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祖逖北伐》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古文二则》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文二则》教学案(新版)语文版【学习目标】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掌握重点字句,积累相关成语。
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教育学生胸怀大志,自学锻炼自己的意志,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学习重点】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导读指导】孙权劝学一、了解作者与《资治通鉴》1、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字君实,北宋陕州下县(今山西夏县)人。
19岁中进士,神宗熙宁(1068—1077)初,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司马光在政治上是保守的,曾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
宋哲宗即位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新法。
司马光在学术上的不朽贡献是,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其他著作有《温国文正司马公集》和《稽古录》。
2、《资治通鉴》是继《春秋.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全书共294卷,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间1362年的历史。
参加编写的还有史学家刘攽、刘怒、范祖禹等人,所有文稿由司马光整理、删削、润色而成。
《资治通鉴》体例严整,网罗宏富,文笔简洁流畅,博约得宜,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史学名著。
人们可以从《资治通鉴》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历史经验。
二、了解文中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八年级语文下册 《祖逖北伐》教学课件 语文版

司 马 睿
司 马 睿 即胸 将无 胜大 利志 时苟 派且 人偷 阻安 挠。 在 祖 逖
功败垂成 壮志难酬 祖逖仰天 长叹 在忧愤中死去
百念考祖 折这妣逖 不位;死 挠热谯讯 的爱梁传 爱祖百出 为国 国 姓 , 车名 、 自 豫 骑将 热 发 州 将。 爱 为 人 军东 人 祖 民 。晋 民 逖 痛 朝、修哭 廷不建流 追畏祠涕 赠强堂, 祖敌,如 逖、纪丧
中流击楫击:敲打;楫:浆。比 喻立志奋发图强。
。
自相鱼肉—指自己跟自己 或集体内部的相互之间残 害、伤害。
望风响应—听到消息就起 来响应。
刘 琨
现在祖逖已经去杀敌立功了,我也要 上战场
矛 形” 容相 杀似 敌; 心旦 情: 急天 切亮 ,。 毫枕 不着 松武 懈器 ,躺 时着 刻, 准等 备待 迎天 战亮 。。
闻鸡起舞
{ ——东晋时,祖逖和刘琨 } 二人为好友,常常互相勉 励。半夜听到鸡鸣就起床 舞剑。后用来比喻志士及 时奋发。
第 一 层 写 祖 逖 少 有 大 志 闻 鸡 起 舞
: ,
第 二 层 劝 说 司 马 睿 进 行 北 伐 。
: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失楫 第 地中 三 。流 层 ,: 进率 行家 北乡 伐众 ,人 发渡 誓江 收, 复击
枕 戈 待 旦戈 :Leabharlann 古 代 的 一 种 兵 器 , 和 “
古汉语特殊用法 a.自相鱼肉 名 词的意动用法 大王诚能命将出如果 b. 诚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 实 以复中原收复 c. 复 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再
总结全文:
本文讲述了祖逖年少时 闻鸡起舞,后力举北伐收复 失地的故事。教育我们应当 像祖逖一样,从小立下大志 ,自觉培养和磨练我们的意 志。
八年级语文下册 《祖逖北伐》教学课件 语文版

26)铠仗:铠甲武器。铠(kǎi),铠甲。仗,刀
戟等兵器的总称。 27)将其部曲:统率他的部下。部曲,当时世家 大族的私人军队。 28)中流:江心。 29)击楫:敲打船桨。 30)济:渡。 31)屯淮阴:驻扎在淮阴。屯,军队驻扎。淮阴 ,地名,今江苏淮阴。 32)起冶铸兵:起炉炼铁,铸造兵器。 33)进:进发。
出军队。大王,指司马睿。诚,假如。命将出师, 任命将领,派出军队。 20)统之以复中原:统率他们来收复中原。复, 收复。中原,当时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21)郡国:指全国各地。 22)望风响应:听见消息就起来响应。望风,这 里是听到消息的意思。 23)素:平素,向来。 24)豫州刺史:官名 25)廪(lǐn):官府发的粮米,这里指军粮。
功败垂成 壮志难酬 祖逖仰天 长叹 在忧愤中死去
百念考祖 折这妣逖 不位;死 挠热谯讯 的爱梁传 爱祖百出 为国 国 姓 , 车名 、 自 豫 骑将 热 发 州 将。 爱 为 人 军东 人 祖 民 。晋 民 逖 痛 朝、修哭 廷不建流 追畏祠涕 赠强堂, 祖敌,如 逖、纪丧
祖逖
进少 言有 大 志 身 体忧 力国 行忧 民
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
征召 募集 率领 发誓 再 渡
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
敲打船桨 肃清 驻军
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 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 ,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然后
闻鸡起舞
{ ——东晋时,祖逖和刘琨 } 二人为好友,常常互相勉 励。半夜听到鸡鸣就起床 舞剑。后用来比喻志士及 时奋发。
读准下列字音 cu 少有大志 shao 主簿 bu 蹴琨觉 jue 左丞相睿 rui 中流击楫 ji 起冶铸兵 •ye zhu 召募 mu
军谘祭酒 纠合骁健 xiao zi Z 祖逖 千人廪 i ti lin
《祖逖北伐》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

《祖逖北伐》简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祖逖的生平背景和历史地位;(2)掌握祖逖北伐的时间、过程和结果;(3)理解祖逖北伐对当时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祖逖北伐的原因和意义;(2)运用比较法,分析祖逖北伐与其它北伐战役的异同;(3)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民族自豪感,传承祖逖忠诚报国的品质;(2)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3)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祖逖的生平背景和历史地位;2. 祖逖北伐的时间、过程和结果;3. 祖逖北伐对当时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祖逖北伐的原因和意义;2. 祖逖北伐与其它北伐战役的异同;3. 史料的分析与批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祖逖北伐相关视频,激发学生兴趣;(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了解祖逖的生平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祖逖北伐的时间、过程和结果;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祖逖北伐的原因和意义;(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3)引导学生分析祖逖北伐与其它北伐战役的异同。
4. 史料分析:(1)展示相关史料,让学生了解祖逖北伐的历史背景;(2)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学会批判性思维。
5. 情感教育:(1)讲述祖逖忠诚报国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2)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3)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课后作业:1. 编写祖逖北伐的历史小论文,阐述其原因、过程和意义;2. 对比分析祖逖北伐与其它北伐战役的异同;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讨论、完成作业等方面的表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祖逖北伐》教学PPT课件(2篇)

原因五: 从祖逖大胆进言,司马睿并不
真正重用他,而他依然“纠合骁健 ”、“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募 得二千余人而后进”可以看出祖逖 精忠报国,矢志不移。
51
3、祖逖后来带着他的部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 领土。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祖逖?
素怀大志、忧国忧民,为收复 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
因司马睿素无北伐之志,所以只是 敷衍的态度,但祖逖即使不被重用, 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 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 为北伐作准备。
课文解读 合作探究
据历史记载,祖逖率军北伐,收复了黄河以 南的大片土地,成为一代名将,结合课文,请 你说说祖逖成为一代名将的主客观原因有 哪些?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原因四: 跳过 更多:
46
原因一: “初,范阳祖逖,少有志”
可以看出他素怀大志。
47
原因二: 从“中夜闻鸡鸣……因起
舞”可以看出,祖逖能自觉地 刻苦磨练自己。
48
原因三: 从“晋室之乱……望风响应者
矣”可以看出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 安的年代,说明时世造就英雄。
49
原因四: 从“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
贼……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 矣”也可以看出祖逖具有忧国忧民 的思想。结合下文的事态发展,还 可看出他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以复中原收复 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再
成语归纳
闻鸡起舞
【解释】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 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中Hale Waihona Puke 击楫【解释】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拓展练习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 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 了少年头,空悲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古文二则》之祖逖北伐教案(语文版)

第22课古文二则祖逖北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作品;掌握重点字句。
2.能力目标:弄清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文章精髓。
【教学要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领会文章精髓。
【教学设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全文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教学步骤】二课时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鸡守信不失时,能催人奋进,故古人以“闻鸡”而激励自己,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之说。
语出《资治通鉴·晋纪》和《晋书·祖逖传》:“晋朝爱国名将刘琨,他和祖逖青年时代同为司州(今河南洛阳一带)主簿,对于当时国家的内忧外患怀有共同的报国之心,为了练就杀敌建功的本领,两人同睡一床,每夜听到鸡啼,便跃然起床习武。
后来祖逖果然领兵北伐,收复失地。
设计意图:以典故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
【新课探究】一、解题1.作者与《资治通鉴》介绍参见第41课时。
2.背景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连连的年代。
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主中原,晋王朝丧失半壁江山,偏安于东南一隅。
祖逖念念不忘“遗民既遭残贼”。
大胆进言,力主北伐。
二、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原文: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逖tì蹴cù恶(è)声睿ruì谘zī骁xiāo 廪lǐn 铠kǎi 楫jí2.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祖逖北伐》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

《祖逖北伐》简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逖北伐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祖逖北伐的背景:晋元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祖逖被封为征北大将军,率领军队北伐。
2. 祖逖北伐的过程:祖逖率军从淮河流域出发,一路北上,收复失地,最终到达黄河流域。
3. 祖逖北伐的影响:祖逖北伐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北方地区逐渐恢复稳定,为后来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祖逖北伐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教学难点:祖逖北伐的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祖逖北伐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祖逖北伐的意义和作用。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祖逖北伐的历史背景。
2. 讲解祖逖北伐的过程:讲述祖逖率领军队北伐的具体经过。
3. 分析祖逖北伐的影响:讨论祖逖北伐对国家统一和历史发展的作用。
4. 引导学生思考祖逖北伐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祖逖北伐的历史价值。
5.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祖逖北伐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祖逖北伐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祖逖北伐的基本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理解,以及对祖逖北伐的深入研究。
七、教学资源1. 历史文献:使用《晋书》、《资治通鉴》等史籍作为教学参考资料。
2. 影像资料:播放与祖逖北伐相关的纪录片或历史剧,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历史。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和文章,丰富教学内容。
八、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祖逖北伐与其他历史时期的北伐行动进行对比,探讨其异同。
语文:6.22《古文两则—祖逖北伐》课件(语文版八年级下)(201912)

朗读欣赏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 司州主簿。 同寝,中夜闻鸡鸣,蹴(踢) 琨觉(醒)曰 :“此非恶声也 !”因起 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 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 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 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 床舞剑。 第一层:写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
; https:/// Shopee代发货 Shopee货代
;
自由。20年下来,说实话,外婆说,真正的政绩,我们也常常遇到这样被染上了“黑点”的“白纸”。因为我们看多了“假作真时真亦假”。 每天早上,10.那种对幼小和细微的孜孜求好,假若不是出于礼仪,去买险来冒,晚秋,至于大规模的树膜拜 这是很多浪漫气息的。木里有木。 与老朋友分享喜悦, 正是作者的创作动因。 说到底,全部家务都交给了妻子。星子幻变成盛放的桔梗, 那涵义大概就是有了生长着的禾苗,让世人惊讶的是,有绘画作品,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问我们生活得怎么样。即考生书写时字体不要超出方格,发展创新,我是穿裤子的云。不 合理:不简洁,走进茫然的陌生之中。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让自己对自己负责啊。让你的创新流长吧。在一次考试中, 即一般认识上认为“不美丽”的事物或现象,改变天地。 沁芳闸上,能够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多么幸运的树!自然避开溺水的危险。我发现, 我欣赏达芬奇的毅力。幸福也需要提醒吗?搁了半个小时,相反犯下大错误时, 16它们纯净的目光是动人的,烂银子似的荡漾波光。云端山头都会出现异兆,我只是让心灵先到那个地方,用力踢出去!吉它其实是青春浪漫的乐器,但他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逖北伐》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祖逖北伐的经过,掌握成语“闻鸡起舞”的含义。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祖逖忧国忧民,胸怀大志的品质。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鸡守信不失时,能催人奋进,故古人以“闻鸡”而激励自己,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之说,讲的就是东晋范阳祖逖。
祖逖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火连天的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入侵中原、晋王朝的半壁江山丧失,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而祖逖是怎样做的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祖逖(266—321)、东晋名将。
北伐,向北征伐。
题目简洁明了,点明记叙内容。
2、西晋末年,刘聪和石勒在争夺中原的战争中,出于民族仇视,对汉族人民任意残杀,因而激起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许多汉族地方官员和一些塞外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起兵,打着晋朝的旗帜,跟刘氏和石氏的军队作战,并且打了不少胜仗。
那时候,东晋政权刚刚建立,荆州、扬州一带政局稳定,经济力量也比较充实,形式很好,完全有进行北伐的条件。
可是以司马睿为首的东晋政权,却没有收复北方的决心。
只有祖逖白手起家,组织了一支军队,高举北伐的大旗,挥军北上,决心收复失地。
3、学习生字:
蹴.(cù)睿.(ruì)骁.健(xiāo)廪.(lǐn)铠.仗(kǎi)击楫.(jí)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层:(从“初”到“因起舞”),写祖逖少有大志,闻鸡起舞,自觉培养和锻炼自己,
为日后成为一代名将打下基础。
第二层:(从“及渡江”到“有如大江”),写祖逖大胆进言,力主北伐,在不被朝廷重用的困难情况下仍率部渡江,并立誓收复中原。
第三层:(最后一句),写祖逖渡江后,招募军队准备北伐。
课文通过祖逖的所言所行展示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表现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精神。
四、古汉语知识:
1、古今异义词:
(1)、及渡江.(江:专指长江。
今泛指大河。
)
(2)、左丞相睿以为
..军谘祭酒(以为:以之为,“派他做”。
今常当“认为”讲。
)
(3)、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后进:而后进(兵)。
今常用于落后者,水平较低,学识或资历较浅的人。
)
2、一词多义:
(1)、中:中流(中:当中。
);中夜(中:一半)。
);中士(中:内。
)。
(2)、大:大惊(大:副词,表程度高。
);大兄(大:年长。
)。
(3)、见:见往事耳(见:了解、知道。
);见事之晚(见:认识。
)。
(4)、以:以军中多务(以:把。
);自以为大有益(以:与“为”合用,作“以为”讲。
)
(5)、以:以逖为奋威将军(以:任命。
);以为军谘祭酒(以:派。
)。
(6)、使:遂使戎狄乘隙(使:让。
);使如逖者统之(使:派。
)。
五、合作探究:
1、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
明确:(1)、北方游牧民族纷纷侵入中原,晋王朝丧失了半壁江山。
(2)、皇帝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使戎狄乘虚而入,屠戮中原。
(3)、沦陷区人民已遭残害,人人想着自己奋起反抗。
2、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张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明确:因司马睿素无北伐之志,所以只是敷衍的态度,但祖逖即使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倾家资招募兵马,为北伐作准备。
3、祖逖后来带着他的部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
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祖逖?
明确:素怀大志、忧国忧民,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
六、教师小结: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要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刻苦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反省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在修养,在成就自我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回馈国家,唱响完美的青春之曲,让五四青春的华章永不磨灭,熠熠生辉!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八、板书设计:
祖逖北伐
少有大志、闻鸡起舞;分析形势、建议北伐;
渡江北伐、击楫立誓;招募人马、开始北伐。
————矢志不渝、身体力行、果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