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合集下载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完整版PPT课件

• 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 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 差别.人们根据_太__阳__热__量___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 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_热__带____、 _北__温_带___、
• _南__温__带___ 、 北__寒__带_____ 、___南_寒__带_____.
•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被太阳照亮的半
球是_白__昼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_黑__夜___.地 球不停地自_西___向_东___转,_昼__夜____也就不断地
更替.而且总是自_东__方___迎来黎明的曙光,由 _西__方___送走黄昏的落日.地球上的不同地方,也就
昼长夜短 北半球_最_高__ 南半球_最_低__
昼夜平分 南北半球_相_等__
冬至 南回归线 12.22 昼短夜长 北半球_最_低__
南半球_最_高___
• 3. 地球绕着__地__轴____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 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__自__西_向__东___;自转一周的 时间为2_4____小时,也就是一_天______.
出现了_时__间____的差异.
•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太__阳___不停地
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的方向_一__致___,也是
_自__西_向__东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一__年____.
•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_倾__斜___的,而且它的空 间指向__保_持__不__变___.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 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 _四__季____.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_相__反_____.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极圈之间
纬 66.5°
北极圈以北
北纬 66.5°~北
纬 90°
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 获得
南极圈以南
南纬 66.5°~南 的太阳热量最少,终年 寒冷 纬 90°
【例题 2】如图:当地球公转至①位置时,南半球是______(季节),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______ 现象。公转至②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日;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点拨:本题综合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点和产生的地理意义。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 季,南半球为冬季,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等长。①位置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②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
答案:冬季 极昼 春分 昼夜等长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黄河流域,以后不断改进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 确立。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阳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为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 天文位置。 有人误认为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有 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地 球绕日公转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划分为 24 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 天),每一段叫一个节气。 每月月首者称“节气”,包括立春、惊蛰、 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节气;在月中者称“中气”,包 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十二中气。二十四节 气就是 12 个节气和 12 个中气的总称。在全年 24 个节气中,最重要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称 二分二至。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因而纯属阳历,只是形式上不同于通常所说的阳历。 由于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而太阳通过每等分的时间大致相等,因而在公 历中,每年各节气的日期基本上变化不大,最多相差一两天,但在农历中的日期却不固定。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季节性气候变化
季节性气候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四季更替,使得地球表 面的气候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季节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动物迁徙和人类生活等方面 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春季是播种的季节,夏季是作物生 长的季节,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冬季则是休眠的季节。
地球的偏转力
地球的偏转力: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 力会对地球表面的运动物体产生影响 ,使其运动轨迹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由于地球的 自转,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在地球上某一特 定地点,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圈,就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 。
四季变化现象
总结词
四季变化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倾斜 角度和距离太阳远近的变化,导致太阳 辐射在地球上的分布不均,从而形成四 季变化。
公转的பைடு நூலகம்期
总结词:一年
详细描述: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回归年。这个周期是地球公转的 基本单位,对于地球的气候、季节变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0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昼夜交替现象
总结词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时,不同地区会经历昼夜交替。
详细描述
月相的变化
总结词
月相的变化是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作用的证 据,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导致月球在地球 上的位置和形状不断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月 相。
详细描述
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地球也在自转,这导 致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形状和位置不断变 化,形成了不同的月相,如新月、上弦月、 满月、下弦月等。通过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和 记录,可以证明地球的运动。
02 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定义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珍藏版)

昼
? 夜
交
间
东
C
差 异
观看视频
公转
公转方向 公转一周的时间 公转中心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一 年 太 阳
1.太阳直射点的南北运动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昼夜长短 4.四季的变化 5.五带的划分
观看视频
地球公转示意图
直射和斜射的区别 结论:
观看视频
直射时,地面获得太阳热量多; 斜射时,地面获得太阳热量少。 太阳光和地面的角度越接近90度, 获得的热量就越多
太 阳 直 射 点 移 动 规 律
B
A C A
23.50
00
D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23.50
太阳直射点纬度 移动方向 春分(A) 赤道 向北 夏至(B) 北回归线 向南 秋分(C) 赤道 向南 冬至(D) 南回归线 向北
日期 3.21 6.22 9.23 12.22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冬 至 昼 夜 分 布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春分 秋分 昼 夜 分 布
北半球昼夜平分 南半球昼夜平分
总结: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 哪个半球的昼就长,夜就短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昼夜长短 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四季的划分
方向 周期 产生 的自 然现 象
公 转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B
A C A
23.50
00
D
春分(A) 夏至(B) 秋分(C) 冬至(D)
23.50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移动方向
昼夜长短情况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笔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笔记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这是我们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我们每天经历的日出日落的循环就是地球自转的体现。
自转一周是24小时,这为我们提供了昼夜交替的周期。
在自转的同时,地球还在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这被称为地球的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一周是大约365.25天,这为我们提供了四季的变化。
公转会导致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有规律地移动,从而影响我们的温度和气候。
公转还导致了不同地区时间的差异,例如,日界线以东的地区会比以西的地区时间稍晚。
三、昼夜长短的变化
在公转过程中,随着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太阳直射点也在移动,这导致了不同地区昼夜的长短变化。
例如,夏至时,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都是白天最长、夜晚最短;而冬至时,则反之。
四、极昼极夜现象
在极圈以内,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极昼极夜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时间内,极圈内的部分地区,太阳始终不落,出现极昼;而另一部分地区,则长期得不到太阳的光照,出现极夜。
总的来说,地球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但也是我们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和掌握地球的运动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学习七年级上册地理有所帮助!。
新教材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 地球的运动 课件

D 3.林老师所持的地球仪上( )
A.所有的经线都是相交的
B.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最大
C.没有长度相等的纬线圈
D.共有180条经线
D 4.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仪应( )
①顺时针围绕灯泡转动
②在与赤道平行的平面上运动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同时保持自转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一、地球的自转
计算 1:时区的计算(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所在时区)
总结:某地经度/15°=时区 ①余数小于7.5,得数是几就是几时区 ②余数大于7.5,得数加1即所求时区 ③余数等于7.5,该地位于得数和得数加1的 时区分界线上。 小练习:某地经度为129°W,那么该地位于 哪一个时区?
129°W/15°=8……9 西九区
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课前导入
日升日落
四季交替
时差
你知道这些我们熟悉的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吗? 它们分别和地球的哪些运动形式有关呢呢?
地球的运动形式
观察动图,地球有哪两种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 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 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随堂检测
D 5.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地球的公转方向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6.造成北京、东京时间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①经度不同 ②纬度不同 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公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所有的经线都是相交的
B.0°和180°组成的经线圈最大
C.没有长度相等的纬线圈
D.共有180条经线
D 4.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仪应( )
①顺时针围绕灯泡转动
②在与赤道平行的平面上运动
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④同时保持自转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一、地球的自转
计算 1:时区的计算(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所在时区)
总结:某地经度/15°=时区 ①余数小于7.5,得数是几就是几时区 ②余数大于7.5,得数加1即所求时区 ③余数等于7.5,该地位于得数和得数加1的 时区分界线上。 小练习:某地经度为129°W,那么该地位于 哪一个时区?
129°W/15°=8……9 西九区
第二章 认识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课前导入
日升日落
四季交替
时差
你知道这些我们熟悉的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吗? 它们分别和地球的哪些运动形式有关呢呢?
地球的运动形式
观察动图,地球有哪两种运动形式?
自转 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 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 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随堂检测
D 5.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地球的公转方向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6.造成北京、东京时间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①经度不同 ②纬度不同 ③地球自转 ④地球公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特征
产生的地理 现象
地球公转示意图
3月21日前后 21日前后
6月22日 22日 前后
12月22日 12月22日 前后
9月23日前后 23日前后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接 受的热量相同
3月21日前后 21日前后 直射南回归线, 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接 受的热量最多 12月22日 12月22日 前后
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冬 至
6月22日 北回 22日 前后 归线 9月23日 23日 前后 12月22日 12月22日 前后
赤道
南回 归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 12、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 12、1、2月,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北半球为冬季,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北半球为冬季,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 南半球为夏季。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 南半球为夏季。
南极圈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 最不费力。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
南北半球 昼夜都等长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 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 南北半球 昼夜都等长
其他
3、4、5月, 北半球为春季, 北半球为春季, 南半球为秋季。 南半球为秋季。 6、7、8月, 北半球为夏季, 北半球为夏季, 南半球为冬季。 南半球为冬季。 9、10、11月, 10、11月 北半球为秋季, 北半球为秋季, 南半球为春季。 南半球为春季。
66.5° 66.5°N
23.5° 23.5°N
23.5° 23.5°S
第一章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66.5°N
90°N北极 ● 北寒带
北极圈
北回归线
北 温 带 23.5°N
0°
23.5°S
热
带
赤道
南回归线
南 温 带
66.5°S
南寒带 90°S南极
●
南极圈
无 阳 光 直 射 有 阳 光 直 射 无 阳 光 直 射
北寒带
北极圈
有极昼极夜
北 温 带
北回归线
热
带
赤道
南回归线
南 温 带
南极圈
南寒带
有极昼极夜
地球的运动 自转 自西向东 方向 东西方向 北逆南顺 时针方向(顺/逆) 周期(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24小时(一天) 地轴 旋转中心 昼夜更替 地理现象(意义) 时间差异 日月星辰东 升西落
公转 自西向东
一年 太阳
四季更替 五带划分
南北两极地区 基本上都是终年寒 冷,冰天雪地的。
为什么?
位于低纬度的 非洲等地区基本上 都是终年炎热。
三、连线题 A、终年寒冷 B、四季分明 C、终年炎热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①有极昼极夜现象 ②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③有阳光直射现象
66.5°N 23.5°N
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
12月22日前后 太 阳 光
23.5°S
66.5°S
冬 至
南极圈内出 现 极昼
北半球昼短夜长
日期
太阳直射 点
节气
北半球昼 夜情况
时间
6.22 北回归线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6、 7、 8
9、10、11 12、1、2
9.23
12.2 2
赤道
南回归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21 (6.22.)(9.23.)(12.22.) .)
地球的公转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 23.5°之间有规律地 移动,所以称这两条 纬线为回归线。 23.5°N纬线叫北回 归线, 23.5°S纬线 叫南回归线,它们是 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 的最北和最南界线, 一年得到一次直射, 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 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 得到太阳直射,地面 获热就多。
• 1、定义: • 地球不停的围绕 • •
太阳的转动。 2、方向: 自西向东 3、周期 一年 4、产生的现象: 四季变化 五带
地球的公转
观看动画并讨论: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 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3.填写下表。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二分二至点以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 2.如果地球是静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
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
只有白天
一边永远是白天, 另一边永远是黑夜
昼夜交替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的 产生:
• 正是由于地球不
太 阳 光
是透明的,故被 太阳照亮的半球 是白昼,另一面 则是黑夜;再加 上地球不停的自 转,昼夜也就不 停交替。
地球自转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 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使得同一纬度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划分 D.各地热量的差异
B
)
点拨:A、C、D都是地球公转造成的
地球的自转运动
自转方向
自转一周的时间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24小时
自转中心 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轴 昼夜交替;时间的差异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公转。
二、地球的公转
21
2、一年中白天最长的季节是夏季,一年 中天黑最早的季节是冬季。
3、一年中既不太冷,也不太热的季) 2、夏天热,冬天冷。(地球公转)
3、我们每一天都经历了白天和黑夜。(地球 自转)
4、夏季日出早、日落晚,白天比黑夜长;冬 季日出晚、日落早,白天比黑夜短。(地 球公转)
昼 半 球
晨昏线 (晨线)
总结:
一个概念
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地轴不停的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二个影响
地球自转的影响: 1.昼夜交替现象 2.时间的差异 三个特点 地球自转的特点: 1.绕转中心 地轴 2.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3.周期 约24小时
从侧面看,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 从南极上空看,则为顺时针方向。
5、假如地球是透明的,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答:假如地球是透明的,无昼夜交替现象。
课堂练习
• 1、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C) • A、太阳绕着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 B、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 D、太阳自东向西自行运动
点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产生 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
意义:1、昼夜的更替
2、时间的差异
从地轴北端或北 极上方观察,地 球逆时针方向旋 转。
让我们置身在太空观察:
自转方向
从北极上空看,
北逆南顺
从南极上空看, 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昼夜交替现象
合作探究:昼夜交替 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 1.如果地球是透
太 阳 光
明的球体,那会 产生昼夜吗? 止的球体,那会 产生昼夜交替吗?
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 黄昏的落日,所以相对偏东的地点比偏西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也就是说,东边地点 的时刻要比西边地点的时刻早,于是地球 上不同的地方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时间的差异
日 出
日
正 午
东
落
西
晨昏线: 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
昼半球: 接受太阳照射的部分
夜半球: 没有太阳照射 的部分 晨昏线又分为两部分,其中 由黑夜进入白天的那个界线 叫做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 的界线叫做昏线。 夜 半 球
17
1、当地球自转时,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当广州是白天时,美国的华盛顿是夜晚。
3、读图1.20下列城市中先看到日出的是(A) A、东京 B、北京 C、乌鲁木齐 4、假如地球不自转,昼夜现象和地球表面的温度会有 什么变化? 答:假如地球不自转,会出现昼夜现象,但周期为一 年。温度会比现在大很多。
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移动示意图
23.5°N(北回归线)
6月22日
0°纬线(赤道)
9月23日
3月21日
23.5°S(南回归线) 12月22日
三、五带的划分
地球五带的划分
热带地区
北温带
北寒带
• 爱斯基摩人的一家
南寒带
总结
自转
旋转中心 转动方向
公转
周期
产生的地理现象
1、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是1月份,属冬季; 最热的月份是7月份,属夏季。
2.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是? C
①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 ②昼夜现象 ③昼夜交替现象 ④一年四季 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但从
不同角度观察,这个方向会表现出差异。 下图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 B 是
课堂练习
• 4、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我看到太阳 周而复始地东升 西落,是地球在 运动还是太阳在 运动呢?
为什么?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
北极星
观察:什么 叫地球的自 转?
• 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北极星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西
东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