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生物的变异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7.2.5《生物的变异》教案

八年级生物《生物的变异》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的《生物的变异》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后,对基因决定生物性状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知识的延伸。
并为下一节《生物的进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答案,并能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之情。
基于对教材啊分析和《课标》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明遗传变异的在实践中的运用。
难点:探究花生两个品种的变异实验。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探索精神。
(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对生物的生殖发育,生物的性状以及决定性状的因素有所了解。
但对生物变异方面还知之甚少,因此,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去发现变异的存在,并进一步探究变异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里特征,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变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了解遗传变异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3.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变异的存在及变异的普遍性。
2.以花生果实大小变异为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究答案、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生物的变异及原因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自然界的奇妙力量,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通过探究性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我选择下面的教法学法。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花生课时安排: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观察材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观察实例、分析原因、弄清本质→自主学习、课外拓展、增长见识四个方面来展开新课。
人教版生物八下2.5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课件

课堂训练
5、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由( C )引起的
A、个体生长很快 B、个体发育很好 C、遗传物质产生了变化 D、生存环境产生了变化
课堂训练
6.下列几种变异中,不能遗传的变异是(D )
A.人类的皮肤的黑黄白 B.玉米粒的黄白红 C.ABO血型 D.生长在遮阴处的小麦杆细穗小
1.农业上用射线或药物处理农作物种子,
高产抗倒伏小麦
通过杂交育种,抗倒伏基因和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
杂交水稻之夫——袁隆平
1、X X 2、B 3、C 4.答: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由遗传物质基 础产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属于遗传的物质基础。使用化学试 剂使亲代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当亲代细 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时,生殖细 胞内的染色体数也会比正常的增加一倍, 产生可遗传变异。
实验准备: 材料: 两个品种花生
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这 两种品种各不要少于30粒 原因: 减少偶然性
测量工具: 刻度尺或圆规
记录数据:用坐标纸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果实长度 纵轴为样品个数,用于统计测量结果。
1.通过分析两个花水果实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 量散布表,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①由于品种的不同,花水果实大小的差异明显; ②同一品种的花水果实大小差异较小。
2.对于同一品种的花生,不同个体仍然有差异, 你认为这种变异主要又是什么引起的呢?
环境引起
思考:生物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有什么影响呢?
实例分析:
对生物的生存会产生 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1、小麦中出现矮杆抗倒伏的变异。对小麦的生长 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
有利于小麦的生存:有利变异
2、玉米中出现的白化苗,这样的幼苗不能光合作 用,会过早的死亡。
课堂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设计:7.2.5生物的变异

-撰写研究报告,分享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鼓励学生关注生物变异相关的新闻、科技动态,了解生物变异研究的前沿进展,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搜集相关新闻、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了解生物变异在科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
(二)教学难点
1.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以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生物变异与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利用生物变异为人类和社会发展服务。
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生物变异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章节主题。
5.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介绍生物变异在生物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强化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生物变异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7.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提供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学生在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需要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图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3.学生在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验和调查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能对生物变异与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的关系认识不足,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变异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教版生物八下2.5《生物的变异》课件 (共21张PPT)

思考与讨论
高产奶牛是如何诞生的?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不同品种或பைடு நூலகம்一品种的奶牛控制
产奶量的基因可能发生变化,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 高的奶牛选出来,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变异,再次选 择繁育,经过数代,就会有高产奶牛,并且保持高产奶量。
高产抗倒伏小麦
通过杂交,抗 倒伏基因和高 产基因组合到 一起。
3.有利变异是指( C ) A.对人类有益的变异 B.可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C.对生物自身生存有利的变异 D.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4.下面是四位同学对生物变异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 是( C ) A.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B.变异在生物界是一种个别现象 C.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 D.生物的变异大多是适应环境的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1.什么是可遗传的变异? 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如:人的眼睛的虹膜 有褐色和蓝色、人的辨色能力有正常和色盲等。 2.什么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如: 断了尾巴的老鼠、温室里的韭黄等。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产奶量不同的奶牛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荷花一般在夏天开放,而 我国首批太空育种的太空 荷花却可以在冬季开出鲜 艳的花朵。(如右图) 思考:生物的性状为什么 能够发生改变呢?
变异的类型及原因 不 同 品 种 的 菊 花
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的头部
达尔文记载的安康羊
思考与讨论
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图片都反映了生物的变异。 什么叫“生物的变异”? 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现象。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变异的现象? 小结: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2.5生物的变异.docx

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七单元第二章2.5生物的变异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花生果实大小存在着差异,这种现象属于()A. 遗传B. 变异C. 克隆D. 转基因2.下列变异能遗传的是()A. 手术后的双眼皮B. 双眼皮生单眼皮C. 用眼不当近视D. 晒黑的皮肤3.下列哪一种肤色不能遗传给后代()A. 黑种人的肤色B. 白种人的肤色C. 混血人的肤色D. 晒黑的肤色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B.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相同则性状一定相同C. 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后代D. 使用射线处理种子再选出优质高产新品种,其原因是改变了种子的遗传物质5.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凡是变异都是可遗传的B.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C.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D. 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6.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 黑头发染成金黄色B. 经过训练的鹦鹉能学说人类语言C. 太空番茄D. 暗处培养的韭菜呈黄色7.对生物变异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 生物的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B. 变异在生物界是一种个别现象C. 没有变异就没有生物的进化D. 生物的变异大多是适应环境的8.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A. 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B. 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C. 断尾的蜥蜴生出有尾的蜴蜥D. 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9.科学家将平度马家沟芹菜的种子经过太空漫游后播种,再经过选择,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品种.其原理是()A. 转入了新品种基因B. 改变了芹菜种子的营养成分C. 淘汰了芹菜的某些不良性状D. 使得种子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10.变异在生物学上有重要意义,下列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够使生物更好的适应变化的环境B.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C. 变异会使生物不断进化D. 人们可以利用变异选育新品种11.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A. 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B. 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C. 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D. 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12.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A. 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B. 家兔的毛色有白色、灰色、黑色C. 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黑D. 玉米地中常出现个别白化苗13.下列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A. 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了高产抗倒伏小麦B. 普通甜椒种子卫星搭载后在地球播种结出太空椒C. 一对白毛家兔生出黑毛仔兔D. 将单眼皮整容称为双眼皮14.下列属于不遗传变异的是()A. 经太空搭载后,选育的番茄品种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B. 转基因小鼠和与它同胎所生的其他小鼠相比生长速度快C. 矮杆、抗倒伏的小麦与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杂交,选育高产、抗倒伏品种D. 同种小麦,在肥沃的土壤里长得健壮,在贫瘠的土壤里长得瘦弱二、填空题(共4题;共6分)15.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________ 的基础。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5生物的变异

大花生的数据
长度 (毫米)
个数
小花生的数据
长度 (毫米)
个数
2.测量果实的长轴长短,以毫米记,四 舍五入
3.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4.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果实 的长度,纵轴为样品的个数,依据两 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测量结果也 可以用直方图表示)
第一种花生的数据
8
7
6
5
4
个数
3
2
1
0 11~12 13~14 15~16 17~18
第二种花生的数据
b.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
小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
花生果实长度差异主要是 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同一 种花生果实之间长度的变异有 的是环境引起的,有的是遗传 物质的变化引起的。
分析讨论问题:
(1)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 结出的果实小,把小花生种在肥沃的土壤中, 结出的果实大,这种差异是什么引起的?
那么这些差别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来自变异
生物的变异现象在生物中 是普遍存在的。
各种相对性状就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探究的问题: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材料:两个品种的花生、纸、笔、尺 采用的方法:通过观察两种不同花生的特点,测量两
种不同花生果实的数据得出结论
提 示:
1.随机抽样,样品要有足够数量,不少 于30粒
环境引起的
(2)如果把结出的这两个果实再种到相 同的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又会怎么呢?
大花生的果实总体上仍然比较大,小 花生的果实总体上仍然比较小
基因控制性状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养新品种
1.培养优良的动物品种
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 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 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 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 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 出来(含有控制高产奶量 的遗传物质),通过繁育, 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 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 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 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 的趋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5《生物的变异》课件共30张PPT

7、太空育种主要是利用了( A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转基因技术
【观察思考二】:
低产倒伏小麦与 高产抗倒伏小麦
桦尺蠖体色的变异
变异的白化海狗
变异的孔雀
【知识梳理】:二、变异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1、变异的类型:
(1)根据变异是否能够遗传可分为: 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 仅由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变异:
注意:可遗传变异有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种 来源。 (2)根据变异是否对生物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利可分为:
【自学问题】: 1、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有 哪些? 2、各种方法分别依据了什么原理?
【观察思考】:
嫁接红富士苹果
选择繁育高产奶牛
无籽西瓜
太空椒
2004年09月神州五号太空育种 巨人南瓜亮相哈尔滨
【知识梳理】:三、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1、人工选择育种 选择繁育(多次)
2、杂交育种 3、诱变育种
【知识链接】
问题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 生 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什么现象?
问题2:“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连母十个样” 说明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什么现象?
【学习目标】
•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 2、区别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 异,并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4、可遗传变异通常是由:①环境改变 ②基因改变 ④DNA改变中的哪些引起的( B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八年级上册生物PPT课件 2-5生物的变异

快乐冲关
1、下列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是( B ) A、一对夫妇中,丈夫对红绿色不能识别 B、某人常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 C、一对夫妇正常,但小孩长到几岁后被诊断 有先天愚型 D、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女儿是单眼皮
2、下列不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D 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 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 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大花生和小花生?
探 究
提出问题:花生存在果实大小的变异吗?
作出假设:花生存在果实大小的变异。 制定计划并实施:
取样 测量 绘图 数据分析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花生存在果实大小的变异。 表达与交流:
讨 论:题目见课本
1、同一品种的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也有短,这主要是
环境引起的变异。但环境影响所引起的变异程度是有限的。 2、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 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差异引起的。
8.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 D )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中常出现的白化苗 D.暑假后同学们军训一段时间后肤色 变黑 9.有利变异是指( B ) A.对人类有益的变异 B.对生物自身生存有益的变异 C.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D.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6、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 ( A ) A、加强水肥管理,使农作物健壮 B、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 C、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 D、挑选牛群中的肉质较佳的进行繁殖
7.“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
明生物界普遍存在( A ) A.变异现象 B.繁殖现象 C.遗传现象 D.进化现象
④ 、环境污染治理
基因工程做成的“超级细菌”能吞食和分 解多种污染环境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瓜子
实验结果1:每粒瓜子的长度(毫米)
编 1 号 长 度 编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号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长 度
注:四舍五入
实验结果2:统计每个长度范围内瓜子的数目
长度 (毫 米)
折 线 图
讨论
1、分析瓜子在不同长度范围内的数量分布图,可 以得出什么结论?
两个品种的瓜子大小存在差异; 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 同一品种的瓜子大小虽然差异较小,但也有 这种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
差异;
2、要准确描述两个品种瓜子的大小差异,应对数 据做何处理? 计算平均值。
3、如果把大瓜子种在贫瘠土壤中,小瓜子种在 肥沃土壤中,它们结出的果实会怎样?推测的 依据是什么? 大瓜子结的瓜子会小些;小瓜子结的瓜子会大些。 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依据是环境因素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4、从大瓜子中选择一粒饱满粒大的种下去, 所收获的瓜子一定都饱满粒大吗?为什么? 不一定。一若是质量性状,基因型为Aa时,后代 会出现小的;二若是数量性状,会有大有小, 但平均值与大瓜子接近;三是考虑环境因素。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性状
小小的树叶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样的: 长短、宽窄、厚薄、色彩的浓淡、 边缘的锯齿形状、中间的脉络走向……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物种丰富的星球
充满变异的世界
生物的变异
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各种相对性状都是通过变异产生的
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个数
5-7 810
1113
14- 1716 19
20- 2322 25
2628
2931
3233
• • • •
4.绘制曲线 (1)互相参考对方的数据。 (2)将两种瓜子在一个图中表示出来。 (3)以果实的长度为x轴,样品的个数为y轴 (4)可以画成折线图、直方图等。
大小瓜子在不同长度范围分布图
直 方 图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观察实验材料,两个品种的瓜子有哪些差异?
瓜子底色有黑白之分,瓜子有大小之分
同一个品种瓜子的大小有没有差异?
提出问题:
两个品种的向日葵果实间大小存在变异吗? 同一品种的果实间大小存在变异吗?
作出假设:
制定并实施计划(两人一组)
•1、取样:随机选取两个品种的瓜子 各至少30粒 •2、测量并记录每个果实长轴的长短, 以毫米计,四舍五入。 •3.将结果填入表格中
变异的特点
1、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生活中的实例
2、变异是不定向的
绝大多数变异对生物来说是不利的;少数是 有利的,还有一些既无害也无利。
3、变异可分为两类 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 不可遗传变异: 环境条件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实例1:良种选育
奶牛产奶量不 同是由遗传物质控 制的。人工选择可 以将产奶量高的奶 牛选择出来,通过 繁育遗传下去。后 代还会出现产奶量 更高的变异,再从 中选择、繁育,数 代后可获得高产奶 牛。
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实例4: 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
普通甜过化学药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培育出的新品种
生物的变异 小结
•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 变异的特点 普遍存在的 不定向的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 培育新品种
实例2: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在后代中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
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北京时间2006年4月25 日晚9时许,刚刚结束 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评选揭晓,世界著名杂 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 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 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 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 院士。
实例3:诱变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