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三校最新-最新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南昌市高二上化学期中联考试卷带答案

南昌市高二上化学期中联考试卷带答案

2015-2016南昌市高二上化学期中联考试卷(带答案)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期中联考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8分)1、2013年12月2日凌晨,搭载嫦娥三号的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其玉兔号月球车的车内还专门准备了“暖宝”——核电池,确保月球车有剩余电力在月球的白天“自主醒来”,重新展开太阳能电池帆板迎接阳光。

一个硬币大小的核电池,就可以使用5000天。

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电力B.核能C.太阳能D.氢能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566.0kJmol-1B.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114.6kJmol-1C.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D.在101Kpa时,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增大,非自发反应的熵一定减小或不变C.ΔH0、ΔS0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D.ΔH0、Δ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4、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正确的是()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A大理石玻璃氯化钾高氯酸干冰B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氯气C明矾硅酸盐水泥苛性钠亚硫酸熟石灰D冰醋酸漂白粉BaSO4氟化氢氨气5、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少量烧碱溶液B.降低温度C.加入少量冰醋酸D.加水6、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若已知这些酸可发生如下反应:①NaCN+HNO2===HCN+NaNO2,②NaCN+HF===HCN+NaF,③NaNO2+HF===HNO2+NaF。

【高二】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乙卷 Word版

【高二】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乙卷 Word版

【高二】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乙卷 Word版【高二】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理)乙卷word版试卷描述:第二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高二化学(理科乙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s32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表的相应空格内。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叙述错误的是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被人类利用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2.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h>0表示放热反应,h”或“=”)。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多选扣分)。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a)不变c.(a)=(c)d.混合气体密度不变20.(12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经5min后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1:2,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min)。

(l)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2)a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__;(3)若恒温恒容,则容器中平衡时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比___________;(4)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该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

②、、时刻体系中分别是什么条件发生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a-e)a.升温b.降温c.加催化剂d.加压e.减压③下列各时间段时,a的体积分数最高的是____a.b.c.d.―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高二化学(理科乙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ddabdbbbcdcdaabd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高中入学考试试(化学理)乙卷word版。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ⅰ)I2(g)+H2(g) 2HI(g) ΔH=-9.48 kJ·mol-1(ⅱ)I2(s)+H2(g) 2HI(g) ΔH=+26.48 kJ·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254 g I2(g)中通入2 g H2(g),反应放热9.48 kJB . 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C . 反应(ⅰ)的产物比反应(ⅱ)的产物稳定D . 反应(ⅱ)的反应物的总能量比反应(ⅰ)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低2. (2分) (2017高一下·射洪期中) 下列有关能源和能量转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氢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 .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C . 普通锌锰干电池不含环境污染物,用完后可以随意扔掉,使用方便D . 燃料电池是利用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然后再转化为电能的化学电源3. (2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中) 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 2G(g)。

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压强/MPa体积分数/%1.02.03.0温度/℃81054.0a b915c75.0d1000e f83.0①b<f 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ΔS>0 ④K(1000℃)>K(810℃)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A . 4个B . 3个C . 2个D . 1个4. (2分) (2018高三上·漯河期中) 在4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 zC(g)。

图甲表示200 ℃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25届化学高二上期中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已知下列两个结构简式:CH3—CH3和CH3—,两式中均有短线“—”,这两条短线所表示的意义是A.都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B.都表示一个共价单键C.前者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后者表示一个未成对电子D.前者表示分子内只有一个共价单键,后者表示该基团内无共价单键2、将甲基、羟基、羧基和苯基四种不同的原子团两两结合后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的有机物有()A.2种B.3种C.4种D.5种3、下列仪器的使用或操作正确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B.制取少量的Fe(OH)3胶体C.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食醋浸泡有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 的水壶,可以清除其中的水垢,这是利用了醋酸的氧化性B.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中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诗句,“新醅酒”即新酿的酒,在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发生了水解反应C.地沟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其主要原因是发生了析氢腐蚀5、如图是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

关于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不能在高温下工作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C.放电过程中,电子从正极区向负极区每转移1 mol,便有1 mol H+从阳极室进入阴极室D.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转换效率、原料较广泛、操作条件温和、有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值得研究与推广6、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的化学腐蚀比电化学腐蚀更普遍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海轮外壳焊接锌块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7、已知N2(g)+3H2(g)2NH3(g)△H<0。

江西省南昌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南昌三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lg2=0.30一、选择题(共48分)1.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B.NH4F水溶液中含有HF,因此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C.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2.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 mL 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

关于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D.若分别与5 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 :甲 = 乙O2(g) = Na2O(s)△H= -414kJ mol-1 3.25℃、101kPa下:①2Na(s)+12②2Na(s)+O 2(g) = Na2O2(s)△H= -511kJ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101kPa下:Na2O2(s)+2Na(s)=2Na 2O(s)△H= -317kJ mol-14.反应N2O4(g)2NO2(g)ΔH=+57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NO2的体积分数:C>A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若p2>p1,则化学平衡常数K A>K C5. 室温下,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A.10:1 B.5:1 C.1:1 D.1:106. 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若将海水淡化作饮用水使用,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A . 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B . 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C . 利用电渗析法可以获取淡化的饮用水D . 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离子2. (2分) (2018高二下·东城期末) 被称为人体冷冻学之父的罗伯特·埃廷格(Robert Ettinger)在1962年写出《不朽的前景》(The Prospect Of Immortality)一书。

他在书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了冷冻复活的可能。

比如,许多昆虫和低等生物冬天都冻僵起来,春天又自动复活。

下列结论中与上述信息相关的是()A . 温度越低,化学反应越慢B . 低温下分子无法运动C . 温度降低,化学反应停止D .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3. (2分)在一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固体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C(s)+H2O(g)⇌CO(g)+H2(g);CO(g)+H2O(g)⇌CO2(g)+H2(g)现有下列状态:①C的浓度不变②H2O和H2的浓度相等③恒温时,气体压强不再改变④绝热时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⑤断裂氢氧键速率是断裂氢氢键速率的2倍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其中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 ①②B . ①⑦C . ③⑥D . ④⑤4. (2分)(2017·西安模拟)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高温下,0.2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B . 室温下,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0.1NAC .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D . 5NH4NO3 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 g 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5. (2分) (2016高二上·洛阳期中) 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 (g)+4HCl(g);△H=+Q 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 . 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 . 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24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D . 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 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6. (2分) (2017·海南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 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188OB .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 . 2-丙醇的结构简式:(CH3)2CHOHD . Na2S的电子式:7. (2分) (2018高二上·河北期中) 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 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B . 工业生产中,500℃左右比常温下更有利于合成氨C . 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 . 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8. (2分)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 . C7H8与C6H6互为同系物B . 由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的反位属于加成反位C . C3H6Br2有4种同分异构体D . 油脂在人体内最终分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9. (2分) (2016高一上·临沂期中)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B . 标准状况下,22.4 L H2和O2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AC . 标准状况下,18 g H2O的体积是22.4 LD . 1 mol SO2的体积是22.4 L10. (2分)根据所给的4个反应,判断下列4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1)Cl2+2KI=2KCl+I2(2)2FeCl2+Cl2=2FeCl3(3)2FeCl3+2HI=2FeCl2+2HCl+I2(4)H2S+I2=S↓+2HI.A . S>I2>Fe3+>Cl2B . Cl2>Fe3+>I2>SC . Fe3+>Cl2>S>I2D . Cl2>I2>Fe3+>S11. (2分) (2016高二上·株洲期中) 下列关于烃的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苯和甲苯都能与硝酸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B . 苯和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 苯和己炔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 . 苯和乙烷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都需要铁作催化剂12. (2分)(2019高一下·白城月考) 在25℃和 1.01×105Pa时,2N2O5(g) 4NO2(g) + O2(g) △H=+56.7kJ/mol,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A . 是吸热反应B . 是放热反应C . 是熵减反应D . 是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13. (2分) (2019高三上·衡水期中) 我国科学家在绿色化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南昌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在熔融状态下和溶解于水时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B .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对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在此范畴C . 在水中的电解质一定都导电性很强D .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2. (2分) (2019高二上·黄陵期中) 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1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A . 3或11B . 7C . 8D . 13. (2分) (2016高二上·临川期中) 要求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有四位学生分别作出如下回答,其中正确的是()A . 甲学生: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B . 乙学生:在盐酸中加入相同温度的氨水,若实验过程中混合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C . 丙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若溶液温度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D . 丁学生: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若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的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B . 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论其水溶液浓度大小,都能完全电离C . 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D . 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5. (2分) (2019高二上·九龙坡期末) 常温下将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0倍,稀释后溶液中c(Na+)与c(OH-)之比接近()A . 1:1B . 1:102C . 102:1D . 1:1036. (2分)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3B⇌2C.开始时C的浓度为a mol•L﹣1 , 2min后C的浓度变为2a mol•L ﹣1 , A和B的物质的量浓度均变为原来的,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用B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75a mol/(L•min)B . 反应开始时,c(B)=3a mol•L﹣1C . 反应2min后,c(A)=0.5a mol•L﹣1D . 反应2min后,c(B)=1.5a mol•L﹣17. (2分) (2017高二上·莆田期末) 向0.1mol•L﹣1 .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其电流强度I随加入氨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关系是图中的()A .B .C .D .8. (2分) (2015高二上·山西月考) 室温下,pH相差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稀释前,c(A)>10 c(B)B . 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时,B用的体积较多C . M点时A和B的浓度相等D . 在M点,A,B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9. (2分) (2018高三上·承德期末) 化学上常用AG 表示溶液中的酸碱度,AG=lg 。

江西省南昌市三校(一中、十中、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含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三校(一中、十中、铁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含答案

南昌市三校(一中、十中、铁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命题人:高三化学组学校:南昌十中考试时长:10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Cu:64 Fe:56 Zn:65 Ce:140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48分)1.“中国名片”有中国航天、军事、天文等,这些领域的发展受到全世界瞩目,而这些领域与化学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硅电池板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B.“蛟龙”号潜水器所使用的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C.5G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光缆,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超过了三千万千米,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水下钢柱镶锌块以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腐蚀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错误的是()Cl B.CH4的球棍模型: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3517CaH的电子式:C.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D.2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2mol 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总数大于2N AB. 30g由甲醛(HCHO)与乙酸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 AC.标准状况下,22.4LHF的分子数为N AD.将足量的Cu与1100mL12mol L-⋅的浓硝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6N A4.M、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R元素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M、W、X、Y、Z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的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B.R的氧化物能溶于Y的氢化物的水溶液C.图中阴离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X、Y、Z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Z5.通过Fe(Ⅱ)、Fe(Ⅲ)之间的转化,将天然烷烃R -H 转变为增殖精细化学品,该过程曾被誉为合成化学的“圣杯”,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第I卷(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32 C1:35.5 Ne:20 P:31 Cu:64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地热、天然气等;二级能源中电能、氢能等。

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① 太阳能② 风能③ 石油④ 煤⑤ 潮汐能⑥ 木材⑦核能A.①②⑤⑦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⑤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0、Δ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Δ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稀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ΔH=2×(—57.3) kJ/molC.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5.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的是A.2H2(g)+O2(g)==2H2O(l);△H1 2H2(g)+O2(g)==2H2O(g);△H2B.S(g)+O2(g)==SO2(g);△H1 S(s)+O2(g)==SO2(g);△H2C.C(s)+ 错误!O2(g)==CO(g);△H1 C(s)+ O2(g)==CO2(g);△H2D.H2(g)+ Cl2(g)==2HCl(g);△H1 错误!H2(g)+ 错误!Cl2(g)==HCl(g);△H26.已知298K时, N2(g)+3H2(g)=2 NH3(g);△H=—92.4kJ/mol, 在相同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 95molN2、2.85molH2和0.1molNH3,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 = Q2 = 92.4kJ B.Q2 < Q1 = 92.4kJC.Q2< Q1< 92.4kJ D..Q2 = Q1< 92.4kJ7.在一定条件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X、1 mol Y。

发生如下反应:2X (g)+Y3Z(g);ΔH=—a kJ·mol—1(a>0)。

经60 s达平衡,此时Y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2 mol·L—1·min—1B.若再充入1 mol Z,重新达到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不变,则Y为气态C.达平衡后,实际放出的热量为b kJ,则b=aD.若Y为气态,则使容器体积变为1 L,Z的物质的量不会增大8.在一定条件下,对于A 2(g)+3B2(g)2AB3(g)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的是率的表示中,化学反应速率最快..A.v(A2)=0.8 mol·L—1·s—1 B.v(A2)=30 mol·L—1·min—1C.v(AB3)=1.0 mol·L—1·s—1D.v(B2)=1.2 mol·L—1·s—19.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C. 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D.在合成氨的反应中,加压有利于合成氨10.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C、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增大反应速率11.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 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x+y<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的转化率增大D.C的体积分数下12.在某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g) xC(g),符合下列图像(Ⅰ)所示关系。

由此推断对图像(Ⅱ)的正确说法是A.P3﹥P4 , y轴表示A的百分含量 B.P3﹤P4 , y轴表示B的百分含量C.P3﹤P4 , 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P3﹥P4 , 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3.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反应分别达到平衡后,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HI(g)H2(g)+I2(g);D H>0,若降低温度,颜色加深,压强增大B.2NO2(g)N2O4(g);D H<0,充入氩气,压强增大,红棕色变浅C.2SO2(g)+O2(g)2SO3(g);D H<0,升温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D.3Fe(s)+4H2O(g)Fe3O4(s)+4H2(g);D H<0,加入铁后,Fe3O4将增加14.1913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从而满足了当时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下列是哈伯法的流程图,其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的措施是A.①②③ B.②④⑤C.①③⑤ D.②③④15.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 (g)+ 5Q(g) 4X(g) + 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A、2B、3C、4D、516.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2B(g)C(g)+3D(g);ΔH<0。

现将2molA和2molB充入体积为V的甲容器,将2molC和6molD充入乙容器并使乙容器在反应开始前的体积为2V(如图1)。

关于两容器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两容器中反应均达平衡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组成相同,浓度也相同C.两容器达平衡后升高相同的温度,两容器中物质D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D.在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和2 mol B,平衡后甲中c(C)等于是乙中c(C)第II卷(52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9分)17.(10分)(1)在101kPa时,H2在1.00molO2中完全燃烧生成2.00mol液态H2O,放出571.6kJ的热量,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_____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

18.(3分)CH3—CH3→CH2=CH2+H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C—H C=C C—C H—H 键能(kJ·mol—1)414.4615.3347.4435.3试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19.(13分)2012年2月27日深圳宣称进入“200万辆汽车时代”,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⑴ 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引起反应:N 2(g) +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

T ℃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 N2和9molO2,5min后达平衡时NO物质的量为6mol,该反应的速率υ(NO)为;计算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⑵ 恒温恒容,能说明反应 2NO(g) N 2(g)+O2(g)达到平衡的是(填代号)。

A.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NO,同时消耗1 mol N2 B.NO、N2、O2的浓度之比为2:1:1C.N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⑶ 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①已知:N2(g)+ O2(g) = 2NO(g)△H = +180.5kJ/mol2H2(g)+ O2(g) = 2H2O(l)△H = -571.6kJ/mol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下图是反应:2NO(g)+ 2CO(g)2CO 2(g)+ N2(g)中NO的浓度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据此判断该反应的△H 0 (填“>”、“<”或“无法确定”)。

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在下图中画出NO的浓度在T1、S2 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注明条件。

20.(13分)实现“节能减排” 和“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 2(g)+3H2(g)CH3OH(g)+H2O(g),下图1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D H>0,D S>0B.D H>0,D S<0 C.D H<0,D S<0D.D H<0,D S>0(2)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 2和3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2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mol·(L·min)-1;H2的转化率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再充入l molCO2和3 molH2(3)25℃,1. 01×105Pa时,16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的热化学方程式:363.3kJ的热量,写出表示CH3OH燃烧热...三、计算题(13分)21.(9分)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CO(g)+H 2O(g)CO2(g)+H2(g),已知CO(g)和H2O(g)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试判断:(1)当CO转化率为25%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2)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多少?(3)当CO的起始浓度仍为2mol·L-,H2O(g)的起始浓度为6mol·L-,求平衡时CO的转化率?22、(4分)在1大气压390℃时,可逆反应: 2NO2 2NO+O2达到平衡,此时平衡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9.6倍,求NO2的分解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