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如来不负卿

合集下载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2、来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原文为藏文,此诗为曾缄先生翻译为汉语。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3、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诗人,可他也是个有情人。

他十五岁就从民间接到布达拉宫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着旧婚嫁的习俗教育。

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仪。

4、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既要佛法,又要爱情,如何有两全的办法,两者取其一,却也是个艰难的抉择!
1。

不负如来不负卿,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世间安得两全法
字面意思是:我害怕我的多情会损害我的佛法修行,想入山苦修又怕和你分开,世上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可以让我既不耽误佛法修行也不辜负你?
1、全诗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含义: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诗句意思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诗句意思

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诗句意思
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解释是:世间哪里有让你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辜负如来,又不辜负她。

这首诗的全句是: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世间哪里有让你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辜负如来,又不辜负她。

如来”指的是佛法,“卿”指的是他爱的女孩。

拓展资料:
这句诗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全诗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 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也有人说原诗是:
自惭多情污梵行,入山又恐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简介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是西藏历史上颇受争议的著名人物
他最大的特点是:身份尊贵,贵为西藏之王,却有一颗不避世俗的心
向往自由、爱情、人世之乐。

在佛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异类”,敢于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里,他被称为“世间最美的情郎”,敢于追求真爱
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一朵奇葩,那一首首流传至今的诗句和情歌就是最好的证明。

世上安得两全法

世上安得两全法

世上安得两全法
1、“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2、来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原文为藏文,此诗为曾缄先生翻译为汉语。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3、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西藏著名的诗人,可他也是个有情人。

他十五岁就从民间接到布达拉宫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着旧婚嫁的习俗教育。

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仪。

4、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既要佛法,又要爱情,如何有两全的办法,两者取其一,却也是个艰难的抉择!。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翻译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翻译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是:
世间哪里有让你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辜负如来,又不辜负她。

这句诗词的出处:此诗后面两句被认为是经典中的经典,但实际上此诗只有前面两句是仓央嘉措所做,后两句为曾缄所加。

(注:原文为藏文,此诗为曾缄先生翻译为汉语)全诗如下:
美人不是母胎生,应是桃花树长成,
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目前,
若将此心以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不观生灭与无常,但逐轮回向死亡,
绝顶聪明矜世智,叹他于此总茫茫。

山头野马性难驯,机陷犹堪制彼身,
自叹神通空具足,不能调伏枕边人。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静坐修观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与艺术性),他是雪域的王、是拉萨的主人,而他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拥有凡俗爱情。

,但是他却爱上了一个女孩,所以矛盾重生,两难全的痛苦让他有了“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深情感慨。

即世界上没有能保全两种东西或是信仰的办法,我没有办法不辜负如来佛祖也不辜负你,对于两个对我有留恋的人,也要从中做一个选择。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智者不为情所困,愚者常为爱所伤。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句诗表达了李商隐对离别的悲伤和对爱情的思考。

第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描绘了离别的痛苦,第二句“东风无力百花残”则是表达了春天的离去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智者不会为情所困,愚者则会为爱所伤,因为爱情本就是虚幻的。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爱情中,人们往往会被情感所驱使,陷入情感的漩涡中,无法自拨。

而真正的智者则会认清现实,不会被情感所左右,而是用理智去支配自己的行为。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爱情中获得成功,既不会失去爱情,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尊严和理智。

世上难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

世上难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

有关“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意思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意思是这世上有没有双全之法,让我能够修行的同时也不辜负你的深情。

如果动情了,就负了如来(佛法);如果不动情,就辜负了“她”(爱情)。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出自《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原文选段: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写下这段名句的是仓央嘉措,因为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但他也是个情种。

他在十五岁时才从民间被接到布达拉宫中,在此之前一直接受着可以婚嫁的习俗教育,所以有着自己的情人。

但活佛的身份使他无法和情人在一起,他的多情也不容于世俗礼,所以写下来这首诗来表达心中的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负如来不负卿
——生死《牡丹亭》
文学院08(4)班石静 08010065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
(一)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女学生,你可能背诵《诗经关雎》篇啊?”师傅陈最良忽然向平章
“关…关…”,大人杜保的女儿杜丽娘发出提问。

婢女春香大大咧咧,痴笑道:
丽娘呓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好!那么小姐认为此语何意?”春香古灵精怪,随即而出:“师傅,这不是说,有一只叫雎鸠的鸟,关关地叫着,此鸟喜欢幽静。

哦!我想起来了,早先家里有只鸟,被小姐放生了。

那鸟大概去了河之洲家。

下一句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在那儿等着君子,好好的来求他。

”“一派胡言!”陈最良怒道,“《诗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关雎》美后妃之德也。

”一拂长衫,陈师傅离开了丽娘的闺房。

“春香,你怎能如此无礼?”丽娘轻声呵斥道。

“小姐,难道我理解的不对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咱们求着君子来相会,有什么不妥的”春香狡辩着。

丽娘一时无言,似乎春香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小姐,你看今天天气多好啊,咱们出去逛一逛,整天呆在房间里,都快闷死了”春香边说边拎起丽娘的手,向窗外大好的春色走去。

阳光明媚,花儿姹紫嫣红,树木郁郁葱葱。

几只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像是弹奏无名的交响乐,蝴蝶蹁跹,在蓝天下演绎优美的舞曲。

丽娘和春香好不快乐,她们从一座园林穿越另一座园林,在天地自然间尽情地欢笑。

许是累了,她们在亭中小憩。

有时候,快乐过后就是忽然的悲伤,正如此时的丽娘,她顾影自怜,不禁忧从中来。

“良辰美景乐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想我二八少女,如今却整天与诗书为友,无聊的生活。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君子,君子……”丽娘的心汹涌着一种强烈的情愫。

这种情愫在心中久久不能释怀。

读书的时候,做女工的时候,吃饭的时候,甚至睡觉的时候……夜深了,丽娘编制了一个美丽的梦,她遇到了一个白衣少年,他玉树临风,眉目清秀,举手投足间有着君子般的文质彬彬。

他们在梦中总是无比深情的望着对方的双眼,似乎已经融化在这郎情妾意间。

可是梦醒了,只是一享贪欢。

第二日在梦中丽娘又见到了他,第三日,第四日……
丽娘病了,她那么渴望的见到梦中的白衣少年,可是思念成疾。

醒来不知身是梦,无为有时与为无。

在梦与现实边缘辗转的丽娘最终元气大伤,筋疲力尽。

丽娘,与世长辞。

(二)爱,是不能忘记的
这是一片阴郁暗淡的天地,灰蒙蒙的视线里所到之处皆是狰狞。

丽娘被两个小鬼挟持着,她知道她要见的是阎王。

她不怕,她有自己的坚持。

“今夕,你踏上黄泉路,从此与人间再无牵连。

好生想想脱胎的事情,小女子。

”阎王正色道。

“我父亲是平章大人,我因思念成疾,才来到地府”丽娘顿了顿,“我知道自己如今是孤魂野鬼,但是都言你通情达理,我只是想在来生之前知道那书生是谁。

我父亲会好生安顿我,到时,我会献绵薄之力于您,还请
阎王成全。


“这好说,来我细看。

”阎王随翻开那生死花名册,半倾,说:“那书生名为柳梦梅,因与陈最良有交,现住于你家附近”丽娘拜谢。

当晚,丽娘亲自绘画,将自己的倩影倒映在纸上,不似嫦娥胜似嫦娥,还赋诗一首,渴望柳生可见,将它们放臵在檀香匣木里,埋于后花园牡丹亭中。

话说,那几日,柳梦梅因闲暇,常来后花园赏月,后院的景色在月色隐约阔绰间更见精致。

有一天,在后院小亭休息的柳梦梅,瞥见树底下有一精致的小盒子,取开一看,竟是一神仙似的女子的画像,细看,不禁觉得熟悉,对!就是最近经常入我梦境的神秘女子。

在画侧有一行小诗:进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咦,她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就在柳梦梅疑惑不解的时候,杜丽娘伴着夜色,一步一步,向柳生走来。

丽娘向柳生行礼,柳生回复,这分明就是梦中的境况。

自此后,牡丹亭就是他们浓情蜜意的地方。

渐渐地,柳生知道丽娘已是鬼魂之身,但是他还是爱她。

丽娘告诉他,只要掘墓开棺(但是在明代,和掘墓开棺是要犯死刑的),她就可以起死回生。

柳梦梅说一不二,果然,丽娘起死回生,他们举办了婚礼,正式成为人间伉俪。

丽娘将随身之物交予柳生,伴他进京赶考。

爱,是不能忘记的。

即使君生我已死,它也可以穿越时间空间,直到永恒。

(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柳梦梅不负众望,一举成为状元,当然,这只是后话。

在朝堂上柳生
遇见了自己的“岳父”,杜保一眼就看出挂在柳梦梅身上的自己女儿的玉佩,当即要求皇上治罪柳生,因为自己女儿已死去三年。

皇上因为柳梦梅嫌疑盗墓,将他暂压牢狱。

在牢狱中,柳生得知自己已经是今朝的状元,不禁想将喜悦与丽娘分享,但是自己又在囹圄之中不能自己。

杜保咬定自己的女儿已死,不相信现在小女已嫁与柳梦梅,要开棺验尸。

此时,得知消息的丽娘面见天子,将自己与柳生前前后后的经历一一陈述。

丽娘梨花带雨,恳请皇上放了柳生。

皇恩浩荡,柳梦梅重获自由。

但是,好事多磨。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父亲杜保就是不同意丽娘与柳生的婚事,无论丽娘怎样万般无奈的请求,父亲就是不同意,即使柳生已是状元。

丽娘无奈,再次上书皇上,恳请皇上做主。

终于,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今后把牡丹亭梦影双描画。

爱情,是两个人的坚持,那种生死与共,缠绵悱恻的信任,那种“定不负,相思意”的支持,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解。

哪怕千年过去,只要有一朵白云追逐另一朵白云,一棵青草依傍另一棵青草,一层浪花拍打另一层浪花,一阵清风紧跟另一阵清风……相信我,那一定是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