领土争端中日益明显地站在某些国家的立场上。

美着力将一向敢与中国较劲的菲律宾培植成与中国抗衡的主力。

菲律宾尽管1992年美撤走了在菲的最后驻军,与美国特殊关系宣告结束,但鉴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追随美国的立场,菲在对华政策上还是唯美国马首是瞻。

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菲律宾就四处贩卖,并在黄岩岛问题与中国针锋相对,为“中国威胁论”制造口实。

中国在处理黄岩岛问题上,从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出发,主张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领土纷争,对频发的事件表现出克制与忍让,但菲却视之为软弱可欺,把抓捕我国渔民当成儿戏。

据统计,从1997年以来,菲在黄岩岛抓捕和骚扰我渔民的事件平均每年二三起。

每次事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抗议和交涉,但菲方充耳不闻,侵犯行为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呈变本加厉之势。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

浅谈南海问题南海诸岛主权归属问题一直以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及几个周边国家的主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资源的不断紧缺,导致南海问题日益突出。

以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为主的国家对南海诸岛主权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导致南海问题进一步加剧。

因此我们要采取好措施,保护我国的领土。

关键词领土主权南海问题现状原因对策一、南海的领土历史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所谓越南等南海的东南亚国家拥有南海主权得到说法根本就是不合法不合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 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二、中国南海问题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前,南海在世界政治版图上的地位并非这般显着,但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拥有丰富油气资源、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的南海开始成为世界热点争议地区。

南海蕴藏的石油储量在500亿吨以上。

为了石油资源,越南已在南沙抢占了30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9个,马来西亚占领了5个,我国只占7个。

如今,周边国家已在南沙群岛海域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多个和油气田180个,现已投入生产的500余口油气井中,100多口位于我南海断续线内,参与采油的国际石油公司超过200家。

论南海诸岛主权争端

论南海诸岛主权争端

5种方式所取得的领土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同时一个国家也不会因为其所占有的领土远离该国家而自然丧失对其的主权。

根据以上的分析,菲律宾侵占南海诸岛的行为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其所提出的主张也并不能使其当然享有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三、我国对“南海诸岛问题”的解决主张和应采取的措施(一)解决南海诸岛争端需要坚持的原则一方面,要很好地解决南海诸岛的主权问题,我国必须坚持“诸岛主权归我”这一基本原则,这也是我国与周边国家友好协商该问题的基本前提。

这同时也意味着,我国不管处在何种环境下,不管遇到了何种困境,都必须坚持这一主见。

1990年12月中旬,李鹏总理在访问马来西亚时就南沙问题谈到:“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中国希望在适当的时候,以友好方式同有关国家就存在的分歧进行协商,在这之前,还是先将这个问题搁置一下为好。

”1.不主张以武力方式我国一贯坚持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也一直努力地想要与邻邦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在这样的大趋势、大背景下,对其他国家采取武力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纵观历史,中国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发生时,才会使用武力。

(1)当中国感受到基本国家利益正遭逢敌对国家的严重挑战,例如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

(2)当中国感受到主权及国内安危遭受到威胁,例如1962年中国与印度的战争。

(3)当敌对国家不正视中国的警告,例如中国与越南1974年的西沙群岛冲突,以及1979年的战争。

《公约》所规定的各项内容无疑对解决南海诸岛争端提供了蓝本。

然而,对于我国来说,如何更好地利用《公约》的规定,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首先,针对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部分沿海海域存在与其他国家划界的问题,可以按照《公约》规定,对某些涉及领土主权事项的争议声明不予适用;其次,对于解决争端的强制性法律程序,我国可选择具有相对灵活性的仲裁程序,同时利用《公约》规定的例外和限制,侧重技术性问题,使某些方面不必提交强制程序。

南海问题分析

南海问题分析

1、中国拥有南海主权的法理基础。

在国际法上,“有效占领”是一个国家有意识地取得当时不在任何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主权的一种占取行为。

在依据该原则取得某一土地主权时,有些条件必须得到满足:被占领土地此前必须是无主地,在对无主地“发现”和“先占”后,对该土地要进行必要的主权行使和管辖,当然也包括一国政府和人民对该土地的开发与经营。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发现”权南海诸岛在被中国发现以前,尚属于“无主地”,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早在汉代之时,中国人就已开始在南海航行。

经过长期的航海实践,中国人先后发现了西沙、南沙群岛。

宋时,中国人把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命名为“长沙”、“石塘”。

明清时,南海诸岛被标示在中国官方的地图中,并且标出了南海航线和航程。

尽管“发现”并不构成通过先占取得领土,但它的重要性不容抹煞。

“发现”给予发现国以“初步”的权利或“不完整”的权利。

发现国在合理期间行使“有效占领”前,这种权利有暂时阻止他国加以占领的作用。

德国法学家奥本海对于领土取得方式在15、16世纪以前,与18、19世纪以后的差别作了明确的区分。

他指出,在15、16世纪以前,单纯的“发现”而无需任何其他行为,就可以取得对无主土地的完整主权。

英国学者布列尼也直言不讳地指出,在15、16世纪,单单是“发现”,而不需要采取任何进一步的实际行动,就可以取得对所发现土地的完整主权。

国际法学界关于“发现”的论述,不容否认地成为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尤其是南沙争端的重要法律依据。

从“先占”原则看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根据国际法,一国基于对无主土地的“发现”可以进行“先占”。

“先占”是一国对“无主地”进行有效占领从而取得领土的方式之一。

此外,“先占”还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占有必须在一国主权权利中行使,必须存在对一国权利的显示和缺少对另一国主权的承认;占有必须是和平且无间断的;占有必须是公开的。

许多国际权威公法学家认为,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这些条件都是基本具备的。

南海争端

南海争端

LOGO
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元代史料更是将“千里长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岛 划入 即今天的南沙群岛)划入 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元代史料更是将“千里长沙” 即今天的南沙群岛 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 更是将 海南岛的管辖范围 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 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的管辖范围。 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 南海海域航海图。 海南岛的管辖范围。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到了现代,我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即“九段线”。抗日战争 到了现代,我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 现代 传统疆域线 九段线” 胜利后,中国政府接收了南海诸岛。 胜利后,中国政府接收了南海诸岛。1946年,国民党当局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展 年 国民党当局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 开了南海划界工作。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 开了南海划界工作。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 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 兴岛就因此得名。 兴岛就因此得名。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即“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 年 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 九段线” 这条线最南到北纬 ° 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 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 围内。 围内。 另据有关专家介绍,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 另据有关专家介绍,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 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 年美西战争结束 以北纬118°划界,以北为菲律宾领海;但是黄岩岛的位置约为 时,以北纬 °划界,以北为菲律宾领海;但是黄岩岛的位置约为117°48’,在法理 ° ’ 上也在菲律宾国土以外。 上也在菲律宾国土以外。 现在的菲律宾相关法律将一些远离海岸超过200海里的地方都划到了其领土范围内, 海里的地方都划到了其领土范围内, 现在的菲律宾相关法律将一些远离海岸超过 海里的地方都划到了其领土范围内 这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 这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 “在1947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周边国家一直没有提出异议。这就在国际 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 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 周边国家一直没有提出异议。 法意义上产生了历史性主权。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植荣介绍, 南海争端, 法意义上产生了历史性主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植荣介绍,“南海争端, 起源于(上世纪 年代末、 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 上世纪)60年代末 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 起源于 上世纪 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 同时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当时的历史因素也有关。当时,联合国正在制定海洋法,而 同时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当时的历史因素也有关。当时,联合国正在制定海洋法, 海洋法长期对划界原则定义模糊不清。模糊的划界原则给了一些国家可乘之机。 海洋法长期对划界原则定义模糊不清。模糊的划界原则给了一些国家可乘之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