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中图版-2PPT课件

(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量多少的 因素
①山地所在的纬度:纬度越低,垂直 自然带谱越多;纬度越高,垂直自然 带谱越少。 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 谱越多;海拔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 少,甚至只有水平自然带。
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的小则垂直自然带谱越少。
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经度地带性自 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 垂直地带性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一 些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纬度地 带性分异规律和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 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 以下思路进行: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 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 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 (2)图中H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解析:(1)读图可知,C、F、G、H自然 带分布区热量条件中等,应位于温带地 区;C→F→G→H自然带分布区干燥程 度越来越大,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降 水逐渐减少引起的经度地带性分异。 (2)结合上题分析,H位于温带地区, 且干燥程度最大,应为温带荒漠带。
热量
纬度
水分
经度
海陆分布
巧学妙记 (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赤道 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②同一种自然带,随纬度的增加,其 分布的海拔降低。
③同一种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 布高度一般不同,通常阳坡高、阴坡 低。南半球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位 置高;北半球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 位置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 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 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 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 一。
①山地所在的纬度:纬度越低,垂直 自然带谱越多;纬度越高,垂直自然 带谱越少。 ②山体海拔: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 谱越多;海拔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 少,甚至只有水平自然带。
③山顶与山麓之间的小则垂直自然带谱越少。
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经度地带性自 然带的变化;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 垂直地带性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一 些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纬度地 带性分异规律和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1)在分析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 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时可按 以下思路进行:
C.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 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D.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 现了经度地带性分异 (2)图中H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热带草原带
解析:(1)读图可知,C、F、G、H自然 带分布区热量条件中等,应位于温带地 区;C→F→G→H自然带分布区干燥程 度越来越大,反映了由沿海到内陆降 水逐渐减少引起的经度地带性分异。 (2)结合上题分析,H位于温带地区, 且干燥程度最大,应为温带荒漠带。
热量
纬度
水分
经度
海陆分布
巧学妙记 (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①山地垂直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同赤道 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②同一种自然带,随纬度的增加,其 分布的海拔降低。
③同一种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 布高度一般不同,通常阳坡高、阴坡 低。南半球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位 置高;北半球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 位置高。
2.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 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 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 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 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ppt课件

风气候
温带落叶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
阔叶林带
带温 带
亚热带常 草 荒 漠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 原 带 绿阔叶林
带带
带
热带沙漠气候
23°26N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地区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
★ 气候带与自然带基本是以一一对应关系,但有两个例外: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
雪线 树线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荒漠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柠檬及其叶子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叶
松林
柏叶
柏树林
杉叶
杉树林
苔原带
冰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雨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高山灌丛
高山草甸
植被主要是由气候决定的。 气候包括:气温(热量)与降水(水分)
对自然带 分布规律
进行推 理…
热量由纬度决定
水分主要由距海远近决定
海拔也可以引起热量水分变化
分异规律一:从赤道到两极
分异规律二:从沿海到内陆
纬度地带性
分异规律三:从山麓到山顶 垂直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巴丹吉林沙漠
浑善达克沙地
锡林郭勒草原
长白山地
亚丁英迈勇神山
自然地理环境组成:气、地、水、土、生
整体性体现: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 关键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生物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①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
温带落叶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温
阔叶林带
带温 带
亚热带常 草 荒 漠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 原 带 绿阔叶林
带带
带
热带沙漠气候
23°26N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地区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0°
★ 气候带与自然带基本是以一一对应关系,但有两个例外: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都对应温带落叶阔叶林。
雪线 树线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
热带荒漠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柠檬及其叶子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叶
松林
柏叶
柏树林
杉叶
杉树林
苔原带
冰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热带季雨林
热带季雨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高山灌丛
高山草甸
植被主要是由气候决定的。 气候包括:气温(热量)与降水(水分)
对自然带 分布规律
进行推 理…
热量由纬度决定
水分主要由距海远近决定
海拔也可以引起热量水分变化
分异规律一:从赤道到两极
分异规律二:从沿海到内陆
纬度地带性
分异规律三:从山麓到山顶 垂直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巴丹吉林沙漠
浑善达克沙地
锡林郭勒草原
长白山地
亚丁英迈勇神山
自然地理环境组成:气、地、水、土、生
整体性体现: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 关键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生物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①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
浙江省温州人文高级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共18张PPT)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纬度地带分
异规律
热量
干湿度地带
分异规律
水分
垂直分异规律水热状况来自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形气候
分布规律
纬线延伸 南北更替
经线延伸 东西更替
随等高 线延伸
有序性 重复性
特例
非洲沿20°E经 线自然带的变化
亚欧大陆中纬度 从沿海向内陆
珠穆朗玛峰 垂直自然带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5.冬季旅行时,最能感受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匀的路
A
A.广州至北京 B.成都至上海 C.福州至昆明 D.包头至乌鲁木齐
读下图,回答:
(1)从A→B依次出现的自然带有 温_带__落_叶__阔_叶__林_带___、_____________、 _温__带__荒__漠__带____B地的植物具有 _叶_小__、__根__系_发达耐_旱___特征。 (2)这种地域分异的规律是以 ___水_分___为基础的,受_海__陆__分__布__因 素的影响。 (3)该图反映的是从__沿__海___到 ___内_陆___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 在____中___纬度地带较明显,原因是 ____中__纬__度_地__区__水__分__条_件__沿__经__度______ ____变__化__(_东__西__)__方__向_差__异__较__大__
第第三三章章 自自然然地地理理环环境境 的的整整体体性性与与差差异异性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基本要求:
1.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尤其是生物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了 解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
2.了解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突变对地球生物的生存 威胁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关系,懂得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首先阐述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三个主要表现:每一要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并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பைடு நூலகம்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某一要素的改变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为了具体说明这些表现,课件以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为例,展示了过度砍伐、开垦和放牧等活动如何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等连锁反应。此外,课件还深入探讨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土壤的形成条件和特点,如红壤、黑土和荒漠土等,进一步揭示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也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主干 知识 体系
第1页/共42页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
(1) 组成:包括
等。
气候
植被
(2)特殊功土能壤: 代表
是主导大气性、因水、素岩石;、生物、土壤是、 最具
地形
性(3要)地素理;要素间相为互各作要用素产的生中新心功环能节。
生产功能:具有合成
的能力有。机主物要依赖于光
合作用。
平衡功能:通过 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
2)温度越高(阳坡),积雪的消融量越大, 雪线的位置就越高。
如:赤道非洲雪线高度(乞力马扎罗山)为 4570~5425m,阿尔卑斯山为2400~3200m,
北极地区只有100~300m。
第20页/共42页
三、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4、雪线
3)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雪线位置低;陡坡 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较高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 伸、沿纬 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 水分 陆的地域分 异
海陆分布 沿经线延 伸、沿经 度更替
山地的垂直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沿山地水
地域分异
平延伸、
垂直更替
典型地区 低纬、高纬 地区及中纬 度一定范围 内 中纬度地区
海拔较高的 低纬山地
第12页/共42页
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判读
1、基带与所在地的自 然带一致,从山麓到 山顶呈现出与纬度地 带性相似的规律。
二、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 7、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南半球同纬度大部分地区为海洋)
第33页/共42页
二、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
8、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两岸 (洋流)
第34页/共42页
引申: 1.海拔高,纬度低,自然带多 2.基带与山体所在纬度自然带一致 3.纬度高,雪线低;阴坡雪线低;
第1页/共42页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地理要素
(1) 组成:包括
等。
气候
植被
(2)特殊功土能壤: 代表
是主导大气性、因水、素岩石;、生物、土壤是、 最具
地形
性(3要)地素理;要素间相为互各作要用素产的生中新心功环能节。
生产功能:具有合成
的能力有。机主物要依赖于光
合作用。
平衡功能:通过 的性质保持稳定的功能。
2)温度越高(阳坡),积雪的消融量越大, 雪线的位置就越高。
如:赤道非洲雪线高度(乞力马扎罗山)为 4570~5425m,阿尔卑斯山为2400~3200m,
北极地区只有100~300m。
第20页/共42页
三、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4、雪线
3)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雪线位置低;陡坡 积雪易下滑,雪线位置较高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 伸、沿纬 度更替
从沿海向内 水分 陆的地域分 异
海陆分布 沿经线延 伸、沿经 度更替
山地的垂直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沿山地水
地域分异
平延伸、
垂直更替
典型地区 低纬、高纬 地区及中纬 度一定范围 内 中纬度地区
海拔较高的 低纬山地
第12页/共42页
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判读
1、基带与所在地的自 然带一致,从山麓到 山顶呈现出与纬度地 带性相似的规律。
二、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 7、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针叶林带
(南半球同纬度大部分地区为海洋)
第33页/共42页
二、非地带性(地方性)规律
8、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两岸 (洋流)
第34页/共42页
引申: 1.海拔高,纬度低,自然带多 2.基带与山体所在纬度自然带一致 3.纬度高,雪线低;阴坡雪线低;
鲁教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气压升高时 气压降低时
海面降低 海面升高
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太阳辐射
氧气
二氧化碳
植 物 的 光 合 作
地下水 矿质元素
用
地球上的碳循环
呼 呼 吸 作 用 吸 作 用
空气中二氧化碳
光 合 作 用 分 解 燃 烧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植物 动物
死生物体
地 质 时 期
水圈(浮游植物) 水圈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 (溶解的二氧化碳) 溶解的二氧化碳)
赤道东太 平洋沿岸 湿润多雨
赤道东太 平洋表层 水温升高
鱼类、 鱼类、鸟 类减少
东南信风 减弱
赤道太平洋表 层暖海水向东 倒流
海水上升流 减弱或停止
营养盐类 减少
赤道西太 平洋表层 水温降低
厄尔尼诺现象
反常年份,东南信风减弱, 反常年份,东南信风减弱,赤道表 层海水由西向东倒流, 层海水由西向东倒流,秘鲁附近海 区上升流减弱,表层水温升高, 区上升流减弱,表层水温升高,营 养物质减少,鱼类大量死亡。 养物质减少,鱼类大量死亡。
协调
要素与环 境总体 整体性 要素 之间
制约
区域 之间
联系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 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 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能量交换和 要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 来实现的。 动来实现的。 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 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 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 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 桥梁和纽带。 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 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 牵一发而动全身) (牵一发而动全身) 变。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公开课)优质课件

根据描述,判断它们体现了哪些要素之间的 直接的关
根据描述,判断它们体现了哪些要素之间的 直接的关联性。
气候---水文 气候---生物 气候---地貌
世界寒极南极洲——冰川广布
根据描述,判断它们体现了哪些要素之间的 直接的关联性。
气候---生物
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动物——牦牛
今天的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坎坎”地伐呀伐,从周伐到秦, 从汉伐到唐,从唐伐到· · · · · ·
“坎坎”地伐呀伐,从周伐到秦, 从汉伐到唐,从唐伐到· · · · · ·
活动:
请尝试用‚关联图‛来说
明‚坎坎伐檀‛使本地区的
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的变化?
砍 伐 森 林
过 度 放 牧
通过“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学习,结合人 类活动或你的学习生活,创作“感言”、 “感悟”.
案例探究: 深圳东部 垃圾焚烧处理厂 选址问题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角度分析,你认为把垃 圾焚烧厂选址在龙岗坪 地,可能会产生哪些影 响?你是否赞同将该处 理厂选址在此处?说出 你的理由。
随堂练习
1、综合的地理环境是由下列哪些要素构成的( A ) A.地貌、大气、生物、土壤、水文 B.水文、土壤、空气、阳光、土地 C.阳光、大气、土壤、生物、地貌 D.生物、土壤、水文、动物、森林 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要 素是(C ) A.彼此孤立存在的 B.互相影响和互相排斥的 C.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 D.彼此之间是杂乱无章的
Thank you !
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 • 冯俊伟
根据描述,判断它们体现了哪些要素之间的 直接的关联性。
生物---土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PPT课件

大气循环
水循环
示意简图
水循环
大气
水汽 输送
大气
蒸降
蒸
降
发水
发
水
径流
陆地
海洋
岩石圈物质循环
示意简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 岩浆岩
沉
岩
积
浆
岩
变质岩
生物循环
示意简图
生物循环 植物
环境
动物
微生物
案例 读P85案例1(以生物为例)
思考:生物循环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 产生怎样的影响?
1、改变了大气成分
2、改变了陆地水的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3、参与岩石形成,促使土壤的形成
“阅读”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 的创造者。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 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
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阅合成读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
环境要素 大气
(气候) 水文
地形 生物 (植物) 土壤
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
热量、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地形) 直接影响到大气的水热状况及运动特征。 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着水分交换,水文 是个地理环境要素影响下的综合表现。 由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受河流、冰川、波 浪、风、地下水等的影响。 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的制约
举例
地球大气中的CO2保持稳定,大气本身没有减缓或 增加CO2的能力,但在海洋生物作用下,大气中的CO2 和海水溶解的钙加速形成碳酸钙沉淀,这就减少了大气 中的CO2。此外,陆地植物大量吸收CO2,使大气中CO2 减缓。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才有这个平 衡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提问:
1、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2、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 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
更替方向
从沿海到内陆 垂直 垂直更替
分异基础 热量为基础
典型地区 图示
低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水分为基础 中纬度地区
热量和水分 组合
低纬高山
1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目标定位]
1.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与表现。 3.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海平面 上升
两极冰川 融化
大气CO2 含量增加
雨林面积 不断减少
大气CO2 含量增加
全球气候 变暖
两极冰川 融化
海平面 上升
淹没沿海 低地
课后思考作业:试用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说 明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影响。
16
试一试:画出“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
大气圈
能量的交换与传输
大气圈
生物圈
生物圈
岩石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圈
你能举例说明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吗?
17
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说说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问题探究:图中CO2在哪些圈层之间迁移,其它物质又是怎样 进行迁移的呢?
18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 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整体性体现二: 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10
合作探究:“厄尔尼诺”与全球气候异 常
整体性的体现三
总结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
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他区域 11
案例二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了……
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最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 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也最典型的黄土地貌区,黄土土质疏松,主要 由较细粉砂颗粒组成,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山清水秀的景色。但 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加上 近代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的影响,就变成今天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丘 陵沟谷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同时,被冲走的土壤,顺着黄河的大小支流,带到下游,淤塞了河道, 造成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所以,同水土流失现象作斗争,不仅成为改变黄土高原面貌的重要措施, 也是治理黄河的一个根本问题。
问题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会产生哪些影响?
13
耕地土层变薄 植被覆盖率降低
土壤肥力下降 生态环境恶化
单产降低 水
气候趋于干旱
土
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
失
黄河泥沙 含量增加, 下游河床 抬高成地 上河
洪涝灾害 威胁两岸 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14
地上悬河
15
案例三
如果热带雨林遭大量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9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0
3
问题 :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2.各要素之间
生物
是什么关系?
水文
气候
地貌
土壤
4
水文
生物
5
水 文
气 候
6
水 文 地 貌
2
1
7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 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8
你知道什么是 厄尔尼诺现象吗?
9
案例一
合作探究:“厄尔尼诺”与秘鲁渔业
总 结
总 结
整体性体现一:
1、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2、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 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
更替方向
从沿海到内陆 垂直 垂直更替
分异基础 热量为基础
典型地区 图示
低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水分为基础 中纬度地区
热量和水分 组合
低纬高山
1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
[目标定位]
1.掌握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与表现。 3.结合实例分析某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海平面 上升
两极冰川 融化
大气CO2 含量增加
雨林面积 不断减少
大气CO2 含量增加
全球气候 变暖
两极冰川 融化
海平面 上升
淹没沿海 低地
课后思考作业:试用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说 明青藏高原隆起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影响。
16
试一试:画出“地表系统各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示意图
大气圈
能量的交换与传输
大气圈
生物圈
生物圈
岩石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圈
你能举例说明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吗?
17
圈层间的物质运动 说说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问题探究:图中CO2在哪些圈层之间迁移,其它物质又是怎样 进行迁移的呢?
18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 总体特征协调一致
整体性体现二: 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制约, 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10
合作探究:“厄尔尼诺”与全球气候异 常
整体性的体现三
总结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
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其他区域 11
案例二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1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了……
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最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 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也最典型的黄土地貌区,黄土土质疏松,主要 由较细粉砂颗粒组成,气候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 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山清水秀的景色。但 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加上 近代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的影响,就变成今天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丘 陵沟谷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同时,被冲走的土壤,顺着黄河的大小支流,带到下游,淤塞了河道, 造成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 所以,同水土流失现象作斗争,不仅成为改变黄土高原面貌的重要措施, 也是治理黄河的一个根本问题。
问题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会产生哪些影响?
13
耕地土层变薄 植被覆盖率降低
土壤肥力下降 生态环境恶化
单产降低 水
气候趋于干旱
土
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
失
黄河泥沙 含量增加, 下游河床 抬高成地 上河
洪涝灾害 威胁两岸 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14
地上悬河
15
案例三
如果热带雨林遭大量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19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0
3
问题 : 1.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2.各要素之间
生物
是什么关系?
水文
气候
地貌
土壤
4
水文
生物
5
水 文
气 候
6
水 文 地 貌
2
1
7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 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8
你知道什么是 厄尔尼诺现象吗?
9
案例一
合作探究:“厄尔尼诺”与秘鲁渔业
总 结
总 结
整体性体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