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计算

合集下载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剪切力V=pSmax(L-hC)B/2 (KN) 验算 V≤ 0.07fcAV
####### 满足
五、软弱下卧层验算 225.80 下卧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Z=fkZ+13η dZ(D-0.5) (KN/m2) 基底所在土层以下各土层顶面至上一土层顶面或基底的距离z1=D1-d;zn+1=Dn+1-Dn (m) 84.59 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设计值pZ=F/(B+∑2ztgθ )(L+∑2ztgθ ) (KN/m2) 2 78.00 下卧层顶面土自重压力标准值pCZ=12D (KN/m ) pZ+pCZ (KN) 验算 pZ+pCZ≤fZ 162.59 满足 六、基础配筋计算 基础底面净反力平均值pS=F/A (KN/m2) 基础短边方向弯矩计算长度a1=(B-bC)/2 (m) 基础短边方向弯矩M1=pSa12(2L+hC)/6 (KN·m) 基础短边方向配筋AS1=M1/(0.9fyLh0) (mm2) 基础长边方向弯矩计算长度a2=(L-hC)/2 (m) 基础长边方向弯矩M2=pSa22(2B+bC)/6 (KN·m) 基础长边方向配筋AS2=M2/(0.9fyBh0) (mm2) 基础全截面折算高度h' (mm) 641.5 最小配筋量ASmin=0.15%h'*1000 (mm2) 短边选用钢筋直径d (mm) 长边选用钢筋直径d (mm) 14 钢筋间距s (mm) 钢筋间距s (mm) 120 2 ####### 短边实配钢筋 (mm ) 长边实配钢筋 (mm2) 短边是否满足 长边是否满足 满足 153.06 2.13 ####### ####### 2.13 ####### ####### 962.23 14 120 ####### 满足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地基的承载力是随负载增加而地基单位面积的承载力。

常用单位KPa是评估基础稳定性的综合术语。

应该指出的是,基础承载力是基础设计的一个实用术语,它有助于评估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不是土壤的基础特性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

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

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plastic zone)。

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

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必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过允许值。

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

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

确定方法:(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

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地基承载力验算

地基承载力验算

地基承载力验算1. 简介地基承载力验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用于确定地基的稳定性和可承受的荷载。

地基承载力验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设计荷载、计算地基承载力、评估地基的稳定性。

2. 设计荷载的确定在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是指建筑物或结构所受到的各种外部荷载,包括自重、活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设计荷载的确定需要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计算。

3.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经验公式法、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

3.1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它通过已有的实测数据和经验公式来估计地基承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土壤条件和较小规模的工程项目。

3.2 解析法解析法是一种通过解析土壤力学方程来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对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有较深入的了解,适用于复杂的土壤条件和大型的工程项目。

3.3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一种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来计算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模拟,可以考虑更多的因素和复杂的土壤条件。

4. 地基稳定性评估地基稳定性评估是指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评估,判断地基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保持稳定。

地基稳定性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坡度稳定性、沉降稳定性和抗浮承载力。

4.1 坡度稳定性坡度稳定性评估主要针对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基,通过分析坡面上的平衡和变形条件来评估其稳定性。

在进行坡度稳定性评估时,需要考虑土壤的强度特性、坡面倾角、降雨等因素。

4.2 沉降稳定性沉降稳定性评估主要针对地基的沉降情况,通过分析地基的变形和承载能力来评估其稳定性。

在进行沉降稳定性评估时,需要考虑地基的土壤特性、荷载情况、水分变化等因素。

4.3 抗浮承载力抗浮承载力评估主要针对具有浮力作用的地基,通过分析地基与水的相互作用来评估其稳定性。

在进行抗浮承载力评估时,需要考虑地下水位、土壤饱和度、土壤渗透性等因素。

常见地基承载力

常见地基承载力

常见地基承载力一、地基承载力的定义与意义1.1 定义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在承受建筑物或其他结构载荷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或最大变形能力。

1.2 意义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可以避免建筑物的沉降、倾斜和变形,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寿命。

二、常见的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2.1 经验法经验法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根据已有的工程经验和实际观测数据,估算地基承载力。

经验法适用于中小型建筑物和中低地震区。

2.2 规范法规范法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设计要求,按照国家或地区相关建筑规范的规定计算地基承载力。

规范法考虑到了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和重要工程。

2.3 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是通过土力学理论和力学原理,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地基承载力。

理论分析法考虑了土壤的力学性质和建筑物的荷载特点,精度较高,适用于复杂或特殊情况下的计算。

三、地基承载力计算的影响因素3.1 土壤特性土壤的类型、密实度、水分含量、粘聚力等性质会直接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大小。

3.2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高低与地基承载力密切相关。

地下水位较高会降低地基承载力,因为水分会降低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

3.3 土层厚度土层厚度越大,地基承载力越大。

因为较厚的土层可以分散建筑物的荷载,减小荷载对地基的影响。

3.4 建筑物荷载建筑物的荷载包括自重、使用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荷载的大小和类型直接影响地基承载力的计算结果。

四、地基承载力提高方法4.1 夯实土壤夯实土壤是一种常见的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式,对土壤进行夯实,增加土体的密实度和强度。

4.2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指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钢筋混凝土桩、灌注桩和地基基础加固等。

4.3 土体改良土体改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加地基的承载力。

常见的土体改良方法包括土壤固化、土壤增强和土壤改性等。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地基的处理方法利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可按下列规定执行:1)淤泥和淤泥质土,宜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持力层;3)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

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基础梁、换土、桩基或其他方法处理。

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物对地基要求、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周围环境条件、材料供应情况、施工条件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分析后择优采用。

地基处理设计时,应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增加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

对已选定的地基处理方法,宜按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检验设计参数和加固效果,同时为施工质量检验提供相关依据。

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取1.0;在受力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对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钢油罐、堆料场等,地基处理后应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

结构工程师需根据有关规范分别提供用于地基承载力验算和地基变形验算的荷载值;根据建筑物荷载差异大小、建筑物之间的联系方法、施工顺序等,按有关规范和地区经验对地基变形允许值合理提出设计要求。

tb10018-2018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tb10018-2018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tb10018-2018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说明:f=fk+ηbγ(b-3)+ηdγο(d-0.5) 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ηb、η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b——基础宽度(m)d——基础埋置深度(m)γ——基底下底重度(kN/m3)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扩展资料:当按地基承载力计算以确定基础底面积和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采用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限值采用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即S≤C,C为抗力或变形的限值;pk≤fa(地基);Qk≤Ra(桩基)。

此时特征值fa、Ra即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力设计值。

当根据材料性质确定基础或桩台的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和相应的基底板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即γ0S≤R计算,此时地基反力p、桩顶下反力Ni和主动土压力Ea等相应为荷载设计值,要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房建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房建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房建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房建地基基础承载力是指地基基础所能承受的荷载大小。

为了确保房屋安全,需要对地基基础的承载力进行计算。

以下是房建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1. 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Q = A × C × Nc + B ×γ× Nq + 0.5 ×γ× B × N γ
其中,Q为基础承载力,A为基础面积,C为基础底部土的可承载力系数,Nc、Nq、Nγ分别为土的内摩擦角、剪切强度、重度系数,B为基础宽度,γ为土的重量。

2. 影响基础承载力的因素:
(1)土壤类型和性质。

(2)基础的形状和尺寸。

(3)荷载的性质和大小。

(4)水分含量和饱和度。

(5)地震的影响。

以上公式和因素对于房建地基基础承载力的计算非常重要,建筑师和工程师需要认真研究和考虑,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 1 -。

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基础承载力是指地基基础在承受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能力。

在建筑工程中,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而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则是用来计算单位面积基础的承载能力,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

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

对于均布荷载,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 = γ Nc Sc + γ Nq Sq + 0.5 γ Nγ Sγ。

其中,q为单位面积基础承载力,γ为土的重度,Nc、Nq、Nγ分别为标准土的承载力系数,Sc、Sq、Sγ分别为相应的标准土的承载力系数。

对于集中荷载,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 = p Nc Sc + p Nq Sq + 0.5 p Nγ Sγ。

其中,q为单位面积基础承载力,p为集中荷载,Nc、Nq、Nγ分别为标准土的承载力系数,Sc、Sq、Sγ分别为相应的标准土的承载力系数。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荷载情况来确定土的承载力系数和相应的标准土的承载力系数。

这些系数的确定需要进行大量的地质勘察和试验,以确保计算出的基础承载力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除了以上的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需要考虑,如基础的形式、深度、地下水位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基础承载力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基础承载力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设计师和工程师在进行基础承载力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荷载情况和基础形式等因素,以确保计算出的基础承载力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总之,一平米基础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它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的重度,kN / m 3 0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 平均重度,kN/m3
置深度, m
值f的确定 基础底 面宽度b 1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 加权平均重度γ 0 1 基础埋 置深度d 1
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fv 基地下一倍基 宽深度内土的 粘聚力标准值Ck 1 土的重度γ 1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 加权平均重度γ 0 1 基础埋 置深度d 1
f v M b b M d 0 d M c C k f v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地基承载力的设计值, kp M b,M d,M c 承载力系数 b 基础底面宽度, m C k 基地下一倍基宽深度内 土的粘聚力标准值
f f k b (b - 3) d ( ) 0 d 0.5 f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 f k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 η b,η d - 基础础宽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地修正系数
土的重度,kN/m3 b 基础底面宽度, m 0 基础地面以上土的加权 平均重度,kN/m3
承载力设计值f的确定 地基承载力 设计值f -0.5 地基承载力 标准值fk 1 基础宽度的地基 埋置深度的地基承 承 土的重度γ 载力修正系数η d 载力修正系数η b 1 1 1
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fv 地基承载力 设计值fv 3 承载力 系数Mb 1 承载力 系数Md 1 承载力 系数Mc 1 基础底 面宽度b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