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中国人民从

合集下载

2015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中国人民从

2015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中国人民从

2015春鄂教版品社五下《xx人民从此站起来了》word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白人民群众主动支援解放战争的事迹,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2、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和老百姓互相热爱和拥护的事迹,感受和谐的军民关系,继承“拥军爱民”的革命优良传统。

3、认识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4、明白一些革命烈士,从他们的革命事迹中体会革命精神,并学会用实际行动纪念他们。

5、能够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咨询题,能够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情。

学习重点:明白人民群众主动支援解放战争的事迹,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学习难点: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和老百姓互相热爱和拥护的事迹,感受和谐的军民关系,继承“拥军爱民”的革命优良传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车推出来的胜利学习目标1、明白人民群众主动支援解放战争的事迹,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2、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和老百姓互相热爱和拥护的事迹,感受和谐的军民关系,继承“拥军爱民”的革命优良传统。

3、认识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二、自学感悟自学提示一阅读教科书第72页的“小资料”,了解解放战争的差不多进程和结果。

1、探讨人民军队胜利的要领。

阅读“陈毅元帅的觉悟表明”和“国民党将军的困惑”两则材料,对比分析,发觉咨询题:(人民群众用小车、扁担保证解放军部队作战,遍地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而国民党军被围困时,伤兵没人抬,死人没人埋,引路没向导,吃饭没粮食,狼狈不堪……)自学提示二咨询题探究:1.“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是什么意思?2.人民解放军胜利的要领是什么?三、交流讨论(一)列举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和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事迹。

⑴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淮海战争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图、“车轮滚滚上前线”的故事。

⑵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故事及“人民解放军夜宿上海南京路”的图片。

鄂教版思想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思想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奏响我们共同成长的和弦(单元简析)单元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体验关爱他人能给自己带来愉悦和甜美,具有宽以待人的广阔胸怀。

2、行为与习惯:能欣赏和尊重别人,待人处事,将心比心,善于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知识与技能:知道男女同学各有优势,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学会化解朋友间的矛盾,知道用忠诚和原则去培植友情。

单元简析:教育儿童心中有他人,既是品德教育的基础,也是品德教育的重点。

现在的儿童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中,有的表现为封闭、退缩,有的表现为放任,直接影响与他人的沟通和理解。

本单元下设三个主题:即“善待他人” ;“男生女生”和“与友同行”。

善待他人。

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素养。

因为当今社会崇尚沟通合作、多元互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更为密切,愈来愈需要人们在彼此相处时,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具有善待他人的品行。

男生女生。

这是性别上不同的两类学生。

到了小学高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上的显著变化,学生一方面对异性同学充满了好奇和好感,另一方面又有意疏远与异性同学的关系。

这一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男女同学各有优势,只有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共同成长。

与友同行。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交友活跃的时期,有关研究表明,五年级学生在交友方面会出现挫折,产生一些模糊认识,但他们渴望交上好朋友的诉求却十分强烈。

本课旨在让学生感受友谊的价值,学会正确处理朋友间的摩擦和冲突,知道用忠诚和原则去培植友谊。

学习课时:第一课:3 课时第二课:2 课时第三课:2 课时学习内容:为他人的成功喝彩学习目标:1、善待他人第一课时1、知道怎样来欣赏和尊重别人。

2、学会真诚地为同学的成功喝彩3、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去赞赏别人。

学习重难点:学会真诚地为同学的成功喝彩学习准备:让学生准备自己帮助别人的小故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_艰辛的求索课件_鄂教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_艰辛的求索课件_鄂教版

记住两句话:
• 少年强则国强 • “不忘历史——振 兴中华!”
圆明园“方壶胜境”
圆明园“上下天光”
• 富丽堂皇、精巧雅致、自然幽美、诗情画意的圆 明园,确实是座集宏伟、华美、智慧于一体的化 身。相传被欧洲人称为四大名园之一。除此以外, 它还是一座收藏了无数奇珍异宝、历史文物、书 画古玩、铜瓷器皿的巨大宝库。
活动三“我抒我心”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想每人都有自己想说 的一句话,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你想说一句 什么话?
《辛丑条约》
1.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 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2,238,150两 (九亿八千二百二 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 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 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 军队。 •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 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 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 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其中这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 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 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 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牌坊。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 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 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 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鸦片的巨大危害
• 严重摧残吸食者体质 • 危害社会稳定 • 白银大量外流
• 这掠走的大约三、四亿银元,相 当于28亿元人民币

鄂教版品社五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社五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社五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讲述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经历的种种苦难,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做主,从此站起来的历史变迁。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新中国成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深刻含义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爱国情感的培养也需要教师的关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深刻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来之不易,认识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重要性,激发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深刻含义。

难点:学生能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来之不易,认识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重要性,激发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氛围,激发爱国情感。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情感教育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体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准备好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新中国成立的纪录片、图片展示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015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丰富多彩的

2015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丰富多彩的

2015春鄂教版品社五下《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word导学案第一课时不一样的节日,同样的xx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适应,明白得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2、明白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节日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感情这些节日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明白得尊重各民族朋友和他们的风俗适应。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年的春节你们是如何样度过的?(生答),有这么多的喜庆内容啊!是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和感受其他民族传统节日吧。

二、自主合作学习1、学生活动①分小组交流的自己明白的民族节日有关资料②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板书重点:藏族新年——藏族人民的节日xx大会——蒙古族人民的节日火把节——彝族人民的节日歌婆节——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2、请学生补充自己xx的有关故事或传奇结合教材探究1、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火把节”的传奇2、请学生补充自己xx的有关故事或传奇3.两人一组,谈论商量完成教科书第32页的活动,“民族节日大搜索”表格填写四、教师总结:“不一样的节日,同样的喜庆”这反映了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的关怀和尊重,同时也讲明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风俗、节日的喜庆。

五.作业:xxxx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不一样的礼仪习俗,同样值得尊重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适应,明白得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2、明白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节日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习俗,每个民族的习俗都要尊重。

学习重难点:明白得尊重各民族朋友和他们的风俗适应。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我国的各民族中,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礼仪和习俗。

这些习俗中有各民族的特点,但都要尊重各地各民族的习俗。

二、自主合作交流1、阅读各民族习俗。

2、了解哈萨克族、藏族、苗族等民族的礼仪习俗。

3、小组交流,你xx哪些民族习俗?三、结合教材探究学习1、阅读xx参加泼水节的故事。

鄂教版品社五下第三单元《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社五下第三单元《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社五下第三单元《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是鄂教版品社五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讲述中国人不屈不挠地抵抗外来侵略和压迫,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从课文中深入理解这一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需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具体细节和背景可能了解不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2.难点:如何从课文中深入理解中国人的抗争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人的抗争精神。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不屈不挠的中国人》课文。

2.资料: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情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展现的中国人的抗争精神。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讨论和分享。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上台,用板书的形式呈现课文中的关键词和重要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期末测试卷 班级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期末测试卷 班级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期末测试卷3姓名:分数:一.知识眺望台(每小题3分)1.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有:()、()、()、()和()。

2.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对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和(),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

4.1840年6月,英国政府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 )。

5.毛泽东率领部队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6.我国的五个经济特区分别是()、()、()、()、()。

7.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有:()、()、()、()。

8.()年()月()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年()月()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9.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来的。

10.新中国是()年()月()日成立的。

二.火眼金睛(把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6分)1.理解与尊重对方是一切成功交往的前提。

()2.答应朋友的事情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

()3、火把节是哈尼族最隆重的节日。

藏族人民会向尊贵的客人献哈达。

()4、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5、昭君出塞在历史上对于汉族和匈奴两族的和睦相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维吾尔族和汉族人民团结对敌,粉碎了沙俄妄图吞并我国南疆的阴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7、1898年,慈禧太后代表顽固守旧势力,而谭嗣同等人主张维新变法,最终维新变法失败。

( )8、只有国强民富才不会受外国欺负。

( )三.我说你猜。

(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8分)1.在被捕后,面对日本特务的拳打脚踢哪怕竹签钉甲缝,鞭子抽伤口她依然坚贞不屈。

她就是红枪白马女政委。

( )2.在黄海海战中,率领致远舰上的官兵英雄战斗,与舰同沉,壮烈牺牲。

2015春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5春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题(四)一、填空(15分)1、同学之间相处,应该就是心灵与心灵的( )。

2、孔子说( ) 。

意思就是说,( )。

这句话被人们称为( )的( )。

3、帮助她人,( );奉献她人,(),赠人玫瑰,()。

4、男生与女生各有()与(),但智力水平相差甚微。

5、一旦有了友情危机,需要我们(),用(),用()。

6、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就是:()、( )、()、()与( )。

7、( )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她领导的( ),推翻了两千多年前的封建帝制。

8、1860 年,英国与法国侵略军放火焚烧了( )。

9、1931 年9 月18 日,驻东北的日本军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了沈阳城,这就就是震惊中外的( )。

10、1959 年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就是( )。

11、我国就是个( ),( )就是农民的命根子。

12、建立学习型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 ),( ),( ),( )将就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

( ) 就是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13、( )的伟大构想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提出来的。

14、实现“飞天”梦圆的首位航天员就是( )。

1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就是爱国数学家二、判断(20分)1、理解与尊重对方就是一切成功交往的前提。

( )2、男生与女生,只有智商运用与表现上差异,而在水平上没有高下之分。

( )3、答应朋友的事情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

( )4、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就是壮族。

( )5、火把节就是哈尼族最隆重的节日。

藏族人民会向尊贵的客人献哈达。

( )6、我国在《中华人民共与国宪法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与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与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 )7、昭君出塞在历史上对于汉族与匈奴两族的与睦相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8、维吾尔族与汉族人民团结对敌,粉碎了沙俄妄图吞并我国南疆的阴谋,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 )9、1898 年,慈禧太后代表顽固守旧势力,而谭嗣同等人主张维新变法,最终维新变法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春鄂教版品社五下《xx人民从
此站起来
了》word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白人民群众主动支援解放战争的事迹,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2、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和老百姓互相热爱和拥护的事迹,感受和谐的军民关系,继承“拥军爱民”的革命优良传统。

3、认识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4、明白一些革命烈士,从他们的革命事迹中体会革命精神,并学会用实际行动纪念他们。

5、能够和同学一起合作探究咨询题,能够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情。

学习重点:明白人民群众主动支援解放战争的事迹,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学习难点: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和老百姓互相热爱和拥护的事迹,感受和谐的军民关系,继承“拥军爱民”的革命优良传统。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小车推出来的胜利学习目标
1、明白人民群众主动支援解放战争的事迹,感受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2、了解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和老百姓互相热爱和拥护的事迹,感受和谐的军民关系,继承“拥军爱民”的革命优良传统。

3、认识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
2. 出示目标
二、自学感悟
自学提示一
阅读教科书第72 页的“小资料”,了解解放战争的差不多进程和结果。

1、探讨人民军队胜利的要领。

阅读“陈毅元帅的觉悟表明”和“国民党将军的困惑”两则材料,对比分析,发觉咨询题:(人民群众用小车、扁担保证解放军部队作战,遍地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而国民党军被围困时,伤兵没人抬,死人没人埋,引路没向导,吃饭没粮食,狼狈不堪………
自学提示二
咨询题探究:
1. “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是什么意思?
2. 人民解放军胜利的要领是什么?
三、交流讨论
(一)列举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和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事迹。

⑴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淮海战争人民支援前线统计”表、“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图、“车轮滚滚上前线”的故事。

⑵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上“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军队人民爱”的故事及“人民解放军夜宿上海南京路”的图片。

⑶讨论交流:学生从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故事中谈体会,感受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和谐的军民关系。

二)演绎深化
全班分组展开大讨论,探究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国
民党军队,最终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缘故。

老师引导学生从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庞大支持、解放军的正确战术和英勇奋战等到诸多方面展开摸索。

四、小结:学生小结收成感想
五、作业:xxxx
第二课时xx 不能不记得
学习目标
1、认识解放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感知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它是许多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2. 明白一些革命烈士,从他们的革命事迹中体会革命精神,并学会用实际行动纪念他们。

一、导入
1、播放《开国大典》影片,让学生人中感受中国人民在那一刻的轻巧心情,从而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提咨询:看到现在此景,你的心情是如何样的?让学生谈谈他们的观后感。

3. 板书课题
4. 出示目标
二、自学感悟
1、教师展现“人民英雄纪念碑”整体图片,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情形及建筑特点,让学生感知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它是许多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2、朗读碑文,xx 得碑文的含义。

3、学习后要有感而发,讲讲感想。

三、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阅读祭文《中华魂》并观看“少先队员们瞻仰烈士墓后提咨
的图片,然询:如何用具体的行动纪念革命先烈?
四、拓展:演绎深化
革命烈士遗书、xx 会。

小结:讲讲你的收成和感受六、作业:xxx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